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复习规范限时练:人口、城市与交通_第1页
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复习规范限时练:人口、城市与交通_第2页
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复习规范限时练:人口、城市与交通_第3页
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复习规范限时练:人口、城市与交通_第4页
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复习规范限时练:人口、城市与交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复习规范限时练人口、城市与交通一、选择题港口与城市的空间关系贯穿了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成为影响城市乃至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法国巴塞罗那港口与城市的空间关系,引起了巴塞罗那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下图为巴塞罗那港城关系演变图。据此完成1~3题。1.深水港口选建在旧港口南侧而非北侧,其理由最可能是旧港口南侧()A.经济腹地广B.交通便利C.工业基础好D.港阔水深2.流经图中南部的河流对港口造成的主要影响可能是()A.腐蚀港口建筑B.抬升港口水位C.泥沙淤积港口D.加剧港口污染3.港城建设由甲到乙的发展过程必然会带来()①环境污染加剧②城市内涝频发③基础设施完善④城市规模扩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读“我国某城市规划示意图”,完成4~6题。4.甲、乙、丙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B.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C.行政区、宗教区、住宅区D.行政区、工业区、宗教区5.对该城市功能区的评价,正确的是()A.城市功能区布局分散,城市地域结构呈多核心模式B.M、N两地属同一功能区,距市中心距离相差不大,土地租金相同C.从工业区的布局来看,该城市盛行东南风D.地形和河流是影响该城市功能区规划的重要因素6.下列有关图中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A.①地适宜布局自来水厂B.②地适宜布局高级住宅区C.③地人口密度昼夜差异大,夜晚人口密度较大D.④地适宜兴建幼儿园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7~8题。7.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A.原木B.农产品C.工业品D.石材8.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A.设施陈旧B.运速太慢C.线路过密D.运输需求太小一个城市的人口生态位是指人口受教育程度和年龄结构决定的该城市人口所处的地位。城市的生态场势是指人们在某城市工作和生活的适宜度。城市人口生态位与城市生态场势均衡的城市为协调型城市。下图分别示意18个中心城市人口生态位(图1中三条曲线为等生态位线)和生态场势指数关系(图2中三条曲线为等生态场势线),图中数字表示依据相关指数排序的序号(序号越大,相关指数表现越好)。据此完成9~11题。9.下列城市中,发展最协调的是()A.重庆B.深圳C.上海D.武汉10.据图判断,下列城市中人才最容易外流的是()A.大连B.福州C.长沙D.武汉11.下列城市与该市实现协调持续发展的措施,对应最合理的是()A.武汉—吸引年轻人就地工作B.西安—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C.重庆—鼓励劳动力外出务工D.昆明—优化人口年龄结构20~39岁年龄段数量和比重(含预测)的变化往往是一个地区经济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读下图,据此完成12~13题。12.由图可知()A.长三角地区的20~39岁人口数量少于广东B.长三角地区的20~39岁人口数量占全国比重提高幅度低于广东C.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个地区外来人口在逐年增加D.从户籍人口上看,未来20年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活力高于广东13.结合图中信息,长三角地区今后面临的问题或应采取的措施是()A.适当鼓励民众生育B.放宽条件大量接收外地人C.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全部迁出D.加强城市交通建设,环保先行城市常住人口不等同于户籍人口。下图为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较图。据此完成14~16题。14.导致两类城镇化率差异的直接原因是()A.城市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B.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C.城市商品房价格的不断上涨D.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缩小15.缩小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将有益于()A.抑制城市房价上涨B.增加城市居民的就业机会C.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D.提高更多人口的公共服务待遇16.自2014年开始,两类城镇化率差异呈减小趋势,其原因可能是()A.回乡再就业等政策实施B.城镇内就业机会减少C.农村人均耕地增多D.户籍管理趋严二、非选择题17.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全国妇联2018年7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902万。贵州雷山县荣防村,青壮年几乎都外出打工了,90%的孩子是留守儿童。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比例图。(1)据材料分析荣防村青壮年最可能去哪个区域打工?对荣防村社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2)从2017年到2018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农民工就业比例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趋势?试分析原因。18、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粤港澳大湾区是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惠州、江门、肇庆九市组成的城市群(如图所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通车,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通道。(1)简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区位条件。(2)说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对该区域工业企业发展的有利影响。(3)指出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中将面临的主要自然环境问题。(4)分析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的有利影响。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1984年连云港被确立为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以来,就将港口发展放在首位。今日的连云港港口主要是一个原材料进出口港,以铁矿石、煤炭、钢铁、焦炭等为主要货物。连云港本地钢铁企业规模较小,也缺乏大型重工业。材料二2014年宿迁市进出口货物海运约60%通过上海港、青岛港报关,只有约40%通过连云港报关。2015年日照港的煤炭、铁矿石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居全国第一。材料三由于历史因素和资源禀赋等多方面影响,江苏省的经济重心仍在苏南和沿江,连云港至今没能成为一个相对发达的城市。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铁路线分布和连云港港区布局”。(1)说明拦海大堤对连云港港口的主要作用。(2)分析连云港市没能成为一个相对发达城市的原因。(3)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问题①:为连云港港口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问题②: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指出江苏省进一步发展连云港港口的意义。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快速持续发展,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若开港位于孟加拉湾东北部、缅甸若开邦的兰里岛北端,是兰里岛和大陆构成的一个南北向的狭长海港。其坐东朝西,面向印度洋。若开港港外航道很深,港内风浪小,是天然良港。下图为宜宾至若开港油气线路规划图。(1)从地形地质方面分析该油气管道建设中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碍。(2)分析与仰光港相比,若开港建设的优势自然条件。(3)分析该油气线路建设对我国的战略意义。(4)有人建议把伊洛瓦底江作为我国能源通道,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答案与解析1.D解析:深水港口的最关键区位条件是具有较深的水域,则最可能是港阔水深。2.C解析:一般河水都会携带一定的泥沙,河流入海口会有泥沙淤积,则河口水域相对较浅,而不利于大吨位的深水船只航行。图示深水港口建在南部河流入海口,则可能有泥沙淤积现象。3.D解析:图示由甲到乙,港口规模扩大了,同时城区范围也在扩大;乙时期进行了旧区改造,铁路线增加、出现了工业物流等,说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则③④正确。4.B解析:甲功能区位于市中心,占地面积小,呈带状分布,应为商业区;乙功能区分布在市区外围,靠近河流,且面积比丙功能区小,应为工业区;丙功能区占地面积广大,且分布在商业区外围,应为住宅区。选B。5.D解析:该城市布局紧凑,没有构成多核心模式,A错误;M、N两地都位于住宅区,M地位于主城区河流对岸一侧,N地靠近商业区且交通更为便利,两地租金差别大,B错误;工业区位于城区东南方,盛行风向应该不是东南风,C错误。该城市位于河谷地区,山地丘陵广布,地形和河流是影响城市规划的重要因素。选D。6.A解析:①地位于流经城市河流的上游,水质较好,适宜布局自来水厂,A正确;②地靠近工业区,不适宜布局高级住宅区,B错误;③地位于市中心商业区,人口密度昼夜差异大,夜晚人口密度较小,C错误;④地目前作为城市预留用地,基础设施薄弱,离住宅区有一定的距离,不适宜修建幼儿园,D错误。选A。7.A解析:读图并结合相关区域地理知识可知,该区域铁路起点位于东北长白山林区,因此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原木。A对。农产品主要集中在平原地区。B错。山地地区一般不宜进行工业布局。C错。石材开采通常在山地的中下部,且早期该区域石材运输需求较原木小。D错。8.D解析: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提高,林区采伐减少,运输需求减少,原有铁路因主要功能的丧失而逐渐废弃。D对。设施陈旧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A错。山区铁路受地形地质条件制约,通常运速较慢,且该地没有新的交通运输方式出现,故运速太慢不是该区域铁路废弃的主要原因。B错。该地位于山区,铁路线密度较小,且与铁路线废弃关系不大。C错。9.B解析:材料中序号越大,相关指数表现越好。选项中,深圳的纵坐标、横坐标数值均较大,发展最协调。选B。10.C解析:选项中,长沙的横纵坐标数值均较低,发展不协调,容易导致人才外流。选C。11.A解析:武汉教育、经济、居住环境都较好,人口年龄结构较大,需要吸引年轻人就地工作。A正确。西安受教育程度较高,B错;重庆人口年龄结构较大,劳动力缺乏,C错;昆明人口年龄结构较合理,D错。选A。12.B解析:读图可知,长三角地区20~39岁常住人口占全国比重高于广东,说明长三角地区劳动力数量比广东多,A错;长三角地区20~39岁常住人口占全国比重变化较小,而广东增加明显,说明长三角地区20~39岁人口占全国比重的提高幅度低于广东,B对;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占全国比重的差值反映了每年外来人口的变化,据图可知,20世纪90年代至今两个地区外来人口的变化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C错;从户籍人口上看,未来20年长三角地区的20~39岁人口占全国比重小于广东,经济活力低于广东,D错。13.A解析:读图可知,近几年长三角地区20~39岁的常住人口占全国比重呈降低态势,说明劳动力人口减少,人口老龄化加重,宜采取鼓励生育政策,A对;放宽条件,大量接收外来人口,会导致一部分缺乏相应劳动技能的人口移入,从而产生失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B错;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全部迁出过于武断,缺乏可操作性,C错;加强城市交通建设和环保先行不能缓解这一问题,D错。14.B解析:图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明显高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这些人员虽成为城镇的常住居民却没有当地户口。选B。15.D解析:缩小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就是非城镇户籍人口得以落户,从而享受城镇居民的待遇,将有益于提高更多人口的公共服务待遇,D正确。16.A解析:两类城镇化率差异减小,说明进城务工人员减少,而回乡再就业等政策实施可能导致进城务工人员数量相对降低,A正确。17.答案:(1)最可能去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因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工资待遇、更好的发展条件,且距离较近。产生大量留守儿童、老人,劳动力缺乏,人才流失。(2)呈现下降趋势。原因:随着中西部地区优惠政策的实施和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工资水平趋同,东部地区对农民工的就业吸引力在逐步下降;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农民工自身素质无法满足用工企业的要求;房租上涨,生活成本提高。18、解析:第(1)题,城市群的区位可从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等)、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两方面分析。第(2)题,大湾区包含内地的珠三角地区与港澳地区,建设大湾区体现在加大区域投资、政策支持等方面,对工业企业而言,利于改善基础设施,促进区内企业联系,形成分工与协作的关系。第(3)题,注意大桥横跨海域,受海洋环境影响较大。第(4)题,城市群形成的关键是有便捷的交通,使之形成一个具有协作关系的整体。可从缩短时间距离,加强联系等角度分析。答案:(1)气候温和湿润、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土地面积广大,工业企业众多,经济发达;濒临南海,铁路、公路、河运、海运等交通便利。(2)有利于深化内地和港澳企业技术、人才等交流合作,提升竞争力;有利于加强工业企业联系,促进分工与合作;有利于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为企业成长提供保障。(3)海底地形复杂,海水腐蚀,台风、海浪的侵袭。(4)缩短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间和珠江口两岸的时空距离,提高城市间的交通通达性;加强广州、深圳、香港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内部联系,分工与协作,优化城市群的空间结构。19.答案:(1)扩大了港区面积,增大货物吞吐量;使东西连岛与陆地相连,在陆地与连岛之间形成环抱式良好港湾,为港口提供了良好的防御风浪的条件。(2)周边港口较多,竞争激烈;工业化水平低,进出口的原材料大部分属于过境货物,加工利用少,对本地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小;连云港的经济腹地发展水平较低,对港口的支撑作用弱;远离苏南、上海等发达地区,受到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铁路交通仅有东西向,没有南北向,布局不合理。(3)问题①: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周边港口之间的交流协作;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建设南北向铁路干线,扩大港口腹地。问题②:有利于加强连云港与国内和国际的联系;有利于连云港产业的优化升级;有利于带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