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导论)经典课件_第1页
政治经济学(导论)经典课件_第2页
政治经济学(导论)经典课件_第3页
政治经济学(导论)经典课件_第4页
政治经济学(导论)经典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治经济学

(2011-2012第一学期)

授课教师:刘老师QQ:363815799教材及参考书教材:吴树青顾问逄锦聚等主编《政治经济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参考书目:1《资本论》第1、2、3卷2、《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钱颖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3、张维达主编《政治经济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4、逄锦聚主编《政治经济学热点难点争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5、程恩富主编《现代政治经济学案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6、政治经济学教程(第八版)宋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5-17、政治经济学(第二版)刘诗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8-18、政治经济学教材(第13版)蒋学模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4-19、政治经济学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刘英骥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5-113、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2009年版)张彤玉,张桂文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4、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柳欣,林木西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8-115、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通用版)程恩富,冯艳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6-1自主学习型课堂

教学设计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映,对自己进行的学习活动进行主动、积极、自觉地计划、监控、评价、调整的一种学习方式。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概括起来说,自主学习就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一直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自主学习型课堂的核心内容自主学习是主体,小组互助是关键,展示交流是平台,能力提升是根本。教学理念:教师教学生如何学习;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教学目的:培养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聚合思维(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形象思维、想象力)相结合的思维方式。教学形式:自主学习式、问题式、探究式、发现式、专题式、案例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学习为主。

教学课时:72学分4考核方式:1、闭卷笔试:(期末)70%2、考勤及课堂表现:(每个学生都必须在课堂上向老师及其他学生陈述自己学习、思考问题的成果,回答老师、学生提出的问题)15%3、论文和读书笔记:(学生在完成要求阅读的相关书籍和论文基础上,本学期写出不少于3000字的小论文,10000字以上读书笔记)5%4、小组作业(小组合作完成某项作业)10%4、小组作业:考察学生合作学习,共同研讨问题的能力。具体要求:(1)全班分为八个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完成作业。在老师指导下各小组负责设计小组作业考核办法及标准。(2)在各小组完成作业的基础上,本学期每小组主持一次课堂研讨活动,每次准备一周,课堂研讨两课时。(3)主持研讨的小组负责设计课堂研讨方案及研讨要求。其他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负责提问,设计评价方案并作出评价。第六章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第三篇社会主义经济第七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第八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基本经济制度第九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第十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认识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代表人物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西方最先使用“经济”一词的是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及著作色诺芬(公元前384—322年)柏拉图及代表著作柏拉图西希腊(前427-前347)理想国安·德·蒙克莱田(1575--1622年)最早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一名词安·德·蒙克莱田(1575--1622年)又译为安·德·孟克列钦-《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把“政治经济学”这个名词首次引入社会经济文献孟克列钦之后的150年间,“政治经济学”多半是被看做是关于国家经济、民族国家经济的科学;只有到了斯密之后,其性质才发生变化,成为关于一般的经济规律特别是关于各阶级的经济关系的科学,核心问题是产品或收入的分配。英国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及经济学第一次大综合和第一次革命威廉·配第(1623--1687年)亚当·斯密(1723--1790年)大卫·李嘉图(1772—1823)法国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弗朗斯瓦·魁奈(1694-1774年)布阿吉尔贝尔1646—1714)让-沙尔-列奥纳尔·西蒙·德·西斯蒙第(1773~1842)法国古典经济学家代表著作布阿吉尔贝尔(1697~1707年之间发表)弗朗斯瓦·魁奈(1758年发表)让.沙尔.列奥纳尔.西蒙.德.西斯蒙第(1819年发表)庸俗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约翰·贝茨·克拉克(1847--1939)美国阿道夫·瓦格纳(1835~1917)德国(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789-1846弗雷德里克·巴师夏1801-1879)法国亨利•查尔斯•凯里(1793~1879)庸俗政治经济学代表著作1、纳索·威廉·西尼尔:《政治经济学大纲》2、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3、让-巴蒂斯特·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4、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人口原理》5、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6、阿道夫·瓦格纳:《政治经济学教程》(1876年)7、弗雷德里克·巴斯夏:《和谐经济论》《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1850年)8、亨利•查尔斯•凯里:《政治经济学原理》(1837-1840年)9、约翰·贝茨·克拉克:《财富的哲学:新经济学原理》1886年新古典学学派(剑桥学派)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42-1924英国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第三次经济学革命“凯恩斯革命”代表人物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英国1936年发表“新古典综合”派代表人物及著作保罗·萨缪尔森(1915年-2009)《经济学》(第1版,1948)美国第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1948)第四次革命—货币学派代表人物米尔顿·费里德曼美国(1912-2006)1976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代表作《资本主义与自由》,1962年出版1962年出版第五次革命—斯拉法革命皮埃罗·斯拉法(1898~1983),英籍意大利经济学家

1960年出版《用商品生产商品:经济理论批判绪论》《思想的财富:经济学思想史》

1960年出版《用商品生产商品:经济理论批判绪论》

第六次革命—理性预期学派小罗伯特·卢卡斯年1937年-,1995年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周期理论研究》(1981年)(1981年)出版第四次经济学理论大综合的候选者: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约瑟夫·尤金·斯蒂格利茨1943年-美国。2001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1993年《经济学》1993年出版《经济学》第四次经济学理论大综合的候选者格雷高里.曼昆N格里高利·曼昆1958年2月3日-不足30岁时曼昆已成为了哈佛大学的终身教授1999第一版,最新第五版导论:政治经济学概述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二、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三、政治经济学研究任务四、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五、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学习目的与要求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掌握:经济规律的类型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了解:政治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中国经济思想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一)“经济”、“政治经济学”、“经济学”术语及含义的演变西方的演变:在西方文献中,最先使用“经济”一词的是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所著的《经济论》,意为“家庭管理”;1615年法国经济学家安·德·蒙克莱田出版的《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首次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意为研究整个国家的经济问题;17-19世纪末,政治经济学被用作研究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理论学科;英国经济学家W.S.杰文斯在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1879年第二版序言中,明确提出应当用“经济学”代替“政治经济学”,认为单一词比双合词更为简单明确;去掉“政治”一词,也更符合于学科研究的对象和主旨。1890年A.马歇尔出版了他的《经济学原理》,从书名上改变了长期使用的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名称。到20世纪,在西方国家,经济学这一名称就逐渐代替了政治经济学,既被用于理论经济学,也被用于应用经济学中国的演变:经济一词在中国是“经邦济民”、“经世济国”。的综合和简称。经:治理、管理。济:帮助、补益。就是经管世道,补益国家。含有“治国平天下”之意。内容包括国家如何管理经济活动,也包括如何处理国家政治、法律、军事、教育等,这一概念后传到日本。西方经济学在19世纪传入中、日两国。中国的严复译为“生计学”,日本的神田孝平译为“经济学:经济”1903年之后,中国学者逐渐采用“经济学”这一术语。20世纪30-40年代,有些经济学者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称为“政治经济学”或“新经济学”1949年之后,中国经济学界大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称为“政治经济学”,其他的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称为“经济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已逐渐成为各门类经济学科的总称什么是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各种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一般说来,政治经济学分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即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偏重于对经济现象的表层描述和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偏重于对经济关系本质的分析,对同一个经济现象和经济范畴,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层次。目前我国对经济学的分类经济学包括:理论经济学,如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部门经济学,如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旅游经济学等。应用经济学,如会计学、审计学、技术经济学等。其中,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科的共同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建国后政治经济学理论框架:改革开放前分为资本主义部分(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列宁的《帝国主义论》)、社会主义部分(苏联范式)即两部分,三板块。改革开放后,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增加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社会主义部分主要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进行改编。(二)经济学的演变过程西方经济学演变过程可以归纳为:四个阶段四次综合六次革命1、萌芽阶段:(15-17世纪中叶)—重商主义阶段2、古典经济学阶段:(17世纪中叶-19世纪70年代中经济学的第一次综合或革命—亚当.斯密对重商主义的革命又称古典革命,约翰.穆勒的综合)古典经济学的分野—庸俗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3、新古典经济学阶段(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的第二次综合,第二次革命即边际革命)4、当代经济学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今)(1)第三次革命—凯恩斯革命”。(2)保罗.萨谬尔森—经济学理论的第三次综合(3)20世纪50年代货币学派的产生是西方经济学第四次革命(4)20世纪60年代第五次革命—斯拉法革命

(5)20世纪70年代理性预期学派的产生是第六次革命(6)第四次经济学理论大综合的候选者:《经济学》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或《经济学原理》格雷高里.曼昆。(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及其根本变革背景:主要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初动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标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三部著作标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的著作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使政治经济学发生了哪些根本变革(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1、马克思、恩格斯《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共产主义原理》2、列宁主义的主要理论和实践3、斯大林的主要理论和实践

4、中国共产党人60年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和贡献(1)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贡献(2)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贡献(五)中国经济思想简介1、先秦经济思想2、秦汉至鸦片战争前夕的经济思想3、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经济思想。4、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的经济思想课外作业:小组完成下列作业:1、梳理政治经济学的演变过程,了解各时间经济学的主要观点、代表人物及著作。2、梳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立和发展过程3、了解各时期中国经济思想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如何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为什么?)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广义生产关系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关系。包括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消费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和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方面把生产关系看作是一个由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四种关系组成的体系,主要研究关系的内在结构;另一方面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研究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规律,研究社会制度发展变化的规律。生产关系概念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标志历史唯物主义形式的基本概念。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第一次使用生产关系概念。3、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生产力。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构架4、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和矛盾中来研究生产关系及其运动变化的。(二)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1、生产力(1)如何理解生产力(2)社会生产的组织或制度安排也会形成生产力。(3)科学技术革命及其影响(4)先进社会生产力(5)先进生产力的实现途径2、生产关系(1)如何理解生产关系(2)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的关系社会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生产的性质、对象、水平和规模决定着分配、交换、消费的性质、对象、水平、结构和规模。

另一方面,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它们既是生产的实现,又是生产连续进行的条件。(3)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中的关系(4)生产关系的调整(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3、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不同含义4、制度创新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影响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揭示社会经济运行的规律2、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3、经济规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并发挥作用的规律即普遍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规律。(2)在某些社会形态中存在并发挥作用的规律即共有规律,如价值规律。(3)只在某一个社会形态中存在和发挥作用的规律即特殊规律,如剩余价值规律。4、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分析的任务5、政治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分析的任务四、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一)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1、哲学思维方法2、数学分析方法(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