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秦统一中国_第1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秦统一中国_第2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秦统一中国_第3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秦统一中国_第4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秦统一中国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秦统一中国(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后山镇初级中学校王钦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秦朝的统一,了解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了解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知道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这两项古代工程。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和秦巩固统一措施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了解秦的统一及巩固统一的措施。根据课本和收集资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评价秦始皇。认识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人民愿望,是历史的进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秦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教学重点】秦的统一、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教学难点】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教学准备】教师结合课标、学情,精心准备相关的教案、课件及资料图片,发给学生预习指导,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自主学习。【教学内容】一、情境导入生成问题“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古风》组诗中的诗句,描述了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气势。秦是如何灭掉六国完成统一的?统一后的秦朝又是怎样巩固统一的?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学习第9课吧!二、明确目标有的放矢生速读教材“课前提示”,师屏显学习目标,结合课标强调重难点。三、自学互研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秦灭六国自主阅读教材P44,探究感悟:秦灭六国的经过。思考:(1)秦先后灭掉了哪些诸侯国?(2)秦国和秦朝有何不同?秦朝建立者是谁?定都何处?(3)秦于何时完成统一?有何历史意义?2、比较战国初期和后期的秦国疆域图,初步明确:(1)六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2)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而秦朝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由秦始皇建立的一个统一的王朝。秦王嬴政;咸阳。(3)公元前221年。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3、进一步明确:秦朝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影响。时间:公元前221年;人物:秦王嬴政;都城:咸阳;影响: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合作探究:秦灭六国的原因(背景)原因:1)战乱频繁,百姓渴望安定,统一是民心所向;2)商鞅变法,秦国实力超群,为秦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3)秦王嬴政招募人才、善用人才,积极策划;4)长平之战,为秦统一奠定了军事基础。补充:秦拓展疆域歌谣记忆:统一大业,顺天应人;商鞅变法,奠定基础;长平之战,赢得优势;秦王嬴政,善用人才;远交近攻,策略正确。师生互动,分组讨论,总结归纳秦灭六国的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过渡语:秦灭六国是何等的威风,何等的霸气。秦王嬴政的霸业还没有完成,正所谓“创业容易,守业难”。如何治理国家,巩固统一,成为摆在秦王嬴政面前的一大难题。知识模块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自主阅读教材P45-46内容,探究感悟确立中央集权制度背景:秦实现大一统后,原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目的: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教师先补充介绍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皇位世袭、皇权独揽、皇帝独尊;然后出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用图示法逐级展示,逐级解释,概括中央集权制的三方面内容: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没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地方上推行郡县制。3、教师引导学生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使学生直观的理解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和意义。过渡语: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只是政治上巩固了统一,他还会遇到问题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小历史剧《秦囧》,随秦始皇出巡看看。知识模块三巩固统一的措施教师出示剧本,生快速阅读后,思考:秦朝人遇到了哪些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结合课本剧中出现的问题,生自由表述,帮秦始皇出出主意。3、师生合作,结合图片,了解秦始皇为了巩固和维护统一,在经济、文化、交通、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及意义。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加强了管理,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交流,便利了经济的发展。文化上:统一文字——促进政令畅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交通上:统一车轨,修筑道路,开通灵渠——使秦朝陆路交通四通八达;便利了南北水运交通。军事上:命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派兵统一了东南、岭南等地区——北拒匈奴,修筑长城;统一东南、岭南。结束语:秦灭六国,完成了统一,建立了秦朝。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在中央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为了巩固统一,秦朝又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文化、交通和军事等巩固政权的措施。四、合作探究生成能力1、列表展示,秦灭六国后,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意义。2、小组合作探究:我评历史人物——秦始皇对秦始皇的评价,自古众说纷纭。迄今为止主要有三种:⑴认为他功大于过,称他是“千古一帝”;⑵认为他过大于功,是“暴君”;⑶有大功也有大过。你同意哪种观点?说说理由。提示:一分为二的观点评述明确:全面认识:他既是一个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又是一个暴君,功大于过。他是千古一帝:①完成国家统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符合人民的愿望;②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③还采取了一些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功:结束了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统一的制度和政策。他也是暴君:①焚书坑儒,摧残文化;②徭役繁重,赋税沉重;③刑法严酷,统治残暴,是历史上少有。过:滥用武力,残酷剥削,严酷刑罚,社会矛盾激化,导致秦朝仅二世而亡。归纳总结形成体系师生合作,以思维导图的模式归纳总结本课知识点。屏显历史歌谣,师生诵读,加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师补充强调: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3、生表述学习感悟,师点拨提炼。当堂演练达成目标1.秦国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是在(A)A.商鞅变法以后B.战国中期以后C.嬴政在公元前246年即位后D.长平之战以后2.梁启超:“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天下“统于秦”发生在(C)A.公元前356年B.公元前230年C.公元前221年D.公元前202年3.小明想要参观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都城遗址,那么他应该去下列哪个地方(C)A.河南安阳B.河南洛阳C.陕西咸阳D.河南登封4.秦朝拥有绝对权力、决定国家重大事务的是(D)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皇帝5.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货币是(D)A.刀形币B.蚁鼻钱C.铲形币D.圆形方孔钱6.秦始皇派谁北伐匈奴(A)A.蒙恬B.李斯C.淳于越D.赵括7.大型纪录片《长城·中国的故事》全面展现了长城的雄姿和周边优美的环境。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秦朝长城的东西起止是(A)A.辽东、临洮B.鸭绿江、嘉峪关C.山海关、嘉峪关D.山海关、临洮8.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古代中国的统一大业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思考:(1)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明确:自称皇帝;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