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文意理解题解题技巧_第1页
高考文言文文意理解题解题技巧_第2页
高考文言文文意理解题解题技巧_第3页
高考文言文文意理解题解题技巧_第4页
高考文言文文意理解题解题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文意理解题设题陷阱和解题方法高考东莞市光正实验学校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古代诗文阅读)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理解B2.分析综合C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命题特点探究PART1设题陷阱和解题方法探究PART2

沙场练兵PART3文言文文意理解题PART.01命题特点探究1.这类选择题多数为“选非”型。2.四个选项的内容设置一般遵照原文中的先后顺序,而拼合起来往往成为很好的全文梗概。3.选项设置为“前概括+后解析”的形式,“概括”侧重对内容的提炼,“分析”侧重对内容的理解,往往要涉及整篇文章。4.有时对原文局部细节有不解之处,通过阅读此题能豁然开朗,因此利用好该题选项可用来印证、补充、丰富阅读时的理解。命题特点

文意理解出题规律例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彭汝砺勇于进谏,敢于直言。他任监察御史期间,首陈十事,言他人不敢言;宦官王中正受宠,神宗竟让其统兵,彭汝砺知道后,以史极谏,朝野叹服。B.彭汝砺公正无私,不计前嫌。他在御史台时虽然与蔡确观点不同,但是在蔡确被人罗织罪名时极力出手相救,以致被他人诬为蔡确同党而落职徐州。C.彭汝砺立场坚定,坚持己见。他对新旧之政有着自己的见解,认为新旧之政没有彼此之分,只要对就可以,是朝廷难得的态度超脱、不偏不倚之臣。D.彭汝砺依法行事,不畏强权,执政大臣奉旨准备处死犯人,他根据刑律坚持从宽处理,以致牵累下属受罚,他因此四次弹劾上司,为下属讨回公道。前概括+后解析多个人物及事件设题与原文写作顺序有关PART.02设题陷阱和解题方法探究1.该题的错误项设置往往正误相杂,以真扰假,即在大体正确的情况下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因此解答时一定要注意采用“题文对照”的策略,即将每个选项还原到文中找到对应区域,每一个内容都应该找到信息源,尤其要重视细节之处的仔细对照,看有无曲解。2.解答该题最忌的就是“题文分离”,只凭阅读的模糊感觉确定答案,这样会增加错误率。

解题方法

010305020406曲解词义0708张冠李戴强加因果无中生有时序错位颠倒事实事件杂糅表述失当文意理解题常见陷阱汇总真题再现(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卷)

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文意理解题常见陷阱详解1曲解词义【解析】“约言服之”,不是“极有文才口才”,而是“言辞简约”。命题人对某些文言词语的含义故意曲解,以转述中误释词义来设置错点,导致错误。原文: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真题再现(12年课标卷)A.萧燧天分很高,为官不畏权贵。他自幼能文,进士及第后进入仕途;其时秦桧当权,与其亲党密告萧,要他主持秋试录用其子秦熺,遭到萧的拒绝。文意理解题常见陷阱详解2张冠李戴【解析】秦桧当权,他的亲党密告萧,而不是秦桧与其亲党密告萧。命题人故意把发生在甲身上的情况说成发生在乙身上。原文:“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授平江府观察推官。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真题再现(10年浙江卷)D.胡叟聪明过人,少年成名,但因恃才傲物,言行偏激,得罪了京兆韦祖思,以致仕途受阻,一生坎坷。文意理解题常见陷阱详解3强加因果【解析】胡叟仕途不顺和得罪了京兆尹韦祖思没有关系,这是强加因果。命题人故意把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事情联系起来,强加因果关系。原文:原文“叟孤飘坎壈(lǎn)[孤独飘泊不平,喻不顺利]未有仕路”真题再现(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

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比不上贾谊。文意理解题常见陷阱详解4无中生有【解析】“重新得到重用”原文没有提及,只是“征见”命题人故意编造一些文段中没有的事实,强加到文段中当事人的身上,以此干扰考生的思维。原文: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真题再现(2020年高考新课标Ⅰ卷)

C.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文意理解题常见陷阱详解5时序错位【解析】“同时”表述错误,“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应当是第二年春天的事。命题人故意把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颠倒,造成事情先后顺序错位。原文: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真题再现(2018年高考课标Ⅰ卷)

B.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文意理解题常见陷阱详解6颠倒事实【解析】原文“郡邻于蜀,数被侵掠”的意思是“天水接邻蜀地,多被蜀国侵扰”。命题人故意颠倒事实,造成选项错误。原文: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真题再现(19年山东卷)

C.光武帝答应了阴兴的请求,在阴兴去世后,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将。阴嵩监管羽林军十多年文意理解题常见陷阱详解7事件杂糅

【解析】阴兴死后,光武帝回想他的话,就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将。但这并不是C项中表述的“答应了阴兴的请求”。命题人将文段叙述的几件事情或事情的细节进行有意识的杂糅混编,让考生难以分辨正误。原文:“兴疾病,帝亲临,问以政事及群臣能不。兴顿首曰:‘臣愚,不足以知之。然伏见议郎席广、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兴没后,帝思其言,遂擢广为光禄勋,嵩为中郎将。”真题再现(12年湖北卷)A.王湛不被人了解,连侄儿王济也曾以为叔父痴呆,每次去祖父墓地祭祀从不看望叔父,见面不过寒暄而已。文意理解题常见陷阱详解8表述失度【解析】A项中的“从不”过于绝对,与原文不符。原文意思是几乎不去看望叔叔,偶尔看望一下,也只是寒暄几句罢了。以分析中对人事理的错误评析来设置错点原文:王湛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兄王浑之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不候。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已。“分析概括题”解答步骤

细读选项,确定解答区域比对原文,找出异同

判断正误用?标出不懂之处,用序号标出事件阅读筛选信息和分析归纳题,把握主要内容课堂小结PART.03沙场练兵课后实战读《宋史·周敦颐传》“周敦颐,字茂叔……封汝南伯,从祀孔子庙庭。”部分,作答下面题目。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敦颐明察秋毫,深得百姓认可。任分宁主簿的时候,久未决断的案件经他审查,是非立判,人们对他交口称赞,认为周敦颐虽然年轻却老练果决。B.周敦颐执法公正,敢于据理力争。面对执法严苛的王逵,他毫不畏惧,坚决反对将未犯死罪者处以极刑,并且斥责王逵不配为官,终使其醒悟改判。C.周敦颐勤于政事,做事不惮劳苦。在任广东转运判官期间,对自己管辖的地区,即使是瘴气弥漫之所、险峻遥远之地,周敦颐也能够亲自巡视探察。D.周敦颐博学力行,学说影响深远。所著《太极图》探索天理根源和万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