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本构关系_第1页
混凝土本构关系_第2页
混凝土本构关系_第3页
混凝土本构关系_第4页
混凝土本构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混凝土本构关系第一页,共29页。§7.1.4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在混凝土结构数值分析中,必须考虑混凝土结构组成材料的力学性能。其中,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即在各种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分析有重大的影响。国内外学者经过多年的试验和理论研究,提出了多种多样的本构模型。由于混凝土材料的复杂性,至今还没有一种被公认可以完全描述混凝土材料性能的本构模型。第二页,共29页。§7.1.4混凝土的本构关系1、混凝土各类本构模型简介按照力学理论基础的不同,已有本构模型可以分成四大类:线弹性非线弹性

塑性理论

其它力学理论

第三页,共29页。§7.1.4混凝土的本构关系1、混凝土各类本构模型简介___线弹性本构模型

假设材料的应力与应变符合线性比例关系,加载和卸载都沿同一直线变化,卸载后材料无残余变形。当然,混凝土的变形特性与线弹性模型相差甚远,从原则上讲不宜用此类本构模型。第四页,共29页。§7.1.4混凝土的本构关系1、混凝土各类本构模型简介___线弹性本构模型

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中,其仍不失为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手段:混凝土应力水平较低,内部微裂缝和塑性变形尚未达明显的发展阶段;预应力或受约束结构在开裂之前;对形体复杂结构的近似计算或初步分析时;采用不同本构模型对计算结果影响不敏感的结构。第五页,共29页。§7.1.4混凝土的本构关系1、混凝土各类本构模型简介___非线弹性本构模型这类模型的特点是,材料的应力和应变不成线性正比,但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其主要特征反映了混凝土应变随着应力的增长而非线性增长的主要规律。但同时认为,卸载时材料应变沿加载线返回,并不留残余应变。第六页,共29页。§7.1.4混凝土的本构关系1、混凝土各类本构模型简介___非线弹性本构模型这类本构模型显而易见的优点是,突出了混凝土非线性性能的主要特点,计算式由试验数据回归确定,在一次单调比例加载情况下有较高的计算精度。此外,模型的表达式简明、直观,因而在工程实践中应用最广。其主要缺点是,不能反映混凝土卸载和加载的区别,不能反映滞回环和卸载后存在残余变形。第七页,共29页。§7.1.4混凝土的本构关系1、混凝土各类本构模型简介___非线弹性本构模型混凝土与软钢单轴应力-应变关系比较第八页,共29页。§7.1.4混凝土的本构关系1、混凝土各类本构模型简介___弹塑性本构模型

经典塑性理论是针对理想弹塑性材料建立的,材料本构关系包含四方面的内容:屈服条件;判别加载和卸载状态的准则;强化条件或后续屈服面;塑性应力与应变关系的规律。

第九页,共29页。§7.1.4混凝土的本构关系1、混凝土各类本构模型简介___弹塑性本构模型但是,混凝土材料与软钢等弹塑性材料,在力学性能和本构关系方面有重大区别。为此,许多学者作了很大努力,将弹塑性理论移植至混凝土后加以改造,使之适合混凝土材料的基本特性。这类弹塑性本构模型,能适用于卸载和再加载、非比例加载等多种情况。但仍存在一些重要的不足:形式复杂但仍不能反映混凝土变形的全部复杂特性;极难有效描述混凝土应变值随应力途径而变的性质;模型函数所包含的参数的试验数据不全、难以准确标定等。第十页,共29页。§7.1.4混凝土的本构关系1、混凝土各类本构模型简介___其它力学理论模型一些近期发展起来的新兴力学分支,几乎无一遗漏地被移植至混凝土结构的分析。为此建立了各种混凝土材料的本构模型,其主要有:基于粘弹性—粘塑性理论的模型,基于内时理论的模型,以及基于断裂力学和损伤力学的模型。还有些本构模型则是上述一些理论的不同组合。这类本构模型一般都是利用原理论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对混凝土的基本性能作出简化假设,推导相应的计算式,其中所需参数由少量试验结果加以标定或直接给出。这类模型至今仍处于发展阶段,离工程实际应用有一定的距离。第十一页,共29页。§7.1.4混凝土的本构关系1、混凝土各类本构模型简介___其它力学理论模型从上述各类本构模型的简介和比较中可见,非线性类模型因其形式简单、应用方便,且具有一定的准确性,故它是目前适合工程普遍应用的混凝土本构模型。

第十二页,共29页。§7.1.4混凝土的本构关系2、混凝土非线弹性本构模型这类本构模型的数量很多,具体表达式差别很大。但在CEB-FIP标准规范(1990年版)中,明确建议Ottosen和Darwin-Pecknold两个本构模型用于有限元分析。下面将这两个本构模型作一简单介绍。第十三页,共29页。§7.1.4混凝土的本构关系2、混凝土非线弹性本构模型____Ottosen本构模型

定义一非线性指标,表示当前应力状态至混凝土破坏(包络面)的距离,也即塑性变形发展的程度。假定保持不变,压应力增大至时混凝土破坏,则混凝土的多轴应力应变关系采用Sargin的单轴受压方程,即第十四页,共29页。§7.1.4混凝土的本构关系2、混凝土非线弹性本构模型____Ottosen本构模型

式中参数以多轴应力状态的相应值代替:代入得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得到割线模量:第十五页,共29页。§7.1.4混凝土的本构关系2、混凝土非线弹性本构模型____Ottosen本构模型

混凝土的泊松比很难从试验中精确测定。Ottosen本构模型取割线泊松比随的变化如图,计算式为:式中可取:第十六页,共29页。§7.1.4混凝土的本构关系2、混凝土非线弹性本构模型____Ottosen本构模型

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多轴应力-应变

泊松比

Ottosen本构模型第十七页,共29页。§7.1.4混凝土的本构关系2、混凝土非线弹性本构模型____Ottosen本构模型

非线性指标

根据非线性指标的定义,值计算要通过破坏包络面先求,在一般情况下需要经过多次迭代方能求出;另一方面,假定

保持不变增大至,这种载途径的可能性极微小。第十八页,共29页。§7.1.4混凝土的本构关系2、混凝土非线弹性本构模型____Ottosen本构模型

非线性指标我国学者清华大学的王传志教授等提出了一种修改算法:按比例增大使之达到破坏状态;引入一个调整系数,将非线性指标改为:调整值,可以更好地适应各种不同的加载情况第十九页,共29页。§7.1.4混凝土的本构关系2、混凝土非线弹性本构模型____Ottosen本构模型

等效一维应力-应变关系

Ottosen建议采用Sargin提出的单轴受压方程式,来等效描述三轴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应变特征,并将三轴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破坏时的割线模量

代替单轴破坏时的割线模量。割线模量Ottosen建议取:(时,取)式中是达破坏状态时的与之比第二十页,共29页。§7.1.4混凝土的本构关系2、混凝土非线弹性本构模型____Ottosen本构模型

等效一维应力-应变关系王传志教授等建议公式为:

Ottosen本构模型是全量形式的模型,对按比例一次加载的条件是合适的,它与加载路径无关。在逐级加载以及非比例加载的情况下,采用Ottosen模型就不合适,这时采用增量形式的模型,如下面介绍的Darwin-Pecknold本构模型,才是比较合理的。第二十一页,共29页。§7.1.4混凝土的本构关系2、混凝土非线弹性本构模型____Darwin-Pecknold

本构模型对于正交异性材料,根据弹性力学基本关系式于是,表示二维增量应力和增量应变关系的本构模型为:由于试验数据不足建议取第二十二页,共29页。§7.1.4混凝土的本构关系2、混凝土非线弹性本构模型____Darwin-Pecknold

本构模型

以主应力和主应变表示则为:式中切线弹性模量和,泊松比随应力状态和数值的变化按下述方法确定。第二十三页,共29页。§7.1.4混凝土的本构关系2、混凝土非线弹性本构模型____Darwin-Pecknold

本构模型材料在双轴受压应变为:等效单轴应力-应变关系

第二十四页,共29页。§7.1.4混凝土的本构关系2、混凝土非线弹性本构模型____Darwin-Pecknold

本构模型等效单轴应变非线性应力-应变Darwin-Pecknold本构模型第二十五页,共29页。§7.1.4混凝土的本构关系2、混凝土非线弹性本构模型____Darwin-Pecknold

本构模型为求得切线弹性模量,采用混凝土单轴受压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取Saenz提出的公式:将上式中的应变改写成等效单轴应变后,得双轴应力-应变关系:第二十六页,共29页。§7.1.4混凝土的本构关系2、混凝土非线弹性本构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