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情境八-免疫基础知识-上课课件_第1页
学习情境八-免疫基础知识-上课课件_第2页
学习情境八-免疫基础知识-上课课件_第3页
学习情境八-免疫基础知识-上课课件_第4页
学习情境八-免疫基础知识-上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情境八 免疫学基础认识及相关应用技术1 疾病:是指生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一种复杂而有一定表现形式的病理状态。可分为非传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生理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癌症、机械性伤害等。疾病传染性微生物病原其他生物性病原(寄生虫、节肢动物)病毒细菌等原核生物真菌原生动物传染:又称感染、侵染,是病原微生物通过适当的途径 侵入寄主体内的特定部位生长繁殖,并破坏寄主正常的结构和功能的过程。传染的机理2 一、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能引起物体发生病变的微生物。毒力:又称致病力,是反映病原体致病性高低的指标,包括侵袭力和毒素。()侵袭力:指病原菌突破寄主的防御机能,在寄

2、主中生长繁殖和蔓延扩散的能力,包括吸附和侵入能力、繁殖与扩散能力和对寄主防御机能的抵抗力。传染的机理3 ()毒素:主要分外毒素和内毒素外毒素:是病原菌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分泌到环境中的毒性蛋白质,主要由革兰氏阳性细菌产生。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外壁物质,主要成分是脂多糖,不向细胞外分泌,仅在细菌自溶或人工破坏细胞后才释放。类毒素:类毒素是细菌的外毒素经0.3%0.4%甲醛化学脱毒后仍保留着原有抗原性的生物制品。常用的有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和肉毒类毒素等。外毒素类毒素免疫动物抗毒素脱毒(无毒抗原)(抗毒抗体)(极毒抗原)传染的机理4 二、侵入的病原菌数量 伤寒沙门氏菌,几亿至十几亿个细菌;霍

3、乱弧菌,引起霍乱症还要更多;毒力完全的大肠杆菌O157:H7摄入100个可引起中毒;痢疾志贺氏菌只要个可致痢疾 侵入门径:黏膜(呼吸道,消化管,泌尿生殖道)、皮肤、多种途径。传染的机理5 四、传染的类型1.隐性传染: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2.带菌状态:病原体与宿主双方都具有一定优势,但病原体仅被限制于某一局部无法大量繁殖,此时两者长期处于相持状态。3.显性传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而且能使生理功能异常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传染的机理7 机体的免疫力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一

4、种保护性功能,在正常条件下,也可损害机体。免疫的基本功能:1、免疫防御(免疫保护)。 指动物机体对侵入机体内的病原微生物产生免疫力,抵抗和消灭侵入机体内的病原微生物,保护机体,维持机体内环境的正常生理平衡。2、免疫自稳(免疫稳定)。 指清除机体内衰老和死亡的机体细胞,维持机体内的生理平衡。3、免疫监视。 对体内的肿瘤细胞加以识别和消灭。项目一 免疫的基本认识8 免疫学的发展简史原始免疫时期预防天花的医学实践简单免疫学时期细胞免疫学说、血清学、免疫学现代免疫学时期克隆选择学说、抗体、分子免疫学时期项目一 免疫的基本认识10 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天然免疫或先天性免疫,人人都有,代代相传,对抗原没有特

5、殊的选择性。非特异性免疫的类型:1.生理屏障2.非特异性免疫细胞的防护3.体液因素免疫机制类型项目一 免疫的基本认识11 1.生理屏障:皮肤和黏膜屏障:()机械阻挡作用()分泌杀菌和抑制物质()正常菌群的颉颃作用血脑屏障: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能阻挡病原菌及其毒性物质进入脑组织或脑脊液,保护中枢神经系统。胎盘屏障:由绒毛血管壁、绒毛间质、基底膜和绒毛上皮组成的屏障结构,可避免母体免疫细胞与胎儿组织接触,防止胎儿被母体排斥。 12 3.体液因素(1)补体补体:是免疫反应和变态反应中的重要介质,存在于机体正常血清中,是一种酶蛋白原,不活泼,只有被激活后才变成一系列的酶,发挥其生活活性作用。补体在抗

6、原抗体反应中有补充抗体作用的能力。性质不稳定,对热敏感(2)干扰素干扰素:是由活的或灭活的病毒刺激易感细胞后所产生的能抑制病毒增殖的物质。(3)溶菌酶溶菌酶是一种低相对分子质量的不耐热的碱性蛋白质,存在与眼泪、唾液、汗液、乳汁肠道分泌物等。用于治疗咽喉炎、中耳炎及副鼻窦炎等。项目一 免疫的基本认识14 特异性免疫: 是指机体在生活的过程中,接受抗原物质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免疫能力,又称后天获得性免疫,这种免疫具有特异性。项目一 免疫的基本认识15 1、免疫器官:包括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1)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和法氏囊。中枢免疫器官在胚胎早期分化形成,为诱导淋巴干细胞分化增殖成为

7、免疫活性淋巴细胞并将其输送给外周免疫器官的场所。其本身及其中潜能淋巴细胞的发育不需抗原刺激。项目一 免疫的基本认识17 免疫器官胸腺、骨髓、脾、淋巴结、扁桃体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18 项目一 免疫的基本认识19 (2)外周免疫器官: 包括淋巴结,脾脏,黏膜免疫系统,禽哈德腺。鸡没有淋巴结,其淋巴组织分散于体内。外周免疫器官直接发生免疫功能,在抗原刺激下产生抗体或致敏T淋巴细胞。项目一 免疫的基本认识20 2、免疫细胞: 两类直接或特异性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 间接或非特异性免疫细胞: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抗原递呈细胞、粒细胞、红细胞 项目一

8、 免疫的基本认识21 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起源: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胸腺内分化成细胞 骨髓内分化成细胞分布:大部分很快死亡.小部分转移到免疫器官转移到淋巴器官中受抗原刺激转移到淋巴器官中22 24 项目一 免疫的基本认识25 1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1)异物性 抗原通常是非自身物质,称为异物。*亲缘关系越远的物质,免疫原性越强。*自身物质可以形成“天然免疫耐受”。*自身物质结构、成分改变后成为“自身抗原”。*自身也有一些“隐蔽抗原”眼球晶体、精子、甲状腺蛋白等。项目二 抗原的基本认识27 (2)分子大小 抗原物质必须是分子量较大的胶体,分子量应大于1万dalton才具有抗原性,分子量

9、越大,抗原性越强。项目二 抗原的基本认识28 (3)化学组成、结构复杂明胶蛋白分子量10万dalton ,但免疫原性差因是直链AA组成。胰岛素只有5734 dalton ,但免疫原性好因组成、结构复杂。凡含有苯环、杂环的AA和糖的蛋白,结构都较复杂,免疫原性好 。项目二 抗原的基本认识29 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如伤寒杆菌只能与抗伤寒杆菌抗体结合,而不能与抗痢疾杆菌抗体结合。这种特异性取决于抗原物质表面具有的某些特定的化学基团,这些化学基团叫做抗原决定簇,它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重要依据。特异性各种抗原的决定簇数目不同。抗原决定簇大多存在于抗原表面。有的决定簇隐藏在

10、抗原内部,需暴露才能发挥作用。30 2、抗原的分类:(1)根据抗原的免疫原性分类:*完全抗原: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反应原性的抗原。如微生物、异种动物血清、大多数异体蛋白。*不完全抗原(又称半抗原):只有反应原性没有免疫原性的抗原。 半抗原+载体(蛋白质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项目二 抗原的基本认识31 1)简单半抗原:分子量较小,只有一个抗原决定簇,不能与相应的抗体发生肉眼可见的反应,但能中和相应的抗体阻止抗体与半抗原载体复合物出现可见的反应。如青霉素、酒石酸、磺胺类药物等。2)复合半抗原:分子量较大,有多个抗原决定簇,一般的半抗原都属于此类,能与相应的抗体发生可见的沉淀反应。如脂多糖、类脂质和多肽等。

11、3)半抗原-载体现象:半抗原只有结合在与初次免疫所用的载体相同的载体上时,才能引起机体对半抗原发生再次免疫反应的现象。项目二 抗原的基本认识32 (2)根据抗原的来源分类:*外源性抗原(exodogenous antigen): 指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机体的非自身抗原。包括所有自体外进入机体的微生物、疫苗、异种蛋白等。*内源性抗原(endogenous antigen):机体细胞自身产生的非己抗原,如胞内菌和病毒感染细胞所产生的细菌抗原、病毒抗原,肿瘤细胞产生的肿瘤抗原。项目二 抗原的基本认识33 项目二 抗原的基本认识34 (3)根据抗原与免疫机体的关系:*异种抗原(heteroantigen)

12、: 是指来自与被免疫动物不同种属的抗原。如,各种细菌、病毒、异种动物的细胞和血清蛋白等。*同种抗原(homoantigen):是指来自被免疫动物同种属的抗原。如,同种动物不同个体的血型抗原和细胞的组织相容性抗原( MHC l类分子)。项目二 抗原的基本认识35 *自身抗原:来源于动物机体自身的抗原。有下列三种情况。1)正常组织发生病理变化2)正常情况下与动物机体免疫系统不接触的组织3)自身免疫功能失常或紊乱,受到抑制的禁株细胞被激活 项目二 抗原的基本认识36 (4)根据抗原对T细胞的依赖性*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 TDAg): 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

13、需要TH协助的抗原。大部分蛋白质抗原属此类抗原。TDAg同时具有T、B抗原决定簇,在其分子表面上有多种不同的B细胞决定簇。项目二 抗原的基本认识37 *非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 TIAg): 能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不需要TH协助的抗原。少数Ag属此类。如细菌多糖、聚合鞭毛蛋白等。 TIAg是糖的多聚体,分子结构上B细胞抗原决定簇重复排列,无须TH参与即能刺激B细胞发生免疫应答。项目二 抗原的基本认识38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指存在于人和动物血液、组织液及其它外分泌液中一类具有相似结构的球蛋白。*

14、抗体:动物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由B淋巴细胞转化为浆细胞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项目三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的认识以及抗体应用技术39 1.基本结构与类型: 抗体的基本结构称为单体,绝大多数抗体以单体形式存在,其它还有以双聚体、多聚体形式存在。 IgG、IgE、IgD、血清型IgA为单体, 分泌型IgA为双聚体。 IgM为五聚体。项目三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的认识以及抗体应用技术40 项目三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的认识以及抗体应用技术41 项目三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的认识以及抗体应用技术42 项目三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的认识以及抗体应用技术43 轻链(L链)2条 (由213214个氨基

15、酸构成) 可变区(VH):约110个氨基酸,不稳定,结构、次序可改变。 可变区(VL):约110个氨基酸,不稳定,结构、次序可改变。 Ig单体由两大部分构成 重链(H链)2条 (由420440个氨基酸构成) 重链(H链) 恒定区(CH):约330个氨基酸,稳定,结构、次序不变CH1CH2CH3轻链(L链) 恒定区(CL):约103个氨基酸,稳定,结构、次序不变。 项目三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的认识以及抗体应用技术44 2、各类抗体的生物学作用*IgG IgG是Ig中最重要的一种Ig,是血清中主要的抗体成分,约占血清总Ig的75%。既可存在于血液,也可存在于组织液。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可通

16、过人和兔的胎盘。IgG在机体免疫防护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大多数抗菌、抗病毒、抗毒素抗体都属于IgG类抗体。项目三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的认识以及抗体应用技术45 *IgA血清型IgA:以单体形式存在,分子量17万。机体感染中,含量较少不起多少作用。分泌型IgA:在粘膜表面以双聚体形式存在,分子量40万。机体感染中,主要是分泌型IgA起主要作用。IgA主要在粘膜表面发挥免疫功能,具有很强的中和、凝集作用。项目三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的认识以及抗体应用技术46 *IgM IgM,又称为巨球蛋白(macroglobulin),占血清总Ig的5%10%。由于IgM在免疫应答早期产生,并在补体参与下的溶菌作用比I

17、gG强500倍以上,因此IgM在机体的早期免疫防护中占有重要地位。IgM不能通过胎盘。IgM主要存在于血液中,不容易进入组织液中,IgM凝集抗原的能力特别强。项目三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的认识以及抗体应用技术47 *IgD IgD主要由扁桃体、脾等处浆细胞产生,人血清中IgD浓度为340g/ml,不到血清总Ig的1%,在个体发育中合成较晚。血清中IgD确切的免疫功能尚不清楚。在B细胞分化到成熟B细胞阶段可表达SmIgD,成熟B细胞活化后或者活化后变成记忆B细胞时,SmIgD逐渐消失。项目三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的认识以及抗体应用技术48 *IgEIgE在血清中含量极低,仅占血清总Ig的0.002%,在

18、个体发育中合成较晚。IgE为亲细胞抗体,可与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膜上高亲和力Fc受体结合。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与已固定在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上IgE结合,刺激这些细胞释放出组织胺、5羟色胺等生物活性介质,引起型变态反应(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或过敏反应发作时,局部的外分泌液和血清中IgE水平都明显升高。项目三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的认识以及抗体应用技术49 特异性免疫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三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50 第一道防线人体的皮肤和黏膜等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作用: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 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皮肤的保护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

19、的清扫作用 51 第二道防线溶菌酶的作用 吞噬细胞的作用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作用:溶菌酶使细菌溶解、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白细胞消灭病原体52 第三道防线人体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53 与免疫有关的细胞及其功能来源功能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浆细胞 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造血干细胞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细胞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效应细胞、记忆细胞B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抗体T细胞或记忆细胞识别靶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分泌淋巴因子B细胞或T细胞识

20、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浆细胞和效应细胞54 免疫应答 免疫应答过程:一般人为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致敏阶段、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活病毒抗原34天,活细菌抗原57天,毒素抗原1520天。项目六 免疫应答的认识55 1、识别阶段: 外来抗原作用于机体免疫系统的过程,此阶段主要是处理和识别抗原。 抗原机体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处理抗原决定簇与巨噬细胞内MHC类分子结合抗原信号TH激活潜能B淋巴细胞克隆和潜能T淋巴细胞克隆。项目六 免疫应答的认识56 2、反应阶段:此阶段为淋巴细胞分化、增殖阶段。 被抗原激活的潜能淋巴细胞克隆B淋巴细胞克隆分化、增殖 浆母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 记忆性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克隆分

21、化、增殖致敏T淋巴细胞效应性T淋巴细胞 淋巴因子 TCTHTSTM项目六 免疫应答的认识57 3、效应阶段:此阶段为产生的抗体和TC、淋巴因子发挥免疫功能阶段。抗体:参与体内体液免疫反应,结合病原体,产生中和、凝集反应,在体内补体参与下,发生溶菌、溶病毒、溶病变细胞作用。TC和淋巴因子:参与体内细胞免疫反应,直接杀灭靶细胞。项目六 免疫应答的认识58 (一)体液免疫概念:抗原进入机体刺激相应的B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分布于血液和体液清除抗原发挥免疫作用的过程。项目六 免疫应答的认识59 体液免疫抗原吞噬细胞(摄取、处理)T细胞B细胞传递传递直接刺激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浆细胞合成分泌抗体(特异性免

22、疫反应)二次应答60 1、抗体产生的速度、数量和持续时间规律:(1)初次反应:机体初次接触抗原后,相应B淋巴细胞克隆分化增殖产生抗体的过程。初次反应抗体产生的速度慢、效价低、持续时间短(2)再次反应和回忆反应:再次反应: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抗体水平迅速升高、维持时间较长的过程。回忆反应:初次反应后经过数月乃至数年,机体原来抗体水平已基本消失,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抗体水平又迅速升高维持时间较长的过程。 再次反应和回忆反应抗体产生的速度快、效价高、持续时间长。 项目六 免疫应答的认识61 2、抗体产生的顺序规律: IgMIgGIgA。 产生的顺序一般是IgM最早,但消失也快,在血液中只维持数周

23、。IgG出现稍迟于IgM,当IgM接近消失时,IgG方达高峰,维持时间较长,甚至达数年之久。IgA出现最晚,常在IgM和IgG出现后12个月才能在血液中查出,维持时间较长。项目六 免疫应答的认识62 浆细胞抗体细胞外液中的抗原63 二次免疫更快更强64 细胞免疫抗原吞噬细胞(摄取、处理)T细胞传递增殖分化记忆T细胞效应T细胞靶细胞(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二次应答65 效应T细胞(二)、细胞免疫被抗原侵入的细胞66 小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67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相互关系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破裂,释放淋巴因子 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效应方式

24、效应T细胞效应B细胞效应细胞靶细胞抗原作用对象细胞免疫项目体液免疫68 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引起:1.自身免疫病2.过敏反应3.免疫缺陷症等七、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69 七、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自身免疫病发生自身免疫反应:造成组织损伤出现症状: 人体的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异物进行攻击,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如果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了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就称为自身免疫病70 自身免疫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71 风湿性心脏病:酿脓链球菌表面的一种抗原决定簇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相似心脏受损风湿性心脏病抗体进攻进攻72 类

25、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风湿性心脏病相似,抗体攻击关节组织,引起关节粗糙,关节面液增多,压力升高等症状。患者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阻等。73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诱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免疫失调、内分泌异常及环境因素等有关。累及多器官,症状时轻时重。主要表现有发热、关节痛、体表红斑、脱发、白细胞减少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表出现红斑74 概念:2.过敏反应特点: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75 过敏原: 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如花粉、室内尘土

26、、鱼、虾、牛奶、蛋类、青霉素、磺胺、奎宁等。过敏原一定是抗原,抗原不一定是过敏原。76 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过敏原B细胞抗 体某些细胞过敏原释放组织胺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刺激产生吸附再次刺激导致77 预防措施:1)找出过敏原2)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78 概念: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叫免疫缺陷症。类型:由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3. 免疫缺陷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由遗传引起79 概念: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俗称艾滋病病毒)引起的致死性传染病。 艾滋病80 HIV: 是一种RNA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能够

27、侵入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81 致病机理: 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是侵入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HIV(蓝色)攻击T细胞艾滋病82 传播途径:1)性行为传播2)血液传播3)母婴传播艾滋病83 预防措施:1)洁身自爱2)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3)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纹眉、穿耳等4)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5)需要输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艾滋病84 生物制品及应用(一)人工自动免疫生物制品 疫苗:菌苗是用细菌制成的,疫苗是由病毒、立克次氏体或螺旋体制成的。1.活菌(疫)苗:用无毒力或毒力很弱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的。效果好、用菌量小、副作用小;易失效、难保存。常用的有牛痘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类疫苗、甲肝疫苗和结核菌苗。项目九 免疫在药学中的实际应用85 2.死菌(疫)苗:将人工培养的微生物用理化方法杀死制成。常用的有伤寒、霍乱、百日咳、斑疹伤寒及钩端螺旋体。易保存;刺激时间短、用量大、免疫力不大、副作用大。3.自身疫苗:用病人自身病灶中分离出来的病原菌杀死后制成。项目九 免疫在药学中的实际应用86 4.亚单位疫苗:仅采用病原微生物具有免疫原性的部分制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