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学免疫学7免疫应答_第1页
病原微生物学免疫学7免疫应答_第2页
病原微生物学免疫学7免疫应答_第3页
病原微生物学免疫学7免疫应答_第4页
病原微生物学免疫学7免疫应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 免疫系统接触抗原后,免疫细胞对抗原进行识别;并使特异性淋巴细胞活化、增殖;表现出免疫效应的过程。免疫应答的特点1、识别性:区分“自我”与“非己”2、特异性:一个抗原决定簇激活一个 淋巴细胞克隆3、记忆性:对已接触过的抗原,免疫 应答形成的速度与强度远 大于新接触的抗原主要应答场所:机体外周免疫器官以及骨髓免疫应答的阶段1、抗原识别阶段2、淋巴细胞活化阶段 3、抗原清除阶段T 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一、抗原识别阶段二、细胞活化阶段三、抗原清除阶段抗原识别阶段抗原的提呈:外源性抗原的提呈 内源性抗原的提呈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抗原加工提呈的两条途径比较 溶酶体

2、(内体)途径 胞质溶胶途径 (endosome pathway) (cytosal pathway)抗原类型 外源性抗原 内源性抗原酶解部位 内体 蛋白酶体结合部位 内体 内质网结合分子 MHC II类分子 MHC I类分子提呈对象 CD4+T细胞 CD8+T细胞辅助提呈分子 CD4 CD8细胞活化阶段CD4+T细胞的活化信号: 1、第一信号:抗原刺激 2、 第二信号:共刺激分子CD28-CD80(B7)CD8+T细胞的活化信号: 1、与CD4+T细胞的活化相同 2、第二信号来源于CD4+T细胞Tc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致敏CD8+T细胞(Tc)通过与靶细胞直接接触,释放穿孔素蛋白溶解靶细胞,释

3、放粒酶、TNF 、表达FasL等使靶细胞凋亡。TD细胞介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致敏CD4+T细胞(TD)主要通过释放大量细胞因子(IL-2、 INF- 、 TNF)介导迟发型变态反应:使巨噬细胞活化、浸润,释放溶酶体酶,溶解靶细胞 使T细胞增殖,使之在组织局部浸润 使靶细胞坏死B 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一、抗原识别阶段二、细胞活化阶段三、抗原清除阶段B细胞的增殖与分化(TD抗原)B细胞的活化增值 B细胞表面的BCR与相应的靶细胞或靶抗原表面的抗原决定簇结合,获得第一信号激活的Th表面表达CD40L,与B细胞表面CD40结合传递第二信号。 B细胞的分化(类型转换) 活化的B细胞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受体,在T

4、h1细胞分泌的IL-2,IFN-, Th2细胞分泌的IL-4, IL-10等细胞因子作用下,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分泌抗体。部分转为记忆细胞。B细胞的增殖与分化(TI抗原)TI抗原凭籍其表面重复的抗原决定簇将BCR交联,直接激活B细胞。抗原清除阶段抗体直接中和抗原:抗体对抗原清除的间接作用:1、激活补体(破坏靶细胞)2、免疫调理(吞噬靶细胞)3、ADCC (破坏靶细胞) 免疫应答的后果与分类一、免疫应答的后果1、免疫保护2、免疫损伤3、免疫耐受 免疫应答的后果与分类二、免疫应答的分类1、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2、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3、正向应答与负向应答(免疫耐受)1、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由

5、B细胞介导。*细胞免疫:由T细胞介导。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初次应答:免疫活性细胞首次接触抗原后出现的反应格局一种无免疫记忆细胞参与的应答。再次应答:免疫活性细胞再次接触抗原后出现的反应格局一种有免疫记忆细胞参与的应答。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中抗体形成的比较 初次应答 再次应答诱导期 1-3周 2-3天抗体效价 低 高抗体持续时间 短 长抗体主要类别 IgM IgG抗体亲和力 低 高 机体免疫系统在受到抗原刺激后,特异性丧失了针对此抗原的效应能力的生物学现象。免疫耐受的定义天然免疫耐受: 随机体出生而自动形成的免疫耐受获得性免疫耐受: 成熟机体受抗原诱导形成的免疫耐受免疫耐受的类型 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都带有A、抗原受体B、SmIgC、CD2分子D、MHC分子E、丝裂原结合蛋白复习与思考 与CD8+T细胞活化、增殖、分化无关的膜分子是A、TCRB、CD3C、CD80D、MHC II类分子E、CD28 下列哪种物质不参与CD8+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A、穿孔素B、肿瘤坏死因子C、FasD、粒酶E、IL-2 再次应答产生抗体的主要类型为A、IgGB、IgAC、IgED、IgDE、IgM 下列哪种免疫效应现象可与抗体无关A、ADCCB、免疫调理C、CDCD、中和作用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