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术措施学习课件_第1页
建筑技术措施学习课件_第2页
建筑技术措施学习课件_第3页
建筑技术措施学习课件_第4页
建筑技术措施学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2009版 第三部分 建筑设计(2、3、4、5、8章节) 全国民用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 建筑)自2003年出版实施至今已经6年,期间建筑事业飞速发展,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工作已成为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建筑设计规范也在不断修改、改进,原有的设计技术措施已经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帮助和指导设计人员的实际工作,建设部从2006年发布公函,指示进行技术措施的修编工作。2007年末至今,这项工作有序而紧张的进行当中,参与编制的有47个单位、200多名专家,近日将要出版发行。全国工程设计标准协会组织本次学习、研讨。编制原则:积极推进建筑工程的技术进步突出节

2、能环保强调实用性 方便设计人员使用系统 全面(由于编制内容尚未全部定稿,本次讲座主要与大家共同研讨,将来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技措总目录:第一部分 规划总平面设计1 总则2 基地总平面竖向设计道路及停车场广场 商业步行区及室外活动运动场管线综合附录第三部分 建筑设计1 总则基本规定地下室墙体幕墙 采光顶室内工程设计屋面楼梯、台阶、坡道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门窗其他部位厨房卫生间建筑无障碍设计设备用房 附录本次讲课目录:第三部分 建筑设计2 基本规定 地下室墙体幕墙、采光顶8 楼梯 台阶 坡道 2.1 一般规定 我国关于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适用、经济、美观 在共和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执行

3、关于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是周恩来总理提出的:适用、经济,在可能的情况下注意美观。 两个基本观点: 1.适用是第一位的,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2.经济是必须贯彻的,要做技术经济多方案的比较; 一个改变的观点:从“在可能的情况下注意美观”变为“注意美观”。 建筑设计除应执行国家有关工程建设适用、经济、美观的方针、政策外,尚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 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建筑设计规范、标准的规定。 2 设计应符合当地城市建设规划管理部门的有关法规和规划条件的要求,并应满足消防、人防、市政、交通、环保、卫生、电信、邮政等政府相关部门的要求。 3 建筑设计应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并结合地理位置、气候条件、

4、经济发展水平、 生活习俗等因素,合理确定建筑平、立、剖面及结构选型。4 建筑设计应考虑建筑构件的标准化,同时要兼顾建筑形式的多样化。5 建筑设计应综合考虑抗震防灾、防火、防空、卫生防疫等各项安全措施,并满足安全使用和安全防范的基本要求。6 民用建筑应进行无障碍设计,为残疾人、老年人及生活不便者提供无障碍的生活、工作环境。 7 建筑风格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保持历史文脉与景观的连续性。8 根据建筑地域情况和使用性质,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9 根据地理位置、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在建筑上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 2.1.2 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

5、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创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建筑。2.1.3 提倡建筑智能化,将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优化组合为一体。 2.2 建筑气候分区对建筑的基本要求分区名称热工分区名称气候主要指标建筑基本要求ABCD严寒地区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5070%1.建筑物必须充分满足冬季保温、防寒、防冻等要求,并应考虑积雪及冻融危害2.A、B区应防止冻土对建筑物地基和地下管道的危害,最大冻土深度A区为;B区为2.0;C区为1.5;D区为1.03.B、C、D区的西部,建筑物应防冰雹、防风沙 AB寒冷地区1月平均气温-107月平均气温

6、1828C年平均相对湿度50%70%1.建筑物应满足冬季保温、防寒、防冻等要求,夏季部分地区应兼顾防热,最大冻土深度小于 2.A区建筑物应防热、防潮、防暴风雨。沿海地带应防盐雾侵蚀ABC夏热冬冷地区1月平均气温O1O7月平均气温 25年平均相对湿度70%80%1.建筑物必须满足夏季防热、遮阳、通风降温要求,冬季应兼顾防寒2.建筑物应防雨、防潮、防洪、防雷电3.A区应防台风、暴雨袭击及盐雾侵蚀AB夏热冬暖地区7月平均气温251月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80% 1.建筑物必须充分满足夏季防热、遮阳、通风、防雨要求 2.建筑物应防暴雨、防潮、防洪、防雷击3.A区应防台风、暴雨袭击及盐雾侵蚀VVAVB温

7、和地区7月平均气温181月平均气温O年平均相对湿度60%80%1.建筑物应满足防雨和通风要求,应注意防潮、防雷击2.VA区建筑物应注意防寒,VB区应特别注意防雷击VIAVB严寒地区7月平均气温1月平均气温0年平均相对湿度30%-70%1. 建筑物应充分满足防寒、保温、防冻的要求,最大冻土深度2.A、B应防冻土对建筑物地基及地下管道的影响,并应特别注意防风沙3.VIC区东部建筑物尚应注意防雷击C寒冷地区ABC严寒地区7月平均气温1月平均气温-5年平均相对湿度为35%70% 1.建筑物必须充分满足防寒、保温、防冻要求2.除D区外,应防冻土对建筑物地基及地下管道的危害, 最大冻土深度VIIA区1.5

8、;VIIB区0.5; VIIC区1.53.B区建筑物应特别注意积雪的危害4.c区建筑物应特别注意防风沙,夏季兼顾防热5.D区建筑物应注意夏季防热,吐鲁番盆地应特别注意隔热、降温D寒冷地区 建筑气候分区对建筑的基本要求 2.3 民用建筑分类及建筑工程设计等级划分 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分类建筑类别建筑物举例居住建筑住宅建筑住宅、公寓、别墅、老年人住宅等宿舍建筑集体宿舍、职工宿舍、学生宿舍等公共建筑办公商务办公建筑商务写字楼、总部基地等行政办公建筑各级党政、团体、司法办公楼等商业商场建筑商场、购物中心、超市等饮食建筑餐馆、饮食店、食堂等休闲、娱乐建筑洗浴中心、歌舞厅、休闲会馆等

9、金融建筑银行、证券等旅馆建筑旅馆、宾馆、饭店、度假村等科教、文体科研建筑实验楼、科研楼、研发基地等教育建筑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等 观演建筑剧院、电影院、音乐厅等博物馆建筑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建筑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文化中心等纪念建筑纪念馆、名人故居等展览建筑展览中心、会展中心、科技展览馆等体育建筑各类体育场、馆、游泳馆、健身房等医疗、卫生医疗建筑各类医院、疗养院等卫生、防疫建筑动植物检疫、卫生防疫站等 交通交通建筑地铁站、汽车、铁路、港口客运站、空港航站楼等广电、通信广播、电视建筑 电视台、广播电台、广电中心等邮电、通讯建筑邮电局、通讯站等 综合商业综

10、合体商业、办公、酒店或公寓为一体的建筑其他宗教建筑道观、寺庙、教堂等殡葬建筑殡仪馆、墓地建筑等惩戒建筑劳教所、监狱等园林建筑公园绿地中的亭、台、楼、榭等市政建筑变电站、热力站、锅炉房、垃圾楼等 按地上层数或高度分类注:住宅按层数划分如下:13层为低层住宅: 46为多层住宅:79为低层住宅;10层及以上为高层住宅。 按设计使用年限分类建筑类别名称层数或高度备注住宅建筑低层住宅1-3层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 多层住宅4-6层中高层住宅7-9层高层住宅10层及10层以上超高层住宅1OOm公共建筑单层和多层建筑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的单层公共建筑超高层建筑1OOm类别设计使用年限示例15临

11、时性建筑225易于替换结构构件的建筑350普通建筑和构筑物4100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 按建筑防火分类注: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防火类别建筑类别高层建筑多层建筑 一类二类不分类居住建筑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住宅十层至十八层的住宅公共建筑1.医院 2.高级旅馆 3.建筑高度超过或以上部分的任一楼层的建筑面积超过1000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 4.建筑高度超过或以上部分的任一楼层的建筑面积超过1500的商住楼 5.中央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楼 6.网局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电力调度楼 7.省级(含计划单列市)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 8.藏书超

12、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 9.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 10.建筑高度超过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 1.除一类建筑以外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商住楼、图书馆、书库 2.省级以下的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广播电视楼、电力调度楼 3.建筑高度不超过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 按工程设计等级分类注: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 工程等级类型与特征特级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公共建筑单体建筑面积8万 2万 8万 0.5万 2万 0.5万立项投资20000万元 4000万元 20000万元 1000万元 4000万元 1000万元建

13、筑高度100m (其中砌体建筑不得超过抗震规范高度限值要求)住宅、宿舍层数20层以上12层以上至20层12层及以下(其中砌体建筑不得超过抗震规范层数限值要求)住宅区工厂生活区总建筑面积10万以上10万及以下地下工程地下空间(总建筑面积)5万以上1万以上至5万1万及以下附建式人防(防护等级)四级及以上五级及以下 特殊公共建筑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要求抗震设防区特殊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区建筑高度及以下的一般超限高层建筑 技术复杂、有声、光、热、振动、视线等特殊要求技术特别复杂技术比较复杂重要性国家级经济、文化、历史、涉外等重点工程项目省级经济、文化、历史、涉外等重点工程项目有顶盖的室外楼梯(当顶层无顶盖

14、,顶层不计面积) 净宽超过2.10m的雨篷,按结构板水平投影面积1/2计算(有柱、无柱均同) 建筑阳台(无论凹、挑、封闭、不封闭)均按结构板水平投影面积1/2计算 车棚、货棚、站台、加油站、收费站等,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4. 有顶盖: 有围护结构,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无围护结构,按其结构顶板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5. 倾斜墙面:外倾斜,层高在 2.20m及以上者按底板面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不足 2.20m者应计算1/2面积 内倾斜,按坡屋面计算原则计算。6. 幕墙建筑: 有结构主墙,做装饰作用的幕墙不计算建筑面积; 无结构主墙,起维护作用的幕墙,按外边线计算建筑

15、面积。 7. 高低联跨建筑,应以高跨结构外边线为界分别计算建筑面积; 外墙外保温,应按保温隔热层外边线计算建筑面积; 变形缝,应按自然层合并在建筑物面积内计算;高低跨连通时,其变形缝应计算在低跨面积内。8.下列项目不应计算面积:1)建筑物通道(骑楼、过街楼的底层)。2)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夹层。3)建筑物内分隔的单层房间,舞台及后台悬挂幕布、布景的天桥、挑台等。,4)屋顶水箱、花架、凉棚、露台、露天游泳池。5)建筑物内的操作平台、上料平台、安装箱和罐体的平台。6)勒脚、附墙柱、垛、台阶、墙面抹灰、装饰面、镶贴块料面层、装饰性幕墙、空调机外机搁板(箱)、飘窗、构件、配件、宽度在 2.10m及以内的

16、雨篷以及与建筑物内不相连通的装饰性阳台、挑廊7)无永久性顶盖的架空走廊、室外楼梯和用于检修、消防等的室外钢楼梯、爬梯。8)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属于设备不计算建筑面积)。9)独立烟囱、烟道、地沟、油(水)罐、气柜、水塔、贮油(水)池、贮仓、栈桥、地下人防通道、地铁隧道。有关房产测量面积的计算方法见本措施附录有关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见本措施附录 2.5 无标定人数的房间及房间合理使用人数疏散人数的确定无标定人数建筑类型:展览建筑、商场建筑、娱乐建筑、交通建筑无标定人数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步骤: 1.根据建筑面积折算来确定相对合理的最多使用人数,或按照人员密度折算;2.根据人数计

17、算安全疏散楼梯、走道及出口的总宽度,并根据建筑功能合理布置;注:1.本表依据各相关建筑设计规范编制。 2 商场营业厅建筑面积值应乘以面积折算值,地上商场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场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序号房间功能人员密度(人/)1展览建筑展厅地下1层0.65地上1层0.7地上2层0.65地上3层及以上0.52商场营业厅地下2层0.8地下1层地上1、2层0.85地上3层0.77地上4层及以上0.63娱乐场录像厅、放映厅1歌舞厅、夜总会、游艺厅0.54汽车客运站候车厅0.91 公共建筑中如为多功能用途,各种场所有可能同时开放并使用同一出口时,在水平方向应按各部分使用人数叠加计算,

18、在垂直方向应按楼层使用人数最多一层计算。 使用人数无控制的公共建筑,应按可能最多人数计算安全出口的宽度和数量。 各功能房间最小人均使用面积注:1.本表依据各相关建筑设计规范编制。 2 本表为建筑正常使用情况下房间的合理使用人数,非消防疏散计算的最不利人数。序号房间名称最小人均使用面积(/人)1办公楼普通办公室4研究工作室5设计绘图室6单间办公室10中、小会议室有会议桌1.8无会议桌、报告厅、0.8无固定座席的会议室、多功能厅0.82中小学校普通教室小学1.1中学1.12幼儿及中等师范1.37合班教室1.0教师办公室3.53剧场电影院观众厅甲等0.8乙等0.7丙等0.64商场营业厅、自选营业厅1

19、.35用小车选购的自选营业厅1.75餐饮餐馆餐厅高级1.30普通1.1食堂餐厅高级1.1普通0.856图书馆阅览室普通及报刊阅览室1.8-2.3专业阅览室3.5儿童阅览室1.8 各类房间室内净高(2)序号建筑类别房间部位室内净高不应低于(m)备注无空调有空调 3托幼活动室、寝室、乳儿室2.82.6局部不应低于2.2m音体活动室3.63.14中小学小学教室3.12.8 合班教室的净高根据跨度确定,但不应低于3.6m中学、中师、幼师教室3.42.9实验室3.42.9舞蹈教室4.53.5教学辅助用房3.12.6办公及服务用房2.82.5风雨操场小型,容1-2班6.0小学中型,容1-2班7.0 中学、

20、中等师范、幼师中型,容2-3班8.0大型,容3-4班8.05办公办公室一类办公建筑2.82.7二类办公建筑2.72.6三类办公建筑2.62.5走道2.26旅馆客房2.62.4客房(利用坡屋顶内空间)2.4至少有8满足高度要求卫生间、客房内过道、客房层公共走道2.17博物馆陈列室3.5藏品库房2.48展览馆 展厅甲等1万12.0乙等0.51万8.0丙等0.5万6.09档案馆档案库2.4 局部不应低于2.2m10图书馆阅览室2.62.5 局部不应低于2.3m书库、阅览室藏书区2.4积层书架的书库4.7 各类房间室内净高(3)序号建筑类别房间部位室内净高不应低于(m)备注无空调有空调 11体育建筑综

21、合馆比赛场地15.0专用场馆室内净高不得小于该专项对场地净高的要求练习房10.0网球馆12.5篮球7.0排球12.5羽毛球室12.0乒乓球室5.0运动员用房2.7供篮、排球运动员使用的体育馆走道2.412娱乐、健身场所歌舞厅等大型厅室3.63.2歌厅、棋牌、电子游戏、网吧等小型厅室2.82.5健身等小型厅室2.92.613饮食建筑小餐厅2.62.4大餐厅3.02.8厨房3.014商店设有货架的库房2.1设有夹层的库房4.6无固定堆放形式的库房3.0营业厅 最大进深与净高比单面开窗2:13.2 自然通风前面敞开2.5:13.2前后开窗4:1 3.55:13.5机械排风和自然通风结合不限3.0系统

22、通风、空调(小型厅或局部空2.4m) 15汽车客运站候车厅3.63.316医院诊查室2.62.4病房2.82.6医技科室2.82.617银行营业厅3.6金库3.0 2.7 室内环境 建筑物各类用房应满足采光、通风、保温、隔热、隔声等室内环境要求,并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采光1. 各类建筑采光标准应按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2001确定,采光设计时应进行采光系数的计算,并应以采光系数作为采光设计的数量指标。2. 有效采光面积的规定:1)侧窗采光口离地面高度在0.8m以下的部分不应计入有效采光面积。2)紧邻侧窗采光口上部,有宽度超过1m以上的外廊、阳台等外挑遮挡物,其有效采光

23、面积可按采光口面积的70%计算。3)侧窗对面遮挡物距窗的距离与窗对面遮挡物距假定工作面(取距地面0.8m)的平均高度之比大于5时,采光口应全部计入有效采光面积,小于5时,其有效采光面积应进行挡光折减系数计算。4)顶部平天窗采光时,其有效采光面积可按侧面采光口面积的2.5倍计算。 各类主要用房的采光系数标准值及最小窗地面积比注: 1 最小窗地面积比为估算值。 2 计算条件:1)类光气候区,非类光气候区的采光系数值应乘以相应地区的光气候系数K,光气候系数K值:0.85, 0.90, 1.00 ,1.10,1.20;2)普通玻璃单层铝窗;3)当为其他光气候区、其他类型窗采光时,最小窗地面积比应乘以相

24、应的系数;序号建筑类型房间名称侧面采光顶部平天窗采光采光系数最低值Cmin(%)最小窗地面积比采光系数平均值Cav(%)最小窗地面积比1托幼音体活动室、活动室、乳儿室21:531:11寝室、喂奶室、医务保健室、隔离室1.51:6-2中小学普通教室、实验室、阶梯教室、报告厅21:531:113办公楼设计室、绘图室31:3.54.51:8.5办公室、视屏工作室、会议室21:531:11复印室、档案室11:71.51:184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阅览室、开架书库、普通教室、研究室21:531:11陈列室、电子阅览室、报告厅、目录室11:71.51:18闭架书库0.51:120.71:275博物馆、美术馆

25、文物修复、技术工作室21:531:11展厅(对光敏感的展品展厅)11:7 1.51:186旅馆客房、大堂、餐厅、多功能厅11:71.51:18会议厅21:5-7饮食建筑餐厅、厨房加工间1.51:6-8汽车客运站候车厅11:71.51:189医院诊室、药房、治疗室、化验室21:5-候诊室、挂号处、病房、医生办公室11:71.51:1810银行营业厅1.51:6- 11住宅卧室、起居室、书房、厨房11:71.51:18餐厅、过厅0.51:120.71:2712宿舍居室11:71.51:1813各类建筑楼梯间、走道、卫生间0.51:120.71:273. 采光设计时,应采取下列减小窗眩光的措施:1)

26、 作业区应减少或避免直射阳光;2) 工作人员的视觉背景不宜为窗口;3) 为降低窗亮度或减少天空视域,可采用室内外遮挡设施;4) 窗框的内表面或窗周围的内墙面,宜采用浅色饰面。4. 采光设计应注意光的方向性,避免对工作面产生遮挡和不利的阴影,如对于书写等工作面,天然光线应从左侧方向射入。通风 建筑物应尽量利用自然通风的形式。室内应有与室外空气直接流通的窗口或洞口,否则应设自然通风道或机械通风设施。 当利用自然通风不能满足室内卫生要求时,应采用机械通风。 采用直接自然通风的空间,其通风开口面积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各类主要用房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与地面面积比有关住宅设计中应注意的通风问题: 严寒地区住房

27、、厨房、卫生间应设自然通风道或通风换气设施; 无外窗的浴室和厕所应设机械通风换气设施,并设排气道; 厨房、卫生间门的下方应设进风固定百叶,或留有进风缝隙; 自然通风道的位置宜设于窗户或进风口相对的一面; 住宅中单朝向户型的户门宜设置通风小窗。 类型房间名称通风开口面积/地面面积住宅卧室、起居室、明卫生间1/20厨房1/10并0.6公共建筑办公用房1/20餐厅1/16厨房和饮食制作间1/10并0.8营业厅1/20卫生间、浴室1/20其他中小学教室、实验室1/10病房、候诊室1/15儿童活动室1/10宿舍居室1/20保温1 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能源,多获得热量减少热损失,冬季充分利用日照,建筑尽

28、量避开当地冬季主导风向。 2 采暖的建筑物,体形宜规整,以减少建筑的外表面积。 3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建筑物宜采用围护结构外保温技术。严寒地区的建筑物不应设置开敞的楼梯间和外廊,其出入口应设门斗或采取其他防寒措施;寒冷地区的建筑物不宜设置开敞的楼梯间和外廊,其出入口宜设门斗或采取其他防寒措施。 4 建筑物的外门窗应减少其缝隙长度,并采取密封措施,宜选用节能型外门窗。 5 严寒和寒冷地区设置集中供暖的建筑物,其建筑热工和采暖设计应符合有关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6 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建筑物的建筑节能设计应符合有关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空调1 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应符合有关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2

29、建筑物的体形应减少外表面积; 3 设置空气调节的房间应相对集中布置; 4 空气调节房间的外部门窗应有良好的密闭性能和隔热性能的节能门窗;向阳的窗户宜设遮阳设施; 5 设置非中央空气调节设施的建筑物,应统一设计安装空调机的室外机位置,并使冷凝水有组织排水; 6 间歇使用的空气调节建筑,其外墙内侧和内墙宜采用轻质材料;连续使用的空调建筑,其外墙内侧和内墙宜采用热惰性好的重质材料;隔热1 建筑物的夏季防热应采取绿化环境、组织有效自然通风、外围护结构隔热和设置建筑遮阳等综合措施; 2 建筑群的总体布局、建筑物的平面空间组织、立剖面设计和门窗的设置,应有利于组织室内通风;3 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应进行夏

30、季隔热设计,表面宜采用浅色饰面材料,平屋顶宜采用屋顶绿化或架空屋面等隔热措施;4 建筑物的向阳面,特别是东、西向窗户,外墙和屋顶应根据不同气候区对建筑的要求,采取有效的遮阳和隔热措施,; 5 对于需采用遮阳措施的建筑宜首选外遮阳,南向和北向(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宜采用水平式遮阳;东北、北和西北向,宜采用垂直式遮阳;东南和西南向,宜采用综合式遮阳;东、西向,宜采用挡板式遮阳。隔声1 在进行建筑总体设计时,对住宅、学校、医院、旅馆等有防噪声要求的建筑物,应对环境及建筑内外的噪声源作详细的调查与测定, 沿街或环境噪声较大时的住宅、学校、医院,应采用隔声性能好的外窗,其隔声量应满足室内允许噪声标准

31、要求,当不能满足室内允许噪声标准要求时,应采取隔声措施。2 民用建筑的隔声减噪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结构整体性较强的民用建筑,应对附着于墙体和楼板的传声源部件采取防止结构声传播的措施; 2)有噪声和振动的设备用房应采取隔声、隔振和吸声的措施,并应对设备和管道采取减振、消声处理;平面布置中,不宜将有噪声和振动的设备用房设在主要用房的直接上、下层或贴邻布置,当其设在同一楼层时,应分区布置; 3)安静要求较高的房间内设置吊顶时,应将隔墙砌至梁、板底面;采用轻质隔墙时,其隔声性能应符合有关隔声标准的规定。 民建筑各类主要用房的室内允许噪声级(昼间)注: 夜间室内允许噪声级的数值比昼间小10dB

32、(A)4 不同房间围护结构(隔墙、楼板)的空气声隔声标准、不同房间楼板撞击声隔声标准等见本书其他章节。建筑类别房间名称允许噪声级(A声级,dB)特级一级二级三级住宅卧室、书房-404550起居室-455050学校有特殊安静要求的房间-40-一般教室-50-无特殊安静要求的房间-55医院病房、医务人员休息室-404550门诊室-555560手术室-454550听力测听室-252530旅馆客房35404555会议室40455050多用途大厅404550-办公室45505555餐厅、宴会厅505560-卫生有日照要求的应进行日照分析,并满足现行国家和地方的日照标准要求;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见下表:注:

33、1. 新风量要求小于标准值,除温度、相对湿度外的其它参数要求不大于标准值。 2.行动水平即达到此水平建议采取干预行动以降低室内氡浓度。序号 参数类别 参 数 单位 标准值 备 注 1 物理性 温度 2228 夏季空调 1624 冬季采暖 相对湿度 % 4080 夏季空调 2 3060 冬季采暖 空气流速 m/s 0.3 夏季空调 3 0.2 冬季采暖 新风量 m3/h.人 30 4 5 化学性 二氧化硫SO2 mg/m3 0.50 1h均值 6 过氧化氮NO2 mg/m3 0.24 1h均值 7 一氧化碳CO mg/m3 10 1h均值 8 二氧化硫CO2 % 0.10 日平均值 9 氨NH3

34、 mg/m3 0.20 1h均值 10 臭氧O3 mg/m3 0.16 1h均值 11 甲醛HCHO mg/m3 0.10 1h均值 12 苯C6H6 mg/m3 0.11 1h均值 13 甲苯C7H8 mg/m3 0.20 1h均值 14 二甲苯C8H10 mg/m3 0.20 1h均值 15 苯并a芘B(a)P ng/m3 1.0 日平均值 16 可吸入颗粒PM10 mg/m3 0.15 日平均值 17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mg/m3 0.60 8h均值 18 生物性 菌落总数 cfu/m3 2500 依据仪器定 19 放射性 氡222Rn Bq/m3 400 年平均值 (行动水平)

35、卫生 室内游离甲醛、苯、氨、氡(Rn-222)、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等空气污染物浓度见下表:注:1.类民用建筑工程:住宅、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民用建筑工程; 类民用建筑工程:办公楼、商店、旅馆、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公共交通等候室、餐厅、理发店等民用建筑工程 2. 表中污染物浓度测量值的极限值判定,采用全数值比较法。 3. 表中污染物浓度限量,除氡外均应以同步测定的室外上风向空气相应值为空白值。污 染 物I类民用建筑工程类民用建筑工程氡(Bqm3)200400甲醛(mgm3)0.08O.12苯(mgm3)0.090.09氨(mgm3)0.20.5TV

36、OC(mgm3)0.50.62.8 安全防范 建筑设计应根据不同的使用性质满足社会公共安全要求,综合运用安全防范技术,建立具有防入侵、防盗窃、防抢劫、防破坏、防爆安全检查等功能(或其组合)的系统工程。 高风险防护对象的安全防范:1. 防护对象的选择可以是单位、部位(建筑物内外的某个空间)和具体的实物 目标,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分为三级,按风险由大到小定为一级风险、二级风险和三级风险。2. 防护级别应与风险等级相对应,即一级风险单位、一级风险部位的防护级别应达到一级防护要求;二级风险单位、二级风险部位的防护级别应达到二级防护要求;三级风险单位、三级风险部位的防护级别应达到三级防护要求。重要物资储存

37、库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划分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公安部与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制定的规章进行确定。1. 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划分见下表:注:本表摘自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 GA27-20022. 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划分见下表:注:本表摘自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 GA38-2004。风险等级博物馆防护级别一级国家级或省级博物馆;有50,000件藏品以上的单位;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单位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级二级10,000件藏品以上,50,000件藏品以下的博物馆;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二级或二级以上三级10,000件藏品以下的博

38、物馆;有藏品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三级或三级以上风险等级银行防护级别一级与业务库相连、库存现金余额80万元(含8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营业场所;现金出纳柜台6个(含6个)以上的营业场所。一级二级设在县(含县)以上城市、城乡结合部的营业场所;与业务库相连、库存现金余额不足80万元人民币的营业场所;现金出纳柜台不超过5个(含5个)的营业场所。二级或二级以上三级设在乡、镇(村庄)、农牧区、山区或机关、院校、部队、工厂等企事业单位内部的营业场所;现金出纳柜台不超过2个(含2个)的营业场所;设有现金保管点,存放现金5万元(含5万元)人民币以下的营业场所。三级或三级以上3. 民用机场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遵照中华

39、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总局和公安部的有关管理规章,根据国内各民用机场的性质、规模、功能进行确定,并符合下表的规定:注:本表摘自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铁路车站的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和公安部的有关管理规章,根据国内各铁路车站的性质、规模、功能进行确定,并符合下表的规定:注:1 本表摘自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2 表中铁路车站以外的其它车站防护级别可为三级。风险等级机场防护级别一级国家规定的中国对外开放一级口岸的国际机场及安防要求特殊需求的机场一级二级除定为一级风险以外的其它省会城市国际机场二级或二级以上三级其它机场三级或三级以上风险

40、等级铁路车站防护级别一级特大型旅客车站、既有客货运特等站及安防要求特殊的车站一级二级大型旅客车站、既有客货运一等站特等编组站、特等货运站二级三级中型旅客车站(最高聚集人数不少于600人)、既有客货运二等站、一等编组站、一等货运站三级 普通风险对象的安全防范1 普通风险对安全防范级别根据建设投资、系统规模、系统功能、安全管理要求等因素,由低至高分为基本型、提高型、先进型三种类型。 2 通用型公共建筑包括办公、旅馆、商业(商场、超市)、文化(文体、娱乐)建筑等的安全防范,应按照安全防范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确定设防的区域和部位,实施部分设防或全部设防。3 住宅小区的安全防范设计,必须纳入住宅小区开发

41、建设的总体规划中,统筹规划,统一设计 ,同步施工。5万以上(含5万)的住宅小区应设置监控中心。 各类建筑的安全防范设计应符合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的有关规定。2.9 绿色建筑设计技术要点及绿色建筑评价 绿色建筑应遵循的原则:1 绿色建筑应坚持 “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理念。2 绿色建筑除满足建筑的一般要求外,尚应遵循:1)建筑的全寿命周期 2)适应自然条件,保护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植被和自然水系 选址、朝向、布局、形态 风格与规模应保持历史文化与景观 减少有害气体和废弃物的排放创建适用与健康的环境适度需求优先 环境优美和谐保障使用安全 降低环境污染满足生、心需求 提高工作效

42、率4) 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减轻环境负荷。 优化设计管理 优化生产工艺; 优化资源配置 改变消费方式; 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利用本地材料与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资源循环利用; 增强耐久性适应性,延长使用寿命; 使用可再生的、清洁资源和能源。 绿色建筑设计技术要点:1 节地与室外环境(建筑场地 节地 降低环境负荷 绿化 交通)2 节能与能源利用(降低能耗 提高用能效率 使用可再生能源 确定节能指标)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水规划 提高用水效率 雨污水利用 确定节水指标)4 节材与材料资源(节材 使用绿色建材)5 室内环境质量 (光环境 热环境 声环境 室内空气质量) 绿色建筑的评价与等级划

43、分:1 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包括六大指标:1)节地与室外环境;2)节能与能源利用;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5)室内环境质量;6)运营管理(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每项指标分为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三类。绿色建筑应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满足所有控制项要求,并按满足一般项和优选项的程度,划分为三个等级: 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住宅建筑)注:1 根据住宅建筑所在地区、气候与建筑类型等特点,符合条件的一般项数会减少,可按比例调整。住宅建筑原则上以住区为对象,也可以单栋为对象进行评价,投入使用后一年进行。 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

44、(公共建筑) 注:1 根据建筑所在地区、气候与建筑类型等特点,符合条件的项数可能会减少,表中对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要求可按比例调整。公共建筑以单体建筑为对象进行评价,在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等级一般项数(共40项)优选项数(共6项)节地与室外环境(共9项)节能与能源利用(共5项)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共7项)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共6项)室内环境质量(共5项)运营管理(共8项)423325-63443627465474等级一般项数(共43项)优选项数(共21项)节地与室外环境(共8项)节能与能源利用(共10项)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共6项)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共5项)室内环境质量(共7项)全生命周期综合

45、性能(共7项)352223-5633446784466134 墙体:4.1 墙体类型及材料4.2 墙体防潮 防水 隔气4.3 墙体防火 4.4 墙体抗震4.5 墙体隔声4.6 墙体保温隔热4.7 墙体外装修4.1 墙体类型及材料 墙体的类型:墙体按其所处部位和性能分为:外墙:包括承重墙、非承重墙(如框架结构填充墙)及幕墙。内墙:包括承重墙、非承重墙(包括固定式和灵活隔断式)。 墙体的常用材料:常用于承重墙的材料有:1)钢筋混凝土2)蒸压类: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等。3)混凝土空心砌块类: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4)多孔砖类:烧结多孔砖(孔洞率应不小于25%)、混凝土多孔砖

46、(孔洞率应不小于30%)。5) 烧结多孔砖类:粘土、页岩、粉煤灰及煤矸石等品种。6)实心砖类:粘土、页岩、粉煤灰及煤矸石等品种,孔洞率不大于25%)。常用于非承重墙的砌块材料有:1)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包括:砂加气混凝土和粉煤灰加气混凝土)2)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包括:粘土陶粒、页岩陶粒、粉煤灰、陶粒、浮石、火山渣、煤渣、自然煤矸石、膨胀矿渣珠、膨胀珍珠岩等材料),轻集料的粒径不宜大于10mm3)石膏砌块(包括实心、空心)4)复合保温砌块5)装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6)多孔砖(包括烧结多孔砖和混凝土多孔砖)7)实心砖(包括烧结实心砖和蒸压实心砖)常用于非承重墙的板材有:1) 预制钢筋混凝土

47、或GRC墙板2) 轻钢龙骨石膏板或硅钙板等板材类3) 钢丝网抹水泥砂浆墙板4) 轻集料混凝土墙板5) 加气混凝土墙板6) 石膏圆孔墙板7) 彩色钢板或铝板墙板8) 铝合金玻璃隔断等。 墙体材料的选用必须遵照国家和地方有关禁止或限制使用粘土砖的规定 砌体结构房屋墙体的构造要求:建筑师应该充分了解各类砌块墙和装配式墙板的物理性和构造要求,以便在设计中正确的应用。对砌块墙体材料要求:强度、防水、防潮、防火、隔声、保温、隔热、隔气、吊挂力 墙体材料的强度等级材 料 名 称强 度 等 级 划 分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MU30MU25MU20MU15MU10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MU25MU20MU15MU

48、10砌块MU20MU15MU10MU7.5MU5石材MU100MU80MU60MU50MU40MU30MU20砂浆M15M10M7.5M5M2.5Mb15Mb10Mb7.5Mb5 砌体墙的允许高厚比强度要求 1: 五层及五层以上房屋的墙,以及受振动或层高大于6m的墙所用砌块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砖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石材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30,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对安全等级为一级或设计使用年限大于50年的房屋,其材料的强度等级应至少提高一级; 砂浆强度等级墙的高厚比M2.522M5.024M7.526强度要求 2 : 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潮湿房间墙所用材料的最低

49、强度等级注 1 在冻胀地区,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不宜采用多孔砖,如采用时,其孔洞应用水泥砂浆灌实。当采用混凝土砌块砌体时,其孔洞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b20的混凝土灌实。 2 对安全等级为一级或设计使用年限大于50年的房屋,表中材料强度等级应至少提高一级。基土潮湿程度烧结普通砖、蒸压灰砂砖混凝土砌块石材水泥砂浆严寒地区一般地区稍潮湿的MU10MU10MU7.5MU30M5很潮湿的MU15MU10MU7.5MU30M7.5含水饱和的MU20MU15MU10MU40M10构造要求 填充墙、隔墙与周边构件可靠连接; 砌块墙错缝搭砌,搭砌长度不小于90mm; 砌块墙与后砌隔墙交接处,沿墙高每4

50、00mm在水平灰缝内设置焊接钢筋网片; 混凝土空心砌块,宜将纵横墙交接处、距墙中心线300mm范围内混凝土灌实; 不应在截面长边小于500mm的承重墙体内埋设管线,不宜在墙中穿行暗线或开凿沟槽; 应有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构造措施; 砌体墙上的孔洞超过200mm200mm时要预留,不得随意打凿。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的设计要点:1) 可用于建筑物的承重和非承重墙体;2) 应采用适宜的建筑模数。平面模数网格宜采用3M或2M,竖向模数网格宜采用1M;3) 设计时应绘制平面、立面的砌块排列图;4) 适当距离预留伸缩缝;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的设计要点: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根据其干体积密度分为6个等级(密

51、度越大强度越高,保温性能越差)干体积密度级别B03B04B05B06B07B08干体积密度(kg/m3)优等品300400500600700800合格品325425525625725825强度级别优等品A1.0A2.0A3.5A5.0A7.5A10.0合格品A2.5A3.5A5.0A7.5导热系数0.070.080.100.140.1851) 用于建筑物的框架填充墙和非承重内隔墙,以及多层横墙承重的建筑。外墙时厚度不应小于200mm,内隔墙时厚度不应小于75mm ;2)不得用于防潮层以下的外墙、长期处于浸水和化学侵蚀及干湿或冻融交替环境、作为承重墙表面温度经常处于80C以上的部位;3)应采用专

52、用砌筑砂浆和抹面砂浆,专用砌筑砂浆为水泥类,专用抹面砂浆为石膏类;4)作外墙时应作饰面防护层;5)气混凝土砌块用作多层房屋的承重墙体,横墙间距不宜超过4.2m,且宜使横墙对正贯通,每层每开间均应设直现浇混凝土圈梁。当设防烈度为6或7度时,应在内外墙交接处设置拉结钢筋,沿墙高度每600mm应放置26钢筋,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m。且每开间均应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当设防烈度为8度时,除应按上述要求设置拉结钢筋外,还应在内外纵横墙连接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应为180mm200mm,最小配筋应为412,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构造柱与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相接处宜砌成马牙

53、槎;7)强度低于A3.5的砌块非承重墙应在墙底部做导墙,高度应不小于200mm;8)外墙的突出部分应做好排水、滴水等构造。 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墙的设计要点:1)主要用于建筑物的框架填充外墙和内隔墙;2)用于外墙或较潮湿房间隔墙时,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U5.0,用于一般内墙时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U3.5;3)抹面材料应与砌块基材特性相适应,以减少抹面层龟裂的可能。宜根据砌块强度选用专用抹面砂浆或抗裂砂浆;4)砌块墙体上不应直接挂贴石材、金属幕墙,应作圈梁与幕墙龙骨连接;4.2墙体防潮、防水、隔汽 墙基防潮当墙体采用吸水性强的材料时,为防止墙基毛细水上升,应设防潮层;(见图1)当墙体两侧的室内地面有

54、高差时,高差范围的墙体内侧也应做防潮层;(见图2) 当墙基为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石砌体时,可不做墙体防潮层;(见图3、4、5、6) 防潮层一般设在室内地坪下0.06m处,做法为20mm厚1:2.5水泥砂浆内掺水泥重量3%5%的防水剂.图-1 防潮层做法一图-2 防潮层做法二图-3 可不做防潮层一图-4可不做防潮层二图-5 可不做防潮层三图-6可不做防潮层四 墙体防水:1)内隔墙:应做墙面防水处理,根部应做C20混凝土条基,高度不低于100mm;2) 外墙:根据工程性质、气候条件、墙体材料等因素确定防水做法。一般做法采用防水砂浆,注意细节构造, 不同墙体材料交接处应在饰面找平层中铺设钢丝网或玻纤

55、网格布; 空心砌块、轻质砖的建筑,基本风压值大于0.6kpa或雨量充沛地区,以及对防水有较高要求的建筑等,外墙或迎风面外墙宜采用20mm防水砂浆、或7mm厚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 加气混凝土外墙应采用配套砂浆砌筑,配套砂浆抹面或加钢丝网抹面; 填充墙与框架梁柱间加钢丝网或玻纤网格布抹灰; 突出外墙面的线脚、窗台等向外找坡不小于3%排水,且下部应做滴水槽; 外门窗洞口与门窗框之间应采用柔性材料填塞严密,饰面层与门窗框之间满嵌耐侯防水密封膏; 外墙上的构件、管道等均宜采用预埋方式连接。 墙体防潮与防结露:1)高湿度环境的墙体应采用混凝土或混凝土砌块等耐水性好的材料,应有防潮措施;2)高湿度房间的墙(

56、如卫浴间、厨房)或有直接被淋水的墙(如淋浴间、小便槽处),应做墙面防水。受水冲淋的部位应尽量避免靠外墙设置;3)室内温度低的房间(如冷藏间)的墙,应在其内侧做隔汽层再做绝热层。室内温差大的房间,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隔汽层;4)严寒与寒冷气候区,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应避免由于保温不够使墙体内表面温度低于室内露点温度而产生凝结水,致使室内墙面发霉,装饰层脱落。(近些年商品房住宅在此类投诉现象较多) 4.3 墙体防火 建筑物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住宅建筑规范关于防火分区的规定设置防火墙。 建筑物内各个部分墙体的燃烧性能及耐火极限也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

57、住宅建筑规范执行。 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和材料选型应注意防火。具体构造措施可设层间防火隔离带,或窗洞防火隔离圈。 有关墙体材料的燃烧性能及构造可参见国标图集防火建筑构造(一)07J905-1。构件名称结构厚度(mm)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h)承重墙硅酸盐砖、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实体墙120不燃烧体,2.50180不燃烧体,3.50240不燃烧体,5.50370不燃烧体,10.50加气混凝土砌块墙100不燃烧体,2.00轻质混凝土砌块墙、天然石料墙120不燃烧体,1.50240不燃烧体,3.50370不燃烧体,5.50非承重墙加气混凝土砌块墙(未抹灰粉刷)75不燃烧体,2.50100不燃烧体,3.751

58、50不燃烧体,5.75200不燃烧体,8.00充气混凝土砌块墙150不燃烧体,7.00陶粒混凝土砌块墙240不燃烧体,2.92290不燃烧体,4.00轻集料小型空心砌块(实心墙)190不燃烧体,4.00钢筋加气混凝土垂直墙板墙150不燃烧体,3.00加气混凝土隔墙板75不燃烧体,2.00石膏珍珠岩空心条板墙60不燃烧体,1.201.50双层(60+60),中空50不燃烧体,3.253.75纸面石膏板、钢龙骨双层(12+12),中空46不燃烧体,0.33双层(212+312),中空70不燃烧体,1.25双层(212+212),中空70填矿棉不燃烧体,1.20普通石膏板(内掺纸纤维)、钢龙骨双层(

59、212+212),中空75不燃烧体,1.10防火石膏板(内掺玻璃纤维)、钢龙骨双层(212+212),中空75不燃烧体,1.35双层(212+212),中空75填40岩棉不燃烧体,1.60 4.4墙体抗震 多层砌体结构建筑墙体的抗震要求: 层数与总高度:地区的地震烈度决定多层砌体结构建筑的层数和总高度注:1)医院、教学楼等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应比表中规定降低3m,总层数相应减少一层;各层横墙很少的多层砌体房屋,还应再减少一层。(注:横墙很少指同一楼层内开间大于4.2m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的40%以上。)2)室内外高差大于0.6m时,房屋总高度应允许比表中数据适当增加,但不应多于1m;3

60、)本表小砌块砌体房屋不包括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房屋。墙体类别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8度9度最小墙厚(mm)高度(m)层数高度(m)层数高度(m)层数高度(m)层数多层砌体普通砖240248217186124多孔砖240217217186124190217186155小砌块190217217186底部框架-抗震墙240227227196多排柱内框架240165165134层高:孔砖、砌块砌体承重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过3.6m;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底部和内框架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过4.5m;高宽比:(宽指建筑物长度方向与进深方向较短的一边 )4. 抗震横墙最大间距:设防烈度6度7度8度9度高宽比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