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的基本概念_第1页
误差的基本概念_第2页
误差的基本概念_第3页
误差的基本概念_第4页
误差的基本概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共共15页第 页共共23页第1页实验一误差的基本概念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误差的定义及表示法、熟悉误差的来源、误差分类以及有效数字与数据运算。二、实验原理1、误差的基本概念所谓误差就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可以用下式表示误差=测得值-真值绝对误差某量值的测得值和真值之差为绝对误差,通常简称为误差。绝对误差=测得值-真值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的真值之比称为相对误差,因测得值与真值接近,故也可以近似用绝对误差与测得值之比值作为相对误差。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真值绝对误差/测得值引用误差所谓引用误差指的是一种简化和使用方便的仪器仪表表示值的相对误差,它以仪器仪表某一刻度点的示值误差为分子,以测量

2、范围上限值或全量程为分母,所得的比值称为引用误差。引用误差=示值误差/测量范围上限2、精度反映测量结果与真值接近程度的量,称为精度,它与误差大小相对应,因此可以用误差大小来表示精度的高低,误差小则精度高,误差大则精度低。精度可分i准确度它反映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的影响程度ii精密度它反映测量结果中随机误差的影响程度iii精确度它反映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综合的影响程度,其定量特征可以用测量的不确定度来表示。3、有效数字与数据运算含有误差的任何近似数,如果其绝对误差界是最末位数的半个单位,那么从这个近似数左方起的第一个非零的数字,称为第一位有效数字。从第一位有效数字起到最末一位数字止的所有数

3、字,不论是零或非零的数字,都叫有效数字。数字舍入规则如下:若舍入部分的数值,大于保留部分的末位的半个单位,则末位加1。若舍去部分的数值,小于保留部分的末位的半个单位,则末位不变。若舍去部分的数值,等于保留部分的末位的半个单位,则末位凑成偶数。即当末位为偶数时则末位不变,当末位为奇数时则末位加1。三、实验内容1、用自己熟悉的语言编程实现对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的求解。2、按照数字舍入规则,用自己熟悉的语言编程实现对下面数据保留四位有效数字进行凑整。原有数据3.141592.717294.510503.215516.37750舍入后数据四、实验报告运行编制的程序,分析运行结果,并写出实验报告。实验二误

4、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一、实验目的了解误差的基本性质以及处理方法二、实验原理(1)正态分布设被测量的真值为L,一系列测量值为L,则测量列中的随机误差为(2-1)=L-L(2-1)ii0式中i=1,2,.n.正态分布的分布密度f正态分布的分布密度fF2(2-2)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F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Fe2d(2-3).1式中-标准差(或均方根误差);它的数学期望为efefBUtaao(2-4)它的方差为(2-5)(2)算术平均值对某一量进行一系列等精度测量,由于存在随机误差,其测得值皆不相同,应以全部测得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的测量结果。1、算术平均值的意义nlnli设l1,l2设l1,l2,l为n

5、次测量所得的值,则算术平均值x-2nnn算术平均值与真值最为接近,由概率论大数定律可知,若测量次数无限增加,则算术平均值I必然趋近于真值L0。vIl-xiil第i个测量值,i=1,2,.,n;ivl的残余误差(简称残差)ii2、算术平均值的计算校核算术平均值及其残余误差的计算是否正确,可用求得的残余误差代数和性质来校核残余误差代数和为:v/1nxiiii当x为未经凑整的准确数时,则有nv0ii1)残余误差代数和应符合:v为零;v为零;iv为正;其大小为求x时的余数。iiv为负;其大小为求x时的节数。i当l=nx,求得的x为非凑整的准确数时iilnx,求得的x为凑整的非准确数时iiI当l0.5式

6、中A为实际求得的算术平均值%末位数的一个单位。(3)测量的标准差测量的标准偏差称为标准差,也可以称之为均方根误差。1、测量列中单次测量的标准差式中n测量次数(应充分大)测得值与被测量值的真值之差i2、测量列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2%nn3、标准差的其他计算法1别捷尔斯法v1.253iY,n(n)三、实验内容:1对某一轴径等精度测量8次,得到下表数据,求测量结果。序号l/mmv/mmv2/mm2124.674224.675324.673424.6762、求残余误差3、校核算术平均值及其残余误差4、判断系统误差5、求测量列单次测量的标准差6、判别粗大误差7、求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8、求算术平均值的极限误

7、差9、写出最后测量结果四、实验报告运行编制的程序,分析运行结果,并写出实验报告。实验三误差的合成与分配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误差合成与分配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二、实验原理(1)误差合成间接测量是通过直接测量与被测的量之间有一定函数关系的其他量,按照已知的函数关系式计算出被测的量。因此间接测量的量是直接测量所得到的各个测量值的函数,而间接测量误差则是各个直接测得值误差的函数,这种误差为函数误差。研究函数误差的内容实质上就是研究误差的传递问题,而对于这种具有确定关系的误差计算,称为误差合成。随机误差的合成随机误差具有随机性,其取值是不可预知的,并用测量的标准差或极限误差来表征其取值的分散程度。

8、标准差的合成若有q个单项随机误差,他们的标准差分别为1,2,/其相应的误差传TOC o 1-5 h z递系数为a,a,a。12q根据方和根的运算方法,各个标准差合成后的总标准差为(a)22aaViiijijij丫ij一般情况下各个误差互不相关,相关系数,广。,则有(a?i极限误差的合成在测量实践中,各个单项随机误差和测量结果的总误差也常以极限误差的形式来表示,因此极限误差的合成也很常见。若已知个单项极限误差为1,.,q,且置信概率相同,则按方和根合成的总极限误差为I(a)22aaiiijijijij系统误差的合成系统误差的大小是评定测量准确度高低的标志,系统误差越大,准确度越低;反之,准确度越

9、高。已定系统误差的合成已定系统误差是指误差大小和方向均已确切掌握了的系统误差。在测量过程中,若有个单项已定系统误差,其误差值分别为1,2,相应的误差传递系数为a/a2,a,则代数和法进行合成,求得总的已定系统误差为:aii未定系统误差的合成标准差的合成:TOC o 1-5 h z若测量过程中有s个单项未定系统误差,它们的标准差分别为u,u,,u其相应的12s,误差传递系数为a,a,,a则合成后未定系统误差的总标准差为12s,u(au)22aauuiiijijiji1j当广0,则有u极限误差的合成因为各个单项未定系统误差的极限误差为eui=1,2,siii总的未定系统误差的极限误差为etu则可得

10、e(au)22aauu,iiijijijij当各个单项未定系统误差均服从正态分布,且j=0,则有e(ae)2i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合成当测量过程中存在各种不同性质的多项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应将其进行综合,以求得最后测量结果的总误差。1、按极限误差合成若测量过程中有个单项已定系统误差,个单项未定系统误差,个单项随机误差,他们的误差值或极限误差分别为TOC o 1-5 h z,,2,e,e,e12s1,2,.,q设各个误差传递系数均为1,则测量结果总的极限误差为t;聚:聚:Rii,.R各个误差间协方差之和当各个误差均服从正态分布,且各个误差间互不相关时,上式可简化为IIIiiii系统误差经修正后,

11、测量结果总的极限误差就是总的未定系统误差与总的随机误差用标准差来表示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合成公式,只需考虑未定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合成问题。若测量过程中有s个单项未定系统误差,q个单项随机误差,他们的标准差分别为u,u,.,u,.,12s,12q,为计算方便,设各个误差传递系数均为1,则测量结果总的标准差为式中R为各个误差间协方差之和,当合格误差间互不相关时,上式可简化为对于n次重复测量,测量结果平均值的总标准差公式则为(2)误差分配测量过程皆包含多项误差,而测量结果的总误差则由各单项误差的综合影响所确定。给定测量结果总误差的允差,要求确定各单项误差就是误差分配问题。1、现设各误差因素皆为随机

12、误差,且互不相关,则有,MAfFlfF=:a2.2a2.2.a2.211122nn=:D2D2.D212nD函数的部分误差。若已给定,需确定D或相应,使满足yiiJd2D2D2y112n式中D可以是任意值,为不确定解,需按下列步骤求解。i按等作用原则按可能性调整误差验算调整后的总误差三、实验内容1、弓高弦长法简介测量大直径。直接测得弓高h、弦长s,根据h,s间的函数关系利用熟悉的语言编程求解出直径D,以及直径的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所求直径的最后结果。s2Dhhh=50mm,h=-0.1mm,h0.05lim=500mm,s=1mm,s=0.1lim四、实验报告运行编制的程序,分析运行结果,并写

13、出实验报告。实验四回归分析一、实验目的回归分析是数理统计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本次实验要求掌握一元线性回归和一元非线性回归。二、实验原理回归分析是处理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即用应用数学的方法,对大量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得出比较符合事物内部规律的数学表达式。1、一元线形回归方程a、回归方程的求法yyb(x%)其中x-1x,y-1yNiNiiib、回归方程的稳定性回归方程的稳定性是指回归值y的波动大小。波动愈小,回归方程的稳定性愈好。_一i一|1_(xx)222x2-22xfl-yb0bb0byVNlTxx2、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

14、(1)回归问题的方差分析观测值y,y,y之间的差异,是由两个方面原因引起的:自变量x取值的不同;12N其他因素(包括试验误差)的影响。n个观测值之间的变差,可用观测值y与其算术平均值y的离差平方和来表示,称为总的离差平方和。记作S(yy)2ltyyiU(yy)2称为回归平方和,它反映了在y总的变差中由于x和y的线性关系ti而引起变化的部分。Q(yy)2成为残余平方和,既所有观测点距回归直线的残余误差平方和。它tti是除了X对y的线性影响之外的一切因素对y的变差作用。(2)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通常采用F检验法。U/FuQ/Q1、重复实验的情况为了检验一个回归方程拟合得好坏,可以做

15、重复实验,从而获得误差平方和和失拟平方和,用误差平方和对失拟平方和进行F检验,就可以确定回归方程拟合得好坏。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108 Umblxy HYPERLINK l bookmark110 QmlUlyynmQ(yy)2Etiiti HYPERLINK l bookmark114 SUQQILE三、实验内容采用回归分析算法用matlab编程实现下列题目的要求。1、材料的抗剪强度与材料承受的正应力有关。对某种材料实验数据如下:正应力x/pa26.825.428.923.627.723.924.728.126.927.422.625.6抗剪强

16、度26.27.24.27.23.25.26.22.21.21.25.24.y/pa532169357489假设正应力的数值是精确的,求减抗强度与正应力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当正应力为24.5pa时,抗剪强度的估计值是多少?2、在制定公差标准时,必须掌握加工的极限误差随工件尺寸变化的规律。例如,对用普通车床切削外圆进行了大量实验,得到加工极限误差与工件直径D的统计资料如下:D/mm51050100150200250300350400/闻8111923272932333537求极限误差与工件直径D0关系的经验公式?3、在4种不同温度下观测某化学反应生成物含量的百分数,每种在同一温度下重复观测3次,数据如下:温度x/0150200250300生成物含量的百分数y77.476.778.284.184.583.788.989.289.794.894.795.9求y对x的线性回归方程,并进行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4、用x光机检查镁合金铸件内部缺陷时,为了获得最佳的灵敏度,透视电压y应随透视件的厚度x而改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