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代史官传序检题一选题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确的一项( )A开头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并举出后唐庄宗得天下而又失天下的事例作为全文立论的根据,也为下文定下 了感情基调。B第三段连用问句,并寓结论疑问中,之后引尚书作答,引出古训,点明庄宗得失天下的原因,即本源在 于“天命”。C篇末引出历史教训,含蓄地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使文章阐述的事理更具有普遍性和 现实意义。D文章既用平实的语言客观地述事例,又引尚书论证,深入浅出地说明道理,首尾采用反问句,感叹中包 含着肯定。【答案】【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手法的理解能力,属于综合考查题。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审清楚题干的要 求,
2、然后浏览选项,把握每个选项设题的方向,再与文本进行比对。B 项“即本源在于天命”误,文中说“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由此可知,本源应在于“人事”。故选 B。2根据文意,下列分析有误的项( )A文章以庄宗极盛之时“其意之盛,可谓壮哉”的情景,与极衰之时“士卒离散”“泣下沾襟”的惨相进行对 比,鲜明地推导出成败由人的道理。B“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前句以反问的形式肯定得天下难失天下易,后句 则强调成败在于“人事”。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身”,对称的语句与文章开头的论断相呼应,揭示了“人事”的具体含义,强化 了文章的观点。D文章通过一个
3、“夫”字,引“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这一结论既着眼于总结历史教 训,又含蓄地提醒北宋王朝统治者,应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以免重蹈庄宗的辙。【答案】【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手法的理解能力,属于综合考查题。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审清楚题干的要 求,然后浏览选项,把握每个选项设题的方向,再与文本进行比对。B 项“肯定得天下难失天下易错误,“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意思是“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像这样的吗?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于人事呢”,前 一句是反问句,反问句要表达的意思与句子本身是相反的,显然作者并不认为
4、取得天下难而失天下容易。 故选 B。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抑本其成败之迹B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D及凯旋而纳之抑:或者原:原来组:绳索纳:收藏【答案】【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义的把握。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语境推测意思和 用法的正误。B 项“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意思是推究庄宗取得天下的原因。其中“原”,作词,译为“推其根本,追 究”。故选 B。4下列属于作者认为庄宗的“”“衰”原因的一句是( )A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尔其无忘乃父之志B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C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欤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答案】【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
5、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主要内容、人物形特点、相关的事件、言行、观点、情感、技巧等。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间、地点、事件 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庄宗“兴国”是“忧劳”所致,庄宗“亡身”是“逸豫”所致A 项的是庄宗之父,排除 A 项BC 两项是作者 的推测,排除 BC 两。故选 D5从文言句式看,下列各句与句相同的一句( 例句:智勇多困于所溺A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C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B此三者,吾遗恨也D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答案】【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回顾文言特殊句式的类,然后
6、结合这些句式的特点来分析所给的选项。文言特殊句式包括被动句、倒装句、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又包括主谓倒 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例句“智勇多困于所溺”是被动句,“于”表被动,意思是“被”; A 项“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也是被动句,“为”表被动,意思是“被”; B 项“此三 C 项“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是省略句,“告”后省略介词“于”;D 项“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是语后置句,“以组”是后置状语。故选 A。 6下面加点词解释全对的一项( )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及凯而纳之凯旋:取得胜利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尔、其、乃:第二人称代词 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推究 逸豫可以亡身逸豫:安乐 泣下沾襟
7、A泣:流泪B C D【答案】【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应审题,明确选 择的要求,如本题“下面加点词解释全对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辨析。“及凯旋而纳之”意思是“等打了胜仗回,仍旧把箭收进宗庙”,“凯旋”,胜利归来;“其无忘乃父之志”意思是“你一定不要忘了你父亲的志向”,“其”,副词,一定;“泣下沾襟”意思是泪水流下沾湿衣 襟”,“泣”是名词,泪水。这三句都有错误,正确。故选 C。7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 )A盛以囊,负而前驱 而背晋以归梁B此三者,吾遗恨也 小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C此制作之本意也 虽本色不能复化D
8、请其矢,盛以锦囊 请盆缶秦王【答案】【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思和用法。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本题“下列加点 词意义相同的一组”,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词语的意思和用法。A 项第一个“以”,介词,用第二个“以”是连词,表顺承。B 项第一个“遗”,遗留;第个“遗”,舍弃。C 项两个“本”都指原来的。D 项第一个“请”,领取;第个“请”,请允许我。故选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与其所以失之者 其忘乃父之志B岂之难而失之易欤 岂独伶人也哉C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天下笑 D自然之理也 莫能与 【答案】【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9、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语的词性来分析 用法。A 项中“其”是代词,他;中“其”,语气副词,一定。B 项两个“岂”都表反问,难。C 项中“为”是动词,成为中“为”,介词,被。D 项中“之”,结构助词,;中“之”是代词,他。故选 B。9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一中“乃”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C家祭无忘告乃翁B乃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欤【答案】【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干的要求,如本题“与尔其无忘乃父之
10、志一句中乃字用法相同的一项”,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虚词前后词语的 词性来分析用法。例句中“乃”是代词,你的;C 项“乃”也是人称代词,你;A 项“乃”,表判断的副词,;B 项“乃”,于是;D 项“乃”,副词,竟然。故 C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夫夜呼,乱者四应”中的“夜”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A函梁君臣之首C忧劳可以兴国B吾得兄事之D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答案】【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中的夜的用法相同的一项,者是考查词类 活用,然后应分析词语本来的词性以及在句中的位置,
11、以此确定活用的类型。例句中的“夜”的用法是名词作状语,在夜里;B 项“兄”也是名词作状语,对待兄长一样,与之相同。A 项“函”,名词作动词,用子装。C 项“兴”,使动用法,使兴盛。 D 项“困”,困扰,没有活用故选 。 1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一项(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B此三者,吾遗恨也C抑本其成败之迹D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原:推究恨:怨恨抑:或者举:所有的【答案】【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明确选择的要 求,如本题“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辨析。B 项“此三者,吾遗恨也”意是“。
12、这三者是我遗留的仇恨”,“恨”应为名词,仇恨。故选B二文文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朋党论欧阳修臣闻朋党之,自古有之,惟人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同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当其同利之时,相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 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之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尧之时,小人共工
13、、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立于朝,更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而唐遂亡 矣。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
14、,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 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然而后不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一朋,自古为朋 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矣。 (有删改)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惟幸君辨其君子、小人而B暂相党引以为朋者C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党所欺 D夫兴亡治乱之迹幸:希望暂:暂时诮:嘲笑迹:事情13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臣闻朋党之说舜亦不疑而皆用之大凡君子与
15、君子以同道为朋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A和相同,和不同。C和不同,和相同。B和相同,和相同。D和不同,和不同。14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说明小人无朋”和“君子有朋”观点的一组是( )A小人所好者,利禄也 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B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为朋者 人虽多而不厌也C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 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D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 周有臣三千,惟一心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文章起笔不凡,鲜明地点出文的主旨。开头一段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朋党有君子与小 人之别;人君要善于辨别。B第 2 段过比得出“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的结论
16、,增强了文章的服力,同时领起 下面的一段文字。C第 3 段尧时进元、恺君子之朋,晚唐昭宗杀害名土的史实,阐明迫害残杀君子之朋导致国的历史教训。D文章不讳言朋党,引用史实说明君子之朋有利于国,小人之朋有害于国,希望人君用君子之真朋,退小人之 伪朋。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代汉语。(1)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2)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17请简要分析在第 3 段中作者怎样论证自己的观点的。【答案】1213141516)以做君主的人,应该退小人虚伪的朋党,任用君子真正的朋党,那么天下就能太平了。(2)但是后世并不责
17、备舜被二二人结成的朋党蒙骗,却赞美舜是聪慧明审的圣主,因为他能区分君子和小人。 17作者运用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证明自己的观点,还引用古代典籍中的话证明自己的观。【分析】12本题考查理解重点实词的能。C 项诮:责备。故选 C。13本题考查理解重点虚词的能。结构助词,的。代词,他们。介词,因为。介词,用。故选 D。14本题考查理解文本观点和论的能力。B 项说的不是君子。C 项说的不是小人。D 项说的不是小人,说的不是君子。故选 A。15本题考查分析和理解文本内的能力。C 项第 3 段尧之时进元、恺子之朋的史实,阐明了“用君子之真朋则国兴”的道理。故选 C16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1)但:只。
18、退:斥退。伪:伪。治:太平。(2)诮:责备。为所被动。称:赞美。以:因为。17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思路和论方法的能力。本题题干点明分析第 3 段论证方法和思路。第 3 段讲了尧、舜任用君子之朋得天下大治,而纣、汉献帝、唐昭宗不任用君子之朋导致亡国的事例,从正、 反两个方面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同时还引用了尚书里面的话来进行论证。【点睛】参考译文:臣听说关于朋党的言论,是自古就有的,只是希望君主能区分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罢了。大体上,君子与君子因志趣一致结为朋党,而小人与小人则因利益一致结为朋党,这是自然的律。但是臣以为小人并无朋党,只有君子才有。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小人所爱的是利禄;所贪的是财。当他们
19、利益相同的时候,暂时互相勾结成为朋党,那是虚假的;等到他们见到利益而争先抢夺,或者利益已而交情淡漠之时,就会反过来互相残害,即使是兄弟亲戚,也不会互相保护。所以我认为小人并无朋党,他暂时结为朋党,也是虚假的。君子就不是这样,他们坚持的是道义,履行的是忠信,珍惜的是名节。用这些来高自身修养,那么志趣一致就能相互补益;用这些来为国家做事,那么观点相同就能相互帮助,始终如一。这是君子的朋党 啊。所以做君主的人,应该斥退小人虚伪的朋党,任用君子真正的朋党,那么天下就能太平了尧在位的时候,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结为朋党,君子八元、八等十六人结为朋党。舜辅佐尧斥退“四凶”的小人朋党,而进用元、恺的君子朋党,
20、尧的天下因此非常太平。等到舜自己做了天子,、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同时列位于朝廷,他们互相赞美,互相推让,一共二十二人结为朋党,舜全都进用他,天下也因此非常太平书上说:“商纣有亿万臣子,是亿万条心;周有三千臣子,却是一条心。”商纣在位的时候,亿万人各存异心,可以说不成朋党了,于是纣王因此而亡国。周武王的臣下,三千人结成一个大党,周朝进用他们因此而兴盛。后汉献帝的时候,抓捕天下名士并且囚禁他们,把他们视作“党人”,等到黄贼兴起,汉王朝大乱,然后才悔悟,解除了对党人的禁锢,把他们都放了,可是已经无可挽救了。唐朝的末期逐渐生出朋党的议论,到了昭宗时,把朝廷中的名士都杀害了,有的被投入黄河,说:“这些人
21、自命为清流,当把他们投到浊 流中去。”唐朝于是灭亡了。前代的君主,能使人人异心不结为朋党的,没有人比得上商纣王;能禁绝好人结为朋党的,没人比得上汉献帝;能杀害清流的朋党的,没有比得上唐昭宗之时的;但是都由此而使国家混乱以至灭亡。相赞美推让而不疑忌的,没有人比得上舜的二十二位大臣,舜也毫不猜疑而进用他们;但是后世并不责备舜被十二人结成的朋党蒙骗,却赞美舜是聪慧明审的圣主,因为他能区分君子和小人。周武王时,全国所有的臣子千人结成朋党,自古以来作为朋党又多又大的,没有比得上周朝的;然而周朝因此而兴盛,原因就在于善良的虽多却不感到满 足。前代治乱兴亡的事情,为君主的可以作为借鉴了。三情默18根据提示默
22、写相关句子。(1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_,_,_”(2代史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_,_”,结合庄宗得天下的史实, 得出结论:“_,_”(3代史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的事警诫后人的句子是:,_, _?”【答案)盛衰之理,虽曰天,岂非人事哉(2)满招损,谦得益(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身,自然之理也(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容易写错的字:损、逸豫、溺、伶,还要注意不要丢掉虚词:也。四语表19下面的某报纸拟刊登的一则事的正文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 准确,语体风格一致。为了让
23、越剧更好地走上新时代的发展之中越剧组委会决定向社会各界广开言路,垂询“外人”的意见,聆听“行外人”对越剧艺术发展新方向、新目标的展望越经过精心规划,自当天起推出“行外 人越剧与生活”主题征文活动,希望越剧爱好者能显山露水。【答案】“广开言路”改为“发出倡议”;“垂询”改为“寻求”;“规划”改为“筹”;“当天” 改为“即日”;“显山露水”改为“踊跃参加”。【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的“得体”,是指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内部语境”主要指文章的上下文,如文、句式、语言间的搭配和使用习惯等。 “外部境”则指言语交际时的各种
24、情境条件,比如说话的目的,说话的合,需要表达的方式,发话者的身份、职业、处境,受话者的年龄、性别、经历、思想性格、爱好、文化水、心理需求、职 业处境等。“广开言路”,指尽量给下属和群众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这里没有上下级之分,可改为“发倡议”;“垂”是敬辞,“垂询”表示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可改为“寻求”;“规划”意为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展计划,此处应为事先准备之意,可改为“筹备”;“当天”过于口语化,可改为“即日”;“显山露水”比显露才能,表现 自己,一般用于否定句中,可改为“踊跃参加”。20阅读下面一则短文,按要求题。据载,欧阳修为宰相韩琦写了一篇相州昼锦堂记寄走后,他细细推敲了一下,觉得有两句欠妥。他 便派人骑快马到韩府将文稿追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5届联合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统计学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兴化市市级名校2024-2025学年新初三入学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河南省柘城县张桥乡联合中学2025年初三第一次五校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第一中学2025年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试题考试(三)英语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一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第一中学2025年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重庆邮电大学《的分层开发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市江津区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最后适应性模拟考试试卷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孝感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检测试题(三)化学试题含解析
- 脑外科课件教学课件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完整版-1
- 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18年版)
- 眼科器械清洗消毒操作流程培训考试试题
- 军队文职2023年考试真题
-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原卷版)
- AQ 1011-2005 煤矿在用主通风机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正式版)
- 脑钠肽BNP幻灯片
- 蜜雪冰城员工管理制度
- 江苏省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数学期中试题
- 2.1碳排放与环境安全学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