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4_第1页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4_第2页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4_第3页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4_第4页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西周)分封制、宗法制(春秋)五霸纷争(战国)七雄变法争强(秦朝)大一统天子弱诸侯强,“礼崩乐坏”商鞅变法秦国强 历史发展线索一、实现统一 (西周)(春秋)(战国)(秦朝)天子弱诸侯强,“礼崩乐坏”商秦朝统一的历史条件:1、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民族、地区之间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2、春秋战国长期战乱,给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统一。4、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实力最强,具备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5、嬴政的雄才大略,任用外来人才,正确的战略和策略。3、法家学说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秦朝统一的历史条件:1、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2、,民族、地区之间联系秦统一的过程及疆域1、灭六国2、越族地区3、西南地区4、河套地区南海陇西大海咸阳灵渠临洮辽东 秦朝的疆域三郡河套地区秦统一的过程及疆域1、灭六国2、越族地区3、西南地区4、河套修筑长城修筑长城秦长城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胡曾长城秦皇筑长城,乃为万世利。连山绝谷势蜿蜒,雄图足制中外。 清杨鸾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疫疮。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岂知易代后,功及万世长 清赵翼即论胜国何能守,说到秦人更可嗤。毕竟成城需忠志,巩固皇图在于斯。秦长城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筑长城,乃为万世利。连山绝谷势蜿蜒,修筑直道修筑直道灵渠湘水漓水3、南征越族今日灵渠之风

3、采灵渠湘水漓水3、南征越族今日灵渠之风采秦始皇嬴政秦始皇嬴政二、巩固统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2中央:三公九卿制(中央行政体制)3地方:郡县制(地方行政体制)1皇帝制度4统一思想:“焚书令”,“挟书律”5其它方面:定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统一文字;修驰道;开灵渠;筑长城三、秦汉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政治的影响二、巩固统一2中央:三公九卿制(中央行政体制)3地方: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专制主义: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体现君与相的关系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财政军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

4、,绝对服从中央。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概念: 专制主义:政权组织方式,指一切大权集于皇帝之手。 中央集权: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全国各个地方的军、政、财、司法权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 区别与联系: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联系在一起,其核心是君主专制; 区别:一个是政治体制,一个属于国体; 在不同时期发挥的作用不一样;专制主义即可出现于中央集权下,也可出现在分裂割据下。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政权组织方式,指一切大 经济:分散性的封建经济要求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 政治:地主阶级维护其政治和经济利益的需要。 思

5、想:法家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改造后的儒家思想也主张大一统。 历史原因:西周的衰弱和春秋战国长期的分裂战乱。2、形成的原因:2、形成的原因: 初步建立:战 国 确 立:秦 朝 巩 固:两 汉 完 善:隋 唐 加 强:北 宋 发 展:元 朝 强 化:明、清 趋势: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皇权不断强化。3、建立和发展的历程:4、特点:皇权至高无上,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初步建立:战 国3、建立和发展的历程:4、特点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臣等愿“昧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秦王

6、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 材料二: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材料三:“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皇帝制度权力高度集中: 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4)二

7、、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1、建立皇帝制度权力高度集中(2)内容:皇帝至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1)名称来源:三“皇”五“帝”(3)君臣关系:主子与奴才关系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1、建立皇帝制度权力高度集中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有左右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举劾按章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左丞相右丞相百官之首 全国政务军事副丞相监察百官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左丞相右丞相百官之首 全

8、国政务军九 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栗内史少府宗庙礼仪教和教育事务宫中警卫宫门屯卫宫廷车马司法 少数民族和外交事务皇室宗族国家财政皇家财政地位相当的还有京城治安宫廷工程建设中尉将作少府九 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栗内史少府宗庙礼仪皇帝御史大夫丞相太尉诸卿(牵制)(统率)直接控制a.分工明确c.家国共治b.君主专制中央官制的特点: “三公九卿” 分工严密,各司其职,而又互相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皇权不至旁落。 “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将作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牵制)皇帝御史丞太诸卿(牵制)(统率)

9、直接控制a.分工明确c.家国参与议政制度朝议1、朝议概念: 大臣集体议政的方式2、朝议作用:为皇帝提供决策咨询参与议政制度朝议1、朝议概念: 大臣集体议政的方式2、朝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10、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郡县制和 分封制比较分封制郡县制划分标准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影响特点世袭;封地,人民,军队,贡赋;独立性大皇帝任免;俸禄;受监督天子权威削弱,地方容易出现割据中央集权加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官僚政治贵族政治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王(皇)权的统治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在大一统条件下实行的,按地域划分郡县制和 分封制比较分封制郡县制划分标准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影响秦朝政府地方组织系统表郡县制皇帝郡尉郡守监御史县尉县令县丞有秩三老啬夫游徼亭长里正郡县乡亭里秦朝政府地方组织系统表皇帝郡尉郡守监御史县尉县令县丞有秩三老秦朝

11、政府组织系统简表中央皇帝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列卿)郡尉郡守监御史县尉县令县丞有秩三老啬夫游徼亭长里正郡县乡亭里汉承秦制秦朝政府组织系统简表中央皇帝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奉常郎中令卫尉太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4)5、评价: 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集中全国之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建设,以及 抵御外族的入侵;有利于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有利于中外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消极作用: 是导致封建统治腐败的根源,激化了阶级矛盾; 导致了文化专制主义和思想的禁锢,在封建社会后 期越发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在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总的来看,在封建社会前期其作用是积极的,后期,尤其是明清时期则主要是消极作用。5、评价: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你是如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