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菇基料的配制及二次发酵技术_第1页
双孢菇基料的配制及二次发酵技术_第2页
双孢菇基料的配制及二次发酵技术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双孢菇基料的配制及二次发酵技术双孢蘑菇,也称蘑菇,洋蘑菇,是世界第一大宗食用菌。在国内外市场上十分畅销。双孢蘑菇属草腐 菌,只在发酵后的粪草料中生长。北方地区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发展双孢菇等草腐菌的资源优势。其 中双孢菇稳产、高产的最为关键技术之一是培养料配制的质量。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双孢菇基料的配 制及二次发酵技术。栽培双孢菇的主要原料是麦秸等秸秆或牛马粪、鸡粪等。准备这些原料的原则与要求我强调以下几点。(一)C/N比,双抱菇基料碳氮比发酵前为30-33:1,可按含氮量1.5%来计算。发酵后为17-18:1。(二)粪草比,依当地资源条件而定, 6:4、5:5、4:6 均可。适当增加畜粪

2、比例,有利于升温, 有利于优化基质理化性状和高产。(三)配料数量,按干物质计算,一般每100m2实际栽培面积用料为250kg-4000kg。用料多少与栽培 效果具有以下相关性:1、用料多,则料厚,单产高;用料少,则料薄,单产低。2、料厚者,发菌时间相对较长,出菇时间相对较晚;而料薄者,则发菌时间短,出菇时间相对较早。3、料厚者,料温较高,播种时间宜晚不宜早;而料薄者,料温较低,播种时间相对较早。4、料厚者,菌丝量多,容易保持料温,有利于寒冷季节出菇;而料薄者,菌丝量少,不易保持料温, 气温低时不易形成菇蕾,转入越冬期早。那么对原料质量要求有哪些?1、秸秆类。小麦秸、稻草、玉米秸、燕麦秸、大麦秸

3、等,要求干燥、无霉变。小麦秸用前要压扁;稻 草用前要切短;玉米秸用前要用铡草机切短打碎,目的是有利于吸水、发酵和改善基质物理性状。2、畜禽粪类。马粪、牛粪、鸡粪等均要提前收集晒干、粉碎,贮存好。凡在养殖厂外长期堆积已经发 酵的畜禽粪,往往已经失效,不能使用。3、其他有机氮源。豆饼、花生饼、棉仁饼粉、菜籽饼、啤酒糟、麸皮等,用前都要晒干、防霉变。饼 类要晒干粉碎;麸皮要新鲜;啤酒糟要晒干、粉碎、防霉变。4、无机氮源和矿质肥。尿素、硫酸铵、碳酸氢铵等氮肥和过磷酸钙、石膏、碳酸钙、消石灰(或石灰)、 钙镁磷肥等矿质肥均可作为双抱菇的添加剂,但量要按配方添加。目前我国双抱菇生产在基料配制过程中存在哪些

4、问题?主要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配方随意性较大,不按配方要求组料,经常导致C/N比失调。双 抱菇基料发酵前的含氮量应为1.5%左右,发酵后由于碳源的消耗含氮量应为2%左右。含氮不足或氮源太多 均会给生产带来问题。(2)发酵不彻底。双抱菇基料发酵过程是一个耗氧过程,利用高温湿热菌群产生的 热量不仅可杀死基料中的杂菌、虫卵,减少病虫害,而且高温微生物还可对基料进行初步营养转化,使其 更适合双抱菇生长的要求。堆温较低、未经腐熟的基料不仅不适合双抱菇生长,还会带来严重的病虫害。以上讲了原料的选择,那下面请介绍一下栽培双抱菇基料到底如何制备? 双抱菇基料主要是通过好氧发酵的方法制备,主要包括预湿

5、、建堆、翻堆等几个环节。下面分别介绍。 预湿就是使培养料含有适宜的水分,它既是堆制发酵中微生物生长繁殖和酵解的需要,亦是蘑菇生长 发育的水分需要。(一)秸秆预湿。通常开挖一沟槽,内衬塑料薄膜,然后往沟里放水并加入1%石灰,放入秸秆并不断 踩踏。浸泡时间约1-2小时,待吸足水后捞出,沥去多余的水分,堆在另处。一般每吨干料应吸进1 . 5吨 水,以秸秆含水量达60%-65%为宜。检查方法是:抽出几根麦、稻草,用手绞扭,以能见水渗出为宜。(二)畜禽粪预湿。一般在平地上进行。先把畜禽粪、饼肥和石膏干拌均匀,然后边翻拌边喷入适量 杀虫剂,覆膜24小时后,再用0.5%石灰水将混合料的水分调节到手握成团、手

6、开即散的程度(切忌成块), 使含水量达到 55%左右。检查方法是:手抓一把牛粪,用力一捏,以能见水从指缝渗出而不下滴为宜。最 后再在料周围喷洒杀虫剂,并盖好薄膜,转入预堆。预湿完后建堆发酵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一)建堆场地选择。要选择地势较高,靠近菇棚(房)和水源的地方。地面要求平整、坚实,料堆 周围开好排水沟,防止下雨泡堆,有条件的最好建成砖面或水泥地面。(二)场地消毒。建堆前,场地要用石灰粉或3%-5%石灰水消毒,必要时可做杀虫处理。(三)建堆方法。先在地上铺一层30cm厚的预湿麦稻草(以利底部透气),草上再铺一层厚约3cm的 粪,粪上再铺一层厚约8cm的麦草,草上再铺一层厚约3cm的粪。

7、这样一层草一层粪逐次上垛,各铺十层。 堆高约1.5m左右。整个料堆宽约1.8m、高1.5m,长度不限,顶部呈龟背形。(四)建堆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1、水分调节。一般从第四层草料开始补水,将水喷到草料上,以建堆后底部稍溢水为宜,以麦草含水 量达65%-70%为准。2、无机氮源补充。可在补水的同时加入。切忌以固体形式加入并注意应多种氮源搭配,以便于充分利 用。3、料堆方向。以南北为宜。最好不要东西向。4、料堆松紧度。尽量做到外紧内松、底部透气。5、料堆覆盖。建堆后,外围应覆盖草帘或无纺布,以便于保温、保湿、透气、防晒。也可覆盖塑料薄 膜,东西两边各覆一块,顶部留出 20cm-30cm 的裂缝,下端与

8、地面留出 30cm-50cm 的隔离区,以利于料堆 的通风换气,促进好气性微生物发酵。6、搭建顶棚。为了防雨、防晒,料堆上方最好搭建一个顶棚。 建好堆后主要的管理措施就是测堆温并翻堆。以堆温开始下降为翻堆时机。翻堆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料 堆的空气环境,排出废气,吸进氧气,以利于好气性高温有益微生物的继续活动,改善和提高堆肥质量。 同时通过翻堆,促使培养料混合均匀、发酵均匀。所以翻堆时要坚持内翻外、外翻内的原则,并把料抖开, 切忌搬家式翻堆。一次性完成培养料的堆制发酵的一般翻堆次数为4。各次的时间间隔为7天、6 天、5 天、4天、3 天。第一次翻堆:调节水分。通常在翻堆前一天补足水分,待翻堆时再适量

9、调节水分。把所有剩 余的氮源加入进去。把配方中的钙镁磷肥和石膏加入进去。堆温应达到70C-75C。若过低或过高, 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提前翻堆。第二次翻堆:适当调节水分,切忌过湿,以紧握料,指间可挤出3-4滴水为宜。把堆宽缩减 10cm,同时在中部每隔lm造个通气孔(先埋放一根木棒或竹筒,堆后再扒出即成),以利于料堆内外空气 交换。第三次翻堆:适当调节水分,以紧握料指间能挤出2-3滴水为宜。调节料的酸碱度,要求达 到pH7.5-8。通常三翻时加入碳酸钙。料堆再缩宽10cm并留透气孔。三翻前在料周围喷杀虫剂,边喷 边盖膜。第四次翻堆:一般不再调水分,若料干必调的,一般喷洒0.1%多菌灵或克霉灵溶

10、液,严防用 生水。料的干湿度以挤出1-2滴水为宜。加入过磷酸钙。将堆宽增扩10cm-20cm,并造透气孔。翻 堆前要喷药杀虫除螨。一般四翻过后,再堆制三天即可散堆入棚。一次发酵料腐熟也有标准。 一看:粪被草吸收,无生粪团,不粘手,用手轻拉草即断,但不碎烂;含水率 65%左右,用力攥料指 缝间见水但不滴下。二闻:无氨、臭、酸等异味。三测:堆料pH值在7.2-7.5之间,含氮量在2%左右。目前配制双孢菇基料多采用二次发酵工艺,具体介绍一下何为二次发酵,其技术要点有哪些。 二次发酵是指配制基料时分两步进行,即前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前发酵和上述建堆发酵步骤一样, 时间一般为14天左右,翻堆3-4次,

11、间隔时间为5天、4天、3天、2天,第三次翻堆结束后即可铺入床 架(或集中发酵隧道)转入后发酵(5-7 天)。后发酵是采用人为的办法使前发酵料堆温继续维持在 58C -62C,持续6-8小时。这也是一个巴氏消毒的过程。经二次发酵的培养料双抱菇产量一般比一次发酵培养 料产量可提高 30%左右。下面介绍常用的后发酵方法床架式后发酵。铺料:前发酵结束后,马上趁热把料搬入菇房(棚)内床架上,一般料层厚度20cm-25cm,堆放 时要求疏松,原料混合均匀,厚度基本一致。铺完料后,地面打扫干净。自然升温和温度平衡阶段:培养料上床架后,关闭门窗,利用自身热量让料自然升温,室温控制 在40C-45C。历时大约1

12、-2天。加热升温巴氏消毒阶段:当室温40C-45C,堆肥温度55C左右时便可通入活蒸汽,尽快把室温 升到57C,料温控制在58C-62C,并维持6-8小时。杀菌过程不必通风换气,以免热量损失。控温腐熟阶段:巴氏消毒结束后,停止加热供气,将室温控制在40C-45C,料温控制在46C-53C, 维持 4-6 天。降温整床阶段:控温发酵时间到达后,如果已经闻不到氨气味、料温已降到接近43C应立即通 风降温,在12小时内把料温降到30C以下,转入整床播种。经二次发酵后的基料有哪些特征?料呈深棕褐色,在料内表面应有一层白色长毛菌,料内应有大量灰 白色嗜热性菌群;料疏松,腐熟均匀而富有弹性,秸秆轻拉即断;

13、含水量约为65%左右;pH值为7.5-7.8; 有料香,无氨臭等异味;无病原菌和害虫;含氮量为 1.8%-2.0%。这种培养料被称为选择性基料,即只适 合双抱菇等粪草型蘑菇生长。如果料温上升缓慢,最高温度低于45C,则达不到发酵目的,主要原因如下:选用了发霉变质或发过热的粪草,已经丧失了发热能力。料堆太小或气温太低或风大致使料堆失水较多。粪草比例不合理。料堆内过于干燥或湿度过大。遇到以上情况时应提早翻堆,然后根据具体原因采取措施,改善不 利因素。堆制发酵料特别注意的地方有哪些?每次翻堆都是在料温不再上升往下降时开始翻。翻时要把上下里外全部翻均,粪草要抖松,促使均匀一致。整个一次发酵过程喷水应掌

14、握“一湿、二调、三看”的原则,即第一次翻时水要加足,第二次适 当加水分,第三次看料本身的干湿情况来决定是否加水。垛要堆的整齐,堆边要垂直,堆顶为龟背形。(5)下雨时要用塑料布盖住,不下雨时可露天堆制。若有棚顶最好,可防曝晒、防雨淋。 双孢菇发酵料过熟会带来哪些问题?(1)很大一部分营养成分被微生物消耗掉,因而降低了培养料的肥效。 (2)秸秆腐熟成粉,培养料无弹性,通气性能差,不利于蘑菇菌丝生长。(3)过熟的培养料,常因堆制时间过长,宜滋生病虫害,破坏培养料养分。(4)过熟的培养料,会积累多量的代谢废物,其酸碱度往往超出标准要求。 我国目前双孢菇培养料配制与国外相比有哪些差距? 目前我国双孢菇培养料配制主要以人工建堆、翻料为主,劳动强度大,且多为一次发酵,培养料配方 随意性也较大;国外基本上按配方严格组料,特别是培养料含氮量控制比较严格,发酵的建堆、翻料以机 械化为主,一般都进行二次发酵。这种差异导致了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