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美术课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教案_第1页
高一年级美术课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教案_第2页
高一年级美术课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教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一年级美术课其次课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教案19一、授课课题: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 二、授课时间: 2课时2022年9月三、教学目标:1、学问:了解玉器、陶瓷、青铜器的艺术成就,及其进展。2、力气:培育学生对传统艺术美学的鉴赏力气。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玉器的丰富内涵、陶瓷意识的审美观、青铜器的社会作用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四、教学重点:艺术成就和美学特点。 五、教学难点:内涵及文化层面的理解。六、课业类型:讲授七、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提问法八、教具学具:教材,ppt九、板书设计:十、教学过程:导入:提问你对玉的了解有多少?怎么知道玉的宠爱吗?宠爱玉什么?从玉的故事、玉的功用等等方面思考。一、 玉

2、的概念提问:什么是玉?说文解字对玉的定义“石之美者”谓之玉。玉的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 117 个,涉及到,制玉的质、声、形、方法。是字数最多得部首之一。提问:能举例子吗?理本意是治玉,后引申治理国家切磋琢磨加工方法瑾、瑜、瑶等字,是美玉的意思同学的名字代表语言的功用“绝人以玦” 、“环” 归还。玉和美同义超凡脱俗的美感保持气节而死“玉碎”。玉安,玉步 二:玉的分类:看图猜一猜这些玉都是做什么用的?玉的分类:佩玉、礼玉、弄玉、葬玉佩玉:中国人的先祖觉察玉比一般的石头坚硬,有不同的色泽和荣耀,温润晶莹剔透,由于它的材质美,渐渐用来做装饰品。形成佩玉之风。礼玉:提问:图表示的是什么

3、?和我们学习的玉有关系吗?甲骨文字形,上面象一器物盛有玉形,下面是“豆”(古代盛器)。说文:“豊,行礼之器也。”由于玉的数量少,加工困难。只有族长或祭祀师佩戴,渐渐玉器演化成礼器。在中国古代被周礼一书称为是“六器礼天地四方”的玉礼器。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玉璜看图猜一猜下面的图,分别是哪一个玉礼器?ab琮常于壁伴出,一些墓中有殉葬人的现象。c 璜是一种弧形片状玉器。说文称:“半璧为璜。“古代的玉璜不仅限于规整的半璧 (半圆)形。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玄璜礼北方。“d“圭”上部锐利下端平直的片状玉器。源于工具石铲和石斧,玉圭是上古重要的礼器,被广泛用作“朝勤礼见”标明等级身份的瑞玉及祭祖

4、盟誓的祭器朴实的美感。最高的礼节不求外表。e“半圭为璋。”礼南方.璋呈扁平长方体状,一端斜刃,另一端有穿孔。f弄玉:猜猜这个字念什么?双手拿玉弄玉:供人把玩的的玉器。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弄玉,玲珑得意,惟妙惟肖。葬玉:葬之物。金缕玉衣、随葬的玉器等。三、比德于玉随着玉器的进展。西周到两汉时期,人们把对玉的审美,赐予了哲学道德内涵。先秦的士宠爱佩玉,不仅为了呈现仪容,更为呈现内心的美德。君子佩玉以洁身明志。 “玉不琢不成器”治玉比方君子修德学生思考v仁玉佩光滑温润v义不易折断,且断后不割伤肌肤 v礼佩挂起来整齐有序,垂之如队。v智玉的内在构造,密致坚刚v忠瑕不掩瑜,瑜不掩瑕v乐击其声音清越秀丽君子佩

5、玉以洁身明志。形成“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传统理念。四、石器时代的古玉赏析红山文化:最早的玉器距今 7000 多年。辽宁省建平县牛河梁出土的玉猪龙是红山文化后50004000 年的良渚文化与东北红山文化并驾齐驱,使中国石器时代1936鬼斧神工个良诸玉器玉琮制作之谜大汶口文化含山玉器三角形纹,四周方格纹。腰系斜纹腰带,已经有纺织和服饰。耳有穿孔,似带耳饰。妇好墓商代玉器治玉史上的辉煌时期。出土755 件玉器,琳琅满目巧色玉:玉材上的杂色斑点奇异安排。完毕语:良渚文化的挖掘故事引发学生对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的重视。1938 年,战火连绵,日本侵华战斗爆发,施昕以猛烈的民族情感和工作热忱整理出挖掘报告出

6、版,篇首有这样一段话:的文化,不使毁损毫厘,才可使每一个人都有了一个坚决不拔的信念!”十一 教学反思:器在中国审美情操,民族精神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发学生对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的重视。容更能,增加学生的记忆,增加课堂活泼因素。资料:放两串玉。用以媚神。文:“豊,行礼之器也。”本义:古代盛酒器的托盘)玉器沟通人神的重要重要媒介,甲骨文的“礼”字,“豐”在器血中放两串玉。用以媚神。礼玉以苍璧礼天,以黄玉琮cong以玄璜礼北方。(3)中国古代礼器,外形像豆,用以承酒觯 bean-like vessel豐,豆之豐满者也。说文饮酒实于觯,加于丰。仪礼公食大夫礼五德:在审美观上也留意德行修养、人格追求,以玉为

7、例,君子佩玉以洁身明志。战国时代的王度记说:“玉者有象君子之德,燥不轻,湿不重,薄不浇,廉不伤,疵不掩,是以人君宝之。”先秦之士宠爱佩玉,不仅为了呈现仪容,更为了呈现的内心美德。儒家思想也认为君子应“比德于玉”。仁玉佩光滑温润义不易折断,且断后不割伤肌肤礼佩挂起来整齐有序乐击其声音清越秀丽 忠瑕不掩瑜,瑜不掩瑕道人皆珍爱君子佩玉以洁身明志。形成“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传统理念。君子风范。没有对玉的了解,就没有中华文明的真正了解。使玉超越了它本身的材质为中华民族追求崇高人格的精神寄予。资料:洪山文化 体呈鸡骨白色,局部有黄色土沁。龙体蜷曲,首尾相连,器体厚重,造型粗暴。猪首形象刻划逼真,肥首大耳,

8、大眼阔嘴,吻部前突,口微张,露出獠牙,面部以阴刻线表现眼圈、皱纹。中心的环孔光滑,背部有一可穿绳系挂的小孔。玉猪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所知时代最早的龙形器物之一。古人视猪为一种吉利之物,具有祈求吉利,护身的作用。古人在祈天、求雨的祭祀活动中, 以猪为沟通人神间的信物,从而消灭了被神话的猪的传奇。 兴盛了。红山文化出土了多种动物形态的玉器,还有几何图形的,玉人,兽面纹玉器,说明综合的大的自然玉器体系红山文化这一重大觉察,把中华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多年,为夏代以前的“三皇五帝”传奇, 找到了实物依据,在中华文明进展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依据玉的属性,赐予哲学思想道德化。排列玉的形式,赐予阴阳宗

9、教化。比较玉的尺度,赐予爵位等级政治化。一、引言:上节课,教师让大家回去找些有关于玉的成语和故事,谁来先给大家说说有关玉的成语、诗句等,如:玉树临风、冰清玉洁、昆山片玉、金玉良言、宁为 并说说,玉在里面都代表着什么?教师总结:古人说,石之美者为玉。玉从被觉察之日起,就成为了人们心目君子的礼义仁智信等五德。历史上还有很多关于玉的故事。二、讲故事:师:哪位同学们来讲讲呢!同学们说的很精彩,预习的很认真。比方知名的完璧归赵,以及一些其他关于玉的故事。比方鸿门宴中形成了一种博大精深的玉文化。今日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惊奇惊奇的玉的世 界。三、多媒体放幻灯片:1、简介:中国玉器诞生于石器时代早期,距今有七

10、八千年的历史。我国是世是中国文化有别于世界其他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2 中国古代玉器的进展脉络:大致分为四个顶峰期,它们是:石器时代晚期消灭的制造顶峰。饰品、生活生产用品和祭器与礼器。幻灯片:红山文化玉器内蒙古赤峰市四周,距今5000-6000 年,主要反映了腾,被称为中华第一龙。5300-4200 如:璧、琮、璜、璋、琥、圭等祭拜天地四方的玉器。争辩请同学争辩,然后说说,这一时期的玉器都有何特点。教师总结:这一时期的玉器特点为:朴实、稚拙,多用阴阳线雕刻画图案,反映出人类童年时期的纯朴天真与欢快,并表达出了玉由物渐渐转化为神的状 态。春秋战国时期,由孔子奠定了玉器文化的品位。孔子将玉的品质与儒

11、家的道德伦理一一对应阐述, 说: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有似于智;锐而不害,有似于仁;抑而不挠,有似于义;有瑕于内必见于外,有似于信;垂之如坠,有似于礼。还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等等。争辩请同学们争辩,然后说说,这一时期的玉器都有何特点。教师总结:这一时期的玉器特点为:玲珑剔透,独具文化内涵与深刻意义,以精雕细刻,精益求精为主。反映出儒家道德准则,赐予了玉器高尚的人格。汉代玉器再上顶峰。刻,消灭了雄浑豪放,简洁明快的“汉八刀”雕刻技法。争辩请同学们争辩,然后说说这一时期的玉器都有何特点。进展,以简洁明快,雄浑豪放的艺术风格为主。步进入程式化,进入明代,人们对玉石的开采/雕琢已有了普遍的科学学问,渐渐由玉的神化转向玉的物化了,更多是一种表述艺术语言的素材和日常用品。清乾隆年间,玉器生产到达了顶峰。幻灯片:清代玉器文人高雅的情趣。在以上这种追求玲珑剔透华美之美的同时,还有另一种审美追求,那就是突 出玉的自然材质,追求至大至高的朴实之美:大圭不琢!以,一块无暇美玉,自身已经是至美,就不需要任何的修饰和装饰了。玉器行业内也说:“无绺不遮花”,就是说,假设一块美玉,它没有瑕疵遮挡瑕疵,刻掉裂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