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数学租船教案_第1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学租船教案_第2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学租船教案_第3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学租船教案_第4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学租船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年级数学下册数学租船教案 二班级数学下册数学租船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画锐角和钝角。 2、过程与方法:通过找角、画角等一系列活动,培育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激发制造性思维。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的探索过程中,进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课堂中创设的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育学生学习爱好。 教学重、难点:学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进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复习铺垫 师:同学们,大家都认识潘老师,你们一定不知道潘老师还会变魔术吧。不信,你们看,老师可以用手中的这张纸变一个大家都

2、认识的老朋友!你认识吗? 师:关于角,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 生:我知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生: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一个角。 生:像国旗角,桌子角,都是直角。 二、分类比较,认识锐角和钝角 师:周末了,同学们都喜欢去游乐园吧,今天潘老师就带大家去看一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能根据上学期所学的有关角的知识,找一找,图中哪里有角? 师:同学们太棒了,找到了这么多的角。(课件演示:去掉背景图后所显示大小不同的角。)它们长得一样吗?你们能根据它的特点分分类吗? 1、给“角”分类。 师: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学具卡片,先独立思考,你按什么标准分类?想想可以怎么分,分好后和

3、同桌说一说。 (1)分成两类:一类是直角,一类不是直角。 (2)也可以分三类:直角分一类,比直角小为一类,比直角大的可以为一类。 师:这样分更细致一些,我们发现不是直角的角里,有比直角大的角,也有比直角小的角,大家也是这样认为的吗? 师:那你们是怎么知道1号角和3号角就比直角大?而4号角和5号角就比直角小呢? 师:嗯,如果这些角比较接近直角,开口的大小和直角很相近,我们看不出怎么办呢?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 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比较。(验证方法: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的顶点和所量的角的顶点对齐,一条直角边和角的一条边重合,这样就可以比较这个角的开口是不是比直角大或小。) 2、揭示“角”的名称。 师:

4、在这三类角中,我们已经认识了角家族中的直角,其实其他两类也是叫的兄弟,一个是直角的弟弟,一个是直角的哥哥,大家知道我为什么说4号角和5号角是直角的弟弟吗?(比直角小)像这样,比直角小的角就是锐角,直角的哥哥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钝角,像这样,比直角大的角就是钝角。今天我们就老学习锐角和钝角。(板书课题) 师:角家族我们认识了锐角、直角和钝角。 师:那么给这3个兄弟排排队吧,谁是老大,谁是老二,谁是老三?(板书:钝角直角锐角) 现在老师提两个问题,我敢谁第一问题,提出后,所有人的小手都能举起来,而第二个问题提出来后,举起小手的就会寥寥无几了。信不信? 第1个问题:什么样的角水锐角?什么样的角是钝

5、角? 第2个问题:用什么办法开判断一个角是不是锐角或钝角? 师:(得出结论)和直角比,开口比较明显的,我们可以直接看出来,但开口大小比较接近直角的,我们可以利用三角板的指教来验证。 师:既然大家已经找到好办法了,我们在来用一用,看看我们的高招灵不灵。(课件出示几个不用的角,请同学来判断) 老师出示两张实物卡片,角的大小比较接近直角的。请同学们到前面来验证。 师:看来这样的问题难不倒大家,课件出示,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这倒题。 3、找找生活中的“角”。 师: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藏在游乐园里,其实就藏在我们身边,现在请同学们找一找,在哪里见到了角,是什么角? 很好,其实数学知识在我们身边无

6、处不在,我们有知道的,也有一些我们不知道,等待大家去发现。 4画“角”。 师:既然我们认识了锐角和钝角,想不想画一画,那谁来说一说,你想怎么画一个锐角或钝角呢?(先画后画)(课件出示画法,请学生来画) 师:你能试着画一个尽可能小的锐角和一个尽可能大的钝角吗? 三、教画人物简笔画 师:角在美术中也有妙处!在美术中有一种画叫人物简笔画,它是非常简单的图形拼摆起来表示人物的一些简单动作,像这样用圆表示头部,用线段表示身体,用角表示四肢(胳膊和腿)。 师:请同学试着制造,用我们学会的角来表示四肢,看看你能制造出那些姿势。(学生作品展示) 四、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二班级数学下册数

7、学租船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能读懂统计图表,并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自主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育孩子的探索精神,并让学生不断地收获成功的喜悦。 2、让学生体会统计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渗透健康教育,让孩子从小养成合理睡眠的好习惯。 3、通过小调查活动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培育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读懂统计图 教学难点: 在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奥运会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少儿频道要举行一次儿童体育比赛,可是应该赛什么呢?这可把董浩叔叔难住了!我们一起帮帮他好吗? (2)出示二(2)班同学最

8、喜欢的体育项目统计图、学生观察。 二、探索新知 1、导入:出示统计图,你们认识它吗? 这个统计图会说话,它能告诉我们许多数学信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统计图表。(板书课题) 2、读二(2)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项目统计图。 请看大屏幕,从图上你能知道或调查的是什么内容吗?你从哪知道的? 最喜欢是什么意思? 调查项目每人只能选一个最喜欢的 仔细观察,这幅统计图还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同桌说一说。 学生汇报。 踢毽子、踢球、游泳、跳绳,这些词表示体育项目的名称。 0、1、216,这些数表示具体“人数”,人是单位名称。 每行都有16个格子,1格代表1个人,1格代表一个单位。 用直条的长

9、短表示最喜欢某种体育项目的人数是多少?(汇报) 老师小结。 3、预测 董浩叔叔看到这个统计图,你猜他会决定举行什么比赛?为什么? 4、体会统计图的优点。 5、读二(1)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比较两幅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并小结。 读统计图并体会统计图的好处。 小结 预测。 到了20 xx年8月份时,猜一猜喜欢哪一项电视节目的人会更多? 老师提问:到时候我们再统计同学们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会发生什么变化? 三、读奥运获金牌情况统计表 (1)导入 (2)出示统计表,说说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小组沟通) (3)汇报 a.你知道了什么? b.你觉得中国的运动健儿怎么样?你想

10、对他们说些什么? 四、小调查 1、师:同学们正处在长身体的阶段,要想身体好,必须有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还要有充足的睡眠。不知道咱们班的同学每天的睡眠时间大约有多长呢?是不是有充足的睡眠呢?谁来说说看,你每天大约睡几个小时呢?(指名汇报) 2、大家想不想了解全班同学的睡眠情况,并亲手制作统计图呢? 请看书本第88页的“小调查”:课前,我们已经调查、统计了全班同学的睡眠时间情况,并完成了统计表。 3、现在请每个同学拿出水彩笔,独立完成书本上的统计图。比一比,哪些同学完成得最快!(老师巡视指导) 4、展示并进行汇报、沟通。 5、你们知道吗?一般10岁左右的儿童,每天应保证10个小时的睡眠。你觉得

11、咱们班的同学是不是都有着充足的睡眠,如果没有,你想说些什么?(合理化建议) 五、延伸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统计图表,你们见到过哪些统计图表呢? 师:同学们见识可真广,老师也从网上找到了一些统计图表。来看看,看我们还能读到些什么? 课件展示各种统计图表:有折线形的、条形的、圆形的、地图形的。 统计图的花样可多了,今后我们会继续学习统计知识,有爱好的小朋友课后可以收集一些统计图表自己讨论讨论看能发现些什么? 二班级数学下册数学租船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巩固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区分、应用克和千克,形成正确的质量概念。 2.通过复习,培育学生的观察、分

12、析及推理能力,并学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目标解析: 本节课复习的内容比较抽象,在复习克和千克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使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身边物体质量的状态,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估量出物体的质量,培育学生的估测的意识,帮助学生积累估量的阅历。在复习简单推理的过程中,要注重培育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巩固克和千克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质量观念,培育学生的估测意识。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引入新知 (一)回顾复习过程 请学生回忆已经复习过本学期的哪些内容,对这些知识

13、还有没有什么问题。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继续复习克和千克、推理这两部分内容。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反思的平台,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复习克和千克 1.梳理。 (1)说一说,你在水果店买东西时都见过什么? (2)计量物体的质量用什么单位?质量单位有哪些? 2.直观感受。 (1)看到1克和1千克,你会想到什么? (2)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约是1克或者1千克? (3)实物展示:1片口香糖约重1克,2袋500克的盐重1千克。 3.进率关系。 (1)已经明确了克和千克是质量单位,那么克和千克有什么关系呢? (2)说一说多少块口香糖加在一起和2袋

14、500克的盐同样重? 4.测量。 (1)测量物体的轻重要用到什么?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2)说一说自己所认识的秤。 5.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二第7题。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沟通时重点说一说第3小题,培育学生养成仔细审题的习惯。 (2)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7题。 要求学生课前调查,填写调查结果,课上根据调查结果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在一定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质量的关注,通过操作、提问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结构。在练习时要让学生说说自己容易出错的地方和原因,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 (二)复习推理 1.复习推理(一)。 (1)创设情境:李冰、王明、张强、夏雨一起排队上

15、车。张强在李冰和王明的中间,夏雨是最后一个,李冰不是第一个。请把他们的名字从前往后写下来。 (2)思考:你先确定谁的位置?为什么? (3)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推理的过程,提供充分表达的机会。 (4)指名说一说推理的方法及过程,其他同学补充,引导学生注意表达的有序性。 2.复习推理(二)。 (1)出示题目:在上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出现一次。B应该是几? (2)学生分小组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3)汇报沟通,老师注意适时点拨。 设计意图:推理重在过程,复习中让学生经历想推理过程、说推理过程、演示推理过程、观察推理过程等环节,有意识地对推理的

16、方法进行提炼和改善。让学生明确推理时一般要找到一个关键句,作为推理的突破口。完善表格填数的方法,将“确认”与“排除”交替进行,这样提升了效果,学生也能轻松接受。 三、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一)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二)你能用我们今天的复习内容解决身边的哪些问题? 二班级数学下册数学租船教案篇4 内容分析: 买鲜花是二班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是通过创设 “买鲜花”的问题情境,通过“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共花多少元?”这个问题,列出含有除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并通过具体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既有除法又有加法的算式中,应先算除法,再算加法。在此基础上,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解决“

17、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让学生通过沟通发现在既有除法又有减法时,应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除法,也能熟练地进行加减运算,上节课又刚刚学习了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利用知识的迁移来学习,不会有太大困难。但学生的知识底缊不同,理解能力也不一样,因此,应针对个别学生采纳多种形式的练习来提高学生对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的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花店买花”的问题情境,进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除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计

18、算有关除加、除减的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做奖品用的各式花朵。 教学方法: 用引导法、沟通法、观察法。利用课件、图片,创建设了4个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学会用准确的语言描述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用激励的语言、及时的评价,使学生自始至终保持愉快的心情参加到整个课堂的学习,课后练习分层进行,使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师:同学们,三八妇女节,快到了,你准备给妈妈送点什么礼物?(学生说一说)小红准备买一束花送给妈妈,那么,现在我们陪她一起去花店看看吧! 1、出示主题图 2、谁来

19、说说,在花店里,你看到什么?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图片信息。培育学生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培育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 3、看到那么漂亮的鲜花,小红真想能把它们全部买回家送给她亲爱的妈妈,可是,她口袋里的钱非常有限,只够买两种鲜花,而且每样只能买一枝。同学们,如果你是小红,你打算怎么买呢? 4、小组内沟通。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买1枝康乃馨和1枝百合花,买1枝菊花和1枝玫瑰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一)探究除加混合运算顺序 师:小红听到同学们那么热情地帮她,内心非常地兴奋,她还让我替她谢谢你们呢。而且啊,她还说,她最喜欢就是同学所想的配法,也就是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

20、。那么,你们能否动动小脑筋帮帮小红算算,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需要多少元? 引导学生思考: (1)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的价钱) (2)1枝菊花多少钱?(不知道)1枝百合花多少钱?(4元) (3)先求什么?(1枝菊花的价钱) (4)再求什么?(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共多少元?) (5)好,现在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尝试列式解答。 (6)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并说说理由。84=2(元) 2+4=6(元) (7)上节课,我们学过,像这样有联系的两个算式,我们可以写成一个综合算式,谁会?(84+4)那么,这条算式里,既有除法,又有加法,我们计算时,应该先算什么?再算

21、什么呢? 设计意图:难点就在于此,通过小组的合作,由学生自主探索得出答案,培育学生的合意识。 (引导学生说出:1枝菊花的价钱不知道,所以必须先算1枝菊花的价钱,也就是先算除法,再来算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的总价钱,所以最后算加法。) (8)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除法的算式,我们叫它除加混合算式。那么在除加混合算式中,我们应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9)介绍综合算式的计算格式和书写方法(边讲解示范,边板书) 84+4 =2+4 =6(元) (二)探究除减混合运算顺序 师:谁来帮老师想一想: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1)题目里的“便宜”是什么意思? (2)同学们,刚才小红的问题,我们一下子就把

22、它解决了,老师相信,这个问题也难不倒你们。好,现在让同学们先自己独立思考一下,并尝试在草稿纸上列式计算。 (3)嗯,大部分同学已想好了,那么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跟同伴说说吧。 (4)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 248=3(元) 5-3=2(元) (5)为什么要这样列式? (1枝康乃馨的价钱不知道,所以要先算,然后就可以和1枝玫瑰的价钱比较谁便宜了。) (6)还可以怎么列算式? 还可以列成综合算式:5-248 (7)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8)你的发言太精彩了,那么,我们在计算时是先算减法呢?还是先算除法?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枝康乃馨的价钱不知道,需要先算出来,所以先算除法) (9)

23、小结:像这样既有减法又有除法的算式,我们叫它除减混合算式。那么在除减混合算式中,我们应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10)5-248 =5-3 =2(元) (11)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在大家的合作下,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老师真替你们兴奋!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1、谈话:花店老板知道,同学们都想送礼物给妈妈,他很受感动,所以特意抱出来一大束鲜花,说:“只要你能算出花朵的算式,鲜花就送给你了。”同学们,想不想用自己的智慧给妈妈献上一份的礼物呀? 出示花朵计算卡(P19试一试)(同学们,可选择自己喜欢的花朵来计算,只要你计算对了,花店老板就会把那朵花送给你的,想不想要?加油!) 强调:计算时,先

24、想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才动笔计算,而且要注意综合算式的书写格式。 设计意图:延续新课中的情境,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巩固所学的新知,也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仔细观察我们刚算过的这6个算式,都出现过什么运算?(有加减法还有乘除法) 归纳小结:有加减又有乘除的算式里,我要先计算(乘除法),后计算(加减法)。 师:恭喜这些同学得到了这么多美丽的礼物,这是他们用智慧得到的,妈妈一定会很开心的。 2、老师想知道大家对刚才总结的规律掌握的好不好,要再考考你们,敢不敢?(P20第4小题) 3、森林医生。(P20第3小题) 大树爷爷生病了,而且病得很重,让我们帮助大树爷爷把病治好,使它们健康地笑起来,好

25、吗?(先引导学生找现病因,再重新更正) 四、总结归纳、提升阅历 1、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快乐的40分钟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你有什么收获,快和同伴说说吧。(学生畅所欲言) 2、好,我们明天继续相约快乐40分,同学们再见!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课形成一个总体印象。 五、板书 二班级数学下册数学租船教案篇5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班级数学下册教材第13页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认识除号,会写、会读除法算式; 2、经历看一看、说一说、分一分等数学活动,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 3、感受用除法表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练习本 教学

26、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与平均分活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谈话。 师:同学们,谁知道我国的动物国宝是什么? 生:大熊猫。 师:回答正确,我们班的同学真聪慧,现在小精灵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晶晶是一个可爱的大熊猫,它十分好客,今天它请来四个小伙伴来它的家里做客,它给每个朋友都准备了竹笋作为午餐,可是,晶晶该怎样把竹笋分给他的朋友们呢?你们知道吗? 生:平均分。 2、提出问题。 师:那好,现在我们来看一下黑板(出示例3课件),晶晶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应该放几个呢?请大家帮晶晶想一想。 3、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

27、在4个盘子里,“平均”是什么意思呢? 生:平均就是每个盘子里放的竹笋同样多。 师:回答正确,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棒,那接下来,我们用小棒代替竹笋,用4张纸表示4个盘子,请同学们亲自动手来把这些竹笋平均分一分。(请一名同学来上台演示一下) 师:谁和他的分法不一样?(提问两名学生)有的同学一个一个地分,有的是两个两个或者三个三个地分,但是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几个竹笋? 生:每个盘子里放3个竹笋。 师:请大家回忆我们的操作过程,结合图说一说这幅图(课件)表示的含义。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板书: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

28、个。 (设计意图:利用生动的生活情境和平均分的实践活动,激活学生已有的平均分的活动阅历。再通过直观图,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竹笋的统一表象。最后结合图对平均分竹笋的活动进行语言表征。这些活动都为学生建立除法概念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学习新知(除法意义的学习) (一)认识除号,读除法算式 1、自主尝试,算式表征 师:你能将“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这件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尝试,老师收集典型案例并展示,请典型案例同学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含义。 师:同学们写的算式尽管形式不同,但都想表达同样的含义,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设计意图:通过让每个学

29、生进行算式表征的再制造过程,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在不断的沟通比较中,突出算式所表达的含义) 2、引入除法 师:大家写的算式各式各样,但是不加说明,别人不一定明白你要表达的意思,怎么办呢?在数学上统一用除法来表示。 师板书:124=3 除号 师(指板书):这个符号是除号,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师完成板书)。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除法的初步认识”(老师板书课题)。 (二)除号的由来(渗透数学文化,深化除法的含义) 师:1659年,瑞士数学家拉恩在他的代数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恰好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三)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体会算式中的数与

30、平均分的对应关系) 师:谁来说一说124表示什么? (124表示把12个竹笋平均分到4个盘子里) 师:这个算式中的12、4、3分别表示什么? (12表示有12个竹笋,4表示平均分到4个盘子里,3表示每个盘子里有3个竹笋) (四)改写中深化除法意义的理解 师出示课件上由例题改写的3道题 1、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2个盘里,每盘放()个,除法算式 2、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个,除法算式 3、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6个盘里,每盘放()个,除法算式 三、练习深化除法意义的理解 (一)基本练习 1、读出下列除法算式,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84=2读作:8除以4等于2;93=3读作:9除以3等

31、于3; 62=3读作:6除以2等于3;155=3读作:15除以5等于3; 164=4读作:16除以4等于4。 2、课件呈现教材13页做一做第1题 师:谁能说一说这幅图表示的含义? 师:请同学们动手用连线的方式来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 师:根据分的结果,大家写出了除法算式155=3 师:谁来说一说155=3表示的含义? 师: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已经理解了除法算式所表达意思,真不错。 四、课后作业 作业:第15页练习三,第13题。 二班级数学下册数学租船教案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

32、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育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能力点: 培育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点: 使学生养成细心、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育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妈妈需要买一截松紧带,需要多长呢?老师量过了,和你们桌上的小棒一样长,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实物量一量。 学生汇报量的结果。 问:奇怪了,同样长的松紧带,可你们

33、量出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 师: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用什么工具量呢? 生:尺子。 二、自主探究: 1、认识1厘米。 拿出直尺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 A、数,按顺序读一读。问:最左端是几?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 B、线,有长有短,叫刻度线。 C、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 一厘米有多长?(尺子上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是多长。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认识几厘米。

34、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 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 3、用厘米量。 举起蓝纸条,估量一下他大约是几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填在书上。 量松紧带的长。 三、拓展运用: 1、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 (1)没对准0刻度线的。 (2)正确的。 (3)不是从零刻度量的。 2、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到0刻度线,怎么办? 3、小组合作量指定物体长度。 4、老师想量手腕一圈的长度,用直尺量不方便,你有好的方法吗?(介绍各种尺子) 5、选择尺子和自己感爱好的物体量一量。 课外搜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 二班级数学下册

35、数学租船教案篇7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所学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得到系统整理和巩固。 (二)培育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三)通过教学,培育学生仔细审题、乐观思维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析数量关系和正确选择解题方法,是复习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具和学具 写有练习题的翻转小黑板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设计 老师启发谈话: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不同数量关系的几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这节课在同学们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一下复习。 (一)想一想,议一议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都学习了哪些不同数量关系的应用题。请同位同学互相议一议、说一说。(可给5分钟时间) 在同学们说的基础上,老师出示一题。如: “食堂有

36、40袋面粉,吃了16袋,又买来45袋,食堂现在有多少袋面粉?” (二)分析解答,变换条件和问题 师说:这是刚才同学们在讨论中讲的一题,哪位同学能从条件入手分析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并说出解答方法? 同学们经过仔细思考,大部分学生能做出正确解答。 40-16=24(袋) 24+45=69(袋) 答:现在还有69袋面粉。 接着,老师启发学生改变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变为我们已经学过的其他数量关系的应用题,并能做出相应列式解答。学生由于有讨论的基础,又在老师不断启发和鼓舞下,因此很多同学能做出正确变换。 变换1.食堂有40袋面粉,第一星期吃了16袋,第二星期吃了17袋,还剩多少袋? 答:还剩7袋。 变换2.

37、食堂有40袋面粉,吃了16袋,剩下的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袋面粉? 列式:40-16=24(袋) 248=3(袋) 答:平均每天吃3袋面粉。 变换3.食堂原有面粉30袋,又买来16袋计划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袋? 列式:40+16=56(袋) 568=7(袋) 答:平均每天吃7袋。 变换4.食堂原有面粉40袋,又买来16袋,如果每天吃7袋,可以够吃几天? 列式:40+16=56(袋) 567=8(天) 答:可以吃8天。 变换5.食堂有面粉40千克,吃了4袋,每袋装9千克,还剩多少千克?列式:94=36(千克) 40-36=4(千克) 答:还剩4千克。 变换6.食堂原有面粉40袋,第一天吃了

38、6袋,第二天吃的和第一天同样多,还剩面粉多少袋? 这样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越编爱好越高,他们所学的应用题得到全面的复习。 (三)分析、比较、判断 题目进行变换时,老师可有目的地将变换的每一道题有计划地写在表格里,以便于学生观察、思考、比较。 题目变化后,老师可逐个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回答。 1.每道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是什么? 2.请学习较好的学生从每个应用题的条件或问题入手或出发,试着分析解题思路。 3.每道题在解答时,先算哪一步?为什么? 4.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特点?有什么不同?(共同特点:都是三个已知条件,一个问题;都是先算中间问题,再算最后要求的问题。不同之处是数量关系不完全

39、相同,所以解题方法也不同) 在学生观察、思考、比较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小结出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读题理解题意,弄清题里的条件和问题。 (2)分析解题思路,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列出正确算式,算出结果。 (4)写出答案,再检查一下做得有没有错误。 最后老师再强调指出: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关键是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防止死记硬背,灵活选择算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巩固提高 1.第一组练习(要求说出解题思路,提出中间问题) (1)有46张纸,出墙报用了14张,剩下的纸平均分4次用完,每次用几张? (2)学校里原来有7棵杨树,又栽了6棵杨树,死了

40、3棵,现在有多少棵杨树? (3)食堂买白菜45千克,午饭吃了12千克,晚饭又吃了1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2.第二组练习题(要求先自己小声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1)二班级一班有22个男同学,20个女同学。每7个同学一组,全班可以分成几组? (2)前进小学买1个足球和4个皮球一共用了42元。买1个足球用了18元,每个皮球多少元钱? (3)修花池要用94块砖,第一次搬来36块,第二次搬来38块,还要搬多少块?(用两种方法解答)3.第三组练习(要求补充条件,成为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1)“小熊猫”商店,共有98只气球,_,现在有多少只气球? (2)手工组做了38辆纸坦克,送给幼儿园中班7辆,

41、_, 还剩几辆?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应用题复习课,是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得到系统整理和巩固,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因此从课堂设计上注意引导学生参加,通过回忆讨论把学过的应用题一一列举出来,再经过分析、解答、变换对已经学过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结构特点更加清楚,又通过分析、比较、判断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不同数量关系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达到提高解答应用题能力的目的。 二班级数学下册数学租船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加深对表内除法、有余数除法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2.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混合运算的计算能力。 3.经历整理

42、过程,构建表内除法、有余数除法间的知识体系,培育思维能力。 4.在解决问题中感受除法和混合运算的价值,提升学习数学的爱好。 目标解析: 在问题中经历表内除法、有余数除法的整理过程,更有利于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巩固计算的方法;在对比中明辨混合运算的顺序,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1.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巩固有余数除法试商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余数为什么要小于除数。 2.巩固同级、不同级及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深化对运算及其之间关系的理解,提高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整理除法相关知识,逐步学会整理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43、: 一、活动导入,揭示课题 (一)游戏活动: 老师选12个小朋友上台。 1.分组。 让其他同学给他们分分组,要求每组人数同样多,且每组不止1人。 (可以每组2人,分成6个组;可以每组3人,分4个组;可以每组4人,分3个组,可以每组6人,分2个组。) 2.抢答。 分好组后,开始抢答游戏。 ( 课件依次演示:) 七八( ) ( )三十 ( )八十一 四八( ) 549=( ) 35( )=7 ( )8=9 ( )2=5 (二)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复习除法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形式,既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知识,即除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从而揭示课题,又调动学生参加复习的乐观

44、性,提高复习的效率。 二、回顾梳理,构建联系 (一)复习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 1.课件出示: (1)16枝铅笔,装在4个盒子里,平均每盒装多少只? (2)16枝铅笔,每8枝装一盒,需要几个盒子? (3)16枝铅笔,装在7个盒子里,平均每盒装几枝?还剩几枝? 2.学生分析后列式并计算。 3.学生汇报 (1)三道题如何列式,为什么用除法列式? (2)计算时用什么乘法口诀? (3)第三题余数是多少?余数与除数有什么关系? 4.学生自主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除法问题?并解答。 例如:每3枝装一盒,至少需要几个盒子? 5.说一说:表内除法与有余数除法的异同。 6.练一练: (1)出示习题:如果每枝铅笔8角

45、,小英带了6元钱,她最多能买几枝?还剩多少钱?(列式并用竖式计算) (2)汇报沟通,并说说用竖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3)比较: 60 8=6(枝)12(角) 60 8=7(枝) 4(角) 让学生通过对比,明白第一种错误的原因,为什么不能剩余12角,(因为12角里面还有1个8角,还能买一枝铅笔。)从而进一步理解为什么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将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串在一起,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经历知识的整理过程,更好地理解除法及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计算的能力。 (二)复习混合运算。 1.课件出示: 128-64+36 6+183 4886 8(36-2

46、9) 64-408 (1)说一说:先请学生说说这些混合运算的顺序。 (2)分一分:让学生将这些算式按运算顺序进行分类。 如:第一类: 128-64+36 4886 第二类: 64-408 6+183 第三类: 8(36-29) (3)根据分类结果分别计算。并让学生自己尝试举出类似的例子。 2.练一练: (1)课件出示: 18-63 (18-6)3 1863 18-63 (2)学生计算。 (3)汇报沟通计算方法:先看运算顺序,然后计算。 设计意图:混合运算的重点是先看运算顺序,因此在复习前出示三类不同的混合运算让学生说运算顺序再分类,既突出运算顺序的重要性,又给学生复习混合运算指明了方向,在此基

47、础上,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进一步提高混合运算的计算能力。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一)基础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题。 结合直观图巩固对除法及有余数除法意义的理解,沟通两者间的关系。 2.完成练习二十二第2题。 巩固除法竖式计算的方法,强化试商的技能。 3.完成练习二十二第3题。 以说出“先算什么,再计算”的方式,突出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巩固,同时培育仔细审题的能力。 (二)实践应用。 1.40个图形如下排列:第34个图形是( ),40个图形中有( )个。 2.小晨准备用一星期(7天)看完一本60页的图书,第一天看了12页,剩下的平均每天看几页? 设计意图:本环节复习题的选择突出了不同

48、层次,由简单巩固到实际应用,不仅培育学生思维的严谨性,还充分注重培育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畅谈收获,总结提升 谈话: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方法?还有哪些疑问? 二班级数学下册数学租船教案篇9 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两种解题方法的比较,学生对两种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更加清楚,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育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三)渗透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两种解题方法,选择解题方案。 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方案。 教具和学具 写有练习题的幻灯片和幻灯。 教学过程设计 (一)做一做,说一说 “一个缝纫组

49、运来98米布,做儿童服用了48米,做婴儿装用了45米,还剩多少米?”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并动笔做在课堂练习本上(用两种方法解答),老师课堂巡视,然后请两名学生板演(每人一种方法)。 学生甲98-48=50(米) 学生乙 48+45=93(米) 50-45=5(米)98-93=5(米) 学生解答后,老师可请学生先分析数量关系,再说说解题思路和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二)设疑激发爱好 老师谈话:刚才这道题同学们用两种方法进行了解答,很好!但是在实际中我们一般只要求同学用一种方法解答,那么这里就有一个方法的选择问题,就是选择比较简便的解答方法,怎样选择呢?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两道题,请你分别选择一种简便方

50、法进行解答。 1.光明小学艺术小组做了96个风车,送给第一幼儿园16个,第二幼儿园38个,还剩多少个? 2.妈妈给小红买了一双鞋25元,又买了一双袜子5元,给售货员50元,请你算一算应该找回多少元钱? 经过仔细思考审题后,大部分学生第一道题选择第一种方法解答,如下: 96-16=80(个) 80-38=42(个) 答:还剩42元。 第二道题选择第二种方法解答,如下: 25+5=30(元) 50-30=20(元) 答:应该找回20元。 学生解答后,老师又请同学分别说说选择算法的依据和解题思路及每步算式所表示的意义以加深对两种算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识别能力,老师可

51、再出一组题让学生独立选择方法做。 3.王老师买口琴用了48元,买笛子用了36元,给售货员100元,应该找回多少钱? 4.河里有40只鸭子,先上岸7只,又上岸13只,这时河里有多少只鸭子?老师要求同学全体动笔,列式计算解答。老师课堂巡视,尤其要照顾一下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是否也掌握了。最后请中、下等水平学生说一说解答过程。 (三)巩固进展 1.食堂有38筐萝卜。午饭吃了9筐,晚饭吃的萝卜的筐数跟午饭同样多,还剩多少筐?(要求用多种方法解答,并比较哪种方法简便) 请同学们做在课堂练习本上,然后分别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如:学生可能做出如下几种解法。 学生完成后,老师请同学分别说说选择算法

52、的依据和解题思路,对于用简便方法解答的学生要给予鼓舞。 2.铅笔每支4角钱,小刚买了3支,给售货员5元钱,应找回多少元钱?请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在课堂练习本上。 (同学们可能做出以下几种方法) 学生完成后,进行订正,并请同学们叙述每种解法的解题思路。同时在比较中指出解法二为最简便解法。 (四)比较沟通联系 通过上述几道题的讨论可让学生讨论一下两种解答方法的区别与联系(第一种解答方法是从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即两次求剩余;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减去第二个数。第二种解答方法是减去两个数的和,即先求和,再求剩余。两种方法虽然有所不同,但实质上是一回事,即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就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两个数

53、的和,其结果不变。这一知识是我们将要学习的减法性质),以加深对两种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题能力。 (五)试着做一做 1.一支铅笔4角钱,一块橡皮2角钱,小华买了2支铅笔,一块橡皮,一共用了多少钱? 2.铅笔每支4角钱,小红有1元钱,要买3支,还差多少钱?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综合练习课,重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因此课堂设计从整体设计上注意: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在亲自思考解答中比较两种方法区别与联系进而加深和理解两种解答方法的算理和算法,提高解题能力,培育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二班级数学下册数学租船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