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针法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_第1页
双针法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_第2页
双针法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双针法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双针法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关键词】腋路臂丛阻滞双针法单针法【摘要】目的:比拟两种注射方法应用于腋路臂丛的临床效果。方法:160例拟行前臂、手部手术的患者,评估感觉和运动神经的阻滞程度,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效果,观察和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中,前臂内侧皮神经的感觉评分和尺神经的感觉及运动评分,单针法高于双针法。结论:腋路臂丛阻滞双针法和单针法均可用于前臂及手部手术,但双针法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针法。【关键词】腋路臂丛阻滞双针法单针法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尺、桡骨骨折内固定术,尺、桡骨骨折术后内固定物取出术,手掌、腕部骨折内固定术,手掌瘢痕挛缩松解

2、术,前臂软骨瘤、脂肪瘤切除术、手、前臂外伤清创缝合术。共160例,男108例,女52例,年龄1465岁,asaiii级,患者神志清醒能积极配合。凡符合以下标准之一的患者应予排除:臂丛神经阻滞的系统疾病或部分病变;臂丛神经已有损伤的患者;腋动脉不能触及的患者;上肢外展困难的患者;体重40kg;年龄14岁。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即组(单针法)和组(双针法)每组80例。操作方法:术前30分钟常规肌注鲁米那钠0.1g,阿托品0.5g。体位与定位:病人仰卧,头偏向对侧,患者外展90,屈肘90,前臂外旋,手臂贴床,呈“敬礼状,在腋窝处触及腋动脉,取腋动脉波动最高点。方法:皮肤常规消毒,左手示指按在腋动脉上作为

3、指示,右手持一次性注射针头(牙科专用注射针头),先在腋动脉最高搏动点外侧约0.5处,斜向腋窝方向刺入,穿刺针与动脉呈20夹角缓慢推进,直到出现刺破纸样的落空感,说明针尖已刺入腋窝血管神经鞘,松开针头,可见针头随动脉搏动而摆动,即示针已进入腋鞘内。用同样的方法在腋动脉最高搏动点内侧进针。先将吸好局麻药的注射器接到腋动脉外侧的针头上,回抽无血后,注入局麻药1520l,再向腋动脉内侧的针头内注入局麻药1520l。所用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15l+0.75%布比卡因15l+生理盐水10l+肾上腺素0.1l配成的混合液。观察指标:常规持续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常规用面罩吸氧。感觉和运动组织程

4、度的评分(注药后1520分钟),针刺前臂外侧(肌皮神经支配区)、大鱼际区(正中神经支配区)、桡侧手背区(桡神经支配区)、前臂内侧(前臂内侧皮神经支配区)、小鱼际区和尺侧手背(尺神经支配区)。0分:感觉完全丧失;1分:感觉部分丧失,无痛觉;2分:感觉正常,无痛觉;3分:感觉正常,痛觉减弱;4分:感觉和痛觉均正常。检测肘关节、腕关节、手指的运动情况:0分:完全瘫痪;1分:肌肉细微收缩但不能挪动关节;2分:关节可细微平行挪动但不能抬起或屈伸;3分:肢体能克制地心引力抬起或屈伸;4分:肢体能对抗外界阻力运动;5分:肌力正常活动自如。术中阻滞效果评级:以切皮、别离组织、游离骨折端、复位、钢板或钢针内固定

5、、缝合皮下组织为观察时点,评估患者的阻滞程度。1级(1分)阻滞完善,患者无痛、安静;2级(2分)阻滞欠完善,患者有疼痛表情但能忍受,需静注芬太尼或盐酸哌替啶等阿片类受体冲动剂;3级(3分)阻滞不完善,患者呻吟躁动,需加用部分麻醉并静注氯胺酮1-2g/kg完成手术;4级(4分)阻滞失败,需改用其他麻醉方法。结果桡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的感觉及运动评分和术中阻滞效果评级,i组(单针法)高于ii组(双针法)。160例患者中145例麻醉效果佳,13例麻醉效果欠佳,其中i组10例,ii组3例,两例麻醉效果差,其中1例穿刺内回抽有全血,另1例为尺骨鹰嘴骨折,患者高度紧张,2例手术均改用全身麻醉。

6、讨论臂丛神经阻滞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确切的特点,不仅阻滞运动神经,同时阻滞交感神经,可以终止血管痉挛,使患肢血管扩张,增加患肢的血供,可有效的改善肢体循环,有利于术后康复1。但阻滞效果却因人而异,与操作医生的技术程度、进针的方法也有很大关系,在没有神经刺激仪定位的情况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局麻药是否注入“鞘内,还应与药物注入点的位置相关,与注射局麻药的容量相关。已有多项研究说明,在神经刺激仪的引导下,多点臂丛神经阻滞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单点臂丛神经阻滞2。神经阻滞的成功有赖于穿刺入路的正确定位,所以必须熟悉定位的标志。神经阻滞是将局麻药物注射至神经干(丛)旁。腋路臂丛神经主要包括肌皮神

7、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因肌皮神经和正中神经在腋动脉外侧;桡神经和尺神经在腋动脉内侧,所以传统的一点发很难阻滞上述各神经;要想对四支神经阻滞必须采用两点法或多点法。总之,从临床效果观察,双针法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经济、实用、环保、平安、患者易于承受,术中易于呼吸循环的管理,并发症少,镇痛时间长,术后便于护理、恢复快等优点,在基层医院尤为适用。但也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参考文献】1董兆辉,冯强,罗勇,等.连续臂丛阻滞在断指(肢)再植患者中的应用.临床麻醉学杂志,2022,12:1040-1042.2赵璇,王英伟,尤新民,等.低浓度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多点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研究.临床麻醉学杂志,2022,12:830-832.声明:本站文章仅给需要的医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