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戏”与《三国演义》的传播_第1页
“三国戏”与《三国演义》的传播_第2页
“三国戏”与《三国演义》的传播_第3页
“三国戏”与《三国演义》的传播_第4页
“三国戏”与《三国演义》的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国戏与?三国演义?的传播【内容提要】在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并刊行之后,“三国戏主要以小说为改编蓝本,人物与情节都与小说极为接近,特别是通过著名演员的精彩表演,“三国戏中的人物形象给承受者留下了深入印象,这些都对三国故事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三国戏与小说文本毕竟存在着不少差距,尤其是全书的整体构造与某些细节难以如实表现,因此对?三国演义?的文本传播又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使小说的文本传播与“三国戏同步开展,是我们应当考虑的现实问题。【关键词】三国戏三国演义传播早在长篇章回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之前,金院本和元杂剧中就有许多“三国戏,并成为小说最后成书的来源之一。在小说成

2、书之后,“三国戏不断丰富开展,对?三国演义?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截止到?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视为“三国戏播放的20世纪90年代,可以这样说,没有读过小说文本的人大有人在,但没有看过或听过“三国戏的人却寥寥无几。“三国戏与小说?三国演义?的关系如何,对?三国演义?的传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以及如何使文本传播与“三国戏同步开展,是我们应当关注并给予答复的现实问题。一陶君起?京剧剧目初探?4所著录的“三国戏有140种之多,每一剧目几乎都与?三国演义?的情节相联络。有的是一回分为几个剧目,如第八回有?斩张温?、?连环计?、?凤仪亭?,第二十五回有?屯土山?、?破壁观书?、?白马坡?,

3、第二十六回有?战延津?、?战汝南?、?灞桥挑袍?,第二十八回有?卧牛山?、?硭砀山?、?古城会?,第六十三回有?落凤坡?、?荆襄府?、?过巴州?等等。有时同一剧目涵盖数回,如?七擒孟获?62场,包括了八十七至九十回的内容。有时几个剧目常常连在一起演出,如?斩张温?、?连环计?、?凤仪亭?、?诛董卓?四戏连演,名?吕布与貂蝉?,包括了第八和第九两回的内容;再如?群英会?、?借东风?、?火烧战船?、?华容道?四戏连演,称?全部三国志?,包括了第四十五至第五十回的内容;再如?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謖?三戏连演,简称?失空斩?,包括了第九十五和九十六两回的内容。沈伯俊主编?三国演义辞典?所录“三

4、国戏的数目更为可观,京剧有245种,川剧99种。河南戏剧研究所编?豫剧传统剧目简介?所录“三国戏有79种。5?山西地方戏曲汇编?所录“三国戏有147种6(297)。从内容上看,后起的“三国戏根本上与小说文本相一致,但为了适应舞台演出,增强舞台效果,又进展了许多艺术加工。到达了雅俗共赏,通俗生动的目的。如“苦肉计中诸葛亮的表现,小说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是这样讲述的:众官扶起黄盖,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迸流,扶归本寨,昏绝几次。动问之人,无不下泪。鲁肃也往看问了,来至孔明船中,谓孔明曰:“今日公瑾怒责公覆,我等皆是他部下,不敢犯言苦谏;先生是客,何故袖手旁观,不发一语?孔明笑曰:

5、“子敬欺我。肃曰:“肃与先生渡江以来,未尝一事相欺,今何出此言?孔明曰:“子敬岂不知公瑾今日毒打黄公覆,乃其计耶?如何要我劝他?肃方悟。孔明曰:“不用苦肉计,何能瞒过曹操?今必令黄公覆去诈降,却教蔡中、蔡和报却其事矣。子敬见公瑾时,切勿言亮先知其计,只说亮也抱怨都督便了。7京剧?赤壁鏖兵?中那么是:鲁肃见孔明自饮,夺其酒杯掷地。鲁肃我不服你了。诸葛亮大夫,你怎么又不服我了?鲁肃我家都督,怒责黄盖,众官皆都求情。可你到此乃是一个客位,连一个人情都不讲,竟在一边吃酒,那个酒就如此好吃?我不服你了!诸葛亮啊,大夫,你错怪我了。他二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与我什么相干?鲁肃啊,想世上的人,有愿挨打的么?

6、诸葛亮此乃是计啊!鲁肃怎么又是一计?倒要请教。诸葛亮大夫!唱西皮摇板他二人定的是苦肉之计。鲁肃收蔡中、蔡和呢?诸葛亮接唱收蔡中与蔡和暗通消息。鲁肃今日事?诸葛亮接唱黄公覆受苦刑尽是假意,见公瑾切莫要说我先知。笑哈哈哈下8将两者进展比较,可以看出戏剧唱词根本上是从小说变化而来,但也略有不同。一是诸葛亮由“袖手旁观变成了“在一边吃酒。因为“吃酒便于演员表演,而“袖手旁观那么显得呆滞;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表现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二是诸葛亮的道白更为通俗,让他径直说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使听众更易理解。三是进一步突出了鲁肃忠厚老实的性格特征,小说中诸葛亮稍加点拨,鲁肃便明白了周瑜的用意。戏曲中鲁肃听了“

7、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后还不明白,继续问道:“想世上的人,有愿挨打的吗?诸葛亮说这是计,他接着问:“怎么又是一计?又问:“收蔡中、蔡和呢?这些问话既是舞台表演的需要,也充分显示了鲁肃颇为憨厚的性格。近人武樗瘿曾指出:“余观?白门楼?一剧,吕布被缚,有责骂貂蝉一折。或问余曰:?演义?载白门楼吕布被擒,貂蝉并无下落,此后生死存亡,不得而知。戏剧之上,乃如此扮演,且另有?关公月下斩貂蝉?一剧。信乎?否乎?予曰:否。9(828)吕布斩貂蝉或关公斩貂蝉都不见于小说文本,但在戏曲舞台上却有较大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适应社会的需要,出现了几部新编“三国戏。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曹操与杨修?、?曹操举贤?等,曹

8、操不再是反面形象,与?三国演义?有着明显不同。90年代播出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虽然根本上忠实于原著,但也作了一些改动。如第七集?凤仪亭?对貂蝉结局的处理,第三十七集?横槊赋诗?增加了人物师勖等等10(369)。更为重要的是,从小说文本转换成电视画面,面临着许多难以克制的矛盾,这又必须以牺牲文本为条件10(377)。由此可见,“三国戏对小说文本总要做或多或少的改动,有时甚至是较大的改动,而这些又会直接影响到?三国演义?的传播效果。二与阅读小说文本相比,欣赏戏曲不仅更为轻松,而且可以不受文化程度的限制,因此“三国戏的传播范围、传播力度在某种意义上甚或要超过?三国演义?的文本传播。清人顾家相曾说

9、:“盖自?三国演义?盛行,又复演为戏剧,而妇人孺子、牧竖贩夫,无不知曹操之为奸,关、张、孔明之为忠,其潜移默化之功,关系世道人心,实非浅鲜。11近人三爱说得更为详细透彻:戏曲者,普天下人类所最乐睹、最乐闻者也,易入人之脑蒂,易触人之感情。故不入戏院那么已耳,苟其入之,那么人之思想权未有不握于演戏曲者之手矣。使人观之,不能自主,忽而乐,忽而哀,忽而喜,忽而悲,忽而手舞足蹈,忽而涕泗滂沱,虽些少之时间,而其思想之千变万化,有不可思议者也。故观?长板坡?、?恶虎村?,即声英雄之气概由是观之,戏园者,实普天下人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人之大老师也。12从以上所说可以看出,戏曲比小说的受众要广泛得多

10、,艺术感染力更为直接,而且传播的地域也极为广阔。许多剧目不仅见于京剧,而且还分别见于河北梆子、同州梆子、晋剧、秦腔、豫剧、徽剧、汉剧、湘剧、川剧、桂剧、粤剧、滇剧等地方戏种,只不过有时剧名有所不同。如京剧、川剧、豫剧、秦腔、河北梆子之?虎牢关?,汉剧、同州梆子那么名?三战吕布?;京剧?三让徐州?,汉剧那么名?战徐州?。由于戏曲演员的精彩表演,使人物形象更加详细可感,个性也更加鲜明。清人余嵩庆非常赞赏演员孙彩珠的表演,说他演?黄鹤楼?、?群英会?诸剧,“为公瑾后身,衣服丽都,神采飞动,嫣然一笑,倾阳城,迷下蔡,缺乏多也。13另一位清人苕溪艺兰生那么对徐小香等演员的演技大加赞美:“岫云主人徐小香,

11、精音律,向以昆生著名,评曲者必首屈一指。顾自衿异,园主几聘请而未肯轻出。兼善黄腔,尝于堂会观?群英会?一剧,时主人演周郎,王九龄演诸葛,张喜演鲁肃,赶三演蒋干,须眉毕现,凛凛如生。就中主人与九龄,尤出色当行,真所谓一时瑜、亮。14这种精彩的表演使人百看不厌,并可留下长久的回忆。著名演员徐小香擅演周瑜,其表演艺术让人过目不忘。吴焘曾说:“余尤爱徐伶于打盖一场走场时,手拂雉尾,摇曳多姿,尽态极妍,无美不备,迄今四十余稔矣,犹历历悬吾心目间也。15(785)转贴于论文联盟.ll.以戏曲作为传播方式,演员成为传播者,其对?三国演义?的理解便会直接影响到承受者。关羽和诸葛亮是演员们特别崇拜的对象,由他们

12、扮演的这两位人物也就格外引人注目。近代剧评家周剑云认为:“关公戏乃戏中超然一派,与其他各剧,绝然不侔。演者必熟读?三国演义?,定精神、艺术二类。所谓精神者,长存尊敬之心,扫除龌龊之态伶界对于关公,崇拜之热度,无论何人,皆难比较,群称圣贤爷而不名,认定戏中之人,忘却本来之我,忠诚揣摩,求其神与古会。策心既正,乃进而研究艺术。以予所见,第一在扮相之英武。要求扮相之佳,尤在开脸之肖。关公之像,异乎常人之像,眼也、眉也、色也,皆有特异之点,可以意会,难以言传。第二在做工之庄严。要求之好,尤在举动之镇静。关公之武艺,异于常人之武艺,儒将风度,重如泰山,智勇兼全,神威莫测。用力太猛,那么荒于粗野;手足无劲

13、,那么近于萎靡。以是舞刀驰马,极不易做,此那么勤习无懈,方能纯化。16(297)能到达这一标准的演员屈指可数,绰号“三麻子即王洪寿的演员扮演关公,“须发苍白,两鬓已斑,双目忽开忽合,严威凛然一假设其人足以代表关公者。?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一段笔墨虽不多却相当生动:“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三麻子深深领会了这段描写的精神,在表演时“与马良饮酒对弈。华元化且刮且窥,防其痛也。三麻子于此仅蹙其眉,暗示疮疼,遂即不以为意,此场态度最正确。再如“败走麦城,几个趟马姿势,非常遒劲,一跃被擒,关公、周仓横插而下,尤见精彩。16

14、(793)他对关羽推崇备至,每当演出之前,都要面对关羽神像焚香礼拜。登台亮相,就如同关羽英灵附着其身。观众“观其蚕眉凤目、枣颜美髯,巍巍乎假设天神由玉阙而下降尘埃,不由不肃然起敬。广东一带的许多人将其照片顶礼供奉,认为是关公再生。16(800)演员对?三国演义?文本一般都比较熟悉,并在关键时候能有所发挥。吴焘在?梨园旧话?中记载了这样一件轶闻:“余三胜于?三国演义?一书,素所研习。颇能贯串其词句。记得某科团拜堂会,有巨公欲令程、余、张三伶共演一剧,提调戏者令三人自行商酌,议定演?战成都?,程饰刘璋,张饰刘先主,余饰马超。佥谓此剧之马超无可表见。迨余登场,于刘璋诘问其因何投降刘先主,超将刘璋如何

15、暗弱,先主如何仁义,且为景帝裔孙,谱系班班可考,人心所附,天命归之,弃暗投明,实由于此,洋洋数十语,顿挫有法,英气逼人,观者无不拍掌。15(785)还是这同一场戏,扮演刘璋的演员也可以别出机杼,既表现出了刘璋的昏庸,又表现出了他的仁慈。刘璋对马超说:“孤岂肯失信于你?“明带有忍痛绝决之神气。他对诸葛亮说:“好一个不得已而为之“那么带有嬉笑怒骂之神气。及后迁往公安,对刘备云:事到如今,任你君臣所为。那么带一种凄惶之神气。“至责备玄德君臣时,拂袖冷笑,大义凛然,足使玄德、孔明冷水浇身,开口不得。对严颜几句唱工,亦足令二臣短气。9(825)著名京剧演员程长庚扮演诸葛亮特别出色,但他“只演?安五路?、

16、?天水关?两出。询其何以不演?战北原?、?空城计?诸剧,据谓殊失诸葛公慎重身份。15(786)程长庚认为诸葛亮一向用兵慎重,不可能冒“空城计之类的风险,出于他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理解,因此他有选择地演出诸葛亮戏。女演员苗鑫茹演?徐母骂曹?,分寸把握得非常到位得体。徐庶到许昌后,派人来接母亲,看到来人没有家书,“乃作踌躇疑虑之态。“至与操辩论时,一段说白,字字沉着,而又斩截,如并州剪,如哀家梨,令人神爽。假设夫通体唱工,那么运用嗓音,全由丹田底含吮而出,绝非放开喉咙。乍听之,那么响遏行云;细按之,那么毫无神韵者可比。16(830)不仅扮演正面人物如此,反面人物同样如此。一位艺名为“鹧鸪的演员饰演董

17、卓,“微惜躯干不肥,袍内又不加衬衣,行动似不雄壮。面奸险刻毒之态溢于眉宇间,笑是奸笑,乐是奸乐,怒是奸怒,神情堪称独绝。他在“大宴一场戏中,“一见貂蝉,色迷心窍,情不自禁,碍于王允,又故作庄重之态,老奸巨猾,可发一噱。在“梳妆一场中,“明明是染疾,暗将色欲戕人一层意思表白,含蓄不露,令人味乎其言。在“掷戟一场中,“得机失势,所惜凤仪亭太不壮观耳。再如曹操的扮演者,黄润甫、郝寿臣、侯喜瑞、袁世海等,都曾被誉为活曹操。由于他们对曹操性格特征的把握有所不同,因此在脸谱及表演上也各有侧重。黄润甫突出了其奸狠,郝寿臣突出了其变化多端,侯喜瑞注重其善用权术,袁世海那么更注重其复杂性格,但根本上都与小说文本

18、中的曹操形象相一致。到了20世纪80年代,在?曹操与杨修?及?曹操举贤?中曹操的形象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却缺乏以改变人们心目中曹操“白脸奸臣的形象,这也可看出“三国戏的宏大影响。随着社会的开展变化,传统戏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三国戏也不例外,20世纪90年代后的许多年轻人是通过电视连续剧理解?三国演义?的。这部连续剧以忠实于原著为制作标准,对于?三国演义?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三毫无疑问,“三国戏极大地促进了“三国故事的传播,但对?三国演义?文本的传播却有着正负两方面的作用。从正面来说,进步了?三国演义?的知名度,增强了人们阅读原著的兴趣。这可以从?三国演义?的印刷出版情况看出。随着

19、20世纪90年代?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的播出,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个出版?三国演义?的热潮,先后有近百家出版社出版了各种形式的?三国演义?,绣像本、插图本、评点本、校注本、白话本、缩写本、豪华本、改写本、儿童本等等,不一而足。各种大小书店都可以同时见到几种不同版本的?三国演义?,家家户户也几乎都有一部甚至多部?三国演义?。但与此同时,“三国戏对?三国演义?文本的传播也有着负面的影响,首先出现了以看“三国戏取代阅读原著的问题。从本质上说?三国演义?和“三国戏都是对三国故事的传播,只不过传播的媒介有所不同而已。但实际上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文本的文学描写可以给承受者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调动读者的再

20、创造才能。但是读原著需要一定的文化程度和阅读才能,这就使不具备这些条件的承受者受到了限制。而观看“三国戏那么比阅读原著更为轻松便利,因此许多可以阅读原著的读者也放弃了对原著的阅读,而仅仅以看“三国戏为唯一的承受途径。更为严峻的是戏剧舞台上的传统“三国戏也日见衰微,电视连续剧几乎成为许多承受者尤其是年轻人的唯一承受方式。而电视连续剧无论多么忠实于原著,也与小说文本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观看“三国戏应当推动阅读?三国演义?,而不应当取代阅读?三国演义?。其次,“三国戏尽管比文本要更加详细形象,但自有其无法替代文本之处。“三国戏突出了人物形象,但淡化了全书的整体构造。前面已经指出,?三国演义?中大

21、约20回没有对应的“三国戏,其中不乏重要的情节。如第六回?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第三十三回?曹丕乘乱纳甄氏,郭嘉遗计定辽东?等。虽然有时一回改编成了几出“三国戏,但仍然无法与文学表达相比。如根据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改编的戏剧有?斩张温?、?连环计?、?凤仪亭?,应当说已经很全面了,但小说文本中的许多细节甚至是比较重要的情节却无法交代。这一回的开头是蒯良劝刘表乘孙坚已死之机夺取江东,刘表却要以孙坚之尸换回黄祖,以致于丧失了大好时机。这一细节充分表现了刘表的昏庸无能,但“三国戏中却没有对应的剧目。20世纪90年代播出的电视连续剧长达84集,但仍然无法解决这一问题

22、。正如沈伯俊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小说的浪漫情调、传奇色彩与电视具的务实风格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如“张飞大闹长坂桥在小说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刘豫州败走汉津口?中是这样描写的:“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见到曹操及其部下后,他连喝三声,第一声使曹军“尽皆股栗;第二声使曹操“颇有退心;第三声“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逃走。这种精彩夸大的描写在电视连续剧中却处理得极为平淡无奇。假如说这类缺陷还可以弥补的话,那么“小说的丰富情节与电视剧的取舍剪裁之间的矛盾却难以解决10(382)。因为小说以文字为传播媒介,而

23、电视剧那么以画面为传播媒介。小说描写一个情节可以随意挥洒,可以运用插叙、倒叙、补叙等多种表达手法。电视连续剧那么有其独特的规律,如时间的跳跃性不能太大,每一集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故事情节,而且要有高潮、有起伏。但实际做起来却有不少困难,高潮不够明显,情节仍有许多遗漏。再次,“三国戏的某些改动有时与小说文本相去甚远,如诸葛亮羞辱司马懿之事,小说表达比较简单:“孔明乃以巾帼并妇人缟素之服,盛于大盒之内,修书一封,遣人送至魏寨。“司马懿看毕,心中大怒,乃佯笑曰:孔明视我为妇人耶?即受之。然后奏闻魏主,请与蜀兵交战。但其真实用意是希望借主君之命稳定军心。7(1064-1065)晋剧那么将

24、此情节改编成了一出闹剧,让诸葛亮与司马懿、司马昭父子同台登常诸葛亮命司马昭把巾帼女衣拿回去让司马懿穿上,然后司马懿有一段非常滑稽的唱词:把一个老司马扮就裙钗。大司马出营来一摇三摆,学一个妇人走步步彷徨。私下演官下用我再学拜,东摇摇西摆摆意态娇乖。戴一顶美翠冠乌云外坠,胭脂粉香气浓涂满双腮。樱桃口不大点儿胡须遮盖,小金莲赛舟船踏在尘埃。司马昭与父王把马来带,咱父子今日里同拜土台。更为可笑的是,当诸葛亮说:“你假设朝着西蜀,将我主大拜二十四拜,口称我奴家大司马拜揖,山人即刻收兵回川。司马懿竟然当真要拜。其子司马昭说:“父王不可,岂不怕后人耻笑他却说:“儿呀,自古常言柔能克刚。孔明他今日羞不死为父,为父倒要气死他个牛鼻子孔明。接着唱道:学一个无耻人面皮要厚,管教他诸葛亮老命难留。我朝着西蜀忙叩首,回头来再拜汉武侯。汉大丞相,我奴家大司马与你拜、拜、拜!诸葛亮没想到司马懿会如此举动,惊讶地说道:“天哪!山人定下此计,本相把这老贼羞死,不料他不顾羞耻,身穿女衣、头戴凤冠、站立土台之下,一拜再拜。看来山人计策不成,反落人笑。真叫人气唉,有了。我不免对着他营兵丁与我营将士将他辱骂一常但是司马懿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气得诸葛亮“咽喉断,一口黑血上下翻。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