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镇志》读书笔记_第1页
《南浔镇志》读书笔记_第2页
《南浔镇志》读书笔记_第3页
《南浔镇志》读书笔记_第4页
《南浔镇志》读书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汉语言 101 班姚XX2022022145南浔镇志读书笔记 10志书一本难遗忘读南浔镇志有感汉语言 101 班 姚 XX2022022145课题:浙江地方文化南浔镇志【M】 朱从亮主编;出版社:南浔镇工会南浔镇退休职工委员会;1984.1 出版;出处:密歇根大学;页数:共 438 页南林依稀文史香,浔溪清迢温存乡。一镇落城七百年,志书一本永思念。从来没有一本书能够让我感受到如此的亲切,从来没有一本书能够让我感受到如此的暖心,从来没有一本书能够让我感受到如此的陈久弥香,从来没有一本书能够让我感受到如此的难以遗忘从上小学到 大学,我看了不少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书,然而我只能说它们丰富了我了思想,

2、提高了我的素养但 真正能荡涤我内心,让我心生永久骄傲的是它南浔史志,或许出于那份对文学的追求,或许出于对作者的仰慕,或许出于那份永恒的桑梓情怀志书编写是承受标准的语体文(即白话文),不用口语、文言和文白夹杂的文体。行文要求准确、朴实、简练、流畅而且要杜绝空话、套话、假话。南浔镇志作为“志”这种文学也具有这些特点,所以它让 我读起来很轻松,并不需要像读文言文一样去理睬其皮里阳秋之意,即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或许还只是断 章取义。我一拿起它读时虽然字数较文言文、散文等体裁形式而言多了很多,但读起来一点也不累,更是 别有一番味道在心头的,它让人感觉到很真实、一点也不浮夸,作为一个南浔人在读这本书的更有亲

3、身经 历之感,或许它的文史让我这个晚辈在老人们促膝长谈中耳濡目染过,或许它的美景大多都被我这个南浔 人顿足留恋过,或许它的语言是我这个汉语言专业的学生很少接触过而产生了一种“最生疏的生疏人”之 感朱从亮老先生驾鹤西去,屈指已有数十年了。我听我爷爷提到过他但始终觉得他离我很是遥远。当我从朋友那里借来南浔镇志,翻开书本,“朱从亮”三个闪光的名字翼然地消灭在我的眼前,我的内心莫名地消灭了一种感动感,或许出于最原始的那份“生疏”接下来的日子,我利用两个星期的时间看完 了这本镇志,而后的两个星期里我开头写这篇读书笔记。在写得过程中,我认真打量着册官修的豪华南 浔镇志和“过从甚密”的大叠素面志史,不知不觉

4、眼前就会消灭出这位赍志以殁的当代南浔民间修史第 一人朱从亮。朱老的修志始于上世纪六十年月初,他参与了南浔区农业史的编写。七十年月,他 参与南浔镇退休职工的活动,收集、编写了常用天气谚话200 条和吴兴六百年旱涝史两本具有南浔特色的气象资料。八十年月初征集了南浔镇工商业史。在和张和孚、周子美先生的交往中, 渐渐颖悟出南浔镇志史断层的缺撼。他有感于从明崇祯年间潘尔夔始修浔溪文献直至民国,270 多年中先后续修镇史 16 次之多的“志史之镇”,建国后却不再有人问津,从而萌生出以一己之力为南浔续志的宏愿,并随即进入操持此项文化胜业的角色。1983 年后写成了解放后第一部南浔镇志。南浔镇志,是由朱从亮主

5、编,1984 年由南浔镇工会南浔镇退休职工委员会出版的一本志书。在我看来它是一部思路很清楚的一本书,全篇总体框架为:总述、大事记,中间是志的记述主体,该主体实行编 章方式与条目相结合的构造层次从政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物、丛录七个方面进展整体谋篇布 局,编下依据各行业、各专业归类设章,南浔镇志在整体谋划之后,在每个编目下又设了五到八章, 章下再按各行业、各专业的记述主体设节,比方在讲到南浔历史沿革的时候,他从建镇前、宋元时期、明 清时期、太平天国时期、民国时期、中国成立后等方面进展节的设置让人一看就名目了然,不仅如此它 在节下又以条目形式开放,比方在建镇前他从春秋、秦、东汉、西晋、隋、

6、唐、南宋等时期以条目形式进 行开放,让人更觉清楚、构造性强、印象深刻。固然,我对其印象深刻的远不仅此,现在我将从五个方面 对其进展具体的摘录和整理,并表达一些我关于其内容的粗浅看法:一、南浔之廓概况“南浔位于杭嘉湖平原北部,湖州市东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014,北纬303053。现镇区东西宽约 1.2 公里,南北长约 2.2 公里,镇域总面积 34.27 平方公里,其中镇区为 2 平方公里。海拔 3.5 米, 其东与江苏省吴江市震泽镇接壤,西距湖州市区30.3 公里,陆路至上海市 120 公里,至嘉兴市 96 公里, 至杭州市 124 公里,至苏州市 97 公里,距太湖 9 公里。历来是江苏与

7、浙江边贸城镇之一。又系湖州至上海水陆路主要通道。镇境平畴沃野,1989 年耕地面积 29894 亩,专业桑地 5400 亩,农村内塘 612 亩,水田 5000 亩,总人口 43000 人,平均每平方公里 1255 人,有汉、畲等 7 个民族,镇辖 27 个行政村。”纵观现在的南浔,南浔镇已是湖州市南浔区委所在地,全镇区域面积 141.3 平方公里,其中古镇区 2平方公里,总人口 13.74 万。现拥有全国文明镇、中国魅力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美丽乡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国千强镇、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长 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浙江省百强镇等诸多

8、荣誉称号。看到南浔飞速进展,地位的显著提高,我的心中 也由衷地感到骄傲。气候属东亚业热带季风潮湿区,年平均气温16左右,年平均降水量 11501200 毫米之间,年日照18382100 小时,年平均气压 13532kPa,无霜期 240 天左右,四季清楚,夏、冬稍长,70降水集中在 46 月和 89 月间,光、热、水同期,结合良好,有利于农业生产,耕作制度,一年可二、三熟。自然资源丰富,包括水、土地、气候、野生淡水鱼、水乡自然景观等五个方面。镇境水源充分,有东苕溪支流贯穿,又有荻塘(水道),长湖申航道与市河相接,镇村港汊密如珠网,富水上交通和浇灌之利;土壤属小粉土科和青紫泥土科,经长期耕作,发

9、育成水稻土;野生鱼类品种繁多,诸如鲫、鳜、鳗、鲈、 虾、鳖等等。其中有些已进展人工养殖;江南典型的水乡环境,自然风貌千姿百态,古往今来,很多诗人 对旖旎景观作了描述,诸如:“港汊纵横入水乡,菱歌隐隐起迥塘”、“浔溪溪畔遍桑麻,溪上人家傍水涯”、 “野花临水发,江鸟破烟飞”。道出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人文景观和古迹众多:小桥流水人家 的明代建筑百间楼,著名全国的嘉业藏书楼,江南园林佳构小莲庄,张静江、张石铭等名人故居,丝业会 馆、明清石拱古桥等等,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是文化的珍宝,也是旅游资源的主要组成局部,近年来, 为国内外很多旅游者、社会科学工作者所注足流连。南浔建镇至今的漫长岁月中以经济

10、、政治为主线来剖析,可以从南浔镇志中找出线索,根本上可分为以下六个历史阶段南浔镇的历史沿革:从村落到建镇阶段明万历至清中叶雄镇阶段江南名镇阶段民国中期进入式微阶段中国建立到1978 年1978 年开头进入快速安康进展的阶段。可以说,这每个阶段都独具特色,每个阶段都各有风情,在我看来,在经济、政治上更显“富有”“整律”的特色。其次、三点我将以南浔经济之富和政治之律来开放书写:二、南浔之富经济上海开埠后,南浔凭借“辑里湖丝”,跨出国门,成为中国最早的开放型经济“领头羊”,涌现了中国 最大的丝商群体“四象八牛”,南浔因之而成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萌芽最早的地区。开放富庶的经济,带 来了政治、思想、文化的

11、开明思潮,铸就了“目光远大、困难创业、开拓进取、永不停息、脚踏实地、坚 韧不拔、责任在肩、甘于奉献”的“象牛”精神。当代南浔人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弘扬浔商文化, 传承象牛精神,着力创业创,致力富民强镇。2022 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 206.01 亿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52.56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9.00和 13.88。工业经济实力雄厚,实木地板产销量占全国50% 以上,拥有 18 件中国著名商标,获誉“中国实木地板之都”;电梯电机业蓬勃进展,被称为“中国电梯之乡”。农村经济特色鲜亮,形成了以特种水产、花卉苗木、蔬菜、禽畜饲养和优质米为主的农业经济 构造,“农家乐”、“渔家乐”等

12、休闲观光农业势头强劲。现代效劳业增量提速,浙江南浔建材市场年成 交额 80 亿元,被评为全国竞争力 50 强建材市场之一,成为“中国最大的胶合板集散中心”。工业:辑里湖丝:历史上南浔的经济进展,是以蚕桑生产为根底的。南浔的蚕桑生产在南宋前已很兴盛。明中叶 时,南浔镇的七里丝以质取胜,清雍正后雅化为辑里丝,从今它不仅“擅名江浙”,而且转辗外销,“名 甲天下”。在中国成立后,南浔经济逐步以蚕丝贸易为中心的商业性市镇转向工商农贸综合进展的轨道。 丝绸纺织工业:民国初期,辑里湖丝虽受意、日等国机械厂丝的挑战,仍以“色白、经匀、质韧”的特色 畅销欧美各国。一战后西方各国经济处于恢复进展阶段,辑里丝虽经改

13、进,但质量仍逊于机械厂丝,促使创立了缫丝厂,民国初期南浔开头了近代丝绸纺织工业。中国成立后,南浔丝绸纺织工业得到进展。80 年月末,南浔丝厂完毕了制丝企业单一生产白厂丝的历史建立了从缫丝到服装的丝绸生产体系。1991 年,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生产销售的南浔绢纺场建立后打造了中外合资浙江合众皮质品公司,为南浔制造了极多 的财宝。制革皮件工业:南浔是江南皮革制品的重要发源地,皮革生产经营已有半个多世纪不按南浔镇志离现在约有 70 余年的历史。民国30 年德泰顺羊毛行进展为德泰顺硝皮作,为南浔制革工业进展打下初步根底。解放初,德泰顺硝皮作在当地政府扶持下恢复生产。1995 年实行公司合营,该称制革厂。

14、70 年月初进展了南浔皮件厂。80 年月后皮件制造业加快了进展步伐,创办了极多的皮件厂。它们也为进展制造了极大的财宝,就拿德泰顺制革厂来说,它的现有依据南浔镇志的时间面积5.4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4.1 万平方米,职工 421 人,有引进制革设备 32 台,国产套用设备 141 套,固定资产原值 1780 万元, 1991 年完成产值3865 万元,创立税267.91 万元。看到这样的佳绩怎么能不让我这个南浔人而感到傲慢呢? 其他:家电、机械、建材、化学工业、电力等工业农业:蚕桑:南浔四乡生产水稻、蚕桑,早有“根桑志富甲于浙右”之称,蚕桑生产尤为兴旺,在南浔经济进展 中占有重要位置。早在南宋

15、建镇前南浔蚕桑已呈兴盛景象。明万历年间辑里丝名著全国,清代前期辑里丝 蜚声中外。抗日战斗期间,南浔蚕桑生产遭到严峻破坏,一蹶不振,抗日战斗成功后仍未能挽回颓势。至 解放初,南浔农村桑园有所衰败,蚕茧也受挫;1950 年浙江省发动农民恢复和进展桑园,提高蚕桑价格, 蚕桑业也开头有所好转但 19581962 年由于人为因素加自然灾难,桑园花白地增多,蚕茧再次受挫,不过在 19631967 年对蚕茧实行奖售政策,促使蚕茧生产快速恢复,其产量和桑园面积也逐年递增。到 1992 年蚕茧总产 655.13 吨,每亩桑园产茧 90.69 公斤分别比 1949 年翻了 3 番和近 3 番。从这里我也不由的想起

16、了我妈妈养的蚕,我真的不得不感慨,现在养蚕技术可以说是相对兴旺了,有热炉加温促进蚕的生长,有农药施肥增进桑叶的产量和质量没想到在南浔的蚕桑历史上还有如此受挫的一 面,但无疑的是蚕桑业在现在已经成为重要的财宝制造业。养殖:南浔农村家禽以养猪羊为主,兔次之,耕牛不多,家禽主要是鸡、鸭、鹅。湖羊:湖州地区早在 6 世纪中叶已有农户养羊,相传由北方小寒羊引进驯成,隋仁寿二年吴兴郡改为湖州始称湖羊。宋代时南浔农村已是普遍饲养湖羊。猪:农村习惯养生猪,品种以黑毛猪为主,亩田头数仅 0.13 头。解放后,引进良种,以白种为主,养猪生产快速恢复。到 1992 年生猪年末存栏总头数 13505 头,养猪专业户

17、14 户,制造了极大的财宝。在我看来,这种猪业的生产尤其是以专业户养猪的模式对于我们现在农村养猪业来说打下了很好的根底。兔:农村历来以家养肉兔为主,少数农户饲养长毛兔。1992 年家兔年末存栏 15637 只比上一年增加一倍以上,成为南浔经济收入的重要局部。土特产:南浔的土特产很多,其中有香大头菜、水蜜桃、咸菜等等,看到南浔镇志中如此入味甘香的特产,身处异乡的我都情不自禁地想回家乡尝尝。其他:粮油植物、水利农机等商业:南浔是个以蚕丝销售为主的商业性集镇,早在南宋建镇前商业以初见富强,南林报国寺记中有“南林一境,系平江、嘉兴诸旅所聚”,“行商坐贾之所萃”的互助的记载,有“江南雄镇”之称。 粮食经

18、营:有句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南浔的粮食产业可是格外富强的。解放前,粮油均由私营粮食商经营, 浔地米市是常年性交易场所,是仅次于私市的行业。清代有了规模最大的邱德升米行,民国年间又有“天 长”东栅“康记”南栅“沈宏昌”北栅米行等,进入80 年月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进展, 粮食生产进展很快。1982 年实行粮食征购、销售、调拨大包干政策。1993 年 1 月起实行粮食开放政策, 不仅促进了本地粮食经济的增长,也确保了大城市供给和出口外销的需要。棉布、百货经营:抗日战斗前,南浔棉布百货业共有 41 户,其中绸布店 10 户,衣庄 9 户,绵绸庄 9 户,夏布丝棉庄 1 户,布庄 2 户,百货店

19、 6 户,文具店 4 户。解放初期,棉布百货业共有 77 户,从业人员 273 人,资金约13 万元,年销售额 146.2 万元。规模较大的有和久诚、万源、同仁和等布号,泰丰、祥元等衣庄、茂兴祥、彩凤斋等百货店。1950 年,吴兴县百货公司南浔经营组成立,机构设在东大街通津桥堍。1989 年起,百货公司实行全行业集体承包租赁经营:在 1991-1992 年二年中,共完成销售额 2390 万元,实现利润83.16 万元。1988 年,市商业局打算成立湖州市商业工业品公司,南浔镇相应成立专业分公司。至1992 奶奶, 公司全年销售额 1065 万元,创税利 35 万元。从这里我不得不对前辈所取得的

20、经济辉煌而感慨。饮食效劳经营:南浔历来是商贾云集,四乡集散之地,菜馆、面馆、酒楼、茶肆、旅馆业格外兴旺。解放前,经营餐馆的多位徽州帮,南浔有名的大菜馆早期有聚源楼前身是状元楼等,后期有大庆楼等。茶馆是江南集 镇的一个特色,南浔尤多,多数称楼。南浔一度患病过关闭歇业的危机,但 1950 年南浔饮食效劳也共有156 户,从业人员 385 人,资金 29057 元。1956 年南浔饮食效劳业共有门店担篮185 户,从业人员 343 人, 资金 57787 元。1978 奶奶总营业额 43.37 万元,改革开放 10 多年来,企业加快了进展步伐。1992 年饮服公司共有人员 239 人,其中全民 14

21、4 人,集体 95 人,全年总营业额 482.42 万元。由此可见,饮食效劳对南浔富有做出的奉献。其他:五金、交电、化工经营;副食品经营、中西药经营南浔的富有还与经济治理、财税、金融、交通、邮电等其他产业有关,在此我就不累赘阐述了。三、南浔之律政治南浔于南宋淳祜末年建镇后始置监镇衙。咸淳六年(1270)改由承务郎监南浔镇事,掌酒醋税务兼收税课。元朝开头设置湖州路乌程县后潘村巡检司,司署在现马腰镇后潘村,南浔镇在其管辖之下。明洪武十四年(1381),复设湖州府后潘巡检司,后巡检司移置南浔镇,仍称后潘村巡检司。清乾隆四年(1739)改为湖州府乌程县南浔巡检司,部颁印信,并在南栅笺字一圩建司署。嘉庆

22、廿二年(1817)巡检张凤来重修。道光十三年(1833)巡检胡次耕复修。其时南浔巡检司所管辖的范围,为南浔镇及十七区至廿三区地方,东接江苏震泽,西至郡城湖州,南达含山、乌镇,北临太湖。乾隆八年,由浙江巡抚常安奏准,将原设湖州城的盐漕水利湖捕通判署移驻南浔。乾隆十一年,将东栅中市(现官房弄)潘尚智藉没的官房改建成通判衙署。咸丰十年(1860)6 月,太平军进驻南浔时,通判衙署毁于大火。同治三年(1864)4 月恢复通判署。到光绪元年(1875)6 月,才开头兴建衙署,次年正月竣工。威丰十一年 12 月太平军驻守南浔,次年(同治元年)初设乡官局于北小圩俞宅,二月中移至土城内。同治三年(1864)3

23、 月,太平天国驻浔部队撤走,南浔镇随即恢复湖州府通判署和乌程县南浔司巡检署。历朝以来,除上述通判署、巡检司署等镇以上一级官府外,另外还在不同时期、按不同职能设置一些 政府分支机构,负责治安、税收、贸易等专项事务。光绪年间,因所谓“枭匪猖獗”,而设置了特地督办 “清乡”事宜的“清乡局”,镇压农民起义军。光绪十二年 (1886),为加强社会教化而设置“洗心迁善局”、“游民感化所”等。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风梧堂设禁烟局、戒烟局,以禁烟毒。自建镇以来,还 始终配置有常设的税务机关。宋、元时称为税务,有时由镇官兼管,有时另设专管官员。明洪武二年(1369), 南浔镇的税务机关称为南浔驿馆。洪武十八

24、年(1385)称税课局,以后时设时撤。同治四年(1865)设厘捐局, 负责征收厘捐,以蚕丝出境税(丝捐)为主。此外,光绪十年(1884)还设置了洋药局,负责查验洋土印花。从历史上看我的家乡南浔可以说其经受着简单的政治变革但它始终保持其严整、规律的各项制度,维护着南浔的稳定。“南浔字建镇后,随着蚕桑种植园经济的进展和辑里丝畅销国内外,明清以来已成为商业繁盛、人 文兴旺的江南富镇。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根底上,浔地富商巨贾及有识之士,用其局部财力、精力于文 化领域的拓展,从而形成经济、文化相互推动的良性循环,兴办教育、建楼藏书、营造园林、著书立说、编史修志等蔚然成风,并从中培育了一批拔萃的人才。”所

25、以在我看来,南浔的文化愈显“丰蕴”,南浔的人物愈显“多才”。 第四、五点我将以南浔文化之蕴和南浔人物之才来开放书写:四、南浔之蕴文化南浔是“文化之邦”,全镇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2 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 项。“江南第一民宅”张石铭旧宅,其砖雕、石雕、木雕、玻璃雕为中国古建筑史上的一大珍宝;“民国奇人”张静江故居,古朴幽深、工艺精湛,是典型的江南宏门豪宅;沿河民居建筑群百间楼,别具一格,极富江南水乡特色。 特别是通过近年来的保护与利用,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使南浔 古镇蜚声中外,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出色奉献奖”,并荣膺国家

26、AAAA级旅游景区。南浔文化之丰蕴依据志书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学方面:历史上,南浔办学尤其特点,明代开头消灭官学与私学并存的局面,清光绪开头,南浔办学实现了的突破,不仅创办了浔溪女学湖州范围内第一所女校还领先建立旨在普及儿童教育的“普及社”,继 而间续办起了一大批小学,其中有转收贫苦儿童入学的学校。在现在 21 世纪看来,也极具普世的人道主义价值观和改革创的革观。藏书方面:清末民初,吴兴一地有四大藏书楼,即陆心源的“皕宋楼”、刘承干的“嘉业藏书楼”、蒋汝藻的“密韻楼”和张均衡的“六宜阁”,以上四大藏书楼除“皕宋楼”外,另三楼均在南浔,足证南浔藏书事业在当时的重要地位。民国期间,南浔私

27、家藏书楼和藏书家所藏古籍版本书量多、珍本富、质量高,其不仅为湖州之冠, 且名噪江浙,在全国也有相当影响。现虽只剩下与宁波天一阁藏书楼媲美的嘉业藏书楼,但过去几家有名 藏书楼及一些藏书家的很多藏书,已辗转为北京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等保藏。这无不让我想起了教师让我们在课上看的“寻书记”,对于嘉业藏书楼而言,真可以说南浔藏书家尤其是刘承干为保存民族文化做出了极大的奉献,为中华文化之丰蕴添了砖加了瓦。刊物通讯方面:南林丛刊:周延年,成书于民国 25 年,由刘承干作序并校刻出书。南浔周报:淞沪会战后由无线电消息改刊浔声:抗日战斗时期上海南浔公会编印南浔通讯:1987 年 9 月 25

28、日镇政府的内部通讯南浔工运:1989 年 2 月 21 日出刊报道工会工作动态,反响工运信息。文化社团:江村沤社、淞社:民国初由周庆云发起,后参与的有吴昌硕、况惠风、施蛰存等人复社:崇祯六年,张溥、张采为首领,系文人社团组织,有南浔人孙淳、董说、懂恩入社共29 人。文化机构方面:1937民国 26 年六月成立民众教育馆;1950 年 8 月成立文化馆;1953 年冬开头人民文化馆改名为南浔文化站;1987 年 10 月,南浔文化站改名为南浔镇中心文化站下属文化事业单位:南浔镇图书馆、浔溪书画苑;1989 年春节南浔工人文化宫落成开放前身是1953 年成立的工人俱乐部;1954 年南浔设立播送站

29、;1990 年 7 月筹建有线电视站1983 年 8 月集资建筑电势差转台1955 年建立南浔人民公社书店1960 年改名南浔区供销社书店1957 年南浔影剧院前身是民国 27 年的南浔镇中心剧场后先后改名为群众剧场、南浔人民剧场1981 年建成电影院1961 年开设南浔书场文物古迹方面:古代重要建筑及遗址荻塘:又名东塘河,长 33 公里,河宽 80-100 米,西晋吴兴郡太守殷康所开,后太守沈嘉重修。1989 年 3月,湖州市人民政府公布荻塘为湖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丝业会馆:清同治年间,本镇丝商庄祖绶、李贵馨、吴铁江、华铭轩等谏请潘司蒋批准设立丝业公所,以收解捐税,维护丝商利益为宗旨,是湖州

30、首家丝商建立的公所。古桥梁:南浔为“水市”,民间有“十步一座桥”之谚,众多的格局风姿的木石桥,构成了典型的水乡特色。据清道光、同治、民国三朝史志记载,分别有 74、107、195 条大小桥梁。众多的津梁不仅沟通了镇乡和邻近市镇的交通,且有贵重的建筑艺术价值。现属湖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桥通津、洪济、广惠、 万奎、化成、大古、垂红、望月等八座,其中通津、洪济、广惠被南浔成为三大古桥,分别成立于宋代、 清嘉庆十年、清嘉庆五年,现都已被湖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碑记石刻文征明书碑刻辞金记与两桥记梅花仙馆藏真石刻与紫藤馆藏帖颖园梅石图徐一冰先生纪念碑刘湖涵遗存的古籍与碑拓名人故居董氏世德堂

31、、寿俊堂:明代尚书董份于万历年间所建,1989 年 3 月,被誉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张石铭故居:清光绪年间以诗人董说旧宅改建的。也于1989 年 3 月,被誉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张静江故居:于清光绪二十四年由其祖父张颂贤建筑,张静江是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孙文提给他一幅对联,内容为“静江兄雅属,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四十州”,其故居成为南浔镇文物保护单位。金绍城故居:是由其父亲金涛购得刘桐的旧宅后又经过改建而成保存完好,现为南浔镇文物保护单位。(7)方言、俗语、民谚我将以印象深刻的典型例子举例方言、俗语: 伢公:外祖父倌人:郎偎灶猫:萎靡不振冤枉百计:牵强、幸运冰阴彻骨:很冷癞里癞塌:很脏 精骨

32、头人:清瘦人民谚:心慌吃勿得热粥老皮脓滚疮踢开脚趾头四、南浔之才人物绣花枕头一包草羊毛出在羊身上刀切豆腐两面光千穿万穿,马屁勿穿歇后语:三个指头捏田螺拿得稳八仙桌上第九个没份 蟑螂配灶鸡门当户对 瞎子吃馄饨心里有数 船头上跑马走投无路 弄堂里掮木头直进直出关羽长买豆腐人强货弱南浔崇上述的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不仅使得南浔文化兴盛,教育兴旺,而且名人辈出,其中很多人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历史时期卓有建树,影响及于乡里以至海内外。南浔历代名人辈出。明代时有“九里 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说,仅宋、明、清三代就出了进士 42 名。近、现代南浔人才群体崛起的现象更为世人所瞩目,如体育家徐一冰、有名作家徐迟、中

33、国驱除舰之父潘镜芙、中国航天之父屠守锷、原 北京大学校长张龙翔等。如今,南浔籍“两院”院士就有8 名。以下是从南浔镇志中摘录出来经过分类和课外资料的查询总结出来的南浔之才子:【政治】 吴尔昌 庞元澄 张静江 周柏年 褚民谊 桂世镛【经济】 邢赓星 顾福昌 张颂贤 金 桐 陈煦元 刘 镛 庞云鏳 梅履中 刘锦藻 周庆云 周佩箴【科技】 姚克方 金开英 张乃凤 史敏言 徐舜寿【教育】 徐自华 徐一冰 张乃燕 陆志韦 李庆贤 吴宝康 顾乾麟 张龙翔【文化】 庞元济 王文濡 张钧衡 蒋汝藻 钱云鹤 金 城 刘承干张乃骥 张善琨 徐 迟张珩 刘旭沧 沈亚威 丁是娥【其它】 南浔镇历代名人 南浔镇历代进士名录南浔镇历代进士名录朝代姓名年号公元备注宋朝张准庆元二年1196宋朝朱楠淳祐七年1247明朝张翼永乐二年1404明朝董份嘉靖二十年1541明朝温应禄嘉靖三十二年1553探花明朝沈节甫嘉靖三十八年1559明朝张斗万历五年1577明朝董嗣成万历八年1580廷对二甲第明朝董道醇万历十一年1583明朝闵远庆万历十四年1586明朝朱国祯万历十七年1589明朝沈万历二十年1592兄弟同登明朝沈演万历二十年1592兄弟同登明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