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节种群的特征 1、怎样估算种群的密度? 2、种群的数量特征有哪些?本节聚焦问题探讨10m10m 怎样估算这块草地中蒲公英的数量? 可采用课本介绍的两种取样方法取样,用样方法进行估算。也可以将模拟草地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求得其中一份的数量后,再估算整体的数量。 种群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要点:、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内的同种生物与外界的个体隔离。、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个体之间相互联系。 具有一定形态、生理特性及一定自然区域能互相交配的生物类群。例如:冬小麦、水稻、鲤鱼、狼等。 物种是生物学上的基本分类单位,是自然选择的产物。物种的概念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
2、牧民在承包的草场上该放养多少头羊,既能保护草原,又能取得最好经济效益? 怎样控制害虫数量,以防止虫灾发生? 对于某水体中的鱼,何时捕?捕捞多少?才能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1.种群密度(1)含义: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表示方法:小范围的水生生物单位体积 大范围及陆生生物单位面积即种群密度种群的个体数量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一、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样方法含义: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
3、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举例:选取100m2山地,计算马尾松为20棵,则该样方的马尾松密度为20120(棵100m2)使用范围:多用于植物,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9(2)样方大小的确定:视被调查的植被类型而定。温带地区样方的大小,一般地说,乔木为100m2,灌木为16m2,草本为1m2.视被调查的对象分布情况而定。一般地说,对于分布不规则的种群,多个小样方取样比少数大样方取样效果好。样方或样本: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出来的部分个体的集合样方的选取(1)样方数目的确定:取样多少随调查地段的总体面积而定。总体面积大,选取的样方宜多些;总体面积小选取的样方数可少些。样方的数量太少,其统计结果的误差可能就较
4、大;一般地说,选取的样方越多,求得的种群密度赿接近实际值。但是,样方数量太多,整体取样花费的时间、精力就越多。从统计学上看,一定数量的样方即可以保证统计结果的真实性五点取样法:先确定对角线的中点作为中心抽样点,再在对角线上选择四个与中心样点距离相等的点作为样点。 五点取样法取样方法:为了提高取样的效率,人们总结出了一系列取样的经验等距取样法 在统计样方中个体数量时,遇到的问题之一是边缘效应,即如何处理样方边缘上的个体。一般而言,样方顶边、左边及左上角处的个体统计在内,其他边缘不作统计。(取上不取下,取左不取右)对于悬殊大的样方应除去,然后取平均值 等距取样法:当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时,可用等距取
5、样法。先将调查总体分成若干等份,由抽样比率决定距离或间隔,然后按这一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的方法,叫做等距取样法。探究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某物的种群密度 讨论1、实地调查与本节“问题探讨”活动中的模拟调查有什么异同? “问题探讨”中调查对象是完全随机分布的,且调查区域是规则的,调查对象与其他物体的区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采用样方法得到的估算值与真实情况比较容易接近(误差小)。而在实地调查中,调查对象的分布往往不是随机的,调查区域也往往不是规则的,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会干扰和影响调查的准确性,因此,采用同样的方法其结果误差会比较大一些。但是,只要掌握了科学的调查统计方法,其误差会控制在允许
6、的范围之内。 P61讨论2、为什么要强调随机取样? 为了确保所选择的样方具有代表性,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使通过样方统计的结果(估算值)能更接近真实的情况。 讨论3、样方的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吗? 样方的数量太少,其统计结果的误差可能就较大;一般而言,样方越多,其统计结果越接近真实情况。但是,样方数量太多,整体取样花费的时间、精力就越多。从统计学上看,一定数量的样方即可以保证统计结果的真实性。 讨论4:比较各小组对同一种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就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不同小组对同一种群的种群密度调查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应当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例如5%以内。如果超出了此范围,在其
7、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造成不一样的原因应当首先归结为取样方法所致。所以,要针对实际情况,讨论取样方法是否存在问题。 15D1、下列关于样方法调查结论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得出的结论与其他同学的不一致则舍弃B.无论样方数据大小,只要取其平均值就接近真实密度.C.取样方计算时,选生物密度大的区域更科学D.多次取舍,舍弃数据悬殊的个别样方,取其平均值.练习162、我国生态工作者对某草原进行调查时,将不同调查面积的物种数量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调查面积cm210102020404080809090100100110110120120130130140140物种数量3569111313131313某同学
8、根据该表,调查草原中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选取40 cm40 cm为最佳样方面积。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选取的样方面积不对。应选取物种数量达到稳定的地方,最小面积为100 cm100 cm取样方法不对。应在草原中随机取样对种群密度值的估计方法不对。应以调查样方的单位面积中种群个体数量的平均数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2)标志重捕法含义: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份个体 ,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
9、,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计算公式:种群数量(N)初捕个体数(M)X 重捕个体数(n)重捕标记数(m)举例:先捕获39只鼠并标记,一段时间后,再重捕34只,其中标记的为15只,那么根据公式,该地段原有总鼠数为39 X 341588只使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鼠、鸟、兔) 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要注意:标记物和标记方法必须对动物的身体不会产生寿命和行为的伤害;标记物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不能消失。18标志重捕法的前提条件:未标志和被标志个体有同样的被捕机会,而且在调查期间,没有个体出生、死亡、迁入、迁出等
10、例1、某同学在牛首山调查珍稀蝶类中华虎凤蝶幼虫的种群密度,得出5个样方(样方面积为1hm2)的种群数量分别为4、6、8、8、9只。那么,该同学给怎样计算该种蝶幼虫的种群密度(单位:只/hm2)? 例2、在调查一块方圆2hm2的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时,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42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38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2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大概有多少只?N(46889)57只hm2N(4238)12133只 3、“ 标志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
11、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n)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20练习21捕获数只标记数只雌性个体数雄性个体数初捕32321418重捕3641818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总数(N)的计算公式 。 (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 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
12、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 。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 。 (4)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数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m2有36个洞口,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关系为 。N=Mnm 144大3236 (8/9)25 :11.种群密度种群密度很高种群密度一般种群密度较高(种群有而个体没有的特征)二、种群特征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1、物种的个体大小个体大的物种密度低。 2、生存资源的供给能力生存资源丰富的地方种 群密度高。3、周期性变化环境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种群 密度周期
13、性变化。如候鸟飞来时密度较高,飞走 后密度为零。蚊子密度夏天高,冬天低4、外来干扰如农田中洒农药后害虫因大量死亡 而密度很快下降5、天敌数量的变化如猫增多导致鼠密度下降; 青蛙增多导致害虫减少6、偶然因素如流行病、水灾、旱灾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种群密度周期性变化迁徙洄游耕种耕种相关生物引起种群密度改变2.出生率和死亡率(1)概念: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2)表达方式:通常以a表示(3)举例说明:例如1983年我国平均每10万人口出生1862个孩子,该年度人口出生率为1.862(4)意义: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数量及密度改变的直接表现。种群的内部和外界因素
14、影响都以改变出生率和死亡率来体现。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主要因素出生率死亡率世界22.2 8.9 中国16.0 6.5 孟加拉国27.8 9.6 印 度26.5 8.9 印度尼西亚23.2 7.51998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单位:)3.迁入率和迁出率(1)概念: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 )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2)意义:迁入率和迁出率在研究城市人口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的重要因素。4.年龄组成(1)概念: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一般分为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能力)和老年(丧失生殖能力)三个阶段。(2)类型:(一般分三种
15、类型)增长型:特点是幼年期个体数目较多而老年期的个体数目少。幼年个体大量成长为成年,产生后代,老年个体死亡的少,出生的比死亡的多,种群密度越来越大。增长型年龄组成老年成年幼年稳定型:特点是各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在一定时期内出生的新个体数接近衰老死亡的个体数。种群密度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稳定型年龄组成老年成年幼年衰退型:特点是老年期个体数目较多而幼年期的个体数目偏少。新出生的个体不能补偿衰老死亡的个体数。种群密度越来越小。衰退型年龄组成老年成年幼年(3)年龄组成的意义: 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方向思考与讨论P63老年个体数成年个体数幼年个体数ABC图中A种群属于增长型,C种群属于衰退型
16、,B种群属于稳定型。这是由于种群中年轻个体越多,一般来说出生率会越高,死亡率会越低。 A B C(P63)1、图中A、B、C三种年龄组成的种群,哪种类型的种群属于增长型?哪种类型的种群属于衰退型?哪种类型的种群属于稳定型?为什么?2、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吗?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种群呢? 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也不一定总是保持稳定。这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决定于年龄组成,还会受到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般来说会越来越小,但是也不排除由于食物充足、缺少天敌、迁入率提高等原
17、因而使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类型种群构成特点发展趋势增长型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稳定型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衰退型老年个体很多,幼年个体很少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几种年龄组成类型种群的特点 5.性别比例(1)概念: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2)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雌雄相当型:特点是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目大体相等。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雌多雄少型:特点是雌性个体显著多于雄性个体。这种类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及蜜蜂、象海豹等群体动物。蜂群中几百只雄蜂,一只蜂王和几十万只工蜂都是雌蜂。雌少雄多型:特点是雄性个体明显多于雌性个体。这种类型较为
18、罕见。如家白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3)性别比例的应用: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4)性别比例的意义: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动。 我国男女比例失调婴儿性别比接近120 : 100 2004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白皮书指出,我国男女(0至4岁)性别比例接近120 : 100,远超国际认同的可以容忍的最高警戒线107。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小结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性别
19、比例一定程度的影响种群的密度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均匀型随机型集群型水稻的空间分布某杂草的空间分布瓢虫的空间分布随机分布(random distribution)指的是每一个个体在种群分布领域中各个点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并且某一个体的存在不影响其他个体的分布。 随机分布比较少见,只有在环境资源分布均匀一致、种群内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时才容易产生。 例如,森林地被层中一些蜘蛛的分布与面粉中黄粉虫的分布,以种子繁殖的植物在自然散布于新的地区时也经常体现为随
20、机分布。均匀分布(uniform distribution)的特征是,种群的个体是等距分布,或个体间保持一定的均匀的间距。均匀分布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种群内个体之间的竞争。 例如,森林中植物为竞争阳光(树冠)和土壤中营养(根系),沙漠中植物为竞争水分都能导致均匀分布。虫害或种内竞争发生时也可造成种群个体的均匀分布。地形或土壤物理性状呈均匀分布等客观因素或人为的作用,都能导致种群的均匀分布。 均匀分布在自然种群中极其罕见,而人工栽培的种群(如农田、人工林),由于人为保持其株距和行距一定则常呈均匀分布。 集群分布(clumped distribution)的特征是,种群个体的分布很不均匀,常成群、
21、成簇、成块或成斑块地密集分布,各群的大小、群间的距离、群内个体的密度等都不相等,但各群大都是随机分布。其形成原因是: 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丰富与贫乏镶嵌;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使其以母株为扩散中心; 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成群。 集群分布是最广泛存在的一种分布格局,在大多数自然情况下,种群个体常是成群分布,如放牧中的羊群,培养基上微生物菌落的分布,另外,人类的分布也符合这一特性。种群小结种群概念:特征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种群密度: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性别比例: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
22、个体在单位时间内出生(死亡)的个体数迁入率(迁出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迁入(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小结种群密度迁移率、迁入率出生率、死亡率 决定密度大小种群数量直接影响年龄组成预测变化趋势性别比例影响密度大小外界环境决定种群个体数目变动的关系图种群密度种群数量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决定大小直接影响预测方向直接影响影响变动直接影响直接影响种群各特征之间的关系 练习P63-64 基础题1.约386条。2.调查鼠的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蚯蚓的密度可用样方法 3.B。 拓展题1.个体往往有性别、大小、年龄等特征,种群不具备这些特征。将一定地域中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作为一个整体(即种群)来看时,这个整体就会出现个体所不具备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等。可见,由部分组成的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会出现新的属性。2.随着营养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还会延长;由于实施计划生育,出生率仍将维持在较低水平,因此,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可能还会升高。关于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调料市场投资协议
- 文化节庆合作协议
- 室内装饰色彩选择协议
- 绢纺和丝织的绿色组织与管理考核试卷
- 聚苯并噻吩共聚物纤维单体制备考核试卷
- 企业客户关系管理与维护考核试卷
- 稀有金属加工质量改进项目评估与验收标准制定考核试卷
- 中学生交通安全教育
- 文明礼仪伴我行-中学生行为养成教育主题班会
- 护患沟通技巧课件
- 2025-2030中国干燥剂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
- 环保安全知识课件
- 比例尺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氩弧焊基本知识课件
- 《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实施办法》修订解读
- 中职语文教学大赛教学实施报告范文与解析
- 山东临沂市罗庄区兴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北京市朝阳区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 数学 含答案
- 食品工厂5S管理
- 大数据在展览中的应用-全面剖析
- 食品企业危机应对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