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4神州音韵二_第1页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4神州音韵二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神州音韵(二)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凤阳花鼓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东部)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汉族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凤阳花鼓与花鼓灯、花鼓戏并称凤阳三花。凤阳花鼓主要分布于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其曲艺形态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历史上艺人多以此为出门卖艺的手段,凤阳花鼓因此而传遍大江南北。清康熙、乾隆年间,许多文人的诗文记录了凤阳花鼓表演时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清中期以后,舞蹈因素逐渐从民间的凤阳花鼓中淡出,仅剩下唱曲部分,分为“坐唱”和“唱门头”两种形式

2、。凤阳花鼓是根植于凤阳汉族民间的戏曲艺术瑰宝,有凤阳“一绝”之美称,并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凤阳花鼓赛龙夺锦先由唢呐演奏出雄赳赳的旋律,有如将军出场似的,作为引子。乐曲主体部份,以弹拨及拉弦跳动的音调,配合铿锵的锣鼓节奏,展现一幅龙舟健儿,全力以赴夺标的场面。结尾音调风趣,表现胜出龙舟,洋洋得意的样子。赛龙夺锦原是一首丝竹乐曲,后来为了表现乐曲的气势,改编为吹打乐合奏形式,增加了唢呐和打击乐器,全曲以曲首的音调为基础,加以不断衍生和发展。并从表现龙舟竞赛的内容出发,借鉴外来作曲技巧,大量使用模进和变形等手法,是我国传统乐曲中较少见的。乐曲开头以唢呐吹出号召性的引子,表示比赛开始。接

3、着是乐曲的主题,逐渐活跃,表现了龙舟竞发,生气勃勃的景象。然后是比赛正式开始,情绪逐渐热烈,并加进了打击乐,刻画了龙舟在水上前进的形象;随后速度进一步加快,节奏多变,犹如龙舟你追我赶,气氛相当热烈。最后吹响唢呐象征比赛结束,结尾再现了前一段的曲调,表现了龙舟在碧波上自由荡漾,令人心怡。乐曲通过描述端午节民间举行龙舟赛,勇夺锦标的欢腾热闹场面,表现了劳动人民勇敢、豪放、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姑苏行姑苏行:笛子独奏,江先渭采用昆曲音调创作,是一首颇具江南丝竹韵味的优秀笛曲。乐曲优扬委婉,表现了美丽的姑苏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颇具江南丝竹韵味。 第一段:宁静的引子,悠扬抒情甜美,展现了优美的姑苏

4、风光。第二段:抒情优雅的行板,表现人们观赏精巧秀丽的苏州园林时的愉悦心情。第三段:起伏的小快板,热情欢快,运用切分节奏表现游人嬉戏的欢快情绪。第四段:第二段的减缩再现,更加委婉动听,表现游人沉醉于美丽的景色之中,流连忘返,余音悠长婉转,令人回味。 斑鸠调斑鸠调是江西赣南的民间小调,也是当地节日歌舞活动中的一种传统“灯歌”。歌曲曲调欢快活跃,因为歌词头一段以“斑鸠鸟”为引题,故称斑鸠调。江西民歌斑鸠调是赣南地区的一首民间代表性歌曲,它以灵动、跳跃的节奏,优美动听的旋律以及真切、生动的歌词得到了大家的喜爱并广泛流传于江西乃至全国各地。五声调式幸福歌幸福歌是一首湖北天门民歌,由何伙填词,湖北省歌剧舞

5、剧院蒋桂英根据天门民间小调改编而成。此歌由蒋桂英老师首唱于20世纪50年代末。 幸福歌的歌词简洁明了,从日出写到日落,概括地描绘了新社会新农村的新生活。曲调明快热烈,朗朗上口,极具感召力,充分体现了广大农民自豪喜悦的精神状态。演唱上特别注重方言与音调的吻合,以突出鲜明的江汉平原风格。 60年代初,蒋桂英带着幸福歌三次晋京,在中南海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唱,毛主席听了幸福歌后连声称赞:“好!好!跟湖南花鼓戏一样好听!”此后,歌曲与歌者不胫而走,一并扬名于世。此歌生动优美,深受群众喜爱,多年来为湖北农村经常传唱的民歌之一。洞庭鱼米乡洞庭鱼米乡是一首由白诚仁作曲,叶蔚林作词,王春雷演唱的,阐述湖湘文化历

6、史的歌曲。 创意阐述湖湘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绚丽多姿,极富魅力,具有鲜明区域特征和文化个性,成为中华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近百年来,随着一大批湖湘人物在历史舞台上的杰出表现,湖湘文化日益受到世人的瞩目和肯定。在湖湘文化众多艺术门类之中,民歌可谓是最绚烂夺目的一朵花蕊。浸染于楚辞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千百年来,她总是“亲切地伴随着历史”,时而高亢,时而婉转,时而诙谐,时而泼辣,牢牢扎根于三湘四水之中,反映着这“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思想与感情、理想以及愿望。赤兔嘶风八骏马是汉族传统吉祥图案。绘八匹各具英姿的骏马。八骏指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周穆王的8匹名马。其名目说法不一。八骏马也是乐曲名。是弦管,

7、即福建南音的代表曲目。福建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拨子,且是横抱姿势,福建南音至今保持这一遗制。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与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图一样。南曲主要流行于泉州市、闽南晋江、龙溪和厦门市,在台湾及南洋群岛华侨居住的地方也很盛行。 将军得胜令浙东锣鼓是一种汉族打击乐。明代中叶已盛行,流行于浙江东部的嵊县、宁波、奉化、舟山等地。作为汉族传统器乐吹打乐之一种。流行于浙江东部嵊县、宁波、奉化、舟山等地,约在明代中叶时已盛行。据汉族民间艺人口头传说,奉化的将军得胜令是明代嘉靖年间人们欢迎民族英雄戚继光(15281587)平倭凯旋归来时演奏的乐曲。乐队中“吹”的部分以笛子和唢呐为主,辅以丝弦;“打”的部分以“五锣”和“十锣”最具特色,是浙东锣鼓的主要特点之一。浙东锣鼓的代表曲目有嵊县地区的十番、都花、绣球、大辕门;宁波、奉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