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O教学模式与语文课程深度融合的探索_第1页
OMO教学模式与语文课程深度融合的探索_第2页
OMO教学模式与语文课程深度融合的探索_第3页
OMO教学模式与语文课程深度融合的探索_第4页
OMO教学模式与语文课程深度融合的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 8 -OMO教学模式与语文课程深度融合的探索钱晓冰【编者按】一段时间以来,线上学习成为热点,基于各种新技术、新媒介的线上学习模式层出不穷。小学线上教学绝不是简单的多媒体课件展演,如何在深度融合新技术的同时,突显学科特征,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融合,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心和探讨的问题。本期话题围绕“小学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实践”展开了探讨,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简称OMO(即OnlineMergeOffline)教学模式,又称“双线融合”教学,是一种打破线上与线下界限,强调以教学为核心的全场景融合的教学方式。OMO教学模式不仅能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大规模地快速普

2、及,而且还能大规模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与评价的需求。语文课程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更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OMO教学模式与语文课程的深度融合,能打破当前教育中存在的时间与空间壁垒,并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探索出兼具规模化与个性化的教学途径。一、研究背景OMO教学模式的催化背景。2022年初,新冠疫情大暴发,教育部提出,利用网络,“停课不停学”。这催化了OMO模式的建立与发展。且教育信息化是未来的趋势: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2022年,“十四五”规划要求“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

3、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因此,OMO教学模式的发展,在于教育的需求以及政策、技术的支持和疫情的影响。二、深度融合的策略OMO模式与语文课程的融合并不是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简单的1+1=2,而是1+12的教学模式,指的是以线下课堂为教学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辅之以线上教学工具。如:课前线上布置“前置学习单”让学生提前预习,根据学生预习情况进行线下备课;课中线上发布练习让学生操练、指定学生阅读文章等,并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调整课堂教学;课后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差异,以线上直播、录播或资源包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培优扶差。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深入探索OMO教学模式与语文课程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评价

4、制度的深度融合。(一)OMO与语文教学形式的深度融合从教学形式上看,线上和线下教学各有利弊。疫情之前,中小学重视线下实体课堂。学生在实体课堂处于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习氛围比较浓厚,且面对面的交流与学习更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但实体课堂在地域和时间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接触到的教师、课程资源比较单一,教学手段没有线上多样化。新冠疫情“停课不停學”期间,笔者与其他一线教师们一起经历了线上教学,尝试把互联网引进语文课堂,把黑板、粉笔换成触摸屏的电子白板,把学生手中的语文书本换成平板电脑,把传统的线下课堂打造成互动性强的智慧课堂。教师结合教材与平板电脑对学生进行教学,结合线上教学工具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

5、况及个人评价。线上学习平台不受地域、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都能接受教育、下载课件、回看课程,而且线上的课程资源丰富多彩。这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知识,还帮助教师优化了资源,让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了共享。虽然如此,但学习的氛围、学生的自控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师生间缺乏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学生缺少了有效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因此,线上和线下教学各有优劣,只有将线上线下教学深度融合,才能扬长避短、相辅相成。窦桂梅校长说:“线上和线下的教育不是思考谁代替谁。它们需要的是融合,但融合的目的只有一个完整且丰富。”由此可见,未来的教育既离不开“云”的科技力量,也离不开面对面有温度的教育。OMO教学模式与语文课程

6、的融合,不是线上与线下机械地衔接,而是形式上的互为补充,互相联系。基于OMO教学模式,笔者将语文教学流程设计为四步:教师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学生可以在网站上下载学习资料包、课程视频、课件及作业。教师在线上平台答疑解惑。师生在线下共同讨论“焦点”问题,进一步融合。学生在线上学习平台上传作业,教师批改后进行作业展示,共享学习资源。(二)OMO与语文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为了更清晰地阐述OMO教学模式与语文课程的深度融合,笔者设计了OMO教学模式与语文课程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型。(见图1)如模型所示,模型的上半部分是线上语文学习平台的教学设计,下半部分是线下实体语文课堂的教学设计。两者上下勾连,相

7、辅相成,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1.线上语文学习平台。线上语文学习平台主要负责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学,拓展知识,个性化答疑、点评以及展示优秀作业。由模型可知,教师可以在线上平台进行授课,还可以利用线上的优势进行课外知识的延伸。以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学完该单元之后,学生可以利用线上优势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如:学完神州谣后,学生可以点开视频清单,选择感兴趣的地方,自主观看祖国大好河山的视频,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秀丽风景;学完“贝”的故事后,学生可以自主下载中国古代钱币的课件,了解钱币从古到今的变化历程,欣赏我国不同时期精美的钱币;学完中国美食后,学生可以跟着视频学做一样美食;等等。线上语文学习平台可

8、以将语文课程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扩大了语文课程的容量与深度,为“1+X”的群文学习搭建了平台,同时,学生的人文情感也得到了很好的熏陶。学生在线上不仅可以系统地接受理论知识的教学,拓展课外知识,还可以与教师、同学在交流平台上分享心得,欣赏并点评同学的作业,等等。线上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让优质的资源得到了共享。2.线下语文实体课堂。线上的学习可以给予线下语文实体课堂多方面的帮助和支撑。在线下的语文实体课堂上,师生可以面对面地交流与探讨,而且学生在线上掌握了理论知识后,就可以给线下实体课堂留下更多的时间,这样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甚至可以走出教室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如:线

9、上学完神州谣后,教师可以设计“我是小导游”的主题活动学生先自主选择黄河、长江、长城、珠穆朗玛峰等景点进行分组,然后团队协作,最后每组推选一名导游向大家介绍祖国的大好河山;学完“贝”的故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贝”的故事分享会,大家一起来讲古往今来钱币的故事;学完中国美食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学做一样菜,用图片或文字记录过程,最后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全班交流。学生在活动中理论联系生活,从做中学,这样既内化了知识,又锻炼了语言表达、团队协作以及解决问题等能力。另外,线下教学还可以通过能力测评来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3.线上线下融合。线上的学习为线下的主题活动或综合实践提供了支架,而线下的实体课堂则

10、帮助学生内化了线上所学的知识。可见,OMO教育模式不是线上教学内容和线下教学内容的简单拼接,而是内容的有效延伸。它开发思维,启迪智慧,不仅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更是兴趣与能力的融合,是知识与实践的融合。(三)OMO与语文评价制度的深度融合OMO教学模式与语文评价制度深度融合,评价学生的方式不再是单一的,而是更趋向于多元;评价主体也不只是教师,主体可以是学生、家长,甚至可以参考大数据的评估。在线上,通过对学生留下的学习痕迹进行大数据分析,就能评估出该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如:从学生的浏览数据,可以看出该生的兴趣以及学习的容量与深度,从而推算出该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统计学生的点播

11、率、作业提交率,可以评估该生的学习态度。在线下,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参加课堂内外学习活动的表现,可以发现该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挖掘出该生身上富有的学习精神与品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评价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为了面向教育现代化与信息技术化,以及学生学习的多元化,笔者设计了基于OMO教学模式的评价模型。(见图2)如图所示,教师可从四个维度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1)学习兴趣。学生在线上线下的参与度、与教师的交流、视频的点播与下载等,都能反映出该生的学习兴趣。(2)学习态度

12、。线上和线下的作业是否提交、作业的质量,以及线下参加学习活动的活跃度,都能反映出该生的学习态度。(3)学习能力。主要由形成性和終结性的测评成绩以及小组合作完成的作品成绩和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探究成绩混合形成,此评价融合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4)学习精神。主要通过学习过程来挖掘学生身上潜在的优秀学习品质。如:“勤学好问”是鼓励学生学会质疑,不懂就问;“乐于探究”是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钻研探索的精神;“善于合作”是帮助学生构建学习共同体,分享知识,共同进步。OMO教学模式与语文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多元评价制度深度融合,不仅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教师能从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将课堂的主角真正地还给学生。同时,线上学习平台能够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将枯燥的理论基础知识通过不同的呈现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在线下实体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合作学习及综合性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