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物理-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物理-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物理-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物理-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磁现象 磁场【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已学过永磁体的磁现象, 不少学生也摆弄过吸铁石, 但是学生对磁的 认识还是朦胧的生活经验。 但这些 东西在学生的头脑中只是有印象,缺乏理论系统地归纳 和整理。 生活中学生仍然很有兴趣去再次摆弄磁石、铁钉等, 再次去感觉体验,所以课堂上 要抓住学习这个兴趣, 激发这个兴趣, 使学生对磁的知识由朦胧的生活经验上升为准确的物 理概念, “从生活中走向物理”。磁场虽然存在但是看不到, 也摸不着。要引导学生展开空间想象就显得很重要,所以 必须做好演示实验,同时利用微课,巧设提问, 使学生的观察方向化,通过改变小磁针位 置观察其指向的变化,通过铁屑磁化后在磁场的分布

2、感受磁场的 存在和磁场的分布。让学 生通过现象去认识磁场。通过演示实验学到探找科学规律的途径通过小磁针的 不同转向, 说明磁场的存在。我在教学设计中课前预习以微课作为教程, 把磁性、 磁极、 磁化、 磁 极间作用规律等基本概念交待清楚, 通过实验视频研究磁场的存在、磁场的方向和磁感线 的概念,使学生通过视频完成任务单并找出不理解的地方上课讨论。同时指出全球指南针都收指南北的性质引出地磁场, 让学生自学, 充分地利用教学内容 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我在教学设计中以四个探究实验为主线, 把磁性、 磁极、 磁 化、 磁极间作用规律等基本概念交待清楚, 希望以实验吸引学生眼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磁

3、现象 磁场【效果分析】通过课前任务单完成情况分析出学生认真的学习了微课, 并知道了磁性、磁极、磁化、磁体 间的相互作用, 知道了磁场的存在, 通过视频中的实验掌握了磁场的方向和磁感线的分布情 况。学生高质量的完成任务单。1、 作业一的检测结果只有第 4 小题有三位同学出现错误, 没有理解两个磁体靠在一起就形 成一个磁体,由于中间的磁性最弱所以铁钉落下来。2、 作业二的检测中第一题全部做对,所迷宫对磁场的认识很到位,丹迪 2 和 3 题的作图90% 的能做对,但解释原因是学生描述不清,说明对知识的理解还不透彻,以后要引导大家 会应用所学知识正确解释题目的考察点。3、 最后的练习学生全对率达到 9

4、5%,有趋势 1、2 题学生能做对说明对磁现象的知识理解透 彻,而且学生讲解思路清晰,反应出通过课前的微课学习和课堂探究真正的掌握本节课 的知识点。磁现象 磁场【教材地位分析】磁现象、磁场是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一节内容,本节是此章的知识预备阶段, 也是本章后 期学习的基础,是让学生建立学习磁知识兴趣的第一课,也是让学生建立电磁 相互联系这一观点很重要的 一节课,为以后学习电磁感应等知识提供铺垫。整节课主要侧 重要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磁现象的了解如我 国古代在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磁体周围的磁 场、地磁场,故本节课立足实验是本节课的基点。 因此,做好学生实验及演示实验,通过实 验概括出来物理

5、概念或规律, 是本节的主要特色。 由学生熟悉的事物进入物理知识的探究之中,让学生亲身经历有关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重点: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状况。难点:认识磁场的存在,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所以本节课我使用的是翻转课堂,通过微课让学生充分理解磁现象和磁场, 课上重点 检测,探究、同时培养锻炼学生的能力, 共设计一个课时,课型主要是探究和检测。磁现象与磁场课堂作业单作业 11下列判断对的是()A,磁体能吸引铝、铁、铜等物质B,磁体周围磁性都一样强C,指南针不是磁体D,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2.如图所示, A 磁环能“悬”在

6、 B 磁环的上面, B 磁环下面是 N 极,则 B 磁环上面是 ,A 磁化下面是 ,A 磁环上面是 。3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物体,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如图所示,则( )A,两个物体一定都有磁性 B,左边物体一定有磁性C,右边物体一定有磁性 D,两个物体至少有一个有磁性4小明用水平放置的一根条形磁铁的一端吸起一根铁钉,如图所示,若他用另一个同 样的条形磁铁的 S 极与原来的 N 极靠近合并时,将看到的现象是 ( )A,铁钉的尖端被吸向右端的磁铁B,铁钉落下C,铁钉的尖端被吸向左端的磁铁D,铁钉吸得更牢活动 1. 观察儿童磁性写字板,提出可供探究的问题,并进行实验。 作业 21关于

7、磁感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感线是磁场中实际存在的曲线B磁体外部磁感线是从的 N 极出发回到S 极C.磁场中某一点的磁场方向与放在该点的小磁针S 极的指向相同D磁感线只分布越密集的地方磁场越弱2在图1中根据小磁针的方向,标出条形磁体的两极,并标出磁感线方向。3在图2中根据马蹄形磁体,确定小磁针的N,S极,并画出 A 点的磁场方向。活动 2. 探究异名磁极间的磁场,仿照铁屑分布画出磁感线。活动 3. 探究同名磁极间的磁场,仿照铁屑分布画出磁感线。活动 4:探究磁针受力转动是磁场作用的结果,那么指南针在世界各 地都能够指南北又是谁的磁场在施加作用呢?请阅读课本总结规律.练习:1.弹簧测力

8、计下挂了一个钩码, 将其从条形磁体左端 N 极上面移到右端S 极上面, 测力计的示数如何变化? ( )A 一直变小B 一直变大C 先变大,后变小D 先变小,后变大2.将上图钩码换成一个N 极朝下的小磁体,将其从条形磁体左端N 极上面移到右端S 极上面,测力计的示数如何变化? ( )A 一直变小 B 一直变大 C 先变大,后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3下列各图描述磁场的磁感线正确的是 ( )磁现象 磁场【课后反思】本节课我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本节课充分利用微课, 尝试翻转课堂, 培养学生 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个性化学习, 课上重点解决学生的疑惑和学生的探究实验, 让学生分析身 边出现的磁现象。

9、 采用以问题为主线、实验为基础的教学策略, 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答案,提 高了探究能力从而使物理的实验教学得到了升华。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实验的作用, 能够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而且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的是从翻转课堂实施的角度看: 课堂上没有以学生课前的深入学习为基础, 依然是 在课上对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传授,缺少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问题而进行合作化的学习, 没有充分使学生在前期学习成果的基础上得到提升与发展,个别环节没有让学生充分的探究, 老师还是急于给出答案。 对学生活动的评价方面缺乏激励性的表达。

10、磁现象 磁场【课标分析】新课程通过倡导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来实现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 态度、 价值观教学的三维目标。 本节课从“指南针、 磁悬浮”引课开始, 结合图片、视频等相关素材,嵌入学生探究实验、观察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在达成三维目 标落实的同时, 体现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 探究的思维相结合的学科特点。 在物理实 验的过程中,完成进行提出问题、实验、协作解决问题的探究。通过探究过程,让学生了解 科学研究方法,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验能力, 体会理解“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磁现象 磁场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通过微课自己

11、总结生活中与磁有关的现象,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磁现象和 应用,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2、知道磁性、磁体、磁极和磁化的概念。3、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4、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方向的规定。 6、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知道地磁的南、北级。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课前观看微课并完成任务单,收集课外的各种磁有关的现象和应用。3、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归纳,采用老师与学生双向交流感知现象下的物 理规律的普遍联系。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精神,树立起事物之间存在 普遍联系的观点。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对磁的应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2、强调学生

12、通过自主参与类似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产生积极情感 重点: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状况。(三)、学生探究(6 分钟)难点:认识磁场的存在,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教法: 翻转课堂学法指导: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教具: 多媒体电脑 课件等。一、课前设计:1、教师提前录制好 10 分钟左右的微课, 并设计出一份课前学习任务单, 提前一天传给 学生。(让学生的预习更有针对性、 通过微课实现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化学习, 任务单的设计使 学生的目标更明确)2、学生根据要求观看老师制作的微视频,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暂停或回看,并完成任务 单上的内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能自学会的上

13、课不再重复,留出更多的时间问题探究和检测)二、课堂活动设计(一)、教师检查课前任务单教师提出问题:通过课前预习,各学习小组提出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学生反馈课前任务单完成情况, 对学生的疑问, 先有学生自己解决, 解决不了的老师归 纳。(通过任务单的完成情况让老师了解学生的自学效果,同时掌握学生的困难在哪里)(二)、学生完成作业检测 1教师提前设计几个基本作业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 通过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理解的 程度。(目的反馈对重点知识掌握的程度,从而调整老师讲授的侧重点)小组内讨论答案,有疑问的老师解决。活动 1. 观察儿童磁性写字板,提出可供探究的问题,并进行实探究学生提出各种猜想,教

14、师引导着学生验证猜想。(学生在实验中得到答案的同时,提高了探究能力从而使物理的实验教学得到了升华。 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实验的作用,能够应用科学 探 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师总结磁现象的有关知识。(四)、学生完成作业测试 2学生小组内交流答案,然后解答疑问(五)完成探究实验 2 和 3活动 2. 探究异名磁极间的磁场,仿照铁屑分布画出磁感线。活动 3. 探究同名磁极间的磁场,仿照铁屑分布画出磁感线。(小组内动手完成实验探究,教师找部分小组成员交流成果,从而总结规律)(六)完成探究活动 4活动 4:探究磁针受力转动是磁场作用

15、的结果,那么指南针在世界各地都能够指南北又是 谁的磁场在施加作用呢?请阅读课本总结规律.(学生阅读课本归纳答案,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能从课本中查找信息。)(七)、课堂检测(八)作业设计1、请找出生活中磁的应用2、请找出磁现象与电现象的相似点附件一、课前任务单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磁现象 磁场课前任务单一、学习指南自学达成目标: 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运用磁体学具器材进行自主探究、完成自学任务单 规定的任务从而了解磁体的性质和磁场。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学生作业 学生讲评课堂活动完成检测二、学习任务(一)通过观看微视频,完成以下任务(必要时一定要暂停视频):1.磁体能吸引什么物质,不能吸引什么物质

16、?2.一个磁体有几个磁极?分别叫什么?3.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什么?4.没有磁性的物体可以获得磁性吗?你也尝试制作一个指南针!5.磁体周围存在什么物质?为了研究它,我们在其中放入什么?6.磁场有方向吗?如何知道磁场中某一点的磁场方向?7.根据视频,分别画出条形磁体和马蹄形磁体周围的磁感线。8.磁体周围磁感线从哪里出来,回到哪里?磁感线疏密说明什么?(二)通过阅读课本了解地磁场的有关知识。(三)自学测评:1.将磁现象和磁场的知识提纲整理出来:2.一个钢棒的 A 端与条形磁体 N 极吸引,是否能说明 A 端是 S 极?(两种情况)3.一个钢棒的 A 端和条形磁体 N 极相排斥,说明什么?4.判断

17、,若错误尝试改正。(1)磁感线是磁场中实际存在的曲线 ( )(2)磁体外面磁感线是从的 S 极出发回到 N 极 ( )(3)、磁场中某一点的磁场方向与放在改点的小磁针 S 极的指向相同。 ( )(4)磁感线只分布越密集的地方磁场越弱 ( )三、困惑附件二作业 11下列判断对的是磁现象与磁场课堂作业单( )A,磁体能吸引铝、铁、铜等物质C,指南针不是磁体B,磁体周围磁性都一样强D,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2.如图所示, A 磁环能“悬”在 B 磁环的上面, B 磁环下面是 N 极,则 B 磁环上面是 ,A 磁化下面是 ,A 磁环上面是 。3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物体,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它们之间

18、相互作用如图所示,则( )A,两个物体一定都有磁性 B,左边物体一定有磁性C,右边物体一定有磁性 D,两个物体至少有一个有磁性4小明用水平放置的一根条形磁铁的一端吸起一根铁钉,如图所示,若他用另一个同样的条形磁铁的 S 极与原来的 N 极靠近合并时,将看到的现象是 ( )A,铁钉的尖端被吸向右端的磁铁B,铁钉落下C,铁钉的尖端被吸向左端的磁铁(D,铁钉吸得更牢活动 1. 观察儿童磁性写字板,提出可供探究的问题,并进行实验。作业 21关于磁感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感线是磁场中实际存在的曲线B磁体外部磁感线是从的 N 极出发回到 S 极C.磁场中某一点的磁场方向与放在该点的小磁针 S 极的指向相同 D磁感线只分布越密集的地方磁场越弱2在图1中根据小磁针的方向,标出条形磁体的两极,并标出磁感线方向。)3在图2中根据马蹄形磁体,确定小磁针的N,S极,并画出 A 点的磁场方向。活动 2. 探究异名磁极间的磁场,仿照铁屑分布画出磁感线。活动 3. 探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