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出塞教学设计教材位置:部编版教材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课 说课时间:10分钟授课课时:35分钟(一个课时)一、教学内容的确立(一)单元要求:1. 本单元主题为“家国情怀”。学习本单元应该了解古今仁人志士在国家大义面前的不同风采。2. 本单元重点学习“关注主要任务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本单元在第四单元“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对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的学习,进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文本特质:王昌龄出塞是一首唐代的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出塞的大意是:依旧是从秦汉时期延续至今的明月和边关,征战万里、守边御敌的将士至今还没有归来。倘
2、若还有像飞将军那样英勇善战的将领在,绝不会允许外敌南下越过阴山。诗人从明月照关的景象写起,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中的“月”和“关”前面使用了“秦时”“汉时”两个时间定语,这并不是说明月属秦,关属于汉,也并非实指秦、汉两朝,其想表达的是防边筑城的措施始于秦汉,可见边关忧患的历史已经十分悠久。接下来的第二句“万里长征人未还”,让读者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历史上那些在边塞战役中可歌可泣的将士。这两句诗,从整体上拉伸了全篇的时间感(秦汉)和空间感(万里),营造出一种雄浑的意境和历史的沧桑感。诗的后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由叙事转为议论。长征未还,固然是千古共同的哀怨,但秦筑长城,胡人不敢南下
3、牧马;汉逐匈奴,单于内附。诗人借对前朝名将的怀念,表达了希望边关能够巩固、国家安全与统一能够实现的心情。二、学情分析及解决措施(一)学情分析:四年级上册的学生,在本学期第九课已经进行了诗歌三首的学习,对学习诗歌,有了粗浅的认识。能够以悟促读,再用读传情。出塞是本学期学习的第一首边塞诗,同学们对此抱有较高的学习热情。作为七言绝句,出塞一诗通俗易懂,节奏朗朗上口,孩子们能够在借助注释的基础之上,进行简单的翻译。四年级的孩子,朗读诗歌能力较弱、节奏不强,难以真正贴近文中人物,也不能够深入体会诗歌中强烈的情感。解决措施:由边塞图片入手,抓住学生的兴趣。初读诗歌帮助梳理并检测字词。课堂中由浅及深的讲解,
4、从节奏划分到重点注释,再到理解句意,最后品析情感,逐层递进并不断通过朗诵推进自己的教学,以读促析,以析助读。课堂中间插一些边塞诗词名句,帮助孩子在学有余的情况下,更加深刻的理解诗歌的情感。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熟识并正确书写本课四个生字,理解、辨析生字词。2.体会诗歌中诗人的爱国之情,并理解他心系百姓、希望和平的复杂情思。3.在理解的情况下,背诵古诗出塞(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识记生字词,背诵诗歌。教学难点:体会诗歌中诗人的复杂情思。四、课堂实施路径以读贯穿全诗。全诗学习以四次读诗展开。一读诗歌,疏通字词;二读诗歌,明确节奏;三读诗歌,疏通大意;四读诗歌,理解情感。五次读诗层
5、层递进,相互交融,以学生的疑问入手,展开讨论,加强诗歌理解,进一步推动突破教学重、难点。五、教学流程课堂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激趣导入引入边塞教师展示边塞战争图片,相机提问:“同学们,看到边塞图,你想到了什么?”今天,我们将跟随王昌龄的步伐,一起走进边塞,感受边塞生活。倾听;联系图片思考;表达。从图片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二)四读诗歌由表入里理解诗情1.一读诗歌,疏通字词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在朗读时,有几个重点字词需要注意一下。(出示重点生字词:塞、秦、征、将,并请同学们起来说出记忆的重点。)2.二读诗歌,明确节奏刚刚弄准确了字音,请同学们再
6、读出塞,这一次,难度升级,请读准诗歌节奏。(同学产生分歧,4/3分;2/2/3分。请各自阐述理由,并在比较重,选择最能够读出诗歌气势的划分方法。)3.三读诗歌,疏通大意(1)读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还应该读懂释义。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课堂小游戏旌旗飘扬。(出示小游戏,同学抢答参与游戏,学习重要释义,检查预习情况。)(2)看来同学们对重要释义掌握的都不错,接下来,请三人一排,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本诗的释义。(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最大程度实现生生互评,同时督促学生,记忆课内重点释义。)4.四读诗歌,理解诗情(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
7、和一轮明月,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驻守边关的征人们,会想什么呢?(思乡、念亲。这让我不由想到了夜上受降城城闻笛里的千古名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一句“人未还”让我们尝尽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诗人王昌龄此时的情感是怎样的呢?(满含伤心又饱含同情。伤心战乱不止,战士凄苦;同情征人有家不能回的悲伤,同情征人的家人失去亲人的悲痛。)(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从这两行诗中感受到诗人什么样的希望?(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王昌龄的希望,还表达了千百万征人的希望。作者希望朝廷起用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1.重视每个字的发音,清楚发音,流
8、利朗读。分析、表达,找出重点并清除表述。2.流利朗诵,清楚划分节奏。课堂生成,并能够在生成时,产生课堂争辩,加深对节奏划分的理解。3.积极抢答,冷静思考,认真参与。结合自主预习情况,进行课堂的反馈。4.小组合作,积极思考,归纳整理释义。5.积极思考,自主表达。加深对戍边战士的心疼与同情。6.理解诗人满含伤心又饱含同情的情绪。7.从“但使”、“不教”两个词语中,思考,交流并最终表达。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字词,自主提出重点,找到字词记忆的难点。划分节奏,清楚其目的,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会诵读。激发学生对释义理解的兴趣;同时,利用游戏来达成预习检测的基本目的。小组合作,相互检查,达到生生互评,课堂学
9、生主体的目的。在互动中,学习并运用重点释义,疏通文意。分析诗歌情感时,由关键字词入手,从释义推动到对文字的深意理解。由画面想象逐步推进,到后面的课堂情感的生成。将初步的情感印象更加具象化,深刻的表达。聚焦到文字传达出来的情感,同学相互点评实现诗词的理解。引导学生利用重点字词,来理解诗词中的情感。(三)小结诗情回顾作者小结一下:出塞一诗,作者把秦汉以来所进行的边塞战争都概括了出来,反映出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无比哀叹之情,表达了希望朝廷起用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今天我们学习了王昌龄这位唐朝边塞诗人的出塞,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下来自行学习他的从军行和闺怨等诗歌。倾听;自行记录;理解深情。对王昌龄的诗词产生兴趣,自主探究学习其他诗词。归纳整理全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拍卖参与者退出机制协议
- 运营经理工作协议
- 汽车定期检验协议
- 酒店防水施工协议
- 网络交易安全保障合作协议
- 舞蹈培训机构学员合同协议书7篇
- pos机租赁协议书下载9篇
- 【正版授权】 IEC SRD 63302-1:2025 EN Smart city use cas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 Intelligent operations centre for smart cities – Part 1: High-level analysis
- 【正版授权】 IEC TS 62565-4-4:2025 EN Nanomanufacturing – Product specification – Part 4-4: Nanophotonic products – Blank detail specification: Quantum dot enabled light conversion films
- 2025年涂料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家校携手决战中考-九年级家长会课件
- 苏州昆山鹿城村镇银行2023年招聘人员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题含答案附详解
- 2023年高考英语模拟卷(天津专用)(解析版)
-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锦瑞煤业有限公司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国家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全文
-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版
- Q-SY 06351-2020 输气管道计量导则
- 铁路工程定额电子版(Excel版)
- 如何预防与处理劳动争议培训课件
- JJG 1148-2022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试行)
- GB/T 31586.2-2015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涂层附着力/内聚力(破坏强度)的评定和验收准则第2部分:划格试验和划叉试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