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中外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中外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中外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中外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外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COURSE TITLE)中外教育史课程性质(COURSE CHARACTER)教育基础理论必修课课程代码(COURSE CODE)307B1002学分(CREDIT)2学时(CONTACT HOURS)32理论课时先修课程(PRE-COURSE)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负责人(COURSE COORDINATOR)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了解中外教育史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外教育史在教育学科(包括小教专业)中的的地位和作用及学好教育史与初等教育改革的关系。2.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系统了解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了解教

2、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等。3.了解各主要历史阶段各国文教政策的基本内容及其演变过程。4.了解各主要历史阶段的教育制度及其政策措施。5.了解历代著名教育家的主要教育实践活动及其主要教育思想。6.理解中外各主要历史发展阶段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概况与教育发展状况之间的相互关系。7.理解中外教育发展的共性与差异,把握我国教育的传统特色及其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地位,明确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8.掌握中外教育发展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并初步养成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比较鉴别、以史鉴今的能力。9.能运用中外教育史知识与理论分析问

3、题,运用学得的历史智慧,去思考、解决初等教育改革中的问题。10.通过这门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和继承人类优秀的教育遗产,并通过知古识今,更好地认识我国今天的教育现状,提高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支撑的课程目标1.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和团队合作精神。1.2了解教育法律法规课程目标1、2、101.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3.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养成乐观向上、热情开朗的品性,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学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帮助小学

4、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3.1具备良好的人格特征课程目标5、9、103.2具备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能力3.3具备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同伴关系的能力5. 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能够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5.1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课程目标5、85.3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6.学会合理制定小学生个体与集体的教育教学计划。能够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科学编写教学方案。合理设计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班级和少先队活动。6.1具备合理制定小学生个体与集体教育教学计划的能力课程目标2、4、5、76.2具备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科学编写教学方案的能力6.3具备合理设计主题鲜明、丰富

5、多彩的班级和少先队活动的能力9.学会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具有教育教学反思能力,能够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具备良好的文献资料检索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9.1具有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的能力课程目标3、4、5、6、8、99.2具有教育教学反思能力10.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健康的体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10.1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课程目标3、5、6、7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知识单元对应课程目标知识点预期学习成效实现环节学时1.从非形式化教育向形式化教育的转化课程目标1、2、61.非形式化教育与形式化教育。2.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3.奴隶社会主要

6、国家(中国、古希腊、古罗马等)的学校教育。1.理解非形式化教育与形式化教育的区别及教育起源的基本观点;2.掌握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了解世界早期学校的基本情况;3.分析并掌握奴隶社会中国学校教育古希腊和古罗马学校教育的基本情况和各自特点。课堂教学理论2学时2.古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课程目标5、8、7、9、101.中国先秦时期儒家的教育主张。2.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教育理论。3.学记的教育教学思想。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教育概况及古希腊、古罗马的教育思想;2.解和掌握先秦儒家代表人物及学记中的主要教育思想,理解和掌握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及昆体良的主要教育思想;3.联系实际分析教育家们提出的

7、教育原则。1.课堂教学2.分组讨论理论6学时3.古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课程目标3、4、61.中国封建官学制度的演变。2.中国古代私学的发展轨迹。3.科举制度的兴衰及其影响。4.西欧中世纪时期的教育演变及其特点。1.理解并掌握中国封建官学的演变和发展线索。2.分析中国封建社会私学的发展及其作用。3.辩证评价科举制度的兴衰及其历史影响。4.了解基督教对西欧中世纪学校教育的控制。5.掌握西欧中世纪学校的类型:基督教会控制的学校教育、骑士教育、大学教育、城市学校教育。课堂教学理论4学时4.古代教育理论的高峰课程目标5、7、8、9、101宋明理学家朱熹、王守仁的主要教育观点。2中国明清之际启蒙教育思想。

8、3西欧教育理论的变革。1.了解理学教育理论及其特点,掌握朱熹“分段教育”论和“朱子读书法”;2.了解中国明清之际的启蒙(“实学”)教育思想。掌握颜元的实学教育思想;3.了解西欧人文主义教育思潮及其主要观点和宗教改革运动中新教的教育主张,掌握夸美纽斯的教育主张。1.课堂教学2.分组讨论理论4学时5.从形式化教育向制度化教育的转变课程目标3、4、61.英、法、德、美及日本等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发展及其特点。2.建立和发展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艰难探索与轨迹。1.理解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与教育发展的关系;能比较英、法、德、美、日等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发展及其特点。2.了解西方主要国家近代学校教育发

9、展趋势。3.了解中国近代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的建立。掌握洋务派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及其历史作用。课堂教学理论4学时6.近代资产阶级的教育理论课程目标5、7、8、101.欧洲资产阶级的教育理论。2.中国近代主要教育思潮。3.蔡元培的民主教育思想。1.了解斯宾塞的实科教育思想和和乌申斯基等的民主主义教育主张。了解中国近代的洋务教育思潮和维新教育思潮。2.掌握洛克的绅士教育理论、洛克的绅士教育理论、裴斯塔洛齐的和谐教育理论、赫尔巴特的传统派教育思想。3.掌握蔡元培的民主教育思想。1.课堂教学2.分组讨论理论4学时7.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课程目标3、4、61.世界各国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发展。2.中国现

10、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分析并把握“二战”前各资本主义国家教育发展的共同特征。2.了解“二战”后各国教育的改革,掌握其中的美国国防教育法、日本教育改革等。理解六七十年代美国、前苏联的教育改革。3.了解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课堂教学理论4学时8.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课程目标5、7、8、9、101.西方的现代教育理论。2.前苏联主要教育家的教育理论。3.中国现代主要教育思想。4.陶行知的教育思想。1.了解欧美现代派教育思潮与“新学校运动”及其形成背景。掌握并评价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2.了解美国“二战”前后主要教育思潮及其影响。3.掌握前苏联马卡连柯的集体教育论、赞科夫的发展性等教学理论

11、。4.了解中国现代的主要教育思想。掌握并客观评价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课堂教学理论4学时四、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1)教学目标1、2、5、6的达成度通过闭卷考试和课堂小组讨论及课外作业的成绩综合考评;(2)教学目标3、4的达成度通过闭卷考试进行综合考评;(3)教学目标7、8、9、10的达成度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外作业进行考评。五、成绩评定课程成绩包括4个部分,分别为平时出勤、课堂讨论、课外作业和期末考试。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1平时出勤。平时出勤采用“只扣分,不加分”的方法计算成绩,无故旷课一次,将在总评成绩中扣除2分。无故缺勤5次者,取消本门课程的考核资格。2课堂讨论。本课程将结合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和教育思想,要求学生以分小组的形式(每组应确定一个组长)进行3-4次讨论。要求小组成员都要充分参与讨论。讨论课采用抽签的方式确定汇报小组及汇报人。讨论课成绩占总成绩的5%。3课外作业。要求学生根据各阶段的教学内容以自选题的方式完成三次书面作业,选题范围由教师确定,要求学生对所选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每次作业不少于2000字。课外作业的成绩占总成绩的15%。4期末考试。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试占总成绩的80%。六、教材和主要参考书(一)教材胡金平主编中外教育史纲(修订本)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