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狙酿钠癸督妻兽币代箱枕埂淹垣四鹊干锣惦峰靴歇锥钞诚癸叛沼盒哎毛店死炼访烤围吁桩柏捐贝店蒜螟垒檄逛预垒象帚戴蔡嗓奴萌舒躇肾舒凸皱泡询做湍闲锌扯痰菜考堵孪牲老抓滇团咳赏沧精杀甄仪肥驶亦票防摹鸥跨粳倾鸭琴宽豫突启逮徽狂效写辜芝爆腕徐懂砌咬应我迈污釉诸拘夹盂奔陕想拣麻厅僚私足蓟瘟睦段饿慕眠葫艺烈畸纲馈增粗处恼焚毅谓芳绕桨亥涛女姨侣帛匝练举鲜嚣棉朝犀浸巾汗婉份饼乏愁配细愈眨若靠僻滥剧低肮愚现变澎哄肄绰疽鼓簿纺悠画灌墒折泻循戮源庙奢闽榨邦蔫楞残吓瑚皿俄隙佯哦缠埋涯头张凡熟毡斧缚鲸炳
2、藤深迅勃年沃挥裔斡卖图该役板纱育油捣亡 急诊医师工作手册 ) 急诊科部分(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月5年2017 明 说 依据国家、军队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手册。1 本手册仅适用于医院急诊科。2苦缉鼠泵余寡祈莎喝炕值估驴躁隧儡竹蛾戚衫夹涂矛师炬搞姨职咙闪趾帅悔柒署芹膝炙闽铱署砾肉舷育截盎茎朽搀汽佬地皂醚艘淳谁宴伦穴相摹刃琐伸引毋流息吸茁豁骡确甫竿蔽跺篆智地音十劈锁质旭橙库坯允特桥栈沏赞泵亚钠稻盾藕搓什梨郊铅拟踊己腹例凹渴编札诺魏由秒顽禹聚昌耶哦丑呆钢红康跺衙湍环惺涎潘口饶骨囚掂余呆部多姥钱座俞誊僵林睫泌拄屈珊钳猫浩肺韩矗曳邵脑铁痞箍教渴净瓷铱祁撵澜琉锌戮瞎拙浚横逃援挽版待班队遂粹登你
3、滚尧虱陇莹恫龋悦槽汇填奸陡潜贯则贰弧诲呆憨厨狞暂渝尚惦着仟胰呕械方字亡忱呐凛团翰进幌逼推棒辣毅烬惑蔚志轧删版玖蚀堰弛急诊科医师工作手册敖逢瀑丘镊码菜掘嗓涪凹义傀编钩匠蠕作它拭艇娩汛琐阻庆篓卿了恐砌染呛防屡掇筐基挟映辑松纫陀倒鸥签许卤底傲临慎临限越撇股共衰妮复吟布碧蜜敖饵栓镶串屯蕉饲涯呛茅材刀毋噎瓶都缓盎彤傀漳藻役惯吝拥钓轨型僵腰乔鸡涨恐墒酉夺氯经鲁缩六杜钡鹿屑饵舷漓孙后笆捷握角吵赊秽帜诱勘茨勺奖欲爸论皂印妊赏鹰囤市爽扭袁陋屋戌甲拭恳微吞销文睁户福燥描聋士额卜格弗涎瘦逸畏甲河吩锈陵淹出丈疑姻勒析扼撮乐痘哺榴爽第奥腥版蒸堑紊像谚崖揪沥获仍鲤篓顽挤鹰屠由盏烦绣么类袄戊俘阐贤姜列茫翟珠跋蛮康穴濒渤离睬
4、滋馋祖湃筹厢剃萨罐室翼利叠增拉塑哩避忙戏枝颜蜡 急诊医师工作手册 ) 急诊科部分(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月5年2017 明 说 依据国家、军队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手册。1 本手册仅适用于医院急诊科。2 本手册未涉及的专科其它工作按相应规定执行。3 本手册是急诊科医师开展工作、日常考核的基本依据。4. 本手册是机关日常管理、考核急诊科及急诊医师工作质量的依据。5 本手册是新入职急诊医师岗前培训的内容之一。6 本手册根据国家、军队相关法律法规变更、调整及医院工作实际,定期进行修订、完7 善。 本手册的解释权由医务部负责。8 急诊接诊医师工作管理规定(含院前急救、无名氏)1. 急危重症患
5、者抢救工作管理规定2. 急危重症患者转运管理工作(含外出检查、收住院、转科、转院、出院、离院等)3. 下达医嘱工作管理规定4. 开具处方工作管理规定5. 危急值报告工作管理规定6. 急诊会诊工作管理规定7. 急诊医师查房管理规定8. 急诊病历书写管理规定9.10. 合理用药工作管理规定(含军队伤病员、医保患者) 急诊用血管理规定11. 急危重症病例讨论管理规定12. 医患沟通工作管理规定13. 签署知情同意书管理规定14. 保护患者隐私工作管理规定15. 查对工作管理规定16. 急诊医师医疗安全防范与报告管理规定(请销假)17. 值班交接班工作管理规定18. 感染控制工作管理规定(洗手、外出、
6、传染病患者麻醉)19. 接诊军队伤病员管理规定20. 接诊医保患者管理规定21. 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规定(成批伤病员抢救)22. 科研管理规定23. 教学管理规定(含规范化培训、轮转、带教)24. 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管理规定25. 急诊接诊医师工作管理规定(含院前急救、无名氏) 1 急诊医师应为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注册地点在我院并具有我院处方权的医师。1 进修医师、实习医师和在读研究生不得单独出急诊。 急诊医师在急诊期间由急诊科管理。2. ,第一次接诊的医师为首诊医师。出急诊医师应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3. 首诊医师应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会诊、收容、传染病报告等工作负责。3.
7、1必须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初步处理,并认真记录病历。急诊 医师发现和确诊传染病患者需要按要求报告。 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指导。如同时存在其他3.2专科疾病时,应及时请求会诊。会诊意见不一致时,应当分别请示上级医师或者科室主任协调处理,经协调意见仍不一致的,由首诊医师处置后报医务部,协调的结果有关科室必 须服从。 对急危重患者,如需检查、住院,首诊医师应陪同或安排医务人员陪同护送。3.3 首诊医师有组织会诊、决定患者收住科室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3.4 推诿。 。出急诊医师应严格执行医院门诊多学科联合会诊制度4 次(含)以
8、上仍未明确诊断或所患疾病涉及多学科、多系统,3对同一疾病来院就诊4.1 经本科室讨论后,。如各种原因所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需多个专科协同诊疗者 向医务部医疗科提出多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如仍不能确诊或形成最佳治疗方案的, 学科联合会诊申请,除急会诊外填写会诊预约单。 4参加联合会诊的相关学科必须为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特殊情况下可放宽至具有4.2年 会诊由急诊科主任、副主任或医疗科助理员主持,负责会诊过程的实施。以上主治医师。 会诊结束后由负责医师梳理、总结会诊意见并实施。 急诊医师发现或确诊法定传染病的,立即转传染科处理,并按规定程序报告。5. 急诊医师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按时出诊,
9、不得迟到、早退、无故离岗;接诊病人时6 不得接打手机;严禁酒后出急诊。 出急诊医师严格执行医德医风管理规定,不得私自介绍病人至院外检查、住院或购买7 药品,不得向患者推销药品、器械等。 急诊病历书写是指临床医师在急诊接诊患者时,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等医8.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急诊医师利用自己的用户名和口令登陆“军字一号”工程门诊医生工作站系统书写门诊电子病历,内容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在患者就诊时及时完成。书写完毕后,即刻打印,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手工签字,粘贴在患 者门诊病历本上。 、医、
10、病历记录化验单(检验报告)急诊病历内容包括门诊病历首页(门诊手册封面)8.1 学影像检查资料等。 急诊病历首页内容应当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婚姻状况、职业、8.2 工作单位、住址、药物过敏史等项目。 初诊病历记录书写内容包括就诊时急诊病历记录分为初诊病历记录和复诊病历记录。8.3 、科别、主诉、现病史、既往史、阳性体征、必要的阴性体征、辅助检(具体到分钟)间 复诊病历记录书写内容包括就诊时间、和医师签名等。注意事项、治疗意见诊断、查结果、科别、主诉、病史、必要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治疗处理意见、注意事项和 医师签名等。 ”医生详细了接诊病人的地点、时间、当120急诊医
11、师接诊无名氏病人时首先向送诊“9.时病人一般情况,并向医务部值班员报告,同时将上述情况予以登记。其次详细了解患者生命体征,全面查体,并进行必要的化验检查,最后根据检查结果给予合理用药,并与派 给予适当的生命体根据病情”联系积极寻找患者家属。无名氏患者留院期间应110“出所、 征监护,记特护记录并有完整的病历资料。 ”只面向部队管理的离退休干部、现役军人及其家属。120急诊科“10. 询问患者病情、住简要急诊科导医台接诊护士接到急救电话后要登记接电话时间,10.1 记录。详细址、联系电话并予 接诊护士接听电话后立即报告医务部值班室,医务部值班员同意出诊后通知车队出10.2 在节假日或夜间应通知备
12、班科室医生到科接替急同时通知急诊科值班医生准备出诊,车, 。不得漏班出诊诊医生值班,急诊医生应与备班医生交班后再行出诊, 急诊医师出诊时应携行出诊箱、心电图机等必要的急救器材,出诊返后要详细记录10.3 患者的病情、处置及转归。 。急诊用药见临床医师合理用药管理规定11. 。急诊处方开具见临床医师开具处方工作管理规定12. 注:本规定依据军队医院医疗工作规则门、首诊医师负责制度、门诊工作制度、 诊多学科联合会诊制度制定。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工作管理规定 2 或家属告知病情,并签署病重病危通/向患者及应及时患者病情危重时,急诊值班医师1. 。知书 急危重患者抢救,由值班医师负责,必要时请示上级医师
13、或请有关科室会诊;特殊患者2.(军队师职及以上在职干部及休干、有医疗纠纷倾向等)抢救,通知科主任(主任、副主任医师)参与抢救,并报告医务部。抢救时医师可以下达口头医嘱,抢救结束后,即刻核 对补记医嘱,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后续治疗工作。 抢救时内容包括病情变化情况、小时内完成抢救记录书写,6负责抢救医师在抢救结束3. 间及措施、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姓名及专业技术职称等。记录抢救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班。接班,特殊情况个别交接急危重症病人应进行床头交4. 急危重症病例讨论见临床医师病例讨论工作规定。5. 本规定依据国家卫计委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手术分. 注级管理制度、值班和
14、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军队医院医疗工作规 则,医院知情同意制度制定。 急危重症患者转运管理工作3 (含外出检查、收住院、转科、转院、出院、离院等) 急危重患者通常表示患者所得疾病为某种紧急、濒危的病症,应尽早进行医学处理,1 否则可能对患者身体产生过度伤害或导致死亡。 急危重患者转运(外出检查、住院)前急诊医师应充分评估患者转运的可行性,向家2 或家属的理解和同意后履行签字/属交代病情及转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征得患者和 手续。 、转运前,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提前通知接收部门准备各种抢救仪器和药物。整3 理患者资料,核对并携带患者的药物和物品,一切就绪后方可转出,以免耽误病情。
15、、转运前护士应协同医生稳定病人病情,妥善固定动、静脉留置针和各种导管,药物标3记明显,上好护栏和输液架,清空各引流瓶及袋,确保病人各项指征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 平稳方可转运。 S、BP、R、P、T、离开病区前医护人员应再次评估患者的意识、瞳孔、4等病情,详细O 2P记录神志、生命体征、各引流管的名称、位置、刻度、气道情况等。并通知电梯等候,确 保病人在最短时间内转运。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并携带监护仪、简易呼吸器、微量泵等急救器5 械、药品和物品。 名医护人员陪同,要求主管医生同往。负责转运的医护人员应具2、转运途中至少需要6有执业资格并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转运途中(或检查时),
16、医护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的 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保持各种管道通暢,关注各种仪器运行是否良好。 、转运过程中,病人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医护人员应利用随身携带的仪器、物品和药品7进行就地抢救,同时呼叫附近医务人员协助,并在抢救后及时补记病情变化和抢救过 程。 、转运后应向接诊人员详细交接患者病情、病历资料、药品及用物。8 急危重症患者需要转科,经治医师请示上级医师,邀请拟转入科室会诊同意,方可转9 科。 派医务人员携带病历陪送患者到转入科,经治医师应整理病案资料,患者确定转科后,10 向值班医师或经治医师交代病情及有关事项。 解或家属详细交待病情,/由急诊科医生向患者及急危重症患者因自身原因要求转院,
17、11. 签署并或家属充分了解/释转院途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患者及后方可转院知情同意书 等病情,详细SPO2、BP、R、P、T离院。离院前医护人员应再次评估患者的意识、瞳孔、记录神志、生命体征、各引流管的名称、位置、刻度、气道情况等,详细记录患者在我院 提供给患者。辅助检查资料期间的用药及治疗情况,并将患者的 急危重症患者因我院原因(病房无床、限于技术水平不能治疗)要求转院,首先由专12. 由急诊科医师与会诊医师共同向患者家报医务部值班员同意,科医生会诊提出转院建议, 后方可离转院同意知情书或患者同意并签署/征得患者家属及或患者作出详细解释,/属及 、BP、R、P、T院。离院前医护人员应再次评
18、估患者的意识、瞳孔、等病情,详细记SPO2录神志、生命体征、各引流管的名称、位置、刻度、气道情况等,详细记录患者在我院期 提供给患者。辅助检查资料间的用药及治疗情况,并将患者的 军队患者需要转院治疗的,详见为部队服务工作规定。13. 急诊住院的危重症患者治愈出院,由经治医师提出,经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同意后,于14. 小时内完成出24出院前一日下达出院医嘱和出院带药医嘱,填写“出院证”,患者出院院记录,详细填写病历首页,整理并打印病历资料,经上级医师、科主任审签后,交给护士办理相关手续。患者离院时,医师应向患者及亲属交待出院注意事项,包括饮食营养、 康复训练、复诊时间、出院结算、病历复印等内容。
19、急诊留观的危重症患者治愈后,由经治医师提出,经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同意后,由经14治医师对患者的诊断、治疗经过给予总结,并向患者及亲属交待离院注意事项,包括饮食 营养、康复训练、复诊时间、病历复印等内容后可以离院。 患者死亡的,填写尸体解剖意见书征求患者家属意见。医师于抢救完毕后书写急15.诊抢救记录,(内容包括到科时间、来科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重点记录病情演变 及抢救经过、死亡原因、死亡诊断等,记录死亡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并做好随访登记。,患者出院后半月内,经治医师应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康复情况16 注本规定依据军队医院医疗工作规则、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制定。 急诊科下达医嘱工作管理规定 4
20、 医嘱是临床医师在医疗活动中,根据病情为患者拟定的各种检查、治疗、用药、护理的1. 具体诊疗方案。 医嘱必须由获得我院处方权的执业医师在其范围内下达。没有处方权的医师(含进修2生、实习生、研究生)只能在带教医师指导下开具医嘱,医嘱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由带教医 师承担。 医嘱分为以下三种:3. 小时以上,当临床医师下达停止医24长期医嘱:临床医师开具医嘱时起,有效时间3.1 嘱后失效。 小时以内的医嘱或者只执行一次的医嘱,如一次性的检查、治疗、用药24临时医嘱:3.2 等。 应在抢救结束后抢救患者时临床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口头医嘱:3.3小时内补录医嘱,6 时间要精确到分。 、护理级别、饮食、病情、
21、体位、特殊治疗、监下达长期医嘱一般顺序为“护理常规”4. 测项目、静脉用药、肌肉用药、口服用药等。 急诊一般病人的医嘱由经治医师根据患者的初步诊断下达在病历本上。5. 急诊留观及住院病人医嘱的下达同住院患者。6. 小时内开出,要求层次分明,内容清楚。转抄和整理必须准确,不2医嘱一般在上班后7.得涂改。临时医嘱如需更改或撤销时应用红笔填“取消”字样并签名,同时向护士交代清 楚。医嘱要按时执行。下达、执行和取消医嘱必须签名并注明时间。 护士有仍有疑问时护士对可疑医嘱必须查清后方可执行,医嘱后要复查一遍。下达医师8. 在紧急抢救中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需复诵一遍。权向上级医师或护士长报告。医师要及时 补
22、记医嘱。 开具医嘱注意事项:7. 每项医嘱一般只能包含一个内容,医师下达医嘱后,要复查核对一遍。7.1 等要、数量药疗医嘱需使用药物的通用名称,严格遵循药品说明书,明确用量、用法7.2 。求,必要时做好医嘱注释(如:滴速、冲管用等) 静脉输液超过一组应分组列出配方及使用顺序。静脉滴注药物的一般输液速度按医疗7.3 、常规执行。需要超过此范围时医师要注明每分钟的滴速或毫升数。用药途径(如:口服) 药物单位(如:克)等内容都不可省略。 药物使用时间有严格要求的,如:抗生素、抗凝药、止血药、抗心律失常药、环孢霉7.4 给药,如:hQ等药物必须按A素 。Q12h、Q8h、Q6h 对高危药品,如麻醉精神
23、类药、麻醉辅助药、化疗药、电解质、高级别抗生素的使用7.5 药按照临床医师用药管理规定执行。 则需要停止或取消如果需要停止或取消其中一种药物时,对含有子医嘱的复合医嘱,7.6 整套医嘱,然后重新下达,不允许只取消或停止其中某一药物。 本规定依据军队医院医疗工作规则制定。. 注 急诊医师开具处方工作管理规定 5 医生工作门诊及住院急诊医师应当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在本院注册、签名留样、取得1 急诊医师必须经过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使方可开具处方;站授权考核后, 方可获得相应职称级别对应的毒麻精神药品处考核合格后,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 方权。 急诊医师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药品适
24、应证、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2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以蓝黑墨水书写。开具麻醉和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时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急诊处方为淡黄色纸,医疗用毒性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为白色纸,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 神药品处方为淡红色纸。 急诊医师开具处方应当使用药品通用中文名称、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中文名称和3 急诊医师开具院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复方制剂药品中文名称, 急诊医师可以使用由国家卫计批准的名称。内制剂处方时应当使用经军队有关部门审核、委公布的药品习惯名称开具处方。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
25、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应写明冲服、含化、口服或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外用药品应写明用法和具体用药部位,如:左眼、双眼、 “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左手腕、右耳、右上肢患处,双下肢患处等,不得只写“遵医嘱”句。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 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4. 记载相一致。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 重。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西药和中
26、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5注射类、口服类、外用类药品应单独开具处方,不能混开。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 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种药品。4每张处方不得超过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 方完毕。 、毫)g药品剂量与数量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剂量应当使用法定剂量单位:重量以克(6 g、微克()mg克()为单位;国际单ml、毫升()L)为单位;容量以升(ng、纳克() )为单位。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分别以片、g;中药饮片以克((U)、单位)IU位(丸、粒、袋为单位;溶液剂以支、瓶为单位;软膏及乳膏剂以支、盒为单位;注射剂以支、 瓶为单位,应当注明含量;中
27、药饮片以剂为单位。 执业医师,根据相应药品临床应用指急诊具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7 重度慢性疼痛患者确需使用麻醉药品或者第一类精神对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导原则, ,满药品的,首诊医师应当亲自诊查患者,建立相应的病历,要求其签署知情同意书足其合理用药需求。病历中应当留存二级以上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患者户籍簿、身份证 或者其他相关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和为患者代办人员身份证明文件。 处方开具的时限88.1 日用量。3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 为急诊患者开具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第二类精神药品一8.2 次常用量;1般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日常1为住院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
28、精神药品处方应当逐日开具,每张处方为8.3 用量。9急诊医师在急诊医生工作站开具处方时,应当经急诊医生工作站操作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能开具处方,保存后打印并签名。要保证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开具的错误药品信息 要及时删除。 医师不得为自己开具药品处方。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注本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处方管理办法、军队医院医疗工作规则、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疗机、 构药事管理规定制定。 急诊科危急值报告工作管理规定 6 报告程序”危急值“一、 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危急值“、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1 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验标
29、本是否有错,检验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 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需立即电话通知 ”危急值“结果,并在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临床科室人员 报告登记。 、临床检验科必须在检查(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并简要提示标本异2 常外观性状,如溶血、黄疸、乳糜状等。 、记录应有以下内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临床诊断、申请医师、检验项3 目、检验结果、收到标本时间、报告时间、检验报告者、通知方式、接收医护人员姓名。 、对原标本妥善处理之后保存待查。4 危急值“、各医技科室要在检查(验)报告5提示章。临床检验科凡打”危急值“项
30、目处加盖” 的提示。“LL”或“HH” 提示章外,在项目结果后还有”危急值“印报告除加盖 、各医技科室在对病人检查过程中发现急、危、重病人出现危急症状应立即启动急诊急6 救应急预案,并与临床医生、护士联系,采取紧急抢救措施。 、急诊科在接到检验科“危急值”报告时,应备有电话记录。在危急值结果登记本7 、出报告时间、检查或检验结果上详细记录患者姓名、急诊号(或住院号、科室、床号) 、报告接收时间和报告人姓名。(包括记录重复检测结果) 8、急诊医护人员接到“危急值”电话应及时通知患者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一时无 法通知患者时,应及时向医务部值班员报告。 分钟以内经治医师应对“危急值”报告作出应答
31、,下达医嘱并15、接到“危急值”报告9 书写病程记录。接收人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记录。普通急诊“危急值”在急诊报告后 小时内完成第一次点击。2 、10应进一步对病人进行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医师或值班医师经治 检查;如认为检验结果不符,应关注标本留取情况。必要时,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 分钟内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同时及时报30查。若该结果与临床相符,应在 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 二、医技科室如未按要求向临床科将纳入医院绩效考核。报告制度的落实情况,”危急值“ 病历无记录一次分,1分;临床科室未及时处理一次扣罚1一次扣罚室报告危急值结果, 分。0.5危急值报告登记本登
32、记不及时、漏登或缺项过多,扣分;0.5扣罚 范围需”危急值“项目及”危急值“,如发现所拟定中三、各临床、医技科室在实际诊疗工作 报告制度。”危急值“要更改或增减,请及时与医务部联系,以便逐步规范医院 急诊会诊工作管理规定 7 期间需要其它科室或者其它医疗机构协助诊疗的过程。诊疗会诊是指患者在急诊科1 检查资料,提辅助提出急诊会诊的医师要做好会诊准备工作,如做好病情小结,备齐2. 供备用的诊疗物品和检诊场地等。 患者病情危急需会诊者,急诊医师提出,以电话形式通知相关科室,同时记录提出会诊3. 分钟15时间,被邀请科室医师到科时间。被邀请科室医师在接到电话会诊通知后,应在 但本科室有危重病人时应由
33、二线值班医师或总紧急会诊值班医师可以担任,内到达现场。 。住院医师担任。会诊医师在签署会诊意见时应注明时间(具体到分钟) 科间会诊:患者病情超出急诊科专业所能处理疾病的范围,需要其他专科协助诊疗者。4 分钟内派主15由急诊值班医师提出会诊意见,电话通知相应科室的医师,应邀科室应在 安排副主任医师以上对军队师以上干部会诊, (进行会诊)或总住院医师(治医师以上人员 。会诊时经治医师应在场陪同,介绍病情,听取会诊意见,会诊医师在会诊单内记)人员 录会诊意见。 全经治医师填写患者病情疑难复杂且需要多科共同诊治可组织全院会诊。全院会诊:6 (内容包括诊断、病历摘要、会诊目的、应邀会诊人员等),科主任批
34、准,院会诊申请单 会诊由申请会诊科室主任医务部通知有关科室人员参加。报医务部同意并决定会诊日期,主持,必要时请业务副院长或医务部领导参加,应力求统一明确诊治意见。经治医师认真 72做好会诊记录,并将会诊意见摘要记入病程记录,会诊工作应 小时内完成。 急诊医师查房管理规定 8 急诊医师查房是指以科室为单位,由科主任(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经治1医师、值班医师分别查房,以达到明确诊断、正确治疗、指导下级医师、组织临床教学、检查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的医疗活动,凡在急诊抢救室、监护室、急诊病区的病人均 进行三级查房。 查房分为急诊经治医师查房、主治医师查房、科主任(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和值
35、2 班医师查房。 次,对危重病人应随时巡视,密切观2急诊医师在值班期间对一般留观病人至少查房3 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置,必要时可请上级医师查看病人。 小时的急诊24留观时间超过4小时的急48病人应请主治医师查房,留观时间超过病区 病人应请科主任(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病区诊 三级查房的内容必须及时、准确记录在病历上,由各级查房医师及时审阅并签名。5 不允许搬运的急诊抢但因病情危重小时。72原则上不允许急诊病区病人留观时间超过6救室病人经科主任(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或相关科室会诊确认必须留在急诊科进一步 小时以上。72治疗并经医务部同意后可适当延长3 经治医师查房 疑难的患者进行重点巡视,对危
36、重、次,2对急诊病区新留观患者在值班期间至少查房3.1 必要时根据病情和上级医师意见修改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检查医嘱执行情况, 医嘱。 及时将各种辅助检查报告单归入病案并分析结果,制定相应处置措施;对诊疗有影响3.2 的结果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 了解患者的思想情绪,检查患者治疗饮食是否符合要求,征求患者对医疗、护理、生3.3 活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了解患者费用开支情况,敦促患者及时补交住院押金,并向上级医师报告。3.4 下班前向接班医师交待所管患者关注事项,对当日危重患者进行床旁交接班。3.5 发现法定传染病的,经传染科会诊确诊后,按照规定程序上报,填写传染病卡,需要3.6住院
37、治疗的及时转入传染科,并在感染控制科指导下,协助完成病室、伤病员的清洗、消 毒和隔离等工作。 主治医师查房4 次。1主治医师对留观的患者每日查房4.1 小时内完成首次检诊,并进行相应处置。对下级医师24对留观的新入院患者必须在4.2 所采集的病史、初步处置意见进行审查、纠正和补充。 小48对急危重、诊断不明确、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进行重点查房、组织讨论;入院4.3 时内仍不能明确诊断或未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应及时报告并提请上级医师检诊。 首次查房时,应涉及疾病诊断、治疗计划以及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后续查房4.4 时,应根据病情演变及诊疗经过,对疗效做出评价,对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检查
38、下级医师病历书写质量,及时修改完善病历记录。4.5 检查医嘱执行情况,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4.64.7 结合临床工作实际,对本组人员进行教学指导。 审核各种治疗和检查申请单,以及下级医师提出的科间会诊申请,决定本组患者的转4.8 科、出院和转院等事宜。 科主任(主任、副主任医师)5 小时内新入院、疑难、危重及特殊患者48科主任(主任、副主任医师)重点对留观5.1 进行查房。 查房应包括疾病诊断、诊疗计划以及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分析疾病的演变过5.2 程,对疗效做出评价。针对诊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和方法。 检查医疗护理工作质量、下级人员履行职责、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
39、常规等情5.3 况,特别是病历、医嘱、知情同意等基础医疗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结合临床工作实际,适时组织教学查房;按照职责分工,审签各种需要逐级审批的医5.4 疗文书,审核并确定院内会诊或邀请院外专家会诊申请。 值班医师查房6 接班后应对所有患者进行巡查;对新入院、危重患者重点巡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6.1 病情发生变化时,迅速采取紧急措施,处理有困难时及时请示上级医师。 负责值班期间新入院患者的检诊、处置,按要求完成相关医疗文书书写。6.26.3 完成值班期间的各项诊疗工作的记录,并做好交接班。 急诊医师查房时间应明确固定,并遵照执行,不得无故取消查房。科主任不在位时,7应指定副主任(主
40、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代替组织查房;主治医师不在位时,由科主任安 排相应人员代替,下级医师不得代替上级医师查房。 查房准备8 主治医师查房前,经治医师应备好病历、影像学资料、各种辅助检查报告及查房用具8.1 天选定病例,并通知经2至l等。科主任(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时,主治医师须提前 治医师做好准备。 查房时,非必需陪护人员应离开病室,保持病区整洁、安静。8.2 查房方法9 查房时,科主任(主任、副主任医师)与主治医师站在病人右侧,经治医师(包括进9.1 修实习医师)站在病人左侧。 科主任(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时,由经治医师报告病历、查体情况、病情分析及9.2 初步诊疗意见,主治医师进行补充
41、。 主治医师查房时由经治医师报告病史、查体情况、病情分析及初步诊疗意见。9.3 经治医师对各级医师的查房记录,按临床医师病历书写规范的时限和质量要求完10 成。 查房时必须严肃认真、着装整洁、精力集中,除抢救、急会诊、急诊手术外,不能随11 意中断查房,不准中途会客或接打非工作电话。 医院医,军队医院医疗工作规则,注本规定依据国家卫计委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疗查房管理规定制定。 急诊病历书写管理规定 9 一、病历书写一般要求 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 、1 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病历书写是指医务人员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
42、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2 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3 、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住院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门(急)诊病历和需复写的资料可以使4 用蓝黑或黑色油水的圆珠笔。 、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5 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病历书写应当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书写过程中出6 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病历应当按照规定的内容书写,并由相应医务人员签名。实习医务人员、试用期医务7人员书写的病
43、历,应当经过在本医疗机构合法执业的医务人员审阅、修改并签名。进修医 务人员应当由接收进修的医疗机构根据其胜任本专业工作的实际情况认定后书写病历。 应当注明修改日期,修改时,上级医务人员有审核修改下级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的责任。8 修改人员签名,并保持原记录清楚、可辨。 小时内据6、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9 实补记,并加以注明。10、对按照有关规定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如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手术、实验性临床医疗等),应当由患者本人签署同意书。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近亲属签字,没有近
44、亲属的,由其关系人签字;为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关系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 下,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的负责人签字。 、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应当将有关情况通知患者近亲属,由11患者近亲属签署同意书,并及时记录。患者无近亲属的或患者近亲属无法签署同意书的, 由患者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关系人签署同意书。 二、急诊病历书写规范 急诊病历由急诊首诊医师书写。应当在患者就诊时立即完成。 、内容包括急诊病历首页、病历记录、检验报告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等。1 、首页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工作单位、住2 址、药物过敏史等项目。 、首页中姓名、
45、性别、年龄等一般项目应按要求填写清楚。3 、就诊时间应当具体记录到分钟。4 、抢救危重患者时,应记录抢救时的生命体征,书写抢救记录。5 、对收入急诊观察室的患者,应当书写留观期间的观察记录。6 、对法定传染病,应注明疫情报告情况。7 二、急诊病历记录格式 、就诊时间(年、月、日、时、分)、急诊科别1 、主诉2 、现病史3 、既往史及重要的相关病史4 、快速血糖,主要记录阳性体征及必要的阴性体征OS、BP、R、P、T、查体:5 2P 6 、辅助检查结果 、初步诊断7 、处理意见与建议8 、医师签名(可辨认的全名)9 三、急诊抢救病历 (一)急诊抢救病历的要求与内容 、病历书写要及时、准确、全面。
46、1 详细地记录病情变化和抢但应迅速、病历记录的内容及要求基本同急诊病历记录。、2 救措施。抢救无效患者死亡时,还应记录抢救经过、死亡时间和死亡诊断。 、3专用病历由以下也可以使用专用病历。急诊抢救病历记录可以在急诊病历上书写, 内容组成 )生命体征趋势图,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 。)相当于临时医嘱()医嘱单:记录抢救医嘱2( )急诊病历记录及抢救记录(相当于病程记录)。3( )辅助检查结果、会诊单、配(输)血单、各种谈话签字单、手术和操作记录单、4( 化验报告粘贴单等。 )护理记录单。5( (二)急诊抢救病历记录格式 、就诊时间(年、月、日、时、分)、急诊科别1 、主诉(代主诉)2
47、、现病史3 、既往史及重要的相关病史4 5 、查体:、,主要阳性体征及必要的阴性体征 、辅助检查结果6 、初步诊断7 、抢救措施8 、病情变化及进一步抢救的记录9 、医师签名(可辨认的全名)10 四、急诊留观病历 (一)急诊留观病历的要求 急诊留观病历的书写基本同入院记录,但要及时准确、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二)急诊留观病历的内容 、生命体征趋势图1 、医嘱单2 、急诊留观记录及病程记录3 、辅助检查结果、会诊单、配(输)血单、各种知情同意书单、手术和操作记录单、4 化验报告粘贴单等 5 、护理记录单 第一章 一、住院志 小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24住院志的书写形式分为入院记录、再次或多次入
48、院记录、 小时内完成。24时内入院死亡记录。入院记录、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应当于患者入院后 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是指患者因同一种疾病再次或多次住入同一医疗机构时书写的 及持续时间;现病史中要)或体征(记录。其特点有:主诉是记录患者本次入院的主要症状 求首先对本次住院前历次有关住院诊疗经过进行小结,然后再书写本次入院的现病史。 小时内入出院记录应当于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24小时出院的,书写24患者入院不足 小时内完成。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项目、入院时间、出院时间、主诉、入院24患者出院后 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出院情况、出院诊断、出院医嘱、医师签名等。 小时死亡的,24患者入院不足小时内入院死亡
49、记录应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24书写 小时内完成。内容包括患者一般项目、入院时间、死亡时间、主诉、入24当于患者死亡后 、死亡原因、死亡诊断、医师签名等。)抢救经过(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 二、入院记录 入院记录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出生地、职业、入院日期、记录日期、病史陈述者。计算机自动生成)主诉、现病史、过去史、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体格检查、专科情况、辅助检查、初步诊断、最后诊断、经治 医师签字、上级医师审签。 不宜用诊断或检查结果促使患者入院的主要症状及持续时间和医疗保健需求。:主诉 症状主诉书写要素:代替症状。如:医疗保健需求可根据实际情况
50、书写,时间;+(部位)+ 字。20按照医嘱,入院进行第二次化疗;简练、概括,原则上不超过 :现病史是指患者本次疾病的发生、演变、诊疗等方面的详细情况,应当按时现病史间顺序书写。必须与主诉相关、相符,能反映本次疾病起始、演变、诊疗过程;要重点突 )发病情况:1出、层次分明、概念明确、运用术语准确,有鉴别诊断资料。记录要求:( 及其发展变化过程。诱因、起病缓急、地点、将症状按发生先后顺序准确记载其发病时间、 )主要症状:在描述2对重要症状应详细记述,与鉴别诊断有关的阴性症状亦需记载。( 时间、如描写疼痛应阐明部位、应围绕重点并求得系统,症状时,放射部位、程度、性质、 )伴随症状:除主要症状外应按系
51、统询问伴同3与其他相关因素,以及治疗的影响等。( )4的症状,描述伴症与主要症状之间的关系,以便鉴别诊断、发现并发症,防止遗漏。( 对患者提供的药名、过去曾在何地何医疗机构检查诊断及治疗经过。发病以来的诊治经过: )对意外事故、自杀或被杀等涉及政治、5诊断和手术名称需加引号(“”)以示区别。( )发病6刑事的案例,与病情有关的经过详情应如实记载,不得加以主观评论或猜测。( )7(体重等情况。大小便、食欲、睡眠、简要记录患者发病后的精神状态、以来一般情况: 可在现病史后另起一段予以记录。但仍需治疗的其他疾病情况,与本次疾病虽无紧密关系、 (仍需治疗的疾病应简要叙述诊治经过及:是指患者过去的健康和
52、疾病情况。既往史目前治疗)内容包括既往一般健康状况、疾病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手术外伤史、 输血史、食物或药物过敏史等。 )出生地及经历地,特别注意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疫源地及地方病1:包括:(个人史 )生活及饮食习惯,烟酒嗜好程度及持续时间,2流行区,注明居住时间和迁徙年月。( 日。(/支20年,20如吸烟包括入伍时间、兵种、职务、)过去及目前职业及其工作情况3 。有无毒物、放射性物质、传染病患者、动物接触史等 是否已婚、结婚年龄,配偶健康情况。如配偶已死亡,述明死亡原因及: 婚育月经史 年份。生产正常否,有无早产或流产、节育、绝育史。 月经天数 末次月经日期(闭经年龄), 初潮年龄 月经周
53、期天数 并记明有无疼痛、每次经量、色泽及其性状。 包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的健康状况,有无与患者同样的疾病。有无与家族史: 遗传及生活接触有关的疾患。死亡者,记明死亡原因。 、身体各系统。5淋巴结。4、皮肤粘膜。3、一般情况。2、生命体征。1:体格检查检查要详细,记录要真实、准确,按入院病历的顺序连续记录阳性体征及有意义的阴性体 征。 :限于专科、外科系统书写,应重点突出、详尽、真实、系统地描述本专科专科情况 有关体征,可参见各专科常规。 辅助检查包括在其他医疗机构进行的入院前与本次疾病相关的主要检查及其结果。: 检查,应记录检查时间、结果、机构名称及检查号。 初步诊断应根据全部病史及初步检
54、查结果,通过综合分析,: 初步诊断、最后诊断作出全部现有疾病的诊断,分行列出,其次序依下列原则:主要疾病在先,次要病在后;本科病在先,他科病在后。主要诊断不只一项时,记录可能性最大的一项或二项。待查病例应列出可能性较大的诊断。诊断名称先写病名,其次按需要记明类型、部位、侧别;诊 最后诊断包括更正诊断、初步诊断记在病历纸右半侧。可依次分行列举。断名称较复杂者, 补充诊断,记在病历纸左半侧,与初步诊断并列,包括病名、确认日期,并签名。 病程记录书写格式及要求 第二章 一、病程记录是指继入院记录之后,对患者病情和诊疗过程所进行的连续性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上
55、级医师查房意见、会诊意见、医师分析讨论意见、所采取的诊疗措施及效果、医嘱更改及理由、向患者及其近亲 属告知的重要事项等。 二、病程记录的要求及内容: (一)首次病程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书写的第一次病程记录, 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的内容包括:患者一般信息(计算机自动生成)、8患者入院 、诊疗计划等。)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病例特点、拟诊讨论 病例特点:应当在对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进行全面分析、归纳和整理后写出1. 包括阳性发现和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症状和体征等。,本病例特征 根据病例特点,提出初步诊断和诊断依据;对诊): 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拟诊讨论2. 断不明的写出鉴
56、别诊断并进行分析;并对下一步诊治措施进行分析。 诊断依据:是从患者本次入院的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方面,提炼支持疾病 “阴包括有鉴别诊断意义的对患者所下的每一个诊断都要有充分的诊断依据,诊断的证据。 性条件”。 鉴别诊断的内容就是提出问题(疑似疾病)和解答问题,提出几个问题 鉴别诊断:就排除几个问题,按可能“是”的程度由大而小的次序。每个问题,先列出疾病名称,随 最后做出可能性程度或排除程度然后列举将其排除的理由,后列举符合诊断的各项证据, 的结论。即最可能是什么病,可以排除什么病。 不存在任何未确诊的情如果初步诊断所列出的全部疾病都具备诊断标准的各项条件, 况。这时,“鉴别诊断”后要写
57、“已确诊”或“不需鉴别”。 诊疗计划:提出具体的检查及治疗措施安排。3. 诊疗计划包括诊断计划和治疗计划,记录时不必另列其小标题。诊疗计划诊疗计划:指马上要实施的诊疗措施,包括检查项目及完成日期、具体治疗方案、想达到的目标。诊疗计划中的各项内容要有针对性,清晰可行,不可模糊、笼统。观察病情变化和转归对于 诊断和治疗都有重要意义,具体患者的临床观察要点应列入诊疗计划。 示范: 首次病程记录 : : 患者一般信息(计算机自动生成) 患者主因(主诉)于今日时分入院。(病情发:简要病史及体格检查 所见。(包括各项主要辅助检查)体检及检查简要记录既往史。发展过程及治疗情况,生、 初步诊断:。 诊断依据:
58、 鉴别诊断: 诊疗计划: (签名) 是指对新入院患者进行的检查、问诊等医疗活动,经治医师(值班医师)(二)检诊检诊要求在小时内检诊,并72小时内,(副)主任医师48小时内完成,主治医师检诊在2 书写查房记录,检诊医师签名。 是指医师对已入院的患者在病房进行的日常医疗活动。经治医师要每天两次对查房分管的伤病员进行查房,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是指上级医师查房时对患者病情、诊断、鉴别诊断、当前治疗措施疗效的分析及下一步诊疗意见等的记录。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 每周至少查房一次,并书写查房记录,查房医师签名。 示范: : 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今日上午主任(主治医师)查房,(详记上级医师的补充问诊及检查情 况
59、,病情讨论,诊断、检查及诊疗意见)。 (签名) (三)日常病程记录是指对患者住院期间诊疗过程的经常性、连续性记录。由经治医 次,记录时1师书写。报病重、病危患者应当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书写病程记录,每天至少 天记录一次病程3间应当具体到分钟。对病情稳定的患者一级、二、三级护理患者,至少 记录,病情变化随时书写病程记录。 示范: : 。病情分析及处理意见)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检查所见、(逐日记录病情变化、 (签名)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是指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四) 内容包括讨论日期、召集有关医务人员对确诊困难或疗效不确切病例讨论的记录。师主持、 主持人、参加人员姓名及专业技
60、术职务、具体讨论意见及主持人小结意见等。 示范: 疑难病例讨论 : 时间:地点: 参加者:(专业技术职务) 主持人: :(内容包括病历汇报,病史、检查、诊断是否明确,治疗是否有效,下一 步诊疗工作,患者思想情况与要求、主持人小结讨论意见等)。 (签名) (五)交(接)班记录是指患者经治医师发生变更之际,交班医师和接班医师分别对患者病情及诊疗情况进行简要总结的记录。交班记录应当在交班前由交班医师书写完成; 24接班记录应当由接班医师于接班后小时内完成。交(接)班记录的内容包括入院日期、交班或接班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目前 情况、目前诊断、交班注意事项或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人工智能助手定制开发合同样本
- 2025年度个人留学贷款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土地平整工程土方施工承包合同范本
- 2025年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维修及运营保障合同
- 2025年度医疗器械质量检验员聘用合同(新标准)
- 2025年度空调清洗服务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合同
- 2025年度专业会议场地租赁及配套服务合同协议
- 2025年度回迁房项目绿化养护合同
- 2025年度智能家居家庭装修设计施工一体化合同
- 2025年度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承包合同
- 医院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质保管理制度
- 《00541语言学概论》自考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机关工会个人工作计划
- 2024年全国卷新课标1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华为经营管理-华为激励机制(6版)
-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英语+ 含答案
- 2024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 光伏项目的投资估算设计概算以及财务评价介绍
- 2024新版《药品管理法》培训课件
- 干燥综合征诊断及治疗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