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合太和乃利贞_第1页
保合太和乃利贞_第2页
保合太和乃利贞_第3页
保合太和乃利贞_第4页
保合太和乃利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保合太和乃利贞摘要:中国哲学重和而不重争,重合而不重分,在?周易?里有集中的表达。?周易?哲学可以说是一和谐哲学。本文从天地絪緼有常生、阴阳和会以施化、刚柔相摩以成形,男女和合成夫妇,感应相通成变化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周易?的保合太和思想,提醒了?周易?以天地万物始于睽而终于和,虽有分而终于合,因其保合太和,故能生生不已、恒久常新的易学原理。绵延不绝的中国哲学长河,?周易?无疑是其源头。关键词:保合太和天地絪緼阴阳和会刚柔相摩男女和合感应相通保合太和乃利贞,这是?周易?最重要的哲学思想。所谓保合太和,保谓常存,合谓常和。?周易程氏传?卷1唯常存常和,万物始得利而贞正。细观?周易?一书,无不表现天

2、地絪緼有常生、阴阳和会以施化,刚柔相摩以成形,男女和合成夫妇、感应相通成变化的思想。?周易?的絪緼、和会、相摩、和合、相通,都涵和合、融和义,都是保合太和的详细表现。正是?周易?的这一和合思想,奠定了中国哲学重和而不重争,重合而不重分的特征。一、天地絪緼有常生在?周易?里,天地都是实体。天是积气,故有其象,日月星辰附丽而行;地是积形,故有其状,动植百物附著而生。天以广阔而覆物,地以深沉而载物;天是万物之父,地是万物之母。故?序卦?云: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唯万物。但是,天地并不是不可分的同一实体。而是相对而又相反。天圆而地方、天玄而地黄,这是相状不同。天尊而地卑、天上而地下,这是地位

3、不同。天覆而地载、天道易而地道简,这是功能不同。但天地虽相反而相成,虽相睽而相用。?易睽?云: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天高地低,其体相反,而阳降阴升,相合而成化育之事那么同;男女异质,性别相反,而相求之志那么通;生物万殊,类别不同,而得天地之和,禀阴阳之气那么同。二程说:物虽异而理本同,故天下之大,群生之众,睽散成殊,而圣人为能同之。参见?周易程氏传?卷3需要指出的是,天地所以相反而相成,相睽而相用,是因为天地絪緼。?系辞?下云: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所谓絪緼,指天地交感和合,亦即太和自然变化之貌。孔颖达说:天地絪緼,万物化醇者,絪緼,相附著之义

4、,言天地无心,自然得一,唯二气絪緼,共相和会,万物感之变化而精醇也。?周易正义?卷8二程那么说:絪緼,交密之状。天地之气,相交而密,那么生万物之化醇。醇谓浓重,浓重犹精一也。男女精气交构,那么化生万物,唯精醇专一,所以能生也?qut;?周易程氏传?卷3可见,所谓絪緼,即天地之气和合交密、和谐变化。这一絪緼变化,以状态言是自然,以性质言是太和,以程度言是交密。天地以其絪緼,故能常生常化、恒久日新。?周易?又用乾坤交合来表现天地絪緼。?周易?的乾坤即天地。所不同的是,天地是定体之名,而乾坤是体用之称。故天者乾,而地者坤。乾坤交感和合,即泰即通;乾坤离合,即否即塞。乾本在上,坤本在下,泰卦以其乾上坤

5、下,将复其处,那么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易泰?故为泰为吉。相反,否卦以其坤下乾上,天地不交?qut;那么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易否?故为否为凶。?周易?强调,乾首坤腹,八卦一体: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八卦完全是一体之象,虽有上下之别,却和谐而不相悖。?周易?又强调:乾父坤毋,八卦一家: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再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再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系辞?下索谓求,乾父坤母,得父

6、气者为男,得母气者为女。坤初求得乾气者为震,故谓长男;二求得乾气者为坎,故谓中男;三求得乾气者为艮,故谓少男。而乾初求得坤气者为巽,故谓长女;二求得坤气者为离,故谓中女;三求得坤气者为兑,故谓少女。参见孔颖达:?周易正义?卷9在?周易?看来,乾坤八卦是一家之亲,虽然男女异质,却彼此和谐而无矛盾。故虽天高地卑,乾父坤母,却以其絪緼,始于睽而终于和,虽有分而终于合。以其和,故能变化相续;以其合,故能生生不已。故絪緼和合,乃天地之道。汉董仲舒说:和者天之正也,阴阳之平也,其气最良,物之所生也。诚择其和者,以为大得天地之奉也。天地之道,虽有不和者必归之于和,而所为有功;虽有不中者必止之于中,而所为不失

7、?qut;?春秋繁露循天之道?这是深得易的精义的。二、阴阳和会以施化?周易?所谓阴阳,是元气中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即阴阳二气。阴气积那么沉,沉那么凝为地;阳气升那么飞,飞那么散而为天。故天地亦是一阴阳,天为阳而地为阴,乾为阳而坤为阴。区别是,称天地以体言,称阴阳那么以气言。天地万物不能有阳而无阴,亦不能有阴而无阳。故?系辞?上言:一阴一阳之谓道。之谓道者,言阴阳的普遍性和共同性。张载说:造化所成,无一物相肖者,以是知万物虽多,其实一物;无无阴阳者,以是知天地变化,二端而已?qut;?正蒙太和?在?周易?里,阴阳是相反的,阳实而阴虚,阳散而阴聚,阳辟而阴翕,阳动而阴静,阳施而阴受。程颢说:万物莫

8、不有对,一阴一阳,一善一恶,阳长那么阴消,善增那么恶减。?遗书?卷11朱熹说:阴阳有相对而言者,如东阳西阴,南阳北阴是也;有错综而言者,如昼夜寒暑,一个横一个直是也。?语类?卷65故阴阳相薄,八卦相错。以气象言,阳为阴累,那么为雨而降;阴为阳得,那么飘扬而为云。以时令言,秋冬阴盛阳衰,阳为阴所包,故少雷;春夏阳长阴消,阳奋击而出,故多雷。但是,阴阳相反而不相违,相睽而不相悖。八卦相对相反,而又相成相济。?说卦?云: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挠万物者莫疾乎风,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故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孔颖达疏云:此言水火相逮者,既不相入,又不相及

9、,那么无成物之功,明性虽不相入而气相逮及也。上言雷风相薄,此言不相悖者,二象俱动,动假设相薄,而相悖逆那么相伤害亦无成物之功,明虽相薄而不相逆也!?周易正义?卷9以阴阳相反而不相悖,八卦相错而不相害,故天地之间,品物流形,山峙川流,草木峥嵘,鸟翔于天,鱼游于渊。假如阴阳不和,八卦相害,那么天地亦要毁坏了。?周易?把这种阴阳和合变化,称为神。?系辞?上说:阴阳不测之谓神。又说: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周易?所谓神,不是人格神,而是神妙的神。韩康伯说:神也者,变化之极,妙万物而为言,不可以形诘者也,故曰阴阳不测。他把神看成是阴阳和合变化的极致,以其神妙不测,故谓之

10、神。张载说:气有阴阳,推行有渐为化,合一不测为神。天之化也运诸气,人之化也顺夫时,非气非时,那么化之名何有?化之实何施??正蒙神化?张载思想不同于韩康伯,但他亦把神解释成阴阳和合的变化。天地阴阳的神化,集中反映了?周易?的太和之道。周易强调在阴阳和合中,阳的主导性和阴的附属性。以天地言,天阳而地阴,天尊而地卑,卑高以陈,贵贱位焉。?系辞?上以乾坤言,乾健而坤顺,故坤道从乾,承天而时行。?易坤?以男女言,男刚而女柔,故女顺男而不是男顺女。以四时言,那么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道先春夏而后秋冬。以昼夜言,昼阳而夜阴,故以夜继昼。汉董仲舒言:阴者阳之合,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物莫无合,而

11、合各有阴阳阴道无所独行,其始也不得专起,其终也不得分功。?春秋繁露基义?董仲舒的这种阴阳主从思想,虽是汉人的思想,但亦是?周易?原有的,只不过是进一步发挥罢了。三、刚柔相摩以成形刚柔义同阴阳,刚是阳而柔是阴,故阴阳刚柔并提。但?周易?的刚柔与阴阳亦有不同。阴阳主要是从二气言,故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刚柔是从积形言,故说立地之道曰柔与刚。韩康伯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阴阳者言其气,刚柔者言其形。变化始于气象,而后成形。万物资始乎天,成形乎地,故天曰阴阳,地曰柔刚也。或有在形而言阴阳者,本其始也,在气而言柔刚者,要其终也。韩康伯:?周易注?刚柔相摩又称刚柔相推,谓二者互相商讨、互为消长、互相作用、

12、互相转化。以昼夜言,昼变为夜,是刚变为柔;夜变为昼,是柔变为刚。以四季言,暑消寒来,是刚变为柔;寒去暑复,是柔变为刚。以地质言,高岸为谷,是刚退柔进;川泽为陵,是柔退刚进。以人事言,自吉趋凶,是刚趋于柔;自凶趋吉,是柔趋于刚。朱熹说:刚柔变化,刚了化,化了柔,柔了变,变便是刚,亦循环不已。又说:盖柔变而趋于刚。是退极而进;刚化而趋于柔,是进极而退。既变而刚,那么昼而阳;既化而柔,那么夜而阴。犹言子午卯酉,卯酉是阴阳之未定,子午是阴阳之已定。?语类?卷74故刚柔相推,是刚柔互为消长,此进彼退,彼退此进。因为刚柔相摩,才有天地万物的和谐,来往变化的有序。?系辞?说: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

13、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又说:日往那么月来,月往那么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暑来,暑往那么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伸相感而利生焉。天地之间,寒暑有节,昼夜有时,屈伸有序,故天有其象,地有其形,百物绵延不绝。刚柔相摩相推,是天地太和的表现。故刚柔商讨相推,皆要处中。韩康伯注易云:夫所贵刚者,闲邪存诚,动而不违其节者也。所贵柔者,含弘居中,顺而不失其贞者也。假设刚以犯物,那么非刚之道;柔以卑佞,那么非柔之义也。?周易注?刚不犯物,是说刚健而不暴;柔不卑佞,是说柔顺而不佞。刚暴柔佞都是失中失和的表现。故

14、刚柔相推必得常度,要适于变而宜于化。故?系辞?下云: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重要的是以柔顺刚。?易巽?云:柔皆顺乎刚,是以小亨。孔颖达云:柔皆顺乎刚者,刚虽巽为中正,柔假设不顺乎刚,何所申其命乎?柔唯有顺刚而行,始有吉可言。二程云:夫以刚而事柔,以阳而从阴者,虽有时而然,非顺道也。以暗而临明,以刚而事弱,假设黾勉于事势,非诚服也。上下之交不以诚,其可以久乎?其可以有为乎?以坚强之臣,而事柔弱之君,又当升之时,非诚意相交,其能免于咎乎??周易程氏传?卷3在二程看来,以刚事柔,以阳从阴,虽欲恒久而不能,虽欲有为而无功。唯以柔顺刚,才可免于咎。他说的是人道,但根据在地道,即以柔顺刚

15、之道。?周易?认为,刚柔有序,上下相应,此即天地恒久之道。?易恒?云: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qut;刚上柔下,是指恒卦震上巽下,震为雷,巽为风,雷刚风柔,故刚上柔下。雷风相与是说阴阳相成。巽而动是说动而无违。刚柔皆应指恒卦六爻皆相配。故恒为长久之道。这也就是说,恒卦既是刚柔相应匹配,又为刚上柔下,符合柔以顺刚原那么,故为天地长久之道。于此可见?周易?对柔以顺刚的看重。四、男女和合成夫妇?周易?所谓的男女,虽泛指天地之间的雌雄,但就主要方面说,是指人类的男女。?周易?认为,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或者说,得阳刚者为男,秉阴柔者为女,二气交感,生生不已。?周易?把男女之

16、道看成是人伦之始。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说卦?与儒家以君臣为人伦之道的传统观点不同,?周易?把夫妇视为人伦之始。?周易?认为,男女虽然异质,而其相求之志那么通。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易睽?天地虽然相反,但阳降阴升,阴阳和合以成万物那么同,男女虽然异体,而男女相爱之情那么通。又说: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系辞?下天地之间,以有男女合气,才有万物之生,以有夫妇合精,才有人类繁衍。有学者认为,?周易?的哲学是一性推理哲学,它把人类的性原理,推及天地万物,这是有见

17、地的。是故男大必婚,女大必嫁。?归妹?云: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归妹犹言嫁妹,天地以阴阳相合得生万物,人伦以男女交合而得子嗣。故归妹是天地之大义,人伦之始终。相反,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易睽?为什么呢?二程云:女之少也同处,长那么各适其归,其志异也。言睽者,本同也。本不同那么非睽也。?周易程氏传?卷3二女同居,以其性同而终归各适其所。男女相处,以其性异而可以结成夫妇。?周易?无异是把性爱看成是婚姻家庭的根底的。至于如何维护男女之间的和合,?周易?认为必以女顺男,而不是以男顺女。?易咸?云: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

18、柔上刚下,是说咸卦兑上艮下;止而说,是说兑艮皆悦;男下女,是说以男求女,然后女应男。意思是,以男求女,以女应男,男女以此相合,那么吉。故二程说:阴阳二气,相感相应而和合,是相与也。以男下女,和之止也。相感之道如此,是以能亨通而得正,取女如是那么吉也。?周易程氏传?卷3?周易?论及处家之道说: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qut;女正乎内,是说女柔卑而主内,男正乎外,是说男刚尊而主外。男尊女卑,男刚女柔,男外女内,这是天地大义。二程说:尊卑内外之道,正合天地阴阳之大义也。又说:以柔顺处中正,妇人之道也。故在中馈那么得其正而吉也。?周易程氏传?卷3处家之道,男女固然要相爱,但

19、相爱是建立在男尊女卑、男主女顺的根底上的。要之,男女和合而有夫妇,男尊女卑、男主女顺而家道正。?周易?的这一思想,是几千年封建社会家庭道德的思想基矗五、感应相通成变化?周易?又表达了感应相通以成变化的思想。说: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系辞?上天下之故即天下之物,天下之至神指神妙至极之变。易有神妙至极之变,故与万物相感通。又说: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易咸?观其所感,是察天下感应变化。天下万物,无不处于感应变化之中,察其所感,也就认识了万物情状。从横面上说,?周易?的思想只是一个和合,争必归于和

20、,分必归于合,以其和合,万物方得相反而相成,相睽而相用。从纵面上说,?周易?的哲学思想只是一个感应,感必有应,应必有感,自然万物,以其感应相通,才和谐开展,变化日新。所谓感应,是指交相感动。?周易?认为,物无孤立之理,有动必有感,有感必有应。感是就主动方面言,应是从受动方面言。感应一体,有其感必有所应,有所应又必有所感。二程说:感,动也,有感必有应。凡有动皆为感,感那么必有应,所应复为感,感复有应,所以不已也。?周易程氏传?卷3朱熹说:凡在天地间,无非感应之理,造化与人事皆是。且如雨晹,雨不成只管雨,便感得个晹出来;晹不成只管晹,晹已是应处,又感得雨来。是感那么必有应,所应复为感。寒暑昼夜,无非此理。如人夜睡,不成只管睡至晓,须著起来;一日运动,向晦亦须常息。凡一死一生,一出一入,一往一来,一语一默,皆是感应。中人之性,半善半恶,有善那么有恶。古今天下,一盛必有一衰。圣人在上,兢兢业业,必日保治。及到衰废,自是整顿不起;终不成一向如此,必有兴起时节?qut;?语类?卷72可以说,上面所述的天地絪緼、阴阳和会、刚柔相摩、男女和会皆是一种感应。絪緼、和会、相摩、和合是从万物情状言,感应是从动静变化言。?周易?的感应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同类相感,一种是异类相感。同类相感是同类间的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