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新高考)教案:板块3 专题2 读文指导 读懂文本才能准确答题_第1页
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新高考)教案:板块3 专题2 读文指导 读懂文本才能准确答题_第2页
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新高考)教案:板块3 专题2 读文指导 读懂文本才能准确答题_第3页
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新高考)教案:板块3 专题2 读文指导 读懂文本才能准确答题_第4页
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新高考)教案:板块3 专题2 读文指导 读懂文本才能准确答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一、掌握诗歌必备知识(一)古代诗歌分类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行”“引” “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皆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究对仗、平仄,没有字数、句数的限制,押韵较自由。2近体诗也叫今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这类诗讲究字数、句数、平仄、对偶、押韵等,规矩很多。3词又称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字,字有定声。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单调只有一段,双调分两大段,每段的平仄、字数、句数大体一致。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4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包括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

2、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二)古代诗歌的一般结构古体诗以自然段为层。近体诗绝句前两句写景(次),后两句抒情(第四句最重要)。有的诗讲起、承、转、合律诗前四句写景(次),后四句抒情(主)。词上阕(片)首句渲染气氛。写景(次)主句写景。尾句过渡。下阕(片)承接上阕(片),表达主旨。抒情(主)(三)近体诗(主要是律诗)的结构结构阐释举例(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起即起句。紧承诗题,引出所叙、所描之事、物。起句“谁家玉笛暗飞声”,一个“飞”字,振人心魄。承是承接上一层而展开,包括顺接、反接和以类连比。是“起”的延伸、拓展。承句“散入春风满洛城”,从容而舒缓,张弛有度,赋予无形的音乐以实体形象。转是接

3、“承”而来,在内容上推进一层,转出他意,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转句“此夜曲中闻折柳”,陡然一转,“折柳”点染出一种场景。合是诗文的结尾,往往是针对上面描述的内容作“集中”的表现,或议论,或抒情,或寓情于景等。往往是诗歌主旨或诗人感情的凝聚之处。合句“何人不起故园情”,深情的发问,关合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起承二句写眼前景,转合二句写故园情。前后以“折柳”连接,“折柳”自然就成了全诗的关键。(四)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1从“留白”中明诗意“留白”指给读者留下想象、思索、补充的空白,主要有以下特点:分类教材典例阐释诗句中主、谓、宾成分的省略“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李清照如梦令)“试问”前省略的主语是

4、“吾”,“却道”前省略的主语是“卷帘人”,省略两个主语,语言更简练。对话中上句或下句的省略“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诗人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意象组合中联结词语的省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诗人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意象直接组合在一起,中间没有任何联结词语,这九种意象将悲秋与乡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平静地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的凄凉画面。整个画面给人以迟暮、渺茫、凄凉、低沉的感觉,与这位漂泊异

5、乡的游子暗淡的心绪协调一致。2从“变形”中悟诗语分类教材典例阐释谓语前置“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正常语序: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因平仄的限制,谓语前置,使诗句读起来更富有韵味,更生动有致。宾语前置“黄沙百战穿金甲。”(王昌龄从军行)正常语序:“百战黄沙穿金甲”,意思是经过千百次战斗,黄沙把铁甲都磨穿了。将“黄沙”提到句首,正是为强调战场上漫天的“黄沙”,突出了边塞战争的特点,以及它特有的艰苦性。主宾互换“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叶梦得水调歌头)正常语序:黄花报霜信。将“霜信”提到句首,强调霜降来临。定语后置“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秋望)正常语序:

6、几点残星雁横塞,一声长笛人倚楼。为彰显中心词,故定语后置。定语与中心语互换“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正常语序:一夜飞度月(像月亮一样的)镜湖。诗人为了押韵,把定语“月”放于句末。状语后置“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正常语序:如虎气吞万里。状语“如虎”倒装在动词“吞”之后,强调动词“吞”。名词作状语后置“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正常语序:僧(在)月下敲门。强调“敲”字,且与上文“宿”对仗,同时与上文后置定语“池边树”对仗,故“月下”后置。3从词类活用中明神奇古代诗歌中一些词的词性发生改变,有时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分类教材

7、典例阐释名词活用作动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锦帽貂裘”等于说“戴锦帽”“穿貂裘”,这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活用作形容词“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春”,名词活用作形容词,意为“茂盛的”。在沉船的旁边千帆竞发,在病树的前头有众多茂盛的树木。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贫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意为“贫贱之家”。贫贱之家有这样一个女子,刚出嫁就被休回娘家。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人听此凋朱颜!” (李白蜀道难)“凋”,使动用法,意为“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此处强调了蜀道的难以攀越。形容词

8、的意动用法“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晚晴)“重”,意动用法,意为“以为重”。苍天有意怜爱生长在幽暗之地的小草,人世间更以晚晴为重。名词作状语“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灰”“烟”名词作状语,意为“像灰尘一样”“像烟雾一样”。曹操的水军像灰尘、烟雾一样飞散消失了。4从互文见义中悟写意互文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同一件事。类型阐释单句互文“栗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其意思应是“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多句互文“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木兰诗),其意思应是“在东市、西市买了骏马、鞍鞯”。1指出

9、下列诗句中的省略成分。(1)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答案(1)省略谓语,“争”后省略谓语“送”。(2)省略谓语,“自”后省略谓语“成”,“空”后省略谓语“有”。2指出下列诗句中的语序颠倒之处及其妙处。(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答案(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正常语序应为:无处觅英雄孙仲谋。颠倒语序,既合乎平仄需要,又突出了“英雄”一词。(2)正常语序应为: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因平仄的限制,谓语前置,使诗句读起来更富有韵味,更生动

10、有致。3指出下列诗句中互文的妙处。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答案“见”“闻”互文,对仗工整,有助于前后意思的理解。二、熟知读诗技法从“4角度”入手,读懂诗歌大意抓标题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温馨提示】不要被标题引入歧途并不是所有的诗题都具有以上功能,不要让下面这些标题引入歧途。如“饮中八仙歌”“丽人行”“李凭箜篌引”“病妇吟”,这里的歌、行、引、吟表示诗歌的类型;词牌名“昭君怨”“虞美人”“祝英台近”“二郎神”“忆王孙”等不反映词作的具体内容;乐府旧题一般只揭示诗歌的题材类型,而不反映诗歌的具体内容,如“出塞”“塞下曲”“关

11、山月”“青楼曲”等。1请指出下列标题中的重要信息。卷别标题重要信息(1)2021新高考全国卷寄江州白司马(2)2021全国乙卷鹊桥仙赠鹭鸶(3)2020全国卷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4)2020全国卷苦笋(5)2020新高考全国卷赠别郑炼赴襄阳(6)2020新高考全国卷赠赵伯鱼(节选)(7)2019浙江卷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答案(1)交代了写作事件(写诗寄给江州白司马);交代了写作对象(江州白司马)。(2)表明了诗歌题材(咏物诗);交代写作对象(鹭鸶)。(3)表明了诗歌题材(唱和诗);表明了写作对象(袭美);交代了写作的缘由(抱疾杜门)(4)表明了写作对象(苦笋);暗示了诗歌题材(咏物诗)。

12、(5)表明了写作对象(郑炼);表明了赴任地点(襄阳);表明了题材(赠别诗)。(6)表明了写作对象(赵伯鱼);表明了诗歌题材(酬赠诗)。(7)交代了时间(早秋);交代了地点(书斋);表明了写作对象(李将军)。看作者要真正读懂一首诗歌,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了解作者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诗歌的时代背景、目的等。知人论世“3注意”1诗人不同,诗风各异。如李白豪放飘逸(壮美、丰富多彩、变化万千、雄伟瑰丽、奔放豪迈),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杜甫沉郁顿挫(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语意的顿挫),如“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2境遇不同,诗情有别。如李

13、清照前期与后期的作品就不同,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和声声慢(寻寻觅觅)所表达的情感明显不同。3时代不同,精神迥异。同为边塞诗,唐朝的与宋朝的就不同。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传达出的是豪迈和勇敢,陆游的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传达出的是愤懑和痛苦。【温馨提示】考试的时候,有些诗词和作者的主流思想不完全吻合,在考场中要结合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秋兴陆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迮注,病入中年日月遒。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注】迮:狭窄。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解析通

14、过学过的课文示儿书愤等诗歌我们可知,陆游生活于南宋危亡之际,始终主张抗金,但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一生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屡遭打击,但矢志不渝。因此他的许多诗篇都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以及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题干“中间两联”指出答题范围,“概括”说明不需要联系具体诗句。“病入中年日月遒”是说自己人到中年,整日与病为伍;“百战铁衣空许国”是说自己一心报国,但报国无门;“五更画角只生愁”是说听闻五更天吹响的军号愁肠百结,说明战事未宁。整合以上信息作答即可。答案壮志难酬,怀抱未展;中年多病,时光日迫;国土沦丧,战事未宁。析注释注释往往暗示着重要信息,一定要仔细

15、审读。诗歌注释蕴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根据提示回答问题。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注】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注释对“清禁”的解释,有助于理解诗意,暗示苏辙的地位。注释解释“武林”,并点出本文写作时苏轼时知杭州。结合全诗可知,“沙漠回看清禁月”隐含着苏轼希

16、望苏辙不要忘记国家,而“湖山应梦武林春”又希望苏辙(2)注释解释典故,帮助读懂、理解诗歌,进而把握作者的情感,“莫道中朝第一人”运用唐代李揆的典故,表达了答案(1)不要忘记亲人。(2)作者对苏辙的担心。品诗语诗歌语言是语言的变形,是语言中的最高形态。对于考生来说,可能最难懂的就是其语言了,要读懂“诗家语”,必须要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重点咀嚼下面几种语言。1圈出“情语”,抓住关键。所谓关键,就是指诗歌中能够表明中心和作者情感的词、句。对于这些关键词句,不仅要能迅速找出,还要反复咀嚼。类型阐释示例典型诗句显性词语可以明显看出诗歌情感类型的词语,也叫“情感语”,多为动词和形容词,表意功能明

17、显,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了诗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调。包含“愁”“怨”“恨”“愤”“忧”“凄”“悲”“喜”“乐”“悔”“思”“怜”“泪”“闲”“怅”“怆”“孤”“独”“寂寞”等词语。“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独”“闲”两字即是情语,揭示出诗人的孤独、无聊之感。隐性词语描摹景、物、事、人等要素的词语,它们虽然不是诗眼,但能暗示作者的思想情感,这种词语叫“景物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首联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给人以沉郁苍凉、悲壮压抑之感。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却”“惟”“仍”“又”“只”“徒”“空”

18、“尚”“犹”等词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犹”“只”两字将词人遥望金陵时那种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感叹传达了出来。2称谓变化,注意识别。古诗词还有变换称谓的特征,即同一事物用多种称谓。战乱烽火、烽烟、狼烟、干戈、天狼、兵锋。书信鸿雁、青鸟、青鸾、尺素、锦书、函、简、笺、札、尺牍。马玉骢、玉鞭、征辔、鞍。月亮婵娟、蟾宫、玉兔、素娥、嫦娥、银阙、玉轮、玉环、清辉。船扁舟、兰舟、画舫、樯、棹、橹、楫。女子红袖、红粉、粉黛、蛾眉、巾帼、红颜、碧玉、丽人、婵娟。3推测难字,突破障碍。(1)古今异义词。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中“风流”就是一个古今异义词,这里是“杰出的

19、人物”之意。(2)关键又难以理解的词。如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中“阑珊”是个拦路虎,这时结合写作背景及整首词表达的情感体会,可知此处指“衰败”。(3)古诗中的特殊词语。如李白将进酒“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中的“将”是“请”的意思。这样的词语还有“肯”“可”“那”等。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湖州歌(其六)汪元量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南四百州。【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四百州:南宋统治下的府、州、郡一级行政单位。宋朝全盛时,号称“八百州”。南宋时的半壁江山,约为一半,作者称之为“四百州”。(1)诗中有一

20、字可以起到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作用,它是_字。(2)诗中有两个情感字眼,请找出来,分别说明其作用。答案(1)望(2)寒、断。“寒”字渲染了一种寒冷凄清的气氛,传达作者心情之冷清;“断”字则表达了作者在国家灭亡后,面对已落入元人手中的南宋故土“四百州”时,那种悲痛欲绝、肝肠寸断的悲痛心情。三、借助选择题深理解借助选择题的4个选项,进行巧读。选择题的4个选项有如下特点:(1)一般是按照诗歌顺序对诗歌的逐一解读。(2)信息含量大,囊括了情感、主旨、语言、手法等的赏析。(3)只有1个错误选项,并且大多是在细节上设误。故本步骤的做法是,读选项,通诗意。选项中的正确部分,有助于对诗歌的理解疏通,并在精读过程

21、中,对应相关诗(词)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选项中的错误部分,有助于有目的地去精读,在精读过程中,对照相关诗(词)句,找出错误部分的证据。示例:(2021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鹊桥仙赠鹭鸶辛弃疾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阕结尾句“要物我欣然一处”,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提示信息A项是对上阕结尾句的理解,有利于我们把握词的主旨。B因“溪里鱼儿堪数”,故作者建议鹭鸶去虾鳅较多的“远浦”“别渚”。提示信息

22、B项是对上下阕词句照应的分析,有利于我们把握词的内容。C本词将鹭鸶作为题赠对象,以“汝”“君”相称,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提示信息C项是对整首词题赠对象、营造氛围的分析,有利于我们把握作者对鹭鸶的情感。D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提示信息D项是对词末两句中形象、表达技巧的分析,有利于我们了解鹭鸶的形象。DD项,“听觉”错误。“听君飞去饱时来”中的“听”是听任、听凭的意思,作者并未从听觉上书写鹭鸶饱食后的状态。四、从“10题材”入手,读一首诗,知一类诗根据题材分类,中国古代诗歌大致有题(咏)画抒怀诗、干谒言志诗、山水田园诗、即事(景)抒怀诗、羁旅思乡诗、咏物

23、言志诗、送别怀人诗、爱情闺怨诗、边塞征战诗、咏史怀古诗等几种类型。相同题材的诗歌,诗中的情感是相近的,手法是相似的。为此,我们阅读诗歌,完全可以从题材入手,取得“读一首诗,知一类诗”的效果。(一)题(咏)画抒怀诗诗堪入画方称妙,画可融诗乃为奇对接教材篇目:惠崇春江晚景(苏轼)、墨梅(王冕)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题画诗就是把诗题在画面上,是绘画章法的一部分;广义的题画诗,是品评画作之诗(咏画诗)和题于画面之诗的统称。内容题画诗基本内容是绘画题材、内容、思想的评定,是对作品格调的艺术总结。(1)化静为动。运用联想将画面上静止的景物、人物写活写动,画中景物、人物如在读者眼前。(2)变无为有。题

24、画诗不仅写画面上有的景物,而且还写画面上没有的景物。(3)借题发挥。大部分的题画诗是作者借题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抒发自己的感情,表白自己的心志,寄托深沉的感慨,或是宣泄内心的不满。(4)虚实结合。诗人善于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将诗情与画意融为一体,创造出优美深邃的意境。标志(1)标题中往往含有题、丹青、画家名号、画作名称等字眼。(2)根据画作内容而定,属于诗画互补的审美意象。山水画题画诗中所绘之景。人物画题画诗中所画之人。花鸟画题画诗中所状之物。情感(1)抒发作者对意象的赞美。(2)对画作技艺的品判。(3)对画面意境的咏叹。(4)借画表心志、寄感慨。1(2021衡阳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

25、成(1)(2)题。题湖南清绝图韩驹故人来从天柱峰,手提石廪与祝融。两山坡陀几百里,安得置之行李中?下有潇湘水清泻,平沙赤岸摇丹枫。渔舟已入浦溆宿,客帆日暮犹争风。我方骑马大梁下,怪此物象不与常时同。故人谓我乃绢素,粉精墨妙烦良工。都将湖南万古愁,与我顷刻开心胸。诗成画往默惆怅,老眼复厌京尘红。(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题画诗,先用“来从天柱峰”点明故人的来历,给人突兀之感;接着故作惊人之笔,说他“手提石廪与祝融”,奇趣横生。B“两山坡陀几百里,安得置之行李中”,上句以画为真,以虚为实;下句以真为幻,以实为虚,突出画艺的高妙传神。C诗中选用的潇湘清泻、丹枫摇岸、渔舟已

26、宿、客帆争风等一系列景物,都是动态描写,使画面富有生机和意趣。D全诗语言清新明快,豪迈飘逸,富有“歌行体”的特点,既写出了山水画的韵味,又写出了诗人自己独特的感受。CC项,动静描写判断有误。“渔舟已入浦溆宿”描写的是傍晚渔船已经进入渔港夜宿,是静态描写。(2)诗人观画后有哪些感受?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惊叹画技之精妙,诗人立于画前,虚实难分,真假莫辨。赞叹画景之美好,清绝的山水让诗人顷刻间心胸开阔。厌弃尘俗、向往自然,诗已成,画将去,只剩满目尘俗,诗人不禁暗自惆怅。(二)干谒言志诗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对接教材篇目: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干谒言志诗是古

27、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自荐信。内容一些文人为求得进身机会(科举登第、入仕、入幕等),十分含蓄地写一些诗歌,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抱负,以求引荐。(1)比喻。登龙门、折桂喻登第,落羽比喻落第,飞鸟、良马喻己。(2)对比。孤鸿与燕雀相比,衬托高洁之志;凤凰与蚂蚁相比,显示双方地位悬殊。(3)双关。干谒诗大都具有表里双层意蕴,其表层意蕴常取自比喻性的意象或描述性的意象;而里层意蕴则取自象征性的意象。(4)借景抒情。借四海升平之景表达对显贵的赞美。标志(1)标题中往往含有“奉呈”“奉赠”“投赠”“献”“上”、显贵的官名(姓)等字眼。(2)诗风不同,意象不定。朱庆馀的温婉含

28、蓄,多生活类意象;孟浩然的恳切朴素,多阔大类意象情感(1)对自己才华的昂扬自信。(2)积极入仕的急切心情。(3)对推荐者的赞美。(4)潇洒旷达、傲视权贵的态度。(5)贫贱骄人、悲愤难鸣的心情。(6)命运多舛、出身寒微、无所依托的苦闷。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白居易遥夜凉风楚客悲,清砧繁漏月高时。秋霜似鬓年空长,春草如袍位尚卑。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得路去何迟。汉庭卿相皆知己,不荐扬雄欲荐谁?【注】此诗是诗人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所作。谈校书应为诗人在朝为官时的同事、朋友。楚客:指贾谊。袍:官袍。烟霄:喻显赫地位。扬雄:擅长词赋写作,曾被大司马王音推荐。(1)

2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中的“遥夜”和“凉风”照应了标题中的“秋夜”,点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B第二句通过对捣衣声和计时刻漏声的描绘,以动衬静,营造出月夜清幽的氛围。C第五句中的“擅名”,指有名声。这句说诗人在词赋方面享有好声名已很长时间了。D第六句中的“去何迟”与上句中的“来已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心绪。BB项,结合上句中的“悲”,再从此句中捣衣声的“清”、滴漏声的“繁”、月亮的“高”可以看出此处营造的氛围是凄清,故“清幽”不当,写捣衣声和计时刻漏声也是为了突出气氛的凄清。(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解析答题时要抓住关键意象和情感

30、关键词分析。“楚客悲”借贾谊流落楚地的经历,暗寓了自己被贬客居他乡的悲愁;“秋霜似鬓”“春草如袍”,用比喻表现“位尚卑”,年长官微的慨叹;“不荐扬雄欲荐谁”以扬雄自比,借“荐扬雄”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文才卓绝却无伯乐引荐的苦闷之情。答案诗人借贾谊流落楚地的经历,暗寓了自己被贬客居他乡的悲愁。鬓发像秋天的白霜,官袍还是卑微的青色,诗人运用比喻,抒发年长官微的慨叹。诗人借“荐扬雄”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文才卓绝却无伯乐引荐的苦闷之情。(三)山水田园诗山光水色养性灵,登山观海总溢情对接教材篇目:插秧歌(杨万里)、山居秋暝(王维)、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饮酒(其五)(陶渊明)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

31、涵山水田园诗是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内容山水田园诗的基本内容是自然山川与田园风物。(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2)写景的表现手法有:白描与工笔;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3)常用的抒情方法:借景抒情,融情入景;乐景写哀情。标志(1)标题中往往有“山”“野”“田”“居”等字眼。(2)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情感(1)寄情山水

32、,赞美山河,热爱自然。(2)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3)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4)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5)表达对现实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3(2021唐山5月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春日汪藻注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注】汪藻:字彦章,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描绘了一幅恬静优美的江南春日风景图,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B本诗的颔联和

33、白诗“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都描绘了春日唯美景致。C“桃花嫣然出篱笑”和崔护的“桃花依旧笑春风”均用拟人手法,表达对春日的喜爱。D本诗的尾联和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都使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CC项,情感态度理解有误。“均用表达对春日的喜爱”错误。通读全诗可知,“桃花嫣然出篱笑”表达的是对春日的喜爱,但是崔护的诗是在说去年曾见过的女子今日却不知去了哪里,表达的是“寻而不遇”的落寞之情。(2)诗中景物各自独立,作者是如何让整首诗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解析解答本题,可从诗歌标题入手。作者以春日为题,在写作中围绕“春”这一线索展开,“浮云将雨行”,正因为有这连绵的春雨,才

34、有下文的“春水碧于镜”,也自然而然引出水边的鸥鹭;有春雨的滋润,“桃花”才能“嫣然”,“客人”也因春雨而“衣湿”。诗歌的景物是各自独立的,但是作者通过春雨将各个景物串联起来,引导读者感受诗句中无处不在的“春”的气息,使整个景物描写浑然一体。答案作者以“春雨”为线索,把绵绵春雨、田野风光、篱边桃花、茅茨鸡啼四个富有春日特征的画面串联起来,从而使整首诗的春日风景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体现出作者对春日的喜爱之情。(四)即事(景)抒怀诗一枝一叶一世界,亦喜亦悲亦啸吟即事(景)抒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或者眼前景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即事(景)诗,一般来说并无严格的界定,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如怀

35、亲、送友、思乡,抒发人生感慨、闲情逸趣等,一般也皆可笼统地称之为“即事(景)抒怀诗”。对接教材篇目:虞美人(李煜)、无题(李商隐)、涉江采芙蓉(佚名)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即事(景)抒怀,指的是作者因一事或因眼中所见引起了心中的某种感触,于是描写当时之事或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内容即事(景)抒怀诗的基本内容是随意出现在身边之事、身边可见之景。包括思乡、送友、怀亲、赠人、表达人生感悟、抒写闲情逸趣等。(1)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2)叙事写景的表现手法:虚实结合;衬托(以动衬静、以乐衬哀);侧面描写的运用;白描与细节描写的手法。(3)常用的抒情方法:直抒胸臆;展开想象,寄托情感;借景

36、抒情,委婉抒情。标志(1)诗歌中包含叙事或写景内容,重点在作者由所叙之事或所写之景而生发的感慨之情。即事抒怀偏重于叙事,即景抒怀偏重于写景,其重点都在“抒怀”。(2)标题往往有“即事”“即景”“抒怀”等词。情感(1)寄情山水,表达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2)表现了作者向往悠闲舒适的隐居生活的情趣。(3)抒写政治上的失意和对世事的感慨。(4)表达对现实的愤慨、不满和壮志难酬及怀才不遇的惆怅之情。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雪诗张孜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到处爇红炉,周回下罗幂。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汗滴。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注】椒:植

37、物名,古人常以椒末和泥涂抹墙壁,取其温暖芳香之意。爇:焚烧。(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开头两句用“鸟雀难相觅”写出了长安冬天冰天雪地的情景,为后面情感的抒写营造了氛围。B“到处爇红炉”两句写室内陈设,分别用“到处”与“周回”来修饰“红炉”和“罗幂”,极写室内的温暖。C结尾两句,笔锋一转,写“饥寒人”的手脚因受冻裂开了口子,照应开头“鸟雀难相觅”,构思巧妙精当。D全诗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虚写豪贵人家的宴饮,描写生动逼真,色彩浓丽,不失为讽喻诗中的佳作。DD项,豪贵人家的宴饮是实写而不是虚写。(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38、解析这是一首典型的即事抒怀诗,可以根据诗人的行文思路,结合具体内容,按照“一件事抒发一样情感”的模式作答。答案第一问: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豪贵家”的愤怒痛恨和对“饥寒人”的深切同情。第二问:全诗采用对比手法,描写长安城大雪纷飞之时,“豪贵家”纵情宴乐、生活奢靡,“饥寒人”却是受冻受苦、温饱可忧。突出地表现了社会的阶级对立,表达了诗人对贫富悬殊、世道不公的愤懑之情。(五)羁旅思乡诗他乡村树似吾乡,愁煞天涯断肠人对接教材篇目:登岳阳楼(杜甫)、登高(杜甫)、次北固山下(王湾)、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夜雨寄北(李商隐)、黄鹤楼(崔颢)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诗人因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等

39、,对所见所闻有所感,借此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和人生感叹、漂泊愁苦。内容借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叹,表达思亲怀乡之情。主题有潦倒失意,漂泊哀伤,思念亲人等。(1)借景抒情(或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乐景衬哀情(乐景写哀)。(3)侧面落笔。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4)因梦寄情,虚实结合。标志(1)标题中多含有“客舍”“登高”“望月”“忆”“寄”“行”“思”等词语以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2)常见意象:“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啼”“沙鸥”“孤雁”“浮云”“梧桐

40、叶落”“西楼”“危楼”“危栏”等。情感(1)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2)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3)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5(2021惠州6月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病后登快哉亭注贺铸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注】快哉亭:位于今江苏省徐州市。本诗是诗人被贬徐州病愈后,登快哉亭时有感之作。【知识积累】1诗歌创作背景:快哉亭

41、位于今江苏徐州,苏轼调任徐州知州后,常约宾朋来此避暑赋诗,此亭得名于苏轼的快哉此风赋。贺铸自出任徐州宝丰监(管钱的官)一职以来,曾多次登临此亭,赋诗抒怀。2作者生平:贺铸少年时就怀有戍边卫国、建立军功的雄心壮志,可人到中年,仍沉沦下僚而无所建树。英雄豪侠不为世用,边塞面临异族入侵的威胁而无路请缨。他创作的词中不仅含有人生失意的悲愤,而且含有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开创了南宋词人面向社会现实、表现民族忧患的先河。3作者诗歌创作特点及风格:贺铸擅长写词。词作风格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于化用前人作品成句。内容上,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清丽哀婉,接近秦观、晏几道;部

42、分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1)下列对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以雨后蝉鸣起兴。“得意”二字,既写出了蝉鸣的神态,又显露出诗人的歆羡之情:蝉之所以踌躇满志,是因为它既得时、又得地。B颔联写病后频频把盏,不知满足,梦醒后,倚楼远眺,心中生起无限情,可见情之深重。此情挥之不去,斥之又来,诗人不得不借助酒力排遣。C第六句化用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句子“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诗和贺诗都借助荣而复枯的秋草来抒发情感。D尾联“秋风发上生”几个字,用语新颖奇警,不落陈腐。不仅指鬓发的斑白,而且秋风萧萧,给人以寒冷之感。CC项,意象特点分析错误。白诗的“

43、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与本诗第六句的共同之处是都用行道上“更行更远还生”的草色喻示思念之殷切。不同之处则是白诗着眼于枯而复荣的春草,而本诗根据尾联中的“黄华”可知,此时是初秋,故贺铸这里写的才是荣而复枯的秋草。(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抒发了哪些情感。解析根据标题病后登快哉亭中的“病后”一词和颔联中的“病来把酒”,可知诗人当时的身体状况;结合注释中的关键词“被贬”、首联中的“蝉得意鸣”与诗人的现状,可知诗人当时仕途不顺,羁旅在外;根据诗歌第二句中的“见归程”,可知诗人此时非常思念家乡;颈联中的“斜阳”“古刹”“荒城”这些意象给人以凄凉之感,与“秋风发上生”相结合,透露出诗人当时的人生迟暮之

44、感。答案失意之恨。首句“得意”二字,以蝉之“得意”反衬自己的失意;结合注释中的“被贬徐州”,可知诗人仕途不顺。怀乡思归。第二句写秋雨新洗,尘土不扬,那通往故乡的道路显得分外清晰,怀乡情重,思归心切。多病之愁。根据标题中的“病后”一词可知,诗人曾患病;“病来把酒不知厌”,诗人病后频频把盏,不是为消渴解馋,实为借酒浇愁,可见愁之深重。迟暮之感。第五句是黄昏时万物栖息的典型景象,“秋风发上生”,秋风萧萧,鬓发斑白,这些都透露出诗人“时不我与”的迟暮之感。(六)咏物言志诗绘尽天下万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对接教材篇目:咏柳(贺知章)、卜算子咏梅(陆游)、石灰吟(于谦)、望岳(杜甫)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

45、内涵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内容单纯咏物、托物言志(寓意)、托物喻理、托物讽世。(1)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2)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比喻、象征、拟人和对比。(3)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标志(1)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蕴、精神进行吟咏。(2)从题目上来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形式。情感(1)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2)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

46、破灭的哀愁。(3)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6(2021豫湘名校5月联考)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2)题。春寒陈与义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题海棠美人图唐寅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粉蝶与蜂狂。自今意思和谁说,一片春心付海棠。【注】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与义南渡避难于巴陵(今湖南岳阳)时所作。唐寅:字伯虎,明朝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曾为府试、乡试第一名,会试卷入徐经科场舞弊案,被贬为浙藩小吏,从此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晚年生活穷困,依靠朋友接济度日。【知识积累】海棠花广受文人喜爱,在文学作品中被赋予了神圣高贵

47、、幽独傲岸、娇媚富贵等品格。海棠花虽不及“梅兰竹菊”四君子那般具有高尚格调,但其娇媚妖娆的姿色也是文人争相咏赞的焦点。文人将海棠花与孤独落寞的美丽女性相关联,寄托着他们自己缠绵悱恻而又魂牵梦萦的感情。(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首诗与其说是写春寒,不如说是咏海棠,海棠在料峭春寒中默默开放。B第一首诗中描写海棠时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海棠不吝惜自己红艳娇美的花朵。C第二首诗中描写了海棠花在春风中绽放的画面,蝴蝶、蜜蜂在花间飞舞。D第二首诗在写海棠、美人时,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美人的孤独忧愁。CC项,诗歌内容解读有误。“海棠花在春风中绽放的画面”错误,“褪尽东风满面妆

48、”是说海棠在东风中褪去了颜色,就好似一个卸了妆的美人,写出了海棠花残败的景象。(2)这两首诗中的“海棠”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解析第一首诗,“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娇嫩的海棠,毫不吝惜鲜红的花朵,挺身独立在寒风冷雨之中。园中的海棠冒雨盛开,无限生机,给诗人以启迪和鼓舞。再结合注释可知,诗人以春寒中雅致孤高的“海棠”来自比,表现自己孤傲的品性。第二首诗,“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粉蝶与蜂狂”,写残败的海棠花仍有蜂蝶陪伴,并不孤单;“自今意思和谁说,一片春心付海棠”,画中美人却尚不如残败的海棠,无人相陪,只能以“海棠”为知己。诗人以“美人”自比,感叹自己如美人一般,孤独落寞,写出了

49、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悲哀。答案第一首诗中的海棠雅致孤高,是诗人南渡时的真实写照。诗人托物言志,海棠经风吹雨打,却还是那样傲然不屈:“不惜”娇色、“独立”风雨。此时的海棠不再是海棠,而是诗人的化身风流、雅致,还有孤傲的品性。第二首诗中的海棠花虽残败,但魅力不减。海棠花虽失了芳华,终究有蜂蝶的陪伴,与海棠花前的美人形成鲜明对比,美人孤独落寞,只能将心事说与海棠花听,诗人借海棠抒写内心的孤寂、人生的无奈。(七)送别怀人诗多情自古伤离别,一种分别多样情对接教材篇目: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雨霖铃(柳永)、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古人常常因事不得

50、不与家人、亲朋好友离别,送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内容送别诗涉及的范围极广,有官场赠别,有朋友相别,有亲人送别。(1)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2)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情。(3)以乐景衬哀情(也叫以乐景写哀情或反衬)。(4)想象(也叫虚拟或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标志(1)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等字眼。(2)常见意象:“柳”“酒”“月”“水”四大意象。(“长亭”“短亭”“阳关”“舟”“灞桥”等意象也常在送别怀人诗中出现)情感(1)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51、2)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3)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4)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5)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7(2021邯郸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送韦城李少府 张九龄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注】此诗是张九龄任职洪州时送别挚友所作。古代江西南昌被称为洪州。韦城,在今河南滑县东南。白马津:今河南滑县北。【知识积累】张九龄的诗作风格以清澹为主,诗作语言素练质朴。和他同时代的张说曾评价他说:如轻缣素练,实济时用,而

52、微窘边幅。在他的诗作中,没有浓墨重彩的色调,有的是简单、清雅之风。他崇尚自然,借物寓情,手法独特。张九龄诗篇的格调,基本上都是清新、积极、向上的,即使在他被贬谪时所作的诗篇,人们也丝毫看不出消极、悲观的色调。他总是以一种洒脱、自然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境,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颔联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送别时的景物,野花烂漫,鸟声清脆,一派生机。B首联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春天,诗人在路旁的驿亭给好友李少府送行。C诗歌语言清新简练,结构严谨,借景抒情,感情真挚,可见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D颈联虚实结合,出句虚写喝酒送行,对句实写李少

53、府的车辆经过白马津的情景。DD项,表达技巧分析错误。首联中的“离亭”指的是分别时路边的驿亭,颈联上句中的“别酒”是指分别时诗人与朋友喝酒,此处应是实写;从注释可知,颈联下句中的“白马津”与诗人的送别之地“南昌”不是同一地点,故此处应是诗人的想象之景,是虚写。(2)请简要赏析尾联的妙处。解析“相知无远近”的意思是朋友之间相知就不分空间上的远近,“万里尚为邻”的意思是朋友相隔万里也像邻居一样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与李少府之间真挚的友情,他们的友情不会受时空的限制。诗人在分别之时,能以“万里尚为邻”的胸怀表达彼此之间的友情,可谓气度恢宏,意境开阔,所写之诗歌格调高昂,更凸显了诗人的乐观情怀。答案尾联

54、的意思是你我相识相知的友情不受路途远近的影响,相隔万里也可以像邻居一样近;既表达了诗人与李少府之间真挚的友谊,又道出了真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格调高昂,催人奋进,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襟。(八)爱情闺怨诗心有灵犀情无限,明月孤灯梦难圆对接教材篇目:静女(秦观)、鹊桥仙(秦观)、氓(佚名)、声声慢(李清照)、一剪梅(李清照)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爱情闺怨诗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苦。内容(1)表现诗人对妻子的真挚感情的作品,主要包括赠内诗和悼亡诗两类。(2)以妇女角度写的闺怨诗,它包括宫怨诗、离妇诗、弃妇诗、别离相思诗。(1)比兴(

55、托物起兴)。先从自然之物写起,然后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引出所要表达的事情或情感,物的描写起烘托感情、渲染气氛的作用。(2)衬托(正衬和反衬)。寒月孤灯、冷衾泪枕、月落星稀、凄风苦雨、漏声雁影等凄凉之景往往衬托主人公的孤寂与幽怨,青青杨柳、斜燕双飞、春风浩荡等充满活力生机之景更能反衬闺中思妇的悲伤与幽怨。(3)抑扬结合(先扬后抑和欲扬先抑)。标志(1)标题中多含“怨”“怀”“思”“别”“忆”“望夫”“妇叹”“闺怨”“幽恨”或直接用“无题”等字眼。(2)常见意象:“眉锁”“翠楼”“碧纱”“白发”“秋风”“夜雨”“寒月”“寒衣”“残梦”“泪如雨”“春风杨柳”“雁声月明”“红妆对镜”“喜鹊报枝”“雨燕双

56、飞”“临笺泪长”等。情感(1)表现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2)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此类情感主要体现在宫怨诗中。(3)思妇空闺、思念亲人、盼夫早归、渴望团聚的哀伤之情。(4)情梦难圆的遗憾与怅惘之情。(5)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应天长唐韦庄绿槐阴里黄莺语,深院无人春昼午。画帘垂,金凤舞,寂寞绣屏香一炷。碧天云,无定处,空有梦魂来去。夜夜绿窗风雨,断肠君信否?(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两句运用动静描写,以“黄莺语”反衬出春昼午后沉寂一片。B在这深闺之中,女主人公慵懒而寂寞,环境的幽寂更加衬托出人的孤独。C“空”在诗歌中含义独特,

57、如王维的“空山新雨后”,此词中“空”的含义正与王诗相同。D“君信否”即“君知否”,此句反问,描写出独居孤处的女主人公极端苦闷的心情。CC项,“此词中空的含义正与王诗相同”错误,王诗中的“空”是“安静”的意思,此词中的“空”是“只有”的意思。(2)请结合下片中的句子分析作者是如何描写女子的相思之情的。答案下片以夜色表达女子的相思之情。“碧天云”既是所见的夜色,又暗指她所怀念的漂泊在外的人。“夜夜”句用风雨摇窗、深夜梦醒的典型环境,表达了她对远人的深沉眷恋。末句是哀切的呼唤。独居孤处的女主人公在极端的苦闷中无人可倾诉,只能对着远方如此倾诉。这样,她对远人的深厚情意以及思而不见的抑郁心情,就充分地表

58、现了出来。(九)边塞征战诗金戈铁马征战事,大漠秋风慷慨情对接教材篇目:出塞(王昌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燕歌行(高适)、使至塞上(王维)、十五从军征(佚名)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内容边塞诗多表现从军出塞,保家卫国,民族交往,塞上风情;或抒报国壮志,或发反战呼声,或记现实战事。(1)修辞方面:常用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手法。(2)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3)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手法。标志(1)标题中往往有“行”“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2)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风沙”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关”“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战马”等)、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等)、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情感(1)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2)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3)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4)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5)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6)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民族和睦友好往来的向往。9(2021合肥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