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深基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深基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深基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深基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枫丹中心项目深基坑工程基坑支护, 降水及土石方开挖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探讨院2011.3.19枫丹中心项目深基坑工程基坑支护, 降水及土石方开挖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审 定: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探讨院2010.3.19目 录 TOC h z t 标题 3,1,标题 4,2,标题 5,3,标题 6,4,标题 7,5,标题,1,三级格式 Char,3,方框,3,一级正文,3,样式 标题 3(环球条)sect1.2.3sect1.2.31sect1.2.32sect1.2.311sect1.2.33s.,3,第一级,1,第二级,2,样式 1 + 居中1,1,一, Char Char1

2、,3,样式 标题 3北大三级标题 + 段后: 0.5 行,3,一级,1,标题 4 宋体,2,副标题,2,二级,2,三级,3,第二,2,标题2-二级书目,2 1.编制说明 PAGEREF _Toc288347091 h 271.1前言 PAGEREF _Toc288347092 h 271.2编制依据 PAGEREF _Toc288347093 h 271.3编制内容及原则 PAGEREF _Toc288347094 h 281.3.1编制的原则 PAGEREF _Toc288347095 h 281.3.2编制的内容 PAGEREF _Toc288347096 h 282.工程概况 PAGER

3、EF _Toc288347097 h 292.1拟建工程概况 PAGEREF _Toc288347098 h 292.2场区自然地理条件和区域地质构造 PAGEREF _Toc288347099 h 292.2.1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PAGEREF _Toc288347100 h 292.2.2气象, 水文特征 PAGEREF _Toc288347101 h 292.2.3地形地貌 PAGEREF _Toc288347102 h 302.2.4场地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及场地稳定性 PAGEREF _Toc288347103 h 302.3工程地质条件 PAGEREF _Toc288347104 h

4、 312.3.1地层结构 PAGEREF _Toc288347105 h 312.3.2水文地质条件 PAGEREF _Toc288347106 h 332.3.3岩土物理力学指标 PAGEREF _Toc288347107 h 342.4场地环境条件简述 PAGEREF _Toc288347108 h 352.5基坑支护结构, 降水, 监测设计简述 PAGEREF _Toc288347109 h 362.5.1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PAGEREF _Toc288347110 h 362.5.1.1基坑支护设计概述 PAGEREF _Toc288347111 h 362.5.1.2东侧基坑排桩支护

5、体系(1-1剖面)设计参数 PAGEREF _Toc288347112 h 362.5.1.3南侧基坑排桩支护体系(2-2剖面)设计参数 PAGEREF _Toc288347113 h 362.5.1.4西侧基坑排桩支护体系(3-3剖面)设计参数 PAGEREF _Toc288347114 h 372.5.1.5北侧基坑排桩支护体系(4-4剖面)设计参数 PAGEREF _Toc288347115 h 372.5.1.6西侧基坑排桩支护体系(5-5剖面)设计参数 PAGEREF _Toc288347116 h 382.5.1.7基坑支护材料说明 PAGEREF _Toc288347117 h

6、382.5.2基坑降水设计简述 PAGEREF _Toc288347118 h 382.5.2.1降水井布置 PAGEREF _Toc288347119 h 382.5.2.2 管井设计参数 PAGEREF _Toc288347120 h 392.5.2.3抽排水系统设计 PAGEREF _Toc288347121 h 392.5.3施工图纸基坑工程监测设计简述 PAGEREF _Toc288347122 h 392.5.3.1监测内容 PAGEREF _Toc288347123 h 392.5.3.2监测周期 PAGEREF _Toc288347124 h 402.5.3.3监测数据供应 P

7、AGEREF _Toc288347125 h 402.5.3.4 监测建议 PAGEREF _Toc288347126 h 402.6施工条件简述 PAGEREF _Toc288347127 h 403.施工总体部署 PAGEREF _Toc288347128 h 423.1项目管理目标 PAGEREF _Toc288347129 h 423.1.1质量目标及创优质工程目标 PAGEREF _Toc288347130 h 423.1.2工期目标 PAGEREF _Toc288347131 h 423.1.3平安限制目标 PAGEREF _Toc288347132 h 423.1.4文明施工目标

8、及创标化工地目标 PAGEREF _Toc288347133 h 423.1.5环境爱护目标 PAGEREF _Toc288347134 h 423.2施工打算 PAGEREF _Toc288347135 h 433.2.1施工现场打算 PAGEREF _Toc288347136 h 433.2.2技术打算 PAGEREF _Toc288347137 h 433.2.3劳动力打算 PAGEREF _Toc288347138 h 453.2.4施工机具打算 PAGEREF _Toc288347139 h 453.2.5施工材料打算 PAGEREF _Toc288347140 h 453.3施工组

9、织部署 PAGEREF _Toc288347141 h 453.3.1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PAGEREF _Toc288347142 h 453.3.2施工人员配备 PAGEREF _Toc288347143 h 463.3.3项目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PAGEREF _Toc288347144 h 463.3.2施工总平面布置 PAGEREF _Toc288347145 h 493.3.3劳动力支配 PAGEREF _Toc288347146 h 503.3.3.1特殊工种 PAGEREF _Toc288347147 h 503.3.3.2旋挖钻机成孔, 绑扎钢筋 PAGEREF _Toc2883

10、47148 h 503.3.3.3降水工人 PAGEREF _Toc288347149 h 513.3.3.4冠梁施工施工 PAGEREF _Toc288347150 h 513.3.3.5锚索施工 PAGEREF _Toc288347151 h 513.3.3.6桩间护壁施工 PAGEREF _Toc288347152 h 513.3.4施工机械支配 PAGEREF _Toc288347153 h 513.3.5施工用电支配 PAGEREF _Toc288347154 h 523.3.5.1桩上锚索施工 PAGEREF _Toc288347155 h 523.3.5.2桩间护壁 PAGERE

11、F _Toc288347156 h 533.3.5.3基坑降水 PAGEREF _Toc288347157 h 533.3.5.4抗浮锚杆 PAGEREF _Toc288347158 h 533.3.5.5施工现场及生活用电 PAGEREF _Toc288347159 h 543.3.5.6最大用电量的确定 PAGEREF _Toc288347160 h 543.3.5.9施工用电平面布置 PAGEREF _Toc288347161 h 553.3.6现场临时用水 PAGEREF _Toc288347162 h 563.3.6.1施工用水量 PAGEREF _Toc288347163 h 56

12、3.3.6.2施工用水布置 PAGEREF _Toc288347164 h 573.3.7消防设施布置 PAGEREF _Toc288347165 h 573.3.8施工材料支配 PAGEREF _Toc288347166 h 573.3.8.1临舍材料支配 PAGEREF _Toc288347167 h 573.3.8.2沉砂池材料支配 PAGEREF _Toc288347168 h 573.3.8.3降水井凿井及排水系统材料支配 PAGEREF _Toc288347169 h 583.3.8.4护坡桩材料支配 PAGEREF _Toc288347170 h 583.3.8.5协助设施材料

13、PAGEREF _Toc288347171 h 593.4施工工序的支配部署简介 PAGEREF _Toc288347172 h 593.5施工马道的设置及交通组织 PAGEREF _Toc288347173 h 593.6土方的分层开挖 PAGEREF _Toc288347174 h 593.7施工进度支配 PAGEREF _Toc288347175 h 604.分部分项工程 PAGEREF _Toc288347176 h 614.1测量工程 PAGEREF _Toc288347177 h 614.1.1概述 PAGEREF _Toc288347178 h 614.1.2平面限制 PAGER

14、EF _Toc288347179 h 614.1.3高程限制 PAGEREF _Toc288347180 h 614.1.4 测量限制点埋设要求 PAGEREF _Toc288347181 h 624.1.5 测量主要设备仪器 PAGEREF _Toc288347182 h 624.2地下水限制及技术措施降水井施工方案 PAGEREF _Toc288347183 h 634.2.1降水井施工 PAGEREF _Toc288347184 h 634.2.1.1降水井设计概述 PAGEREF _Toc288347185 h 634.2.1.2 施工要求 PAGEREF _Toc288347186

15、h 634.2.1.3施工工艺 PAGEREF _Toc288347187 h 634.2.1.4监测与维护要求 PAGEREF _Toc288347188 h 654.2.2降水排水方案 PAGEREF _Toc288347189 h 664.2.2.1抽水系统设计 PAGEREF _Toc288347190 h 664.2.2.2排水系统设计 PAGEREF _Toc288347191 h 664.3支护体系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PAGEREF _Toc288347192 h 664.3.1旋挖桩施工方案 PAGEREF _Toc288347193 h 664.3.1.1旋挖机简介 PAGE

16、REF _Toc288347194 h 664.3.1.2施工打算 PAGEREF _Toc288347195 h 674.3.1.3施工工艺 PAGEREF _Toc288347196 h 684.3.1.4质量限制 PAGEREF _Toc288347197 h 704.3.1.5应留意的质量问题 PAGEREF _Toc288347198 h 724.3.1.6质量记录 PAGEREF _Toc288347199 h 724.3.1.7成品爱护 PAGEREF _Toc288347200 h 734.3.2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案 PAGEREF _Toc288347201 h 734.3.2

17、.1施工工艺流程 PAGEREF _Toc288347202 h 734.3.2.2钻孔 PAGEREF _Toc288347203 h 734.3.2.3锚索制作与安装 PAGEREF _Toc288347204 h 754.3.2.4灌浆 PAGEREF _Toc288347205 h 754.3.2.5张拉 PAGEREF _Toc288347206 h 764.3.2.6封锚 PAGEREF _Toc288347207 h 764.3.2.7锚索防腐措施 PAGEREF _Toc288347208 h 764.3.3冠梁施工方案 PAGEREF _Toc288347209 h 764.

18、3.3.1 放线 PAGEREF _Toc288347210 h 774.3.3.2基槽开挖 PAGEREF _Toc288347211 h 774.3.3.3基槽土质检查 PAGEREF _Toc288347212 h 774.3.3.4 钢筋加工制作 PAGEREF _Toc288347213 h 774.3.3.5 模板 PAGEREF _Toc288347214 h 784.3.3.6混凝土浇筑 PAGEREF _Toc288347215 h 794.4土石方挖运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PAGEREF _Toc288347216 h 804.4.1土石方开挖的总体支配 PAGEREF _T

19、oc288347217 h 804.4.2土石方施工实行的措施 PAGEREF _Toc288347218 h 814.4.3排水措施 PAGEREF _Toc288347219 h 814.4.4开挖过程中的留意事项 PAGEREF _Toc288347220 h 815.基坑变形监测方案和技术措施 PAGEREF _Toc288347221 h 825.1监测依据 PAGEREF _Toc288347222 h 825.2监测方案 PAGEREF _Toc288347223 h 825.2.1监测目的 PAGEREF _Toc288347224 h 825.2.2监测内容 PAGEREF

20、_Toc288347225 h 825.2.3监测频率 PAGEREF _Toc288347226 h 835.2.4提交资料 PAGEREF _Toc288347227 h 835.3基坑监测的实施细则 PAGEREF _Toc288347228 h 835.3.1测量仪器及其精度 PAGEREF _Toc288347229 h 835.3.2工序管理及记录制度 PAGEREF _Toc288347230 h 845.3.3观测人员组织 PAGEREF _Toc288347231 h 845.3.4数据整理 PAGEREF _Toc288347232 h 846.信息化施工和应急预案 PAG

21、EREF _Toc288347233 h 856.1信息化施工的原则 PAGEREF _Toc288347234 h 856.2应急预案 PAGEREF _Toc288347235 h 857.质量保证措施 PAGEREF _Toc288347236 h 877.1施工组织体系 PAGEREF _Toc288347237 h 877.2项目经理部质量职能安排表 PAGEREF _Toc288347238 h 877.3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PAGEREF _Toc288347239 h 897.3.1工程质量保证 PAGEREF _Toc288347240 h 897.3.2专业施工保证 PAGE

22、REF _Toc288347241 h 897.3.3劳务素养保证 PAGEREF _Toc288347242 h 897.3.4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有针对性地提高工程质量 PAGEREF _Toc288347243 h 897.4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PAGEREF _Toc288347244 h 907.4.1全面培训 PAGEREF _Toc288347245 h 907.4.2对材料供应商的选择和物资的进场管理 PAGEREF _Toc288347246 h 907.4.3严格专项施工管理制度 PAGEREF _Toc288347247 h 917.4.3.1实行样板先行制

23、度 PAGEREF _Toc288347248 h 917.4.3.2执行检查验收制度 PAGEREF _Toc288347249 h 917.4.3.2质量例会制度, 质量会诊制度, 质量讲评制度 PAGEREF _Toc288347250 h 917.4.3.3挂牌制度 PAGEREF _Toc288347251 h 927.4.4原材料质量限制 PAGEREF _Toc288347252 h 937.4.5计量及试验质量限制 PAGEREF _Toc288347253 h 937.4.6质量管理制度 PAGEREF _Toc288347254 h 948.保证工程平安生产的保证措施 PA

24、GEREF _Toc288347255 h 968.1平安生产目标 PAGEREF _Toc288347256 h 968.2平安生产组织措施 PAGEREF _Toc288347257 h 968.2.1建立项目平安生产管理机构 PAGEREF _Toc288347258 h 968.2.2建立平安生产保证体系 PAGEREF _Toc288347259 h 978.3 健全平安生产制度 PAGEREF _Toc288347260 h 978.4平安生产支配与技术措施 PAGEREF _Toc288347261 h 998.5主要预防及限制措施 PAGEREF _Toc288347262 h

25、 1018.4.1旋挖桩施工主要预防及限制措施 PAGEREF _Toc288347263 h 1018.5.2施工现场平安防火措施 PAGEREF _Toc288347264 h 1018.5.3现场施工机具平安防护措施要点 PAGEREF _Toc288347265 h 1018.5.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平安防护措施用电 PAGEREF _Toc288347266 h 1029.环境爱护, 文明施工, 防止扰民的保证措施 PAGEREF _Toc288347267 h 1039.1环境爱护和防止扰民限制措施 PAGEREF _Toc288347268 h 1039.1.1管理目标 PAGER

26、EF _Toc288347269 h 1039.1.2组织保证 PAGEREF _Toc288347270 h 1039.1.3工作制度 PAGEREF _Toc288347271 h 1049.1.4环保措施 PAGEREF _Toc288347272 h 1049.2降低环境污染和防止扰民限制措施 PAGEREF _Toc288347273 h 1059.2.1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PAGEREF _Toc288347274 h 1059.2.2现场文明施工检查 PAGEREF _Toc288347275 h 1079.2.3防止施工扰民 PAGEREF _Toc288347276 h 107

27、9.2.3.1建立居民的协调互助关系 PAGEREF _Toc288347277 h 1079.2.3.2防止施工扰民措施 PAGEREF _Toc288347278 h 1079.3职业健康管理 PAGEREF _Toc288347279 h 10810.工程进度的保证措施 PAGEREF _Toc288347280 h 10910.1施工进度支配 PAGEREF _Toc288347281 h 10910.2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PAGEREF _Toc288347282 h 10910.2.1建立严格的施工进度支配检查制度 PAGEREF _Toc288347283 h 10910.2

28、.2管理措施 PAGEREF _Toc288347284 h 10910.2.3材料保证措施 PAGEREF _Toc288347285 h 11010.2.4机械设备保证措施 PAGEREF _Toc288347286 h 11110.2.5实行资金专款专用 PAGEREF _Toc288347287 h 111附件:1, 施工现场临舍平面布置图2, 施工现场临电平面布置图3, 变形监测点平面布置图4, 护坡桩施工平面布置图5, 降水井, 管及沉砂池平面布置图6, 先期土方开挖平面布置图7, 后期土方开挖平面布置图1.编制说明1.1前言感谢成都益丰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对我司的信任,将枫丹中心项目

29、深基坑工程设计及施工工作交予我公司。我司将严格依据审查通过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努力实现下列目标:1), 我公司把创标准化工地作为项目管理的目标。2), 本项目位于成都市高新区,对扬尘污染的治理,噪音和泥浆污染的限制均较为严格,我司将通过细心组织,科学管理来解决以上难点。3), 我公司将依据各阶段施工工程量投入足够数量的施工机械设备,确保工程按期完成。4), 本工程虽作为临时基坑支护体系,但场地东侧紧邻已投入运行的地铁1号线,北侧紧邻高压电力隧道,均有其特殊支护要求,我司将投入强有力的管理团队,以保证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1.2编制依据 = 1 * GB2 枫丹中心项目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图(中国建筑

30、西南勘察设计探讨院,2011年3月); = 2 * GB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 3 * GB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 4 * GB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 5 * GB2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 7 * GB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6-2007); = 8 * GB2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 9 * GB2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 10 * GB2 供水管井技术规范

31、(GB50296-99); = 11 * GB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 12 * GB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 13 * GB2 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 = 14 * GB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J503002002); = 15 * GB2 混凝土质量限制标准(GB5016492); = 16 * GB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平安技术规范(JGJ4693); = 17 * GB2 建筑施工平安检查标准(JGJ5999);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探讨院质量体系标准文件;现场

32、踏勘状况。1.3编制内容及原则1.3.1编制的原则1), 细致贯彻执行国家建设工程的各项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建设程序;2), 遵循建筑施工工艺及技术规范,坚持合理的施工程序和依次;3), 充分利用现有的施工机械和设备,扩大机械化施工,不断改善施工条件;4), 严格限制工程质量, 确保平安施工,合理支配工期,不断降低成本。1.3.2编制的内容 = 1 * GB2 施工的总体部署, 施工流程和流水区段的划分; = 2 * GB2 施工组织:总平面布置, 进度支配, 用水用电支配, 机械设备投入支配, 劳动力投入支配等; = 3 * GB2 专项施工方案:支护体系施工方案;施工监测专项方案。 = 4

33、* GB2 信息化施工及应急预案 = 5 * GB2 质量, 平安, 文明施工, 进度, 环境爱护限制措施 = 6 * GB2 关键工序, 特殊环境的应对措施;2.工程概况2.1拟建工程概况成都益丰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兴建的枫丹中心项目拟建场地位于成都市天府大道旁成都市南部副中心科技创业中心3号楼西侧约40m,安远路和泰来路之间,中海城南1号楼盘东侧约500m,孵化园办公大楼北侧约700m。交通发达,区域优势明显。枫丹中心工程为办公楼和公寓项目,高层办公部分为地上23层,高99.90m;公寓部分均为33层,高99.90m;裙房部分地上3层,高18.20m。均设置三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14.3

34、0m和15.70m(塔楼)。塔楼采纳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裙楼和地下室采纳扩展基础,框架结构。本项目由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探讨院勘察,北京市建筑设计院设计。2.2场区自然地理条件和区域地质构造2.2.1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拟建场地位于成都市天府大道旁成都市南部副中心科技创业中心3号楼西侧约40m,安远路和泰来路之间,拟建的中海城南1号楼盘东侧约500m,孵化园办公大楼北侧约700m。场地交通条件较好。2.2.2气象, 水文特征成都地区气候温柔,降水丰沛,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素有“天府”之称。据成都气象台多年观测资料表明,成都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6.2,极端最高37.3,极端最低-5.9;多

35、年平均降水量947.0mm,日最大195.2mm;蒸发量多年平均值1020.5mm;相对湿度多年平均值82%;多年平均风速1.35m/s,最大风速为14.8m/s(NE向),瞬时最大风速为27.4m/s,主导风向为NNE向,出现频率为11%;年日照时数为12001300小时,日照最小年份只有960小时。流经成都市的主要河流有府河, 南河及沙河,均属岷江水系。岷江在都江堰分流以后分出很多支流呈扇形流入成都平原。其中府河, 南河和沙河顺着地势从西北向流入成都市,府河与南河在合江亭汇合,沙河在市区东南角汇入府南河,并向南流至彭山县境内再次汇入岷江主河道。在府, 南河治理前,每到洪水期,暴雨成灾,洪水

36、泛滥。1981年岷江特大洪水时本场地曾遭沉没。上个世纪90年头成都市政府对府南河进行整治后,将成都市原来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提高到两百年一遇的标准,周边环境大为改善。2.2.3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成都市天府大道旁,交通便利。勘探点孔口标高为494.01494.96m,高差为0.95m,场地地形整体比较平坦。场地地貌单元属于岷江水系级阶地。2.2.4场地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及场地稳定性该区域构造属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坳陷中部东侧,处于北东走向的龙门山断裂带和龙泉山断裂带之间(见图2-1)。由于受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的影响,两构造带相对上升,在坳陷盆地内积累了厚度不等的第四系冰水积累层和冲

37、洪积层,形成现今平原景观。在成都平原下伏基岩内存在北东走向的蒲江新津断裂和新都磨盘山断裂及其它次生断裂。但除蒲江新津断裂在第四纪以来有间隙性活动外,其它隐伏断裂近期无明显活动表征。场地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场地区域隐覆断裂的活动状况和龙门山, 龙泉山构造带的活动对成都市的影响。蒲江-新津断裂和新都-磨盘山断裂是影响成都盆地区域稳定性的主要断裂,其性质, 延长方向, 发育特征及其具体位置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化探讨,但从数百年来的历史地震记载已经证明,对成都市有影响地震烈度都没有超过6度。也有资料预料,在考虑穿过市区的主要断裂如进一步活动并同时考虑浅埋地下水影响的状况下,在成都市区地震烈度超过7度

38、的可能性不大,从龙门山构造带和龙泉山构造带的活动状况看,从获得的成都市区影响最大的场地浅层地震勘探资料,结合本次波速测试, 钻探资料,也进一步证明,场地内无断裂通过,该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未发觉新构造活动形迹,亦可不考虑隐伏断裂以及龙门山断裂带和龙泉山断裂的影响,属相对稳定地块。图2-1 成都平原位置及构造略图2.3工程地质条件2.3.1地层结构依据地勘报告,场地上覆第四系人工填土(Q4ml),其下由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Q3al+pl)成因的粘土, 粉质粘土, 粉土, 细砂及卵石组成,下伏白垩系上统灌口组泥岩(K2g)。各地层特征如下:(一)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1-1)杂填土:

39、杂色,褐黄色, 松散,稍湿。以建筑垃圾, 少量卵, 碎石及粘性土等回填而成。层厚0.004.20m。(1-2)素填土:灰黄, 褐灰色, 灰黑色,稍密,稍湿。以粘土, 粉质粘土回填为主,偶见少量植物根茎及腐殖质,场地局部分布。层厚0.003.50m。积累时间小于10年。 (二)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2)粘 土:褐黄色,褐色,硬塑。含铁锰质氧化物,稍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发育闭合裂隙,裂隙被少量灰白色高岭土充填,裂隙间可见光滑镜面。层厚为0.005.00m。(3)粉质粘土:褐黄, 灰褐, 灰黄色,可塑。含铁锰质氧化物,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较多钙

40、质结核,局部相变为粉土颗粒,裂隙不发育。层厚0.006.30m。(4)粉 土:黄色褐黄色,稍密,稍湿湿。含铁锰质氧化物和少量粘性土,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层厚0.603.70m。(5)细 砂:青灰色,松散,湿饱和。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主要分布于卵石层顶板上或以透镜体状分布于卵石层中,其中分布于卵石层内的细砂含约10的卵石, 圆砾。层厚0.002.40m。(6)卵 石 层:灰黄色黄色,湿饱和,卵石成分以火成岩和石英砂岩为主。卵石呈亚圆形, 圆形,一般为中等风化,少量呈强风化或微风化。充填物为中砂, 圆砾及粘性土,粘性土含量为10%左右。卵石层在场地内分布较稳定,卵石层顶面埋

41、深为8.2011.30m。依据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按超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将其分为4个亚层:(6-1)松散卵石:灰黄色黄褐色,松散,湿饱和,卵石粒径一般25cm,呈亚圆形。含50%55%的卵石,充填中砂, 砾石和少量粘性土。N120修正击数一般24击。(6-2)稍密卵石: 灰黄色黄褐色,稍密,饱和,卵石粒径一般36cm,个别约7cm,呈亚圆形。含55%65%的卵石,充填中砂, 砾石和少量粘性土。N120修正击数一般为47击。(6-3)中密卵石:褐黄色黄色,中密,饱和,卵石粒径一般48cm,个别大于10cm,呈亚圆形。含65%70%的卵石,充填中砂, 砾石和少量粘土,含个别漂石。N120

42、修正击数一般为711击。(6-4)密实卵石:黄黄褐色,密实,饱和,卵石粒径一般48cm,个别大于20cm,呈亚圆形。含70%80%的卵石,充填中砂, 砾石和少量粘土,含较多漂石。N120修正击数大于11击。(7)泥岩(K2g):紫红色红褐色,主要由粘土矿物成分组成,泥质结构,厚层状构造,分布连续。场地内基岩顶面埋深为17.1018.80m。在钻探深度范围内,依据其风化程度,将其划分为强风化, 中等风化2个亚层:(7-1)强风化泥岩:紫红暗红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泥质结构,中层状构造。风化裂隙发育,结构面不清晰,岩芯极破裂,呈碎块状,手捏易碎,干钻可钻进。该层仅在24号钻孔中揭露。厚度为0

43、.60m。(7-2)中等风化泥岩:紫红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泥质胶结,泥质结构,巨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不发育,结构面较清晰,岩芯较完整,呈短柱状或长柱状,岩质软,浸水或日晒易软化和崩解。局部地段岩芯较为破裂,沿水平结构面夹薄层强风化泥岩。干钻钻进困难。岩石为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该层最大揭露厚度为7.90m,本次勘察未揭穿。2.3.2水文地质条件 = 1 * GB2 地下水场地地下水类型为填土中的上层滞水, 砂卵石层中的孔隙潜水和赋存于基岩中的裂隙水。其中孔隙潜水是本场地主要的地下水类型,其水位埋藏较浅,水量丰富,对本工程基础设计和施工影响较大。第四系孔隙潜水

44、略具承压性。补给源主要是地下径流及大气降水。基岩裂隙水一般埋藏在块状强风化泥岩及中风化泥岩节理发育地带内,主要受邻区地下水侧向补给,各地段富水性不一,无统一的自由水面。水量主要受裂隙发育程度, 连通性及隙面充填特征等因素的限制。依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位年变更幅度为1.502.00m,其中12, 1, 2月为枯水期,7, 8, 9月为丰水期。勘察期间处于枯水期,受周边在建工地施工降水影响,场地地下水位埋藏相对较深,在部分钻孔中测得静止水位为9.8010.60m,标高484.36484.46m。据收集旁边水文地质资料,场地丰水期最高潜水位标高为490.00m左右,历年最高水位亦为490.00

45、m左右,可作为抗浮设计水位。砂卵石层为主要含水层,粘土, 粉质粘土, 泥岩为相对隔水层,粉土为弱透水层。依据成都地区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建议本场地砂卵石土渗透系数k值为18m/d。 = 2 * GB2 地下水和场地土的腐蚀性评价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该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仅以pH值评价场地土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2.3.3岩土物理力学指标依据地勘资料,本项目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详见表2-1。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建议值表 表2-1层号岩 土 名 称重 度(kN/m3)压 缩模 量Es(MPa)变 形模 量Eo(M

46、Pa)抗剪强度承载力特征值fak(kPa)地基基床系数K(MN/m3)粘聚力Ck(kPa)内摩擦角k()(1-1)杂填土18.0818.0(1-2)素填土18.51015.0(2)粘 土20.010.04018.0220(3)粉 质粘 土19.67.02519.0180(4)粉 土19.56.01520.0120(5)细 砂18.55.0025.0110(6-1)松 散卵 石20.520.618.0030.020025(6-2)稍 密卵 石21.024.021.0035.032035(6-3)中 密卵 石22.036.532.0040.060045(6-4)密 实卵 石23.045.640.0

47、045.080055(7-1)强风化泥岩21.030.09025.030040(7-2)中风化泥岩23.535034.01000150 注:(1)基坑支护降水后地基土抗剪强度可提高20%-25%;(2)表中卵石层的压缩模量Es依据下列理论公式计算而得: Es=Eo/,=(1-22)/(1-), 式中:土的泊松比,砂取0.30,卵石取0.25。2.4场地环境条件简述本场地四周为市政道路,没有建筑物分布。成都地铁一号线位于场地东侧, 与场地平行。场地北侧有高压电力隧道,埋深约-2.00m-7.00m。查找地铁的相关资料并结合现场实际测量,地铁隧道边线距离基坑开挖线约为19.00m(详见附图2.2)

48、。图2-2 基坑开挖线与地铁隧道的关系示意图2.5基坑支护结构, 降水, 监测设计简述2.5.1基坑支护结构设计2.5.1.1基坑支护设计概述 本工程采纳桩锚支护,支护桩为旋挖桩,锚索为预应力锚索,桩顶设置冠梁,桩间采纳挂钢筋网片喷射砼护壁。场地东侧支护桩桩径1200mm,桩芯距2050mm;其余区域支护桩直径1000mm,桩芯距3000mm。场地东侧采纳可回收式锚索。2.5.1.2东侧基坑排桩支护体系(1-1剖面)设计参数表2-3 桩体设计参数桩径桩长嵌固深度桩间距冠梁截面1.2m18.3m4.0m2.05m1.2m0.8m 表2-4 支护体系配筋参数护坡桩钢筋笼配筋冠梁钢筋笼配筋主筋加强筋

49、螺旋箍筋爱护层厚主筋箍筋爱护层厚25B20B14A105cm6B14+10B22A85cm 表2-5 支护体系锚杆设计参数位置锚杆位置倾角锚杆长度锚固段长度锚固位置杆体形式第一道锚杆-7.0m1515.5m7.5m桩间7根钢绞线(可回收)第二道锚杆-9.0m1514.5m7.5m桩间7根钢绞线(可回收)第三道锚杆-11.0m1513.5m7.0m桩间7根钢绞线(可回收)2.5.1.3南侧基坑排桩支护体系(2-2剖面)设计参数表2-6 桩体设计参数桩径桩长嵌固深度桩间距冠梁截面1.0m18.3m4.0m3.0m1.0m0.6m表2-7 支护体系配筋参数护坡桩钢筋笼配筋冠梁钢筋笼配筋主筋加强筋螺旋

50、箍筋爱护层厚主筋箍筋爱护层厚24B20B14A105cm6B14+10B22A85cm 表2-8 支护体系锚杆设计参数位置锚杆位置倾角锚杆长度锚固段长度锚固位置杆体形式第一道锚杆-4.0m1522m13.5m桩间-桩-锚6根钢绞线第二道锚杆-8.5m1517.5m11m桩间-桩-锚6根钢绞线2.5.1.4西侧基坑排桩支护体系(3-3剖面)设计参数表2-9 桩体设计参数 桩径桩长嵌固深度桩间距冠梁截面1.0m18.3m4.0m3.0m1.0m0.6m表2-10 支护体系配筋参数护坡桩钢筋笼配筋冠梁钢筋笼配筋主筋加强筋螺旋箍筋爱护层厚主筋箍筋爱护层厚25B20B14A105cm6B14+10B22

51、A85cm 表2-11 支护体系锚杆设计参数位置锚杆位置倾角锚杆长度锚固段长度锚固位置杆体形式第一道锚杆-4.0m1521.5m13m桩间-桩-锚6根钢绞线第二道锚杆-8.5m1518.0m11.5m桩间-桩-锚7根钢绞线2.5.1.5北侧基坑排桩支护体系(4-4剖面)设计参数表2-12 桩体设计参数 桩径桩长嵌固深度桩间距冠梁截面1.0m18.3m4.0m3.0m1.0m0.6m表2-13 支护体系配筋参数护坡桩钢筋笼配筋冠梁钢筋笼配筋主筋加强筋螺旋箍筋爱护层厚主筋箍筋爱护层厚20B20B14A105cm6B14+10B22A85cm 表2-14 支护体系锚杆设计参数位置锚杆位置倾角锚杆长度

52、锚固段长度锚固位置杆体形式第一道锚杆-7.0m1524.0m15.5m桩间-桩-锚6根钢绞线第二道锚杆-9.0m1517.0m10.5m桩间-桩-锚6根钢绞线2.5.1.6西侧基坑排桩支护体系(5-5剖面)设计参数表2-15 桩体设计参数 桩径桩长嵌固深度桩间距冠梁截面1.0m19.7m4.0m3.0m1.0m0.6m表2-16 支护体系配筋参数护坡桩钢筋笼配筋冠梁钢筋笼配筋主筋加强筋螺旋箍筋爱护层厚主筋箍筋爱护层厚21B20B14A105cm6B14+10B22A85cm 表2-17 支护体系锚杆设计参数位置锚杆位置倾角锚杆长度锚固段长度锚固位置杆体形式第一道锚杆-4.0m1521.0m12

53、.0m桩间-桩-锚6根钢绞线第二道锚杆-8.0m1518.0m11.0m桩间-桩-锚7根钢绞线第三道锚杆-11.0m1517.5m11.0m桩间-桩-锚6根钢绞线2.5.1.7基坑支护材料说明(1)桩身及冠梁混凝土材料:C25混凝土;钢筋:A8, A10, B14, B20, B22;(2)钢筋加工:钢筋绑扎材料实行火烧丝,绑扎搭接长度, 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按规范执行;焊接采纳手工电弧及闪光对焊,焊接接头型式, 接头面积百分率, 焊条类型等按规范执行;(3)锚杆杆体材料:单根7A5直径为15.2mm(东侧回收锚杆采纳7A5直径为12.7mm)单根的低松弛钢绞线(fptk=1860Mpa);(4

54、)锚杆注浆:水灰比W:C=0.450.50(重量比)素水泥浆;水泥运用一般硅酸盐水泥,强度不宜低于42.5Mpa;浆体材料28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25Mpa。2.5.2基坑降水设计简述2.5.2.1降水井布置本工程基坑降水采纳管井降水系统,降水井沿基坑边沿,匀称布置。2.5.2.2 管井设计参数(1)井数:基坑边沿28个;(2)井深:22.5m(进入中风化泥岩层顶);(3)井距:14.0m18.0m;(4)管井孔径:600mm;(5)滤水管:预制无砂砼管(内径:300mm,长度:2500mm/根,井孔向下10.0m,井管外包密目纱网);(6)滤料:干净滤料。2.5.2.3抽排水系统设计在基

55、坑四周,设置多个集水池(砖砌或预制),潜水泵抽出的地下水,集中到集水池中,使砂土沉淀,将地下水集中排放到指定市政管道。2.5.3施工图纸基坑工程监测设计简述2.5.3.1监测内容(1)基坑变形监测:桩顶冠梁上共布置16个监测点。(2)地面沉降监测:开挖线外围共布置16个监测点。(3)桩体应力监测:确定6根试验桩:南, 北, 西侧边坡各选定1根桩,东侧选定3根桩。在每根桩身的钢筋上,迎土面, 迎坑面每道锚杆之间的位置,设置钢筋拉力计,监测桩体钢筋受力状况。每根试验桩,以桩排中心线为对称轴(中性轴),设置钢筋拉力计。(4) 桩体变形监测:确定6根试验桩:南, 北, 西侧边坡各选定1根桩,东侧选定3

56、根桩。在每根桩身中性轴的钢筋上,绑扎预埋测斜管。测斜管与试验桩的主筋长度同长。(5)锚杆拉力监测:确定6处试验点:南, 北, 西侧边坡各选定1根桩,东侧选定3根桩。在试验桩的每根锚杆的锚头位置,设置锚头拉力计。2.5.3.2监测周期以上监测内容,开挖之前,进行一次初始读数作为日后观测初始数据。每开挖一步或到施工节点,进行一次监测。监测数据于观测后3日后供应。监测持续时间到基坑基坑交付运用。2.5.3.3监测数据供应以上监测数据,必需于观测后3日后刚好分析整理,刚好指导下一步施工。监测数据不得外泄。2.5.3.4 监测建议建设单位应托付有资质的第三方单位进行以上基坑支护工程内容监测,并编制具体监

57、测方案。2.6施工条件简述总体上看,本项目周边环境条件相对简洁,但东侧地铁及北侧地下高压电力隧道对本工程的实施形成较大制约。 = 1 * GB2 场地位于成都市高新区,交通便利,但是车流量大,交通拥挤。场地东侧为地铁一号线,距离基坑开挖线约19米,邻街为市政府办公大楼,北侧为成都市重要高压电力电缆输送隧道,深度约-2.0-7.0米,距离基坑开挖线约810米。其余两侧为市政道路。场地基本整平。但是场地地坪较四周道路高,存在肯定的平安隐患,施工过程中需有效限制围墙的平安。地内施工用电已经接至施工现场。工现场已经有两道临时大门(靠近益州东一街侧大门在护壁桩内侧,施工前必需将其外移)。场地周边已建砖砌

58、围墙(场地西侧围墙距离用地红线内退约2m,离护壁桩距离较近,存在肯定施工难度)。综上所述,本项目位于成都市高新区,不利因素是四周环境困难,紧邻市政府,对环境要求较高。施工的前期打算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基本具备施工条件。3.施工总体部署3.1项目管理目标3.1.1质量目标及创优质工程目标1, 按国家现行的有关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进行检查验收,确保基坑验收一次合格,同时达到规定的竣工验收备案制的要求。2, 确保中建总公司优质工程一等奖。 = 3 * Arabic 3, 争取四川省优质工程一等奖。4, 争取国家级优质工程奖。3.1.2工期目标工期目标:确保在120日历天内完成本项目基坑支护全部施工内

59、容。3.1.3平安限制目标1, 施工事故率为零。2, 杜绝火灾, 设备, 交通管线, 食物中毒等重大事故。3.1.4文明施工目标及创标化工地目标1, 现场管理达到JGJ59-99建筑施工平安检查标准合格以上标准。2, 通过安保体系认证。3, 创成都市平安文明施工标化工地。4, 社会, 业主, 员工, 相关方的重大投诉为零。3.1.5环境爱护目标1, 严格做好扬尘治理工作,扬尘治理达到政府的要求,确保不因扬尘问题受到政府的惩罚,杜绝因为扬尘曝光和受惩罚给项目带来负面影响,杜绝因为扬尘问题影响工程的进展。2, 细致做好泥浆处理工作,泥浆处理合格之后才能运出现场,禁止泥浆无序排放。3, 地下水的排放

60、合格。4, 现场环境卫生合格。5, 采纳先进的机械设备,杜绝噪音超标。3.2施工打算3.2.1施工现场打算 = 1 * GB2 依据招标文件的要求,平整施工场地,清除场地内的建筑垃圾, 生活垃圾。为确保围护结构的顺当进行,施工前本项目经理部要主动与业主联系,并依据业主供应的地下障碍具体位置进行复核,实行绘图,拍照和现场察看等形式,将施工中发觉的地下障碍刚好报告业主和监理确定破除方案。 = 2 * GB2 依据招标文件的要求,修建供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现场办公运用的办公, 生活设施,配备办公, 生活设备,确保现场生产, 办公达到招标文件的要求。 = 3 * GB2 依据政府, 业主和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