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组织专题研究TheFoundationsofInformationSciencein_第1页
知识组织专题研究TheFoundationsofInformationSciencein_第2页
知识组织专题研究TheFoundationsofInformationSciencein_第3页
知识组织专题研究TheFoundationsofInformationSciencein_第4页
知识组织专题研究TheFoundationsofInformationSciencein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知識組織專題研究The Foundations of Information Science in Social Epistemology出處:IEEE,1989,pp.306-314. 報告人:林巧敏日期:93.10.211大綱前言資訊科學的範圍及相關學科資訊科學的重要課題與相關理論社會認識論的觀點相關理論的進化資訊科學基礎的發展方向2前言 一般認為資訊科學是跨領域的學科,與資訊科學相關的學科為了未來的發展試圖追尋資訊科學的基礎,既然是跨領域的學科,其基礎理論也應該是建構在跨學科的基礎上,故本文以社會認識論的觀點,提出當代思想家對於資訊科學基礎的看法,並以資訊系統相關的問題說明資訊科學的發展

2、與社會認識論的關係。3資訊科學的範圍是跨領域的學科,包含:圖書館學、電腦學、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通訊學及其他領域。資訊科學面對最終的資訊系統設計、實施和評鑑,需要不同領域專家的共同努力。例如在化學機構開發的系統需要化學家的參與資訊科學學校也開始要求具備學科專長背景,如同圖書館學要求學科專長一樣,否則無法真正瞭解使用群的需求4資訊科學相關的學科目前較公認的四個相關學科:電腦科學、管理學、通訊學及圖書館學。這些學科對資訊科學有不同程度的貢獻,但是對於資訊科學的基礎都是模糊的,此與每一學科都以該學科為中心探究資訊科學的基礎有關。Saracevie應用Shannon-weaver的模型探究資訊科學

3、係與其通訊背景有關。Houser的論著”Documents: the Domain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可以理解是由圖書館角度看待資訊科學。5不同學科的基礎理論資訊科學涵蓋不同學科,不同學科的觀點導致對基礎理論看法的不同。目前有以社會科學過度解釋自然科學的問題例如分析JASIS的文獻顯示過多以經驗取向研究資訊,而凌駕了採用自然科學的方法。需要重新檢視科學發展的過程,瞭解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發展背景的差異。6學科發展的背景最早的科學源於概念的表達,至Rene Descartes試圖分別自中世紀以來宗教教義與科學方法的分野,但是神學論者因科學的發展產

4、生焦慮,因為神說的無懈可擊將面臨挑戰,所以,Robert Fairthorne認為科學應有一個明確的界線,只是用於解釋某些範圍內的現象,特別是只能在自然現象界。但是Kuhn & Bernstein卻認為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差距不大,都是對現象的合理解釋,只是自然科學是建構在具一致性而可驗證的方法基礎上,社會科學會關注在不同時空環境下解釋的差異。但兩者都是對現象真理的探究。7資訊科學重要的研究領域根據前述的背景,作者認為資訊科學既是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整合學科,應探討四個重要而又有重疊的領域(area):歷史書目(Historical bibliography)是在文獻學及圖書館學中追溯資訊科

5、學的起源,特別關心檢索方法的發展,如:索引、摘要及知識組織。書目檢索系統(Bibliographic retrieval systems)是建立提供資訊檢索的系統,特別是指電腦系統。資訊資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是最近發展而成長迅速的區域使用者研究(User studies)了解資訊系統及網路服務的使用者此外,也有書目計量學、資訊政策以及知識的發展等領域。8資訊相關的問題相關是整合及擴展上述資訊科學研究領域的重要理論,也是資訊科學關心的核心問題,因其係使用者判斷資訊系統產出的複雜過程。引述Aristotle所言:資訊需求是符合使用者需求的資訊,

6、是在正確的時間、以正確的方式、提供使用者範圍合宜而內容正確的資料。資訊科學的大部分研究就是為提供相關的資訊。以相關的角度檢視,如果資訊科學只關注檢索結果量的問題並不完整,既然是跨學科的基礎,自然必須考量社會科學的層面,如同相關的概念不只是量的問題還涉及情境判斷,所以,資訊科學需要社會認識論的介入。9社會認識論(Social Epistemology)是研究知識的本質、緣起、結構、方法、基礎、廣度及有效性等問題;是研究人類知識的本質和來源,企圖將知識建立在完全可解釋的基礎。知識的存在沒有絕對,人經過思考會不斷改變,與環境互動也會產生新的知識。Tayor認為人類知識的建構需要經過自我認知的過程,而

7、語言文字是傳輸價值的重要媒介,因此,個人所在的文化歷史背景會影響個人知識的見解,社會認識論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由已存在的社會及文化環境中進行本質的探索和解釋,認識論一旦偏離了社會的基礎,其認識將會是錯誤的信仰。10社會認識論(續)(Social Epistemology)社會認識論並非新的概念,在Patrick Wilson在其著作(Second-hand Knowledge: an Unquiry into Cognitive Authority)提到早在30年前即由Shera & Egan提出,目前也有一份名為“Social Epistemology”的期刊,代表社會認識論的觀點受到重視。哲學

8、家認為:知識是由人們認為“對的理由(right sorts of reason)”所產生的信仰,雖然人們希望有恆久不變的原理,但反基本論者(antifoundationalist)認為沒有事物是絕對的知識或絕對的客觀,並非意味著所有既存的知識不是知識,而是必須具有所謂“對的理由”,也就是正確+意見。11社會認識論與資訊科學的關係資訊科學家所從事的蒐集、過濾及傳播知識也是根據“對的理由”處理資訊,因此資訊科學也就需要了解哲學社會認識論所探討的社會文化對資訊科學的影響。或許我們會質疑資訊科學的目標是要追尋真實的智慧(wisdom),還是要找出那些“對的理由”,這個問題就如同資訊系統檢索相關的問題,

9、是由系統內詞彙相配技術找出與主題相關的文獻,還是會涉及個人知識領域,是情境認知的相關。如Giddens所言:這並非以客觀或主觀看待這個問題,而是認知是人類與生具有的特性。基於Giddens建構需求理論,資訊系統的設計需要了解使用者及其資訊需求行為,因而影響了Robert Taylor的“Value-added processes in Information Systems”以及Holzner & Marx的認知社群(epistemic communities)觀念,也就是透過分析找出不同知識取向的社群,關心他們產生和使用的知識。12人類知識的三個世界英國科學哲學家Popper將人類知識劃分為

10、三個世界:世界1是物理世界(the physical world):是由物質、能源及輻射所組成的基本物質。世界2是主觀人為知識(subjective human knowledge):是科學內在思維的世界。世界3是客觀知識(objective knowledge):是人類心智透過語言文字產生藝術科學及技術。13人類知識的三個世界(續)Brooks認為資訊科學研究的就是世界3的客觀知識,自然科學家在世界1的研究,得到紀錄和成果形成世界3的知識,而人文社會學者的研究通常反映在世界2,也會把世界1和世界2交互作用的結果轉化為世界3的客觀知識。Popper強調科學文獻一經產生就脫離認識主體的控制而獨立

11、存在,世界3就是圖書館及資訊學者所收集及組織的知識,但世界2和世界3是彼此互動的,世界3的知識經過圖書及資訊科學家對文獻的蒐集、處理組織儲存及檢索,會回饋世界2利用,進而對世界1發生影響,而三個知識世界以世界2為中介發生交互作用,促進科學知識的進步,也會產生更多科學文獻回到世界3。14知識三世界的影響既然世界3的知識是根據世界2的社會文化角度以人類經驗水準的思維所創造的知識,故任何作品或成果的表達是根據人類內心的認知世界,也會受到不同文化及歷史背景解讀的差異。大部分的客觀知識是在主觀需求下產生,我們其實是以主觀解釋所謂的客觀,因此,會產生編目員或索引者因個人認知的差異引導錯誤的資訊。15相關理論的進化綜上所述,在後現代的資訊科學基礎是反基本論者的社會認識論,它認為資訊相關的基礎,是必須建立在對社會文化的認識,而需要找出更好的方法了解使用者。一些相關研究學者,如:Alfred Schutz認為相關的內涵應該超越文件內容本質,而擴及使用者相關的層次,也就是由系統相關的觀點進化至目的相關,Cox也支持相關是個人在目前情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