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微环境交互设计(Micro-environment Interaction Design)课程代码:18410132学分:2学时:32(其中:课堂教学学时-:32实验学时:上机学时:课程实践学时:)先修课程:环境小品设计数字化辅助设计环境设计作品鉴赏适用专业:环境设计教材:.城市微观环境设计魏婷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交互设计概论李四达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交互设计: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论及应用(美)AndyPratt、(美)JasonNunes 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年1月。4.可持续景观设计:场地设计方法、策略与实践(美)梅格卡尔金斯,中国 建
2、筑工业出版社,2016年5月。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一)课程性质微环境交互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 发展,人们对于所处的景观环境日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列新兴的电子科技手段被 引入到环境景观的设计当中。交互设计作为近年来多个领域的研究热点,与人们的日常 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对交互设计发展现状与趋势的研究,结合景观环境设计的 相关理论与实践,将有助于设计师创造出更加现代化、人性化、美观并且宜居的空间环 境。本课程以微空间景观设计为出发点,着眼于人们日益提高的景观环境使用需求、美 学要求,探讨景观空间环境设计中交互设计的必要性。通过课程,学生将了解微环境
3、设计的概念及重要性、交互设计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进行微环境设计与交互设计的学科交叉研究,体验交互设计在现代景观空间环境中的实 践与应用,深入了解人与景观设计、交互设计三者之间的关系。(二)教学目标课程目标1:明确微景观设计与交互设计的定义,了解时代背景下微景观设计的重 要性、交互设计在环境设计行业的应用,通过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对于微景观设计的 审美认知;课程目标2: 了解景观设计专业范畴下交互设计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学习交互 设计在微景观设计行业的设计流程、设计规范、设计原则与准则,以及其在微环境设计 中的实践应用;课程目标3:能够通过对微环境景观空间的现状问题分析,使用交互设计相关知识
4、去创造和建立人与景观环境之间的有机关系,进而提升景观设计效果,具备针对实际问 题提出设计策略的能力;课程目标4:在掌握微景观交互设计的开展流程和大致方法的基础上,具有创新意 识,不断学习并了解微环境交互设计中涉及到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最终实现微 景观场地品质的提升;课程目标5:掌握微环境交互设计的设计原则,包括良好的可视性、反馈、限制、 映射、一致性、启发性,在实现交互设计可用性、时效性的同时注重人的使用感受、加 强方案的美学表现效果。课程目标和环境设计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课程 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课程目标52.审美能力与美学基础知识具有运用从事环境设计工
5、作所需美学能 力。V3.工程技术知识具有运用从事环境设计工作所需的场地 规划、建筑构造与材料等工程技术能力。V5.设计构思能够针对场地现状问题提出解决思路与 设计策略,完成方案构思。V7.设计创新具有创新意识,了解设计中涉及到的新 思路、新方法、新技术。V8.设计表现具备环境设计表达相关技能与方法,能 够应用多种表现手法进行方案表。V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微环境交互设计概述(一)教学内容(明确微景观设计与交互设计的定义,了解时代背景下微景观设计 的重要性、交互设计在环境设计行业的应用,通过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对于微景观设 计的审美认知。).微景观设计的概念与重要性.交互设计的概念及发展现
6、状、发展趋势.微环境交互设计的研究范畴(二)教学要求通过课程了解微景观设计的概念,时代发展背景下微景观设计的重要意义;明确交 互设计的概念、理解交互设计在微景观设计范畴下的发展现状与行业发展趋势,理解交 互设计做为一个运用多样的复杂学科,对提升景观设计品质的重要价值。(三)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微景观设计的宏观概念,摒弃传统狭隘的以苔解盆栽为重点的微景观设计,重 视微景观设计对改善城市环境、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的重要作用;明确交互设计概念的产 生、演变历程及在景观环境设计专业范畴下的主要应用及重要研究成果。.难点从宏观角度出发对微景观设计进行理解;对景观环境交互设计领域中重要活跃分支 来自用户和人机
7、界面的交互过程的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简称UE、UX)的理 解。第二章人与微空间环境的交互关系(一)教学内容(支撑教学目标能够通过对微环境景观空间的现状问题分析,使用 交互设计相关知识去创造和建立人与景观环境之间的有机关系,进而提升景观设计效 果,具备针对实际问题提出设计策略的能力。).体验关系.参与关系.相互交流关系(二)教学要求以微景观场地设计、人与微空间环境的体验关系、人与微景观空间环境的相互交流 性为出发点,在重视微景观场地本身设计的同时,强调人与环境互动过程的重要性,摒 弃单向传递的片面认知。(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在掌握微景观设计原则与方法的基础上,了解景观空间设
8、计必须与时代、环境、文 脉等相互协调,这个过程本质上是互动的,景观空间的交互性更突出地表现在人与景观 场地、建筑之间的交互关系。.难点理解人与微景观的交互关系,进而达到提升微景观空间设计的目的:通过微景观中 的交互设计,使用者可以能动地获得空间所传播的信息内容,如功能的实现、美的感受 以及空间表达的文化意义,然后反馈给设计者,甚至可能参与规划设计、决定空间未来 的使用方向,设计师随后可以安排他的设计,如此形成一个互动的过程。第三章微环境交互设计的方法与原则(一)教学内容(支撑教学目标学习并理解交互设计在微景观设计行业的设计流程、 设计规范、设计原则与准则,以及其在微环境设计中的实践应用;掌握微
9、环境交互设计 的设计原则,包括良好的可视性、反馈、限制、映射、一致性、启发性,在实现交互设 计可用性、时效性的同时注重人的使用感受、加强方案的美学表现效果。).微环境交互设计的流程.微环境交互设计的规范.微环境交互设计的原则与准则(二)教学要求通过课程明确交互设计在景观设计专业下的设计流程,掌握微环境交互设计的规 范,掌握微环境交互设计的原则与准则,以达到更好的微景观场地设计效果。(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明确微环境交互设计的目的,通过了解微环境交互设计的创作流程,包括用户研究 和设计调研一一发现问题、概念设计、设计、实验和原型测试;掌握微环境交互设计的 页面规范、信息规范、控件规范等,最终为提升
10、微景观场地品质所服务,创造更加美观、 舒适的景观空间。.难点理解并掌握微环境交互设计的原则与准则,包括可视性、反馈、限制、映射、一致 性、启发性原则,可用的、有目的的、注重实效的、优雅的准则等。第四章微环境交互设计实践(一)教学内容(支撑教学目标在掌握微景观交互设计的开展流程和大致方法的基 础上,具有创新意识,不断学习并了解微环境交互设计中涉及到的新思路、新方法、新 技术,最终实现微景观场地品质的提升。).微环境交互设计可用性研究.环境交互设计案例评述.微环境交互设计实践(二)教学要求通过对微环境交互设计案例的学习分析,总结场地中交互设计的应用对改善微景观 的积极作用,进行环境交互设计可用性研
11、究,同时了解环境交互设计的国际发展趋势, 不断拓展新思路、新方法,学习新技术,最终通过对指定场地的交互设计实践,提升微 景观设计的品质。(三)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对优秀案例分析,巩固微景观设计的理论知识,积累微景观设计素材;通过明 确交互设计中可用性的重要意义,理解其不仅是用户设计的基本指标,也是对可用程度 的总体评价,将对整体景观设计的实用性实现发挥重要作用。.难点通过对优秀微环境交互设计案例的深入分析学习,总结微景观设计方法、不断提升 学生对于微景观设计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于环境交互设计组成要素的理解与认知。三、教学形式与学时分配注:课程实践学时按相关专业培养计划列入表格。早(按序填写)
12、教学形式及学时分配课堂教学实验上机课程实践小计第一章微环境交互设计 概述44第二章人与微空间环境 的交互关系448第三章微环境交互设计 的方法与原则4812第四章 微环境交互设计 实践448合计161632四、主要教学方法主要教学方法为讲授法、讨论法、分析法、基于案例的研究型教学方法。五、课程考核考核方式或途径考核要求考核权重备注课堂表现到课率、迟到早退情况;课堂回答问题 情况。20%缺席率达 到总课时 1/3以上 者需重 修。平时作业设计符合微景观设计美学原则;作业次 数达到数量要求;设计内容完整,表现 形式符合设计规范;按时提交。30%大作业充分考虑场地环境,正确分析人与场地 的交互关系;设计中应用并体现所学理 论知识、设计方法;设计内容完整,表 现形式丰富,具有创新意识。50%注:1 .考核方式或途径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平时作业、阶段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大作 业、小论文、项目设计和作品等。.考核要求包括作业次数、考试方式(开卷、闭卷)、项目设计要求等。.实验项目考核要求需说明对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考核要求。.考核权重指该考核方式或途径在总成绩中所占比重。六、参考书目及学习资料.环境景观设计郑宏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第三自然:景观化城市设计理论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