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战争测试题_第1页
北伐战争测试题_第2页
北伐战争测试题_第3页
北伐战争测试题_第4页
北伐战争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5课北伐战争夯实基础典型题1、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标志是()A、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B.中共一大的召开C、中共二大的召开D、黄埔军校的建立2、河南省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参观“陆军军官学校”旧址,他们应去的地方是()A、武汉B、广州C、上海D、南京3、黄铺军校与以往军校相比,其特点是()聘请外国军事教官B.开设军事课程C.培养大批军事人才D.政治教育与军事教育并重4、关于黄埔军校的叙述,正确的是()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是1924年5月,在广州黄埔创办的陆军军官学校孙中山任校长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A.B.C.D.广东国民政府进行北伐的目的是(A.推翻北洋军阀

2、的统治,统一全国B.推翻资产阶级统治C.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D.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6、“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歌广为传唱的历史时期是()辛亥革命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7、北伐战争的战略步骤是()消灭吴佩孚一消灭张作霖一消灭孙传芳消灭孙传芳一消灭吴佩孚一消灭张作霖消灭吴佩孚一消灭孙传芳一消灭张作霖消灭张作霖一消灭孙传芳一消灭吴佩孚8、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其政权的性质是()A.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B.官僚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C.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9、排列下列

3、事件的顺序()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孙中山先生创办黄铺军校北伐战争开始A.B.C.D.10、列举题。(1)列举北伐战争中的主要战场和战役。(2)列举北伐的主要对象。能力提高典型题易错题11、北伐战争胜利的最大意义在于()B.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A.首创了国共合作的形式C.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12、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工农运动转入低潮13、下列对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国共两党因为奋斗目标不同而结束了

4、合作以蒋介石、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公开叛变革命国民政府脱离群众,使北伐战争无法坚持下去北伐军将士不能正确对待取得的胜利,接连遭到失败创新题14、影视剧中经常引用总理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他们所说的总理指()A、陈独秀B.毛泽东C.孙中山D.周恩来有一名黄铺军校的第一期学员在晚年多次提及建校之初的四位领导人,其中回忆有误的是()A.孙中山B.蒋介石C.周恩来D.李大钊16、“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如入斯门”。对这副对联理解不正确的是()体现了黄埔军校要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办学宗旨说明黄埔军校把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说明黄埔军校培养的全部是忠

5、于中国革命的精英人物体现了孙中山通过黄埔军校创办革命军,挽救中国危亡的革命理想17、识图题图3-15-11)根据两幅图可判断图(二)中的历史人物是谁?图3-15-2图二(2)图(一)中的建筑物的名称是什么?建在何处?(3)图中的历史人物和建筑物之间有何关系?试分析该建筑物在历史上起到了什么作用?18、读图,回答问题。(1)这些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2)这些事件是由什么人发动的?(3)结果如何?19、阅读下列材料:“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纲领、党章和改组的具体办法;同意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请回答:(1)材料中的“大会

6、”指哪一次大会?何时何地召开?(2)新三民主义纲领的提出有何重要意义?(3)该大会的召开具有怎样重要的意义?20、阅读下列材料: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某学校视察,见门口贴有一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孙中山看后赞曰:“好!军人应当如此。”请回答:(1)该学校是何时创办?名称是什么?培养对象是什么人?(2)通过材料判断该校办学宗旨是什么?(3)该校诞生的背景是什么?(4)大革命中,哪些事例说明该校办学成功?21、阅读下列材料;“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大家熟悉的这支儿歌本是一首欧洲歌曲,在法国叫雅克兄弟德国叫马克兄弟、英

7、国叫约翰兄弟,其旋律最早源自约在10世纪时,是无终止的四部轮唱。这首歌曲流传到中国后,被填写了新的歌词“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成为国民革命军军歌,而广为流行。请回答:(1)材料中的国民革命军军歌大概会在什么时期广为传唱?(2)这首军歌广为传唱的原因是什么?拓展探究典型题综合题22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共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内部条件造成的。”其“内部条件”是指()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了列强的压制“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心愿中国共产党总结了经验教训,正积极寻找同盟者国民党是当时中

8、国各党派中比较革命的民主派下列关于南京国民政府的叙述正确的是()成立于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彻底地背叛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又是一个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A.B.C.D.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北京大学是我国著名的大学,它曾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材料二1924年,孙中山来到一所学校视察,看到门口贴着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孙中山看后,称赞道:“好,军人应当如此。”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什么?它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如何?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它成为什么中心?(2)材料二中

9、那所学校的名称是什么?学校的培养对象是什么人?(3)材料二提到的那所学校是在什么背景下诞生的?它对革命有什么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帝国主义及其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建立永无希望,而中华民国唯一希望所系之革命根据地具有被帝国主义及卖国军阀联合进攻之虞。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请回答:(1)根据材料,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的原因是什么?(2)宣言中所指卖国军阀主要有哪些?(3)宣言中的“本党”指哪个党?(4)举例说明“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是和平统一的障碍和革命的敌人。探究题26、应中

10、共中央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尔结合史图3-15-3团,于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来南京、北京、西安、上海等地参观:实谈谈为什么说连战来访为两党实现第三次合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旷聚焦中考典型题27(2006年,福建泉州)下列历史事件,与图3-15-3人物无关的是A创立中国同盟会B提出了“三民主义”C领导工人运动D创办黄埔军校(2006年,玉溪)请将孙中山先生的以下重大活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组建兴中会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成立中国同盟会与共产党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A.B.C.D.29、(2006年,河北)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国民政

11、府发动了()A、武昌起义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2006年,荆州市)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A.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B.淮海战役的战斗情景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D.百团大战的战斗情景31、(2006年,江西)下列对北伐战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主战场是湖南、湖北B、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C、叶挺独立团战功卓著D、彻底消灭了北洋军阀(2006年,曲靖市)读下图:图3-15-4请回答:(1)北伐军的誓师大会是哪一年召开的?(2)广东国民政府出师北伐的目的是什么?(3)北伐战争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什么?开放研究典型题3

12、3、有关国民大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人说主要在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有人说在于中共幼稚,缺乏革命经验,你同意其观点吗?说说理由。第15课北伐战争1.A2.B3.D4.A5.A6.B7.C8.D9.C10、(1)湖北、湖南;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2)孙传芳吴佩孚张作霖11、C点拨:此题旨在考查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能力。此题可运用排除法来做,首先选项A只是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而B项北伐战争过程的重大进展,而非最终的意义。此题误选的选项是D,因为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容易误认为是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就完成了。实际并非如此,北洋军阀的统治虽然被推翻,但中国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首的新军

13、阀,外部仍然面临着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的社会性质并没有改变,所以中国人民还承担着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而北伐战争的任务是打倒北洋军阀的统治,所以任务的完成即是它的最大意义。12、A点拨:该题考查的是对“国民革命”这一概念的理解。“国民革命”即国共两党发动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其实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是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是国民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工农运动转入低潮是国民革命失败后的表现。13、B14、C点拨:孙中山曾任广东国民政府的总理。15、D点拨:孙中山创办了该军校,蒋介石任该校的校长,周恩来曾任该校政治部主任。16、C点拨:此

14、题是一道逆向选择题,旨在考查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的目的以及黄埔军校的特点。黄埔军校是在孙中山认识到革命必须建立自己军队的前提下建立的,所以首先可排除D项。作为军校,当然注重军事训练,但为中国革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从对联上可看出黄埔军校非常重视思想教育,所以A、B两项又可排除。选项D中指出黄埔军校培养的全部是忠于中国革命的精英人物,而事实并非如此,有些黄埔军校的学员后来背叛了革命。17、(1)周恩来(2)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广州(3)周恩来曾在黄埔军校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的军事人才,成为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和进行和北伐战争的重要力量。18、(1)国民党右派反动反革命事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

15、产党人和革命群众。(2)蒋介石和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3)结果: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也破裂了。19、(1)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4年召开于广州。(2)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成为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3)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兴起。点拨: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新三民主义的意义要通过对照旧三民主义内容,比较得出;同时又将新三民主义纲领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主要内容进行比较。这两个比较对于理解和掌握“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共

16、民主革命纲领”等重要概念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国民党“一大”的意义在教科书上比较分散,因此要注意不能漏掉要点,要进行准确表达。(1)1924年5月。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军官。(2)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勇于救国救民的军人。(3)在苏联帮助下,改组了国民党,实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4)北伐中,黄铺军校学生为主力军,取得了辉煌战果。点拨:识记黄铺军校建立背景、过程,再结合材料可回答此题。21、(1)北伐战争。可根据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来判断。(2)从国民革命军的性质、军歌的歌词和儿歌的特点等方面回答。B点拨: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国共合作背景的理解,对题干中的“内部条件”要综合分析考虑。

17、A、C、D三项均是内部条件中片面的条件,只有B项才是符合题意的内部条件。B(1)京师大学堂;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中国近代传播新思想的中心。(2)中国陆军军官学校;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3)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它为革命培养了一批政治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点拨:此题考查学生对同类历史事物名称的辨别和对其产生背景、作用的掌握情况,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再现、再认便可以把握所要考查的内容。(1)原因:帝国主义侵略,封建军阀的卖国和军阀混战。(2)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3)中国国民党。(4)军阀的卖国行为、内战、帝国主义的

18、一系列侵略事件等。在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经历了风风雨雨的曲折发展历程,曾两度合作两度对抗。50多年来,两岸局势一直是对峙的、对立的,而今国共两党摒弃前嫌,时隔60年后,中国国民党代表团赴大陆访问,为实现第三次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这种做法促进了台湾海峡两岸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实现两岸互惠、共赢、共存,有利于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有利于维护台海和平与稳定乃至亚洲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因此说连战到访为两党实现第三次合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点拨:此题考查学生对当前两岸关系发展变化情况的掌握,属于开放性的理解题,重在理解两党的交往给双方带来什么好处,只要言之有理、讲述清楚即可。C28.B29、B点拨:这四个选项中,是国民政府发动的而且具有反帝反封建军阀性质的只有B项。C31、D点拨:北伐战争中,在湖北、湖南消灭了军阀吴佩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