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小学阶段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全册教案_第1页
2022年人教版小学阶段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全册教案_第2页
2022年人教版小学阶段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全册教案_第3页
2022年人教版小学阶段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全册教案_第4页
2022年人教版小学阶段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第 1 1 课时 数一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经受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熟识按次序数数 的方法; 2,初步经受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 一一对应的思想; 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看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4,在他人的帮忙下,初步体会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教学重点 初步经受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 初步熟识按 次序数数的方式; 教具预备: 实物投影和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创设情境 .谈话:小伴侣们都爱玩,你们最想到哪儿去玩呢这节 课老师要带我们班小伴侣到儿童乐园; 同时,出示儿童乐园情境图) (同学闭上眼

2、后再睁开双眼的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 特殊是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同学对于第一节数 学课,以儿童乐园游玩作引子,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爱好,从上课开 始便能全心投入,进入一个正确学习状态 ; 二,自主探究 ,解决问题 1,自主探究 ( 1)提问:在儿童乐园,你观看了什么 分小组沟通后集体沟通 2)描述:辉煌的阳光下,绿树成荫,鲜花怒放,鸟儿轻巧的歌 唱,蝴蝶欢快的飘舞,小伴侣们玩得多兴奋呀,他们有在骑木马,有 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玩的多兴奋; 1 / 124 第 1 页,共 124 页2 ,互动沟通 ( 1)提问:儿童乐园里有好多东西,你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 吗 ( 2)同学先自己数

3、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 3)选几名同学做向导,带领其余小伴侣按次序数数; 3, 共同优化,形成结论 (1)开放争辩: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 分小组争辩后集体沟通 ( 2)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次序数; (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等) 4,抢答练习 ( 1)提问: 1 个 同学接: 1 个滑梯; 2 架 ,同学接 2 架 秋千 (图片呈现,从主题场景中逐个抽取 10 幅片段图) ( 2)自己看图说图意如: 3 架木马 5,点子图表示数 我们可以用一些最简洁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 你想用什么表示我 们就用点子图表示好吗 1 个滑梯用 1 个点子表示(演示显现 1 个点子) 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怎样表示木

4、马, 么想法(让同学充分地说) 飞机的个数你仍有什 探究:什么物体的个数用 7 个点子表示 8 个点子表示的是什么怎 样表示气球的个数 10 个点子表示什么 过渡:小伴侣,漂亮的校内就是我们的乐园,让我们一起到儿童 乐园中去玩吧! 找找数娃娃 漂亮的校内藏着许多数娃娃,你愿意找到它们吗 找到后与好伴侣(包括老师)沟通;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练练点子表示数 (课前创设好特定场景) 1 位白雪公主, 2 条手帕, 3 个蘑菇, 4 朵花, 5 只篮子, 6 果, 7 个小矮人, 8 只茶杯, 9 只梨, 10 只小碗; 2,课本练习题 投影出示 . 个苹 四,回忆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学

5、得兴奋吗你有什么收成 一年级数学其次单元第 1 课时 2 / 124 第 2 页,共 124 页同样多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67 页内容及“做一做” ,练习一的 教学目标: 1 4 题; 1. 使同学初步熟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 2. 使同学通过操作,观看,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 爱好,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具预备: 小兔头,小猪头,砖头,木头图 片; 学具预备: 铅笔 . 橡皮 . 梨片 . 苹果图 . 三角形 . 圆片 . 花朵片各如干; 课时支配: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

6、设情境,生成问题 出示教材第 6 页 7 页的主题图 宠爱听故事吗听老师讲一个与小猪有关的故事; 引导同学边看图边听老师讲故事: 三个猪兄弟 三只小猪 长大了,要离开爸爸,妈妈自己生活了;他们各自盖了 一间小房子;大哥盖了一间草房子,二哥盖了一间木头房子,小弟盖 了一间砖头房子;房子盖好了,他们兴奋奋兴搬进了自己的小屋;可 是有一天,来了一只又饿又渴的大灰狼,他先来到大哥的房子前,使 劲一吹,大哥的草房子给吹倒了,大哥逃到了二哥家里;可大灰狼又 用劲一吹,结果二哥的木头房子也给吹垮了;没方法,哥俩连忙逃到 3 / 124 第 3 页,共 124 页小弟家里;这次不管大灰狼怎么吹,砖头房子一动也

7、不动;后来,三 只小猪一起动脑筋赶走了那只坏透了的大灰狼; 三兄弟都竖起大拇指 兴地在水里游来游去, 咦. 为什么那边的草地上那么热闹 . 小鱼“哗啦” 跳出水面一瞧, 哦,原先三只热心的小猪在帮他们的邻居小兔盖最坚 固的新居子呢 . 他们你搬木头我搬砖, 干得可欢呢 . 小房子很快就盖好 啦. 那边的石桌上放着许多好吃的,确定是热忱好客的小兔招待小猪 小伴侣们, 听了这个故事, 你们知道三个猪兄弟为什么要帮小兔 盖房子吗 同学说自己的想法,渗透德育:训练同学团结友爱,相互关怀, 相互帮忙,热忱好客; 二,探究沟通,解决问题 请同学一边看主题图一边回答: 1,图上有几只小兔 .每个小兔搬多少砖

8、 . 2,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余外的砖头 .有没有余外的小兔 .一只小兔对着一块砖,没有余外的小兔,也没有余外的砖头;我 们就说:小兔和砖头同样多; 板书: 和 同样多; 认读 同样多 同学仿照说一遍; 不要求同学和老师说得一模一样, 只要能完整 说明意思即可; 3,图上仍有哪些物体同样多呢 . 任凭比较 二 ,操作 教科书第 8 页“做一做”第 1,师引导同学摆“同样多” ; 1 题 老师呈现摆六块橡皮后, 得同样多; 同学再在桌面上摆铅笔, 要求铅笔和橡皮摆 指 1 名同学到前面摆, 其他同学在课桌上摆; 最终同学看自己摆 2 在圆片 5 个 摆好后回答:圆片有几个 .一个三角片对着一

9、个圆片 有余外的 .圆片和三角片怎样呢 .,有没 此教学环节可以让同学动手操作, 三 ,教学“多些,少 1,图上有几只小猪 .一共有几根木头 . 边贴小猪头图片,木头图片; ) 2,一个小猪头对着一根木头比, 最终有没有余外的小猪 .有没有 4 / 124 第 4 页,共 124 页余外的木头 .是小猪多仍是木头多 .谁多谁少 . 老师说明:木头多,小猪少,我们仍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头多,小 猪头比木头少;同学仿照说出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3,图上仍可以比什么 . 任凭比较 四 ,操作 “做一做”第 2 题 全班同学动手操作, 1 名同学到讲台上操作;老师说,同学摆: 1. 第 1 行摆

10、 5 个,在下面摆,要比多 1 个;第 2 行 摆几个 . 2. 黄花 . 第 1 行摆 4 朵红花,摆的黄花比红花少 1 朵,第 2 行摆几朵 此教学环节可以让同学动手操作,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 ,练习一的第 1 题:左图是猴子多,右图是骨头多; 防止同学产 生思维定势 2,练习一的第 2 题:让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判定的,引导同学 观看,看到公鸡和鸭子虽然摆的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定摆的 3,练习一的第 3 题:同学在观看到第一排蛋糕同样多的基础上, 4,练习一的第 4 题;此题是在同一排中比较多少,当第 5 次循 环显现珠子时,只显现了一个黄色珠子,所以黄珠多而红珠少;引导 同

11、学介绍自己的比较方法; 四,回忆整理,反思提升 今日我们学习了“比一比” ,知道在比较时,确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 才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一年级数学其次单元第 2 课时 比长短,高矮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5 / 124 第 5 页,共 124 页比长短,比高矮这堂课是学校一年级数学上册,义务训练课程 标准试验教材其次单元,其次,三节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使同学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有高有矮,体会到长 和 短,高和矮也是相对的, 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 在比较的过程中, 通过同学操作学会比较物体物体长短,高矮的一般方法; 2,同学在不同的解题策略过程中,选择自己认这最为适合的方 法,

12、培养同学的优化意识; 3,养同学仔细观看事物的良好习惯,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使 同学体会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重点难点: 在比较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 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教学预备: 师生共同预备:长短不同的绳子,铅笔,纸条,玩具等 师预备:三个大小不同的小人卡片;二瓶大小相同的汽水和豆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投影出示图片 引导同学仔细观看,摸索:你发觉了什么 先指名同学口答,老师再适时小结:物体有长有短,有高有矮, 引出课题; 板书:长短 高矮 怎么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呢 二,探究沟通,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 同学实际操作学会比较

13、物体长短, 高矮的一般方法 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 ) (一),教学比长短 1,活动之一 出示两枝颜色相同,长短不同的铅笔 问:请同学仔细观看: 看看你发觉了什么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 来描述它们吗说说你是怎样知道这两枝铅笔有长有短的 假如竖着比,你能知道谁长谁短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不管 是竖着比仍是横着比,一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 6 / 124 第 6 页,共 124 页般要把比的物体的一端对齐; 用同学的两支铅笔演示比长短的方法; 2,活动之二 ( 1)老师拿出两把长短不同的尺子,请小伴侣比一比,看一看 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 2)请每个小伴侣拿出一支铅笔,然后比一比,看一

14、看,谁比 谁长,谁比谁短(同桌相互比,相互说) 3,活动之三 师:请每个小伴侣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 看一看你又发觉 了什么 板书:一样长 (二),教学比高矮 4,活动之四 ( 1)图片出示高矮不同的一个老师和一个同学 问:请同学们说一说:谁高,谁矮 ( 2)假如两个同学差不多高,那怎样才能知道谁高,谁矮呢 先看图上的小伴侣是怎样比较的 再让两个身高差不多的同学实 际表演一下,问同学:谁高,谁矮 老师再往旁边一站:这时再 问同学:这时又是谁高,谁矮呢我们 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 (同学任凭回答) 老师小结:高矮是相对 的,而不是确定的; 5,活动之五 ( 1)排排队 怎么样才能知道每个小组

15、的同学,谁最高,谁最矮呢 请一 个小组的同学按高矮排好队,说一说:谁最高,谁最矮 ( 2)喝牛奶 师:今日,老师带来了二瓶饮料,我要请二个小 伴侣来喝,谁想 来 先请大家比较它们的多少, 后问其中一个小伴侣: 然后让两个小伴侣背对着大家喝, 然 你认为自己与他相比,谁喝的多其他伴侣有什么看法 小组争辩:想一想,究竟是谁喝得多为什么 老师小结:能从剩下的牛奶比较出谁喝得多,真了不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在最长的文具后面后面画 出示练习一第 5 题的主题图 先让同学仔细观看,然后再比较; 7 / 124 第 7 页,共 124 页集体订正时说说自己的想法; 2,在最短的后面画 出示练习一

16、第 6 的主题图 先让同学自己判定,然后再沟通判定的理由; 3,在最高的下面画 同学独立完成练习一的第 4,比高矮 让两个同学上台比较高矮 7 题,集体订正; (有意让其中一个同学踮着脚) 同学马 上会叫:“不公平”;师:为什么不公平让同学明白:事物比较,要在 同一起点上; 5,比远近,厚薄 (设计意图:属于学问拓展:通过图文引出“远近” ,“厚薄”与 长短,高矮的关系,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 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 你会比吗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四,回忆整理,反思提升 同学们,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学会了什么本领你会比吗你觉得自己 表现怎么样你觉得学的欢快吗? 比长短,高矮教学反思 一年

17、级数学其次单元第 3 课时 比大小,第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P17P18;练习二 5 , 6,7 8 / 124 第 8 页,共 124 页1,通过同学观看,初步学会比较大小,使同学熟识 = 号;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 2,通过同学操作学会比较物体大小的一般方法; 3,培养同学操作,观看才能和语言表达才能,体会到生活中到处 有数学; 教具,学具预备: 椅子如干张,圆形纸片和三角形纸片 的全家福照片(没有的可自己画一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0 组(每组四个人),同学 (1)同学们,宠爱去动物园吗今日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到动物

18、园里 去看一看,好不好瞧,可爱的小猴子正在分水果呢 课件呈现小猴分水果的情境 请同学们仔细观看,你仍能发觉 哪些数学信息 一共有几种水果它们各有几个怎样摆放一眼就 能看出哪种水果 够吃,哪种水果不够吃说一说你想怎样摆 ( 2)出示按次序排好的小猴分水果图,你宠爱这种摆法吗为什 么 让同学分别说出一共有几只猴子几个梨几个桃子几根香蕉并用 课件随机出示相应的数字; 同学们, 这样排列后你能一眼看出来哪种水果够吃, 哪种水果不 够吃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比大小 二,探究沟通,解决问题 1,教学比大小 ( 1)1 只猴子吃 1 个桃子,够不够 用演示下面的图片比大小 引导同学先说出 知道的 1 只猴子

19、吃 1 个桃子,够不够再说出自己是怎么 小结:有 3 只猴子和 3 个桃子,猴子的只数和桃子的个数同样多, 每只猴子能吃到一个桃子;板书 3 3 3和 3同样多,可以用“ =”来表示,板书“ =”,读作: 3等于 3, 表示同样多;同学认读 3=3. ( 2)1 只猴子吃 1 根香蕉,够不够 问:有 3 只猴子, 2 根香蕉, 1 只猴子吃 1 根香蕉,够不够你是 怎么知道的 小结:有 3 只猴子, 2 根香蕉,猴子的只数比香蕉的根数多,每 9 / 124 第 9 页,共 124 页只猴子不能吃 1 根香蕉;板书: 3 2 3比 2多,可以用“ .”来表示,板书“ .”,读作: 3大于 2,齐

20、 读;观看大于号的特点; ( 3)1 只猴子吃 1 个梨,够不够 问:有 3 只猴子, 4 个梨, 1 只猴子吃 1 个梨,够不够你是怎么 知道的 小结:有 3 只猴子, 4 个梨, 1 只猴子吃 1 个梨,够了;板书: 3 4猴子的只数比梨的个数少,可以用“ 作: 3 小于 4 2,说一说 .” 来表示,板书“ .”,读 联系生活中的数学:教室里什么东西有几个,那个比哪个大 比 一比(老师可适当板书) 3,比一比 让同学先观看图,再说一说,最终再填写;集体订 正时让同学说 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3,课中休息,玩玩耍: 玩抢凳子的玩耍, 其实其中也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凳 子少,人多,所以

21、也有比大小的学问含于其中;老师可以有意识地让 同学知道;(确定要提示同学留意安全; ) 4,教学第几 师:参观动物园需要买票, 才能进去; 请看,这些人正在买票呢! 问:仔细观看,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一共有多少个 师:假 如以穿红衣服的阿姨排第一,再说一说谁排其次,小聪聪 后面的解放军叔叔排第几,最终一位叔叔排第几 小 结:排队买票,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 问:穿红衣服的阿姨卖完票走了, 小聪聪排第几聪聪后面的两位叔叔呢 分别让同学说一说,集体订正; 5,说一说 引导同学分清左右 这时有几个人在买票谁排第一 问:图片中的小女孩,从左数是第几位女孩的妈妈,从左数是第 几位 小结:小女孩

22、是第 3 位,妈妈是第 5 位;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玩耍 ( 1)找 5 个同学做玩耍,先来 3 个女生,再来 2 个男生站成两 队,男,女生各站一队;女生和男生相比,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可以怎 10 / 124 第 10 页,共 124 页样用符号表示呢板书: 3.2;2.3. 假如下去 1 个女生,那么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就怎么样了同样多, 怎么表示 2=2 ( 2)让 5 个同学站成 再让这 5 个同学站成 从右数,说说谁排第几 1 竖排,指名说一说谁排第几 1 横行,问:先从左数,说说谁排第几再 2,练习二的第 5 题; 先让同学仔细观看, 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再独立填写, 集体订正

23、; 3,练习二的第 6 题; 先让同学独立填写,再集体订正,相互评判; 4,猜一猜 练习二的第 7 题 先让同学猜一猜,再让同学用实物摆一摆,说一说,集体订正; 四,回忆整理,反思提升 今日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学问学得兴奋吗 一年级第三单元第 1 课时 15 的熟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同学会用 1 5 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 1 5 的数序, 能认读 15 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同学初步的观看才能和动手操作才能; 3,体验与同伴相互沟通学习的乐趣; 4,对同学进行爱惜野生动物环境的环保训练,让同学感知生活 中到处有数学; 重点难点: 会写 1 5 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具

24、学具: 教具:课件 学具:圆片,小棒,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1 / 124 第 11 页,共 124 页同学们,今日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到野生动物园里去游玩,你们 兴奋吗?好,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课本第 2 张图片的内容; 14 页 15 页野生动物园的场景的主题图中的第 瞧,这里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跟你的小伙伴讲一讲,你看到 了什么?分别有几个?赶快数一数吧; 二,探究沟通,解决问题 (一)教学 课件演示: 1 5 的各数的基数的含义及认,读 1 ,熟识 1 (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 答) 1 表示的?(同学任凭回 师:凡是象这样: 1 个人, 1 个太阳

25、等都可以用数字 1 表示; 抽象出 1 以后,以正方形为背景显示 1 的印刷字形,要让同学 认,读 1. ( 2)你仍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 (3)请你拿出 2,熟识 2 1 根小棒,一个圆片; (教学方法同上) 1 表示的? 3,熟识 3 ( 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 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 3 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3 表示; 抽象出 3 以后,以正方形为背景显示 读 3. 3 的印刷字形,要让同学认, ( 2)老师拿出 3 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宠爱的方式表示和老师同 样多的苹果数吗?课件出示第 6 张图片的内容; 你仍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 3 表示的? ( 3)请你拿出 3

26、 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 3 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 什么图形? 4,熟识 4,5 (教学方法同上) 5,1 5 的各数仍可以用小棒表示 课件演示第 (二)教学 4 张图片的内容; 1 5 的排列次序 1, 1 5 这几个数字是按怎样的次序排列的呢? 2,课件演示 15 的排列次序 老师边演示边引导同学数一数,读出相应的数字; 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同学回答,课件 呈现: 1) 12 / 124 第 12 页,共 124 页假如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课件呈现 假如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课件呈现 假如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课件呈现 假如再增加一颗

27、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课件呈现 板书: 1, 2,3,4, 5(全班齐读:正,反读) 2 3 4 5引导同学熟识从小到大, 3,摆电子图 从大到小的次序; 老师出示以长方形为背景的电子图,让同学依据板书的次序摆 贴电子图,引导同学从整体上把握 4,猜一猜 1 5 各数的次序; 课件演示第 9 张和第 10 张图片的内容; 15 的前面一个数是几? 23 的前面一个数和后面一个数各是几? 5 ,摆一摆 课件呈现第 11 张图片的内容; 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宠爱的图形,并跟你 的小伙伴说说你摆的是什么?用什么摆的?用了几个 ? (三)教学 15 各数的书写 1,我们已经熟识了

28、1 5 各个数字,那么应当怎样正确书写呢? 2,指导同学书写 1 5 各数 (1)教学 1 的书写 课件演示 1 的书写 同学在课本第 16 页上进行描摹练习写 1; ( 2)教学 2 5 的书写 方法同教学 1 的书写;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说一说生活中哪里有 1,2,3, 4, 5? 2,用你宠爱的数字说一句话; 3,课件呈现课本练习二中 1 4 题 老师用课件逐题呈现,明确题目要求,同学独立填写; 集体订正时,指名同学将做题结果集中呈现, 引导同学进行评判; 五,回忆整理,反思提升 同学们,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学会了哪些学问?学得兴奋吗? 一年级第三单元第 2 课时 几和几教

29、学设计 教学目标: 13 / 124 第 13 页,共 124 页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把握 4 和 5 的有关组成,使同学体 会分与合的思想 , 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 2,培养初步的观看才能,动手操作才能,口头表达才能; 3,培养同学的合作和与他人沟通的才能,并在相互沟通中探究 简洁规律 教学重难点: 把握 4 和 5 的组成,初步建立同学数感; 教具学具: 课件,花片,小棒和 , 圆片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师:同桌两人合作拿出 铅笔 . 2,同学汇报拿法 . 3 支铅笔 , 你预备怎么拿 .同学合作拿 3,老师指出 : 怎么拿 , 这里就有数学学问 . 今日

30、这节课我们起动 手摆一摆 , 学习新的学问, 板书:几和几 二,探究沟通,解决问题 1,学习 4 的组成 ( 1)出示课件,创设情境 请仔细观看,图上的老师和同学,每人都有几个花片,他们正在 干什么? 小结:每人有 ( 2)分一分 想一想:要把 4 个花片 , 把它们分成 2 堆; 4 个花片,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你能想出几种 不同的分法?请小伴侣拿出课前预备好的 摆, 分一分; ( 3)汇报沟通 4 个花片在自己桌上摆一 同学汇报操作结果,并引导同学说出依据自己的摆法: 4 可以分 成几和几,老师边板书边问: 仍有不同的分法吗?依据同学回答情形, 老师板书: 4 4 43 1 2 2 1

31、3( 4)小结:老师用课件演示三种不同的分法,并引导同学依据 每种分法说出相应的组成,并板书 4 的组成: 4 4 43 1 2 2 1 314 / 124 第 14 页,共 124 页( 5)读的组成 1 先领读: 4 可以分成 1 和 3,1 和 3 再同学自由地读,同桌对口令 组成 4 全班齐读可以实行各种不同的形式; (6)观看上面数的组成:看看你发觉了什么? 可以组织同学讨 论,然后再发言 先分成 1 和几,再分成 2 和几,再分成 3 和几 我们在记得 的时候可以只需要记 2 个就可以了 2,学习 5 的组成 师:刚才,你已经拿出了 4 个花片,现在想一想,再增加几个花 片就是 5

32、 个花片了?请你赶快行动吧 ( 1)师:你们真能干 . 刚才把 . 4 个花片分成两堆,知道了 4 的 组成,那么你能用这种方法来争辩 ( 2)同学独立操作 5 的组成呢? 师 : 请小伴侣把桌面上的 分法? 5 个花片分成两堆,看看有几种不同的 同学操作 , 老师巡察 . ( 3)小组沟通: 每小组 4 个小伴侣的分法一样吗 .看看有几种不 同的分法?把你的分法说给小组同学听; ( 4)全班沟通:同学以小组为单位,摆出不同的分法,并依据 操作情形说 5 的组成,老师适时板书 5 的组成; ( 5)同学填写教科书第 集体订正; ( 6)读一读 20 页 5 的组成 , ,呈现同学的填写结果,

33、师:有谁会读,请你试一试,我们请会读的好的小伴侣当小老师 带大家读,好不好? ( 1)小老师带读 ( 3)师生对口令 ( 5)试着背一背 ( 2)小组开展竞赛读 ( 4)同桌对口令 ( 6)观看:请你仔细观看上面 5 的 4 个组成,看看你发觉了什 么?(先可以小组里相互争辩,每个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选一个代 表发言,其余的同学仔细听) ( 7)你们自己组说得怎么样,你认为哪个组说得最好?,仍有 什么不足的地方?(同学相互进行评判) 3,玩耍:猜数 出示课件,创设情境( 1)师生做玩耍 老师演示,同学猜数;练习 3 的组成和 4 的组成;如练习 成,师要告知同学两只手里一共有 3 个圆片,先出

34、示左手里有 3 的组 2 个, 15 / 124 第 15 页,共 124 页让同学猜一猜老师的右手里有几个圆片?指名同学口答并说说自己 是怎么猜出来的?仍可以连续练习 ( 2)第 19 页的摸索题 4 的组成; 先让同学独立的填一填, 然后再集体进行评判; 这题的第 3 个是 一个开放性的题,老师仍要留意问:仍有不同的填写方法吗? 4,完成第 20 页的做一做: 课件出示 先让同学摆一摆,然后再连线,集体评判;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拍手玩耍 1 师生合作 : 老师说一个数 , 先拍手几下 , 然后同学再拍手 , 其拍 手下数要与老师拍的下数正好合成报的数 2 同学同桌合作; . 2,

35、填一填(第 22 页的第 8 题) 同学独立填写,再集体评判; 3,挑战自我,比比谁最聪慧; 出示课件,创 设情境: 先让同学独立填写,再集体订正; 四,回忆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学问?说说自己的收成? 一年级第三单元第 3 课时 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熟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运算 5 以内的加法; 2使同学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运算 5 以内的加法是最简 单的方法; 3通过同学操作,表达使同学经受加法的运算过程; 4培养同学初步的数学沟通意识; 5使同学积极主动地参加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 心; 教学重,难点 把握对自己合适,宠爱的运算方法 教学过程 16 /

36、124 第 16 页,共 124 页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课件演示:一年级四班组织折纸动物大赛,强强,红红和冬 冬各折出了几只纸鹤? 2问:请同学们仔细观看,你能发觉哪些数学信息?老师想知 道桌面上有几只纸鹤,谁愿意帮我?你是怎么知道的? 3 “一共有几只纸鹤?”( 3 只纸鹤)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1 只红纸鹤和 2 只蓝纸鹤放到一块儿, 就是合起来的意思, (老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的意思;) 老师进一步说明:把 1 只红纸鹤和 2 只蓝纸鹤合起来要用加法计 算;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加法,板书课题:加法 二,探究沟通,解决问题 1 ,学习加法算式; (1)课件演示情境 由纸鹤的

37、数量抽象出 1 和 2; (2)老师说明:把 1 和 2 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 表示,老师板书“”; (3)1 2 等于几?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请把你的方法告知你小 组的同学们;( 4)全班沟通算法; (对得出不同算法的小伴侣赐予鼓励) (老师和同学一起摆小棒,板书: 1 2 3) (5)引导同学数一数合一起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同学回 答的基础上,老师板书“ =”,并在等号的后面写上 3. (6)老师进一步说明:把 1 和 2 合起来,要用加法运算 . (7)读加法算式: 1 加 2 等于 3 老师范读,同桌互读,同学自己读; 2,发散联想 ( 1)老师引导, 启示,使同学说产生

38、活中其他能用 的加法事例; 1 2 3 来表达 ( 2)课件连续出示纸鹤图 问:这幅图仍可以用怎样的加法算式表示? 老师启示同学说出:生活中能用 2+1=3 表示的事例; 有 2 只蓝纸鹤,1 只红纸鹤,合起来是 3 只纸鹤,算式是 2+1=3; 有 2 个小伴侣,又来了 1 个小伴侣,合起来是 3 个小伴侣, 2+1=3 有 2 个男同学, 1 个女同学,一共有 3 个同学, 2+1=3 17 / 124 第 17 页,共 124 页有 1 个女同学, 2 个男同学,一共有 3 个同学, 1+2=3 3,课件演示情境二 ( 1)说说图中的意思, 小伴侣的手里原先有 3 个红气球, 又拿 来了

39、 1 个蓝气球,一共有几只气球?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请把 你的方法告知你的同桌; ( 2)全班沟通算法; (对得出不同算法的小伴侣赐予鼓励) 师:刚才有一位小伴侣是用我们学过的 4 和 1 的组成来运算的, 这个方法很好,你能用这种方法也来试着算一算吗?同桌互说;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 ,摆圆片 要求同学依据老师的要求,先摆,再说算式; ( 1)在桌面上先摆 1 个圆片,再摆 1 个圆片,一共摆了几个圆 片?说出加法算式,板书: 1+1=2. (2)在桌面上先摆 2 个圆片,再摆 2 个圆片,一共摆了几个圆 片?说出加法算式,板书: 2+2=4; 同桌两人一个摆,一个说算式; 2,摆小棒

40、课件出示情境三: 让同学拿出 5 根小棒,要求在桌面上摆出相应的加法算式;边 摆边说算式; 让同学说一说,假如没有小棒,你能算出这些加法算式的得数 吗?说说你是怎样运算的? 3 ,完成教材第 26 页的“做一做”; 先引导同学说出每幅图的意思,再让同学在课本上填写相应算 式,集体订正; 4,练习三的 1 4 题; 先说题目要求和图意,引导同学独立完成; 5,填一填 课件出示你能写出几个算式? 先让同学独立完成,再集 体沟通; 3,说一说 引导同学联系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四,回忆整理,反思提升 18 / 124 第 18 页,共 124 页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成? 一年级第三单元第

41、 4 课时 减法的初步熟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活动,初步感知数的运算与生活的联系; 2在详细的情境和玩耍活动中,体会减法的含义; 3培养同学同桌合作学习,合作操作的才能; 4培养同学大胆猜想与语言的表达才能; 教学重点: 1懂得,体会减法的含义; 2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具预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预备: 每个同学预备 5 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出示小星星奖章; 师:小伴侣们,你们看老师手上拿着什么?(生答) 师:对,这些小星星奖章要奖给在本节课里积极发言的金话筒, 嘉奖给提出问题最多的小博士, 的小白鸽,大家有信心吗? 2,出示纸鹤图;(课件

42、) 嘉奖给用心听讲, 虚心听取别人发言 ( 1)请小伴侣们仔细观看,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我 们再来看一遍) ( 2)把你看到的,想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 3)请交换,刚才听的小伴侣把你看到的,想到的说给同桌听 听; ( 4)全班沟通:好,下面谁愿意把你看到的,想到的说给全班 同学听听?师生评判; ( 5)小结:小伴侣的想法都很棒,真了不得,他们是积极发言 的金话筒,老师给他们每人嘉奖一个小星星奖章; 19 / 124 第 19 页,共 124 页( 6)老师进一步说明:桌子上原先有 3 只纸鹤,后来一个小朋 友拿走了 1 只纸鹤,仍有几只纸鹤?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 题; 二

43、,探究沟通,解决问题 1,教学减法算式; 课件 连续演示 ( 1)一个小伴侣拿走了 1 个纸鹤,拿走是什么意思?(生答) 去掉也可以说成是减去的,是从几只纸鹤里减去了几只纸鹤? 3 只纸 鹤用数字几来表示,拿走 1 只用数字几来表示?(师板书 3 1 ), 从 3 只纸鹤里减去了 1 只纸鹤, 要用这个符号来表示 (在 3 与 1 的中 间写上减号)(师:指着“”这个符号是减号,表示从 3 只纸鹤里 减去了 1 只纸鹤,一起读一次“减号”,这个式子读作 3 减 1;) ( 2)3 减 1 得几?(生答后完成等式,板书“ =2”)说一说你 怎么知道得数是 2 的?谁会读这个式子;同学齐读两次:

44、3 减 1 等于 2) ( 3)在这个算式中“ 3,1,2,”分别表示什么, 谁来说一说?仍可以表示什么? (表示 3 只纸鹤拿走了 1 只纸鹤, 仍剩几个纸鹤?仍表示 3 个小伴侣在一起玩, 走了一个, 仍剩几个小 伴侣?) 生活中哪些事例仍可以用 3-1=2 来表示?让同学自由说; ( 4)小结:这几位小伴侣说得真好,他们是肯脑筋,积极发言 的小博士, 老师给他们嘉奖一个小星星奖章; 呢?好,我们再来看下面这幅图; 2课件出示小刺猬运苹果图; 谁是仔细听讲的小白鸽 ( 1)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意思?(原先 地面上有 5 个苹果,小刺猬远走了 2 个,仍有几个苹果?) (

45、2)仍有几个苹果?怎样列式?板书: 52 ( 4)5-2 等于几呢?你是怎么知道等于 3 的? 组织同学在班内充分沟通,说自己的想法; 老师出示课件,小结运算方法; 5,2, 3 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 ( 5)请小伴侣们来评一评, 刚才这几位小伴侣说得怎么样? (来, 给这几位小伴侣鼓励一下, 在回答疑题时, 声音要嘹亮, 要说得流利, 连贯和完整,老师给他们嘉奖一个小星星奖章;) 师:小伴侣们,看一看,哪一组同学是坐得最端正,挺起胸膛专 心听讲的小白鸽? 20 / 124 第 20 页,共 124 页3小结:刚才我们学习的这两道题目都是用什么方法来运算的? (师:对,我们今日学习的

46、是减法:板书课题:减法;两个算式都是 减法算式,请同学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这两个式子;)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摆学具 先摆,再说算式; ( 1)老师摆,同学说算式; 请小伴侣们看老师这儿,我先摆 能依据老师的操作说一个减法算式? 言星;) 2 个小圆片,然后拿走 1 个,谁 (说得真好, 老师嘉奖你一个发 ( 2)同学操作:一个同学摆学具,一个同学说算式,然后交换 过来;看哪些同学合作得最好,能得到今日的合作星; ( 3)小结:从小伴侣的合作操作中可以看出,今日我们学习的 内容都是从一个数中去掉一部分,求仍剩下多少,都用减法运算; 2,看图说算式 ( 1)青蛙跳水 课件出示青蛙图 让同学先说

47、说图的意思,再说出减法算式; ( 2)摘黄瓜 课件出示 让同学先说说图的意思,再说出减法算式; 4,师:小伴侣们,想一想在生活中有哪些可以用减法来运算的, 说一说好吗? 小结: 小伴侣们提出了这么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你们认为自己 棒不棒?夸夸我们自己; 5,摆桃子 课件出 示情境图 问:你能用这 5 个桃子,摆出几种不同的减法算式吗?摆摆试试, 看谁摆的多; 先让同学自己摆一摆,说一说,集体沟通时指名同学边摆边说, 其他同学边边看边听并准时补充; 板书:4+1=5;1+4=5;3+2=5;2+3=5. 5-1=4 5-4=1 5-2=3 5-3=2 四,回忆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48、?你认为我们这节课谁学得最仔细, 谁发言 最积极,谁最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一年级第三单元第 5 课时 21 / 124 第 21 页,共 124 页课题: 练习三 教学目标: 进一步懂得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教学; 重点难点: 进一步懂得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教具预备: 速算题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回忆在现 能娴熟进行 1 5 的加 . 减法运算 1复习加法的含义; 出示 P27 第 1 题第一幅图;你知道图上说了什么吗?( 玩球,又来了 1 个小伴侣,一共有几个小伴侣?) 谁能列出算式呢? 2 13 2 个小伴侣在 你为什么用加法来表示呢? 出示其次幅图;这副图你能向你的同桌介绍一下吗?

49、哪位小伴侣愿意上来说给大家听? 2复习减法的含义; 出示 P27 第 5 题第一幅图; 你知道图上说了什么(原先有 3 只小 羊,后来有 2 只小羊回家了 , 仍有几只小羊?) 谁能列出算式呢? 3 21 你为什么用减法来表示呢? 出示其次幅图;这副图你能向你的同桌介绍一下吗? 哪位小伴侣愿意上来说给大家听? 4 , 8 两题; 小组合作说一说各图的意思,并列式运算; 全班汇报;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 出示 13 5 2 哪位小伴侣会做啊?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 完成 3 和 7 题,任选一题加法和一题减法说给组内成员听, 各组 派一个代表上台说一题; 3. 第 10 题,比一比谁做

50、得快; 4. 开小火车做口算卡片; 三,自主检测,评判完善 做小速算题卡,进行讲评 22 / 124 第 22 页,共 124 页四,归纳小结,课外延长 通过练习,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成啊? 一年级第三单元第 6 课时 0 的熟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玩耍,活动,使同学懂得 0,把握数的次序; 2. 使同学在情境体验中懂得有关 娴熟运算; 0 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 0 的加,减法的含义,并能 3. 通过在数学活动中的观看,摸索,争辩,探究,提高同学 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发觉简洁规律的才能 ; 4. 培养同学的想象力, 语言表达才能和初步的推理应用才能; 教学重点: 0 的含义,写法以

51、及有关 0 的加减运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课件呈现示小猴吃桃子; 1,课件演示:大屏幕上有一只猴子,一个盘子里放了两个桃子; 问:你看到了什么? 说一说; 同学:小猴正预备吃桃子; 2课件接着演示:小猴吃了一个桃子; 问:图上有什么变化?盘子里仍剩几个桃子? 同学:小猴吃了 3连续演示; 1 个桃子,盘子里仍剩 1 个桃子; 问: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盘子里仍剩几个桃子? 同学:小猴又吃了 1 个桃子,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了; (有的 同学会说吃了 0 个桃子;) 老师小结:猜一猜: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我们可以用数字几 来表示呢? 同学:“ 0”来表示; (板书: 0)这个数字

52、读作“ 0”; 23 / 124 第 23 页,共 124 页老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课题; 二,探究沟通,解决问题 0 的熟识和有关 0 的加减法的运算; 1,教学 0 表示没有的含义 ( 1)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了,可以用 0 来表示;在这里, 0 表示什么也没有; “ 0”和 1,2, 3, 4,5 一样,也是一个数; ( 2)说一说 老师引导同学结合生活实际说说“ 0 ”的用法和含义; 老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 0 这个数字,比如:妈妈买 了 5 个苹果,吃了 5 个,仍剩 0 个;小华有了 3 支铅笔,用了 3 支, 仍剩 0 支;你们确定仍会说出许多这样的例子; 相

53、说一说,看谁说得最好; 小组争辩后,指明 4 5 人说说; 2,教学 0 表示起点的含义 ( 1)同学拿出自己预备的小直尺; 老现在我们四人小组互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特殊好,你们对 0 有了初步的熟识; 0 可以表示没有; 0 仍可以表示什么呢?请大家拿出你的小直尺;看一 看, 0 在什么位置?在这里仍可以表示什么? ( 2)出示直尺放大图; 课件演示直尺图 老师:请大家看直尺图, 0 在这里表示一段也没有;它仍可以表 示起点;表示测量长度从这里开头; 老师:这个 同学:由于 0 应排在谁的前面?为什么排在 0 是起点; 1 的前面? 指名数直尺上的数:从 齐读: 05, 5 0; 05; 3

54、,教学 0 的书写 课件演示 0 的书写 老师边示范 0 的书写边说:写 0 时,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 收笔都要相连,成椭圆行; 同学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 同学书空写 0 三遍,留意笔顺; 同学在书上练习格描写 0; 4,教学“ 0”的加减运算 (1) 算一算 1: 老师用课件演示 谁能说出你看到了什么? 鸟窝里有 3 只鸟,飞走了三只,仍剩几只,你会列式表示出来吗? 同学列式,老师范写: (2) 算一算 2: 3 30, 24 / 124 第 24 页,共 124 页课件演示 说一说图的意思; 4 0 表 一个荷叶上站着 4 只青蛙,另一个荷叶上没有青蛙,我们用 示,那么两个荷叶上一

55、共有几只青蛙呢?你会列式表示出来吗? 同学列式,老师范写: 4 04 同学齐读式子;老师范写;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给数字娃娃排队 课件演示大小排序部分先让同学想一想,再让同学说一说应当怎 样按次序排队?老师再用课件演示排队的结果, 读;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课 件出示:综合练习部分 四,回忆整理,反思提升 引导同学按次序读一 这节课你学得兴奋吗?为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 获? 一年级第三单元第 7 课时 课题: 练习四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懂得 0 的意义及有关 0 的运算; 2. 对同学渗透函数思想的训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回忆在现 1. 复习 0 的

56、意义; 出示一盘放了 5 支笔的盘子,问:你能用哪个数字来表示? 拿掉 2 支后,问:你能用哪个数字来表示? 拿完之后,你能用哪个数字来表示?为什么用 0 除了表示没有之外,仍有什么含义? 仍能0 来表示? 表示起点; 2排序; 每人拿出 05 五张卡片,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排列,再按从大到小的 次序排列; 3. 1 除了表示一个物体之外,仍能表示什么?完成 P31 第 7 4. P30 第 4 题;你能介绍一下这两幅图的意思吗? 题; 依据 30 3 和 0 33 你有什么发觉? 5. 现在我们来比一比谁的数字写得最漂亮, 等一下拿上来呈现给大 25 / 124 第 25 页,共 124 页家看

57、; 6. P31 第 6 题 口算;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P30 第 5 题; 独立完成,问: 你们有什么发觉吗?可以小组内争辩一下;哪个小组 愿意来汇报一下; 2.P30 第 3 题;独立完成,同桌相互说一说有什么规律; 3.P31 第 8 题; 谁能介绍这幅图中意思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4. P31 摸索题; 谁来做聪慧的小猴呢? 三, 自主检测,评判完善 做小速算题卡,进行讲评 四, 归纳小结,课外延长 通过练习,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成啊? 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第四 单元第一课时 熟识物体和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 :教科书 32 页, 33 页做一做,练习五 2 第 题; 教学

58、目标 : 1. 通过操作和观看,使同学初步熟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熟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 培养同学动手操作,观看才能,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通过同学活动,激发学习爱好,培养同学合作,探究和创新 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熟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 初步 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预备: 6 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运算机软件,投 影片; 教 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小伴侣们, 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 这是聪慧爷爷送 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 看;聪慧爷爷仍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

59、体放在一起; 二,探究沟通解决问题 1. 分一分,揭示概念; 26 / 124 第 26 页,共 124 页( 1)分组活动;让同学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老师巡察; (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 的?为什么这样分? 同学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 一组是长长方方的; 一组是四四 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 3)揭示概念; 老师拿出大小不同, 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 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2. 摸一摸,感知特点; ( 1)让同学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 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觉在小组内沟通; ( 2)汇报沟通

60、 同学可能说出: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 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假犹如学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 但不要求同学必需说出来; )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 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6 个面等,老师应赐予确 定, 投影出示实物图“鞋盒” ,引导同学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 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 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 ,“茶叶桶”,“足球”等实物,抽象出正 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2. 记忆想象 (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同学辩 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 (老师说图形,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