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冰鉴读书心得篇一:冰鉴读后感冰鉴读后感曾国藩是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也是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在清王朝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曾国藩等人的挽狂澜于既倒、扶社稷于危难,使风雨飘摇的清朝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其文治武功都堪称震古烁今,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正如国学大师章炳麟的评价一样,曾氏一生毁誉参半:挽狂澜于既倒,镇压太平天国,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主张富国强兵,被誉为“洋务运动先驱”;他是著名的理学大师,学术造诣极深,桃李满天下,有“德
2、比诸葛,功过萧、曹,文章无愧于韩、欧”、“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他一生不爱财,不怕死,努力做清官,做名臣,是儒家最后一个圣人,也是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但他残酷镇压农民起义,又被世人喻为刽子手、曾剃头、封建地主阶级的卫道士、地主买办阶级的精神偶像:在“天津教案”中杀人割地,又被骂为汉奸、卖国贼。毛泽东曾三次评价曾国藩,称其“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更有清史稿曾国藩传为证: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悚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这是表明曾国藩识人用人从未出过差错,他将他毕生的相术研究成果总结在冰鉴之中。冰鉴一书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
3、部传世奇书,冰鉴的意思就是取以冰为镜,能察秋毫之义,它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关于识人,三国时期曹操的谋士刘邵也说:圣贤之所美,莫美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我国也有一句意思相同的老话叫:世事洞明皆学问。这些都表明了识人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困难的。冰鉴总共分为七章:神骨、刚柔、容貌、情态、须眉、声音、气色,从一个人的气质、眼神、表情、为人处世、言辞语音、行为动作、性格来阐述识人用人之道,曾国藩摒弃传统相术之习俗,从整体出发,就相论人,就神取人,从静态中把握人的本质,从动态中观察人的归宿,相术口诀是: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
4、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冰鉴短小精悍,意蕴悠长,表面上是鉴人、识人之专著,实质上却是一本成功指南、励志奇书。对于提高自身修养、为人处世能力大有裨益,从个人自身角度来说,我们通过冰鉴中的理论反观自己的外在时能够找到自己内在的缺陷,找到改进的方向,在学习识人时最重要的是认清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才是最困难的也是最重要的,冰鉴可以作为一面镜子,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我认为“相由心生”非常有道理,内心宽厚仁爱则眉目慈善,心中阴险狡诈则神色戚然。一个人的外貌会随着内涵变化,情态、气色、学识等都深深地影响着内涵。在为人处世方面,就目前的学生会工作而言,也是能够运用其中的,学生会工作
5、,就相当于今后工作的一个小小缩影,办事能力、进取心、工作态度(责任心)都能展现一个人的方方面面,从这方方面面中又能看出这个人的各种品质。在阅读冰鉴的时候,想到学生会最多的是大二招新,由于各种原因,当时只是一轮面试,由部长提问,由于面试的人数太多,识人判断能力有限,有些部员招的并不理想,给后来的部门工作带来了一定问题。现在大三了,成为主席团的一员已经半年了,在团委老师施老师细心、诚恳的指导下,不再是昏昏碌碌做所谓的“学生会工作”了,虽然以往的学生会经验会成为我重要的财富,但这毕竟是没有条理的、有些片面的,读了老师推荐的冰鉴等书后,有了系统的理论指导,将这两年半的学生会工作经验升华,对我今后踏入社
6、会必然也大有裨益。篇二:冰鉴读后感冰鉴读后感了一年,再读这本书,仍然让我手不释卷,这本书中的确有很多发人深省的话,虽然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曾国藩的用人的方法,仍然对我很多启发。接下来,我想谈谈我读这本书第二遍后的想法。冰鉴中全文都对人才的德行很重视,强调人才的“操守”、“志趣”、我总结了两个字就是“情操”,一个人的“情操”很重要,正如曾国藩所说“有节操而没有官气”、“条理清晰而不说大话”、“不在乎外在的名誉”“将心养的实、养的灵”“有活泼泼之胸襟,有坦荡荡之意境”。这些都是曾国藩总结的为才的“情操”,我借用古人的一句话总结下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求闻达于诸侯,只求自己的想法能得到实现。
7、我觉得现在的年轻学生都要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应对这世上越来越烦躁的气息。求的心中一块净土,养活心中一丝恬静。冰鉴中提到的另一个重点就是“为将者的要求”,第一提到要“五到: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对于手头上的事要认真负责,这不仅停留在口头上,自己要对细节亲自过问。第二提到要陶冶人才,对与人才不足的地方要及时批判、对于人才的优点要充分的利用,就要责备又要告诫,提出了“劳苦忍辱”的口号,并利用师生、朋友、兄弟关系去弥补上下级关系,不要对人才的要求过高,人才都是需要去锻炼的。第三提到要“至誠”对手下要心底无私、讲道理、明是非、以父兄待子弟之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换位思考。最后,我不得不提的就是曾国
8、藩对人的培养,强调“心态”、“情趣”,曾国藩在冰鉴中提到“韬晦”,人要学会“劳苦忍辱”放轻自己的位置,克服自己身上的“乡气”不要太过于爱表现自己,把心“养的活”“养的实”,成大事者争百年而不争一息,要有一种“涵泳”的心态,而不是一直去享受那种“赛跑”或“登山”的心态。人生不总是“登山”,很多时候人生要学会“涵泳”。20XX年11月24号篇三:曾国藩冰鉴读后感曾国藩冰鉴读后感(二)20XX-08-1421:50:25|分类:默认分类|标签:八卦性格冰鉴|字号大中小订阅在这本书中提到,通过刚和柔将人的性格分为了十二中,简单点说有的人刚的成分多点,柔的成分少点。而有的人可能正好相反。从这个问题我想到
9、了,其实不仅仅是性格,来判定一个人,很多东西都是正的方面有一些,反面的东西有一些,绝的人很少。就像八卦一样,没有全白,没有全黑,白中有黑,黑中有白。人没有绝的的好,也没有绝的坏。罪恶滔天的人心中也许也有善良的成分。同时我也相信就像雷锋这个的楷模,心中也存在一丝自私和邪恶的成分,只是比我们一般人要少很多罢了。所以我们中国人从小受到的教育总是这个人要么是坏人,要么是好人,坏人就要坏的彻底,好人就要好的完美。其实真实的世界不是这样的。坏人不是24小时总是在做邪恶的事情,好人也不是时时保持着完美的姿态。看待人和事的时候就不要用绝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但也很有必要来判断哪方面的成分多点,那么在表现上更倾向于
10、那个方向,但也不要忽视了另一方面的存在。清朝的曾国藩具有异乎寻常的识人术,尤擅长于通过人的身体语言来判断的对方的品质,性格,情绪,经历,并对其前途作出准确的预言。曾经特别恨他,因为是他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成长了,会辩证的看问题了。就如同sun和mIcRosoFT和解时所说的: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我们的人生观也应该是:没有一无是处的人,在谁身上你都能有所收获。曾国藩是如何识人的?他的识人术有无道理?是否应验?在鉴识人才的学问冰鉴里自有分解。冰鉴,取以冰为镜,能察秋毫之义。冰鉴体虽小而思精,言虽少而意深,其鉴人观人之法在今天亦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下面是一些例子:某天,有新来的三位幕僚来拜
11、见曾国藩,见面寒暄之后退出大帐.有人问曾国藩对此三人的看法。曾国藩说:“第一人,态度温顺,目光低垂,拘谨有余,小心翼翼,乃一小心谨慎之人,是适于做文书工作的。第二人,能言善辩,目光灵动,但说话时左顾右盼,神色不端,乃属机巧狡诈之辈,不可重用。惟有这第三人,气宇轩昂,声若洪钟,目光凛然,有不可侵犯之气,乃一忠直勇毅的君子,有大将的风度,其将来的成就不可限量,只是性格过于刚直,有偏激暴躁的倾向,如不注意,可能会在战场上遭到不测的命运。”这第三者便是日后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罗泽南,后来他果然在一次战争中中弹而亡。例1某日,李鸿章带了三个人拜见曾国藩(李是曾的学生),请曾国藩给他们分派职务。恰巧曾国藩散
12、步去了,李鸿章示意让那三个人在厅外等候,自己去到里面。不久,曾国藩散步回来,李鸿章禀明来意,请曾国藩考察那三个人。曾国藩摇手笑言:“不必了,面向厅门,站在左边的那位是个忠厚人,办事小心谨慎,让人放心,可派他做后勤供应一类的工作;中间那位是个阴奉阳违,两面三刀的人,不值得信任,只宜分派一些无足轻重的工作,担不得大任;右边那位是个将才,可独当一面,将大有作为,应予重用。”李鸿章很是惊奇,问:“还没用他们,大人您如何看出来的呢?”曾国藩笑着说:“刚才散步回来,在厅外见到了这个人。走过他们身边时,左边那个态度温顺,目光低垂,拘谨有余,小心翼翼,可见是一小心谨慎之人,因此适合做后勤供应一类只需踏实肯干,
13、无需多少开创精神和机敏的事情。中间那位,表面上恭恭敬敬,可等我走过之后,就左顾右盼,神色不端,可见是个阳奉阴违,机巧狡诈之辈,断断不可重用。右边那位,始终挺拔而立,气宇轩昂,目光凛然,不卑不亢,是一位大将之才,将来成就不在你我之下。”曾国藩所指的那位“大将之才”,便是日后立下赫赫战功并官至台湾巡抚的淮军勇将刘铭传。例2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时,有人向幕府推荐了陈兰彬,刘锡鸿两人。陈兰彬,刘锡鸿颇富文藻,下笔千言,善谈天下事,并负盛名。接见后,曾国藩对陈,刘二人作了评价:“刘生满腔不平之气,恐不保令终。陈生沉实一点,官可至三四名,但不会有大作为。不久,刘锡鸿作为副使,随郭嵩焘出使西洋,两人意见不和,常
14、常闹出笑话。刘写信给清政府,说郭嵩焘带妾出国,与外国人往来密切,“辱国实甚。”郭嵩焘也写信说刘偷了外国人的手表。当时主政的是李鸿章,自然倾向于为曾门的郭嵩焘,将刘撤回,以后不再设副使。刘对此十分怨恨,上疏列举李鸿章有十大可杀之罪。当时清政府倚重李鸿章办外交,上疏留中不发。刘锡鸿气愤难平,常常出语不逊,同乡皆敬而远之;刘设席请客,无一人赴宴,不久忧郁而卒。陈兰彬于同治八年(1869年),经许振炜推荐,进入曾国藩幕府,并出使各国。其为人不肯随俗浮沉,但志端而气不勇,终无大建树。曾国藩识人口诀: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不要完全相
15、信某些学者所谓的伪科学的言论,什么中医伪科学,周易伪科学-。他们的言论也要辩证的看。的确对去伪存真起到了很多的积极作用,但是全盘否定中华文化不可取,他们不会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看问题,哈哈。读曾国藩冰鉴有感暑假我读的是书是曾国藩的冰鉴,曾国藩是位官僚,所处的是吏治败坏并极端腐朽的从政环境,但就在那个价值取向日趋多元的时代,他几乎揽尽天下英才,有史书评价说,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他能以待籍侍郎的身份镇压勃然兴起的太平军,挽狂澜于既倒,成大清之柱石,多得益于其观人之术,鉴人之略。毛泽东曾三次这样评价曾国藩,第一次在1917年8月25日致黎锦熙信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
16、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第二次是在34岁,1926年3月18日纪念巴黎公社的重要意义说:“打倒太平天国出力最多的是曾国藩,他当时是地主阶级的领袖。”第三次在1969年1月的一次谈话说道:“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从毛泽东的对他的高度评价中我们更加相信曾国藩真的是非常擅长识人用人。更有清史稿曾国藩传为证: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竦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就是说曾国藩识人用人从未出过差错。冰鉴一书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冰鉴的意思就是取以冰为镜,能察秋毫之义,它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因其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喜爱。关于识人,于丹在论语心得中就借古人的口表示过人最大的智慧在于能识人,三国时期曹操的谋士刘邵也说:圣贤之所美,莫美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畜禽智能饲喂与管理系统考核试卷
- 卫浴零售商风险管理与业务连续性规划考核试卷
- 管理团队建设考核试卷
- 化学矿产业与现代农业的协同发展考核试卷
- 笔的故障分析与品质改进考核试卷
- 矿物加工自动化与信息化考核试卷
- 稻谷加工与国际贸易实务考核试卷
-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5届高三九月份统一联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中医经典导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市红桥区名校2024-2025学年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1月)生物试题含解析
- 面试真题华中科技
- 自身免疫性脑炎
- 医院质控科工作质量考核指标
- CRPS电源设计向导 CRPS Design Guide r-2017
- GB/T 9345.1-2008塑料灰分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方法
- GB/T 4937.22-2018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第22部分:键合强度
- GB/T 3452.2-2007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2部分:外观质量检验规范
- 煤矿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库(附答案)
- 第十章-国际政治与世界格局-(《政治学概论》课件)
- 2023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历年真题精选合集
- 滤毒罐使用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