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 精心整理精品文档 精心整理1 数 一 数一 课 时教学内容数一数教材第25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第1、第2题。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初步教会学生数数的方法。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初步培养学生爱学校、爱学习、爱科学和团结友爱的思想品质。重点难点了解数数、认数的情况,掌握数数的方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具学具“美丽的校园”的挂图或多媒体课件,110的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 口头数数“同学们,你们能从1数到10吗?数数看。”同桌两人一组互相数数。集体交流:先请几个会数数的同学数给同学们听,再请不会数的同学试着数几次。二 看图数数1.激发学生观察

2、的兴趣。多媒体课件(或挂图)显示:一所美丽的校园。先出示一位老师,再出示两位学生(学生:“老师好!”同时敬礼。老师:“同学们好。”),接着陆续出示一组一组的学生,可以让学生说说他们都在干什么。然后出示从天边飞来7只鸽子(伴有哨音或鸟叫声)及美丽的校园。老师启发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学校。”“对,这是一所美丽的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都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请你们仔细看看,这里有什么,数量是多少呢?”先让学生自由地观察。再让同桌之间互相说说看到了什么。最后全班交流,指名让学生说一说,当学生每说完一种时,老师启发提问:“还有什么?”2.数图中事物的数量。老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

3、有顺序地说,按数目从小到大数出图中人和物的数量。(1)数数量是1的人和物。提问:“图中有几位老师?”回答:“一位老师。”配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一位老师并加上圈。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是“1”?引导学生答出:“一面国旗,一个小花坛,一个足球场”老师引出:像这样,一面国旗,一位老师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课件同时在图的左边出示数字“1”。学生自己读一读,认识数字“1”。(2)数其他数量的人和物。数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可能会回答“看出来的”或“数出来的”。老师可以让数出来的同学到前边数给大家看。数完后,可以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说说他数得对不对。然后让学生自己再指

4、一个数一个,重数一遍。注意口、手要一致才能数对。(3)认读110各数。10个数都数完后,老师逐一板书出110各数。先让学生自由读这些数。同桌互读。集体交流,先找学生从1读到10,再从10读到1。游戏结束后老师指一个数学生读一个数。还可以拿110的10张数字卡片玩“儿童读数”游戏:把卡片背面朝上拿好,然后翻一张,看谁很快认出是几,这张卡片就先归谁,最后谁得的卡片多,谁就是获胜者。游戏结束后把卡片归还。3.数身边的实物。刚才这幅图中有数量是1的,是2的,是3的你身边的人和物哪些是这些数量呢?请仔细观察,看谁说得多。老师引导: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几支铅笔?一组有几名同学可引导学生这样叙述:我有3

5、支铅笔,用3来表示;一组有5名同学,用5来表示 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1.练习一的第1题。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再认真数。2.练习一的第2题。先让学生数一数上面四幅图中小动物的个数,再数一数下面四幅图中小圆圈的个数,然后把上、下相同个数的图片连起来。四 思维训练1.看图,涂一涂。2.观察下图,操场上大家都在做什么活动?有几个同学在跳绳?3.找规律接着画。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1. 572.上面一排图中,第2幅图中有5只松鼠,第3幅图中有4只母鸡,第4幅图中有6只蝌蚪。下面一排图中,第1幅图中有5个圆圈,第3幅图中有6个圆圈,第4幅图中有4个圆圈。把相同数字相连即可。思维训练1. 2.踢毽子、跳绳、踢

6、足球。2个3.分别画7个和9个。板书设计 数一数1、2、3、4、5、6、7、8、9、10。根据物体的个数,按一定的顺序数,数到最后一个是几,就是几,可以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某一个数字来表示。 备课参考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选择了一幅校园情境的主题图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在学生观察图、描述图意时,老师可掌握其数数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为学生正式学习数学知识做准备。教材的第4、第5页给出了110各数,并且配合出现了相应数量的人和事物的集合圈,这些集合圈中的人和事物都是从主题图中提取出来的,使学生看到知识前后的联系,将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课堂设计说明1.将

7、主题图制成多媒体课件,依次出现一组组的人或物,引导学生说一说、数一数;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2.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让学生仔细地观察,认真地数。在充分利用了主题图以后,可以让学生数一数身边的事物,例如数一数教室里黑板、门窗、灯管的数量;文具盒里各种文具的数量,让学生在数数的活动中,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3.注意结合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材中有许多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素材。例如,在这幅主题图中:出示国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向老师敬礼是教育学生要有礼貌;出现垃圾桶用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跳绳、踢足球等场景教育学生要坚持锻炼身体等。老师可以充分利

8、用教材中提供的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总之,这部分内容虽然简单但很重要,对后面有针对性地教学将非常有帮助。老师应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数数的能力,不仅要了解学生是否会口头数数,还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是否能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来。2 比 多 少一 课 时 教学内容比多少教材第6、第7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第3、第4题。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初步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2.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重点难点掌握比较的方法,会正确地比较事物的多少。教具学具主题图或多媒体课件,和等图片。教学过程一 学前准备1.数数,从1数到10,从10数到1。2

9、.认数。老师拿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老师说数,学生拿卡片。二 探究新知1.学习“同样多”。(1)设置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引入新课。老师边讲故事边出示主题图或多媒体课件。在一条蜿蜒的小河边,小猪们正在帮小兔子们盖房子。他们有的搬砖,有的扛木头。河里的小鱼被这热闹的场面吸引住了,禁不住跳出水面,瞪大眼睛想看个究竟。热情的小兔子还在房子前的桌子上摆好了水果和蔬菜来招待客人。(2)让学生自己观察,同桌互相说说图意。(3)提问:图中有几只小兔子?让学生拿出学具代替小兔子摆出来,老师将图中的4只小兔子复制下来放在图的下面(或把4只小兔子图片贴在黑板上)。(4)再问:“每只小兔子搬几块砖?”随着学生的回答,逐一

10、将图中的4块砖复制下来与小兔子一一对应,每复制1块砖,都用对应线把小兔子和砖连起来,表示1只小兔子搬1块砖。(5)让学生用学具代替砖照此方法摆放。老师说明:1只小兔子搬1块砖,正好都对上了,没有多余的小兔子,也没有多余的砖,这时我们就说小兔子和砖的数量同样多。板书:同样多(6)让学生说说小兔子和砖怎样比。(小兔子和砖比较,1只小兔子搬1块砖,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兔子和砖的数量同样多)(7)学生摆一摆,说一说。拿出2个摆好,再摆,要和同样多。摆好后同桌交流,再集体交流。找学生到模型上摆,让大家看,重点交流摆的方法并表述出来。你是怎样比较和的?(我是数出来的,有2个,也有2个,那么和就同样多;

11、我是摆的,1个对着1个,没有多余的,也没有多余的,我就说和同样多)2.学习“多、少”。(1)提问:小猪们在干什么?有几只小猪,有几根木头?引导回答:小猪们在扛木头,有3只小猪,有4根木头。提问:小猪和木头的数量怎样比?自己想办法比比看。在自己比的基础上,同桌交流比的方法。(2)集体交流。在学生发表意见的基础上,老师把小猪和木头一一对应起来,木头多1根。老师引导说明:1只小猪对应1根木头,小猪没有多余的,而木头有多余的,就是木头多,小猪少。我们就说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多,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同桌互相说说。(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多)板书:多、少3.仔细观察图,看

12、还可以将谁和谁相比。(1)提问:图中有几个苹果?1只小猪吃1个苹果,够不够?两人合作用学具摆一摆,得出答案。(2)还可以谁和谁比?小组合作,看看图中还有什么,用学具摆出来。(每人摆一种并表述出来)(3)集体交流。鼓励与众不同的比较方法。可随意进行比较,可以是动物间的比较(小猪和小兔子,小猪和小鱼),也可以是动物与水果或其他物品的比较。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清楚地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同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1.教材第7页“做一做”的第1题。 (1)学生拿出自己喜欢的两种学具摆一摆,使得这两种学具同样多。 (2)比较完后说说比较的结果,先同桌说,再指名说。2.教材第

13、7页“做一做”的第2题。 (1)两人一组随意摆,并说说比较的结果。 (2)集体交流。你是怎样比较的?(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可以是数出来的,也可以是凭直觉,等等)3.教材第7页“做一做”的第3题。 (1)根据图中的对应关系,让学生说说结果。 (2)再让学生说一说,还有没有其他的比较方法。4.练习一的第3题。先看看两种动物是不是同样多。再让学生用不同的比较方法进行检验。最后老师订正,可能有的学生用画对应线的方法比,有的学生用数数的方法比,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是对的,老师都要加以鼓励。5.练习一的第4题。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再集体交流,主要交流比较的方法和表述是否正确。思维训练1.画,

14、数量比少1。2.把数量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1、2.略3.在蜜蜂和小狗后面画“”。4.鸡少5.红球少思维训练1. 2. 略 板书设计 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同样多。多和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我们就说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备课参考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中运用两组有情节的素材“小兔子与它们所搬的砖的比较”和“小猪与它们所扛的木头的比较”,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也使学生看到了如何使用这种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而且教材中给出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

15、任意比较,充分感知“同样多”“多”“少”的含义,掌握比较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比较的方法可能有多种,不论学生釆用哪种方法,只要学生能够比较出正确的结果,就可以了。课堂设计说明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釆用教材中介绍的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也可以通过数数来比较多少。体现了解决同一个问题时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在教学中老师对学生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应予以肯定,不必强求学生一定要用哪一种方法进行比较,学生只要能比较出正确的结果就可以了。通过不同角度、不同方式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什么是“同样多”“多”“少”,掌握比较的方法。 1 上、下、前、后一 课 时教学内容上、下

16、、前、后教材第9页的内容及练习二的第1、第3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从而经历建立“上、下”和“前、后”的方向感的过程。2.能正确辨别“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及体验其相对性。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重点难点正确辨别“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及体验其相对性。教具学具课件或挂图,各种汽车、火车、轮船图片。教学过程一 学前准备游戏导入新课。1.请你把数学书放在桌上,再把铅笔盒放在数学书上,然后把你的双手压在铅笔盒上。说一说,数学书上面是什么;你的双手下面是什么。2.你和同桌站成一排,说一说,谁在前面,谁在后面。3.板书题目:上、下、前、后二 探究新知教材第

17、9页主题图。课件动态显示第9页主题图。说一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这是一幅大桥的图画。蓝天下,雄伟的大桥横跨江河,一艘轮船正从桥下穿过,大桥铁路上正奔驰着一列火车,铁路上方的公路上正行驶着一辆辆各式各样的汽车课件显示:汽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汽车的下面。请你回答:汽车在轮船的()面,轮船在火车的()面。请你继续观察,你还能想到什么?汽车的下面有火车和轮船。课件显示:公路上行驶的3辆汽车。(小轿车在前面,卡车在中间,客车在后面)请你继续观察,你还能想到什么?客车的前面有卡车和小轿车;卡车在小轿车的后面,在客车的前面。老师提问:同样是火车,为什么一会儿说它在上面,一会儿又说它在下面呢?同样是卡车,

18、为什么一会儿说它在前面,一会儿又说它在后面呢?使学生理解:在位置关系不变时,对于两个物体,上下和前后位置关系是绝对的;但对于三个物体,参照物不同,上下和前后位置关系也会不同。只要能用自己的话把道理说清楚就可以了。如火车对轮船来说,在轮船的上面;火车对汽车来说,却在汽车的下面;卡车对客车来说,在客车的前面,卡车对小轿车来说,却在小轿车的后面。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1.教材第9页“做一做”。通过“拍手游戏”让学生巩固“上、下、前、后”的概念。2.将练习二的第1题制成课件,使学生理解在运动中“前、后”是可以发生变化的,不是永远不变的。3.练习二的第3题。让学生自由发挥,老师巡视指导。四 思维训练三个小朋

19、友站成一排,小明说:“我在小力前面。”小力说:“我在小林前面。”他们三个人,谁在最前面,谁在最后面?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略思维训练小明在最前面,小林在最后面。 板书设计 上、下、前、后在位置关系不变时,对于两个物体,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是绝对的;但对于三个物体,参照物不同,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也会不同。 备课参考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小学生第一次系统地接触有关“位置”的知识,所以教材先安排学习比较简单的“上、下、前、后”,通过看直观图和引入生活中“拍手游戏”的情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接受起来比较容易。生活中一年级的小学生可能已经有部分有关“位置”的概念,但是可能还不会科学地表述出来

20、。学习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知识资料链接1. 趣味数学小兔子们排着队去大森林里采蘑菇,小白兔说:“从前面数我是第7个,从后面数我是第3个。”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一共有多少只小兔子去采蘑菇吗?(9只)2.天鹅、大虾和梭鱼有一次,天鹅、大虾和梭鱼想把一辆大车拖着跑,它们都给自己上了套,拼命地拉呀拉呀,大车却一动也不动。天鹅伸着脖子向上拉,大虾使劲向后拉,梭鱼拼命向前拉,结果大车仍在原地。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它们用力的方向不同)2 左、右一 课 时教学内容左、右教材第10页及练习二的第2、第3、第46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从而经历建立“左、右”方位感的过程。2.能

21、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3.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重点难点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教具学具课件或挂图。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创设问题情境,感知自身的左右。学生做拍手游戏。老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刚才是用什么拍掌的?(学生回答)2.体验“左、右”。(1)请伸出你的右手,再伸出你的左手。(2)看一看。请同学们看一看自己灵巧的双手。(3)说一说。谁来告诉大家,在生活中,你常用右手做什么?用左手做什么?老师小结: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可以做许多许多的事情。同学们看一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学生边指边说。板书题目:左、右二

22、探究新知1.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教学例1)(1)举左手,举右手;举右手,举左手。左手摸左耳朵,右手摸右耳朵。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2)拍一拍。在身体的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各拍两下。2.做一做。(1)摸摸你的左耳,摸摸你的右耳。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抬抬你的左脚,抬抬你的右脚。(2)用左手拍拍右肩,用右手拍拍左肩。用右手指指左眼,用左手指指右眼。(3)在群体中感知左边和右边,建立方位感。指一指,说一说。第一排中,坐在最左边的是谁?坐在最右边的是谁?第二排中,从左往右数,第3个同学是谁?从右往左数,第3个同学是谁?老师小结:同一个人,从不同方向数,所在位置

23、的表述方式就不同。同桌先互相说一说,再汇报。你的左面和右面都有哪些同学?请你介绍一下周围的小伙伴,好吗?如你的前面是(),后面是(),左边是(),右边是()。从前往后数你是第()个,从后往前数你是第()个。3.体会左、右的相对性。(1)伸出你的右手,与同桌握握手,你发现了什么?(虽然伸出的都是右手,但从一方的角度看,两只手却不在同一个方向;两个人面对面站的时候,左、右刚好相反)(2)通过做游戏,巩固认识。师生齐举右手,再齐举左手。两名学生演示,全班齐做。伸出右手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自己的右手搭在对面同学的右肩上,自己的左手搭在对面同学的左肩上。(3)两人一组,判断桌面上的东西在对面同学的哪

24、一边,加深对左右相对性的认识。4.左、右在生活中的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生活中,人们为了维持秩序,制订了一些规则。其中按照左、右制订规则的事例也很多,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逐一出示下图。上、下楼梯靠右行;车辆、行人靠右行;乘滚梯时靠右站立等。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1.教材第10页“做一做”的第1题。老师读题,让学生来做动作。2.教材第10页“做一做”的第2题。同桌互相说一说,并按要求来放。3.练习二的第2题。让学生练习辨认前、后、左、右。4.练习二的第3题。学生分组完成这一综合活动,老师巡视,并集体订正。(包含了前后、左右等知识)5.练习二的第4题。

25、根据生活经验,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些物品应如何摆放。根据物品的摆放位置,让学生说一说各物品的方位。6.练习二的第5题。学生根据上、下、左、右贴图,老师巡视,并集体订正。7.练习二的第6题。(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根据上、下、左、右来确定行走路线,每组推举一人说出本组的讨论结果,老师给予评价。(2)根据图中信息,提出与(1)、(2)不同的问题,其他同学解答,老师订正答案。四 思维训练把小朋友左手中的气球涂上颜色。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略思维训练略 板书设计左、右以自身为中心确定左、右。与右手相对应的一边是右边,与左手相对应的一边是左边。 备课参考教材与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教材安排在“前、后、上、下

26、”之后,通过一系列活动,给学生充分提供了经历“左、右”概念形成的感性材料,让学生从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寻找知识的联系点,让学生领会“左、右”的含义,认识“左、右”的方位。在具体情境中,学生所认识的物体之间的“左、右”位置关系是相对的。安排这部分知识目的是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符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这一基本理念。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两节有关位置的知识,本节的学习应该是比较轻松的,但是由于“左、右”是学生最不容易掌握也是最容易混淆的概念,所以应该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来适时调整教学策略。课堂设计说明1.这样的设计充分地利用了学生已有的

27、生活经验和身边的数学资源,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智慧。以此让学生主动地体会到左右的用处,激起学习的欲望。2.让学生从自己的身体中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感知左右,经历形成左右方位感的过程。3.充分利用教材例题的情景图,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建立左右的概念,这样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开始,既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1 15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5的认、读、写及顺序教材第14页至第16页的内容及练习三的第1、第2、第4、第5题。教学目标1.会数数量在5以内物体的个数,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8、。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学习习惯。3.利用“农家小院”图,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重点难点重点: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难点:15的书写。教具学具1. “农家小院”的电脑课件或挂图,15各数写法的课件,计数器。2.学生准备15根等长的小棒,15的数字卡片各一张,计数器每人一个,点子图及实物图片等。教学过程一 学前准备1.了解数数情况。你会数数吗?请你数一数。(同桌互数,从110)2.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二 探究新知1.创设动画情境。老师将“农家小院”图制成电脑课件、投影或挂图:农家小院里,一位老奶奶站在房门前,旁边一只可爱的小狗跟着老奶奶;房顶上有几只小鸟在叽叽喳喳

29、叫个不停,你们数一数有几只小鸟;再数一数老奶奶身旁有几个大南瓜;小院中的向日葵迎着太阳展开笑脸,几只蝴蝶飞来飞去;还有几只鸭子和小鸡。2.数数。请你仔细观察这幅画,画中有哪些人和物,分别有多少?然后把观察到的在小组里交流。最后集体交流。老师引导按一定的顺序数,先数数量少的,再数数量多的。3.认、读数字15。在集体交流时,当学生说“1位老奶奶、1只小狗”时,就将1位老奶奶、1只小狗图移到主题图下面(如教材所示)。说明:像这样,1位老奶奶、1只小狗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在小狗图下面贴上数字“1”,同时让学生找出数字“1”的卡片,摆放在桌子上。提问: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数字“1”来表

30、示?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可能有许多答案,如有一座房子等。2、3、4、5的教学过程可仿照1的教学。在学生用15各数表示出图中的人和物以后,移动5张数字卡片,学生看着这5个数字认一认,并说说这5个数字各像生活中的什么。先在小组里说说,然后集体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概括出15各数的形状特征:1像小棒单个摆,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秤钩挂东西。通过这些形象的比喻,加深学生对15各数的记忆,并通过儿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学习15各数的基数含义。(1)老师指着“1”问:这个数是几?它表示什么?请你拿出小棒来表示这个数的多少。学生拿出1根小棒,摆放在数字“1”的下面。可让一名学生到前

31、边演示。请你拿出2根、3根、4根、5根小棒,分别放在数字卡片2、3、4、5的下面,可以摆出你最喜欢的图形,摆摆看。学生动手摆,老师巡视。集体交流,展示自己摆的图形,并说说用了几根小棒。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用数表示物体的乐趣。(2)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各数表示。说一说,再集体交流。5.学习数序。(1)逐次感知15的数序。老师在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问:“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来表示?”学生回答后板书:“1”。让学生在计数器上先拨上1颗珠子,然后老师让学生再拨上1颗,看看是几颗。“1添上1是几?”学生拨完后回答,老师动态展示“1颗添上1颗是2颗,即1添上1是2”的过程,并板书“2”

32、。在2的基础上,依次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1颗、再拨1颗,然后老师利用课件清楚展示2添上1是3、3添上1是4、4添上1是5的过程。(2)整体感知15的数序。让学生将“点子图”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然后老师提问:“1的后面是几?5的前面是几?3在谁的前面又在谁的后面?”也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然后老师再提问。6.学习15各数的写法。(1)学习1、2的写法。先展示1、2的书写笔顺(2遍)及在写字格中的布局,让学生仔细观察。最后在课本的写字格中描写1、2。写字时提醒学生做到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本子一尺远。书写要工整、干净、美观。老师巡视时,发现写得好的在全班传阅展

33、示,写得不正确的要及时纠正,以鼓励为主。(2)学习3的写法。方法与1、2的学法相同。写3时提醒学生,3是由两个半圆组成的,开口向左。(3)学习4、5的写法。方法与1、2、3相同,这两个数都是两笔写成的。4是先写“”,再写竖,成“4”。5的第一笔先写“”,再写横,成“5”。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1.教材第16页“做一做”的第1题。先让学生数出图中每种物体的个数,再与中间的数字对应用线连起来。2.教材第16页“做一做”的第2题。老师先引导学生看第一幅图,提问:“有几只小羊,用几来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动手将“1”写出来。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其余4道题。3.练习三的第1题。老师读好要求,使学生明白

34、应根据上面给出的数来涂色,允许学生喜欢什么颜色就涂什么颜色,学生涂完后应反馈订正,并说说为什么。如“第一组图,因为上面写着2,所以我就涂2个气球。”说时不突出颜色,要突出数量。四 思维训练1.数一数,然后在括号里填数。 有()个,有()个,有 ()个,有()个,有()个。2.用红色涂2个,用绿色涂4个。 3.在里画你喜欢的图表示数。 35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1.略2. 54323.提示:答案不唯一,只要涂的个数对即可。思维训练1. 123452.用红色涂2个,用绿色涂4个时,可涂不同位置,只要数量对即可。3.略教材习题练习三2.略4.有3头象。还可以数长颈鹿、斑马等。5.略板书设计 15的写

35、法“1”要从上到下,略倾斜,不能写成竖。“2”从左向右写半圆后倾斜向下,然后向右拉平。“3”注意两个半圆要写得圆滑些。“4”要注意第二笔的起点处比第一笔的起点处略低,同时倾斜。“5”的下半圆要写得圆润些,占满格。 备课参考教材与学情分析通过“农家小院”这一主题图,用集合圈圈出各种事物的数量,让学生数一数,抽象出数。通过认、读15各数,知道每一个数字所表达的数量含义是什么。教材第16页,通过计数器和点子图进行数的顺序的教学。把5个计数器一同放上,排列在一起,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后一个数是在前一个数加1的基础上得到的,后面的数比前一个数多1,相邻两个数的数量关系十分清楚。点子图是在计数器的基础上进一步

36、抽象得到的,将5个数的点子图同时呈现出来,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15各数的顺序。教材第16页将15的写法集中编排,是教材的结构和编写方式决定的,并不是让老师也一定集中教学15的写法。老师可以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调整每节课的内容,把写数的教学分散在15各数的认识中,分散教学难点。课堂设计说明创设学生自由说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从抽象的数中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基数的含义,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通过亲自摆一摆,让学生感知每一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得到的。引导学生通过对有关数的表述,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

37、。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比大小教材第17页的内容及练习三的第3、第68题。教学目标1.认识“=”“”和“”和“”“2,你是怎样比出来的?(看出来的,3只猴子比2根香蕉多,所以3大于2;还可以想3在2的后面,3就比2大,所以3大于2)提问:34,5个玉米棒比4只小熊多,所以54,还可以想:5在4的后面,所以5大于4。2.教材第17页“做一做”的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做,然后老师给出标准答案,让学生自己判断各自做得是否正确。3.练习三的第6题。老师先引导学生看第一小题,提问“有几个?”学生回答:“4个”。然后让学生自己完成下面的题,老师巡视指导。4.练习三的第7题。让学生根据给出的两个数进行比较。先让

38、学生认真观察,分析题意,然后填,特别是最后一个易错,要让学生说说思路。四 思维训练1.在里填上 “”“”或“=”。32345341222.比3大比5小的数是几?在正确答案下面画“”。1()2()3()4()5()3.比5小的数有()。4.看图,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比多() 。 3比5少() 。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1. 2. =3.略4. 244411思维训练1. =2. 43. 1、2、3、44. 22教材习题练习三3. 2125 2122 读作:3大于23”叫做“大于号”,读作“大于”,表示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或“”“”“432102. 2350203. 3-1=23-2=13-

39、3=04. 4-1=34-2=24-3=14-4=05. 3+0=30+3=36. 1510100230511302思维训练1.可有不同的填法:1+4 =54+1=53+2 =52+3 =55+0 =55-0 =50+5 =52.得数是1的有1+0、1-0、2-1、3-2、4-3、5-4。得数是2的有2+0、0+2、3-1、4-2、5-3、1+1、2-0。得数是3的有3+0、0+3、3-0、1+2、2+1、4-1、5-2。得数是4的有4+0、0+4、4-0、2+2、3+1、1+3、5-1。得数是5的有5+0、5-0、1+4、4+1、2+3、3+2、0+5。整理和复习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整理和

40、复习教材第32页的内容及练习七的第15题。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2.通过整理和复习,熟练地掌握5以内数的加减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整理能力。重点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教具学具投影,补充算式的加法表和减法表,数字卡片等。教学过程一 整理和复习1.复习5以内数的认识。(1)出示数字卡片。320154口答:上面的数字卡片,从左数第1张是(),第3张是()。从右数第1张是(),第5张是()。把上面的数字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2)独立完成教材第32页第1、第2题及练习七的第14题,然后订正。2.整理和复习5以内数的加法。(1)投影出示如下加法表:0+01+00+

41、12+01+10+23+02+11+24+03+12+25+04+13+2(2)引导学生观察此表。此表中有许多算式没填好,请你仔细观察表中已有的算式是怎样排列的,有什么规律?竖着看:每一列的第一个加数是从小到大排列的,0加几,1加几,2加几第二个加数一样,第一列都是0,第二列都是1横着看:每一行的得数相同,第一行是0,第二行是1(3)让学生两人一组拿出同样的表,按照这个规律试着把表填完整。(4)集体交流:填表的方法。是否正确。(5)再仔细观察此表还有哪些规律:如每一行最左边的算式和最右边的算式是有联系的,正好是相加的两个数调换了位置。斜着看有什么规律?分组交流。(6)看表口算,老师任意指定一些

42、算式让学生很快说出得数,然后两人一组进行口算。3.整理和复习5以内的减法。(整理和复习的方法与加法相同)二 课堂作业新设计练习七的第5题。引导学生根据数的顺序填,老师巡视。三 思维训练1.如果一个盘子里放一条鱼,还差几个盘子?-=2.想一想,算一算。+=2+=4+=()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5、4040335思维训练1. 4-2=22. 3教材习题整理和复习1. 253232332322. 3.略练习七1. 1352. 454515303. 2+2=45-4=1(答案不唯一)4. 221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一 课 时教学内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材第34、第35页“做一做”的内容

43、及练习八的第13题。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重点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教具学具每组一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课件,投影片等。教学过程一 学前准备导语:同学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了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二 探究新知1.分一分,揭示概念。(1)分

44、组活动,老师巡视指导,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2)小组汇报分的情况。(可到实物投影上分,让大家都看到)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根据学生的回答可能分出以下几组:一组是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3)揭示概念。老师拿出位置、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如教材第34页)2.摸一摸,感知特征。(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2)汇报、集体交流。通过摸、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说:长方体是长长的,有平平的面。正方体是方方的,也有平平的面。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

45、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球是圆乎乎的。(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有6个面等,应给予肯定和表扬,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3.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概念。(1)由实物画出图形。投影出示实物图“牙膏盒”等,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画出长方体的图形。用同样的方法出示“魔方”“茶叶筒”“足球”等实物,画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2)记忆想象。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种图形的样子。(老师说一个学生想一个)让学生闭上眼睛摸出老师说的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可小组每人摸一次)先让学

46、生闭上眼睛,老师给他一种实物,让学生摸并判断它的形状。出示位置、大小和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辨认。区别、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男生闭眼,老师同时移动长方体和正方体,让男生说说哪个动了,哪个没动。男生可能回答:长方体在动,正方体没动。这时女生证明,长方体、正方体都在动。从这个活动中让学生感知长方体的面不一样,有时大,有时小。正方体的每一个面都相同,都一样大。(3)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1.教材第35页“做一做”的第1题。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圆柱和球,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能前后滚动,球可以任意滚动,而

47、长方体不能滚动,只能平移。2.教材第35页“做一做”的第2题。游戏:看谁摸得准(1)每组一人说物体的形状,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2)还可以老师说物体的形状,学生摸。3.练习八的第1题。让学生首先说出实物图的形状,再与下面的图形相连,老师巡视,并集体订正。4.练习八的第2题。投影出示练习八的第2题的图形,问:这个物体是由什么图形组合而成的?各用了几个?让学生数数,填在括号里。最后集体交流、订正。5.练习八的第3题。同桌之间互动,一个同学说特征,另一个同学说图形名称。也可以老师说特征,学生说图形名称。四 思维训练1.找朋友。 2.长方体有()个,正方体有()个。圆柱有()个,球有()

48、个。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13.略4. 41245.略思维训练1.略2. 3122 板书设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不易滚动。它有6个平平的面,而且每个面的大小都一样。长方体是长长的、方方的,不易滚动,它有6个面,相对的面相等。圆柱是上下一样粗细的,它的两头是圆形的、平平的,如果平放在桌子上能滚动,立在桌子上不能滚动。球是圆圆的,它没有平平的面,放在桌子上可以任意滚动。 备课参考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第34页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举出了许多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实物。先进行简单的分类,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然后抽象出其一般的几何形体,给出几何名称。教材第35页“做一做”安排了两个

49、题,是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感受、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使学生在头脑里形成清晰的表象,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辨认出这些立体图形,并能进行表述。课堂设计说明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物体的形状,充分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在学生已经充分感知了物体的特征并建立了几何形体的清晰表象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触摸在头脑中再现物体,并根据已有几何形体的知识及表象进行辨认。令学生在听到几何形体的名称后,在头脑中就应有清晰、形象的表象,然后通过触摸在众多物体中辨认出某一形状的物体。在掌握各种几何形体的特征以后,举出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体会数

50、学的应用。2 立体图形的拼组一 课 时教学内容 立体图形的拼组教材第35、第36页的内容及练习八的第48题。教学目标1.学生亲自参与操作活动,从而体会立体图形的特征,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重点难点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教具学具各种立体图形模型和实物,积木等。教学过程一 学前准备老师出示下图。提问: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这些图形是立体图形,分别是圆柱、长方体、正方体和球)请你数一数,填空。长方体()个圆柱()个正方体()个球()个二 探究新知1.教学例2。(1)用长方体和正方体拼组。学生独立完成。用正方体拼成长方体,用长方体拼成正方体。学生在拼组

51、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不同的拼法,老师应予以鼓励。特别值得老师注意的有:在上述活动之后,要启发、鼓励学生用长方体和正方体拼组出不同的形状。图中的部分。这是由4个完全一样的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并且可以分成2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的)长方体拼组而成的,并不是任意4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都能拼成一个正方体。要注意题中长方体的特殊性,以免得出错误结论。在拼组中理解这两种立体图形间的关系。(2)用圆柱拼组。让学生独立完成,两个圆柱拼在一起,拼成一个大圆柱。2.教学例3。(1)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摆一摆,可以拼组自己喜欢的形状。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

52、有平平的面,拼在一起比较稳固。(2)要使球也搭上去,就要搭在最上面,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确:要把球也搭上去,应把球放在平平的物体上面,这样就可以放稳。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1.第35页(下)的“做一做”。2.练习八的第4题。3.练习八的第5题。四 思维训练数一数,填一填。 ()块()块2.用手中的积木做“搭积木”的游戏。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1.()()()()2、3.略思维训练1. 342.略教材习题练习八6. 457.略8.第1小题圈第2个图形第2小题圈第3个图形1 6、7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6、7的认识教材第3941页的内容及练习九的第14题。教学目标1.能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

53、7的物体的个数,会正确地读、写6和7。掌握7以内各数的顺序和大小,进一步体会序数的含义,学会数的分与合。2.通过认数、数数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接受关心集体、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重点难点正确书写6、7,掌握数的组成,区别6、7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教具学具6、7的主题图,计数器,直尺,图片等。教学过程一 学前准备1.从0数到5,再从5数到0。2.复习数的组成。二 探究新知1.学习数数和认数。(1)出示6、7的主题图。(2)请同学们自由看,自由说。(3)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看,带着问题说。图上有些什么?数一数有多少人,多少张桌子,多少把椅子。(4)集体交流。图上有多少个同学?(学生边数,老师边在图下出示

54、6名同学的头像,再数,数一个,下面相对出示一个点子。一共有6名同学,相对出示6个点子)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方法同上,老师和同学一共有7人)图上的桌子和椅子各是多少?同桌指着一个一个地数。(5)像这样6个同学,7个人,6张学生课桌,7把椅子,都可以用数6和7来表示。出示卡片6和7让学生认。板书:6、7(6)生活中有很多事物的个数可以用6和7来表示,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办法摆一摆,找一找,告诉旁边的小朋友,也可以用6根小棒和7根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让同桌看看,数数。(7)学生动手操作,可以用手指表示,可以摆圆片或三角形,可以摆数字卡片,还可以摆各种图片、苹果、桃子、花朵等。(8)学生汇报。(6

55、根小棒可以用6表示)(9)小结:我们身边有许多事物,都可以用6、7来表示,你能说说吗?(我们小组有6个人,有6块玻璃)2.学习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刚才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5个以后,再数一个就是6个,接着再数一个就是7个。(1)在计数器上先拨上5颗珠子,数一数,再拨1颗,再数,再拨1颗,再数。(5颗6颗7颗)(2)出现放大的断直尺图(直尺图上只标出0和7,老师手里还有些数字卡片),让同学帮这些数字找到在直尺图上的位置。其他同学按直尺图上数字的顺序摆出数字卡片。请第二组的同学读一读。(07)请第三组的同学读一读。(70)同桌互相读一读。(3)小结6、7的顺序。(6添上1是7,7在6的后面)(4)学

56、习比较大小。启发思维:刚才6添上1是7,那么6和7相比,谁大呢?出示点子图,验证:66你是怎么知道6小于7的?(数的,6个点子比7个点子少,所以6小于7。想的,因为6再添上1是7,7比6多1,所以7比6大)5和6比又怎样呢?独立完成56,65,然后交流。请你说出比7小的数。(06都可以) 请你说出比5大的数。(6、7,也可以是别的数)两人一组,请你当小老师,给对方出一道这样的题。3.学习6、7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小金鱼也来和我们一起学习。(投影出示教材第40页的金鱼图)老师指导学生完成。(1)老师一读出要求,同桌就互相说出答案,并填空。(2)同桌之间互相提问题。如从左边数第3缸有几条鱼?从右边

57、数第5缸有几条鱼?同桌之间一个提问,一个回答。4. 6、7的书写。刚才我们认识了哪两个数?(6、7)显示出来。提问:你看6和7分别像什么?(6像小哨嘟嘟吹,7像镰刀手中拿)6和7都是一笔写成的,请你看清起笔和收笔的位置。(老师示范写或电脑显示书写过程)然后描写6、7,最后在练习本上写两遍。5.学习数的组成。(1)教材第41页涂一涂,填一填,仔细观察第一行有几个圆圈?(6个)涂了几个?(5个)这6个圆圈就分成了几和几?(5和1)老师引导学生说出:5和1组成6,同时填6的组成。(2)我们再接着往下涂,边涂边说。(3)交流学习,重点指导。(4)看到 你想到了什么?(和)(5)学习7的组成。先让学生拿

58、出7个木块,把它们分成两堆,看看有几种分法,边分边说组成,然后集体交流。板书:提问:看到每一组你还能想到什么?同桌说说,然后对应地在下边板书出来。(6)读、记这两个数的组成。自由读,同桌读,对口令读。(学生甲:6和1。学生乙:组成7)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1.教材第41页“做一做”的第1题。根据6和7的组成完成此题,学生独立填写,老师巡视,并集体订正。2.教材第41页“做一做”的第2题。老师讲解第1幅图,图中有5个圆圈,5和2组成7,再画2个圆圈就是7个圆圈。学生独立完成后面3幅图,老师巡视,并集体订正。3.练习九的第1题。4.练习九的第2题。5.练习九的第3题。先让学生自由地看可爱的大熊猫。然后

59、弄清“从左数,是从哪边数,把右边的6只熊猫圈起来,是从哪边数起。”最后老师读题,学生完成。及时订正检查。6.练习九的第4题。根据6和7的组成完成此题,学生独立填写,老师巡视,并集体订正。四 思维训练1.填数。242.在里填上“”或“”。676573472675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1. 36472. 略3. 4674. 5675657657576(从中任选两个即可)5.略6.从左到右依次填:5443654654思维训练1.012345672. 3.2713最后一个答案不唯一,可以填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 板书设计 6、7的认识与组成6和7的写法:书写6时

60、,下半部分要圆,充满下半格。书写7时,起笔在上半格上部,竖要倾斜一点儿。6和7的组成: 备课参考教材与学情分析6和7的认识包括数数、认识数字6和7、7以内的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写数字6和7、6和7的组成等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5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会用这几个数表示事物的个数,也体会到能用它们表示事物的位置顺序,而且还会比较它们的大小。“6和7的认识”要让学生体会6、7的意义,体会数学符号的价值与作用,为使学生形成数感和符号感创造条件。课堂设计说明教材在第39页安排了一幅主题图,这是一个集知识教学、思想教育和情感培养为一体的生动画面。可先数出教室里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