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押罪犯的心理特征_第1页
论在押罪犯的心理特征_第2页
论在押罪犯的心理特征_第3页
论在押罪犯的心理特征_第4页
论在押罪犯的心理特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在押罪犯的心理特征作者:冯兴平内容提要:目前,心理学应用于罪犯的教育改造已取得 了初步成效。关于在押罪犯心理的分析与研究已是新形势下 教育改造罪犯的基础性必要工作。罪犯在服刑期间的心理, 是关押处遇中严峻的客观现实和犯罪主体各种心理、需求之 间种种矛盾的综合反映,是一种复合的、充满矛盾斗争、错 综复杂的心理。罪犯心理既是一种个体的心理现象,同时也 是同一改造场所罪犯群体的共同反应。本文主要从罪犯心理 特征的特殊性质、构成罪犯心理特征的成因以及罪犯服刑期 间三个阶段的基本心理特征进行了客观的阐述。研究罪犯心 理,还要根据罪犯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与分析,才能更深 入的把握罪犯心理特征,为教育改造

2、工作提供切入口。罪犯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要了解罪犯、转 变罪犯的世界观,改造好罪犯,就必须剖析罪犯,掌握了解 罪犯的基本心理特征,我们才能更好的对症下药,实现人是 可以改造的这一目标。一、关于罪犯心理特征的特殊性质从犯罪人角度看,犯罪人既然选择犯罪的方式去满足需 要,这说明他(她)对刑法所保护的价值持蔑视、敌视或轻 视的态度;之所以有这种态度,是与其人格缺陷有密切关系 的。罪犯的心理特征的特殊性质也正在与此。可以从以下两 个方面来看:1、罪犯的社会化缺陷与罪犯群体的特性。罪犯群体是一个复杂的特殊群体。首先,从社会和社会 心理学的意义上来讲,个体违法犯罪是社会化过程的缺陷和 障碍导致的

3、。犯罪本身就是一种社会适应不良行为。罪犯之 所以犯罪,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知、情、意方面的偏差及个 性上缺陷是不可忽视的内在原因。他们对人、对社会多怀敌 意,情绪不稳定,攻击性较强,自私自利,以我为中心,缺 乏社会责任感,个性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扭曲。判刑入狱后, 他们为了多减刑,早出狱,互相排挤,损人利己。许多个性 严重扭曲的罪犯,甚至混淆黑白,颠倒是非,捏造事实,欺 骗管教民警和陷害他人,以抬高自己,致使群体内部关系紧 张,相互设防,缺乏正常的交往和友谊。其次,是他们原来 的职业、社会地位、家庭经济状况和生活环境差异较大,因 而其生活习惯和观念上存在较大的差别。这些给罪犯的正常 交往带来重大障碍

4、。罪犯人际交往的障碍,必然导致他们之 间的人际交往带来的紧张和失调,对他们的心理、身体和服 刑环境适应能力造成严重危害。因而,罪犯的心理特征与正 常人相比就有了其特殊性质。2、罪犯心理结构的特征罪犯心理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结构,他是以罪犯的个性心 理为基础,在特定的服刑环境的刺激下所产生的复合的矛盾 心理。其结构模式为:罪犯心理=犯罪心理+刑罚心理+常态 心理。罪犯心理,即曾经支配其发生犯罪行为的心理,这可以 认为是典型的不健康心理。犯罪心理的形成是客观现实中消 极因素的刺激和个体主观能动性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个经历 了不完全社会化或错误社会化,具有不健全人格的人接受来 自客观世界的消极因素的影响达

5、到一定的限度,就会产生犯 罪意向,进而产生犯罪动机,这标志着稳定的犯罪心理形成。 罪犯被依法判处刑罚,所依据的犯罪行为事实,总是在其犯 罪心理形成并支配作用的基础上,遇到或找到犯罪的条件而 发生的。罪犯被判刑,但其犯罪心理并不是以判决为界限而 被消除或矫正。有些犯罪心理还会在不同程度上继续保持在罪犯被判刑入狱之后,在服刑过程中会受到来自监狱内 外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作为外部刺激作用于罪犯,在 原有的心理基础上产生新的心理特征,即刑罚心理。刑罚心 理,即人们常常所说的罪犯心理,是指罪犯被判处执行刑罚 以后在服刑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如痛苦心理、恐惧心理、 怨恨心理、渴求心理、渴求自由心理或改

6、造向上心理等等罪犯心理学研究认为,罪犯心理具有明显的两重性,它 既是罪犯所特有的心理,又是与一般人所共有的常态心理。 从罪犯所特有的心理和一般人所共有的心理性质上分析,也 具有两重性,既具有健康的心理,又有不健康的心理。但无 论是健康的心理还是不健康的心理,都是在严格监管的特殊 环境下产生发展的,因而具有特殊性。二、构成罪犯心理特征的成因探讨构成罪犯心理特征的成因需要从犯罪人的人性基 础和监狱环境对罪犯的影响两个方面去认识。1、犯罪人的人性基础。人的需要内容永无止境,而满足需要的方式又必然受到 限制和约束。从犯罪心理形成和发展来看,需要内容的失衡 与满足需要的方式之间的冲突是其内在根源。需要内

7、容的失 衡又是由需要结构的不合理发展导致的。为什么犯罪人的需要结构会不合理发展?这是由于在 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将社会的需要(尤其是社会主流价值观) 完全内化为个体意识所致,既是出现社会化障碍的结果。社 会化障碍通常是由人格障碍反映出来的。犯罪人人格缺陷的 实质是对社会的敌视、蔑视,或者轻视、漠视的态度;这些 态度如果表现在行为中即是主观罪过的基础。正因为有了 这样态度,行为人才会有意识地运用自己的意志,采取社会 不认可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人性基础正是构成罪犯心理特征的本质因素所在。2、监狱环境对罪犯心理的影响。监狱作为国家刑罚执行机关,是对罪犯实施惩罚与改造 的场所。高墙电网,荷枪实弹的

8、武警看押,严格的监规纪律, 罪犯从饮食起居到一言一行,从学习到生产劳动等各个方面 都有详细的行为规范和监狱民警的严格监督,对罪犯的各种 不良行为起到了强有力的震慑和约束作用,但这样的环境从 另一方面说也容易使罪犯产生过度紧张和恐惧。罪犯长期生 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若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势必缺 乏自我排解心理压力的能力,长期的紧张和恐惧不但会加重 原有的心理障碍,还会产生新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初次入狱 的罪犯,极易产生拘禁反应,出现诸如恐惧、抑郁、孤单、 焦虑、自卑、多疑、攻击等心理问题,严重者甚至出现精神 异常。三、在押罪犯的基本心理特征。罪犯心理作为一种特殊人群的类型心理,必定和社会普 通

9、人群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区别称之为罪犯心理的基本特 征。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决定了罪犯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心 理特征:即承受刑罚的心理、同处遇相联系的心理、延续着 原有的犯罪心理。1、承受刑罚的心理。自由是人的基本要求之一,剥夺自由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它不仅给罪犯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会使他们痛切 的感到诸多不便,正常的生活需求因此而受阻。承受刑罚的心理是罪犯】主要的心理特征,其典型表现是:(1)、罪犯的焦虑心理。焦虑是指个体对自己或对自己所关心的人在心里、生 理、社会等方面受到威胁时,所激起的一种不愉快的一种情 绪体验,是一种隐隐约约有害的预感。比如有的服刑人员有 时莫名其妙的感到心神不宁。焦

10、虑是由内心所持有的矛盾冲 突造成的。以剥夺自由为主要内容的监禁刑罚,不仅让服刑 人员感受到了身不由己的痛苦和被社会否定性评价的不快, 而在整过服刑的过程中,还时时可能被各种现实问题所 扰,因此,焦虑是服刑人员中最常见的一种情绪反应。服刑人员服刑初期的焦虑反应主要表现为环境适应和 家庭变故引起的焦虑反应。在这一过程中,常担心受欺负, 受罚,担心劳动、学习和生活不能达到监狱要求,担心婚姻 破裂、恋爱对象告吹或家庭关系紧张等等,因此而焦虑不安, 忧心重重,无精打采。服刑人员服刑中期的焦虑反应主要表现为奖罚兑现和 狱内人际关系所引起的焦虑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服刑,服 刑人员更多的关心自己的核心需要,即

11、减刑和如何满足生 活、投机改造等问题。一旦希望无法实现,就会产生各种焦 虑心理。服刑人员服刑后期的焦虑反应,主要是服刑人员回归社 会的现实问题所引起的焦虑心理。在服刑人员为自己将获得 自由而兴奋的同时,也担心回归社会后的就业、生活、婚姻、 名誉等而产生焦虑反应。一般来说,服刑人员产生轻度焦虑,不仅对其无害,而 可以激发他们的改造积极性,唤回良知,起到促进认同功效;但是,强烈的焦虑反应却是有害的,是对服刑人员的改造和 身心健康产生损害的主要心理障碍之一。(2)、罪犯的痛苦心理。罪犯消极的痛苦体验有:因强迫劳动而产生的痛苦;因 失去人生自由而产生的痛苦;因思家恋亲而产生的痛苦等 等。罪犯的积极痛苦

12、有:与被害人的角色换位而产生的内疚; 对亲人的负疚而产生的痛苦;对自己的罪行自责、自怨产生 的痛苦等。罪犯的痛苦对其改造起到阻碍或推动作用。有的 罪犯因痛苦而消沉、麻木不仁、不思进取;有的罪犯在痛定 思痛中,得到启示,下定决心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种痛苦就 是成了他们生命中的转折点,向着新的目标奋进。(3)、罪犯的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一种因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情绪体验, 是一种个人感到不如别人,而产生轻视自己并采取补偿措施 的心理现象。罪犯的自卑是由犯罪自卑、刑罚自卑、常态自卑构成的。而又以常太自卑为多数。、犯罪自卑:是指罪犯与犯罪未抓获的人相比,深感 自己的作案手段不高明而自卑。、常态心理:是

13、指罪犯与 社会自由人相比,因失去自由而感到自卑,同时与事业成功 的守法者相比,自感无能力通过合法手段满足自己的需要而 自卑。、刑罚自卑:是指罪犯与监狱民警或社会地位较高 的人相比因自己低下的法律地位而自卑。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具有自卑心理的服刑人员,总是 和自卑型人格和失败型人格紧紧相关,而具有这种人格的服 刑人员常常表现为遇到问题怕担责任;遇到困难,缺乏信心; 遭遇挫折消沉、绝望、混刑度日;或以自我显示、狡猾多变 的抗改方式补偿自卑。(4)、罪犯的恐惧心理。罪犯的恐惧心理主要是对刑罚惩罚的畏惧。首先,服刑 生活的艰苦引起罪犯心理和生理的恐惧。对于入狱之前过惯 了奢侈和散漫生活的罪犯,在艰苦的

14、服刑生活中产生了恐惧 心理,怕自己在这种条件下无法生存。其次,监规纪律及法 律的惩罚引起罪犯的恐惧心理,尤其是警戒具的惩罚,引起 罪犯生理和心理恐惧较为突出。如:罪犯在违反监规纪律后, 不知道管教民警将如何处罚自己,情绪激动,惶恐不安,甚 至向管教民警回答和陈述问题时语无伦次。除上述四种心里外,罪犯承受刑罚的心理还有期望变化、幻想等心理。2、同处遇相联系的心理。在押罪犯的心理,因监狱的服刑环境、生活条件、管理 等级、教育措施以及本人对劳动生产的适应程度有着直接的 联系。罪犯同级处遇相联系的心理主要表现是:(1)、思家恋亲心理。罪犯受到刑罚后,普遍思家恋亲,这是因为服刑的孤独 更需要亲人的安慰,

15、远离亲人更希望为亲人做事。过度的思 念、忧伤会使罪犯身心受到损害,罪犯会因思亲过度不能自 制而脱逃;因思亲的需要无法满足而绝望,导致自伤自残等。、罪犯的怨恨心理。这种心理在刚入监罪犯中普遍存在。他们或怨恨执法 者、被害者、证人、检举人,使自己成为囚犯;或怨恨自己 的同伙,自己作案不高明而落入法网;有的甚至还怨恨是家 庭逼自己走上了这条路等。当然,有的也怨恨自己的罪错。由于怨恨心理的阻碍,使他们对自己的犯罪认识不够深刻, 仇恨政府,改造态度不端正,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把管教民 警的依法管理教育误以为是故意跟他过不去。(3)、罪犯渴求自由的心理。渴求自由的心理是罪犯承受刑罚心理最强烈、最迫切的 心理

16、。这是因为:剥夺了自由使罪犯失去了很多(原有的地 位、荣誉、友谊和爱),失去了自由耽误了前程,带来了巨 大的痛苦。罪犯对自由的渴望表现在二个方面:近期目标是 争取从优待遇,扩大自由度;远期目标是争取减刑、假释早 日回归社会,重新成为自由公民。罪犯渴求自由心理会使他 们争取得到真正的自由,回归社会而积极改造。但罪犯渴求 自由的心理也会促使极个别罪犯为得到冒险自由而脱逃。除上述三种心理外,罪犯同处遇相联系的心理还存在消 极沮丧心理、虚荣心理、渴望了解社会心理等等。在服刑环 境、生活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其积极改造心理相对较为强烈。3、延续着原有的犯罪心理。虽然罪犯由于被捕判刑受到打击,但其犯罪心理不可

17、能 立刻消失,不可避免的带到监内来,有些罪犯还经常产生某 种犯罪需求和冲动。可是,由于监狱的严格监规,他们的犯 罪需求和冲动是无法满足的,其原有的犯罪心理因此转化为 某种反改造心理。主要表现在:(1)、抗拒改造心理。对于犯罪烙印很深、改造动机又很弱的罪犯来说,很容 易产生抗拒改造心理、不认罪服法心理、违法监规纪律心理 等等。部分这种罪犯仍然坚持敌对立场(犯罪立场观点), 不接受管理教育,违反监规纪律,抗拒劳动,经常拨弄是非, 甚至不惜自伤自残或故意制造病情来达到抗拒改造的目的。 少数罪犯为取得重新犯罪的条件,不惜孤注一掷,伺机脱逃。 如果逃得出去,便重操旧业;如果难以脱逃,便在监狱内重新犯罪,

18、抗拒改造。(2)、寻求代(补)偿性满足心理。在押罪犯中,尤其是那些惯犯、累犯,他们的犯罪心理 结构较稳定,犯罪定势已形成,犯罪体验深。改造使他们感 到压抑和难以忍受的情况之下,产生寻求代(补)偿性满足 心理。如监内同性恋(刑期长者尤甚);结成团伙,拉拢后 劲,打击先进;称王称霸;伪装改造等等,以此来获得心理 满足。四、在押罪犯在服刑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一)、服刑初期,指罪犯入狱后的前三个月至半年, 这是罪犯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时期。罪犯入狱初期,由于社会地位、社会环境的变化,对监 狱生活极不适应。疑惧、自卑绝望、徘徊苦闷、焦躁不安等 心理现象较严重。对前途悲观失望、苦闷、郁郁寡欢的心理 状态,

19、加剧了其心理偏执程度。服刑初期罪犯的心理特征主 要表现为:1、封闭压抑心理。新入狱的服刑人员大多数在社会上放荡不羁,我行我 素,被判刑入狱后,面对陌生环境、特殊的生活方式和人际 关系,由于对人和环境的陌生及对未来的忧虑,对服刑改造 的恐惧,表现为自我封闭心理严重,情绪低落,心事重重, 行为拘谨,极力掩饰自己的思想及行为表现,不与人多言语。封闭压抑的心态对服刑人员的心理和身体健康产生了较大 的负面影响。2、敏感多疑心理。由于担忧自己的犯罪给家庭造成影响和对未来前途的 茫然无措,以及部分服刑人员存有余、漏罪等问题,因此, 他们对自己周围和家庭发生的事情特别敏感、多疑,一有风 吹草动就会浮想联翩,心

20、理变化起伏特别大。如家庭探视次 数的减少,回信时间的长短,打亲情电话时家人的口气语调, 监狱里法院、检察院工作人员的出现,监狱民警的谈话语气 等,都会使他们心绪不宁,寝食难安,甚至发展为抗拒劳动、 打架、顶撞民警等异常行为。3、急于表现心理。新入狱的服刑人员,为了能在入狱之初给监狱民警留下 一个好的印象,为今后的服刑改造开个好头,大多数急于利 用一切机会表现自己,什么活都抢着干,什么事情都争着做, 部分服刑人员还会主动找民警谈话交流,表达自己的意愿, 希望能引起民警足够的注意和重视。4、急功近利心理。由于入狱初期的服刑人员认罪悔罪意识较差,身份意识 淡薄,其改造目的大多不是定位在重塑自我的远大

21、目标上, 而是满足于眼前多受奖励和减刑上,因而其功利改造心理严 重。(二)、服刑中期,指罪犯投入监狱改造半年以后,与 距离刑满释放前半年左右的时间。这个期间罪犯对监狱生活逐渐适应,情绪相对稳定的时 期。但这个时期又是罪犯良好的心理因素与成癖上瘾的犯罪 心理经常地、反复地进行斗争的时期。由于罪犯所处的是被 监管的地位,难以摆脱消极悲观的情绪。改造中期,罪犯突 出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嫉妒心理。服刑人员的嫉妒心理,是指服刑人员在 其改造中,由于其他服刑人员在才能、经济条件、自然状况、 管教民警的信任度、个人表现、家庭条件、技术水平、境遇 等方面比自己好,由此使之产生不满和怨恨的一种心理

22、现 象。具有这种状态的服刑人员,对其他服刑人员的优越状态1=1极欲排除和破坏,有一种强烈的难以抑制的憎恨的情感体 验。具有这种心理的服刑人员的基本特点是虚荣心较强,喜 欢表现自己,在任何方面都要超越别的服刑人员,表面上对 其他服刑人员较亲近,而内心却是冷酷无情,常以自我为中 心,喜欢窥测其他服刑人员的动静,心理活动极不平衡。嫉 妒心理如果极端发展,就会转变成为变态心理,严重的影响 改造。2、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尊,当外 在需求与个体的主观需求不相一致时,个人产生反感情绪, 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服刑人员的逆反心理,是服刑人员所处的监狱环境与服刑人员

23、的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这种心理 活动带有较强烈的抵触情绪。它是服刑人员对监狱环境条 件、监规纪律、行为规范和各项监管措施所产生的与行刑机 关的期望相悖的一种情绪状态和行为倾向。服刑中期,服刑人员的逆反心理表现形式主要有:违反 监狱规章制度与行为规范的服刑人员受到了处罚,不仅未被 其他服刑人员所儆戒,反而被视为英雄,有胆量;思想落后, 表现不好甚至有抗拒改造行为的服刑人员,反而在服刑人员 之中受到拥戴,享有较高的威信;诸如此类,除去一些服刑 人员原有的恶习和其他消极因素外,大多是逆反心理在作 怪。3、监狱人格。应该说,绝大多数罪犯都是带着不健康 的人格走进监狱的,进入监狱后,

24、由于监狱化过程的作用, 又使罪犯的人格出现退化、萎缩,甚至形成监狱人格,有的 已出现明显的变态。罪犯的这种人格变态,既不利于他们接 受改造,更是他们再社会化的障碍。(三)、服刑后期,指刑满前三个月至半年左右这段时 间。这个时期罪犯打破了中期阶段的情绪稳定,产生了与刑 满释放联系在一起的思想负担和这样那样的矛盾心理等等。 特别是刑释前几个月,不良心理状态及特征表现更为明显。1、解脱型心理。罪犯在服刑期间被强制接受改造,陌 生的环境、特殊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心理上一直压力较大。因 此,随着刑满出狱日期的一天天临近,这种心理上的压力也 会随之一天天减少。认为快熬到头了,该放松放松了。体现 在改造上表现为

25、对学习的忽视和对自身行为的放纵。还有一 部分功利型罪犯,曾获得记功、减刑奖励,一度是改造积极 分子,但一进入所谓的后期改造阶段,再次减刑无望时,便 产生了解脱心理。2、悲观型心理。罪犯在服刑后期,都或多或少的考虑 到亲友、社会的歧视,再就业的难度,常常为做生意无本钱、 打工太幸苦的不良情绪所困扰,思想压力较大,愁眉不展, 顾虑重重,于是就滋生了悲观心理。随着刑期的日益临近, 他们反而情绪越低落,消极对待改造,甚至采取不正当方式 来摆脱改造。比如有的用故意脱逃的方式,达到加刑后在监 狱长期呆下去的目的。3、浮躁型心理。服刑后期,尤其是刑满前几个月,大 部分罪犯由于渴望自由,思家念亲的意识陡然增长,甚至比 刚入狱时还要强烈。但因服刑时间和监狱特殊环境的限制, 这一愿望又不能立即实现。这一时期,如果没有外界正确、 及时的引导,在罪犯自我调控能力不强的情况之下,任其发 展,势必会产生浮躁心理:经常烦躁,爱发怒;作风散漫, 劳动懒散,对人民警察有抵触情绪。4、报复型心理。个别罪犯在改造期间,曾因违规违纪 等受过处理。对此,他们不但不从自身找原因,反而认为是 人民警察或者其他罪犯故意整人,于是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在服刑前期或者中期,该心态受到一定的压制,或者为了某 种目的,不敢表露。到了服刑后期,或者认为没有机会了的 情况之下,他们则可能会将这种意向付诸于行动。5、倦怠心理。服刑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