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腹针针刺的深度_第1页
论腹针针刺的深度_第2页
论腹针针刺的深度_第3页
论腹针针刺的深度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腹针具有:“失之毫米,差之千里”的影响经脉是运行气血的通道,其“深伏皮肉间,深而不见”,现代经络研究已证实经络 的客观存在,并证明经络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空间结构。腹针吸纳这一现代科 学成果并成功的运用于临床,将腹壁分为天、地、人三部,可通过针刺的不同深度达 到不同的经络层面而实现不同的治疗目的。其针刺深度分为一下3钟。1、浅刺:浅刺是将针刺入皮下。浅刺时,会对腹部的全息经络系统产生影响,病 人可以没有任何感觉,但针尖进入相应的深度时,治疗的相应病变部位的感觉会很快 改善。所谓“浅刺(天部)调筋骨”,指的是根据“神龟图”取穴。即选穴反映点在全 息影像中的投射点时,对局部的穴位进行浅刺,能达

2、到调整人体筋骨的目的的。临床 多用以解决头身肢体局部疾患,针对疾病的标,主治病程的短,病情急,邪在表的疾 病。2、中刺:将针具刺入腹部的脂肪中,会对腹部的经络系统产生影响,病人可以没 有任何感觉或有轻微的胀感。当针尖刺入相应的深度时,与病变部位相关的经脉会很 快发生变化。所谓“中刺(人部)调经脉”,指的是根据循经穴为主取穴,针刺时使用中刺方法。 通过调理这些经脉,能够发挥疏通经脉、活血化瘀、鼓舞气血运行的作用。如中脘穴, 浅刺可以治疗头面部疾病,中刺则发挥治疗胃脘部疾患的作用;又如关元穴,浅刺对 腰痛有良效,中刺可以补益肾阳、培补肾元。中刺主治病程长,邪在腠理的疾病。3、深刺:将针灸针刺入较深

3、的皮下组织中,即为深刺。深刺时,会对内脏系统产 生影响,病人可以有轻微的酸、麻、胀、痛的感觉。因为腹部的经络存在于腹壁的组 织中,所以深刺的深度应以患者的感觉为度,深刺时不能把针尖刺入腹腔内。所谓“深刺(地部)调脏腑”,取穴以任脉为主结合八卦理论,如天地针,引气归 元,采用深刺的方法治疗,可以达到调整脏腑的作用。“八廊”中每一廊的穴位都对主 脏腑有特别的指向性治疗作用,如心肾不交出现不寐、心悸、健忘、头晕耳鸣、腰膝 酸软等症状时,可用离廊与坎廊的穴位一一中脘和关元;如肝气不舒。克伐脾土,出 现肝木乘土之证,则可用巽廊、坤廊的穴位治疗一一左右上风湿点。深刺主治病程长, 邪在里,累及脏腑的疾病。调

4、脏腑的穴位一般深刺,治疗慢性病、疑难病,针对疾病 的本,以解决疾病的根本性病理变化。在甲乙经中腹部任脉、肾经和胃经三经相比,任脉的腧穴针深度最深,胃经 最浅。任脉在腹针疗法中常用的腧穴有:中脘、下脘、气海和关元,这四穴均与脏腑 有关,中脘和下脘与脾胃、心肺相关,气海和关元与肝肾有关,用于治疗脏腑疾病, 病位深,针刺也深;胃经在腹针疗法中常用的腧穴滑肉门和外陵与四肢有关,是气血 从脏腑到四肢经络的枢纽,故用于治疗四肢疾病,病位浅,针刺也浅。在龟型图中(即 先天经络),任脉所在部位与人体脊椎相对应,而胃经的滑肉门和外陵与人体的肩关节 和髋关节相对应。根据甲乙经中腹部任脉和胃经腧穴针刺规律可推测:在

5、腹针疗 法中治疗脊椎疾病针刺宜深,而治疗四肢病针刺应浅。根据腹针疗法的理论,人体的头身肢体和“神龟”的头身肢体一一对应。每个对 应的头身肢体的点,还可细分为不同的深度层次,对应着人体不同部位从前到后的不 同组织器官。如针刺除了深浅的不同,还有着上、下、左、右区域的不同。比如,针 刺“神龟”头部所在的中脘穴,除了浅刺治疗颜面、深刺治疗后枕外,穴位偏上治疗 前额、巅顶,偏下方治疗牙痛:偏左右则能治疗左颞、右颞、左眼、右眼、左耳、右 耳、左侧面颊、右侧面颊等等、在这个“天”部、浅的层次,针刺还有再进一步区分 深浅。比如,在“神龟”颈部所在的上脘穴来治疗人体颈部的疾患,浅刺,针效作用 于前颈部的甲状腺

6、;中刺,针刺作用于颈部中央的颈椎、椎间盘;深刺,针效作用于 后颈部的肌肉群。因此,往往同样的一组穴位可以依据进针的深浅不同而治疗多种疾 病。例如中脘穴,浅刺可以治疗头痛,中刺可以调理脾胃,深刺则能干预心与小肠。如此,薄氏腹部穴位的治疗范围得到了大大地拓宽,多层次、多区间地使用穴位,能 够更加灵活、便利地兼顾疾病的方方面面。一般病程较短或其邪在表的病,针刺天部 (即浅刺);病程虽长,未及脏腑或其邪在腠里的病,针刺人部(即中刺)。病程较长, 累及脏腑或其邪在里的病,针刺地部(即深刺)。但是,在运用时也有例外,如腰部的 疼痛,虽然病程短而往往采用针刺地部较容易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在临床应 用时

7、亦应灵活多变。根据经络分布呈左右对称性,而内脏器官在腹腔内虽然有序但并不对称,这样就 出现了腹穴穴性的双重性(任脉经穴除外),即浅刺或中刺左右同名的穴位时,影响相 同的外周系统,因左右穴位影响的内脏神经及周围组织之间的不同而影响不同的外周 或内脏。在针刺时使用天、地、人三部针刺法,可根据病情的轻重、病位的深浅,去 调节不同的外周或内脏系统,使腹针疗法成为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综合治疗体系。用传统针刺法时,首先须体会不同肌肉层次的手感和反应。以胃区人脉线上穴位 为例,局部解剖结构为:皮肤,皮下,腹浅筋膜,腹白线(此层主要在人脉线上,组 织比较致密,血管神经分布很少),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层(脐以上

8、此层不甚显著) 和腹膜壁层。针刺深度应限制在腹膜壁层以上的各组织之中,此时即使未出现针感或 针感不强,也只应在腹壁各层间缓慢提插捻转,或停针候气后,再行操作。腹部针感 特点是:当针尖入肌层后,即有沉重之感,略加操作,便现酸胀,如深刺至腹膜壁层, 患者即感疼痛,呈向外放射样刺痛。医者手感,如针尖触及一坚韧之膜,不宜再深刺, 可轻轻作小幅度提插,略略将针推出0.1寸左右。腹针疗法提出“疾病有浮沉,针刺有浅深”便是要求针刺的深度必须根据疾病的 病位进行判定,根据病变发生的病位决定针刺的深浅。由于腹壁的分层局部解剖结构 各不相同,不同层面分布着腹部的不同经络系统,因此,针刺的深度会影响不同的腹 部经络系统,影响的外周系统亦有明显的不同。一般而言,当腹穴浅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