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会计内部资料-中级会计考试笔记(三)_第1页
上元会计内部资料-中级会计考试笔记(三)_第2页
上元会计内部资料-中级会计考试笔记(三)_第3页
上元会计内部资料-中级会计考试笔记(三)_第4页
上元会计内部资料-中级会计考试笔记(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元会计-中级会计考试笔记第七章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Part1: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考点: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1.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包括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从事经营活动的其他组织;但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法,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2.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1)划分标准及纳税义务企业类型划分标准纳税义务居民企业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全面纳税义务就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纳税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非居民企业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

2、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企业有限纳税义务就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纳税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就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纳税(2)所得来源地所得类型来源地的确定销售货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提供劳务所得按照劳务发生地确定转让财产所得不动产转让所得按照不动产所在地确定动产转让所得按照转让动产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按照被投资企业所在地确定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利息所得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或者按照负担、支

3、付所得的个人的住所地确定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Part2:企业所得税的“计算”考点1:收入总额(P389)(一)概述1.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2.企业取得收入的货币形式,包括现金、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以及债务的豁免等。3.企业以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4.除有特殊规定采用收付实现制外,企业收入一般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二)销售货物收入1.销售货物收入,是指企业销售商品、产品、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其他存货取得的收入。考虑销售货物收入,应当注意将价外费用、视同销售收入一并计入。2.不同销售方

4、式下收入的确认时间(1)企业销售商品确认收入实现的一般规则(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商品销售合同已经签订,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对已售出的商品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实施有效控制;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已发生或将发生的销售方的成本能够可靠地核算。(2)销售商品采用托收承付方式的,在办妥托收手续时确认收入。(3)销售商品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货物发出的当天;但生产销售生产工期超过12个月的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等货物,为收到预收款或者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4)

5、销售商品需要安装和检验的,在购买方接受商品以及安装和检验完毕时确认收入;如果安装程序比较简单,可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5)销售商品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的,在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或者收到全部或者部分货款的当天;未收到代销清单及货款的,为发出代销货物满180天的当天。(6)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无书面合同或者书面合同没有约定收款日期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7)采取产品分成方式取得收入的,

6、按照企业分得产品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其收入额按照产品的公允价值确定。3.特殊销售方式下的收入确认规则(1)售后回购符合销售收入确认条件:销售的商品按售价确认收入,回购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有证据表明不符合销售收入确认条件(如以销售商品方式进行融资):收到的款项应确认为负债,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的,差额应在回购期间确认为利息费用。(2)以旧换新销售商品应当按照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确认收入,回收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增值税纳税人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货物,应按新货物的同期销售价格确定销售额。但是,对金银首饰以旧换新业务,应按照销售方实际收取的不含增值税的全部价款征收增值税。(3)各类型折扣的税务

7、处理折扣类型目的税务处理商业折扣促进商品销售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现金折扣鼓励尽早付款按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作为财务费用扣除销售折让因售出商品质量不合格等原因而作出的减让企业已经确认销售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折让的,应当在发生当期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4)对于企业买一赠一等方式组合销售商品的,其赠品“不属于捐赠”,应按各项商品的价格比例来分摊确认各项收入,其商品价格应以公允价格计算。(三)提供劳务收入1.一般情况按完工进度(完工百分比)法确认(1)企业在各个纳税期末,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应采用完工进度(完工百分比)法

8、确认提供劳务收入。(2)企业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以及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或者提供其他劳务等,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按照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2.特殊情况(1)对商品销售附带安装的,安装费在商品销售实现时确认收入。(2)广告宣传费宣传媒介的收费,应在相关的广告或商业行为出现于公众面前时确认收入;广告的制作费,应根据制作广告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3)包含在商品售价内可区分的服务费,在提供服务的期间分期确认收入。(4)艺术表演、招待宴会和其他特殊活动的收费,在相关活动发生时确认收入;收费涉及几项活动的,预收的款项应合理分配给每项活动,分别确认收

9、入。(5)会员费对只取得会籍而不享受连续服务的,在取得会费时确认收入;一次取得会费而需提供连续服务的,其会费应在整个受益期内分期确认收入。(6)特许权费属于提供设备和其他有形资产的特许权费,在交付资产或转移资产所有权时确认收入;属于提供初始及后续服务的特许权费,在提供服务时确认收入。(7)长期为客户提供重复的劳务收取的劳务费,在相关劳务活动发生时确认收入。(四)转让财产收入1.转让财产收入,是指企业转让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债权等财产取得的收入。2.股权转让收入(1)企业转让股权收入,应于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确认收入的实现。(2)转让股权收入扣除为取得该股权所发生

10、的成本后,为股权转让所得;企业在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不得扣除被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等股东留存收益中按该项股权所可能分配的金额。(五)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1.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按照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2.被投资企业将股权(票)溢价所形成的资本公积转为股本的,不作为投资方企业的股息、红利收入,投资方企业也不得增加该项长期投资的计税基础。(六)利息收入利息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七)租金收入1.租金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2.如果交易合同或协议中规定租赁期限

11、跨年度,且租金提前一次性支付的,出租人可对上述已确认的收入,在租赁期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关年度收入。(八)特许权使用费收入1.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是指企业提供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而取得的收入。2.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特许权使用人应付特许权使用费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九)接受捐赠收入接受捐赠收入,按照实际收到捐赠资产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企业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的,捐赠企业代为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应计入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十)其他收入其他收入,包括企业资产溢余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入、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

12、项、债务重组收入、补贴收入、违约金收入、汇兑收益等。考点2:企业所得税的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一)不征税收入1.财政拨款;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3.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二)免税收入1.国债利息收入。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免税,但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3.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免税,但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

13、得的投资收益。如果股息、红利收入来自非上市居民企业,不论持股时间长短,给予免税;如果股息、红利收入来自上市居民企业,则持股12个月以上,方给予免税待遇。4.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取得的特定收入。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免于征税,但不包括非营利组织从事营利性活动取得的收入。【不征税收入VS免税收入】(1)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均不应计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2)不征税收入,是不应列入征税范围的收入,不属于应税收入;免税收入则是纳税人应税收入的组成部分,只是国家出于特殊考虑给予税收优惠,在一定时期有可能恢复征税。(3)企业的不征税收入对应的费用、折旧、摊销一般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免税收入对应

14、的费用、折旧、摊销一般可以税前扣除。考点3: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项目(P395)(一)总述1.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概览项目基本内容成本销售成本、销货成本、业务支出以及其他耗费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税金(1)不得扣除“2税”: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2)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在当期扣除“6税1费”: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出口关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等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3)计入管理费用在当期扣除“4小税”:房产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4)

15、计入相关资产成本,以后分摊扣除车辆购置税、契税、进口关税、耕地占用税损失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呆账损失,坏账损失,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其他支出除上述项目之外,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支出2.禁止扣除项目(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2)企业所得税税款;(3)税收滞纳金;(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VS违约金、罚息);(5)除国家规定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可以按规定比例扣除外,其他捐赠性支出一律不得在税前扣除;(6)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各种非广告

16、性质的赞助支出;(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8)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9)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其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取得的各项免税收入所对应的各项成本费用,除另有规定外,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二)与人员报酬、福利等直接相关的重要扣除项目1.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2.企业发生的合理劳动保护支出,准予扣除。3.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

17、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4.补充保险(1)企业为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以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予扣除。(2)除企业依照国家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费外,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5.“三费”(1)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2)

18、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3)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三)与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重要扣除项目1.业务招待费支出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销售(营业)收入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租金收入、视同销售收入等,即会计核算中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以及会计上不确认收入但所得税上视同销售的收入,但不包括“营业外收入”和“投资收

19、益”。(注:对从事股权投资业务的企业,其从被投资企业所分配的股息、红利以及股权转让收入,可以按规定的比例计算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2.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3.公益性捐赠(1)公益性捐赠,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纳税人直接向受赠人的捐赠不允许扣除。(2)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4.利息费用(1)准予

20、据实扣除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2)不得超过限额扣除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5.借款费用(1)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2)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应当计入资产成本,不得单独作为财务费用扣除。6.损失(1)损失额的确定企业发生的损失,减除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后的余额(净损失),依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扣除。企业存货因非正常损失而不能从增值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

21、,应视同企业财产损失,准予与存货损失一并在税前扣除。(2)企业已经作为损失处理的资产,在以后纳税年度又全部收回或者部分收回时,应当计入当期收入。7.企业参加财产保险,按照有关规定缴纳的保险费,准予扣除。8.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企业依照有关规定提取的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准予扣除;上述专项资金提取后改变用途的,不得扣除。9.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企业类型基数比例财产保险企业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后的余额15%人身保险企业10%其他企业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不含交易双方及其雇员、代理人和代表人等)所签订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的收入金额5%上元会计内部分享详细可以百度搜索上

22、元会计,点击进去官网了解更多资料!10.租赁费(1)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租赁期限均匀扣除;(2)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规定构成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价值的部分应当提取折旧费用,分期扣除。考点4:企业资产的税务处理固定资产(P401)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准予扣除。项目具体规定不得计算折旧扣除的固定资产(1)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2)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3)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4)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5)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6)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23、7)其他不得计算折旧扣除的固定资产项目具体规定计税基础外购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自行建造以竣工结算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融资租入(1)约定付款总额以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2)未约定付款总额租赁合同未约定付款总额的,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盘盈以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为计税基础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改建除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和租入的固定资产以外的其他固定资

24、产,以改建过程中发生的改建支出增加计税基础项目具体规定折旧的计算方法直线法计算折旧的时间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预计净残值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折旧年限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主要有:(1)房屋、建筑物,为20年(2)生产设备,为10年(3)汽车,为4年(4)电子设备,为3年考点5:企业资产的税务处理其他资产(P403)(一)生产性生物资产1.计税基础(1)外购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以购买价款和

25、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2)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2.最低折旧年限(1)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为10年;(2)畜类生产性生物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为3年。(二)无形资产1.下列无形资产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1)自行开发的支出已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无形资产;(2)自创商誉;(3)与经营活动无关的无形资产;(4)其他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的无形资产。2.外购商誉的支出,在企业整体转让或者清算时,准予扣除。3.计税基础(1)外购的无形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

26、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2)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以开发过程中该资产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3)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4.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三)长期待摊费用1.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2.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3.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支出:(1)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

27、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2)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4.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四)投资资产1.企业对外投资期间,投资资产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2.企业在转让或者处置投资资产时,投资资产的成本,准予扣除。(五)存货1.企业使用或者销售存货,按照规定计算的存货成本,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2.企业使用或者销售的存货的成本计算方法,可以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中选用一种;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六)资产损失企业发生符合规定的资产损失(实际发生的、与取得应税收入有关的),应在

28、按税法规定实际确认或者实际发生的当年申报扣除,不得提前或延后扣除。1.企业实际发生的资产损失按税务管理方式,可分为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和须经税务机关审批后才能扣除的资产损失。下列资产损失,属于由企业自行计算扣除的损失:(1)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因销售、转让、变卖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存货发生的资产损失;(2)企业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3)企业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4)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发生的资产损失;(5)企业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证券交易所、银行间市场买卖债券、股票、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6)其他经国家税务总局确认

29、不需经税务机关审批的其他资产损失。2.企业货币资产损失,包括现金损失、银行存款损失和应收(预付)账款损失等;企业非货币资产损失,包括存货损失、固定资产损失、在建工程损失、生物资产损失等。3.应收款项损失(1)逾期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中,单笔数额较小、不足以弥补清收成本的,由企业作出专项说明,对确实不能收回的部分,认定为损失;(2)逾期3年以上的应收款项,企业有依法催收磋商记录,确认债务人已资不抵债、连续3年亏损或连续停止经营3年以上的,并能认定3年内没有任何业务往来,可以认定为损失。4.企业由于未能按期赎回抵押资产,使用抵押资产被拍卖或变卖,其账面净值大于变卖价值的差额部分,依据拍卖或变卖证明,

30、认定为资产损失。考点6: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P416)我国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方式多样,包括直接减免税、低税率优惠、税额减免抵免、减计收入、免税收入、加计扣除、加速折旧、投资抵免、弥补亏损等。(一)免税收入1.国债利息收入。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免税,但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3.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免税,但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4.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取得的特定收入。(二)减免税

31、所得1.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2.三免三减半政策(1)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经营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1年至第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4年至第6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但是,企业承包经营、承包建设和内部自建自用上述项目的,不得享受上述企业所得税优惠。(2)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1年至第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4年至第6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3.农、林、牧、渔业

32、减、免税所得(1)企业从事下列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中药材的种植;林木的培育和种植;牲畜、家禽的饲养;林产品的采集;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远洋捕捞。(2)企业从事下列项目的所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海水养殖、内陆养殖。(三)低税率优惠1.小型微利企业(1)凡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2)自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万元(含10万元)的

33、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2015年新增)2.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3.非居民企业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情形(1)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2)在中国境内设立了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中国境内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所得。(四)加计扣除1.“三新”研究开发费用“三新”研究开发费用,是指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1)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

34、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2)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该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在税前摊销。2.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五)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六)减计收入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

35、七)抵免应纳税额1.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2.企业购置上述专用设备在5年内转让、出租的,应当停止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并补缴已经抵免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八)加速折旧1.企业所得税法的基本规定(1)企业的下列固定资产可以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2)采用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法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

36、或者年数总和法。2.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2015年新增)(1)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情形所有行业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所有行业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专门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6大行业”的小型微利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研发和生产经营共用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2)可采用缩短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情形所有行业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专门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6大行业”的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不符合

37、上述一次性扣除规定的。“6大行业”指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企业外购的软件,凡符合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可以按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进行核算,其折旧或摊销年限可以适当缩短,最短可为2年。4.集成电路生产企业的生产性设备,其折旧年限可以适当缩短,最短可为3年。考点7: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P434)1.居民企业的纳税地点居民企业以企业登记注册地为纳税地点;但登记注册地在境外的,以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为纳税地点,另有规定的除外。2.纳税期限(1)企业所得税按纳

38、税年度计算,分月或者分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2)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15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3)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4)企业在纳税年度内无论盈利或者亏损,都应当依照规定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告和税务机关规定应当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考点8: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的计算(P413)(一)应纳税所得额1.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2

39、.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1)纳税调整增加额在计算会计利润时已经扣除,但税法规定不能扣除的项目金额;在计算会计利润时已经扣除,但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的部分;未计或者少计的应税收益。(2)纳税调整减少额弥补以前年度(5年内)未弥补的亏损额;允许加计扣除的费用;减税或者免税收益。(二)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基本税率为25%)-减免税额-抵免税额Part3:其他考点1:以前年度亏损的弥补(P419)企业某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可以用下一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年度的所得不足以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考点2:企业取得境外所得计税时

40、的抵免(P414)1.5年企业取得的下列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可以从其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抵免限额为该项所得依法计算的应纳税额;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以在以后5个年度内,用每年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后的余额进行抵补:(1)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应税所得;(2)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取得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应税所得。2.抵免限额(1)抵免限额应当“分国不分项”计算。(2)计算公式抵免限额境外某国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的我国税率考点3:企业所得税的源泉扣缴(P426)1.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

41、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就其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应缴纳的所得税,实行源泉扣缴,以支付人为扣缴义务人。2.应纳税所得额(1)上述非居民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2)上述非居民企业取得的转让财产所得,以收入全额减除财产净值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3.扣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征收率(10%)4.扣缴义务人未能履行扣缴义务扣缴义务人未依法扣缴或者无法履行扣缴义务的,由纳税人在所得发生地缴纳;纳税人未依法缴纳的,税务机关可以从该纳税人在中国境内其他收入项目的支付人应付的款项中,追缴该纳税人的应纳税款。第八章 相关法律

42、制度Part1: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考点1:概述(P441)1.企业国有资产,是指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2.出资人职责代表机构国务院所确定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家出资企业、重要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领域的国家出资企业,由国务院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的国家出资企业,由地方人民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3.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1)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所设立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的授权,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2)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可以授权其他部门、机构代表本级人民政

43、府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例如,国家财政部等有关部门是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务院对金融类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3)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代表出资人享有出资者权利,包括依法享有资产收益权、参与重大决策权、选择管理者和出资人其他权利。考点2: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的任免(P445)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任免或者建议任免国家出资企业的下列人员:1.任免国有独资企业的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2.任免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监事会主席和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监事。3.向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的股东会、股东大会提出董事、监事人选。4.国

44、家出资企业中应当由职工代表出任的董事、监事,依法由职工民主选举产生。考点3:对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的兼职限制(P445)1.未经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同意,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在其他企业兼职。2.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同意,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在经营同类业务的其他企业兼职。3.未经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同意,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长不得兼任经理。4.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同意,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董事长不得兼任经理。5.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考点4:重大事项的管理(P446)重要国独一般国独重要国控一般国控合并、分立、解散、申请破产

45、、改制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决定本级人民政府批准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决定增减注册资本、发行债券、分配利润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决定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决定进行重大投资、为他人提供大额担保、转让重大财产、进行大额捐赠国有独资企业由企业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国有独资公司由董事会决定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决定考点5:与关联方的关易(P447)企业国有资产法所称的“关联方”,是指本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近亲属,以及这些人员所有或者实际控制的企业。国家出资企业的关联

46、方,不得利用与国家出资企业之间的交易,谋取不当利益,损害国家出资企业利益:1.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不得无偿向关联方提供资金、商品、服务或者其他资产,不得以不公平的价格与关联方进行交易。2.未经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同意,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不得有下列行为:(1)与关联方订立财产转让、借款的协议;(2)为关联方提供担保;(3)与关联方共同出资设立企业;(4)向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其近亲属所有或者实际控制的企业投资。3.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与关联方的交易,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委派的股东代表,依法行使权利。公司董事会对公司与关联方的交易作出决议时,该

47、交易所涉及的董事不得行使表决权,也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表决权。考点6:董监高违规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法律责任(P448)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规定:1.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被免职的,自免职之日起5年内不得担任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2.造成国有资产特别重大损失,或者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终身不得担任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Part2: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考点1:反垄断法律制度(P458)(

48、一)滥用市场支配地位1.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因素认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应当依据下列因素:(1)该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以及相关市场的竞争状况;(2)该经营者控制产品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的能力;(3)该经营者的财力和技术条件;(4)其他经营者对该经营者在交易上的依赖程度;(5)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难易程度;(6)与认定该经营者市场支配地位有关的其他因素。2.市场支配地位的推定标准(1)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1/2的,即可推定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2)对于多个经营者可能共同拥有市场支配地位的情况,两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2/3的,或三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

49、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3/4的,这些经营者被推定为共同占有市场支配地位。同时,对于多个经营者被推定为共同占有市场支配地位时,其中有的经营者市场份额不足10的,不应当推定该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3.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1)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的行为;(2)掠夺性定价: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3)拒绝交易: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的行为;(4)独家交易: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

50、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的行为;(5)搭售: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的行为;(6)差别待遇: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设定不同的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的行为。4.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法律责任经营者违反反垄断法的规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1以上10以下的罚款。(二)垄断协议垄断协议行为,是指经营者为限制竞争而达成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一致的行为。根据参与联合的经营者所处的产业链环节是相同(产业链同一环节)还是相续(产业链上下环节),可分为横向垄断协议行为和纵向垄断协议

51、行为。1.横向垄断协议(1)固定价格:处于产业链同一环节的经营者,协同一致确定、维持或者改变价格的行为。(2)划分市场:处于产业链同一环节的经营者,协同一致限定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的行为。(3)联合抵制:处于产业链同一环节的经营者,协同一致拒绝与特定交易相对人交易的行为。(4)不当技术联合:处于产业链同一环节的经营者,协同一致以排除或限制竞争为目的,制定技术标准,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等行为。2.纵向垄断协议(1)固定转售价格:在同一产业链中上一环节的经营者,通过协议确定下一环节经营者的销售价格的行为。(2)限定转售最低价格:在

52、同一产业链中上一环节的经营者,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通过协议确定下一环节经营者销售价格的行为。3.豁免经营者能够证明所达成的协议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免于处罚:(1)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的;(2)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统一产品规格、标准或者实行专业化分工的;(3)为提高中小经营者经营效率,增强中小经营者竞争力的;(4)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救灾救助等社会公共利益的;(5)因经济不景气,为缓解销售量严重下降或者生产明显过剩的;(6)为保障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正当利益的;(7)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4.法律责任(1)经营者违反反垄断法的规定,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的

53、,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1以上10以下的罚款;尚未实施所达成的垄断协议的,可以处50万元以下的罚款。(2)行业协会违反反垄断法的规定,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处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可以依法撤销登记。(三)经营者集中1.申报标准经营者集中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商务部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1)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2)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

54、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2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2.经营者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豁免申请):(1)参与集中的一个经营者拥有其他每个经营者50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者资产的;(2)参与集中的每个经营者50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者资产被同一个未参与集中的经营者拥有的。3.审查结果(1)禁止的决定经营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主管机关应当作出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2)许可的决定经营者能够证明该集中对竞争产生的有利影响明显大于不利影响,或者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主管机关可以作出对经营者

55、集中不予禁止的决定。对不予禁止的经营者集中,主管机关可以决定附加减少集中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的限制性条件。4.法律责任经营者违反反垄断法的规定实施集中的,由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实施集中、限期处分股份或者资产、限制转让营业以及采取其他必要措施恢复到集中前的状态,可以处50万元以下的罚款。(四)行政性垄断1.行政性垄断的类型(1)行政性强制交易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违反法律规定,限定或者变相限定经营者、消费者经营、购买、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2)行政性限制市场准入对外地商品设定歧视性收费项目、实行歧视性收费标准,或者规定歧视性价格;对外地商品规定与本地同类商品不同的技术要求、检验标

56、准,或者对外地商品采取重复检验、重复认证等歧视性技术措施,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采取专门针对外地商品的行政许可,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设置关卡或者采取其他手段,阻碍外地商品进入或者本地商品运出;滥用行政权力,排斥或限制外地经营者参加本地招标投标;妨碍商品和服务在地区之间自由流通的其他行为;滥用行政权力,采取与本地经营者不平等待遇等方式,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经营者在本地投资或者设立分支机构。(3)行政性强制经营者限制竞争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违反法律规定,强制经营者从事反垄断法所禁止的排除或者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例如,强制本地区、本部门的企业合并,或者通过经营者控制组建企业集团,强制经营者通

57、过协议等方式固定价格、划分市场、联合抵制等)。2.法律责任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实施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由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向有关上级机关提出依法处理的建议。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五)反垄断法的执行和适用1.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和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如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改委)共同承担反垄断职责,是反垄断法的执行主体。2.反垄断法执行主体为履行职责可采取的措施包括:检查权、询问权、资料调阅复制权、查封和扣押证据权、账户查询权等。3.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适用反垄断法;中华人民共

58、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反垄断法。考点2: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P465)1.欺骗性标示行为(1)仿冒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2)虚假陈述虚假陈述的方式包括在包装、装潢或者广告中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2.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59、(1)以偷盗、利诱、胁迫等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偷盗、利诱、胁迫等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4)第三人明知上述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3.诋毁商誉行为(1)诋毁商誉行为,是指经营者传播有关竞争对手的虚假信息,以破坏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的行为。(2)诋毁商誉的构成作为竞争行为的诋毁商誉,其行为主体是经营者。诋毁商誉行为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总之存在主观过错。诋毁商誉行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经营者采取捏造、散布虚伪事

60、实,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行为。4.回扣(商业贿赂)(1)商业贿赂行为的主体,包括行贿主体和受贿主体。(2)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账。5.不当附奖赠促销行为(1)经营者采用抽奖式的附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的;(2)经营者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的;(3)经营者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商品的。Part3:专利法律制度考点1:专利权的客体(P474)1.专利权的客体(发明创造)(1)专利权的客体,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2)授予专利权的发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