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CoT 和ISSR 分析_第1页
龙眼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CoT 和ISSR 分析_第2页
龙眼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CoT 和ISSR 分析_第3页
龙眼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CoT 和ISSR 分析_第4页
龙眼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CoT 和ISSR 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龙眼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CoT 和ISSR 分析论文关键词:龙眼,遗传多样性龙眼(DimocarpuslonganaLour.)是无患子科(Sapindaceae)龙眼属植物,是热带、亚热带重要果树。在我国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海南及台湾等地都有大面积种植。龙眼原产于我国的广西、云南、海南和越南北部,中国2021年Collard和Mackill在水稻上提出一种基于SPAR的新的目的基因分子标记方法,即SCoT分子标记。其具有多态性丰富、操作简单、本钱低廉、引物可以通用等特点,并且能有效的产生与性状联系的标记,有利于辅助育种。ISSR分子标记是ZIETKIEWICZE等提出的一项基于

2、微卫星序列的DNA分子标记技术。它结合了RAPD和SSR的优点,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多态性,其产物多态性丰富、模板需要用量少、操作简单等特点。长期以来,研究人员主要运用形态学等植物学特征特性对龙眼资源进行分类研究。虽然近年来国内外在运用分子标记对龙眼资源进行分类研究已有不少报道,但主要局限于栽培品种上。研究实生龙眼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报道较少。为此,本实验借助SCoT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主要以中越边境中国境内实生龙眼和引入我国的越南、泰国龙眼资源为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评价。旨在为搞清其遗传多样性程度及其变异情况,为实生龙眼和国外龙眼资源的开发利用打下根底。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试验

3、于2021年8月-2021年10月在广西作物遗传改进重点实验室进行。供试材料为37份龙眼种质,其中云南10份材料主要采自云南热带作物研究所;越南种质7份和泰国种质6份及四季蜜、龙荔采自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广西地区种质11份均来源于各材料的原产地具体见表1。取样试材为幼嫩叶片,置于液氮中运回实验室放在-80的超低温冰箱中备用。试验试剂10 xbuffer(含Mg)、dNTPs、TaqDNA聚合酶等购自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效劳。1.2试验方法1.3数据分析方法根据分子标记的迁移率及其有无,统计所有的二元数据。按条带有或无赋值,有条带的记为1;,无条带的记为0;,缺失记为9;,记录清晰、稳定的

4、扩增带输入计算机。采用NTsys2.10软件计算进行遗传相似性系数计算,在遗传相似系数矩阵的根底上,用UPGMA方法对37份材料进行聚类分析,同时进行主坐标分析检验聚类结果。2结果与分析2.1试验材料指纹图谱的建立从76个SCoT引物中筛选到扩增效果好的12条引物,对供试的37份材料进行PCR扩增与检测,共扩增出127个DNA位点,其中108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占总位点的85.04,说明供试的样品遗传多样性比拟丰富。每条引物可扩增出S-16条带,平均扩增10.58条带(表2)。产物条带在150-2100bp都有分布。建立37份材料的SCoT指纹图谱,局部引物的扩增结果见图1a。用15对ISSR引

5、物在供试的37份样本进行扩增,共扩增出117个基因位点,每对引物检测出5-12个等位基因,平均7.8个,检测等位基因数最多的是引物UBC810,最少的是引物UBC881。其多态性位点的扩增片段大小为300-2000bp图1b,多态位点93个,占总条带的79.5%。比拟ISSR和SCoT扩增的平均条带数和多态性条带比率,均为SCoT标记多于ISSR分子标记。2.1SCoT标记聚类分析按UPGMA方法构建了亲缘关系树状图图2a。由图可见,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72的水平上,将37份材料分为6组,其中四季蜜归为第1组。越南V2为第四组,云南-9为第5组,龙荔为第6组。剩余30份材料归为2组。第2组在

6、遗传相似系数为0.748水平有分为5个亚组,将其它32份材料分为6组。四季蜜为第1组,云南-5为第3组,那陈2份材料,崇左2份材料及龙州1份材料和越引-1,依登为第4组。云南-1、2、11为第5组。龙荔为第6组。其余材料为第2组。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27时将第2组分为5亚组。云南-3为第1亚组。V2为第4亚组。苗翘及泰国-1、2为第5亚组。2.3SCoT和ISSR标记综合分析把SCoT和ISSR两种标记分析的数据综合后,37份材料的聚类分析结果如图3a所示,在相似系数0.715水平上,除云南-5外,可以将36分材料划分为6大类群。栽培品种四季蜜为第1组。云南-8、9为第3组,云南-1、2、1

7、1为第4组。云南-3、4为第5组。龙荔为第6组。其余材料为第2组。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45是将第2组分为5亚组。云南-6、7、10和灵山6份材料为第1亚组。越南的7份材料和泰国依登为第2亚组。进行主坐标分析(图3b),所反映的结果与UPGMA聚类分析结果相似。第一、第二、第三主坐标奉献率分别为8.42%、7.40%和6.56%。3讨论3.1SCoT和ISSR分子标记结果比拟本实验用12条多态性好的SCoT引物,平均每条扩增10.58条带,共扩增出127个DNA位点,其中108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占总位点的85.04,说明供试的样品遗传多样性比拟丰富。另外本试验选用的15条多态性高的ISSR引物

8、,平均每条引物扩增7.8条带。平均多态率到达79.5。显示了ISSR标记的高效性。从聚类图中可以看出,无论是SCoT分子标记还是ISSR分子标记数据的聚类图根本可以将供试材料分开。两种结果虽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结果大致相同。说明SCoT和ISSR分子标记是进行龙眼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和亲缘关系分析中的有效工具。如果将两种标记方法综合分析,这样将进一步缩小了单一标记的误差,取得更加准确的实验结果。3.2龙眼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3.3特殊种质对四季蜜的起源,大局部研究者抱审慎态度,因此一直没有可靠定论。本实验的SCoT分子标记结果显示四季蜜与云南-10亲缘关系最近,而ISSR分子

9、标记结果显示四季蜜与云南-7的遗传相似系数最高,将两种分子标记的数据综合进行分析,结果四季蜜与龙州-1遗传相似系数最高,为0.734,其次云南-10相似系数为0.732。因此,本实验结果认为四季蜜可能起源于云南。这与钟伟等研究结果不一致。要进一步确认热带龙眼及四季蜜的起源,还需采集更多代表基因型与分子标记技术相结合进行研究。龙荔与龙眼是同属不同种的近缘种,且为半野生种。本实验分析发现,龙荔与泰国依登和苗翘亲缘关系最近,但相似系数都没有大于0.700。SCoT分子标记聚类图中龙荔并不是在遗传相似系数最低的时候分开的,这可能是由于SCoT分子标记能产生与性状联系的特点有关。4结论利用SCoT和IS

10、SR分子标记技术对国内外龙眼种质资源DNA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两种分子标记都可以把37份龙眼材料区分开,可以作为龙眼分类的有力工具。UPGMA聚类分析说明,中国的龙眼种质遗传多样性较高,泰国和越南较低。致谢:本文对材料收集过程给予帮助的云南农业科学院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黄家雄研究员和其他专家,谨此一并致谢。参考文献1 QIU Wu-ling, ZHANG Hui-zhi. Chinese fruit tree Annals. Longan and zhbfriend Volume.2 LI Yong-qing. An investigation on wild longan (Dimocar

11、pus longana Lour. )in Yunnan3 KE Guan-wu, WANG Chang-chun, TANG Zi-fa. Palynological studies on the 0riginz of5 XIONG Fa-qian, CHEN Zhong-liang, PAN Ling-hua, ZHUANG Wei-jian. Start codon target6 ZIETKIEWICZ E, RAFALSKI A ,LABUDA D. Genome fingerprinting by simple sequence repeart (SSR) anchored pol

12、ymerase chainreaction amplification .Genomics, 1994, 20 : 176-183.7 CHEN Hu, HE Xin-hua, PAN Jie-chun, ZHU Jian-hua. Advances on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8 Yuanli Wu, Ganjun Yi, Birong Zhou, Jiwu Zeng, Yonghong Huang. The advancement of researchon litchi and longan germplasm resources in China . Scie

13、ntia Horticulturae114 (2007) 143-150.9 ZHONG Feng-lin, PAN Dong-ming, LIN Lin, GUO Zhi-xiong, LI Kai-tuo, WANG Jiang-bo. Advances in the genetic relation ship of longan germplasmresources. Subtropical Agriculture Research, 2007,3(3): 175-179.10 ZHONG Feng-lin,LIN Lin, PAN Dong-ming, GUO Zhi-xiong, Z

14、HENG Cheng-li, ZENGChang-ming, LAN Zhi-fu. AdVances in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of Longan GermpIasm Resources. Journal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Botany 2007,15(6):554-558.11 CHEN Hu, HE Xin-hua, LUO Cong, GAO Mei-ping, ZHU Jian-hua. The optimization of SCoT-PCR system of Longan (Dimocarpus longan)

15、.Genomics and Applied Biology,2021, 28:970-974.13 XU Qi-zhi, LI-Tao, CHEN Xiu-ping, XU-Xiudan, CHEN-Liang, ZHENG Shao-qiu. RAPD Analysis on 24 Longan Germplasm Resources .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2021, 47(2): 20-30.14 YI Gan-jun, TANG Wei-ping, HUO He-qiang, ZHANG Qiu-ming, LI

16、Jian-guang, ZHOU Bi-rong. Studies on the genetic diversity and relationship of longan cultivars by APLP analysis.Acta Horticultural Sinica.2003,30(3): 272-27615 GAO Hui-ying, JIANG Fan, CHEN Xiu-ping, ZHENG Shao-qiu.Random amplification16 ZENG Li-hui, HONG Zi-tong, LIN Wen-zhong, ZHENG Jin-shui, WU

17、Shao-qiu. ISSR analysis of germplasm in longan.Journal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2021,38(3):17 ZHONG Feng-lin, PAN Dong-ming, GUO Zhi-xiong, LIN Lin, LI Kai-tuo. RAPD analysis of longan germplasm resources.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07,23(7):558- 563.18 PENG Hong-xiang, LI Dong-bo, ZHU Jian-hua, LI Jiang-zhou, CAO Hui-qing, PAN Li-mei.19 ZHONG Wei, LIN Xiao-dong, ZHU Fang-de, ZHENG Li-xia, WU Ding-yao, HUANG Shang -zhu. Analysis of Genetic Diff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