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规范与写作学习培训课件_第1页
公文规范与写作学习培训课件_第2页
公文规范与写作学习培训课件_第3页
公文规范与写作学习培训课件_第4页
公文规范与写作学习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公文规范与写作 公文即公务文书。公文是历代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专用于处理公共事务的文体。这一文体比其他任何种类的文体要复杂得多,它由不同历史阶段(或时期)的不尽相同的多个文种组成,形成一个体系。 在公务处理中选择什么样的文种,是由公务活动的目的、行文主体的职权及其与行文客体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而文种又决定了公文的格式、语言表达方式和语体特征。 公文的形成及其价值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必须有一定的运作程序和行文规则,这套程序和规则就构成了公文工作(或称公文处理)。公文工作要依靠文书机构去实施,靠文书制度去保证。 作为处理公务、临民治世的工具,公文是伴随着文字的出现而产生

2、的。从最原始的彩陶图画和甲骨文字,到大批秦简、汉简的出现,莫不验证了公文的出现及其逐渐成熟。 “文书”最早见于西汉贾谊的新书过秦(下)“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这里的“文书”泛指古代的文籍图册。 “文书”作为公务文书的含义被确定下来大致始于东汉,班固在汉书刑法志中说“文书盈于几阁,典者不能遍睹”。 “公文”一词的出现晚于“文书”,约在三国时期以后。 最早见于西晋陈寿的三国志魏赵俨传:“(荀)彧报曰:辄白曹公,公文下郡,绵绢悉以还民”。 南朝刘宋时范晔所著的后汉书刘陶传记“州郡忌讳,不欲闻之,但更相告语,莫肯公文”。 “文件”一词出现得更晚,约在清末民初开始使用。宣统三年(1911年)

3、五月,清朝颁布了内阁属官官制,规定设立“承宣厅”,其职责之一是掌管“本阁公牍文件”。“公文”一词在各朝各代有着不同的名称: 殷商-“典册” 周代-“中” 秦-“典籍” 汉朝-“文书”、“文案” 三国-“公文” 唐宋-“文卷”、“案卷” 元代-“文卷”、“簿籍” 明代-“文牍”、“案牍” 清代-“牌子”、“本章” 在我国古代产生了数量庞大的公文作品,以往多是从文学的角度,而不是从公务文书的角度加以阐释。 与诗词歌赋等文体相比较,公文作为政治斗争、权力斗争的工具,更能反映出重大历史的进程和社会矛盾的激烈程度,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诗大雅荡序:“无纲纪文章”,似已强调文章的“纲纪作用”。 史记儒林列

4、传“诏书律令下者,明天人之分,通古今之变,文章尔雅,训辞深厚”。 文心雕龙章表“章表奏议,经国之枢机” 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甘誓 大战于甘,乃召六卿。 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 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齐威王令 (王)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

5、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历史上的公文名篇,或议国家大事,或论朝政得失,或攻讦时弊,或放胆陈情从不同方面体现出极其可贵的思想价值。作为官吏的安身立命之作,很多公文技巧炉火纯青,在简短的篇章中,或刚柔并济,或声东击西,或投石问路,或运思巧慧,或引古证今,或妙笔连珠 在流传至今的我国古代文献中,公文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从现存的甲骨文、钟鼎铭文、尚书,到历朝历代的正史、典册、事类汇编、事略、会要、文献通考、大诏令集等;从全上古汉魏六朝文、全唐文等到文苑英华、元文类、古文辞类纂,莫不保存了大量公文。唐宋八大家的文集中,公文也占有较大比重。在欧阳修、曾巩等的作品中,公文甚至占到了80%多。南北朝是

6、梁昭明太子萧统选编的文选,公文也占了1/3。公文规范 我们党和国家从成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公文工作。中共一大召开前后,当时从事公文工作的都是我们党的一些组织者。 1923年4月,毛泽东同志到中央工作,担任中央秘书,负责起草公文、处理文件、会议记录和保管档案等工作。 1923年成立的海陆丰总农会和广东省农会,都设立“文牍部”,专管公文处理工作。 1931年2月,周恩来邀请瞿秋白拟写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个理论性很强的业务文件中央秘书处文件处置办法。晋察冀边区改革公文程式的理论与实际(指示信第四号)(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1938年4月发布) 上级对下级:指示信、复及函、令 下级对上级:报告、请示 公文均

7、需存底,以便稽查。要编号,按月分类存卷。陕甘宁边区新公文程式(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处1942年1月印发) 主要的公文,规定为五种:命令、布告、批答、公函、呈文 辅助的公文,规定为五种:指示信、报告、快邮代电、签条、通知 公文里边的文字组织,在今天一般的不限定一定的文法,但是应该适当地注意文法 公文的字体,汉字不用草体华北人民政府公文处理暂行办法(草案)(华北人民政府秘书厅1949年2月印发) 第一章 公文处理程序 第二章 公文种类及行文关系 第三者 关于公文格式之参考中共中央关于纠正电报、报告、指示、决定等文字缺点的指示(1951年2月1日) (一)不得滥用省略: 地名一律用全名。机关名称,概用

8、全名。事物名称,除其省称确已为全国人民所普遍熟悉者,其余一律用全名:美帝国主义不得省称“美帝”。 凡有特别生僻的词语,应作必要的注释。 (二)必须遵守文法 单句、复句,必须分清。尽可能分用“的”、“地”加以区别。并望地方县委、县政府以上负责干部,至少有一人学会文法,以便负责修正文电字句。 (三)纠正交待不明的现象 每件事都要交待六个“什么” 必须严格执行一事一报制度 凡文电必须认真压缩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文处理暂行办法(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1951年9月29日发布) 共计8章:总则、种类、体式、办理程序、行文关系、催办检查、档案、保密国务院秘书厅关于公文名称和体式问题的几点意见(稿)(1956年

9、10月22日) 公文名称:7个文种 公文体式:标题问题、主送、抄送问题、附件问题、签署问题、编号问题、年月日和用印问题、公文纸问题公文处理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2012年4月16日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1996年5月3日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国发200023号发布)公文处理依据废 止党政机关公文的含义条例第三条规定: 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

10、要工具。 党政机关公文的形成和使用是为了满足各级党政机关记载事物、表达意志、交流信息、联系工作和处理各种事务等活动的需要, 是党政机关实现职能、履行职责、实施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公文处理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 党政机关公文的特点 公文是一种记载公务活动的信息记录,记录、传递和处理各种公务活动中所需要的权威性、凭证性信息。 1. 直接的应用性 公文的内容与形式服务于社会组织的各项管理需要,直接表达本组织的管理意图,是为了解决组织管理中的各类现实问题。 2. 原始的记录性 “办文”与“办事”密不可分,承载了当时、当事的原始信息,成为反映某项活动发生、发展的

11、初始信息,因此公文可以转变为值得信赖的历史档案或者可资采信的法律证据。 3. 明确的法定作者 公文由法定作者制成和发布。法定作者是依法成立、行使职权、承担义务的各类社会组织及其法定代表人。为证实其法定地位与身份,并表明公文的法定效用,在制发公文时必须表明发文机关署名,加盖发文机关公章或签署领导人职务、签名章。 4. 法定的权威性 公文在一定时间与空间范围内对受文者的行为产生指挥、协调、约束等强制性作用,这来自于公文作者的法定地位及其职权范围。 5. 突出的现行效用(时效) 公文有“现时执行效用”或“时效”,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定,有的时效期较长,有的比较短暂。但是,不存在永久有效的公文。 6. 规

12、范的外观样式 作为重要而常用的公务信息沟通工具,公文从形式到内容都体现了制发机关的职权和地位,只制发机关的职能象征;同时,由于公文在各级组织中传递、运转恶化处理,必须具有既能全面表现公文权威性、严肃性、规范性又便于人们识别、接收和处理的外观形式。 7. 特定的处理程序 公文从形成到处理要经过一个特有的处理过程。为了保证公文在制作、传递、处理等过程中准确、及时,有关部门制定了统一的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公文在党政机关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 领导与指导作用 一般而言,公文的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下级机关工作的规范性方面,指导作用则主要体现为对下级机关工作的原则性要求方面。各级党政机关都在特定范围内担负着

13、组织、指挥和管理的职责,实施这些职责的基本工具就是公文。 2. 规范与约束作用 党的各种决定、决议和政策和各种法律、法令和行政法规,都以公文的形式制定和发布,一经发布即生效,就具有维护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规范各项工作、各种活动的作用,国家以强制力保证它的权威,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反。还有一些公文,虽然不具备法规的地位,但在一定范围内,同样具有规范和约束作用。 3. 宣传与教育作用 公文具有向下进行宣传的功能。通过下行文,使下级机关及时了解国家新的法律、法规,新的方针政策和新的行政措施;通过下行文,使下级机关及时了解上级机关新的奋斗目标和新的工作举措。此外,在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中,上级机关如果发

14、现了新典型、新经验,也时常通过公文进行介绍和宣传。特别是当工作中出现问题和教训需要严肃对待和吸取时,也常通过公文来发挥其教育作用。 4. 联系与协调作用 党政机关公文在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联系与协调的作用。 5. 依据与凭证作用 党政机关对某个问题作出决定或处理,公文是依据,是凭证,是上下级机关或个人都应当共同遵守的。上级发布的下行文,是下级机关开展工作的依据;下级上报的公文,是上级决策的依据;一个机关自己制作的公文,是自己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的真实记录和凭证。 在日常工作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对一个具体的事务该如何处理没

15、有把握,就查找相关的公文,看上级或有关部门在这方面有哪些规定,然后按照规定行事。对某次会议的有关情况不够了解,就查找那次会议的纪要。这都是公文依据和凭证作用的具体表现。因此,许多重要的公文,都需要归档保存,以便需要时查找。 有了公文这种书面材料,各项工作的进行才能做到有据可查,有案可考。一、重新定义了公文处理相关概念办法规定,“公文处理是指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也就是说公文处理由公文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等工作组成。条例规定,“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其中,公文拟制包括起草、审核、签发3个

16、环节(在办法中,这3个环节均隶属发文办理)。条例同时将整理(立卷)、归档划归公文办理范畴。经此调整,公文处理工作由公文拟制、公文办理、公文管理组成。第一章 总则二、增加了公文种类 办法规定公文种类有13种,条例规定文种为15种,增加了“决议”和“公报”,同时将“会议纪要”改为“纪要”。原有13个文种的适用范围与办法的规定基本相同。第二章 公文种类(一)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二)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三)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

17、员。 (四)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五)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六)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七)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八)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九)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十)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十一)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十二)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十三)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

18、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十四)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十五)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三、调整了公文格式要素 从格式要素看,增加了“份号”、“发文机关署名”、“页码”,减少了“主题词”。考虑到办法虽未对“份号”、“页码”作出规定,但实际工作中一直在使用,属于增加的要素只有“发文机关署名”。格式要素的应用有以下变化:一是规定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办法只要求对绝密、机密公文标注份号);二是规定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持急”“加急”(办法要求标注“特急”“急件”);三是规定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四是明确规定公文

19、标题应标发文机关(办法未作强制性要求);五是规定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可以不加盖印章。 公文的版式以及格式要素的具体应用,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作详细规定。第三章 公文格式公文格式是公文法定效力的外在体现,是公文写作的重要规范。公文一般包括:版头(1-6):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主体(7-15):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版记(16-18):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四、行文规则方面增加了一些具体规定 条例减少了“行文规则”一章的条目,但增加了一些具体规定,主要有:上行文“原则上主送一

20、个上级机关”(办法只对请示作此规定);“党委、政府的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应当经本级党委、政府同意或者授权”;“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如需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提出倾向性意见后上报,不得原文转报上级机关”;“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属于党委、政府各自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不得联合行文”。 按照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行文,一般应逐级行文,不得越级请示和报告。“请示”应一文一事,“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第四章 行文规则五、公文拟制更加强调程序规范在“起草”环节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实事求是,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切实可行”;“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进行论证

21、,广泛听取意见”;“机关负责人应当主持、指导重要公文起草工作”。在“审核”环节强调,“需要发文机关审议的重要公文文稿,审议前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室)进行初审。”在“签发”环节强调,“重要公文和上行文由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办法只对上行文作此规定);“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党委、政府授权制发的公文,由受权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或者按照有关规定签发。”第五章 公文拟制公文起草应当做到:(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整准确体现发文机关意图,并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实事求是,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切实可行。(三)内容简洁,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结构严谨,表述准确,

22、文字精炼。(四)文种正确,格式规范。(五)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进行论证,广泛听取意见。(六)公文涉及其他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起草单位必须征求相关地区或者部门意见,力求达成一致。(七)机关负责人应当主持、指导重要公文起草工作。六、简化了公文办理的环节 收文办理:签收登记初审承办传阅催办答复。在“收文办理”中,将“审核”改为“初审”,将“分办”、“批办”并入“承办”,并增加了“传阅”、“答复”2个环节。发文办理:复核登记印制核发。“发文办理”的环节由8个减少为4个,其中,“起草”、“审核”、“签发”3个环节列入“公文拟制”,“用印”并入“印制”。条例将发文办理的“分发”改为“核发”,规定:

23、“公文印制完毕,应当对公文的文字、格式和印刷质量进行检查后分发。”归档整理第六章 公文办理七、公文管理更加注重安全保密 条例在第七章“公文管理”中着重强调了有关保密规定,提出了设立保密室和阅文室的要求,对公文定密和解密、密级文件的复制和汇编、公文的销毁和移交、新设立单位的发文立户等作出具体规定。第七章 公文管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公文格式各要素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 如无特殊说明,公文中文字的颜色均为黑色。 双面印刷;页码套正。 公文应当左侧装订,不掉页。 骑马订或平订的公文应当: 1. 订位为两钉外订眼距上下边缘各70mm处,允许误差4mm。 2. 骑马订订锯均订在折缝线上,平订订锯与书脊间的距

24、离为3mm-5mm。 版心内的公文格式各要素划分为版头、主体、版记三部分。 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头;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不含)以下、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不含)以上的部分称为主体;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下、末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记。版头要素1. 份号 如需标注份号,一般用6位3号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标有秘密、机密、绝密的涉密公文必须标注份号,其他不带密级的公文根据情况可标可不标。如发文机关认为有必要标注,可以对不涉密的公文标注份号。 实际工作中推荐采用3-6位,编虚号补齐,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即第一份公文份号可以编为“001”或“0001”或“000

25、01”或“000001”等,不应编为“1”或“01”。版头要素2. 密级和保密期限 如需要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一般密级和保密期限之间可用“”符号分隔,如“秘密1年”或“绝密10年”。这种标记下,“绝密”、“机密”、“秘密”两字之间不能存在空格,保密期限中阿拉伯数字和“年”字之间也不能留有空格。如公文只标记密级不标注保密期限,“绝密”、“机密”、“秘密”两字之间要空1字。版头要素3. 紧急程度 如需标注紧急程度,一般用3号黑体,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如需同时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按照份号、密级和保密期

26、限、紧急程度的顺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 根据公文的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分别标注“特急”、“加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版头要素4. 发文机关标志 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上“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发文机关标志居中排布,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35mm,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颜色为红色,以醒目、美观、庄重为原则。 联合行文时,如需同时标注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一般应当将主办机关名称排列在前;如有“文件”二字,应当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以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为准上下居中排布。 版头要素5. 发文字号 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居中排

27、布。年份、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 ”括入;发文顺序号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在阿拉伯数字后加“号”字。 发文字号是公文的“身份标志”。 发文字号采用3号体仿宋字,如果是平行文、下行文,居中排布;如果是上行文,则居左空一字编排,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 多机关联合行文时,只标注主办机关发文字号即可。 版头要素6. 签发人 由“签发人”三字加全角冒号和签发人姓名组成,居右空一字,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签发人”三字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字。 如有多个签发人,签发人姓名按照发文机关的排列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均匀编

28、排,一般每行排两个姓名,回行时与上一行第一个签发人姓名对齐。 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联合行文,必须标注所有联署机关签发人姓名,主办机关的签发人应放在第一位。7. 版头中的分隔线 发文字号之下4mm处居中印一条与版心等宽的红色分隔线。 红色分隔线的高度推荐使用0.350.5mm。 与之前的公文格式相比,去掉了线中间的“”符号。公文主体要素1. 标题 一般用2号小标宋体,编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二行位置,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 公文标题是对公文主要内容的概况和揭示,其作用在于向阅读者传达公文的基本内容,具有“画龙点睛

29、”的作用。 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 通常,公文标题由一个偏正词组构成。 发文机关名称可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三个和三个以下机关联合发文时,应列出所有发文机关的名称,四个及四个以上机关联合行文时,可以采用在前的发文机关名称加“等”的方式。 公文标题文字要力求简明扼要,准确概况地表明公文制发的内容,让人们一目了然。 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在实际工作中,标题中确有除书名号之外的其他标点符号存在,如顿号、括号、引号、破折号等。使用这些标点符号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 法律、法规、规章名称全称应加书名号。 2. 如在事由部分出现多个机关、人

30、名等并列时,每个机关名称、人名之间应用顿号分开,不使用空格。 2. 主送机关 编排于标题下空一行位置,居左顶格,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如主送机关过多导致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当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标注方法见下文“抄送机关”相关标准。 主送机关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它负有对公文内容进行了解、答复或贯彻执行的责任。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对于上行文,原则上只能有一个主送机关,以便公文的办理。 不是所有的公文都有主送机关,有些公文可能没有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的顺序一般按照重要程度排列。各有关单位之间用顿号或逗号分清层次,同类型机关内同级机关之间

31、用顿号分隔。不同类型机关之间使用逗号分隔,最后一个主送机关之后标全角冒号。 主送机关用3号仿宋体字,在标题下空一行之后居左顶格编排,回行仍顶格。当主送机关名称过多导致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置于抄送机关的上一行,与抄送机关之间不加分隔线。 3. 正文 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编排于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顶格。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可以用“一”“(一)”“1.”“(1)”标注;一般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标注。 正文是公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用来表述公文制发的主要内容。一般公文的首个盖章页应当同时显示

32、正文、发文机关署名和印章。 公文的正文一般采用3号仿宋体字,从主送机关名称的下一行开始,正文每一个自然段之间不空行,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顶格。 公文正文结构层次,一般不超过四层,需要强调的是,第一层次“一”后面跟的是顿号,第二层次“(一)”后面不能跟标点符号,第三层次“1”后面跟一个小圆点“.”,第四层次“(1)”后面不能跟标点符号。 层次序数可以越级使用,如果公文结构层次只有两层,第一层用“一”,第二层既可用“(一)”,也可以选用“1.”。 在正文中需要引用其他公文时,要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 正文中阿拉伯数字、汉字数字、字母词、计量单位的使用原则 1.阿拉伯数字、汉字数字 应按照国家

33、标准GB/T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中的有关要求执行。 在使用数字进行计量和编号的场合,为达到醒目、易于辨识的效果,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当数值伴随有计量单位时,如:长度、容积、面积、体积、质量、温度、经纬度、音量、频率等等,特别是当计量单位以字母表达时,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如523km); 已定型的含阿拉伯数字的词语,现代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事物、现象、事件,其名称的书写形式中包含阿拉伯数字,已经广泛使用而稳定下来,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如G8峰会、95号汽油等)。 非公历纪年,干支纪年、农历月日、历史朝代纪年及其他传统上采用汉字形式的非公历纪年等,应采用汉字数字(如丙寅年十月十五日)。 数字

34、连用表示的概数、含“几”的概数,应采用汉字数字(五六十年前)。 已定型的含汉字数字的词语,汉语中长期使用已经稳定下来的包含汉字数字形式的词语,应采用汉字数字(如一方面、一律、五四运动等)。 选用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数字均可的情况: 如果表达计量或编号所需要用到的数字个数不多,选择汉字还是阿拉伯数字在书写的简洁性和辨识的清晰性两方面没有明显差异时,两种形式均可使用,如17号楼(十七号楼)、3倍(三倍)、第5个工作日(第五个工作日)等。 如果要突出简洁醒目的表达效果,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果要突出庄重典雅的表达效果,应使用汉字数字,如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不写

35、为“11届全国人大1次会议”)等。 在同一场合出现的数字,应遵循“同类别同形式”原则来选择数字的书写形式。如果两数字的表达功能类别相同(如都是表达年月日时间的数字),或者两数字在上下文中所处的层级相同,应选用相同的形式。反之,如果两数字的表达功能不同,或所处层级不同,可选用不同的形式。 应避免相邻的两个阿拉伯数字造成歧义的情况,如高三3个班(不写为“高33个班”)。 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公告文件或财务文件中可同时采用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如结算日利率为万分之一点五七五零(0.015750%)。 2. 字母词 公文应依法使用规范汉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

36、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汉语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应当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做必要的注释。” 各级党政机关制发公文时,一般不应使用字母词,如确实需要使用时,应当在文中首次出现时用括注的形式进行汉语解释,如GDP(国民生产总值)。 对于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的以西文字母开头的字母词,已经有了对应汉语译名的,要直接使用其汉语译名。 3. 计量单位 公文中的计量单位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如长度单位米、千米等计量单位。 四、附件说明 附件说明是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 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

37、. XXXXXXX”);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 公文的附件是正文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正文一样具有同等效力。因此,在正文中涉及附件内容处加括号注明“见附件”;在公文的正文之下、公文生效标志(即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之上须准确标注附件说明,以显示公文的附件与正文不可分割的关系。 五、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 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印章用红色,不得出现空白印章。 单一机关行文时,一般在成文日期之上、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使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位置,印章顶

38、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 联合行文时,一般将各发文机关署名按照发文机关顺序整齐排列在相应位置,并将印章一一对应、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最后一个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印章之间排列整齐、互不相交或相切,每排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首排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 公文一般以发文机关名义署名,发文机关署名应当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如议案、命令(令)等文种需要签发人署名的,应该写明签发人职务并加盖签发人签名章。 需要注意,发文机关署名应该与公文首页的发文机关标志、标题中的发文机关名称保持一致。联合行文时,若发文机关标志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则

39、发文机关署名的顺序应与发文机关标志的排列顺序一致。 成文日期是党政机关公文生效的重要标志,是公文的生效时间。 成文日期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联合行文时,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公文加盖印章是体现公文效力的表现形式,是公文生效的标志,是鉴定公文真伪最重要的依据之一。 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 上行文,一定要加盖印章。 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可以不加盖印章。纪要亦不加盖印章。1. 发文字号用3号仿宋体,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序号不编虚位,不加“第”字2. “签发人”用3号仿宋体,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3. 公文标题

40、用2号小标宋体字4. 主送机关用3号仿宋体字5. 公文正文用3号仿宋体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并撑满版心。6. 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两字。7. 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零”写成“”。8. 如有抄送,“抄送”用3号仿宋体字。党政机关公文格式9. 印发机关用3号仿宋体字,印发机关左空1字,印发时间右空1字。10. 印发时间用阿拉伯数字标识。11. 对于只盖一个印章的单一机关发文,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标识成文时间。附件: 1. 位置: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两字,标识“附件”两字,附件如有序号要使用阿拉伯数字。 2. 附件主体的排版方式应与正文一致附件上的“附件”标识在左上角

41、顶格第1行。 3. 如有多个附件时,每个附件应另起一页 4. 附件如单独装订,应在附件上标明公文文号公文写作 文稿写作痛苦是正常的。官样文章依然可以写得很生动,好像指挥千军万马。 文稿写作是机关干部的必修课。文字关过了,一辈子轻松;过不了,一辈子不轻松。想清楚写清楚领导意图材料撰写人 认 识 公 文好文稿的标准:言之有物: 观点,情况,对策重点突出,针对性强文风清新,力戒空话、套话写作过程分析1. 领会写作意图,明确写作任务2. 找素材,看材料,确定写作提纲3. 正式行文:放得开,收得拢4. 通读全文对文稿评估:主题扣得紧不紧?框架是否合理?内容是否有遗漏?重点是否突出?内容是否失衡?修改是打

42、磨的过程!出我的手,进你的门。 情况确实,观点明确,表述准确 结构严谨,条理清楚,直述不曲 字词规范,标点正确,篇幅简短公文基本要求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一、公文思想内容方面1. 符合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使公文真正具备“法定”的执行效用,使其受到“法”的有力保障,公文自身首先“合法”,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2. 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图撰写公文是一种典型的公务行为,旨在“受领导之命,代单位立言”,而非起草人的个人行为。起草人在起草公文时要完整准确地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图。 领会时不能一知半解,要准确领会 理解时不能生搬硬套,要融会贯通 落笔时不能惟命是从,要深化完善领导意图3. 同现行有关

43、公文相衔接一是在同一个问题上,各有关公文可以从不同侧面作出某些规定,但它们之间应当相互配合而不能相互矛盾。二是当根据新的情况需要对现行公文的有关规定作出某些调整时,新制发的公文应当对此以适当形式有所交代或者以其他方式予以说明,以便使人了解新规定与原有规定的不同之处并非相互矛盾,而是为适应新情况所做的调整。4. 内容简洁,确保公文主题正确主题正确,指在公文中作者对事物或问题的认识是正确的,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是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是符合本单位管理职权和领导的管理意图的。公文只有主题正确,才能指导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公文主题是在各项管理活动的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正确的公文

44、主题将推动工作前进,否则将带来混乱。公文主题正确,还应体现在公文合法性上。公文主题切实反映了一个单位及其领导人的管理思路、组织决策,因此在提炼主题时要始终如一地坚持并表达单位和领导意图。 二、公文结构布局与语言方面 1. 布局合理,结构严谨 (1)体现公务活动过程的内在逻辑联系 (2)符合表达公文主题的需要 (3)符合公文文种的要求 (4)完整严密,连贯有序 2. 表达准确,文字精炼 (1)用词准确,避免歧义 (2)讲究语法,合乎逻辑 (3)平直自然,通俗易懂 (4)用词规范,合乎要求 1. 合体上行文:多讲情况,少讲道理,少发议论;语气谦虚、诚恳。下行文:道理讲透,工作讲细,要求讲实;语气庄

45、重、坚决、明确。平行文:表述明确,措辞得体,语气平等。 2. 准确注意区别词义的大小和轻重,使用要恰如其分。注意适当加以限制或补充,防止产生歧义。注意语言间逻辑关系,防止概念不清或判断失当。3.平实语调平直,多用抽象、理性语言,不带强烈感情色彩。用词朴素,平易、浅显,不过分修饰,不造生词。语意直接,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一针见血。 4. 简洁多用短句 杜绝堆砌 力戒重复语言规范:使用书面语言,不用口语土语不生编乱造,不油腔滑调。公文语言 3. 公文常见要素的表述规范 (1)时间的表述方法 表明时间要素时,要完整无缺,即写全年、月、日。 表述年份时,要写全四位数。 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要尽量写全年

46、、月、日、时、分。 在某些情况下,要恰当地运用表示时态的副词和表示某一时间或经常状况的办法。 (2)空间的表述办法 在空间表述上,公文主要使用专用名词、处所代词、方位名词、非固定处所名词、方位组词等,要准确、具体地进行说明,特别是重要事件、事故发生的地点。 涉及不为人们熟知的地名时,要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标明国家或省、市、县的名称。 要使用地名的全称或规范的简称。 国外的地名,要先冠以标准的国家名称,然后再标明规范的译名。 (3)数字表达要规范,统一严谨,限定准确。 在同一公文中,同一数字的表达应前后保持一致。 计量单位一律使用公制。 概数词语的使用要明确,表述“以上”、“以下”、“以内”、“

47、不满”、“不到”、“低于”、“小于”、“少于”、“大于”、“多于”、“超过”等与数字密切相关的词语时应注意与数字的含义相符合,明确界定是否连同本数字在内,如表述为“三天以上(不包括三天)”或者“三天或三天以上”。 (4)职务、姓名的表述方法 表明人物职务时一般要使用全称,或使用通用的简称。 表明人物姓名时,要写全姓和名。 若某人担任多种职务时,列出与公文内容有关的职务即可。 需要列出一个人物的两个或以上职务时,国内的人物按照先党内后党外,由高到低排序;国外人物,尊重对方习惯或按照双方的需要标明。 公文中需要同时列出若干人物姓名时,要遵循一定标准,如按照职务高低、姓氏笔画、姓氏字母顺序等排序。

48、(5)机关名称和名词术语的表述方法 法定的国家党政机关名称有正式公布的简称,不能随意创造简称。 凡是名称较长而又未有明确规范简称的单位,为便于表达和阅读,在行文时先写全称,同时在全称后加圆括号注明简称形式 临时成立的工作机构,大都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往往存在时间不长,因此,要尽量使用全称。如果使用简称,要首先标明全称,然后注明简称。 缩写是一种特殊的简称形式,使用缩写形式一定要本着约定俗成的原则,不能随意缩写。为避免误解,使用缩写可先使用全称,在用缩写形式。审题立意 要想写好一篇文稿,必须在审题立意上下功夫,不能匆忙提笔就写。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曾说“不必卒急拈毫,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其

49、意思就是,写文章在落笔之前,要认真读准题目要求,深入挖掘,巧妙构思,即“袖手于前”;只有准备把握题意,才能“疾书于后”,迅速成文。为什么审题立意重要? 第一,主题是灵魂,是中心思想,明确了主题,贯彻落实上级精神、领导意图才能准确,才不至于打乱仗。“千古文稿意为高”,审题立意,就是要确立文稿的灵魂,没有中心立意的文稿是肤浅杂沓而没有灵性的。庄子曰“语之所贵者,意也。”主题不明,文稿无魂;主题突出,文稿有神。思想性越强,主题就越突出;主题越突出,文稿的生命力就越强。一篇文稿质量的高低、意义的大小、影响的强弱,关键在于它的主题如何。第二,主题是统帅,明确了主题才能决定材料的取舍、次序的安排、详略的处

50、理,乃至于表现手法、遣词造句、语气语调等。以材料为例,政策数据、行政案例、典型事实很多,但如不根据主题、围绕主题对材料进行取舍,就会无所依从,就会被材料“淹没”。主题是文稿选材、布局、语言的统帅,是构思的思想基础和出发点,动笔写作时,主题不明确,构思就无从着手。第三,主题是根本,明确了主题才能确定文稿各部分的主题句、中心句,使文稿结构更清晰、段落更明确。拿到文件文稿后,一般都首先会看看大小标题,大致了解主题和内容,然后再看看各段的标题,也就是各段的主要观点。如果主要观点不吸引人,那么整个文件可能会不被重视。标题和观点都是从属于主题、为主题服务的。确定了主题,才好提炼标题和观点。这些既是一篇文稿

51、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撰稿人思想认识和经验能力的具体体现。写稿子的“老手”都特别重视观点的提炼。要站高立新想深 要做好审题立意,有三个基本要求(九个字):站得高、立得新、想得深。 第一,要站得高。“文似看山不喜平”,一篇好的文稿需要高瞻远瞩的思路和眼光,具备开拓创新的意识和气度,要善于从长远、根本上看问题,具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魄。而很多文稿平淡乏味的主要原因在于作者局限于自我的狭小天地,停留在描述工作的一二三四、空话套话上,使文稿流于平淡,流于“小气”。 第二,要立得新。要使文稿吸引眼球,审题立意必须在“新”上下功夫,以“新”取胜。要善于运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能

52、够在尽人皆知、普普通通的现象中发现创新点;或者跳出老思路,寻找反映材料的新角度;或者用新办法做出新概况,提出前人未曾提出的新见解;或者避热就冷,在常人想不到的地方提出新观点。特别是平时给领导写讲话稿、每年的工作总结报告,要尽量寻求新的角度,用新材料、出新观点,有新语言。第三,要想得深。要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要尽量透彻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使文稿表现出深刻的思想性和理论性,使读者能够受到最大的感染和教育。主题的深刻程度,并非仅在于材料重大与否,关键取决于作者认识事物的深度。理论使人深刻,使人清醒,使人坚定。深厚的理论基础是保证公文立意深刻的前提。 切入

53、要走三条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提高要练“三个力” 第一,要具有较好的理论水平和能力。 第二,要具有较好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第三,要具有较好的分析归纳问题的水平和能力。如何谋篇布局?谋篇布局是继审题立意之后的第二步,是为审题立意服务的,是为了以最恰当、最清晰、最连贯的段落结构、材料内容更好地表达主题和意旨。它主要解决文稿的篇章结构安排问题,这个安排要集中、严谨、连贯、有条理。怎样有利于表达好主题立意,就怎样谋篇布局。公文文稿的基础结构形式是“开头主体结尾”,也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在此基础上还演化出总括分条式、篇段合一式、逐条排列式、分层分段式、转发转述式、章条款分式等多种

54、形式。紧紧围绕主题立意设计框架结构,是起草文稿的重要方法。在审题立意后,起草者就应当在这方面下功夫,不能一下子就钻到具体的遣词造句中去。文件起草和盖房子一样,先要设计,搞定骨架,如果地基没有打好、结构不固定,只是在粉刷装修、门框窗棂上下功夫,房子质量就不可能得到保证,甚至会坍塌。写材料久了就会发现,文稿起草常常出现的问题,往往是主体结构上的“重起炉灶”。所以,起草者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人,能够胸怀全局。对于谋篇布局,古今大家都有过精彩论述。毛泽东曾指出“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说话的结构,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春秋左绣“

55、文要步步联络,文要各成片段,文要两两相对,文要宾主互用,文要整散相配,文要错综变化,文要提清线索,文要布置安详,文要收束严重,文要立言得体”。清代李渔“先筹何处建厅,何处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倘造成一架而后再筹一架,则便于前者而不便于后,势必改而就之,未成先毁,犹之筑舍道旁,兼数宅之匠资,不足供一厅一堂之用矣。故作传奇者,不宜卒急拈毫,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王梦奎曾提出写文章“粗枝大叶”很重要:“粗枝大叶,当然绝不是说写文章可以粗心大意,文章可以有疏忽和漏洞;而是说,要注重大的轮廓和脉络。要先把文章大的结构和布局搞清楚,把文章大的框架立住。文章大的框架,就像

56、一座房子,四梁八柱立住了,才坚固而牢靠。像一个人坐在一个很结实的四条腿大椅子上,显得大气而稳当。文章有不同的风格,不论是清峻还是通脱,是豪放还是婉约,框架都要立得稳,才能站得住。当然,这种框架构思,不一定行诸文字,也可以只是个腹稿。框架定好了,才能够提纲挈领,观点和材料的组织才会有中心,写起来才不至节外生枝。框架立不住,观点和材料的取舍就会无所依托,就不会有逻辑和条理,甚至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粗枝大叶,才能纲举目张,纲举目张的说法,用在文章写作上是合适的。文章框架设计的过程,也是初步分析归纳和理顺思路的过程。文章主题从几个方面展开分析,每个方面有哪些内容,按照内在的逻辑关系,粗线条地摆布停当,

57、文章大的轮廓和脉络也就有了;什么地方是需要弥补和加强的薄弱环节,也就大体清楚了。最初确定的框架,只能是粗线条的,写作过程中修改补充和局部改变是难免的,事先的思虑缜密可以防止中途全盘推倒重来。”谋篇布局要考虑三个方面:第一,必须立足于实际工作。就是要紧密结合手头所掌握的大量相关的工作材料和内容,这是确定文稿组织结构的客观依据。第二,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主题意旨的需要。主题意旨是文稿的灵魂。公文文稿不同于文学作品,它的主题意旨必须明白显露,不能隐体匿行。 第三,必须考虑到公文文稿的不同体裁。公文多遵循“开头-主体-结尾”的组织形式和“总-分-总”的逻辑形式,多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形态。但不同类型的公

58、文,在谋篇布局上有不同的要求,每类公文一般有相对固定的结构模式。如法规、规章,其正文结构,内容复杂的采用“编章节”式,稍复杂的采用“章节”式或“总则-分则-附则”式,均由条(有的含项和款)依次连接,内容简单的则采用“条分”式。如意见,一般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套路。谋篇布局要做到抓“四要”,除“四害”第一,要集中,不要分散。一个意思在一个层次或一个段落里要集中讲完,不能把互不相干的意思放在一个层次或一个段落里,需重点强调的内容一般要单独成段。撰写公文要求内容集中,重点内容放在重点部位重点写,是为了便于瞄准靶子,既突出中心,集中解决主要问题,又能在顾及全面的同时,尽可能写得简洁些,强

59、化主旨,突出主干,避免分散用力、平均用力造成内容庞杂,冲淡了主题。在写法上,提纲不能铺得太宽,不能面面俱到;避免叙述性的手法,要集中对重要问题进行论证;在语言运用上,要言简意赅,多用短句,少用长句。第二,要严谨,不要疏漏。要全面把握材料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设计,在内容上做到论述清晰,逻辑严密,关系顺畅。在谋篇布局时,要从各方面考虑主题和各段落之间的关系,要考虑所反映的主题意旨有无偏差和漏洞,是否顾此失彼、互相矛盾,是否会引起结构错乱等问题。一般的结构安排要按照由总到分、由近到远、由局部到整体、由特殊到普遍、由原因到结果、由过去到现在、由主导从的思路来进行。第三,要条理,不要杂乱。公

60、文要注重层次、段落的条理性,内容多、篇幅长的公文要写得清楚明白,最简单实用的办法是使用小标题或结构层次序数等,把段落“序号化”,从而使段旨鲜明、条理清晰。第四,要连贯,不要梗堵。公文不仅讲究严谨、条理,还要求逻辑连贯、文脉通畅,无论是递进关系、转折关系,还是并列关系,都要有内在的联系和呼应,不能前后跳跃,隔隔断断。在结构上、表现形式上,要有明显的层次感,要一环套一环、一句接一句、一层推一层。各层次之间、各段落之间以及层与段之间的连贯,离不开过渡和照应。谋篇布局的几种结构形式第一,总括分条式在开头概括全文中心内容,然后对所有要解决或论述的问题,或对要解决问题的若干主张、措施、办法,按照主次先后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