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医学超声影像学总论1(影像系)课件_第1页
(必备)医学超声影像学总论1(影像系)课件_第2页
(必备)医学超声影像学总论1(影像系)课件_第3页
(必备)医学超声影像学总论1(影像系)课件_第4页
(必备)医学超声影像学总论1(影像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页,共166页。医学超声影像学总论授课教师 王志刚第一章第2页,共166页。教学目的 掌握超声基本概念、超声物理特性、常用声学参数、人体对超声的作用。了解超声发展史、超声效应和图像伪差、超声相关常识和仪器及医学超声新技术 第3页,共166页。第一节 概 述第4页,共166页。 医学超声影像学,以超声医学工程学的最新成就和人体解剖学、病理学等形态学为基础,与临床医学密切结合,可实时、无创获得活体器官、组织的断层解剖图像,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 医学超声还可进行超声理疗等治疗。介入超声及高强度聚焦超声的问世,使医学超声可对肿瘤等疾病进行介入或直接治疗,并行实时声像图监控及随访 第5页,共166页。

2、医学超声的主要功用 超声波是机械振动波,超声图像可反映介质中声学参数的差异,对人体组织有良好的分辨能力,有利于识别组织的细微变化。主要功用有: 第6页,共166页。形态学检测 功能学检测 组织特性检测 介入超声检测 医学超声治疗 第7页,共166页。一、学习的要求、方法第8页,共166页。 打好理论基础 超声影像医学发展很快,涉及到多学科。如解剖、病理、生理、组织胚胎、电子学等等。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十分重要第9页,共166页。 必须结合临床 超声影像医学主要是对组织器官进行解剖学和功能学检诊。目前也开展了对组织的超声性状研究。检诊结果一定要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判断第10页,共166页。 注重系统学

3、习和实习 系统学习包括课堂授课和结合临床的示教;实习是在老师指导下学以致用,进行实际操作,提高检诊水平第11页,共166页。二、医学超声影像学发展简史第12页,共166页。 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 90年代末,心脏和内脏器官的三维超声成像(3D)、动态三维超声成像(4D)、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TI)、腔内超声、超声造影、介入超声和超声组织定征等技术出现第13页,共166页。 90年代末,心脏和内脏器官的三维超声成像(3D)、动态三维超声成像(4D)、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TI)、腔内超声、超声造影、介入超声和超声组织定征等技术出现第14

4、页,共166页。 1958年我国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首先报道,用脉冲式A型超声探伤仪,探测肝、胃、葡萄胎、子宫颈及乳腺癌,分析其回声图像 20世纪80年代王新房等研制、应用双氧水心腔内造影第15页,共166页。 超声治疗学也发展迅速,现在已有了超声外科(超声止血刀)、超声理疗、超声美容等第16页,共166页。 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重庆医科大学及附属第二医院王智彪等在世界上首次研制了“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 )治疗肿瘤系统”(海扶刀),成功应用于临床第17页,共166页。第二节 医学超声诊断基础和原理 一、医学超声的物理特性 第18页,共166页。 (一)超声波定义 声源振动频率 2万赫兹(H

5、z)的机械波为超声波 超声诊断所用声源振动频率一般为:1-10兆赫(MHz),常用为:2.5-5.0 MHz第19页,共166页。 (二)超声波的主要物理量 1、波长() 在波的传播方向上,质点完成一次振动的距离,单位是mm 2、周期(T) 质点完成一次振动的时间第20页,共166页。 3、频率(f) 单位时间内质点完成一个振动过程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第21页,共166页。 4、声速(c) 单位时间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距离, 单位是m/s,人体软组织平均声速为1540m/s。 c = f . 并与介质的弹性(E)和密度( )相关第22页,共166页。 (三)超声波的方向性 直线传播。可获

6、定向传播的超声波束 在相同声源直径的条件下,频率越高,波长越短,束射性或方向性越强第23页,共166页。 (四)声源、声束、声场与分辨力 1. 声源 能产生超声的物体称为声源,通常采用压电陶瓷、压电有机材料或混合压电材料组成。声源由超声换能器发出第24页,共166页。第25页,共166页。 2. 声束 从声源发出的声波,一般在一个较小的立体角内传播。其中心轴线称为声轴,为声束传播的主方向。声束两侧边缘间的距离称为束宽第26页,共166页。 3. 近场与远场 超声束各处宽度不等。在临近探头的一段距离内,束宽几乎相等,称为近场。远方为远场第27页,共166页。第28页,共166页。 4. 分辨力分

7、基本分辨力和图像分辨力 (1)基本分辨力: 1)轴向分辨力 沿声束轴线方向的分辨力。其优劣影响靶标在深浅方向的精细度。分辨力佳则在轴向的图像点细小、清晰。通常用3-3.5MHz探头时,轴向分辨力在1mm左右第29页,共166页。 2)侧向分辨力 指在与声束轴线垂直的平面上在探头长轴方向的分辨力。声束越细,侧向分辨力越好第30页,共166页。第31页,共166页。 3)横向分辨力 指在与声束轴线垂直的平面上在探头短轴方向的分辨力(有称厚度分辨力)第32页,共166页。 (2)图像分辨力 指构成整幅图像的目标分辨力。有细微分辨力和对比分辨力第33页,共166页。 二、人体组织的声学参数 (一)密度

8、( ) 组织、脏器的声学密度,单位为g/cm3第34页,共166页。 (二)声速(C) 单位为m/s。一般固体物含量高者声速最高,含纤维组织(主要成分为胶原纤维)高者,声速较高,含水量较高的软组织声速较低,液体声速更低,含气脏器中的气体声速最低第35页,共166页。 (三)声阻抗(Z) 各种回声图像主要由声阻抗差别造成。系密度与声速的乘积,单位为g/cm2.s第36页,共166页。三、人体组织对入射超声的作用第37页,共166页。 (一)散射 小界面对入射超声产生散射现象,使入射超声的部分能量向各个空间方向分散辐射。返回至声源的能量甚低。散射来自脏器内的细小结构,临床意义十分重要第38页,共1

9、66页。第39页,共166页。 (二)反射 超声波入射到比自身波长大的大界面时,入射声波的较大部分能量被该界面阻挡而返回,这种现象称之为反射第40页,共166页。 界面 两种声阻抗不同物体接触在一起时,形成一个界面。接触面大小称为界面尺寸。尺寸小于波长时名小界面,反之称为大界面第41页,共166页。 大界面对入射超声产生反射现象,使入射超声能量的较大部分返回至声源。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第42页,共166页。第43页,共166页。 (三)折射 组织、脏器声速不同,声束经过其大界面时,前进方向改变称为折射 (四)绕射 又名衍射。声束绕过物体后,又以原来的方向偏斜传播第44页,共166页。 (五)衰减

10、 系声波轴向振动与介质之间摩擦致能量消耗的结果,它与超声探头频率及声波运行距离有关。在正常及病理情况下,组织的衰减会发生变化第45页,共166页。 (六)多普勒效应 当一定频率的超声波由声源发射并在介质中传播时,如遇到与声源作相对运动的界面,则其反射的超声波频率随界面运动的情况而发生改变,称之为多普勒效应(Doppler effect)第46页,共166页。 1842年,奥地利数学家及天文学家克约斯琴.约翰.多普勒发现,当星球与地球近向运动时,光色向光谱的紫色端移位,表明光波频率增高第47页,共166页。 向红色方向移位,表明光波频率降低。其差称为多普勒频移。这种物理学效应命名为多普勒效应。此

11、亦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波源和接受器之间的相对运动第48页,共166页。第49页,共166页。第50页,共166页。 多普勒方程 fd =2fo(V.cosc) fd :多普勒频移;fo:发射频率;V:血流速度;:声束与血流夹角;c: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第51页,共166页。 实际应用中fo:即为换能器(探头)频率;c:超声波在人体软组织中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540m/s第52页,共166页。 多普勒频移与声速成正比。为获得最大血流信号,应使声束与血流方向尽可能平行(角尽量小)第53页,共166页。 四、人体组织声像图分型 (一)无反射型:液性组织(如:血液、尿液、心包积液、胸水、腹水、胆汁、羊

12、水等)第54页,共166页。 (二)少反射型:基本均质的实质性组织(如:肝脏、肾脏、脾脏、心肌、瓣膜等)第55页,共166页。 (三)多反射型:结构较复杂、致密,排列无一定规律的实质性组织(如:乳腺、心外膜、肾包膜、骨骼等)第56页,共166页。 (四)全反射型:含气组织(如:肺、胃、肠等)。超声检查时使用偶合剂,就是为了防止探头与皮肤之间存在空气,影响探查第57页,共166页。 五、超声诊断原理 高频脉冲发生器换能器(将电能转变为声能)组织界面(反射)换能器(将声能转变为电能)接受放大装置示波管显示系统(显示图像) 换能器即为超声检查用的探头第58页,共166页。第59页,共166页。 六、

13、超声的生物效应 产生超声生物效应的主要物理机制有:热机制、机械机制、空化机制。当超声剂量(声强)超出规定,将造成若干生物效应第60页,共166页。七、超声伪像 第61页,共166页。 (一)混响效应 声束扫查体内平滑大界面时,部分能量返回探头表面之后,又从探头的平滑面再次反射第二次进入体内第62页,共166页。 为多次反射的一种。多见于膀胱前壁、胆囊底、大囊肿前壁,可被误诊为壁的增厚、分泌物或肿瘤等第63页,共166页。第64页,共166页。 (二)镜像效应 镜像效应亦可名为镜面折返虚像。声束遇到深部的平滑镜面时,反射回声如测及离镜面较接近的靶标后,按入射途径反射折回探头第65页,共166页。

14、 此时,在声像图上所显示者,为镜面深部与此靶标距离相等、形态相似的图像。镜像效应必须在大而光滑的界面产生,常见于横膈附近。一个实质性肿瘤或液性占位可在横膈两侧同时显示,较横膈浅的一处为实影,深者为虚影或镜像第66页,共166页。第67页,共166页。 (三)声影 声影指在常规深度正补偿后,在组织或病灶后方所显示的回声低弱甚或接近无回声的平直条状区第68页,共166页。 系声路中具有较强衰减体所造成高反射系数物体(如气体)、高吸收系数物体(如骨骼、结石、瘢痕)下方具有声影,二者兼具则声影更明显第69页,共166页。第70页,共166页。 (四)高衰减结构 超声能量消耗甚多,其后方回声明显减弱,常

15、见于肌腱、软骨、瘢痕之后,提高仪器“增益”仍可显示少量回声信号第71页,共166页。 (五)后方回声增强 声束向深部传播时不断衰减,设计者为使图像显示均匀,加入了深度增益补偿(DGC)调节系统。后壁增强效应是指在常规调节的DGC系统下所发生的图像显示效应第72页,共166页。 而不是声能量在后壁被其他任何物理能量所增强的效应。此效应常出现在囊肿、脓肿及其他液区的后壁,但几乎不出现于血管后壁。有些小肿瘤如小肝癌、血管瘤后壁,亦可略见增强第73页,共166页。第74页,共166页。 (六)旁瓣效应 旁瓣效应系指第1旁瓣成像重叠效应。声源所发射的声束具有一最大的主瓣,一般处于声源中心,其轴线与声源表

16、面垂直,名主瓣第75页,共166页。 主瓣周围有对称分布的数对小瓣,称旁瓣。旁瓣重叠于主瓣上,形成各种虚线或虚图第76页,共166页。第77页,共166页。第78页,共166页。 (七)部分容积效应 病灶尺寸小于声束束宽,或虽然大于束宽,但部分处于声束内,则病灶回声与正常组织的回声重叠,产生部分容积效应第79页,共166页。 多见于小型液性病灶。例如,小型肝囊肿因部分容积效应常可显示内部细小回声(系周围肝组织回声重叠效应)第80页,共166页。第81页,共166页。第三节 医学超声仪器组成及使用 第82页,共166页。 超声诊断仪最基本的结构由探头、发射电路、接受电路、显示器和记录器组成第83

17、页,共166页。 一、探头 1. 压电换能器 超声探头的核心是压电晶体或复合压电材料,产生超声波是晶体的逆压电效应第84页,共166页。2.超声探头的种类与临床应用 凸阵探头用于腹部、妇产科检查线阵探头用于外周血管、小器官检查扇形探头用于成人心脏、小儿心脏检查腔内探头分3种:经食管探头,用于心脏检查;经直肠探头,用于泌尿系检查;经阴道探头,用于妇产科检查径向扫查探头用于血管内检查第85页,共166页。 3. 探头频率 (1)单频探头:探头的标称频率(如3.5MHz),为发射时振幅最强的频率 (2)变频探头:同一探头可选择2-3种频率,探头频率可变 (3)宽频探头:发射时有一很宽的频带范围第86

18、页,共166页。 4. 探头的分类 可分为机械探头、电子探头、术中探头、穿刺探头和穿刺引导装置、经腔内探头等 第87页,共166页。二、B型超声波主要功能键的使用和调节1.增益(Gain) 调整图像灵敏度,可以在30-90分贝之间变化,一般在50分贝左右。2.聚焦(Focus) 可选择聚焦区数目,以取得观察区清晰图像。3.深度(Depth) 在可能的深度范围内增加或减小深度,图像出现增大或缩小变化。第88页,共166页。 B型超声波主要功能键的使用和调节 第89页,共166页。 增益(Gain)调整图像灵敏度,可以在30-90分贝之间变化,一般在50分贝左右第90页,共166页。 聚焦(Foc

19、us) 可选择聚焦区数目,以取得观察区清晰图像第91页,共166页。 深度(Depth) 在可能的深度范围内增加或减小深度,图像出现增大或缩小变化第92页,共166页。第93页,共166页。第四节 医学超声技术 第94页,共166页。 A型超声仪;B型超声仪;M型超声仪;频谱多普勒超声仪;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彩色多普勒能量超声仪;三维成像超声仪;超声组织定征仪等 现多为多功能超声仪第95页,共166页。 一、A型超声仪 1. 工作原理 为振幅调制,以超声的传播和反射时间为横坐标,以反射波幅为纵坐标,以波的形式显示回声图。当声阻抗差为零时,则呈现无回声段第96页,共166页。 2. 应用 目前仍可

20、应用在:脑中线探测;眼球探测;胸腔积液探测;心包积液探测;肝脓肿探测第97页,共166页。第98页,共166页。 二、B型超声仪 1. 工作原理 为辉度调制,为二维切面图。其工作原理与A型基本相同,都是应用回声原理作诊断,可直观地反映组织结构与病变的关系第99页,共166页。 2. 应用 A型超声基本已为B型替代,同时又是其他超声诊断的基础。M型、多普勒频谱法、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须在B型的二维图像上取得,才能更好地了解其回声来源。三维成像技术是应用二维图像由计算机重建而成第100页,共166页。第101页,共166页。 三、M型超声仪 1. 工作原理 为一维超声,是B型诊断仪的一种特型,采用辉

21、度调制,在水平偏转板上加入一对慢扫描锯齿波,其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距离第102页,共166页。 2. 应用 多用于心脏检查,可了解(1)心脏的前后方向结构层次;(2)测量心腔前后径及厚度;(3)观察运动轨迹;(4)测量心动功能第103页,共166页。 四、频谱多普勒超声仪 1. 工作原理 应用多普勒效应,检测人体组织、器官的血流信息。与二维图像相结合能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分为脉冲多普勒(PW)和连续多普勒(CW)第104页,共166页。 2. 应用 判断血流方向;判断血流性质;测定血流速度及压力阶差;评价心脏功能;检测异常分流、反流,并定量估测分流量及反流量;估测各房室腔内的压力;通过多普

22、勒信号声调,估测血流性质第105页,共166页。 五、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仪 1. 工作原理 用彩色编码技术显示血流影像。设定流向探头的血流为红色,背离探头的血流为蓝色,湍流为绿色。颜色的辉度与速度成正比第106页,共166页。 2. 应用 彩色多普勒成像系统所显示的最大血流速度的彩色图像十分清晰,与M型、二维超声和频谱多普勒超声结合,可获可靠的断信息第107页,共166页。第108页,共166页。 彩色多普勒成像系统所显示的最大血流速度的彩色图像十分清晰,与M型、二维超声和频谱多普勒超声结合,可获可靠的断信息第109页,共166页。 六、彩色多普勒能量超声仪 1. 工作原理 彩色多普勒

23、能量超声成像(CDE)与CDFI有所不同,CDFI能反映血流速度、加速度和方向变化,但这些信息受探测角度的影响较大。而CDE则堤取和显示多普勒信号的第三种参数:能量信号强度第110页,共166页。 其频移能量强度关键取决于取样中红细胞相对数量的多少。CDE所显示的参数不是速度而是血流中与散射相对应的能量信号第111页,共166页。 2. 应用 能够显示较完整的血管网,特别是对微小血管和弯曲迂回的血管更易显示,能有效地显示低速血流和平均速度为零的灌注区。能对腹腔内脏器占住病变中的滋养血管、肿瘤血管和某些部位血流灌注提供重要信息第112页,共166页。 彩色多普勒能量超声仪 工作原理 彩色多普勒能

24、量超声成像(CDE)与CDFI有所不同,CDFI能反映血流速度、加速度和方向变化,但这些信息受探测角度的影响较大。而CDE则堤取和显示多普勒信号的第三种参数:能量信号强度第113页,共166页。 能够显示较完整的血管网,特别是对微小血管和弯曲迂回的血管更易显示,能有效地显示低速血流和平均速度为零的灌注区。能对腹腔内脏器占住病变中的滋养血管、肿瘤血管和某些部位血流灌注提供重要信息第114页,共166页。 (七)三维成像超声仪 1. 工作原理 三维超声成像分为静态三维成像和动态三维成像,动态三维成像有时间因素(心动周期)。用整体显像法重建感兴趣区域准实时活动的三维图像,亦称四维超声心动图。静态与动

25、态三维超声成像重建的原理基本相同,均系二维图像的三维重建第115页,共166页。 2. 应用 目前超声三维重建技术在心脏检诊中应用最多。在妇科、眼科、腹部疾病、血栓、血管成像等方面也在应用第116页,共166页。 (八)超声组织定征仪 1. 工作原理 是探讨组织声学特性和超声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通过定量提取人体组织中的有用的信息,做出解释与达到识别各种正常的病理组织,并对其鉴别和分析第117页,共166页。 2. 应用 对组织的声速、声衰减、声散射、组织弹性和回声强度等进行研究或应用第118页,共166页。七、超声造影 第119页,共166页。 超声微泡造影剂是一种内含气体的微球

26、,可通过静脉注射随血流到达机体各组织器官,并可用超声实时监控第120页,共166页。 超声微泡造影剂是一种内含气体的微球,可通过静脉注射随血流到达机体各组织器官,并可用超声实时监控,增强组织显影,提高肿瘤的早期诊断率、检诊血管病变等 左图为常规基波超声,病灶难以发现 右图为注射超声造影剂后,病灶清晰可见第121页,共166页。血管瘤第122页,共166页。心脏造影第123页,共166页。 超声微泡造影剂可作为一种空化核,在超声波的作用下将发生压缩和膨胀,当声能达到一定强度时,微泡可被瞬间击碎,产生“空化效应”,引起一系列生物学效应 声孔效应:是由于声空化伴随发生的冲击波、射流对细胞作用的结果,

27、是“超声增强药物释放”和“超声基因疗法”的重要物理基础 第124页,共166页。 图示超声波在体表照射胸部,微泡造影剂在超声波的照射下破裂,释放基因,经过毛细血管床进入病变区第125页,共166页。 超声波触发微泡进行基因转染示意图 超声波击碎微泡后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为其增强基因转染提供了理论基础毛细血管内皮间隙增宽,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基因及药物进入细胞正 常 细 胞超 声 波病 变 区基 因微 气 泡空化微泡血管内皮细 胞第126页,共166页。 同时,一定强度的超声波可在特定组织内击碎微泡第127页,共166页。PLGA microbubble carrying adriamycin lipi

28、d microbubble Carrying paclitaxel or other hydrophobic drugsMicrobubbles carrying drugs prepared in our labPLGA microbubble carrying methylene blue第128页,共166页。白蛋白微泡Albumin microbubbles (X400)高分子造影剂 PLGA microbubbles (X1000) 磷脂微泡Phospolipid microbubbles液态氟碳纳米粒 PFOB nanoparticles (TEM: X2000) 我们研制的微泡第

29、129页,共166页。 我们研制的3种超声微泡造影剂(白蛋白、表面活性剂、特别是高分子材料) 高倍镜下(400倍)所见的白蛋白微泡造影剂,图中最小刻度为10m 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超声微泡造影剂,微泡大小均匀,直径1-2个微米 为进一步包裹基因等奠定了基础第130页,共166页。 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VEGF基因(质粒)转染大鼠缺血心肌的实验研究 褐色颗粒显示VEGF蛋白表达较多CD34染色显示毛细血管增生 (超声照射+基因组)显示VEGF蛋白表达弱 示毛细血管增生较少 (单纯静脉注射基因组)显示VEGF蛋白表达很少示毛细血管增生很少 (对照组)证实可增强活体内治疗性基因的表

30、达第131页,共166页。 含PE-NBD的表面活性剂类超声造影剂磷脂酰乙醇胺(PE)可以作为联接抗体的锚分子;荧光染料(NBD)发绿色荧光 将磷脂酰乙醇胺(PE)分子嵌入造影剂表面 为造影剂连接抗体及基因等奠定了基础第132页,共166页。 将荧光素包裹入微泡造影剂内 包裹有荧光素的微泡造影剂在超声波的作用下发生破裂,通过荧光显微镜可见微泡破裂释放的荧光 为造影剂包裹基因或药物奠定了基础第133页,共166页。 采用研制的超声微泡造影剂,进行了显影效果的实验研究,获得了良好的显影效果 兔肝脏造影前 兔肝脏造影后第134页,共166页。 同病例冠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完全闭塞 冠心病心

31、肌梗死患者二维心尖两腔切面显示,心尖部及左心室前壁心肌未见显影实时心肌声学造影第135页,共166页。 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VEGF基因(质粒)转染大鼠缺血心肌的实验研究 褐色颗粒显示VEGF蛋白表达较多CD34染色显示毛细血管增生 (超声照射+基因组)显示VEGF蛋白表达弱 示毛细血管增生较少 (单纯静脉注射基因组)显示VEGF蛋白表达很少示毛细血管增生很少 (对照组)证实可增强活体内治疗性基因的表达第136页,共166页。 UGT1025型超声基因转染仪 频率、强度、幅照时间、幅照部位可控,为进一步探索超声增强基因转染的最佳超声剂量、与组织损伤的关系奠定了基础第137页,共166页。第138

32、页,共166页。八、超声组织定征第139页,共166页。 超声组织定征(UTC)是探讨组织声学特性与超声表现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超声组织性状分析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对心肌梗死、风心病、肝脏、乳腺等各脏器病变和物理治疗、生殖医学的诊断、监控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第140页,共166页。 基本原理:组织结构、状态和功能变化,必然引起其超声传播特性变化。通过某种特定手段,从组织超声回波信号中分离、提取出能反映组织结构、功能、状态的量化参数,加以解释,达到辨别病变性质的目的 目前,UTC研究、应用范围有声速、声衰减、声散射、回声强度、组织硬度等方面。较有发展前途和实用价值的是进行回声强度检测的视频法和

33、进行超声背向散射积分检测的射频法第141页,共166页。 视频法:应用计算机,开发软件,将回声图像转化为数字图象,进行回声强度(EI)定量分析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 组织钙化或疤痕时, EI 明显增强,肥厚型心肌病、心肌淀粉样变性也可出现类似的变化 第142页,共166页。 我们研制的“DFY型超声图像定量分析诊断仪”(下简称“定量仪”),对组织回声图像的具体的最大、最小、平均灰阶(GS)、分贝(dB)值进行了检测 “定量仪”将超声图像转化为数字图像,获得每一像素点的具体数值。分辨率为660440像素(Pixel),256级GS(黑0-亮255),85个超声强度等级(0dB-85dB)。可连接于多种超声仪使用 第143页,共166页。 操作、取样需标准化,所取二维图像以日常操作最佳图像为准。可将后心包作为回声幅度的上限参照,因其胶原含量极为恒定;回声幅度的下限可用左心室腔内的血液作为参照第144页,共166页。 “DFY型超声图像定量分析诊断仪”第145页,共166页。 升级后的“定量仪”增添了更多功能 可行组织能量多普勒信号定量分析 可行彩色多普勒信号定量分析 可对组织声学造影进行监控分析 可用于超声微泡粒径分析 可用于测定微小血管血流速度 可用于组织、肿瘤血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