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年科学知识框架整理浙教版_第1页
初中三年科学知识框架整理浙教版_第2页
初中三年科学知识框架整理浙教版_第3页
初中三年科学知识框架整理浙教版_第4页
初中三年科学知识框架整理浙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上 第一章 第二节观察和实验1、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是观察和实验。2、在许多科学实验中,常常用一些测量工具来对物体进行准确的判断,在科学研究中还经常要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围。3、人体感官对事物的观察具有局限性。第三节(一)长度的测量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2、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其他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1千米=1000米 1毫米=1000微米 1微米=1000纳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000000微米=1000000000纳米1米=10 分米=100厘米=10毫米 =106微米=109纳米3、长度的测量工具是

2、刻度尺,用刻度尺进行测量时要进行估读。 使用刻度尺前要先看清楚刻度尺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4、估读是在最小刻度值后再加一位估计值。去掉最后一位估计值就是有效值。5、刻度尺的正确使用:选正确:选择具有合适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的刻度尺放正确:刻度线要紧靠被测物体看正确:视线要与刻度尺垂直读记正确:数值一定要进行估读,然后写上单位6、刻度尺中刻度的总长度就是量程,最小一格的长度就是最小刻度值。 量程:刻度尺能测量的最大围。 最小刻度:也叫分度值,指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长度的间接测量方法:以累积求平均法(注意有效位数)、滚轮法、以直代曲法等第三节(二)体积的测量1、测量规

3、则形状物体的体积用刻度尺,测量液体的体积用量筒和量杯,测量不规则形状的固体(小石块)用排水法进行测量。2、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为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为升、毫升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3、测量液体的体积用量筒和量杯。 量筒和量杯都没有0刻度线。量筒的刻度是均匀的;量杯的刻度是不均匀的,上密下疏。4、量筒的正确使用选正确:选择具有合适的测量围和最小刻度值的量筒放正确:量筒应放在水平桌面上看正确:如果液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5、测量体积

4、的工具:量筒和量杯 a.特点:量筒和量杯的刻度都是由下至上,逐渐增大,无零刻度。但量筒的刻度是均匀的,量杯的刻度是不均匀的,下疏上密。 b.注意事项:看清测量围和最小刻度。 测量时,量筒和量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胶头滴管配套使用。 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水平。如果仰视,读数偏小,如果俯视,读数偏大。形状规则的固体的体积测量:体积=底面积高 液体的测量:量筒和量杯,胶头滴管 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测量:排水法第四节温度的测量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要准确的测量温度,要用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3、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他们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

5、理制成的。4、温度的常用单位是,读作摄氏度。温度还有其他一些单位。5、体温计的构造: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特别细且弯曲,阻碍了水银的下降,必须依靠用力甩水银柱才能回到玻璃泡中。这就是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进行读数的原因。(用体温计测量人体温度时,水银柱只会上升不会下降,要使体温计水银柱下降,必须依靠用力甩。)6、体温计的测量围是35摄氏度到42摄氏度,最小刻度值为0.1摄氏度。7、温度计的使用(1)使用温度计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测量围(量程),估计被测物的温度,切勿用来测量超过温度计测量围(量程)的温度。(2)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如果是测量液体的温度,则要使

6、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接触容器壁与容器底。(3)测量时,要等温度计里的水银柱不再上升或者下降再读数。(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应与液柱中央相平。如果是凸面,要与凸形液面中央最高点相平;如果是凹面,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点相平。(5)记录读数,数字和单位要写完整,并注意是否为负数。第五节质量的测量1、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其他还有吨、克、毫克等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1000000毫克3、保存在巴黎国家计量局的质量标准物是国际千克原器。 4、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的大小完全由物体本身决定。改变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空间

7、地点,都不会改变物体质量的大小。5、实验室常用的质量称量工具是天平。6、天平的使用方法:放平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左物右码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仪器还原调平:将天平放在水平台板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这时天平平衡。(2)称量:把被测物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横梁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这时被测物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指示的质量值。注:放砝码前先估计被测物的质量,从大到小放置砝码。(3)称量完毕,用镊子将砝码放入砝码盒,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最左端,两个托盘放在同一侧。 第六节时间的测量计时器的

8、发展)1、表圭和日晷; 2、滴漏(水钟); 3、火钟; 4、沙漏(沙钟);5、摆钟(伽利略发现单摆的等时性); 6、近代机械钟; 7、电子钟和原子钟(最准确)。、时间的单位:时间的国际单位:秒(s),还有小时(h)、分钟(m)、日(天)、周、月和年等等。、时间单位的换算:1小时=60分=3600秒 1分=60秒 1天=24小时=86400秒1年365天 1天24小时 1小时60分 1分60秒 1秒1000毫秒1小时3600秒,1天38400秒。、地球自转一周是24小时,公转一周是一年。、测量时间的工具:停表(也叫秒表)、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时刻是瞬时时间中的某一点,例如9点。而时间间隔是有起

9、点和终点的一段时间,是两个瞬时之间的间隔长短,例如课间休息时间是10分钟。第七节科学探究1、科学探究的意义:科学探究是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的科学规律时进行的科学研究活动。2、科学探究的步骤及其作用: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1、蜗牛的相关知识:蜗牛是腹足纲的软体动物,整个身体分为:两对触角,眼在长触角处,壳(具保护作用)足(在腹部)触角(两对上长下短)、眼(在长触角顶端)、口(有齿舌)。蜗牛具有触觉(触角部位最灵敏)、嗅觉、视觉,但无听觉;蜗牛爬行时会在玻璃上留下痕迹,因为足部能分泌出一种黏液,防止爬行时滑落也为了留下信息,蜗牛为

10、何四处爬行呢?是为了觅食、求偶、找朋友食物主要为植物的根、叶和叶芽,因此对农作物的危害较大,所以是农业的害虫。2.放大镜的作用:一手拿放大镜的柄,放于被观察物体的上方,眼往放大镜观察,并将放大镜与被观察物的距离逐渐加大,观察到大而清晰的图象。先观察外表后观察部再观察一些变化的方式。生物与非生物:最大的区别是有无生命。(以下表格是生命的特征)生物非生物对刺激有反应(应激性)对刺激没有反应能生长不能生长需要营养不需要营养能繁殖后代不能繁殖后代能适应和影响环境不能适应和影响环境有遗传和变异现象没有遗传和变异现象需要新代不需要新代3、动物与植物(1)动物和植物都属于生物两者最大的区别是:营养方式不同。

11、动物:由于细胞中无叶绿体,自身不能制造养料,要摄取食物来获得营养。植物:细胞有叶绿体,能利用、水、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动物与植物的对比:动物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能进行光合作用基本上能快速运动基本上不能快速运动靠摄取食物以获得营养通过光合作用自身制造养料对刺激有反射对刺激有反射生长否持续终生生长持续终生(3)植物是整个生物界的基础,是动物生存的基础,而动物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4、观察生物的方法:先观察外表、再观察部、然后观察一些变化。第二节:常见的动物1、 对物体进行分类操作的一般步骤:(1)明确分类的对象。(2)确定分类的依据。(3)得出分类的结果。2,分类的依据一般是分类对

12、象间的区别;而事物间的区别往往较多,所以依据不同,同一分类对象的分类结果也会不同。3动物的分类分类标准不同,则分类的结果也不同。根据有无脊椎骨,分为脊椎动物(4.7万种)和无脊椎动物(120万种)。 五种脊椎动物形态特征比较 类群代表物特征生活习性呼吸器官鱼类鲫鱼,鲢鱼生活在水中,无四肢,体表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卵生水生用鳃呼吸两栖类青蛙,娃娃鱼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在陆上或水中,卵生水陆两栖幼体用鳃,成体用肺兼用皮肤爬行类蜥蜴,乌龟一般贴地爬行,表皮干燥,覆盖着鳞片或甲,在陆地上产卵,卵生陆生用肺呼吸鸟类家鸽提表有光泽的羽毛,体温恒定,卵生陆生并能飞翔肺较发达有气囊相连哺乳类人,

13、虎,鲸鱼体表有毛,胎生,用母乳哺育幼儿,体温恒定陆生用肺呼吸4,无脊椎动物动物类群特 征代表动物原生动物身体单细胞变形虫、草履虫、疟原虫、太阳虫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水母、水螅、海蜇、珊瑚虫、海葵扁形动物身体背腹部扁平涡虫、血吸虫、绦虫线形动物身体线形,不分节蛔虫、钩虫、丝虫环节动物身体有许多体节蚯蚓、沙蚕、蚂蝗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贝壳蜗牛、河蚌、螺、乌贼节肢动物身体、足分节,有外骨骼蝗虫、虾、蚱蜢、蜈蚣棘皮动物体具棘皮海参、海盘车、海胆5、无脊椎动物中节肢动物分为四类:昆虫类、蜘形类、甲壳类、多足类。6.节肢动物的特点(动物界中最多,有100多万)节肢动物中昆虫类的种类和数量是生物界中最多的,

14、昆虫类的特点: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和二对翅,身体、触角和足都分节,体表长有坚硬的外骨骼。害虫:危害人的健康和动植物生长的的昆虫,如:蝗虫、苍蝇、蟑螂等。益虫:可帮助植物传份,消灭害虫,为人类提供物质的昆虫,如:蚕蛾、螳螂、蜻蜓、蜜蜂等第三节:常见的植物1.生物分类等级:由高到低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分类的最小单位是种。界是分类的最高等级,生物可分为动物界和植物界,分类等级越高,生物间的相同点越少,分类等级越低,相同点越多。2、植物分类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裸子植物:有根茎叶(营养器官)、种子(生殖器

15、官)蕨类植物:有根茎叶,无种子靠孢子繁殖苔藓植物:有茎叶,无根种子靠孢子繁殖(葫芦藓、地钱)藻类植物:无根茎叶花种子果实的分化,靠孢子繁殖和分裂繁殖3.花的结构:有花萼,花瓣,雌蕊(一个),雄蕊(多个)组成。4.植物根据是否产生种子,分为有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合称种子植物,两者的区别是:被子植物的胚珠外有子房壁,发育成种子后外有果皮包被。种子植物又根据种子是否被果皮包被分成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5.被子植物又被称为绿色开花植物,是植物界总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比如郁金香,桃树裸子植物根系发达,不形成果实。比如铁树,水衫,银衫,银杏,松树6.无种子植物分为蕨类植物,苔藓植物,

16、藻类植物,他们的特点分别是:蕨类植物:胎生狗脊、满江红等,它们生活在阴湿环境中,没有种子,但具有根、茎、叶。靠孢子繁殖后代。苔藓植物:像地钱、葫芦藓一样,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结构简单,没有真正的根(是假根),只有茎和叶,也没有种子,用孢子繁殖。藻类植物:紫菜、海带、水绵等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也没有花、果实、种子,用孢子繁殖的低等植物。第四节:细胞1.细胞学说创立的历史: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首先利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木栓的细胞壁结构,提出了“细胞”这个名词。1831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的细胞核。德国诗人歌德提出了“原型”说,另一位德国科学家提出了“原液”说。19

17、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在总结前有经验基础上,共同提出了“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得出历时200多年,是许多伟大科学家的共同努力的结晶。 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动物与植物细胞的区别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动物无有有有无一般无植物有有有有有一般有3、细胞的结构:(1)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细胞物质的进出)细胞质(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细胞核(含遗传物质,与繁殖后代有关)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细胞物质的进出)细胞质(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细胞核(含遗传物质,与繁殖后代有关)细胞壁(具保护和支持作用,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液泡(含细胞液

18、水果的汁液就是液泡里的细胞液。如番茄和西瓜的果汁)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有叶绿素)4、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5、一个完整的生物体是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细胞的分裂:细胞分裂的结果是导致细胞数目增多,分裂时最重要的事件是细胞核出现染色体,并平分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分裂是相对独立的过程。细胞的生长:刚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大小一般只有母细胞的一半。它们吸收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不断长大。这个过程叫做细胞生长。细胞生长的意义:细胞体积增大。比如可以伤口愈合、头发长长。细胞的分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使细胞种类增多。细胞分化导致出现不同形态功能的细胞,进而形成了

19、各种组织。细胞生长使得子细胞体积不断增大。分化和生长是同时进行的。第五节: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1、 单细胞生物(1)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完成,一般生活在水里。如衣藻、草履虫、变形虫等。(2)衣藻(单细胞植物)与洋葱表皮细胞(多细胞植物)的对比 容衣藻洋葱表皮细胞相同点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不同点眼点(感光)、鞭毛(运动)无眼点和鞭毛衣藻(单细胞植物)与草履虫(单细胞动物)的对比 容衣藻草履虫相同点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不同点眼点、鞭毛、叶绿体、细胞壁、液泡纤毛、收缩泡、食物泡、肛孔2、细菌和真菌(两者合称微生物)(1)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按形态分为三种:球菌、杆菌、螺旋菌

20、,靠分裂生殖。(2)真菌:属于真核生物,主要有三类:酵母菌、霉菌、食用菌。常见的食物菌有:香菇、蘑菇、木耳、金针菇、银耳、灵芝。3、细菌、真菌、植物细胞的对比对比容细菌真菌植物细胞壁有有有细胞膜有有有细胞质有有有细胞核无有有叶绿体无无有营养方式异养型异养型自养型生物类型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真核生物4. 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原核生物(细菌); 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真核生物(真菌、植物、动物)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称组织。6.组织名称结构特点功能保护组织细胞扁平,排列紧密保护作用输导组织筛状,管状结构输送物质,水分,无机盐,有机物营养组织绿色,有叶绿体制作和贮存营养物质

21、机械组织无支撑和保护分生组织始终保持分裂能力分裂产生新细胞6、植物组织树叶由多种组织构成,表皮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能进行光合作用,叶脉有输导组织。动物组织组织名称分布特点主要类型结构特点主要功能上皮组织体表和管腔壁表面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保护、分泌、吸收结缔组织分布广泛骨组织、软骨组织、血液、肌腱间隙大、细胞间质多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等肌肉组织骨骼、心脏、及其它器官的管壁上骨骼肌、心肌、平滑肌排列有序、间质少收缩、舒、产生运动神经组织脑、脊髓感觉器官由神经细胞构成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触觉小体和冷敏小体主要是由神经组织构成。立毛肌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血液是属于结缔组织。8、皮肤的结构

22、:表皮、真皮(有血管)和皮下组织三层。9、微生物滋生的条件:水分、空气、温度。10、食物的贮藏方法:干藏法、冷藏法、加热法、真空保存法。11.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1)使用时操作步骤: A.取放: 一手握镜臂, 一手托镜座,放在体前略偏左. B.上镜: 从镜盒取出物镜装在转换台上, 取出目镜装在镜筒上. C. 对光: 转动物镜转换器, 使物镜对准通光孔, 转动集光器,选取一个大小适宜的光圈, 左眼观察目镜, 用手转动反光镜, 当观察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对光完成. D. 观察: 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 观察物对准通光孔的中央, 用压片夹压住装片. 眼看物镜, 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 使物镜和装片

23、接近. 眼看目镜, 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 镜筒上升, 观察到模糊的物像时停止. 双手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象清晰为止. E. 移像: 反向移动装片. 放大倍数: 目镜和物镜倍数的乘积. 12. 生物体的结构: 细胞 组织器官系统生物整体第六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2、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3器官:由多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是:花、果实、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4.系统:由若干个功能相近的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的、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活动的多个器官的总和。人体的八大系统:消化、循环、

24、呼吸、泌尿、生殖、神经、运动和分泌系统,其中消化系统由口腔、咽、食道、小肠、大肠、肛门,以及唾液腺、肠腺、胃腺、胰腺、肝脏等器官构成。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运输、调节体温和防御等功能。当你在运动时,运动系统需要更多的氧气。这时,在神经系统和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活动就会加强呼吸变急、心跳加快。第七节: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植物的向光性和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拟态、保护色、警戒色。适应类型适应性特征作用实例保护色颜色与大背景相同躲避天敌,利于捕食蛙、北极熊、蝗虫、变色龙警戒色颜色与大背景不同,具恶臭、有毒刺、毒毛警告作用蝮蛇、黄蜂、箭蛙拟态形状和色彩与背景中的

25、某一生物或非生物相似躲避天敌枯叶蝶、竹节虫、尺蠖向光性植物向着有光的方向生长利于光合作用向日葵、向阳花2、保护生物的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破坏的主要原因:栖息地的破坏、掠夺性的开发、外来物种入侵。(3)保护生物多样性,一定要保护生物生存的环境,所以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的重要措施。(4)我国的珍稀动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杉、水杉、秃杉、人参、珙桐(鸽子树)、桫椤、金花茶、望天树中国动物国宝:大熊猫、朱鹮、扬子鳄、黔金丝猴、白鳍豚、褐马鸡、中华鲟。 第三章第三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1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

26、不停地旋转,周期为365.2422天2太阳高度:太与地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1)一天中太阳高度中午最大,杆影最短。 (2)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夏季最大,杆影最短。 (3)同一时间,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向两侧减小。3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为90)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直射赤道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直射赤道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 a.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b.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 c.归线上直射一次 d.其他地区无直射4.昼夜长短的变化: (1)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2)其他地区:夏至日白

27、天最长,冬至日白天最短,北半球夏至日时,南半球冬至日。 (3)夏季,南极圈,北极圈出现极昼,冬季出现极夜。月相月相 (1)月球和地球一样不能 发光,太阳总是把半个月球照亮, 则我们看到的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2) 月相形成的原理: A.是月球不能发光,只是反射太而发光. B. 是由于日,地,月有规律地相对运动造成三者相对位置有规律的变化,使地球上看到月球的形态也有规律地变化. (3) 当月相出现上弦月和下弦月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位置是垂直;当看到新月,满月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位置在在一条直线上. (4) 新月出现在农历每月初一,满月(望)和月食出现在农历每月十五,十六,而初七,

28、初八出现上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出现下弦月. (5) 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 为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个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 2. 日食和月食 (1) 地球上某地有时会看到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现象,种现象称为日食. (2) 日全食: 月球挡住了太阳表面全部时,就发生了日全食. 日偏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表面一侧时,就发生了日偏食. 日环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表面中间部分 就发生了日环食. (3) 日全食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先后顺序是: 太阳被月球遮掩是从日轮的西缘开始,东缘结束.原因是: 月球自西向东的公转运动. (4) 月球本身不发光,当日,地,月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月球又位于日,

29、地的一侧,当月球被地球的影子逐渐遮掩,就发生了月食现象. 探索宇宙1.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6378 千米,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km左右,仅差0.33。 2.地球仪是缩小的地球模型,经纬网将地球分为若干个部分,能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赤道将地球分为南北 两半球,西经20和东经160将地球对分成东西两半球。 地图是用不同的符号、颜色等把缩小了的地理事物在纸上表现出来,地图三要素是 图例、方向和比例尺。 3.太阳是能自己发光发热的气体球体,他的直径约为地球的109倍多,表面温度约为6000,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4.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的半径是地

30、球半径的四分之一。 5.星座是为便于认识恒星,把全天分成若干个区域,这些区域称星座。较著名的区域有大熊座、小熊座、仙后座 ,一年四季可见的星座有小熊座。 6.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 ,有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等天体按一定轨道绕太阳公转而构成。日地的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 7.银河系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2000多亿多个,所有的星系构成了宇宙。8.地月距离约38.44万km,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9.明亮的部分:山脉、高原;阴暗的部分:平原和低地。10.月球上物体会变得轻,昼夜温差大,听不见声音,布满环形山。 第四章第一节 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

31、过程。 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晶体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非晶体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2、观察硫代硫酸钠(俗称大打或海波)的熔化过程: 开始加热时并没有熔化,只是温度不断上升,体现在图象上是一段倾斜上升的直线。达到一定温度(熔点)时才开始熔化,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表现在图象上是一段水平直线。当全部熔化完成液体后继续加热,温度又开始上升,表现在图象上是一条倾斜上升的直线。 3、观察松香的熔化过程: 开始加热时,物质是先变软,再变稀,最后变成液体。从开始加热直到全部熔化成为液体,其温度不断上升。 说明:所有非晶体的熔化过程和图象与松香类似

32、。4、晶体:具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如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如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说明: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不同的晶体的熔点不同,根据熔点的不同可以来鉴别物质,故熔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非晶体没有熔点。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晶体凝固时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凝固点,同一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晶体熔化吸热,凝固要放热。晶体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非晶体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凝固的条件:到凝固点。继续

33、放热。第二节 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2、汽化分为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3、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在液体的表面进行的,并且不剧烈。4、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的高低 液体的表面积的大小 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快慢。对于不同的液体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说明:要加快蒸发就必须尽量满足上述三个条件,要减少蒸发必须尽量避免上述条件,其中减少蒸发在农业上应用比较广泛的是喷灌和滴灌,它的好处是可以减少水分在传输中的渗漏和蒸发。5、蒸发吸热,具有制冷作用,首先使自身的温度减低,然后吸收其它物体的热量,可以导致其它的物体温度降低。6、沸

34、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也是在液体的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7、水沸腾时的现象:水在沸腾时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沸点)保持不变。8、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沸点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液体的沸点受大气压的影响,一般气压越高,沸点也随着增高。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说明:水在加热过程中的现象:沸腾之前,水的温度不断上升,并有气泡产生,这时的气泡中主要是空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变小,并有响声出现且逐渐增大。达到一定温度时,开始沸腾,这时水底会产生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把里面的水蒸汽释放出来,虽然继续吸热,但

35、温度保持不变。9、低沸点物质的一种重要用途:医疗上有一种冷冻疗法就是利用低沸点物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而使局部组织冷冻,从而破坏或切除病变的活组织。10、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式: a.降低温度可以使所有的气体液化(只要温度降低到足够低), b.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但不能使所有气体液化,还必须温度降低到一定的程度)气体打火机以及液化石油气的液体都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在常温下液体化的火箭的燃料液态氢和液态氧也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制得的11、气体液化的好处是可以使气体的体积大大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12、电冰箱工作的原理是:主要用到了汽化吸热和液化放热。在冰箱(即冷冻室)要吸热使温度降低,在

36、冰箱外(散热器)要把吸收的热放出。故在冰箱冷冻室里是利用液体汽化吸热,使液体变成气体。而在冰箱外通过压缩机把气体压缩并在散热器放热使之液化变成液体又流到冰箱,再又汽化吸热变成气体。如此反复循环,从而达到制冷效果。 第四节 物质的构成15、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但不是唯一的一种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还有原子和离子。分子很小,用肉眼以及光学显微镜是无法看到的,只有通过电子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看到分子,他比细胞还要小很多。 分子之间存在空隙,空隙的大小与物质的状态有关,气体分子间的距离最大,固体分子间的距离最小(水结成冰的例子除外,是个特例)。 分子还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不同种类的分子彼

37、此进入对方的分子空隙中分子间的空隙和分子的运动是物质发生扩散的原因,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的现象, 但在气体中扩散的最快. 分子的扩散快慢还跟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中有空隙 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用分子观点解释: 蒸发是一种缓慢进行的的汽化现象,从分子运动角度看,蒸发实际上是处于 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运动离开液面的过程.沸腾是从分子运动角度看,一方面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要离开液体,另一方面,液体部气泡壁上 的分子也要离开液体。沸腾比蒸发剧烈得多的汽化现象,同时也认识到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注意点: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

38、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第五节 物质的溶解性17、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但如果外界条件发生改变,物质的溶解能力也会相应地发生改变。如温度升高,有些物质的溶解能力增强,如 蔗糖 ,而有些物质的溶解能力减弱,如熟石灰,有些物质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大,如食盐。18、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 油不溶解于水,但能溶解在汽油、煤油、洗洁精等其他物质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物质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气体也能溶解于水,但气体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19、物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些放热,如氢氧化钠,有些吸热,如硝酸铵

39、,有的温度变化不大,如食盐。 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因素有 温度、是否搅拌、颗粒大小 第六节 物质的酸碱性1、酸性物质:一般具有酸味,像强酸:硫酸、盐酸、硝酸,一些带酸味的水果中都含有一些比较弱的有机酸,这些都属于酸性物质。2、碱性物质:一般具有涩味和滑腻感,像强碱:氢氧化钠(烧碱)、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石灰水)等,小打(碳酸氢钠)、纯碱(打,碳酸钠)、洗涤剂、氨水、尿液等具有弱碱性。3、判断物质酸碱性的方法:用紫色的石蕊试液 具体操作是:分别取待测样品少许,各滴入石蕊试液,使石蕊变红的则为酸性溶液,使石蕊变蓝的则为碱性溶液。即石蕊遇酸变红,石蕊遇碱变蓝。(它们属于化学变化)。4、判断物质酸碱性的

40、强弱(酸碱度)的方法:用pH试纸具体方法为:用玻璃帮蘸取被测液体滴在pH试纸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所得到的pH值就能表示酸碱性的强弱。5、pH值表示的围:014之间,pH值7物质显碱性 pH值越比7大,碱性越强。 pH值=14碱性最强。说明:用pH试纸既可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有可以测定溶液酸碱性的强弱。6、 常见的强酸性物质有 盐酸 硫酸 硝酸 常见的强碱性物质有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钾 氢氧化钡 常见的弱酸性物质有 醋酸 碳酸 果汁 常见的弱碱性物质有 氨水 小打 家用洗涤剂 常见的中性物质有 蒸馏水 酒精 食盐水 举一例说明酸性物质对生活的危害性 酸雨 举一例说明碱性物质在生活的

41、利用 家用洗涤剂 七年级下 第一章 第二节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因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 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 传播形式:声波。 传播速度: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传播介质有关。温度越高,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快;声音在固态物质中传播得最快,液态其次,气态最慢。在空气中(150),传播速度为340m/s。(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传播实质:把声源的振动传播出去。遇到障碍物,声波将发生反射,形成回声。 第三节 耳和听觉 1耳的结构和功能。结构功 能 外 耳 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声波进入外耳道后撞击鼓膜鼓膜产生振动中 耳鼓室与咽鼓管连通听小骨

42、骨性传导、放大振动 耳耳蜗有听觉感受器,把振动转化为声音信号前庭有位觉感受器半规管有位觉感受器听觉的基本知识 (1)听觉的形成:声波通过耳廓一外耳道一鼓膜一听小骨一耳蜗一听神经一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2)听觉的减弱与丧失:人的听觉与人的年龄有关,年龄越大,听觉能力越弱,直到丧失。鼓膜、听小骨受到损伤或有障碍会造成传导性耳聋;耳蜗、听觉中枢和会造成神经性耳聋。(3)人的听觉:人类的听觉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可以听到频率在20赫到20 000赫之间的声音。据此,人们将低于20赫的声音称为次声,超过20 000赫的声音称为超声。 物体在1秒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其单位为赫兹。 声音的三个特性 音

43、调:我们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叫音调。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人们主观上感觉到的声音强弱叫响度。距离声源越近,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音色:曾叫音品,是人们对声音质的感觉。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以及发声的方法等有关。 噪声 狭义上讲凡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均属于噪声;从声波对人的干扰讲,凡是环境中不需要的声音都可判定为噪声。 预防噪声: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耳朵处减弱。 第四节 光和颜色 1光源: 正在发光的物体。 2光传播的特点:传播不需要介质。 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固体、液体、气体)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最快,空气中次之,水中最慢;

44、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千米秒。 3光的色散。 白光是复色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多种单色光组成。 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其他色光被吸收);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其他色光被吸收) 白色物体可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则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光线在科学上,人们往往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路线与方向,称为光线,其中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第五节光的反射和折射 光的反射 定义: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向另一种均匀的物质时,光会在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发生传播方向的改变,从而又返回到原先的物质中的现象。 特点光的反射定律。 光反射时,反

45、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分类:根据反射面的情况不同,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漫反射使我们从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物体。光在反射时光路可逆。 应用平面镜成像规律:像和物等大,像和物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光的折射。 定义:光从一种透明介质射向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特点折射定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大空)光从其他透明物质斜射人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

46、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或减小。 第六节 眼和视觉1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线有汇聚作用 (老花镜 放大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近视镜)焦点和焦距。 主光轴: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连线。 光心:位于透镜的中心,光通过它时传播方向不变。 焦点: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汇聚在一点,这个点叫焦点(F)。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 每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 3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物距U像距V 像的性质 应用U2f fv2f 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无fu2f 倒立

47、放大实像 幻灯机、投影机U=f 无 无无Uf 正立放大虚象 放大镜 4眼的结构和功能结构功能眼睑随时闭合,保护眼睛睫毛 遮挡雨水、灰尘泪腺、鼻泪管分泌泪液,润滑,除尘杀菌;与鼻子相通眼肌使眼球灵活转动角膜和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一起形成折光系统巩膜 坚韧外壳,保护眼球虹膜中央是瞳孔,可根据光线强弱调节瞳孔的大小脉络膜给眼球提供营养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接受光刺激,产生兴奋睫状体睫状肌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改变眼球的焦距视觉的形成 光线通过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视网膜上成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光的刺激产生兴奋,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人类的视觉限制 (1)近视:视网膜距晶

48、状体过远,或晶状体曲度过大,远处物体的光线经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前,需佩戴凹透镜矫正。 (2)远视:远处物体的光线经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后,需佩戴凸透镜矫正。 (3)色盲:人类不能辨别颜色的现象,它是由先天遗传决定的。 根据不能辨别的颜色种类,色盲可以分为红色盲、红绿色盲、黄蓝色盲和全色盲。 (4)保护眼睛:近视大多数是因为长期用眼不科学造成的。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的发育期,应该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 第二章运动和能的形式 1运动的多种形式物质有许多不同的运动方式,如机械运动、声运动、光运动、电运动、热运动、生命运动等。2能的多种形式。 动能: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称为动能(m和v有关)。

49、 势能:物体被举高(m和h有关)或发生弹性形变时所具有的能称为势能。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化学能:1.食物中贮存的能量; 2.煤、石油中贮存的能量; 3.干电池中贮存的能量为化学能。 光能:太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光能,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于体。机械 运动1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机械运动的特点是物体位置发生变化。2参照物 研究某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机械运动的分类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直线运动又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4控制变量法 在研究某物理量是否与某个因素有关时,控制其

50、他因素,使其保持不变,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实验方法就叫控制变量法。5速度和平均速度。 (1)速度 1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2速度的计算公式V=S/t t=S/v s=vt 3.关于速度的单位,要说明它是依据公式V=S/t 得到的。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所以速度的单位是路程的单位除以时间的单位。如果路程的单位用米,时间的单位用秒,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如果路程的单位用千米,时间的单位用小时,速度的单位就是“千米时”。1米秒=3.6千米时 (2)平均速度。当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由公式V=(S1+S2+SN)/(t1+t2+tN)算出来的速度。力的存在1力的作用效果 (

51、1)改变物体的形状。 (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和物体运动的方向。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甲物体对乙物体有力的作用时,乙物体也会对甲物体产生力的作用。3弹力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4力的单位力的单位是牛顿,单位符号是N。5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测力计。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秤。第四节 力的图示1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2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第五节 物体为什么会下落1重力。 (1)定义: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2)方向:竖直向下。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重力与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为G=mg第六节 摩擦的利和弊1

52、摩擦力。 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产生的阻碍物体发生相对运动的力。2增大摩擦的方法。(1)增大压力。(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减小摩擦的方法。(1)减小压力。(2)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车把、轮胎、脚踏板、车闸等处要利用摩擦。车把、轮胎、脚踏板刻有粗糙的花纹,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自行车上所有转轴如中轴、前后轴、飞轮、龙头的转轴、脚踏板的转轴等部件都要减少摩擦。主要是利用滚珠轴承和添加润滑油来减少摩擦。第七节 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的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将保持匀速直线运

53、动状态。 (1) 要注意定律中的“或”字不能写成“和”字。(2) 对定律的理解:任何物体,如果不受外力的作用,原来静止的,将永远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将永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3) 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这个定律,并知道这个定律的因果关系。 (4) 这个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推理得出的。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保持原有速度的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性质请解释,为什么当汽车起动时乘客向后倾斜;汽车刹车时乘客向前倾斜,而转弯时则向外倾斜?(以站在车上的乘客为例) 乘客的脚部由于跟汽车地板之间有摩擦而随车起动、随车减速(刹车时)、随车转弯,但身体的上部由于惯性还要保持静止(起动时)、保持刹车开始的较

54、大速度,保持转弯开始时速度的方向,所以当汽车起动时乘客的上身向后倾斜,刹车时上身向前倾斜,而转弯时则向外倾斜。3. 惯性的应用 利用惯性带来的好处(例如,汽车到站前,可提前关闭发动机以节省汽油,汽车仍可利用惯性行驶到站。) 防止惯性可能带来的危害(例如,开车不可超速,驾驶员带上安全带等。)第八节 二力平衡的条件1二力平衡。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是平衡的。2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3:根据学过的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知识,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是多少? 回答:此时两个力的合力为零。 第三章动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

55、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的生长时期,这些周期构成了动物的生命周期。变态发育:变态:两栖类(青蛙)完全变态: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受精卵:蝴蝶、苍蝇、蚊子、蜜蜂不完全变态:受精卵幼虫成虫受精卵:蝗虫、螳螂、蟋蟀精子和卵子(生殖细胞)结合产生受精卵(新生命的起点)的过程,叫受精。男性生殖系统:睾丸(最主要生殖器官,产生精子)、输精管、精囊、前列腺。 女性生殖系统:卵巢(最主要生殖器官,产生卵子)、输卵管(受精场所)、子宫(胚胎发育场所)、阴道。母体和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进行物质(营养物质和氧气)交换。第一性征: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青春期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标志:男性出现遗精;女性出现月经) 第二

56、性征:除生殖器官以外的男女差异。(男:声调较低、喉结突出、长胡须;女:声调较高、骨盆宽大、乳房发达)青春期特点: 出现第二性征 生殖器官发育并成熟 脏功能日渐健全有性生殖:通过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受精方式:体受精(昆虫、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体外受精(鱼类、两栖类)。 胚胎发育方式:胎生(哺乳类);卵生(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 假胎生(卵胎生)。无性生殖:无需经过精子和卵子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分裂生殖(草履虫、变形虫)和出芽生殖(水螅)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和胚。胚又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种子(按有无胚

57、乳):有胚乳种子(营养在胚乳)和无胚乳种子(营养在子叶); (按子叶数):单子叶植物 和 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充足的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同时具备,缺一不可)花的结构主要结构:雄蕊和雌蕊 传粉(花药上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自花传粉;异花传粉(虫媒花、风媒花);人工授粉。无性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生殖(主要):分根、压条、扦插、嫁接。 第四章地球的自传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北逆南顺) 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一天(约24小时)。 地球自转产生

58、的现象:(1)东升西落(2)昼夜交替昼夜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被照亮的一半为白昼,背着太阳的一半为黑夜。 昼夜交替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不断地更替。 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构成。 (1)昏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昼变成夜的界线。 (2)晨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夜变成昼的界线。第三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1 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周期为365.2422天2 太阳高度:太与地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1)一天中太阳高度中午最大,杆影最短。 (2)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夏季最

59、大,杆影最短。 (3)同一时间,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向两侧减小。3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为900)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直射赤道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直射赤道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 a.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b.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c.回归线上直射一次d.其他地区无直射4.昼夜长短的变化:(1)赤道全年昼夜等长(2)其他地区:夏至日白天最长,冬至日白天最短,北半球夏至日时,南半球冬至日。(3)夏季,南极圈,北极圈出现极昼,冬季出现极夜。第五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1地球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地壳和地幔

60、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2地壳变动:悬崖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石柱的升降、火山和地震。4火山和地震 (1)分布: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带(2)原因:地壳变动(3)防震自救的措施:发生地震时千万不要慌乱,要冷静、快速地离开房屋,跑到空旷的地方,或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里或桌子下等。第六节 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1大陆漂移说:格纳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和其他依据提出。 2板快构造学说:在“大陆漂移说”基础上创建。 全球由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六大板块组成,漂浮在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