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庆老师短颈项部疼痛症_第1页
朱国庆老师短颈项部疼痛症_第2页
朱国庆老师短颈项部疼痛症_第3页
朱国庆老师短颈项部疼痛症_第4页
朱国庆老师短颈项部疼痛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微创治疗颈项部肌筋膜病继发疼痛临床研究大连市针刀医学会主任委员大连市中心医院软伤针刀科主任朱国庆中医微创学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教材主要供全国中医药院校中医学专业、针灸推拿学专业及骨伤专业开设中医微创课程及针刀医学课程使用。 针刀、松筋针、齿钩针等都己入编,为在教学、临床、科研提供有力理论根据。为我们同仁在临床中开展此技术起到重要理论依据。 本教材的出版将对推动中医微创学科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全国十大功勋针刀医学专家 中华功勋针刀医学专家(2005)王燮荣 北京海军总院董福慧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田纪钧 北京特色东方医药研究院王秀义

2、黑龙江省大庆中医骨伤病医院周中焕 湖北省公安消防医院任月林 山东省临清市人民医院朱国庆 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乔晋林 北京海军总医院张秀芬 北京武警第二医院施晓阳 江苏省南京鼓楼医院发明创造松筋针专利证书松筋针专利号2007200159174朱氏中医微创糸列:松筋针、 松骨针、齿钩针在临床常用针糸:松筋针、松骨针、齿钩针、小针刀、皮肤针、微针刀、穿刺针、放血点刺针、开皮针、浮针、埋线针、朱氏拔罐器、羊肠线等。颈项肩背部痛证 颈项肩背部痛证,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颈项肩背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临床综合症。该病是由于颈部受到风寒、外伤或因老化及劳损(如反复落枕、枕头和睡眠姿势不当、工作时姿势不良

3、等)和代谢失常等因素所导致的颈椎生理曲线改变,和颈椎间盘、关节、韧带等组织的退行性变化。这种变化刺激或压迫了周围神经的末梢感受器、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和颈部的交感神经等组织进而出现症状繁杂、影响广泛的综合症候群。颈项部常见疼痛疾病1.棘突炎2.项韧带炎3.枕大神经卡压综合症4.枕小神经卡压综合症5.耳大神经卡压综合症6.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症7.前斜角肌综合症8.颈肋综合症9. 颈椎综合症1.棘突炎主要特点:棘突炎是附着于棘突的韧带在急慢性损伤的情况下发生的无菌性炎症。临床上以背部疼痛、棘突上压痛或棘突间压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症状:患者长期伏案工作后出现颈痛、颈酸,特别是低头时疼痛明显,颈

4、棘突局部或放射性地引起颈项部酸痛、胀麻等不适感。2.项韧带炎主要特点:项韧带为棘上韧带在颈椎部自第七颈椎棘突向上移行部。位于颈后呈三角形,底面向上附于枕骨,尖端向下连于棘突及下部的棘上韧带。症状:项背部酸痛不适,肌肉僵硬板滞,有重压感,向一侧或二侧背部与肩胛放射。3.枕大神经卡压综合症解剖:枕大神经发自颈2神经后支,在枕外隆突旁,项上线处,穿过半棘肌及斜方肌止点及其筋膜至枕颈部皮肤。病理:长期低头工作,颈肌痉挛,深筋膜肥厚,炎症渗出,粘连可压迫枕大神经。颈部肌肉,斜方肌筋膜炎也可压迫枕大神经分布区(后枕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症状:疼痛多呈自发性疼痛闪电样由枕部向头顶乃至前额放射,且常伴该侧眼

5、球酸胀感,颈部僵硬感,因怕出现疼痛不敢转头。一侧或二侧后枕部针刺样、刀割样疼痛。4.枕小神经卡压综合症解剖:枕小神经为颈丛分支,发自颈2,有时有颈3纤维,在胸锁乳突肌后缘向上方行走,分布于枕部及耳廓背面上部的皮肤。病理:枕小神经周围的鞘较薄,鞘内脂肪丰富,长期伏案低头工作,颈肌痉挛,深筋膜肥厚,炎症渗出、粘连,外伤均可对枕小神经周围的鞘管造成挤压而引起枕小神经的卡压综合症。症状:疼痛为阵发性,疼痛为针刺样、刀割样,可放射到额部及眼眶,颈肌痉挛,头呈僵直位。5.耳大神经卡压综合症解剖:耳大神经为颈丛皮支中最大的分支,由颈3后支组成。自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穿出,分布于耳廓、腮腺、乳突表面皮肤。病理:

6、压迫来自外界机械创伤或邻近组织如颈椎病。症状:一侧枕部疼痛,可向外耳部放射呈持续钝痛而有阵发性加剧,疼痛可向颈部放射。三支神经卡压定位6.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症解剖:肩胛上神经发自颈5.6神经根合成的臂丛上干,走向外后,形成冈下肌支。病理:由于肩胛上神经,与肩胛上动脉、静脉共行于肩胛横韧带形成的骨性纤维孔道中,肩胛横韧带的增厚,钙化,使孔道狭窄,造成肩胛上神经的卡压。症状:以肩部疼痛为主,呈锐痛刀割样,也可静息痛。痛涉及肩胛部、肩关节肩背部、冈下肌、冈上肌无力、致肩外展、后旋受限。7.前斜角肌综合症主要特点:此病与神经血管束通过斜角肌构成的三角间隙有关。前斜角肌位于颈椎外侧的深部,起于颈3-6横

7、突的前结节,止于第一肋骨内缘斜角肌结节。中斜角肌在三个斜角肌中最大最长,起于第六颈椎横突的后结节,止于第一肋骨的上面,在斜角肌结节与锁骨下沟。在前、中斜角肌有一个三角间隙,间隙的底部是第一肋骨,臂丛与锁骨下动脉从此三角间隙通过。前斜角肌综合症症状1.锁骨下动脉受压:其疼痛为缺血性跳痛,起病可以是突然的,伴有酸痛与不适。开始颈部放射到手与手指,以麻木及麻刺感明显,疼痛的部位没有明确的界限。2.臂丛神经受压:因长期病变,臂丛的下干受压,为锐性疼痛并向前臂内侧以及第4.5手指放射。8.颈肋综合症主要特点:因锁骨与第一肋骨的间隙较小,在解剖上是一个弱点,其中通过到上肢的神经血管束。如果此间隙在形态上有

8、所改变使间隙变小,而压迫其间的神经血管束产生症状,叫颈肋综合症。症状:神经受压有患侧肩颈部疼痛,常伴有感觉异常、无力、麻木,常位于手指和手的尺神经分布区。晚期有:肩、背、上肢放射痛,感觉消失,运动无力,魚际肌 萎缩和骨间肌萎缩,第4.5指伸肌麻痹形成爪形手。 主要特点: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常见于中老年人。是由于人体颈椎间盘逐渐地发生退行性变及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颈椎骨质增生,或颈椎正常生理曲线改变后刺激(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和交感神经等)引起的一组综合症。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轻则常常感到头、颈、肩及臂麻木,重则可导致肢体酸软无力,甚至出现大小便失禁及瘫痪等。

9、9. 颈椎综合症全身肌筋膜分布全图颈部间隙解剖 颈部由浅入深(由前向后)层次结构十分明确,分别为:皮肤、浅筋膜、颈深筋膜、肌肉。深筋膜又分为浅、中、深三层,在浅、中层与深层间形成的鞘内,容纳通过颈部的气管、食管及血管。各层间有疏松结缔组织并形成颈部间隙。一、皮肤:皮肤薄,移动性大,皮纹横向。 二、浅筋膜:浅筋膜疏松,内含皮肌、皮静脉、皮神经、淋巴结。1、皮肌:皮肌为颈阔肌 platysma,薄且覆盖广泛。上至面部,下至第二肋平面,越过人体中最早骨化的二个骨即锁骨和下颌骨浅面的全长,颈正中线和颈前三角下部未被此肌覆盖。浅筋膜内的皮神经和皮静脉均行于肌的深面,该肌因之成为浅筋膜这一层次的重要标志。

10、2、皮静脉与淋巴结皮静脉有颈前浅静脉 anterior jugular vein 和颈外浅静脉 externa jugularis vein,其周围有伴行的淋巴结。在颈根部两条静脉均进入颈深筋膜形成的两个间隙,即胸骨上间隙和锁骨上间隙,并有横行的吻合支。3、皮神经 皮神经为颈丛皮支,有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这些皮神经均由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向四周放射走行,其中枕小神经勾绕副神经后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上升,提起枕小神经即可钩出副神经,是寻找副神经的标志,而胸锁乳突肌后缘又是寻找枕小神经的标志。耳大神经垂直行向耳垂。颈横神经垂直横过胸锁乳突肌中部。锁骨上神经与副神经近似平行,但位于其

11、下方。三、颈深筋膜 颈深筋膜即颈部肌肉的肌外衣及其延续,由前向后分别为颈深筋膜浅层、颈深筋膜中层和颈深筋膜深层。 1、颈深筋膜浅层:颈深筋膜浅层亦称封套筋膜。围绕整个颈部形成一个封闭式的筒鞘状结构,筑成了颈部诸器官活动的基本环境,成为保护颈部诸脏器的第一道防线。该筋膜并包绕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形成两个肌鞘,包绕腮腺和颌下腺,形成两个腺体筋膜鞘,在胸骨和锁骨上分为二层,形成两个间隙。 2、颈深筋膜中层(颈内脏筋膜):颈内脏筋膜分两部分,一部分包绕颈部大血管及神经,即形成颈动脉鞘 carotid sheath。另一部分包绕气管、食管和甲状腺,形成一个内脏鞘总鞘即第二封套,筑成保护脏器的第二道防线。并

12、伸入气管、食管和甲状腺间,分别形成气管、食管和甲状腺鞘。3、颈深筋膜深层 :颈深筋膜深层亦称椎前筋膜,即颈部椎前肌的肌外衣,该筋膜由颅底一直达第三胸椎。四、颈部筋膜间隙:筋膜间隙有胸骨上间隙、锁骨上间隙、气管前间隙、食管后间隙、椎前间隙。1、胸骨上间隙 :位于胸骨柄上缘,由封套筋膜一分为二层形成,内含颈前静脉弓。2、锁骨上间隙 :位于锁骨上缘,由封套筋膜一分为二层形成,内含颈前浅静脉和颈外静脉。3、气管前间隙 :位于气管前筋膜与颈深筋膜浅层之间,内含甲状腺最下动脉、头臂干、左头臂静脉、甲状腺下静脉、甲状腺奇静脉丛、小儿胸腺,是颈部最危险局部区域。4、咽后间隙 :位于颊咽筋膜与椎前筋膜之间,此间

13、隙感染可蔓延至后纵隔。5、椎前间隙 :位于椎前筋膜与颈、胸椎之间,上达颅底,下至第三胸椎,该间隙感染除局限于此范围外,还可向两侧蔓延至颈外侧区。五、颈白线:由颈深筋膜的浅层于正中线形成,该局部层次简单,是进入颈部的最佳入路。 头颈后面浅表肌 枕肌、帽状腱膜、额肌头后侧面:额肌、帽状腱膜、枕肌 胸锁乳突肌前中后斜角肌与颈神经的关系、胸锁乳突肌斜方肌、斜角肌、项韧带、头半棘肌、头夹肌、肩胛骨肩峰头颈深层肌肉头直肌、头下斜肌、多裂肌、回旋肌头上斜肌、椎动脉、头最长肌、颈半棘肌、斜角肌、头后大小直肌、头下斜肌肩胛提肌、冈上肌、冈下肌、大小园肌、斜方肌、背阔肌、大小菱形肌、上后锯肌全脊柱多裂肌、回旋肌颈

14、椎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1. 颈椎神经受到刺激,早期仅是引起颈部不适、颈痛及活动受限等;两侧的脊神经根受压后,除了颈部症状外,还有手麻、上肢放射痛、手指抓握无力及指尖感觉过敏等;2.椎动脉受压,则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及视力障碍等,也可出现与“冠心病”或“胃肠功能紊乱”等相似的临床症状;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3.当脊髓受压后,则主要表现为四肢麻木无力(踏棉感)、步行困难、步态异常甚至站立不稳以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等。几乎所有的颈椎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活动功能障碍;如前屈后伸、侧屈旋转等活动受限等表现。 颈椎病会造成3方面问题 颈椎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尚不甚清楚,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

15、结果,包括退变、劳损、创伤、炎症及先天畸形等。包括压迫脊髓,压迫神经,压迫血管。 1.压迫神经根,神经根型颈椎病,产生一侧颈肩上肢反复发作的疼痛,手指麻木,仰头、活动不灵活等症状,在临床上最多见。 颈椎病会造成3方面问题 2. 压迫交感神经造成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会出现眼睛涨涩,怕光流泪,视物模糊,头痛沉晕,肢凉或指端红,心急,心烦易怒等症状。3.压迫椎动脉造成椎动脉型颈椎病,会产生眩晕、恶心,一侧头痛、视觉障碍等症状,影响大脑血液供应。4.压迫脊髓,就是脊髓型颈椎病。这在急诊较多见,像车祸、外伤都可能导致这一问题。患者会出现头重脚轻,甚至肢体瘫痪症状。颈型颈椎病 临床上还有一种特殊的“颈型颈椎

16、病”。它并没有明显的病理性变化,多是生活方式不良引起的,多见于年轻白领一族。这类颈椎病不需要特殊治疗,用热水敷,多休息、按摩,就可以缓解。 “颈型颈椎病”可预防预防颈椎病,最根本是要改善生活和工作中的不良习惯。不少年轻人喜欢躺在沙发上看书,长时间低头伏案,坐公交的时候低头睡觉,都是不好的习惯。工作时,每半小时要起身,转转头颈,活动一会儿。空调不能对着脖子吹,可以在办公室准备一件带领的外套,注意颈肩部的保暖。此外,要注意睡觉姿势,以平躺最佳。侧卧或趴着睡,把胳膊压在头下,都会增加颈椎负担。枕头要窄一些,能搁在脖子下面,以一个拳头高度为佳。睡时,头轻微有些后仰,能保证颈椎的轻微弧度。病 因1.退行

17、性变:随年龄增长而产生的颈椎间盘退行性变以及由此而致的整个颈椎和颈椎其他部位的退变是颈椎病的主因。2.慢性劳损:所谓慢性劳损是指超过正常生理活动范围的最大限度的活动。睡眠的不良体位。工作的姿势不当。不适当的体育锻炼。病 因3.头颈部外伤:颈椎病患者中有半数病例与外伤有直接关系。交通意外。运动性损伤。工作与生活中的意外。其他意外:不得法的按摩,牵引等。4.咽喉部炎症:当咽部及颈部有急慢性感染时,易诱发颈椎病。5.发育性椎管狭窄:颈椎管内径与颈椎病发生有直接关系,椎管狭小者,当受外伤甚至轻伤时也易发病。诊断依据在颈椎病时可出现各种各样的疼痛,不仅各种病例有所差异,且同一患者在不同时间也不完全一致。

18、1.局部痛:指颈椎局部的疼痛较深在,并与病变的椎节相一致,多呈钝痛或隐痛性质,少数刺痛,其发生特点如下:(1)肌源性质因素:由于椎间关节的变位引起颈部肌肉平衡失调,因疼痛晨起时多见,并与睡眠时姿势不当关系密切(2)窦椎神经受刺激所致:该神经末梢广泛分布于后纵韧带,该神经末梢即可出现局部疼痛,多为针刺样,有时可伴有放射。(3)骨质增生性因素:主要由于椎节诸关节的骨质退行性变所引起的骨刺所致。这种原因为主者多于晨起时为重,活动后可缓解。诊断依据2. 放射痛:即沿上肢向手部放射的疼痛,其走行多与神经支分布相一致。其主要来源于脊神经根(包括根袖)遭受刺激,压迫或牵拉所致。其特点:(1)疼痛的分布区与病

19、变节段的脊神经分布区相一致。(2)多为刺激性质,常伴有麻木感(3)凡增加该脊神经的压迫或牵拉性试验均可诱发或加重疼痛诊断依据3. 血管性疼痛:主要由于椎动脉缺血所造成的偏头疼,其特点:(1)多为一侧性,局限于颞部,发作较短暂,呈跳痛或灼痛性质,常伴有眩晕。(2)每次发作多与旋颈或颈部侧弯有关,且常伴有其他交感神经症状。(3)少数病例可伴有猝倒症。诊断依据4. 扩散痛:疼痛性质呈放射状,但实质上是指某一神经的分支受累,例如颈的脊膜返回神经支(或其中的分支)受刺激或压迫时,不仅出现该支支配区的颈部症状,而且反射地引起第6颈脊神经的整个分布区出现疼痛(多为放射状),此即谓之扩散痛。在颈椎病早期较为多

20、见。诊断依据5. 牵涉痛(或牵拉痛):指颈髓节段受累引起相应节段内脏区的疼痛。例如下颈椎病时可在出现上肢症状的同时伴发心绞痛或胃痛等症状。引起这一现象的确切机制尚不明了,可能由于内脏传人神经纤维和脊神经的传入纤维均在脊髓后角胶状质以及在多突触传递过程中发生会聚的结果。斜角肌的引发的症状很容易被误诊1,斜角肌激发的上背部疼痛几乎总是被错误地认为是菱形肌引起的。2,颈部和肩膀的不安是斜角肌触发点激发的经典症状,也会被看成是神经性抽搐。3,斜角肌引起的胸部的关联痛则常被误认为是心绞痛。4,斜角肌引起的肩痛几乎在骨科总是被诊断为滑囊炎和腱鞘炎。5,斜角肌引起的疼痛沿着上臂的前后方向下传送,常被当成肌肉

21、扭伤或者让神经科医生认为是变性的颈椎间盘引起的神经根压迫(根性刺激)。斜角肌的引发的症状很容易被误诊6,当激发点使斜角肌挛缩(短缩)时,它们常会沿着锁骨上提第一肋骨或者第二肋骨以及第三肋骨,并挤压穿过这个区域的进入臂部的血管和神经(神经血管滞留),它们阻断血流并干扰神经冲动,进而引起臂部和手部的疼痛、肿胀、麻木、针刺感和烧灼感(胸廓出口综合征)。7,前臂和手部的无力(无缘无故地掉东西),可能与神经的冲动干扰有关,手臂或手截肢后所出现的无法解释的“幻肢痛”实际也可能与斜角肌的触发点有关。斜角肌的引发的症状很容易被误诊 当对于斜角肌的触发点引起的症状治疗无效时,常被告知是精神心里因素有关,它的持续

22、不适会让你失眠、易激怒和沮丧时,更让人相信是心理问题。这个现象在实际生活中大有人在,当你明白斜角肌的触发点激发症状时,就能很好的解释清楚,能成功治疗就更能取得人心了!颈椎病的X线检查正位片:观察有无寰枢关节脱位、齿状突骨折或缺失。第7颈椎横突有无过长,有无颈肋。钩椎关节及椎间隙有无增宽或变窄。侧位片:(1)曲度的改变:颈椎发直、生理前突消失或反弯曲。(2)异常活动度:在颈椎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中,可以见到椎间盘的弹性有改变。颈椎病的X线检查(3)骨赘:椎体前后接近椎间盘的部位均可产生骨赘及韧带钙化(4)椎间隙变窄:椎间盘可以因为髓核突出,椎间盘含水量减少发生纤维变性而变薄,表现在X线片上为椎间隙

23、变窄。(5)半脱位及椎间孔变小:椎间盘变性以后,椎体间的稳定性低下,椎体往往发生半脱位,或者称之为滑椎。正常曲度 微创针法技术治疗四步法 颈项部病变中最常见的有:枕后腱弓筋膜紧张、枕下三角肌群筋膜紧张、枕外粗隆筋膜紧张、胸锁乳突肌乳突止点、颈2棘突旁骶棘肌、下颈段棘突旁骶棘肌、项韧带、肩胛提肌止点、大小菱形肌、胸脊神经后内侧支、胸棘上韧带、冈上肌肌腱、冈下肌腱、大小圆肌、颈椎骨质增生症、颈项背部肌筋膜炎等。这些病变皆是导致颈项背痛的常见病、高发病。绝大部分都是在软组织损伤的基础上演变而成。 颈椎病治疗要点1、肌型颈椎病:针刀主要松解棘突旁椎板、小关节囊或颈肌群(头、颈夹肌、头、颈半棘肌)肩胛提

24、肌。用针刀斜刺术效果好,且安全无痛。2、动脉型颈椎病:针刀主要松解椎枕肌群七个点、腱弓、环枕后膜,C2、C3关节囊。3、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刀主要侧入路松解567横突尖斜角肌、项韧带及颈项背筋膜、三角肌滑囊、冈下肌等。颈椎病治疗要点4、交感型颈椎病:松解椎枕肌群(枕大、小、耳大神经)松解斜角肌、项韧带及颈项背筋膜、三角肌滑囊、冈下肌等。5、脊髓型颈椎病:松解颈固定肌群、项韧带、某一压迫节段关节囊、并辅以动态牵引。6、肩胛提肌、C2、C3棘突旁是颈椎病治疗最常用点,该处成人80%以上均有损伤7、治疗颈椎病功用应该占70%,而手法整脊占30%,针刀医师必须学会整脊术;俯卧位针刀松解点1.棘突正中:碰

25、到坚韧的项韧带即切刺,到骨面,可横切。2.棘突旁:后正中线旁开1.52.0cm,多为斜方肌、头夹肌、横突棘肌(半棘肌、多裂肌、回旋肌)损伤点。斜向内侧朝棘突旁骨面方向切刺,或垂直于椎板、关节突骨面逐层切刺,不强求到骨面,落空感即止。3.关节突:后正中线旁开2-3cm,颈部肌肉最薄弱处,针刀与关节突骨面垂直逐层切刺,先松解浅层的肌筋膜,再达关节突骨面,松解关节囊、并可沿关节突的骨面向内外铲切。俯卧位针刀松解点4.横突后结节:在环状软骨水平,胸锁乳突肌后后缘可扪及C6横突后结节,从乳突至C6横突做一连线,在此连线上,从乳突尖一一往下扪,可摸到各颈椎的横突后结节。侧位,针刀与横突尖骨面垂直逐层切刺。

26、 颈椎关节突后外侧方入路依据及安全性: 颈椎椎板之间的间隙较大,而位于椎板外侧的关节突呈叠瓦状排列,并呈一与皮肤平行的弧面,上下关节突有关节囊连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时,此处肌肉较薄,很容易触及关节突骨面。所以从关节突的弧面进针既能轻易到达关节突骨面,又不易进入椎管。颈椎横突侧方入路点颈椎横突侧方入路依据和安全性:5、颈椎横突较短小,位于关节突前方,与关节突几乎是在一个矢状位上,所以很难保证从后位入路针到的是横突。而侧卧位横突更容易暴露、触及。颈椎的神经根出椎间孔后绕行于椎动脉后、外侧方,其前支出横突前、后结节之间的脊神经沟往前下,椎动脉其实被神经根包绕保护,侧位针横突后结节,针刀若要刺到椎动脉

27、必须先过神经根这一关,也不会刺中椎动脉。所以,术前精确定位,术中轻巧操作,是不会损伤椎动脉的。椎枕区松解点6.椎枕区(颅底枕骨上下项线之间)浅层:由内向外分别有项韧带、斜方肌、头半棘肌、头夹肌、胸锁乳突肌附着深筋膜:有数条往上的皮神经穿行而过,由内往外分别是:第三枕神经、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这些神经在穿行(出)椎枕部时容易受到来自椎枕部紧张挛缩的肌腱、筋膜的卡压、刺激。椎枕区椎动脉型定点松解深层下项线:枕下肌群止点,头后大直肌、头上斜肌、头下斜肌三肌围成枕下三角,椎动脉在此过C1后弓椎动脉沟进入枕骨大孔,椎枕肌的损伤,寰枕、寰枢关节的错位,容易卡压、刺激椎动脉致椎动脉供血不足而引发眩

28、晕。椎枕区神经卡压点松解上下项线之间由后正中线至乳突分成三等份,临床上发现:中内1/3交界处和中外1/3交界处是最常见的损伤点。解剖层次:浅层:前者相当于斜方肌的外侧缘,有枕大神经穿出,后者相当于头夹肌的内侧缘,有枕小神经穿行,乳突部有耳大神经穿行。而上述三神经与额颞部的眶上神经和颞神经有着广泛的交通支,椎枕部肌群的损伤,常可卡压或刺激这三条神经,引起额、颞、枕部的疼痛。深层:前者相当于头后小直肌的止点,后者相当于头后大直肌和头上斜肌的止点。颈性头疼眩晕耳鸣眼花等所以,上下项线之间(包括上下项线)中内1/3和中外1/3交界处、C2棘突旁、C1横突、C2/3关节突是头痛、眩晕的首选治疗点。上下项

29、线之间针刀操作:垂直于颅底骨面方向逐层切刺,可横切,松解更有效。对病症明显,直接用松筋针点面结合、不损伤血管神经,提高疗效。枕后神经出口分布枕后深层肌群颈椎骨正位颈椎骨侧位颈椎横突尖入路颈椎椎板小关节囊入路颈椎定点五纵线:1、棘突线2、椎板线3、横突线 一横线:环枕肌群线颈椎定点五纵线:1、棘突线2、椎板线3、横突线 一横线:环枕肌群线颈胸椎部定点胸椎棘突线、双椎旁线。双肩胛提肌点、双冈下肌点。肩胛内缘线(菱形肌)、肩胛外缘线(大小园肌)。三角肌滑囊点。颈胸椎部定点胸椎棘突线、双椎旁线。双肩胛提肌点、双冈下肌点。肩胛内缘线(菱形肌)、肩胛外缘线(大小园肌)。三角肌滑囊点。五纵线:1、棘突线2、

30、椎板线3、横突线 一横线:环枕肌群线颈椎定位定点颈椎侧入路横突尖斜角肌定点颈椎侧入路横突尖斜角肌定点颈神经受卡压臂丛神经放射疼松筋针松解567横突尖开皮松筋针松解颈7横突尖斜角肌松筋针松解颈6横突尖斜角肌松筋针松解颈5横突尖斜角肌松筋针松解颈5横突尖斜角肌三角肌滑囊冈下肌颈项背部肌筋膜脂肪垫定点颈项背部肌筋膜脂肪垫松解颈项背部肌筋膜脂肪垫松解环枕肌群松解点面结合环枕肌群松解点面结合环枕肌群松解点面结合颈椎病术后14年疤痕紧症状加重颈椎病术后14年紧缩感每年二次松解术缓解症状 讨 论颈椎病的定义 临床上诊断为颈型颈椎病的患者很多,颈椎病的定义是因颈椎间盘本身退变及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并

31、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者。 由于枕骨C1C2之间没有椎间盘,因而颈型颈椎病的诊断就不适用于上颈段。临床上相当一部分由于上颈段病变引起的枕下痛患者被错误地诊断为颈型颈椎病实际上引起枕颈部疼痛的病因很复杂。病因主要是由于枕颈部的肌肉筋膜劳损所致。临床表现症状:主要是枕部和上颈段的疼痛不适,有时疼痛可放散至颞部、头顶或眼眶部。体征:触压时可在枕下部,多数是在C1横突、C1.2小关节、C2棘突、枕下小肌群、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等处发现明显的压痛点,可伴有神经根或其他等症状。但以枕下痛为主,此类患者常被诊断为偏头痛和神经血管性头痛或颈椎病。目前的认识颈型颈椎病:这是个普遍错误认识,从颈椎病定义看完全可以否定这

32、个病名在此处的诊断。颈源性头痛:认为C4以上任何组织结构病变所引起的头痛(包括肿瘤?)太笼统肌肉筋膜病变或劳损(比较新的认识)偏头痛或血管神经性头痛(神经内科或传统认识)寰枢关节半脱位(推拿正骨科的认识)寰枕后膜挛缩、枕大神经痛等(小针刀的认识)其他。如骨性结构发育畸形,神经血管束嵌压等。颈源性头痛的原发性疾病有菌或无菌性炎症:高位颈椎间盘炎、高位颈椎结核、高位颈椎退行性改变所致小关节、韧带、肌筋膜无菌性炎症、巨细胞动脉炎、肿瘤:如后颅窝肿瘤、高位颈椎肿瘤、挥鞭伤、高位颈椎骨折脱位、先天或后天畸形,如动静脉畸形、椎动脉粥样硬化、椎动脉炎和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椎间盘突出、颅颈部连接部畸形等各种异

33、常因素刺激、挤压或牵拉椎动脉均可引起枕颈部疼痛,其他如神经节卡压。枕下痛的常见病因按发病高低排列:肌肉筋膜(胸锁乳突肌、枕下小肌群等)。颈椎骨关节(C4以上.C1-2.C1上关节等)。枕神经(枕大.枕小.耳大神经及c1颈神经)。RA或AS。结核、肿瘤等。高尿酸血症和其他。病因1-3是主要病因,其中病因1致少占70%。枕神经分布特点枕部神经分布不止枕大神经,还有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及第三枕神经等。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以及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之间形成两两重叠分布。胸锁乳突肌、斜方肌、枕下肌群等因素,可诱发这些神经损伤的症状及体征。诊治枕部或枕大神经痛时要考虑这些特点。1、颈椎病及颈椎综合症脖子、肩膀及胳

34、膊酸痛或放射痛 颈部的神经主要影响肩膀和上肢,所以颈椎间盘突出后压迫神经时就会引起脖子和肩膀的酸痛。因为颈椎由7个椎体组成,所以椎间盘突出的部位不同,引起的症状也有所不同。 假如颈45间盘突出,主要引起肩膀和肩背部疼痛;颈56间盘突出主要引起拇指疼痛和肱二头肌反射减弱;颈67间盘突出主要引起食指和中指疼痛,同时会因肱三头肌力量减弱,抬胳膊困难。 颈椎间盘突出70%发生在颈56和颈67间隙中,这两个间盘突出都会影响支配手指的神经。颈间盘突出的患者大部分从脖子开始疼痛,然后逐渐会引起肩膀、背部、胳膊及手指麻木的或疼痛,十分难受。 有时颈椎没有间盘突出,但增生的骨赘也可压迫神经产生症状。在7个颈椎当

35、中越靠下的椎体因为受力越大,所以老化的速度也越快,所以颈56和颈67间隙的椎间盘突出最易发生。 另外,脊椎有支配全身的中枢神经,是非常精细和重要的神经。有时颈椎突出后正好压迫中枢神经就会出现神经麻痹,严重的时候可引起四肢瘫痪。腰间盘突出的兄弟颈间盘突出 在杂志社工作的李女士,今年45岁,几个月前脖子开始出现僵硬的情况,活动时有点疼痛。刚开始她认为可能是长时间在电脑前面工作造成的,因为过去也经常有头痛、头晕及脖子僵硬等症状,所以没太在意。但是休息几天后,脖子疼痛没有缓解,还放射到胳膊和手,没有经过那种疼痛的人真的很难想象,好像用钳子夹皮肉一 样疼痛,因为实在疼得难受,于是她去医院做了检查,医生说

36、她得了颈椎间盘突出症,需要手术。这下,李女士才认识到病情的严重性。颈椎退化和不正确的姿势 李女士患的是颈椎56之间的间盘突出后压迫神经的脊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的颈间盘压迫神经导致颈部和肩部疼痛。因为过去颈部没有外伤史,所以李女士很难接受手术。 其实,随着年龄的增加,颈椎跟腰椎一样老化,颈椎骨质变硬,间盘也因髓核脱水变硬,包绕髓核的纤维环撕裂。颈椎间盘突出大多是因为老化,所以4050岁年龄段的中老年容易发生。颈椎退化和不正确的姿势 不正确的姿势可加速老化,长时间低头学习或平时睡高枕头的习惯都对颈椎有致命的影响。很多人喜欢把手枕头在沙发两旁扶手的地方躺着看电视,这是对颈椎很不好的习惯,这种不正确的姿

37、势是诱发颈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在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甚至十几岁的青少年中,颈间盘突出的患者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手指、手掌麻木的分析 1、首先是颈椎病:一般发病都是中老年,造成的原因是颈椎退化(骨刺、骨质疏松),造成脊柱变型、椎间孔狭窄压迫颈神经根,若压迫第六颈神经根,则会造成大拇指的麻木,若压迫第七颈神经根,则会造成食指、中指、无名指之麻木,若压迫第八颈神经根,则会造成小指的麻木,严重者亦会造成手部肌肉萎缩,无力握紧东西。颈椎退化更为严重的话,甚至有可能造成颈脊髓病变,此时不只手会麻,双下肢亦有可能麻木,僵硬无力,造成步行(踏棉感)大小便的困难。患了颈椎病,做颈椎X光片观察骨性改变可诊断

38、。要观察椎答内、间盘改变需MRI一步到位。2、胸廓出口综合征 是因为锁骨下动、静脉和臂丛神经,在胸廓出口处受到各种先天或后天继发因素压迫而产生的手及上肢酸痛、麻木、无力、肌肉萎缩及锁骨下血管受压征象等一系列临床表现。胸廓出口上界为锁骨,下界为第1肋骨,前方为肋锁韧带,后方为中斜角肌。上述肋锁间隙又被前斜角肌分为前、后两个部分。锁骨下静脉位于前斜角肌的前方与锁骨下肌之间;锁骨下动脉及臂丛神经则位于前斜角肌后方与中斜角肌之间。胸廓出口综合征 压迫神经的原因有异常骨质,如颈肋、第7颈椎横突过长,第1肋骨或锁骨两叉畸形,外生骨疣,外伤引致的锁骨或第1肋骨骨折,肱骨头脱位等情况。此外有斜角肌痉挛、纤维化

39、,肩带下垂和上肢过度外展均可引起胸廓出口变狭窄,产生锁骨下血管及臂丛神经受压迫症状。此外上肢正常动作如上臂外展,肩部向后下垂,颈部伸展,面部转向对侧,以及深吸气等也可使肋锁间隙缩小,神经和血管受压迫的程度加重。胸廓出口综合征临床上分为神经受压和血管受压两类,神经受压的症状较为多见,也有神经和血管同时受压。1、神经受压症状有疼痛,感觉异常与麻木,常位于手指和手的尺神经分布区。也可在上肢、肩胛带和同侧肩背部疼痛并向上肢放射。晚期有感觉消失,运动无力,鱼际肌和骨间肌萎缩,45指伸肌麻痹形成爪形手2、动脉受压有手臂或手的缺血性疼痛、麻木、疲劳、感觉异常、发凉和无力。受压动脉远端扩张形成血栓使远端缺血。

40、静脉受压有疼痛、肿胀、酸痛、远端肿胀和青紫。3、脑中风、脑部感觉皮质病变 脑中风或其他脑部感觉皮质及视丘部位之病变:是一种较少见却很较严重的手麻原因,如脑瘤或多发性硬化症,若不加以处理,症状会逐日加剧,手麻的位置会扩大至整只手,甚至到同一侧的脸部,这就可能是脑中风的前兆,或是癫痫的发作,需要神经专科鉴别诊断。虽然手指麻木不一定会发生中风,但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的中年人来说,如果经常出现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肢体麻木、舌头发胀等症状,且患者平时又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动脉硬化等疾病时,应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风的发生。4、一过性脑缺血 一过性脑缺血:这也是引起老年人手发麻的常见原因。老年人常有

41、高血压、高血脂,高血压会引起血管痉挛,高血脂会引起血管硬化,加上老年人血液粘稠度会增高,睡眠时血流又缓慢,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发生一过性脑缺血而致手发麻。因此老年人要定期查血压、查血脂、做血液流变学检查,如有高血压或高血脂,要进行治疗。平时多饮水,服用一些药,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脑供血,手发麻的现象便会消除。5、痛风手麻疼痛,检查时发现患者的大脚趾第一跖趾关节、脚踝关节有红肿症状,抽血检查血尿酸值增高,针对性治疗痛风后,手麻及关节疼痛等问题都获得改善。手麻的患者中约有1%是痛风所致,可能因尿酸沉淀在正中神经处,压迫到神经,而出现手麻、疼痛。四肢、双手痛风6、末梢神经炎亦称多发性神经炎或多发性周围神经炎。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多发性末梢神经损害的总称,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常见原因:营养代谢障如B族维生素缺乏,引起手发麻,此时只要注意增加一些营养,多补充维生素B1便可。糖尿病会产生多种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就是其中之一,血糖维持较高水平,长久以往,对人体血管,神经造成极大伤害,血管硬化,神经变性。一旦发生这种并发症,会有四肢麻木和感觉异常等症状。所以患了糖尿病,要进行正规合理的治疗,把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围,并注意补充维生素B1、B6、维生素C,四肢麻木感便会消除。长期饮酒也可能造成末梢神经炎,出现手麻,常表现为双上肢,或者同时双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