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高中科一 科二 知识点_第1页
教师资格证高中科一 科二 知识点_第2页
教师资格证高中科一 科二 知识点_第3页
教师资格证高中科一 科二 知识点_第4页
教师资格证高中科一 科二 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师资格证高中科一 科二知识点第一章、教师职业理念请简要阐述素质教育的内涵(两全一个新)答: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二、请简要阐述评价观(目的,内容,形式,主体,过程)答:1、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发展;2、评价的内容多元化;3、评价的方式多样化;4、评价的主体多元化;5、注重对过程的评价;三、简要阐述学生观答:1、学生是一个完整地生命个体(完整;不仅是学习的机器);2、学生身上蕴含巨大的发展潜力;3、学生个体间有存在很大的差异性;4、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人文关

2、怀;四、简要阐述现代教师观答: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教师是课程的建立者和开发者;4、教师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5、教师是社区型开放教师;五、现代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改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方面,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和教学相长;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启发、引导、帮助;3、在对待自身方面,新课程强调反思和终身学习;4、在对待其他教育者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六、简要阐述现代教学观答: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得过程;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4、教学更注重人而不只是科学七、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三爱两人一终身)答

3、: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科二 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上作业,辅导检查)答:1、备课,包括三项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三个计划学年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课时计划;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老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体现;3、作业布置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生成绩检查和评价;二、一堂好课的标准答: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三、为什么说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实际考点:教学活动的本质属性)答: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3、认识的教育性; 4、认识的便捷性;5、有指导的认识;四

4、、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答:1、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相结合;2、学习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3、学习知识和提高思想相结合;4、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相结合;五、教学过程的结构答:1、心理准备 2、领悟知识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5、效果检查六、简要说明常用教学原则(直启巩寻找一英里外的狐狸当粮食)答:1、直接性 2、启发性3、巩固性 4、循序渐进性5、因材施教 6、理论联系实际7、量力性 8、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七、启发教学原则的实施要求有哪些答:1、教师应该讲的“少而精”,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空间;2、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4、培养学生良

5、好的思考方法,是学生学会思考;八、循序渐进原则的实施要求有哪些答:1、按照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未知到已知,从具体到抽象;3、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的教学;九、谈话法的实施要求有哪些答:1、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2、善于问;3、善于引导、启发;4、善于小结、归纳十、简要评述班级授课制答: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班级,根据周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的对全班同学集体上课。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势有三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的、大面积的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班级授

6、课制的不足有三点:1、不利于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2、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3、不利于因材施教;中学德育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答: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2、品德发展由动荡趋向成熟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向成熟过渡;二、如何培养良好的态度与品德答: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里约定4、角色扮演;5、价值辨析;6、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三、简述中学德育的主要内容答:1、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2、理想与传统教育3、集体主义教育4、劳动教育5、民主、纪律和法制教育6、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7、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世界观四、简述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

7、题(一安四生)答:1、安全教育和生命教育2、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3、升学就业的指导五、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知思活长)答: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2、 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是教育或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是一个长久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六、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方信知书,极致因善)答:1、方向性2、疏导性3、信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4、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6、长善救失7、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8、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七、简述疏导性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答:疏

8、导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向上,贯彻疏导性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1、讲清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八、简述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答: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是指进行德育应该有计划地、有目的的将来自各方面的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之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的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照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发展。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多种教育力量,使之成为一个分工合作的优化群体;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关系,形成以学

9、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德育应有系统和计划;九、简述因材施教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答: 因材施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思想品德的实际现状,因材施教,指导学生,加强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当代学生的思想特点;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方法和内容,避免一般化,成人化,模式化;注意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十、中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答:1、说服教育法2、榜样法3、指导实践法(实践锻炼法)4、情感陶冶法5、品德评价法6、品德修养指导法十一、简述说服教育法的基本要求答:1、明确目的性2、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3、注

10、意时机4、以诚待人十二、简述榜样法的基本要求答:1、选择良好榜样2、树立学生心中对榜样的敬慕之情3、引导学生按照榜样调整自己的行为,提升自身修养十三、简述实际锻炼德育方法(指导实践法)的基本要求答:1、使用实际锻炼法的两种方法对学生进行锻炼2、目的明确,有序有恒的要求,坚持不懈的锻炼3、不断的监督检查,使之坚持4、调动学生实践锻炼的主动性5、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认识水平,增强情感体验相结合十四、简述情感陶冶德育方法的基本要求答: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2、是学生共同参与情境创设3、与启发说服相结合中学生学习心理无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答: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有关刺激物的特点

11、组织学生注意。一方面消除容易分散学生注意的无意注意的因素,另一方面利用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因素,使学生集中注意听课。 2、无意注意也可以由个体本身的状态引起,教师应当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知识经验、情绪状态,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符合学生需求,切合学生实际,引起学生无意注意二、有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答: 1、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 2、正确组织课堂教学 3、培养和激发间接兴趣 4、采取行动,制止注意分散两种注意有节奏地交替转三、简述记忆过程答: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识记,识记是记忆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具有选择性,即对信息的时机具有选择

12、性;保持和遗忘,保持是个体对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脑海中的巩固过程,遗忘是指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提取时有困难。是记忆的第二环节,遗忘和保持矛盾的两个方面。再认或回忆,回忆是指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在头脑中重现的过程。再认是指体验过、思考过、感知过的事物,再次呈现在面前,能够认出来。四、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答: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精细加工,加深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组织学习内容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质量 6、注重复习方法,避免遗忘五、思维形式有哪些1、概念,是指人脑中形成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的思维形式,是记忆的基本形

13、式,是人类知识的基础2、判断,是人对概念和概念的关系的认识,是事物之间关系和联系在人脑中的映像;3、推理,是由一个或多个相互联系的判断,推断出的有逻辑性的新的判断程。是根据已有知识推出新的结论的思维活动。是由旧知识推出新知识的过程六、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容答:1、学生观,学生经验的 丰富性、差异性2、学习观,学习的 情境性、社会互动性、主动建构 3、教学观,情境性教学,支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模式4、知识观,知识的 客观性,确定性和动态性七、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答: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为五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重叠,相互依赖:生理需要(吃喝拉撒);2、安全需要(安全感);3、归属与爱的需要

14、(家庭,朋友);4、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最高的追求)八、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答:(一)内部动机1、培养学习兴趣,维持好奇心设置合适的学习目标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4、培养合适的归因模式(二)外部动机1、表达明确的期望,提出要求2、明确、及时、经常性的反馈3、合理运用外部奖励4、有效运用表扬九、影响迁移的因素有哪些答:1、迁移情境的相似程度2、迁移材料的性质3、迁移活动的多样性4、对原学习的熟悉和理解程度5、智力水平6、年龄特征十、怎样促进迁移的教学(三教一学)答: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十一、简述

15、学习策略训练原则(煮花生特有效)答:1、主体性2、内化性3、生成性4、特定性5、有效监控性原则6、自我效能感十二、训练学习策略的教学方法有哪些答:1、重视元认知监控和调节的训练2、重视教学反馈3、充足的教学时间十三、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答:1、开设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课程(头脑风暴,发散思维、自我设计等训练2、设置有助于创造性产生的学习环境(宽松的心理环境,改革制度)3、注重对学生创造性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鼓励独立性和创新性)十四、简体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内容答: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由七个方面组成:语文能力,包括说、读和写数量能力,数字计算和逻辑推理空间能力,认识环境和辨别方向

16、音乐能力,辨别音乐和表达音律社交能力,与他人交往并和睦相处运动能力,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自知能力,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课程简述学生中心论课程主张答:1、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动机、能力等为核心编排课程;2、课程的组织心理学化,课程内容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主;3、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学生的情绪体验。二、简述泰勒的目标模式答:泰勒的目标模式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明确课程目标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根据目标评价课程三、简要阐述新课程的具体内容答:1、三维目的,分为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法与过程2、课程结构,整体实行九年一贯制义务教务课程,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

17、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到高中都要设置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课程,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能教育。3、学习方法,新课程强调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4、课堂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5、课程评价,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二十世纪后教育的发展特征答:1、教育终身化,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之父2、教育全民化,尤其是适龄儿童3、教育多元化,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4、教育现代化5、教育民主化全民多现身二简要论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答:1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公认的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诞生2、

18、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主要由伦理学和心理学两大理论基础3、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教材,课堂4、教学四段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5、赫尔巴特主张教育性教学6、性恶论三、简要论述杜威的教育思想答:1、美国心理学家杜威写有民主主义与教育2、杜威主张“儿童中心论”,新教育的三中心:学生,活动,经验3、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4、教学本质:“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在做中学5、主张”教育无目的论”四、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答:(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生产力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生产力制约教育内容和手段内人结手规速(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1、教育是 劳动力再生产

19、的手段2、教育是 科学知识再生产 的手段五、教育与政治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答:(一)社会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决定教育目的(二)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培养出现有社会政治经济体制所需的人才2、传播思想,形成舆论,巩固现有政治经济制度3、促进政治民主六、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答:(一)文化对教育的制约文化内容 制约 教育内容文化模式 制约 教育模式和教育环境文化传统 制约 教育传统和改革(二)教育对文化的促进1、教育对文化的 传承2、选择3、融合4、创新七、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答:教育的独立性是指教育自身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教

20、育内容、方式、理论和经验的继承教育与生产力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不是完全同步的八、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答:1、遗传因素是个体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个体发展提供可能性 2、个体间遗传的差异性是个体发展差异的原因之一 3、遗传因素的成熟程度,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发展程度九、环境对人的发展作用答:1、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 2、环境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3、个体对环境的影响是积极能动的,不是消极被动十、学校教育为什么能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答: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的,有计划地,有组织的对个体进行教育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由一批专门的,训练有素的教师执行的3、学校教育可以控制和协调

21、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十一、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有哪些特殊功能答:1、加速个体身心发展进程 2、是个体发展具有社会规范性3、挖掘个体的潜能4、学校教育对个体的发展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十二、如何根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答:1、根据个体发展得顺序性,进行循序渐进的教育 2、阶段性-针对性3、不平衡性-关键期4、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5、互补性全面发展十三、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有哪些答:1、社会政治经济制的和生产力的现状 2、个体发展的需要和特点 3、教育目的制定者的教育观念和价值观十四、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答:1、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政治导向 2、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素质要求 3

2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根本途径十五、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答:1、全面发展的内容包含如下五个方面德育:思想,道德,政治,心理教育智育:知识,能力与技术教育体育: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美誉:审美教育,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能2.、五育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德育是五育的灵魂,保证五育的方向智育是在五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的作用、体育是为其他各育的物质基础美育是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劳动技术教育是德、智、体、美的具体实施十六、简要阐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答:1、增强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 2、延长义务教育时间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

23、统一4、高等教育类型多元化5、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接线日渐模糊6、终身教育体制建设7、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十七、简要阐述教师角色答:传统教师角色: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朋友角色,研究型角色新型教师观: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是教学的研究者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4、教师是终身教育的践行者5.教师应该是社区型开放教师十八、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有哪些答:1、知识素养,包括学科知识素养,教育知识素养,文化素养 2、道德素养,思想素养,政治素养和职业素养3、能力素养,基础能力,专业能力4、心理素质5、身体素质十九、教师必备的知识素养有哪些答:1、学科知识素养 2、教育知识素养3、

24、文化素养二十、简述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的区别答: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有区别:课前计划,专家型教师的课前计划通常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具有预见性 新手型教师的课前计划依赖课程目标,难以按照实际课堂情况调整课堂教学过程,专家型教师能够制定严格的课堂规则并坚持执行,能够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课后评价,专家型教师关注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情况,课堂中值得注意的活动 新手型教师关注课堂上发生的细节二十一、简述福勒和布朗的教师发展阶段理论答:1、关注生存阶段:关注自身生存环境,学生喜不喜欢自己等 2、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班级大小等教学情境相关3、关注学生阶段:考虑学生个别差异

25、,因材施教二十二、阐述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答:1、观察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从中吸取经验 2、运用微格教学3、重视教学反思4、专门的训练微观教训二十三、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答:1、研究和了解学生 2、提高自身修养3、主张民主教学4、妥善处理师生矛盾5、树立良好的学生观中学生发展心理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答:1、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主要特征:感觉和运动分化两大成就:主体和客体分化;理解因果关系2、前运算阶段(27岁)主要特征:概念是具体的、非抽象的,思维不可逆性;形成表象和形象的图示;、泛灵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主要特征:产生抽象概念,思维具有可逆性;去自我中

26、心;逻辑思维;恒常性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主特特征:思维脱离可感知事物物束缚二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答:1、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思想 2、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教学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决定了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智力活动的特点教育创造着最新发展区三、简述中学生感知觉发展的特点答:1、对感知物的精确性和概括性增强 2、感知的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整体性 3、更具有目的性,能够比较稳定的,长时间的进行感知四、简述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答:1、图像记忆优于文字记忆, 2、记忆的容量增加,短时记忆广度接近成人3.、理解记忆是主要手段4、有意记忆是占主导5、抽象记忆占主导五、简述中学生思维发

27、展的特点答:1、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 2、形式逻辑思维快速发展 3、辩证逻辑思维发展六、简述中学生语言发展的特点答:1、对语意的理解可以把握本质 2、进一步语法结构 3、口语表达更加清晰流畅中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答:1、注意更具有目的2、注意品质增强,注意的广度和分配接近成人,可以根据需要快速转换注意。八、简述关于情绪的早期理论答:1、詹姆士-兰格外界刺激-生理反应-情绪体验情绪是源于身体反馈 2、坎农-巴德 外界刺激-丘脑同时(情绪和生理反应)情绪并非外界变化的必然结果九阿诺德关于情绪的“评定兴奋”理论答:刺激情境评估情绪 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十、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答:情绪受环境

28、,生理唤醒,认证过程3种因素制约个体体验到高度的唤醒水平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唤醒十一、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答:情绪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情绪活动中,人不仅接受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十二、如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情绪答:1、培养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3、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问题4、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5、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调节情绪的能力十三、影响人格的形成的因素有哪些答:1、遗传与生理因素 2、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3、家庭4、自我调控的影响十四、人格的结构组成答:人格的结构十分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性格,人格的

29、核心,后天可以改变,态度与行为共同形成的人格特征气质,稳定的,后天不易改变,表现为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方向性认知风格,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分为场依存和场独立,冲动性和沉思性,延时性和即时性自我控制,作用:协调其他人格成分,保证人格完整,统一,和谐,分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十五、简述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答:1937 首次提出人格特质理论,”人格心理学之父“共同特质,大部分人或一个群体共同具有的特质个体特质,个体独有的特质,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十六、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答: 因素分析方法 理论模型分为四个层次: 1、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 2、环境特质和体质特质 3、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4、动力、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十七、简述气质类型学说的内容答:1.、胆汁质:表里如一,刚强,精力旺盛,感情用事,冲动;心理活动笼罩着迅速、突变的色彩 2、多血质:活泼好动,粗枝大叶,反应迅速,情绪不稳定,动作敏捷3、黏液质:稳重但不灵活,沉着冷静但无生气,踏实但是刻板4、抑郁质:多愁善感,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行动迟缓,孤独十八、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答:(一)人格结构理论本我,原始的本能,人格结构的基础自我,本能与社会互相影响产生的超我,习得的,社会性道德规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