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粮食安全:不能忽视耕地的作用耕地资源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资源保障,耕地保护是中国必须优先考虑且不能回避的问 题。在亚洲季风气候条件下,气候变化通过影响粮食产量进而对国家政权产生影响,政权波 动时期就是在降水量大幅下降,粮食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纵观中国风云历 史,政权更替都是由于粮食安全无法保障造成的,这已成为规律。即便在盛世唐朝,关乎国 家兴衰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粮食问题。正因如此,我们才有了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 天”、“仓廪实而知礼节”、“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等这些 历史经验,它们精辟地道出了粮食安全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无论社会如何发展,科学如 何进步
2、,粮食问题永远是我们最基本的问题。18亿亩耕地红线要求数量与质量并重。首先,从粮食生产角度来讲,耕地资源与货币、 劳动力是粮食生产的三大要素。在经济学家看来,保障粮食生产的耕地资源与货币、劳动力 要素完全相同,只是一个数量的概念。因此,耕地资源生产能力的差异往往被他们忽略。然 而,从资源角度来看,耕地资源与货币、劳动力要素具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单位面积耕 地资源生产能力具有差异性。耕地资源现实生产能力取决于光照、温度、降水、坡度、土壤、 作物品种、灌溉、排水条件和农户的投入积极性等众多因素,而耕地资源是承载这一切要素 的空间,失去这个空间,粮食生产就无从谈起。一定数量的耕地资源是粮食安全的最
3、直接保 障,所以国家划定了 18亿亩耕地红线。其次,由于我国自然条件差异大,不同区域耕地质量存在宏观差异,同一区域内部耕 地质量也有差异,所以耕地的粮食生产保障能力差异巨大。国土资源部全国农用地(耕地) 分等成果表明,我国农用地平均等别为9.80等,低于平均等别的1015等地占全国农用地 评定面积的57%以上,生产能力大于15000千克/公顷的耕地仅占6.09%,农用地等别总体偏 低。在目前的18.26亿亩耕地中,约10亿亩是旱地,约8亿亩是水浇地、灌溉水田和菜地; 坡度25度以上的近1亿亩,15度以上的3亿亩;有一年三熟的优质高产高效农田,也有三 年不下一滴雨的耕地;有草帽田,也有不适合牛耕
4、、只能人耕的天梯田;从滨海区域到3100 米海拔的青藏高原都有耕地分布;差地三亩养一人,而高产田一亩养三人。正是基于此,国 家又通过设定15.6亿亩基本农田,对耕地质量进行保护。总的来讲,不仅要对优质耕地进行保护,还要进行建设,只有如此,才能为粮食生产 提供最重要、最坚实和最基础的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讲,18亿亩耕地红线是要求数量与质 量并举的红线。18亿亩耕地红线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不确定性影响的保障。全国农用地(耕地) 分等成果显示,我国耕地分布集中性特征显著,局部的耕地资源与水热资源匹配度低,耕地 资源与生态要素存在空间互补性。相同的自然条件变化可能对不同区域的耕地质量存在不同 影响,因
5、而使得耕地质量稳定性存在空间互补性,从整体上保障了粮食安全。然而,全球气 候变化异常,会加剧耕地资源生产能力的波动,导致优质耕地资源生产能力出现巨大波动。 例如,全球气候变暖对东北、华北耕地资源生产产生不利影响,但是对新疆、青海等地却产 生短期的有利影响。另外,紧紧依靠几个区域和部分优质耕地资源无法保障我国耕地资源安 全。因此,耕地资源空间分布的特殊性,决定了粮食安全不仅要有15.6亿亩基本农田的保 护,还要有耕地数量的保护。只有确定18亿亩耕地落实到不同区域,才能有效地支撑粮食 生产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波动性的不利影响、全国范围内粮食安全保护策略的 有效实施。18亿亩耕地红线是应对
6、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资源本底。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表明, 我国的陆地生态系统可以吸纳大约全国27%38%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其中耕地资源具有极 高的固碳潜力,可以有效调控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这个意义上讲,18亿亩耕地资源也是应 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有利资源,是可以进行管理和调控的固碳资源,而且潜力巨大。问题二: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的关系未来作物单产提高存在极限,靠高投入带来的提高需付出环境代价。国家层面的粮食 产量增加取决于作物的播种面积和具体作物的粮食产量,因此,粮食总产量取决于两个要素: 播种面积和作物单产水平。应当承认,全球农业革命使作物单产大大增加。据研究,世界绿色革命使全球粮食单 产从19
7、70年的1770千克/公顷增加到2000年的3060千克/公顷。我国近30年来的作物单 产增加,也得益于作物品种改良、土壤改良、施肥技术等农业科技进步的支撑作用。当前, 为了继续保持农业革命的成效,人们又将更多期望放在了基因育种等现代农业技术上,然而 这些技术进步的实施必须依靠高质量的农田作为支撑,遗传基因控制技术和现代农业精确农 业技术只有在光、热、水、土资源保障的优质耕地资源上才能实现。虽然我国农业的高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高产量,然而大量化学肥料、农药的施用 以及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也使我国耕地资源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同时增加了消耗代价。例 如黄淮海区域,为了保障作物高产而实行的一年两熟制
8、,已经使这个区域的地下水位显著下 降。调查表明,华北平原的地下水开采深度最深达到300米,农田机井密度显著增加,但是 使用年限却大大减少。粮食高产增加带来的这种环境代价将是影响粮食产量持续增加的重要 限制因素。与我国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来自美国的调查显示,中国的人均耕地只有 0.094公顷,而美国的人均耕地是1.52公顷,是中国的16倍。美国不仅耕地资源数量丰富, 而且耕地资源质量优越。笔者在美国调查发现,美国多是雨养农业,很多区域可以实行一年 两熟,耕地资源根本不用灌溉,但是为了保障耕地资源持续利用,大都实行一年一熟;还有 很多耕地资源实行轮作,即种植一年,闲置一年,基本是通过优越的
9、自然条件和规模化进行 生产。粮食生产不是为了追求更高的产量,而是寻求产量、效益和环境的均衡协调。因此, 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并不大,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切实得到了保障。我国自然经济条件复杂,粮食增产的政策效应具有区域差异性。改革开放30多年来, 粮食的主要生产者一一农户的土地利用目标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发达区域,更多的农户 着眼于可获得高价值的作物种植上;而中西部区域农户种田的目标是满足自己粮食需求和获 得一定利润,甚至一些地方连这种目标都难以实现,已形成了老人、妇女和儿童种田,青壮 年纷纷出走乡村的局面。农户种田收入微薄,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足够的耕 地资源。耕地资源不足,使中国的
10、部分农民成为世界上特有的“两栖”居民,辗转于城市和 农村之间。同时,有限的耕地资源也会使国家实施农业政策提高粮食产量的能力下降。综上来看,粮食安全不能仅仅寄托在粮食单产持续增加上。从技术上来讲,粮食单产 可以小幅度提高,但是大幅度提高有限。粮食单产的增加必须依托优质的耕地资源。我国作 物单产依靠高投入增加所造成的环境代价是耕地资源短缺的直接原因。在人均耕地资源紧缺 条件下,有限的耕地资源迫使农户土地利用目标多样,使国家政策调控的空间有限。因此, 无论是从科技进步、政策调控,还是从耕地资源生态安全来讲,只有一定数量的耕地资源保 障,才能有效协调粮食高产和耕地资源持续利用的问题。18亿亩耕地是作物
11、播种面积的保障。作物产量增加的另一因素是播种面积,而作物播 种面积直接影响粮食安全,从这个意义上,耕地资源数量不与粮食安全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但是耕地资源数量与播种面积具有直接且显著的对应关系。由于我国区域光热差异显著,使 我国的耕地资源作物熟制存在显著差异。我国的东北、西北区域,耕地只能是一年一熟,而 在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一年两熟,在广东、海南则是一年三熟。我国城市化和工业 化的推进路线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再到华北平原,城市化中失去的更多的是一亩一年 两熟和一年三熟的优质耕地资源,则相当于中国北方的二到三亩的一年一熟的耕地资源。中 国的耕地资源空间分布与30年前相比,在空间上已经
12、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耕地资源重心已 经从东南部向西部和北部转移。这种位移,虽然使得耕地资源数量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没 有通过具体的数字显现出来,但是支撑粮食播种面积的耕地资源空间位置却发生了显著的变 化,它在保障播种面积和粮食安全的同时,对耕地资源空间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东北、新 疆、内蒙的一部分作物播种面积是由草地、湿地这些生态用地转化而来。过去,江南是中国 的鱼米之乡,是传统的优质水稻种植区域,但是现在,东北平原是水稻的主要生产基地。在 保障水稻需求供应的背后,是中国大片的湿地和草地资源的渐渐消失,是更多的良好的生态 空间的消失。因此,坚持18亿亩耕地的保护,既要保障作物播种面积,又要维护生
13、态格局, 必须严格控制优质耕地的快速转化。问题三:市场机制调节的问题从经济学角度考虑,市场机制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通过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可以有效 地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全球化是市场调节的结果,其潜在意义就是效率优先,通过市场机制 满足需求,从而保障粮食安全。全球化、市场化、金融化为中国提高了效率,创造了更多财 富,但这部分财富是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的,而支撑创造财富的区域资源和环境代价却静止地 留在了当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全球化和过度市场化不是缓解和消除贫困,而是加速了 贫困,使那些原本具有一定生态资源的人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资源,使本来就资源匮 乏的国家资源快速耗竭、环境持续恶化。然而,也有
14、成功抵御全球化的典范,像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不丹,人均GDP不过1000美 元,但是资源环境保护很好,居民幸福指数很高。而最近的一则关于幸福指数的调查显示, 中国人的幸福指数明显偏低,主要原因就是过度市场化,把保障生存基本条件的很多资源进 行了市场化运作。人需要在食物、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得到最基本的保障,才能具有安 全感和幸福感,因此,市场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手段,未必是最好的手段。美国的成功取决于丰富的资源条件、安全的生存空间、自由的创造力以及维持美元的 世界货币地位。现在的美国通过控制石油,维持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当石油资源枯竭的时 候,美国依然可以通过实施生物质能源、粮食贸易进行控制,来实
15、现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 在美国看到一则电视广告片:“一个中国教授在告诉中国的年轻人,美国欠中国的巨额外债, 未来是美国人给中国人打工的时代”。美国通过这种方式在提醒美国民众,他们欠中国的巨 额外债,中国人是美国人的债主。如何能够收回巨额外债,美国具有丰富的耕地资源,华尔 街的金融资本和资源资本结合是美国收回外债的最好方法。当耕地资源、粮食贸易和华尔街 金融资本进行有机结合的时候,当中国粮食依赖进口,不能自拔的时候,就是他们收回巨额 外债的最好时机。通过国际贸易保障本国粮食安全,或许在最初的时候通过很少的经济代价 就可以获得,但是,一旦对国外的粮食市场过度依赖,定价的权利不是取决于需求方,而是
16、取决于供给方,粮食进口国损失的不仅是高额的经济资源,更有可能受制于人。1840年的 鸦片战争,就是西方在贸易失衡、巨额白银流失的情况下,通过鸦片收回巨额白银的武器。 世界在循环往复,只是每次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对粮食的控制,就是西方人进行鸦片控制 的翻版。在俄亥俄州北部的农场进行耕地资源调查时,更加证实了笔者的认识,农场主们很 高兴地说,因为中国的巨大需求,他们生产的大豆和玉米出口到了中国,随着种植面积和产 量不断增加,他们的收益不断提高。问题四:耕地政策是否阻碍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全国农用地分等成果表明,中国的优质耕地资源与都市圈在空间上具有高度重合性。 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区域,恰恰
17、是耕地资源质量最为优越的区域。任由城市化和工业 化发展,将使仅有的6.09%的优质耕地资源快速消失。城市化、工业化应是城乡均衡化发展。一直存在一个悖论,就是城市化意味着大量人 口要集中,农村人进城,城市人口增加。这显然是一条错误的城市化指向。中国的城市化似 乎已经演变成新的圈地运动,已经成为城市空间不断挤占乡村空间的一场运动。而美国的城 市化是基础设施的城市化,是社会保障的城市化。美国的乡村和城市没有根本区别,乡村、 城市、农田有序安排。在资源紧缺的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应该是城乡基础设施均衡化发展, 而不是差异化发展。希望把中国更多的农村人口集中在城市来换得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中国的 工业化不应为全球提供廉价商品而消耗有限的耕地资源。全球化为中国的工业化提供了契 机,而中国在抓住这一机遇的同时,也成为了世界工厂。但是,这直接导致国内耕地资源被 过度消耗,尤其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优质耕地资源。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 优质耕地资源已经转化大量的建设用地;在中国的新疆、内蒙原本是优美的草原转化为了耕 地;在中国东北的建三江,大量的湿地资源转化为耕地资源。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不仅 消耗了优质的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YC/T 616-2024残次烟判定及处理规范
- 医院住院楼混凝土施工承包合同
- 生态农业管理创新技巧
- 企业资金管理办法:资金结构调整
- 钢铁冶炼工程招投标实施策略
- 2024年铲车节能减排协议3篇
- 2024展厅装饰装修承包合同(含展品保管与维护)3篇
- 2024年度赵苑离婚协议中子女探望权及监护权协议书3篇
- 社会工作教师聘用协议
- 施工协议书与材料质量
- 期末测试卷(一)2024-2025学年 人教版PEP英语五年级上册(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听力音频)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八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
- 期末 (试题) -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汉服娃衣创意设计与制作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 《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第3版)》期末复习题库(含答案)
- 广东省中山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8款-组织架构图(可编辑)
- 海螺牌水泥质量检验报告28天报告425加章2015
- 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 -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 二年级上,数学,3个两位数加减,80题,(竖式计算)
- 人民法院涉诉信访案件终结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