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传染病学(猪病)》课件4-3(1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_第1页
《动物传染病学(猪病)》课件4-3(1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_第2页
《动物传染病学(猪病)》课件4-3(1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_第3页
《动物传染病学(猪病)》课件4-3(1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_第4页
《动物传染病学(猪病)》课件4-3(1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 蔡旭旺 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4 电 话QQ:2532609832 E-mail: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又称蓝耳病。1987年,最早发现于美国“神秘病”。1991年,荷兰首次分离病毒(LV株)。1992年,OIE统一命名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1996年,国内郭宝清首次分离CH-1a株。目前,PRRS遍及全球主要养猪国家和地区。1. 概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危害PRRSV感染主要导致:母猪:早产、流产、死胎、弱仔。公猪:精液品质

2、下降。初生仔猪:高死亡率。其它年龄猪:呼吸系统疾病。1991年,欧洲大面积暴发PRRS,导致至少100万头猪死亡。1996年,丹麦再次暴发PRRS,全国4050%母猪出现流产、死胎,哺乳仔猪大量死亡。2000年,美国农业部将PRRS列为最严重的猪病毒性传染病。在我国,PRRS广泛存在,并且还呈流行态势。2. 病原学PRRSV属于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病毒粒子大小约5065nm,核衣壳3035nm,氯化铯的浮力密度为1.19。病毒对温度、酸碱度敏感,70和20可保存几月到几年,在pH6.57.5时稳定。对脂溶剂去污剂敏感,不凝集红细胞(日本2株例外)。PRRSV电子显微镜结构图2.1 PR

3、RSV基因型分为2个不同的基因型(genotype):欧洲基因型(简称A群):以欧洲原型病毒LV株为代表。美洲基因型(简称B群):以美国原型病毒ATCC VR-2332株为代表。2.2 PRRSV细胞培养原代细胞:猪肺泡巨噬细胞(PAM),猪脾巨噬细胞、脑小胶质细胞。传代细胞:比PAM更常用,如非洲绿猴肾细胞MA-104及在MA-104基础上克隆得到的Marc-145、 CL-2621、CRL11171等细胞。Marc-145细胞形态特征正常细胞 病变细胞2.3 PRRSV基因组结构 单股正链RNA,约15kb。G+C含量约53%。9个开放阅读框(ORF),相邻ORF部分重叠。5NCR(非编码

4、区)长约200nt,高度保守(99%)。3NCR长约114151nt,3末端有一个长约1423nt的Poly(A)序列。 2.4 PRRSV基因组功能 ORF1(ORF1a和ORF1b)位于基因组的5端,约占病毒基因组的80%,编码与病毒复制有关的酶类如RdRp(RNA依赖性RNA聚合酶)等。ORF27位于基因组的3端,总长约3kb,分别编码病毒的结构蛋白GP2、E蛋白、GP3、GP4、GP5、M蛋白、N蛋白。1a1b2a3456715 kb 1: RNA replicase 5: GP5 (25kDa) 2: GP2 (2930kDa) 6: Matrix (19kDa) 3: GP3 (4

5、550kDa) 7: Nucleocapsid (15kDa) 4: GP4 (3135kDa)PRRSV基因组结构 E2.5 PRRSV蛋白 非结构蛋白(ORF1编码),为病毒复制有关的酶类如RdRp等。结构蛋白(ORF27编码)主要结构蛋白:GP5、M蛋白、N蛋白。GP5诱导中和抗体, M蛋白是细胞免疫原性最强的蛋白,N蛋白为体液免疫原性最强的蛋白。次要结构蛋白:GP2、GP3、GP4。PRRSV结构模式图 GP5 (ORF5)M protein (ORF6)GP2, GP3, or GP4(ORF2, 3, 4)N protein (ORF7)ssRNA(+)Lipid bilayerA

6、AA3. 流行病学传染源:感染猪和康复猪是主要的传染源。病猪在康复后3个月内可持续排毒,通过眼鼻分泌物、胎儿及子宫,甚至公猪的精液排出病毒。母猪:通过分泌物(乳汁等)向外排毒。公猪:通过精液散毒期因猪的品种不同而不同, 约克夏312d,长白猪2478d,汉普夏介于两者之间。 注意:在引种时对PRRS应引起高度重视。传播途径 :水平传播:主要通过呼吸道或通过公猪的精液经生殖道在同群猪间进行。垂直传播:母仔间传播,通过胎盘先天感染。传播类型:畜群内的传播:一旦感染,PRRSV就会在畜群中无限循环。据生产者和兽医工作者的报道,很难在一个畜群中同时清除PRRSV。 畜群间的传播:已知的畜群间传播的病毒

7、来源有已受感染的病毒携带者和使用PRRSV污染的精液和物品等。传播媒介:鸟类(如野鸭):亚临床感染,长距离传播。空气:风媒传播在本病流行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使本病在3km以内的农场中传播。蚊虫与苍蝇: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猪病控制中心(SDEC)研究发现,PRRSV在蚊虫和苍蝇肠道内分别可存活6h和12h,它们能机械传播PRRSV,使PRRS的防制更加困难。易感动物:各种年龄猪对PRRSV均具有易感性。野鸭在实验条件下对PRRSV有易感性,在感染后524天可以从粪便排毒但自身不发病,可能为贮存宿主。目前尚未发现其它动物有易感性。传播十分迅速,24周即可蔓延,传播速度随风而定,呈明显的跳跃式。低温,

8、密集饲养,空气污浊,贼风有利于发病。病毒传染性强(少于10个病毒颗粒就能建立感染),传播途径多(口、鼻、肌肉、交配等,还可经胎盘先天感染,垂直传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流行特点群内传播,一经感染动物长期带毒,群内无限期循环,母源抗体对仔猪保护期短。保育猪感染后生长迅速下降5070%,死亡率上升1025%。群间传播,引进带毒猪、精液占70%以上,20%以上其它污染物,气溶胶传播是非接触性区域传播原因,传播距离一般为50m之内。4. 临床症状因毒株、猪群免疫状态、饲养管理因素的不同,临床表现有很大差异。强毒引起的流行性(非免疫猪群):厌食、发热、呼吸困难、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及大小不一的弱仔

9、,断奶时死亡率高。第一期母猪可发生在妊娠的21109天,少数死亡。第二期始于发病1周后,产生后期繁殖障碍,580%母猪在100118天怀孕期繁殖失败。公猪急性期除厌食、嗜睡和呼吸症状外,还出现乏力、精液质量下降等。哺乳猪断奶前死亡率可高达60%,仔猪有多种症状,而眼睑和结膜水肿具有特征性,继发细菌感染增加。断奶和生长猪:不吃嗜睡、呼吸困难、皮肤充血发绀,其它地方流行性疾病发病率升高,使死亡率可达1020%。 地方流行猪群(已感染猪群):主要表现在断奶猪和生长猪,种群主要在后备母猪和替换公猪。PRRS临床差异很大,没有任何一个症状恒有。蓝耳病:母猪流产。蓝耳病:流产死胎。蓝耳病:弱仔、死胎和木乃

10、伊胎。蓝耳病:死胎和木乃伊胎。蓝耳病:流产死胎。蓝耳病:仔猪呼吸困难。蓝耳病:病猪卧地不起。蓝耳病:病猪耳部皮肤严重发绀,呈“蓝耳”症状。蓝耳病:病猪耳部皮肤严重发绀,呈“蓝耳”症状。5. 病理变化间质性肺炎,肺呈“胸腺样”和肝样。淋巴结的轻度或中度肿大。流产胎儿出现动脉炎心肌炎和脑炎,以血管周围出现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蓝耳病:间质性肺炎。蓝耳病:间质性肺炎。蓝耳病:肺炎病变,显示出血性炎症。蓝耳病:淋巴结肿大、水肿。蓝耳病:淋巴结肿大、水肿。2006年我国大部分省市暴发流行高致病性蓝耳病。高致病性PRRS的临床特点大小猪只均发病,表现高热(4142),昏睡,呼吸困难,育肥猪以及一些

11、感染怀孕母猪也发病死亡。仔猪发病率达100%,死亡率50%以上,母猪流产率30%以上。脑部海马区大量血管的管壁细胞肿大增生,胃部有出血和溃疡。6. 诊断方法临床诊断:初步诊断(可能)实验室诊断:确诊病原检测病毒分离. 很少应用病毒蛋白检测. 很少应用病毒核酸检测. 最常用 抗体检测 血清中和试验 (SN). 较少应用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IFA). 很少应用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最常用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 (IPMA). 很少应用病毒分离: 准确,但病料的采集极为重要,因周期长极少用于诊断。采集病料:死胎或活产仔猪:肺、心、脑、肾、肝和脾等。怀孕后期流产胎儿:胎儿血清,肺等。

12、哺乳仔猪、断奶仔猪和育肥猪:最好采集肺,也可用脾、脑、扁桃体等,母猪可用血清、血浆。注意:木乃伊胎儿、公猪精液不能用于病毒分离。6.1 病原学检测病毒抗原(蛋白)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免疫荧光抗体染色技术。双抗夹心ELISA。病毒核酸(RNA)检测: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在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费用较贵。核酸探针杂交技术:因繁琐,很少应用。6.2 血清学检测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IPMA) 欧洲国家,细胞培养,结果判定有一定的主观性,不能自动显示,费时,应用不广泛。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 北美,与IPMA具有相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血清抗体效价1:20判为阳性。检测结果不

13、能自动显示,不适合大规模检疫,结果判定有一定的主观性,应用不广泛。血清中和试验(SN) 特异性好,46周才出现中和抗体,显然SN不适宜于PRRS的早期诊断。但Yoon等(1994)对常规SN进行改良,在试验中加入20%豚鼠血清以增加补体的含量,提高SN的敏感性(911d),可检测到SN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首次用于PRRSV抗体检测: Albina等(1992),PAM,PRRSV抗原。改进ELISA: (1)Takikawa等(1996),MARC-145细胞,PRRSV抗原(全病毒)。 (2)美国IDEXX公司, PRRSV全病毒。 (3)基因工程表达的PRRSV单一蛋白,国

14、内外均用重组N蛋白建立ELISA。7. 防制平时预防:引进种猪应隔离饲养30天,进行两次血清学检查,阴性者方可混群。一旦证明感染则所有引进猪均应处理掉。同时执行一般卫生防疫措施,防止病原传入。发病猪场:哺乳仔猪提前断奶。母仔隔离饲养。育成猪全进全出。免疫预防。灭活苗:灭活苗免疫猪后,可以刺激猪产生针对ORF5、ORF6、ORF7所编码的蛋白的抗体,而且减少病毒血症的发生,可有效地阻止肺部病变。因此,PRRSV灭活苗能为猪提供安全、有效的保护。弱毒苗:对PRRS流行区的保育舍猪和哺乳仔 猪有明显的保护作用。7.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防制难点PRRSV变异速度快:欧洲型和美洲型毒株核苷酸序列同源

15、性仅60%左右,同型不同毒株的同源性也不高。PRRSV基因序列的进化率(10-2/位/年)明显高于其它RNA病毒(10-3-5 /位/年)。PRRSV的变异分布于整个基因组,但以Nsp2基因和ORF5基因变异最大。持续性感染:PRRSV的持续性感染包括感染猪只体内病毒的持续存在和污染场内感染猪群的持续存在。在人工感染猪,感染后23周内出现病毒血症。病毒血症的持续时间随感染动物的年龄和感染病毒的剂量而变化,最长可以持续68周。抗体依赖性病毒增强作用:中和抗体在高水平时对病毒存在中和作用。在亚中和抗体水平存在的情况下、病毒在细胞上的复制能力反而增强。抗原抗体复合物与PAM的Fc受体结合,促进病毒进

16、入细胞。免疫抑制与继发感染:原发性靶器官:肺脏。靶细胞:PRRSV导致猪肺泡巨噬细胞(PAM)被大量破坏,从而引起免疫抑制,进而导致继发感染。继发感染:在田间PRRSV感染中,经常分离出副猪嗜血杆菌、猪链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沙门氏菌、猪瘟病毒和流感病毒等。PRRSV持续感染PRRSV持续感染1420病毒血症淋巴组织中的病毒全部抗体 中和抗体 干扰素分泌T细胞感染后周数感染阶段急性感染期持续感染期完全免疫81216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感染指征结论:中和抗体抗急性感染;干扰素抗持续性感染。 PRRS的免疫反应双刃剑免疫产生抗体,可以抵抗病毒的攻击、减少临床症状的发生。产生中和抗体水平低而迟缓。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促进感染?PRRS引起免疫抑制与继发感染。7.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综合控制措施疫苗免疫技术:科学使用疫苗,灭活疫苗,弱毒疫苗(J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