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实验全解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页。总述初中物理教学中涉及的物理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活动很多,在保证安全和可操作的前提下,必须达到:科学准确现象明显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2页。1、在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书中包括的实验共有25个。其中分组实验13个,演示实验12个。2、在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书中包括的实验共有24个。其中分组实验14个,演示实验10个。有明显标志的实验3、在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书中包括的实验共有31个。其中分组实验16个,演示实验14个,选做1个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3页。新课标规定学生必做实验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3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4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5用电流表测量电流6用电压表测量电压7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8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9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10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3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4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1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6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7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8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19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0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4页。一、机械运动(共3个)第一节刻度与时间的测量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分组第一节刻度与时间的测量用停表测量时间分组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测量物体运动平均速度分组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5页。1、要正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就要正确地使用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刻度尺,并掌握测量的方法和要点:使用刻度尺要“五会”即会认、会放、会看、会读、会记。会认:零刻度是否磨损、分度值(相邻两条刻线所代表的长度,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量程(测量范围)。会放:把刻度尺的刻度尽可能与被测物体接近,不能歪斜;会看: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被测物体与刻度尺;会读:应估读分度值的下一位;会记:记录的测量数据,包括数字和单位
《实验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6页。《实验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2、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一、学会根据被测物体的实际情况和所要达到的测量准确程度,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二、要根据被测物体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三、能够正确使用仪器观察、测量和读数;会分析实验数据并且会归纳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了解实验误差的概念;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7页。△停表的使用与读数:
停表能方便地启动和停止,可以很方便地测出时间间隔。因此,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停表作为计时工具。停表分为机械停表和电子停表两类。机械停表的分度值可达0.1秒电子停表的分度值为0.01秒。电子停表一般为数显式,可直接读数。机械停表在读数时,要分别读出分(小盘:转一圈是15分钟)和秒(大盘:转一圈为30s),并将它们相加。△机械停表的读数:读数为小盘的分钟读数+大盘的秒读数。
实验二《用停表测量时间》实验时应注意: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8页。《实验三:测量平均速度》(1)实验关键:让学生知道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什么?搞清楚实验中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测物理量时所用工具有哪些?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什么?(2)注意事项:斜面不要过高也不要太低(过高会使小车速度过快,不容易记录时间);要保证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来沿直线运动;要保证每次测量都从相同高度释放。
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9页。《测量平均速度》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停表、刻度尺实验原理:实验过程: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低端,测量小车要通过的路程S;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根据公式:算出平均速度。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点,再次测量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小车从斜面的顶端滑下,撞到金属片的时间。然后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时的平均速度。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0页。《测量平均速度》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要点诠释: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斜度,这样小车加速下滑的速度较慢方便计时;小车从斜面滑下时,一定要做直线运动,否则测量的路程比实际路程要小,影响实验结果。表格: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1页。二、声现象(共6个)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真空罩中的闹钟演示第二节声音的特性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演示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声音的波形演示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演示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声音波形图演示第三节声的利用发声扬声器的烛烟演示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2页。二、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演示实验)(1)实验关键——发声体振动现象的放大(2)具体方法:除了能让学生直接观察、触摸感受到的一些典型的振动发声的实例以外,采用给音叉叉股悬垂螺钉、乒乓球等轻小物体,达到伴随铃声或放大振动现象的效果。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3页。二、声现象2、演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1)实验关键——听到声音的效果(2)具体方法:将播放音乐的手机放在抽气盘上,先在玻璃钟罩底边均匀涂上一层凡士林,放在抽气盘上,略微转动玻璃钟罩并稍施压力,使钟罩与抽气盘接触紧密。用抽气机抽出罩里的空气,可以听到音乐随着罩里空气的稀薄而逐渐减弱。然后将空气慢慢放入钟罩里,又听到音乐逐渐加强。通过音乐声音前后强弱变化的对比,可以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里传播。所以本实验主要是让学生比较听到声音的变化并初步体会理想实验与科学推理的研究方法!(3)注意事项——抽气盘的圆盘表面要涂上黄油或稠的机油,并盖上油纸,以防锈蚀,影响密封。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4页。二、声现象3、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演示实验)(1)实验关键——频率高低的比较。(2)具体方法:选用不同频率的音叉进行比较;用硬卡片拨动梳子的齿进行比较;用齿数不同的转轮弹击硬卡片进行比较等等。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5页。二、声现象4、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演示实验)(1)实验关键——比较振幅大小。(2)具体方法:利用琴弦(钢尺)的振动展示振幅比较振幅的大小;利用音叉振动接触水面,比较溅起的水花,既能认识音叉的振动发声,又能比较振幅的不同;在扬声器表面或鼓面上附加轻小物体,效果也很明显。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6页。二、声现象5、演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1)实验关键——声能集中定向传播。(2)具体方法: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典型事例很多,如爆竹声对耳膜的影响,爆炸声对窗户玻璃的冲击等。在实验环境中,要设法把较弱小的声能集中起来,定向对蜡烛烛焰等产生作用,效果明显。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7页。
如何解读示波器显示的图形6、了解:示波器二、声现象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8页。提出问题
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7、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二、声现象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9页。三、物态变化(共3个)第一节温度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分组第二节熔化和凝固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分组第三节汽化和液化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分组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20页。实验一《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1)实验关键——正确使用温度计(2)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正确使用温度计的三个要点进行
2、使用温度计时,手应拿在它的上部,实验中不允许用它作搅拌棒使用。
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21页。正确使用温度计:⑴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分度值;⑵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浸在液体中,不要靠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⑶温度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⑷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22页。
实验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器材】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烧杯、试管、水、温度计、秒表、海波、蜡等。【设计实验】(1)参照图组装好实验器材。
(2)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
(3)待温度升至40℃左右,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待海波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4)把海波换成蜡的碎块再做一次上述实验。
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23页。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物态变化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24页。【注意事项】1.探究过程中,用水浴法加热而不直接加热,目的是让固体受热均匀。2.调节实验装置:顺序从下到上。3.严禁用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4.在用描点法作熔化图象时,应将所得点用用平滑曲线相连。5.海波熔化时间太短,不便于观察熔化时的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可以通过增加水的质量、增加海波质量或调小酒精灯火焰,来延长海波熔化的时间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25页。(1)实验关键——安全,现象,数据,图像,沸点等。(2)具体方法:指导实验器材的组装和加固,观察现象的要点,收集和处理数据的方法,正确地实验操作和整理器材的顺序,最后再指导描绘图像的步骤,分析和总结结论。实验三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26页。时间/min01234…温度/C
实验、使用液体温度计并探究水的沸腾过程
方法与步骤:1、按图图所示安装实验仪器。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填在下表中
3、作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4、分析现象和图像,得到结论: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有沸点。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27页。【注意事项】1、为了节省时间,可以一开始就使用热水或减少水的质量;2、如果烧杯擦得特别干净或用烧杯中的水曾煮开过,这时,由于气泡产生条件不足,致使沸腾时气泡发生不太剧烈。如在水中投入少许碎瓦粒,则沸腾现象格外醒目。3、引导学生了解水的沸点为什么不是100摄氏度.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28页。四、光现象(共5个)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光在水中的传播演示第二节光的反射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分组第三节平面镜成像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组第四节光的折射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分组第五节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演示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29页。实验一《用激光器演示光的直线传播》【器材】激光器,香烟,火柴【操作】(1)接通激光器电源,使激光器工作。激光器射出一束光束(在清洁的室内空气中悬浮的微粒少,光束径迹看不太清),在黑板的左面(或右面)墙上打出一个红色的光斑。(2)向激光束经过的空间喷烟,立即显现出一条鲜艳的红色光束。(3)断开电源,使激光器停止工作。【注意事项】
严禁有意识地把眼睛直接对着激光束观察,以免损伤眼睛。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30页。实验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仪器和器材】光的反射演示器光源【注意事项】
初中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理解反射定律中线和面的空间关系是一个难点。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直观地建立起光的反射图象。
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31页。平面镜纸板激光笔入射光反射光入射角反射角设计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32页。改变入射角i,多做几次实验:次数入射角i反射角r123...分析与论证: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33页。平面镜光屏激光笔入射光线ENOF将纸板NOF向后或向前折,在纸板上还能看到反射光线吗?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34页。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光的反射定律ONir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35页。o探究:光线沿反射光线入射,会怎样出射?你的猜想:……进行探究,现象是:……结论: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实验三
探究光路可逆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36页。
实验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关键】准确定位像的位置,比大小、比距离,证明是虚像。【仪器和器材】
平板玻璃一块,两根相同的蜡烛,木板且中央有窄槽,可将平板玻璃垂直地卡在木板中央,木板侧面从中央向两边画有等距离的刻线。A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37页。1、使平板玻璃正对着全班同学,在玻璃后面放没有点燃的蜡烛甲,前面放点燃的蜡烛乙。移动没有点燃的蜡烛(或点燃的蜡烛)的位置,直到从玻璃前边的各处看到玻璃后边的蜡烛甲好像也点燃为止。2.将装置仪器的木板转过90°,让同学看到蜡烛甲并没有点燃,说明刚才看到蜡烛甲好像点燃的情形,实际是点燃的蜡烛乙在平板玻璃里成的虚像。虚像是正立的,和物体大小相等,虚像的位置和蜡烛甲完全重合。3.观察蜡烛乙(物)和蜡烛甲(像)的位置,可以看到物和像的连线跟玻璃(镜面)垂直,借助于木板侧面的刻线,可得到物和像距镜面的距离相等。
【实验方法】AB甲乙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38页。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如何确定像的位置?器材:
薄玻璃板、支架、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白纸一张、刻度尺、笔替代蜡烛
替代平面镜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39页。
数据记录与分析序号物到镜的距离/cm像到镜的距离/cm比较像与物的大小位置1位置2位置3你的其他发现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操作时注意:
①玻璃板竖立②玻璃板位置只画一条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40页。实验步骤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第1步组装调整装置第2步描出反射面第3步描出物、像位置第4步测量距离进行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41页。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总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42页。1.为了使全班同学在各自座位上都能看到平板玻璃里的虚像,平板玻璃的高度要比蜡烛高一些,宽度要足够大。2.选用薄一些的平板玻璃做实验,效果较好。因为玻璃厚了,会明显的看到由玻璃前后表面反射所成的两个虚像。3.平板玻璃要垂直地卡在厚木板的中央,玻璃如果倾斜或晃动都会改变虚像的位置,影响实验效果。4.实验时,玻璃后面的背景应暗一些。【注意事项】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43页。四、光现象实验五
观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情况实验关键——显示两种介质中的光路,比较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44页。四、光现象实验六光的色散(演示实验)(1)实验关键——现象明显,七色光的呈现要清晰。(2)具体方法:将较强的白光投射到三棱镜的一个侧面,在三棱镜的后方用干净的光屏承接彩色光带。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45页。四、透镜及其应用(共3个)第一节透镜凸凹透镜对光的作用演示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投影仪的成像原理演示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组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46页。1.凸透镜:主光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光心O观察实验现象实验一凸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47页。观察实验现象
光经过凹透镜后的发散是不是也有规律可循?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48页。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清晰的像。观察像的正倒。投影仪成像原理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49页。投影仪成像特点
1.投影仪(或幻灯机)成放大、倒立的像。2.像距大于物距。3.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50页。
实验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关键——准确成像,比较距离和大小,总结规律。(2)具体方法:指导学生在光具座上规范操作,仔细观察,收集数据,总结规律。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51页。2、保持透镜位置不变3、由远及近选取不同的物距,观察物和像的位置和像的特点注意:烛焰、透镜、光屏中心要在同一高度物距(u)像距(v)焦距1、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好蜡烛、凸透镜、光屏10cm实验步骤: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52页。1.探究问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fFO凸透镜2.实验方案:光屏物体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呢?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53页。(1)实验器材: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高度。(2)两个物理名词及实验前的调节: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光具座物距(u)像距(v)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54页。(1)实验步骤①组装实验装置,将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
②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间某刻度处,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③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仍使u>2f,仿照步骤②再做2次实验,分别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55页。
④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f<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⑤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f<u<2f,仿照步骤④再做2次试验,分别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⑥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u<f,在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的像,此时成虚像,应从光屏这侧向透镜里观察蜡烛的像,观察虚像的大小和正倒。
(1)实验步骤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56页。
凸透镜焦距f=cm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物距u/cm像的性质像距v/cm虚实大小正倒……(2)探究实验记录表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57页。分析表中的记录,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u>f时成实像,u<f时成虚像。(一倍焦距点分虚实)(1)像的虚实: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虚像?5.分析与论证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58页。(2)像的大小: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实像?有没有缩小的虚像?
u>v时,得到缩小实像;
u<v时,得到放大实像。5.分析与论证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59页。
(2)像的大小:思考:难道实像只有放大和缩小两种情况?动画演示:
当u=v=2f时成等大的实像。二倍焦距点分大小。(没有缩小的虚像。)5.分析与论证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60页。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61页。(3)像的正倒: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倒立的像?u>f时成实像,是倒立的;u<f时成虚像,是正立的。5.分析与论证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62页。物距连续变化时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
动画演示当物距“很远”时,相距近似等于焦距。重要应用:远物成像粗测焦距。“傻瓜相机”成像原理。5.分析与论证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63页。六、质量和密度(共3个)第一节质量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分组
第二节密度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分组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测量盐水和小石块的密度分组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64页。【仪器和器材】托盘天平,待测固体和液体。【实验方法】对照实物,向学生讲解托盘天平的构造:托盘、横梁、游码、标尺、底座。将游码放至零位,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标尺中央。被测物放在左盘上,在右盘里加砝码,当增减最小砝码也不能使天平平衡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这时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示质量即为物体质量。实验一《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65页。【注意事项】
1.天平的构造不是教学的重点,讲构造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天平的调节和使用的道理,因不要在天平构造的技术细节上花过多的精力。
2.几个需要注意讲清的问题:(1)游码标尺的最大读数和每一格的称量值,游码读数基准线(一般为游码左侧);(2)天平的维护事项。
3.学生使用天平易犯的错误:(1)调水平和调平衡的顺序颠倒;(2)调水平后的天平随意移动位置;(3)在调平衡时游码未放到零位置;(4)不遵从由大到小的顺序选用砝码;(5)各组之间互借互换砝码。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66页。.不同体积木块相同物质探究二: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不同体积铁块相同物质托盘天平砝码器材: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67页。铝块1铝块2铝块3质量g体积cm3质量/体积g/cm3木块1木块2木块3实验数据表格体积cm3质量/体积g/cm3质量g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68页。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木块1木块2木块3体积cm3质量/体积g/cm3质量g1002003002004006000.50.50.5铝块1铝块2铝块3体积cm3质量/体积g/cm3质量g2.75.48.11232.72.72.7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69页。
m/gv/cm380160240102030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70页。
v/cm3v/cm3m/g1080160240203010m/gv/cm3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71页。铝块体积增大2倍,质量也增大2倍.铝块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木块体积增大2倍,木块的质量也增大2倍,木块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即:不同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不同的.相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相同的.分析和论证
实验证明,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比值是恒定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比值是不同的。因此,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实验结论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72页。
(1)实验关键——规范操作,顺序合理,测量准确。(2)具体方法:
指导正确使用量筒和天平测量体积和质量,注意测量的顺序,减小误差,收集和处理数据。实验三《测量盐水和小石块的密度》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73页。测量密度的实验原理及实验器材1.实验原理2.测量仪器:天平、量筒3.测量对象:盐水石块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74页。1.实验讨论:以下方法测量的是那部分盐水的质量?这样测量有什么好处?测量液体的密度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75页。2.实验步骤:(1)调节天平;(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总;(3)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余;
(4)记录倒入量筒中的一部分液体的体积V;(5)
根据密度公式计算盐水的密度。测量液体的密度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76页。3.实验记录表格:杯和液体的质量
m总/g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余/g量筒中液体的质量m/g量筒中液体体积
V/cm3液体的密度ρ/kg·m-3注意:计算过程所用单位和测量结果所用的单位。测量液体的密度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77页。1.实验讨论:怎样测形状不规则的石块体积?测量固体的密度使用量筒,利用排水法测体积。10020406080mlV110020406080mlV2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78页。2.实验步骤:(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m;(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0;(3)用细线拴好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录水面到达的刻度V总;(4)根据公式计算石块的密度。测量固体的密度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79页。
3.实验记录表格:石块的质量
m/g水的体积V0/cm3石块和水的总体积
V总/cm3石块的体积
V/cm3石块的密度ρ/kg·m-3测量固体的密度(石块)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80页。七、力(共3个)第一节力力的作用效果演示第二节弹力练习使用弹簧秤分组实验第三节重力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分组实验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81页。实验一《练习使用弹簧秤》【仪器和器材】
不同规格和形状的弹簧秤几支。【实验方法】1.使用弹簧秤测力前应先进行调零,使指针正对零刻度线,并注意弹簧秤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值。
2.测力时注意使弹簧秤的轴线与被测力的作用线一致,指针不与秤的外壳摩擦。
3.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面。【注意事项】
拉力超过弹簧秤的测量范围,弹簧秤会损坏。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82页。弹簧挂钩吊环指针面板铁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83页。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三看清”:看清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以及指针是否对准零刻线,若不是,应调零。(3)测量前,用手轻轻地来回拉动几次,避免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的摩擦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2)被测力的大小不能超出量程。(4)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严禁倒挂。(5)读数时,应保持测力计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视线必须与刻度面垂直。无需估读。(6)记录时,准确值和单位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84页。(1)实验关键寻找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的关系;
(2)注意事项测量重力时,要使测力计保持在竖直方向上静止,才能读数;所测量物体重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以免损坏弹簧测力计。实验二《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85页。2.设计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不
同钩码的质量,如右
图所示。1、猜想:物重跟质量有什么关系?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86页。注意观察:弹簧秤下端悬挂一个钩码时,弹簧秤的指针所在位置.弹簧秤下端悬挂两个钩码时,弹簧秤的指针所在位置.弹簧秤下端悬挂三个钩码时,弹簧秤的指针所在位置.3.进行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87页。◆实验记录表格◆重力与质量关系图象质量m/kg00.490.981.471.96重力G/N00.050.100.150.204、分析与论证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0.050.100.150.200.490.981.471.96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88页。5、实验结论:或G=mgG——m——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是9.8N,为计算方便在粗略计算时可以取g=10N/kg。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重力——牛顿(N)质量——千克(kg)g=9.8N/kg的物理意义: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89页。第一节牛顿第一运动定律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演示第二节运动和力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分组实验第三节摩擦力测量滑动摩擦力分组实验第三节摩擦力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分组实验七、运动和力(共4个)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90页。实验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仪器和器材】
方木块(滑块),长20厘米左右的小木棒,小球,实验小车,宽约为10-15厘米、长分别为30厘米和60厘米左右且厚度相同的刨光的木板各一块,毛巾和棉布各一块。【实验方法】一、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维持1.把滑块放在60厘米长的水平木板上。用木棒推动滑块运动。停止推动,滑块迅速停下。2.用木棒以与步骤1中同样的速度推小球。停止推动,小球还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3.用木棒敲击滑块,敲击停止,滑块还要运动一段距离。观察重点:三种条件下物体变慢的情况。结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91页。《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二、初速相同时,在水平面运动的物体受的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长1.把30厘米长的木板垫成倾角30°左右的斜面,60厘米长的木板水平放置,两板紧密相接。在水平木板上铺上毛巾。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2.在水平板上换铺棉布,重复步骤1。3.取去水平板上的棉布,重复步骤1。观察重点:三次实验中小车都从同一高度滑下,刚滑到水平板上时快慢一样;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板上运动的距离不同。结论和推论: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长。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92页。《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注意事项】1.在实验一中,要抓住三次实验时物体从运动到停下来都经历了一段时间进行分析,纠正学生的“立即停止”的错觉,才能建立“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的观念,这是本课题的关键所在。
2.在这个课题中,没有必要把实验结论上升到“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高度。让学生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仅仅是为了进行伽利略的分析推理的需要。
3.实验二也可以用J2127型斜槽轨道接一个水平槽来代替,此时用金属球代替实验小车,实验方法同上。
4.牛顿第一定律包含了“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两方面的内容。上面的实验仅突出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这一个方面。在概括出定律之前,应先举简单实例阐明“保持静止”这一个方面。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93页。1.提出问题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它物体的作用,会一直运动下去吗?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94页。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逐渐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比较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距离.并推论当平面没有摩擦力时滑块的运动状态.实验器材:斜面、毛巾、棉布、小车木板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95页。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分别滑到铺有毛巾.棉布、木板的平面上,观察小车前进的距离。(视频)实验次数表面材料阻力大小滑行距离123毛巾棉布光滑木板最大较小最小最短较长最长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96页。
运动的车减速并最终停下来的原因是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1、为什么每次都要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2、小车在平面上滑动的路程与什么因素有关?有何关系?3、小车为什么最终会停下来?(小车停下来的原因是什么?)4.分析与论证思考: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97页。4.分析与论证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滑块受到的摩擦力越小,滑块前进的距离就越长。假如平面没有摩擦,物体不受任何阻力,滑块将一直运动下去.笛卡尔进一步研究得到结论: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将保持原来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永远运动下去.
牛顿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指出了加速和减速的原因是什么,并指出了这个原因跟运动的关系,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98页。实验二《用小车演示二力平衡的条件》【器材】小车(两端有拉钩),滑轮2个(附固定铁夹或支架),光滑平板,钩码,彩色细线。【操作】略【注意事项】(1)平板要光滑,否则,当小车受到不相平衡的二力时,由于摩擦力作用,可能出现静止状态。平板要水平放置,否则,小车受到平衡的二力作用时,由于重力的分力作用,可能出现运动状态。(2)对于小车及钩码质量、滑轮的高度要选择适当,如果小车太重而钩码太轻,滑轮高度不够,则小车可能静止;如果小车太轻,钩码太重,滑轮高度过高,则小车可能被提起。(3)为使效果明显,小车质量不宜太大,钩码质量稍大一些。如果仍不理想,则可调节滑轮比小车略高几毫米,在细线拉紧小车时可减小小车与木板间的正压力,以减小车轮和板间的横向滑动摩擦。(4)本节的重点是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可以加深这种认识。但由于实际中还存在着重力和摩擦力的问题,建议在学完有关内容后再回过头来讨论。
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99页。探究力平衡的条件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一)实验器材:小车、线、定滑轮2、等质量小盘2、砝码多个。
二力平衡时,它们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应该有什么关系
物体在两个平衡力作用下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因此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应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00页。1、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相同的钩码,木块能否静止?2、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不同的钩码,木块能否静止?3、把木块扭转一下,使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直线上,木块能否静止?重新平衡后,两力的方向有啥特点?(二)实验方法(三)记录实验现象小车在水平方向所受二力的情况小车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大小方向是否在同一直线上不相等相等相等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01页。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即合力为零。
记忆要点:从力的三要素去描述。分析论证:(1)两边砝码相同时,小车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小车应静止。(2)两边砝码不相同时,小车受到的拉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小车运动(3)两边砝码不相同时,小车受到的拉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反,不在一条直线上。小车转动判断二力平衡的方法:1、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2、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02页。《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技能】(1)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2)知道测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
将木块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3)设计实验在探究实验的设计中,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①如何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②如何改变物体对接触面压力的大小?③如何改变接触面积的大小?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03页。解决的方法:①在木板上分别放置棉布和毛巾;②在木块上加砝码;③将长方体木块分别平放和侧放.在具体操作时,还要注意变量的控制
(4)在此实验中,探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一般教材上的会告诉学生选毛巾和棉布做接触面。其实在做实验中,由于毛巾和棉布的材质都较软,当在木块上加钩码时,毛巾的绒毛就压扁了,而且加得越多,越不粗糙。学生实验用的弹簧秤一般也不是很高级的,这时,由于实验数据接近,学生很难得出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结论。改进建议:改用比较粗糙坚硬的百洁布和毛巾来做此实验。实验三《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04页。提出问题: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猜想A: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猜想B: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猜想C:可能与接触的面积大小有关猜想D:可能与物体滑动的速度有关设计实验:器材:表面光滑长木板、表面粗糙长木板、木块、弹簧测力计、砝码。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05页。1、把木块放在光滑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F1;2、在光滑木块上放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F2;光滑木板光滑木板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06页。4、把木块侧面放在光滑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F4;3、把木块放在粗糙木板上,放上木块,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F3光滑木板粗糙木板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07页。a.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接触面压力(N)拉力(N)摩擦力(N)FN=G木
FN=G木+G砝
b.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压力(N)接触面拉力(N)摩擦力(N)FN=G木木块-----光滑木板
FN=G木
压力(N)
接触面接触面大小拉力(N)摩擦力(N)FN=G木木块-----光滑木板大F1FN=G木木块侧面---光滑木板
小F4c.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受力面大小的关系木块-----粗糙木板木块-----光滑木板木块-----光滑木板F1F3F1F2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08页。5、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受力面的大小无关.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F1<F2
F1<F3F1=F4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09页。第一节压强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分组实验第二节液体压强液体压强的存在演示第二节液体压强研究液体内部压强分组实验第三节大气压强大气压强的存在演示第三节大气压强测量大气压强演示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组实验九、压强(共6个)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10页。(1)实验关键——控制变量,增强对比。(2)具体方法:先设计一些简单易行的小实验让学生有亲身体验,在规范地对比压强小桌实验,科学合理。让学生知道通过海绵的形变程度来反映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实验一《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11页。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压力大小受压面积设计方法:A:压力相等时,改变接触面积,观察两次实验中压力作用效果的强弱B:接触面积相等时,改变压力,观察两次实验中压力作用效果的强弱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12页。200g从以上两次实验可得结论: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13页。200g从以上两次实验可得结论: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14页。GGGG实验回顾与数据分析:甲乙丙实验次数压力受力面积压力作用效果1桌子重力桌脚不明显2桌子+砝码重力桌脚明显3桌子+砝码重力桌面极不明显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15页。GGGG实验回顾与数据分析:甲乙丙要证明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压力大小有关应选
要证明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有关应选
甲、乙乙、丙(1)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在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结论: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16页。实验二《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仪器和器材】微小压强计(J2114型),液体内部压强实验器(J2113型),玻璃容器(量筒、烧坏或玻璃杯),方座支架(J1102型),水,红水。【注意事项】1、让学生知道观察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是通过微小压强计中两液面高度差来反映的;2、一定要向学生介绍清楚液体内部压强实验器每个构件的作用和用法;3、用橡皮胶管连接压强计和试验器时一定要注意观察两液面高度是否相平;4、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如何改变橡皮膜的方向和所处深度以及液体密度;5、不作实验时,要将液体内部压强实验器和微小压强计分别拆开,易碎元件用纸包好,放入包装盒内保存。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17页。实验: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⑴器材:压强计,水,盐水,大烧杯,刻度尺压强计的原理:当探头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高度差,两边高度差表示出压强的大小,压强越大,液面高度差越大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18页。演示:压强计的工作原理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19页。⑵步骤:①把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看看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看看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各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②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看看液体内部的压强和深度有什么关系③换用盐水,看看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内部的压强是否与密度有关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20页。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21页。该实验说明什么?-------------------------------------------------------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22页。该实验说明什么?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23页。在水中在酒精中-----------------------------------------------------该实验说明什么?液体压强还与液体密度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24页。①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②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③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④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密度有关,深度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⑶结论:液体压强的特点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25页。我们周围是否存在大气压强?你能举出几个实例或者做几个简单的实验,来证实或否定大气压强的存在吗?1.喝汽水比赛。2.注射器是怎么吸入药水的。3.吸墨水是谁的功劳?4.吸盘式挂衣钩为什么不掉下来?……举例:实验一探究大气有压强吗?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26页。最早证实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实验二探究大气压大不大?(1)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2)并且大气压很大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27页。大气压强:浸在大气中的物体受到大气产生的压强称为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空气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实验三大气压的产生原因: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28页。托里拆利实验:实验四探究:大气压的测量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29页。760毫米真空
玻璃管内汞柱上方是真空,而管外汞面上受到大气压强,正是大气压强支持着管内760毫米高的汞柱,分析:计算:P=gh=13.6×103㎏/m3×9.8N/㎏×0.76m=1.托里拆利(意大利)实验汞汞柱大气压大气压也就是说此时大气压强跟760毫米高汞柱产生的压强相等。1.013×105Pa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30页。问题: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下列几种情况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1、玻璃管选择粗一些或细一些。2、向水银槽再注入水银,使液面上升2cm。3、玻璃管上提或下降1cm。4、玻璃管内不小心进入少量空气。5、玻璃管顶部突然破裂,出现小孔。2、大气压强测定应注意的问题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31页。实验五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你能解释这些现象吗?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32页。十、浮力(共4个)第一节浮力测量铝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演示第一节浮力探究浮力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分组实验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分组实验第三节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盐水浮鸡蛋演示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33页。实验一《探究浮力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实验想法:1、让学生学会利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2、让学生尽可能假设,比如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深度、物体的密度、物体的形状、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等有关;
3、严格按照控制变量法的思路引导学生排除每一个假设,从而得出结论;
4、这个实验利用以下器材来进行比较方便:弹簧测力计,橡皮泥,烧杯,酒精,清水,浓盐水
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34页。探究:浮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请同学们结合实际从物体的因素和周围液体的因素猜一猜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实验,验证猜想1、浮力是否与物体体积有关。2、浮力是否与物体密度有关。3、浮力是否与物体在液体中深度有关。4、浮力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5、浮力是否与物体形状有关。6、浮力是否与物体浸在液体中体积有关。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35页。
1、先测重力G2、物体放入液体中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3、求浮力F浮=G-F拉进行实验: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36页。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水酒精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37页。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结论: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2、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指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不一定等于物体的体积。注意: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38页。实验记录表格:猜想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有关的划√,无关的划×)×√×××××√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39页。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关系,和液体的密度————
关系。结论:有有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40页。【实验关键】科学合理。【注意事项】1.实验方法要交代清楚,不要一开始就把全套仪器端出来,先不挂小桶演示,再加挂小桶演示,要指出加挂小桶的意图;要说明溢水杯的作用;要指出浸入体积与排开体积和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气体)受到的重力之间的数量关系。学生对实验装置、原理、方法、步骤明确了解是本实验收到预期效果的关键,教师必须交代清楚。2.实验层次要分明。如浸入前、底面刚接触液面、浸入一部分、全部浸没、浸没在不同深度、沉到底部,每步都要有明确的观察重点,有意澄清一些错觉,得出准确结论。实验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41页。溢水杯1、实验器材物块弹簧测力计烧杯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42页。2、探究过程:实验:1.先在空气中称出石块重,再把石块浸没在溢水杯的水中,求出石块受到的浮力。然后称出被石块从溢水杯排到小桶中的水重。问题: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重有什么关系?实验:2.先称木块重,再把木块轻轻放在溢水的水面上,然后称出被漂浮着的木块从溢水杯排到小桶中的水重。木块受到的浮力多大?问题:浮在水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重有什么关系?注意事项:用细绳把石块拴牢,石块浸没在溢水杯中,不要使石块触及杯底或杯壁,接水的小桶要干净,不要有水.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43页。???(1)(4)(5)?G物(2)G桶(3)F′G′F浮=G物-F′G排=G′-G桶比较F浮与G排,你会有什么发现探究过程: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44页。物体的重力G物(N)空小烧杯的重量G杯(N)浸没在水中弹簧秤读数F’(牛)物体所受浮力F浮(N)物体排开的液体和烧杯的总重量G’(N)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G排液(N)F浮与G排液的关系????(1)(2)(3)(4)(5)20N5N15N5N10N5N=实验数据记录: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45页。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数学表达式:F浮=G排,再给出G排=ρ液·g·V排,从而完成F浮=G排=ρ液·g·V排注意: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各种液体,也适用于各种气体3、实验结论: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46页。十一、机械能(共3个)第三节动能和势能探究物体的动能跟那些因素有关分组实验第四节机械能及其转化观察滚摆运动演示第四节机械能及其转化分析单摆中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演示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47页。(1)实验关键——控制变量,增强对比。(2)具体方法:最好能在板面上固定较薄的铝铁皮,便于小车定向行驶,选用轻质木块,被推动距离更显著。实验一《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48页。1、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猜想:1、动能的大小跟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2、动能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设计实验方案:探究:
提示(1)考虑“控制变量法”(2)怎样比较动能的大小?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49页。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50页。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大。结论: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51页。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猜想:物体的质量高度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利用你身边的物品,例如笔、纸、橡皮等进行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可以从物体下落时的破坏力来判断它的势能大小。提示探究二:
质量相同的物体,被举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结论: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52页。思考:以什么来判断弹性势能的大小?结论三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弹性势能大小与
有关,当
越大,弹性势能越
。弹性形变大小弹性形变大探究三: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53页。3、物体具有的弹性势能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54页。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拉弯的弓和变形的网球具有的能量是因为什么?发生弹性形变
结论: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程度和物体材料有关。能量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55页。小结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与速度和质量有关与被举高度和质量有关与弹性形变大小有关能量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56页。第一节杠杆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分组实验第二节滑轮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分组实验第三节机械效率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功演示第四节机械效率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组实验十二、简单机械(共4个)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全文共283页,当前为第157页。实验一《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仪器和器材】杠杆,测力计,钩码,线,方座支架。【实验方法】
1.安装、调整杠杆将杠杆安装在方座支架上,安装时注意使杠杆的支撑轴成水平。调整平衡螺母,直到杠杆平衡。
2.研究动力和阻力相等的平衡取数目相同的两组钩码,一组作动力,一组作阻力。把它们分别挂在杠杆的两臂上,先把动力臂长度固定,改变阻力臂的长度直到杠杆平衡。这样做3至4次,看每次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是否相等。把最后一次数据记入表中。初中物理实验全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4《“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 新疆2025年新疆和田学院招聘13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0年中国自控远红外电焊条烘干炉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第9课 认识COOL 3D》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五年级上册
- 2025至2030年PE防静电气泡袋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石材购进合同范本
- 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2025年涂装防静电产品项目建议书
- 中国炉用油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非标自动化机械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DB5105T 63-2023合江真龙柚生产技术规程
- 一岗双责评价细则范本
- 古典文献的校勘(下)
-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版)读写教程4(思政智慧版)课件 Unit1 Urban development Section A
- 卫生部病历质量评价标准
- 第2章 Windows 10操作系统
- 纳税人进项税额分摊方式备案报告表(样本)
- GPS公交车报站器使用说明书V
- 乘坐地铁安全指南(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
- 建筑智能化系统介绍08685课件
- 中建(轮扣架)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