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讲义_第1页
2017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讲义_第2页
2017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讲义_第3页
2017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讲义_第4页
2017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 经络系统地位总分:600第一单元:中医基础 40;中药 40;方剂 40;中诊 30。第二单元:西医内科 50;西医35;医学15;传染病 35;卫生15。第三单元:中医内科 80;针灸 70。第四单元:中医外科 60;中医妇科 50;中医儿科 40。第一单元 经络系统细目一、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内运行气血的通道。经路径,主干(体);数目少络网络,分支;数目多经络系统组成细目要点一、经络系统组成二、十二经脉1.十二经脉的名称2.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3.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4.十二经脉与脏腑的联络5.十二经脉的循行与交接规律6.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细目二、十二经脉概

2、念:十二经脉是十二脏腑所属的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又称为“正经”。十二经脉的名称分别为手太阴肺经、手大肠经、足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小肠经、足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1.十二经脉的名称:手足、阴阳、脏腑手外行线分布在上肢:手六经足外行线分布在下肢:足六经六脏属阴阴经太阴少阴厥阴内侧六腑属阳阳经少阳外侧【强调】牢记十二经脉名称手太阴肺经手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三阴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手小肠经足胃经足太阴脾经足三阴 足厥阴肝经足三阳 足少阳胆经足经足少阴肾经2.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外行部分即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十二经脉左右对称。与六脏

3、相配属的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与六腑相配属的六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四肢部:内侧面为阴,外侧面为阳,各分三上肢内侧(手三阴经):前缘手太阴肺经中缘手厥阴心包经后缘手少阴心经“太、厥、少”上肢外侧(手三阳经):前缘手大肠经中缘手少阳三焦经后缘手小肠经“阳、少、太”下肢内侧(足三阴经):前缘足太阴脾经中缘足厥阴肝经后缘足少阴肾经特例:足内踝上 8 寸以下:厥阴太阴在中少阴在后下肢外侧(足三阳经):前缘足胃经中缘足少阳胆经后缘足经3.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属络关系:阴经属脏络腑主里,阳经属腑络脏主表,经脉属经脉名称中的脏腑;络于与其表里的脏腑经脉属、络经脉属、络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

4、手大肠经属大肠,络肺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足胃经属胃,络脾表里配对关系:脏腑的属络关系就是相应经脉的表里关系:6 对太阴厥阴少阴少阳4.十二经脉与脏腑的联络十二经脉除了与体内的六脏六腑相属络外,尚与其经脉循行分布部位的脏腑组织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的规律:属*,络*,表里经。特殊的规律:肺经,起于中焦,循胃口。肾经,上贯肝,入肺中,络心肝经,夹胃,注肺联络的:齿:上胃下大肠耳:入耳中脑:经阴器:肝经目:心经、肝经连舌本,散舌下:脾经5.十二经脉循行与交接规律循行:手之三阴从胸走手;经脉名称联络的脏腑联络的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环循胃口喉咙手大肠经属大肠,络肺入下齿中,挟口、鼻足胃经属胃,络脾起于

5、鼻,入上齿,环口挟唇,循喉咙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流注心中挟咽,连舌本, 散舌下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上肺挟咽,系目系手小肠经属小肠,络心,抵胃循咽,至目内外眦,入耳中,抵鼻足经属,络肾起于目内眦,至耳上角,入络脑足少阴肾经属肾,络,上贯肝,入肺中,络心循喉咙,挟舌本手厥阴心包经属心包,络三焦手少阳三焦经属三焦,络心包系耳后,出耳上角,入耳中,至目锐眦足少阳胆经属胆,络肝起于目锐眦,下耳耳中,出耳前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夹胃,注肺过阴器,连目系,环唇内手厥阴心包经属心包,络三焦手少阳三焦经属三焦,络心包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足少阳胆经属胆,络肝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手小肠经属小肠,络心足少阴肾

6、经属肾,络足经属,络肾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举手向上:“阴升阳降”十二经脉的循行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指、趾)交接十二经脉的循行交接规律:阳经与阳经(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手足前中后前中后食指无名指小指大趾内大趾外小趾肺大心小胃脾胆肝胱肾十二经脉的循行交接规律: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接6.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例题十二经脉A.名,主要包含了下列哪些内容:、脏腑B.五行、手足、阴阳 C.手足、阴阳、脏腑 D.脏腑、手足、五行E.以上均非正确C手、足三阳经在头部的分布规律是:A.B.C.少阳 D.E.正确,在侧,少阳在后,少阳在侧,在后在后在后,

7、在侧,少阳在侧,D在侧,少阳在后手太阴肺经在上肢的分布是:A.内侧 B.外侧C.内侧中行 D.外侧后廉E.内侧后廉正确A循行于下肢外侧中线的经脉是A.胆经 B.脾经 C.胃经D.经E.三焦经正确A足三阴经从开始部位至内踝上 8 寸段的分布是:A.太阴 B.厥阴 C.少阴 D.厥阴 E.太阴正确,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少阴在中,太阴在后,太阴在中,厥阴在后,太阴在中,少阴在后,少阴在中,厥阴在后D肺经与下列A.脾经 B.大肠经 C.小肠 D.三焦 E.肾正确B相表里手、足的交接部位在:A.目内眦旁 B.目外眦旁 C.鼻翼旁 D.口角旁 E.颧骨旁正确C手小肠经与足经的交接部位是:A.目外眦B.目内

8、眦 C.目中D.目内眦下 E.目外眦上正确B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阴经的交接部位在:A.胸部 B.腹部 C.胸腹部D.四肢内侧E.指(趾)内侧端正确A细目三、奇经八脉奇经八脉的名称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八条经脉,因与十二经脉不同而别道奇行,故称为奇经八脉。“奇”有“异”的意思,即奇特、奇异。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也无表里配合关系,且“别道奇行”,故称“奇经”。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带脉起于胁下,绕行腰间一周。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沿腿股内侧上行,至咽喉与任脉会合。阳维脉起于足跗外侧,沿腿膝外侧上行,至与督脉相会。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随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

9、眦与阳跷脉会合。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伴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再沿足3.奇经八脉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经上额,于会合足少阳经。其一,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统帅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 “阳脉之海”;“阴脉之海”;“十二经脉之海”和“血海”。带脉约束了纵行躯的诸条经脉。“一源 三歧”督脉皆起于胞中,同出腰背正中,上至头面六阳经任脉胸腹正中,上抵颏部妊养诸阴经冲脉与足少阴肾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与任、督、足等联系细目要点三、奇经八脉1.奇经八脉的名称2.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3.奇经八脉的作用及临床意义阳维脉主一身之表,阴维脉主一身之里,阴阳维脉具

10、有维系一身阴经和阳经的作用。阴阳跷脉主肢体两侧的阴阳,调节下肢运动与寤寐。其二,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奇经八脉犹如湖泊水库,而十二经脉之气则犹如江河之水。当十二经脉和脏腑之气旺盛时,奇经储蓄气血;当十二经脉生理功能需要时,奇经又能渗灌和供应气血。“十二经脉之海”是指:A.督脉 B.任脉 C.冲脉 D.带脉E.阴维脉正确C“阳脉之海”指的是:A.阳跷脉 B.阳维脉 C.带脉 D.督脉E.冲脉正确D在奇经八脉中,其循行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的是A.冲脉 B.任脉 C.督脉 D.阴维脉E.阳跷脉正确C具有调节肢体运动和眼睑开合功能的是督脉阴跷与阳跷C.足D.足少阳胆经 E.

11、十二经筋经正确B在奇经八脉中,治疗多眠,常选用A.阴维脉 B.阳维脉 C.冲脉 D.阴跷泳E.阳跷脉正确DA.足 B.任脉 C.督脉 D.冲脉E.足太阴经被称作“血海”的经脉是:( )正确D被称作“五脏六腑之海”的经脉是:( )正确D细目四 十五络脉: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或十五别络。分别以其所别出处的腧穴命名。细目五、十二经别1.十二经别分布特点离:十二经别多从四肢肘膝关节附近正经别出入: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十五络脉分布作用临床意义别络分出十二经脉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络穴相表里的经脉沟通表里络脉的虚实病证和表里两经的病变、诊察疾病、针刺放血补充经脉循行任脉胸

12、骨下鸠尾散布于腹部腹、背和全身经气,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组织督脉下长强散布于头部、足经脾的大络腋下大包散布于胸胁部细目要点四、十五络脉十五络脉的分布十五络脉的作用及临床意义五、十二经别十二经别的分布十二经别的作用及临床意义六、十二经筋十二经筋的分布十二经筋的作用及临床意义七、十二皮部十二皮部的分布十二皮部的作用及临床意义出:再浅出体表上行头项部合:经别与经脉在头项部相合: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的经别合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六合”。2.作用加强表里两经的联系作用。(“六合”)加强经脉与脏腑之间的联系。(入体腔)加强十二经别与头部的联系的作用,扩大经穴的主治范围(出头项,相合)(4)弥补了十

13、二经脉分布的,并加强了各经与心的联系。如:胃经经别到心,和胃气以安心神;足经的承山穴能够治疗肛肠疾患,其经别“别入于肛”。细目六、 十二经筋1.十二经筋的分布十二经筋与十二经脉的外行路线基本一致,均起于四肢末端,上行于头面胸腹部(向心性)。行于体表,不入内脏。具有结、聚、散、络的特点。每遇骨节部位则结聚于此,遇胸腹壁或入胸腹腔则散布于该部而成片,但与脏腑无属络关系。手足三阳之筋均达头目,手三阴之筋均达胸,足三阴之筋均达,足厥阴肝经还能总络诸筋。2.十二经筋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以保持正常的运动功能。经筋为病以转筋、筋痛、弛纵等表现为主,如痹证、口眼歪斜、痿证等。针灸治疗经

14、筋病多局部取穴,且多用燔针劫刺。如灵枢经筋云:“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细目七、十二皮部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在皮肤所散布的部位。1. 十二皮部的分布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的,是十二经脉在皮肤上分属的部位,素问皮部论:“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同时,皮部也是别络的分区,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它同别络,特别是浮络有更密切的关系。2.十二皮部的作用及临床意义(1)抗御外邪,皮-络-经-脏腑机体(2)反映病候,协助通过诊察皮部色泽、形态的变化,皮肤温度、感觉的异常等,可协助;皮部也是针灸临重要的治疗部位,如各种灸法、拔罐、皮肤针、挑刺、刮痧法、敷贴等,都与皮部理论关系十分密切。经络系统中能加强经脉之间在浅层相互联系的主要是A.奇经八脉 B.十五络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