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凝结时间检测_第1页
水泥凝结时间检测_第2页
水泥凝结时间检测_第3页
水泥凝结时间检测_第4页
水泥凝结时间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泥凝结时间检测贝贝:大家好,欢迎来到水泥凝结时间检测这局部内容的学习,首先和我一 起进入任务场景,来看看我们今天有怎样的任务吧。显示问题:任务:对某工地承重结构用水泥送检,请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水泥凝结时间 检测。水泥的凝结时间有初凝与终凝之分。初凝时间是指从水泥加水到水泥浆开始失去 可塑性所需的时间;终凝时间是指从水泥加水到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 强度所需的时间。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是以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在规定温度和湿 度条件下,用凝结时间测定仪测定。水泥全部加入水中开始失去可塑性完全失去可塑性水泥凝结时间的检测方法参见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测方法GBT134

2、6。一、检测工具准备.水泥净浆搅拌机。图水泥净浆搅拌机.标准法维卡仪。3.湿气养护箱。图标准法维卡仪1图湿气养护箱4.量筒:最小刻度0.1mL ,精度1%OEEEEMA读数偏底(俯视)一正确位置(平视)读数、A读数偏高(仰视)图量筒5.天平:最大称量不小于1000g ,分度值不大于1g。二、试验步骤.试验前的准备(插入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检测实验视频06:28-06:36 , 重新配音:将维卡仪金属滑杆下的试杆改为试针,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 璃板时指针对准标尺零点。).试件的制备(插入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检测实验视频06:40-07:13 ,

3、重新配音按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的方法制成标准稠度净浆后,立即一次性装满试模, 振动数次刮平,然后放入湿气养护箱内。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 的起始时间。).初凝时间的测定(插入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检测实验视频07:13-08:24 , 重新配音: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测定时,从 湿气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下使试针与水泥净浆外表接触。拧紧螺丝1 2s后, 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针30s时指针 的读数。临近初凝时间时每隔5min测定一次,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1 ) mm时,为 水泥到达初凝

4、状,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间,用min 表小。).终凝时间测定(插入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检测实验视频08:25-09:39 , 重新配音在完成初凝时间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取下, 翻转180。,直径大端向上,直径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湿气养护箱中继续养 护。为了准确观测试针沉入的状况,在终凝针上安装了一个环形附件。临近终凝时间 时每隔15 min测定一次,当试针沉入浆体0.5廊时,即终凝针上的环形附件开始不 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把10:23的特写镜头,补在这里),认为水泥到达终凝状态。 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终凝状态的

5、时间为水泥的终凝时间,用min表示。).测定时应注意的事项(插入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检测实验视频09:40-10:22 , 重新配音:在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滑杆,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试针撞弯, 但结果必须以自由下落为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沉入的位置至少要距试模内壁10 mm。临近初凝时,每隔5 min测定一次,临近终凝时,每隔15 min测定一次。每次 测定不能让试针落入原针孔,每次测试完毕须将试针擦净并将试模放回湿气养护箱内, 整个测试过程中试模要轻拿轻放,不得受任何振动。)三、试验结果及评定1.到达初凝或终凝状态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果相同时才能定为到达初 凝或终凝状态。2在确定初凝时间时,如有疑问,应连续测三个点以其中结果相同的两个点来判定。三、小结(教师出镜)水泥凝结时间检测你掌握了吗?思考一下,在工程上应用的水泥初 凝时间和终凝时间是不是越长越好呢?提示水泥的凝结时间对混凝土和砂浆的施工有重要的意义。初凝时间不宜过短, 以便施工时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混凝土和砂浆的搅拌、运输、浇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