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复习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5979e846d1dd0524a4f16baf77ed211/25979e846d1dd0524a4f16baf77ed2111.gif)
![论语选读复习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5979e846d1dd0524a4f16baf77ed211/25979e846d1dd0524a4f16baf77ed2112.gif)
![论语选读复习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5979e846d1dd0524a4f16baf77ed211/25979e846d1dd0524a4f16baf77ed2113.gif)
![论语选读复习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5979e846d1dd0524a4f16baf77ed211/25979e846d1dd0524a4f16baf77ed2114.gif)
![论语选读复习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5979e846d1dd0524a4f16baf77ed211/25979e846d1dd0524a4f16baf77ed21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今天距2013年高考还有40天!有一个清晨,叫希望;有一盏夜灯,叫梦想;有一种情绪,叫等待;有一场战斗叫高考;有一种生活,教高三;有一段时光,叫青春。第1页,共56页。选读复习第2页,共56页。24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4分)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朋党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告诉我们,君子追求义,小人追逐利。这种思想反映在欧阳修的朋党论中,即君子交友与小人交友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义与利有不同的价值取向。2010浙江高考真题第3页,共56页。 解答此题有两个层
2、面,第一是写出论语中与之相仿的句子,得1分。除上面答案中已经列举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外,答“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怀德,小人怀土”的,只要是原文皆可。答题与分是:写出原文一分,指出相同1分。分析流畅2分。 第4页,共56页。2011浙江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为吾善;自我完善。
3、用:使。不什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23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1分) 孔子: 韩非子:24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第5页,共56页。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为吾善;自我完善。用:使。不什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23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1分) 孔子: 韩非子:
4、23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 以法治国第6页,共56页。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为吾善;自我完善。用:使。不什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 24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24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互
5、相补充。第7页,共56页。2011浙江样卷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2324题。(7分) 甲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23(1)有若建议哀公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1分) (2)结合哀公与有若的对话背景,简要分析有若的观点中所包含的儒家德政思想。(3分)第8页,共56页。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23(1)有若建议哀公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1分)(1
6、)实行减轻赋税的政策。(1分) 第9页,共56页。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23 (2)结合哀公与有若的对话背景,简要分析有若的观点中所包含的儒家德政思想。(3分) (2)年成不好时应减轻赋税,使百姓能够生存,这样才对君主有利。有若的观点体现了儒家在对待君、民关系上,主张重视民生、体恤百姓以巩固统治的思想。 第10页,共56页。2011浙江样卷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2324题。(7分) 乙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最能代表儒家思想。论语是他思想的精华,自然也就传达
7、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不管他要说什么东西,其最终目的就是教人们一定要仁慈,别人打了你的左脸,一定要把自己的右脸伸过去,只有这样才显得仁慈。 24.上面这段文字对儒家“仁”的思想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第11页,共56页。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最能代表儒家思想。论语是他思想的精华,自然也就传达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不管他要说什么东西,其最终目的就是教人们一定要仁慈,别人打了你的左脸,一定要把自己的右脸伸过去,只有这样才显得仁慈。 24.上面这段文字对儒家“仁”的思想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24不正确。儒家认为,仁者爱人,但主张“以直报怨”,而不是以德报怨。第12页,
8、共56页。2011浙江样卷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墨子)23孔子和墨子的共同主张是什么?(1分)24简析孔子与墨子上述主张的差异。(4分) 第13页,共56页。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墨子)23孔子和墨子的共同主张是
9、什么?(1分)孔子和墨子都主张以爱待人。第14页,共56页。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墨子) 24简析孔子与墨子上述主张的差异。(4分) 孔子的相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此(“尊尊”“亲亲”)基础上推己及人;而墨子的兼爱是讲求互利的普遍之爱。第15页,共56页。层次 教学内容 价值目标文字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读懂文章、积累知识文章章法技巧的分析和鉴赏学习章法、培养能力文化文化传统的评析和传承传承文化、提升思
10、想第16页,共56页。政治一 为政以德二 克己复礼三 待贾而沽四 知其不可而为之学习与教育十 学以致其道十一 诲人不倦十二 高山仰止十三 沂水春风修身五 仁者爱人六 君子之风七 求诸己八 周而不比九 出辞气远鄙倍哲学十四 中庸之道十五 敬鬼神而远之第17页,共56页。论语选读中包含的孔子的主要思想内容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思想,均贫富含义;克己复礼:礼与仁的关系,孝悌之情;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责任感;仁者爱人:仁爱的基本含义;君子之风:义利观,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周而不比:人际交往观;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的原则、方法及思想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高山仰止:孔子与
11、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关系;沂水春风:师生关系;社会理想中庸之道:中庸思想,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第18页,共56页。为政以德 -为政以德(德治)思想,均贫富含义 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3、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5、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
12、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根据上述材料,分点概括孔子的百姓观 1、以德、礼导民 2、富而后教 3、节用爱人,使民以时 4、反对横征暴敛 5、“足民”、藏富于民第19页,共56页。13.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2.9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2.20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对统治者的具体要求:正身强调正身(善)及其效果德政的手段:正身(庄、孝慈)、教民、举
13、贤 孔子的德治思想:爱民,富民,教民,举贤,正己。第20页,共56页。重点问题1、“去食”和“富之”有没有矛盾? 没有矛盾。“去食”是特定语境下对“教民”的强调。2、如何理解“均无贫”的“均”? 孔子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强调“各得其分”。 孔子所谓的“均无贫”指的是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阐释的,不同于“平均主义”。3、“政”“德”“刑”“礼”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政”和“刑”重在制裁惩罚;“德”和“礼”重在鼓励和熏陶。前者是法治思想,后者是德治思想。第21页,共56页。 14.5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
14、答。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1)为什么“羿善射,奡荡舟” ,却“俱不得其死然”?为什么“禹,稷躬稼”却有了天下? 前者用武力和权术来治理国家,后者用德政来治理国家。通过对比,强调用武力和权术来治理国家不能达到德治的效果。2)孔子根据什么说南宫适是君子、是尚德之人? 孔子的政治主张:鄙视武力和权术,崇尚德治。第22页,共56页。克己复礼礼与仁的关系,孝悌之情;克己复礼:约束自己而回归于礼。此处的礼指的是周礼。礼乐崩坏(“无道”,要恢复“周礼”)“克己复礼”是孔子在“礼乐崩坏”时代倡导的理论主张和行为准则。礼的规范(秩序,孝悌,报恩)复礼办法(克己,正名)第23页,共56页。
15、礼与仁的关系: 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仅讲制度、讲规范,还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外在表现。 重点问题第24页,共56页。孝悌与仁的关系: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一个人只有做到了孝悌,才能真正的做到“仁”,试想一个连自己的父母兄弟都不爱的人,又怎么能做到对他人有仁爱之心?孝:孔子认为孝最重要的是孝心,而不仅仅是孝行。也就是所谓的“色难”。 重点问题第25页,共56页。“君君臣臣”要如何理解? 孔子提倡要各守
16、本分在讲君臣父子关系时讲了两面,不但对臣下和子女有要求,对君主和父辈也有制约,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孔子强调臣有义务,君也有义务。不像宋儒将君臣义务绝对化。 在孔子看来,“克己复礼”就是要克制自己,复归于礼,一切照礼的规定办事,不但对臣民人子有要求,对君王和父辈也有制约。 重点问题第26页,共56页。知其不可而为之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责任感社会现实(社会转型,出世和入世)孔子及其弟子的故事(事例)孔子的精神心态(循礼卫道,力求用世,有责任感,孤独前行)第27页,共56页。重要问题1.如何理解“沐浴而朝”和“不敢不告”?“沐浴而朝”说明孔子对这件事的重视。“不敢不告”说明他对周礼的虔诚,第
17、28页,共56页。孔子与那些隐士在处世方式上有何异同?同:忧国忧民异:孔子济世 (用世) 隐士避世 孔子的周游用世,循礼卫道,是一种替天行道的社会责任感,是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人生追求,是从政的强烈自信,是道德勇气,是担当情怀,具有积极意义,成为后世许多知识分子的楷模。第29页,共56页。2、如何理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和牺牲精神。但是从斗争策略上说还有欠缺。 对这种精神要具体分析。首先,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是逆潮流而动,还是为了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为了正义事业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精神境界上达到了常人罕至的高度,其理想主义的光芒照耀着人类精神的大道,对后世
18、的人民(包括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起着巨大的鼓舞作用和榜样作用。其次,从斗争策略说,要重视保存和积蓄力量,不应做无谓的牺牲。第30页,共56页。“政治”板块总结对统治者的要求:为政以德。对一般人的要求:克己复礼。孔子的政治品格:知其不可而为之第31页,共56页。仁者爱人“仁”是修身要务。 泛爱众而亲仁。“仁”的基本内涵。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的具体实践。 为仁由己:近取譬,泛爱众,不拘小信。第32页,共56页。 孔子的“仁”以“孝悌”为根本,以“忠恕”为具体内容表现。通过近取譬喻,以己及人,最终实现仁者爱人。第33页,共56页。重要问题1. 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中
19、体现了他怎样的“仁爱”观? “仁”的高标准是看对社会的贡献,不能只讲小谅小信。第34页,共56页。2、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墨子的兼爱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孔子的“仁爱”观和墨子的“仁爱观”有何区别? 孔子的仁爱是以尊尊亲亲为基础的有等级差别的爱,墨子的兼爱是取消等级差别的普遍之爱。第35页,共56页。君子之风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君子具有安贫乐道的精神。君子修养基本内容:志于道,杀身成仁,仁以为己任。君子修养目标:仁者,智者,勇者,乐以忘忧。君子修养必须处理好的关系:“义”与“利”的关系。“精神
20、”与“物质”的关系。“质”与“文”的关系。第36页,共56页。重要问题孔子说“君子喻于义”,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后来的儒家走向另一个极端,产生了讳言利、排斥利的倾向,如董仲舒就主张“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韩非子则认为君父子之间只有利害关系,没有道义关系。理想的价值观应该是义利统一观。1、如何理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第37页,共56页。2、“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重要问题7.19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表达孔子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忘食、忘忧,说明自己得到的不是物质生活的快乐
21、,而是追求真理过程中产生的快乐,是经过努力获得的高尚的快乐。而第三个忘:忘老(“不知老之将至”),更是把这种快乐推向新境界。快乐的本源在于精神家园的固守第38页,共56页。3、“质”与“文”的关系。 12.8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这里是讲表里一致的问题。子贡的意思是,良好的本质应当有适当的表现形式,否则,本质再好,也无法显现出来。文犹质也(文质兼备)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重要问题第39页,共56页。周而不比 人际交往观察人之道 明辨君子和小人:考察三所,观过
22、知仁。待人之道 躬自厚,以直报怨,言人分开。交友之道 直谅多闻,适可而止,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第40页,共56页。1、孔子说:“仁者爱人”;孔子又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请你从交友的角度,联系现实,谈你的理解。(周而不比)重要问题 在现实中确实有些人不值得我们去“爱”,对死不悔改且危害甚大的人要深恶痛绝。真正的仁者是“爱憎分明”的:爱人,才能使人们敬佩你,归顺你;憎人,才能使小人敬畏你,远离你。孔子的爱人并不是不讲原则的爱。第41页,共56页。2、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子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子曰:
23、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结合以上文段,请说说孔子的交友原则。1、在与人交往中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可过分密切,否则就可能自取其辱。 2、看人从不片面出发,而是详细考察一个人,作出综合评价。 3、不能以言举人,也不能以人废言,要客观公正地待人。重要问题第42页,共56页。 “以德报怨”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人们向“善”的心理,但是“以德报怨”混淆了是非的判断标准。如果是小怨,当然可以以德报怨,比如朋友之间的有些小误会不妨宽容一点,超然一点。“以直报怨”即以自身的公正、正直来保持人生的效率和尊严,以正直的心和磊落的行为来对待别人的怨,这表现了儒家的原则性和宽容心。3、如何理解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老
24、子主张“报怨以德”,孔子却主张“以直报怨”这是否违反了儒家的忠恕之道?重要问题第43页,共56页。修身板块总结仁者爱人:“仁”是个人的行动准则。君子之风:仁人的精神风貌。周而不比:在人际交往中实践“仁”。第44页,共56页。学习教育专题诲人不倦:各种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高山仰止:孔子和弟子之间的师生关系。沂水春风:课堂实录,礼乐治国的思想。第45页,共56页。诲人不倦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学案例教师风范有教无类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诲人不倦述而不作诗教礼教激励式教学第46页,共56页。重要问题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和“唯上知与下愚不移”有矛盾吗? “性相近也”强调后天因素
25、的作用,重视实践。“唯上知”强调先天因素的作用。孔子重视“因材施教”,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2.如何理解其“述而不作”的思想? 孔子“述而不作”的思想和保守的政治文化思想是相适应的。“述”是整理古代文化典籍,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作”。第47页,共56页。高山仰止本课展现孔子的人格之美。1.富有“使命感”。(不忘职责) “归与”之叹2.具有“亲切感”。(关心学生) 对子路:提醒其注意“好勇”。 对颜渊:“天丧予”之悲痛。 对伯牛:“斯疾”之叹。 对子游:莞尔3.具有“崇高感”。(学生赞颂) 颜渊叹圣 子贡驳武叔第48页,共56页。沂水春风这是一次课堂实录。讨论话题:礼乐治国。师生表现: 子路勇而直
26、,争强好胜 冉有谦而容,留有余地 公西华谦而退,年少知礼谦恭 曾皙从容洒脱 孔子循循善诱,平等待人,雍容儒雅。第49页,共56页。重要问题孔子为什么曽皙的想法深表赞同?1、孔子虽然热衷于入世,但多次碰壁后心灰意冷,知道自己“道之不行”,有“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之叹。曾点的志向,表明他“知时而不求为政”,这与孔子此时的心情契合。2、曾点描绘了一幅雍容暇豫的盛世气象,这正是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主张的生动写照。体现了孔子的政治理想。三子之志是治国手段曾点之志是最高境界第50页,共56页。中庸之道:中庸思想,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中庸是一种看待万物的世界观、总体思想:承认矛盾
27、,又要调和矛盾 “中”恰到好处的把握事物运动的总体规律;“庸”有“用”的意思,有“平常”的意思。中庸的表现 A、强调处事有“度” B、强调符合义的原则性中义 C、强调和为贵,但要以礼节制中礼 第51页,共56页。中庸的精神实质适度 和谐平衡就是和而不同和:事物通过变革达到实质上的统一或调谐。同:掩盖或否定事物的矛盾,只求表面上的整齐一致。第52页,共56页。孔子心目中的反中庸形象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 “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子曰:“乡原,德之贼也。”第53页,共56
28、页。 重要问题 中庸之道就是折中主义吗? “中庸”与“和”是通过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统一。中庸不是无原则地调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和谐。不能把中庸等同于折中主义。 折中主义 把根本对立的立场、观点、理论等无原则地调和在一起。基本特点是或把矛盾的双方等同起来,不分主次;或把矛盾的双方调和起来不分是非,不要斗争。 第54页,共56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小人是永恒不变的吗? 君子与小人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永恒不变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小人取人长,补己短,不断进步,就会成为君子。 第55页,共56页。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
29、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
30、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19、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中看到了某种忧患。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20、每一个成就和长进,都蕴含着曾经受过的寂寞、洒过的汗水、流过的眼泪。许多时候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1、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亲和力。2、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就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就笑出成长的性格!3、在你内心深处,还
31、有无穷的潜力,有一天当你回首看时,你就会知道这绝对是真的。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5、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6、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7、不要轻易用过去来衡量生活的幸与不幸!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可以绽放美丽的,只要你珍惜。8、千万别迷恋网络游戏,要玩就玩好人生这场大游戏。9、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10、人生是个圆,有的人走了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命运画出的圆圈,其实,圆上的每一个点都有一条腾飞的切线。11、没有压力的生活就会空虚;没有压力的青春就会枯萎;没有压力的生命就会黯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住宅小区自动化系统施工合同模板
- 2025年妇科用药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2025年劳务服务合同标准化范本
- 2025年医事人员劳动合同样式
- 2025年婚姻财产协议书范例及标准格式
- 2025年猎头项目提案报告
- 2025年二级渠道策划销售代理合同书
- 2025年人才交流策划共识协议
- 2025年企业股东间投资协议合同示例
- 2025年分公司经济责任合同
- 宁波2025年浙江宁波市鄞州区卫健系统其他事业单位招聘事业编制4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2025春季学期)学校工作计划(附2月-6月安排表)
- 志愿服务证明(多模板)
- CONSORT2010流程图(FlowDiagram)【模板】文档
- 游戏综合YY频道设计模板
- 贵州煤炭资源有偿使用意见
- 智慧教育 云平台建设方案
- 模具试模通知单
- 灯泡贯流式机组基本知识培训ppt课件
- 人参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