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彩三年选考尖峰 化学2023 第一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微专题一物质组成与化学用语1. 常见物质类别的“五个误区”(1)“名不符实”的现象纯碱是Na2CO3,为盐;干冰是固态的CO2;冰水混合物实际上是纯净物;纯净的盐酸是混合物等。(2)纯净物的“纯净”不是从元素角度分析只含一种元素或者组成元素质量比恒定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O2与O3组成的混合物中只有一种元素;C2H4与C3H6组成的混合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总是恒定的。(3)氧化物的“交叉”分类法若氧化物与酸(碱)反应生成除盐和水以外的物质,则该氧化物不是碱(酸)性氧化物,如Na2O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
2、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4)几元酸与分子中氢原子数酸为“几元”是依据一个酸分子最多能电离出几个H划分的,而不是根据酸所含的氢原子数目,如次磷酸H3PO2为一元酸,有机酸CH3COOH也是一元酸。 (5)阴、阳离子与元素的种类关系2熟记常见十种混合物的成分与俗名(1)水煤气CO和H2。(2)沼气(或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3)裂解气以C2H4为主。(4)王水浓硝酸与浓盐酸(按体积比13)的混合物。(5)波尔多液CuSO4和Ca(OH)2的混合溶液。(6)碱石灰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7)水玻璃Na2SiO3溶液。(8)铝热剂
3、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9)漂白粉Ca(ClO)2与CaCl2的固体混合物。 (10)“84”消毒液(或漂白液)NaClO溶液。3识记简单共价分子的空间结构Cl2:直线形H2O:V形NH3:三角锥形CH4:正四面体形CO2:直线形C2H4:平面形 C2H2:直线形 CS2:直线形 CCl4:正四面体形例1 2022浙江1月选考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A氯仿:CHCl3B黄铜矿的主要成分:Cu2SC芒硝:Na2SO410H2OD铝土矿的主要成分:Al2O3B 【解析】氯仿是三氯甲烷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HCl3,故A正确;黄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FeS2,故B错误;芒硝的化学式是Na
4、2SO410H2O,故C正确;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故D正确。例2下列物质对应的组成不正确的是()A钡餐:BaSO4B石炭酸:C绿矾:FeSO4H2OD磁性氧化铁:Fe3O4C 【解析】BaSO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无毒,医疗上常用于检查胃病,俗称“钡餐”,A正确;苯酚具有弱酸性,俗称石炭酸,B正确;绿矾是FeSO47H2O,C错误;Fe3O4具有磁性,俗称磁性氧化铁,D正确。例3 2021杭州学军中学模拟反应NH4ClNaNO2=NaClN22H2O放热且产生气体,可用于冬天石油开采。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粒子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D例4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D1. 俗名类2.
5、 溶液3. 气体精彩三年选考尖峰 化学2023微专题二新情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 新情境非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涉及最多的为复分解反应,也会涉及无单质参与的化合反应、无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以及酸性物质(酸、酸性氧化物、酸式盐)与碱性物质(碱、碱性氧化物、碱式盐)的反应。关键要把握元素化合价不变、相互交换成分的重要特征,同时还要结合题目所给信息,在书写和配平时用到更多的是原子守恒,其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广义的水解反应。广义的水解是指化合物中正电性的原子或原子团与OH结合,负电性的原子或原子团与H结合形成两种新的物质。(2)酸(酸式盐)与碱可发生中和反应、强酸与弱酸盐可以反应。(3)铵
6、盐、弱酸酸式盐、难溶氢氧化物、难溶碳酸盐受热易分解。(4)多元弱酸盐与其多元弱酸反应生成其酸式盐。2书写信息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步骤第一步:根据氧化还原顺序规律确定氧化性最强的为氧化剂,还原性最强的为还原剂;根据化合价规律和题给信息以及已知元素化合物性质确定相应的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守恒规律确定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的相应化学计量数。第二步:根据溶液的酸碱性,通过在反应方程式的两端添加H或OH的形式使方程式两端的电荷守恒。 第三步:根据原子守恒,通过在反应方程式两端添加H2O(或 其他小分子)使方程式两端的原子守恒。3“少定多变”法书写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先根据
7、题给条件判断“少量物质”,以少量物质的离子计量数(充分反应)确定所需“过量物质”的离子数目。如向Ca(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为例1已知氧化性:Br2Fe3。向含溶质a mol的FeBr2溶液中通入b mol Cl2,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离子的还原性强弱:Fe2BrClB当a2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2Fe2Cl2=2Fe32ClC当ab时,反应后的离子浓度之比:c(Fe3)c(Br) c(Cl)122D当3a2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2Fe24Br 3Cl2=2Fe32Br26ClC 【解析】由题意及所学知识可知氧化性:Cl2Br2 Fe3,还原
8、性:Fe2BrCl,故A正确;Cl2通入FeBr2溶液中时,Cl2先与Fe2反应,再与Br反应,故当Cl2不足时,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Cl2Fe3,由方程式化学计量数可知n(Cl2)n(FeBr2)12,即a2b,故B正确;当ab时,由离子方程式2Fe22Br2Cl2=4Cl2Fe3Br2可知,反应后溶液中c(Fe3)c(Br)c(Cl)224112,故C错误;当Cl2足量时,离子方程式为2Fe24Br3Cl2=6Cl2Fe32Br2,由方程式化学计量数可知n(Cl2)n(FeBr2)32,即3a2b,故D正确。例2 根据要求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离子)方程式。 (1)亚硫酰氯(SOC
9、l2)在潮湿的空气中产生白雾的化学方程式:_。 (2)一氯胺(NH2Cl)是一种重要的水消毒剂,写出产生消毒物质的化学方程式:_。 (3)25 时,H2C2O4和HF两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SOCl2H2O=SO22HClNH2Cl2H2O=NH3H2OHClO则H2C2O4溶液和NaF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例3根据题给信息写出对应的化学(离子)方程式。 (2)Sb2S3在溶液中和SbCl5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硫和三价氯化锑,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Sb2S33SbCl5=5SbCl33S (3)在NaOH的环境中,Cl2与NaI反应,每1 mol NaI完全反应转移6 mol
10、电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4)用酸性(NH2)2CO水溶液吸收NOx,吸收过程中存在HNO2与(NH2)2CO生成N2和CO2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5)KMnO4能与热的经硫酸酸化的Na2C2O4反应,生成Mn2和C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NaI3Cl26NaOH=NaIO36NaCl3H2O2HNO2(NH2)2CO=2N2CO23H2O例4 某无机盐Y由三种元素组成,受热可分解。称取4.84 g的Y,完全分解可得1.6 g红棕色粉末Z,同时产生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成分为O2,O2体积为336 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若将此混合气体通入水中,可被完全吸收,所得溶液恰
11、好能将Z溶解,得到棕黄色Y溶液。Z通常可用于生产颜料及防锈油漆。请推测并回答: (1)Z的化学式是_。 (2)写出Y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Fe2O3(3)若向Y的稀溶液中通入SO2,溶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后又变成棕黄色。写出最初溶液变成浅绿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4)Z可用于汽车安全气囊中,当其中的NaN3高温分解产生大量N2时,生成的Na可与Z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及一种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判断离子反应顺序的方法(1)氧化还原型离子反应。同一氧化剂(或还原剂)可能与多种还原剂(或氧化剂)反应,解此类题应抓住三点:确定氧化剂或还原剂强弱顺序。如还原性:IFe2BrCl
12、,氧化性:AgFe3Cu2HFe2Zn2等。根据强弱规律,判断反应顺序。同一氧化剂与多种还原剂反应,还原性强的还原剂优先发生反应;同一还原剂与多种氧化剂反应,氧化性强的氧化剂优先发生反应。分步计算。先判断过量,后计算。精彩三年选考尖峰 化学2023 第三章 化学计量微专题三阿伏加德罗常数 阿伏加德罗常数命题角度总结例1 2022浙江1月选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25 时,1 L pH为12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数目 为0.01NAB1.8 g重水(D2O)中所含质子数为NAC足量的浓盐酸与8.7 g MnO2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0.4NAD32 g甲醇
13、的分子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4NAA 【解析】在25 时,1 L pH为12的Ba(OH)2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物质的量为0.01 mol/L 1 L0.01 mol,数目为0.01NA,A正确;1.8 g重水(D2O)的物质的量为0.09 mol,所含质子数为0.9NA,B错误;8.7 g MnO2为0.1 mol,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4价的Mn转化成Mn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C错误;甲醇的结构简式为CH3OH,32 g CH3OH为1 mol,其分子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3NA,D错误。例2 2021安吉高级中学月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
14、确的是()C例3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 L 1.0 mol L1的H2SO4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4NAB273 K、101 kPa下,22.4 L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燃烧 后,产物的分子总数一定为NAC25 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D1 mol Na与氧气完全反应得到Na2O与Na2O2的混合物时失 去的电子数一定为NAD例4 2021绍兴第一中学月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1 L pH2 的新制氯水中,阳离子总数为0.01NA CC与浓硫酸加热生成4.48 L CO2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0.
15、4NA D7.1 g 37Cl2中含有氯分子0.1NAB1. 有关NA正误判断的“十大”注意(1)注意给出气体的体积是否在标准状况下。(2)注意标准状况下物质的聚集状态。(3)注意物质的组成,如Ne、O3、白磷(P4)等分子中的原子个数分别为1、3、4;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2等。(4)注意弱电解质的电离及某些离子的水解。(6)注意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或分子的中子数,如D2O、T2O、18O2等。(7)注意一些物质中化学键的数目,如1 mol H2O中含有2 mol OH键;1 mol NH3中含有3 mol NH键;1 mol CH4中含有4 mol CH键;1 mol P4中含有
16、6 mol PP键。(8)注意较复杂的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计算,如Na2O2和水的反应;Cl2和H2O的反应;Cl2和碱溶液的反应;Cu、Fe与Cl2、S的反应;电解CuSO4、NaCl溶液的反应等。(9)注意常见的可逆反应,如2NO2N2O4、N23H22NH3等(10)注意分散系的变化导致粒子数目的变化,如FeCl3溶液转化为Fe(OH)3胶体,因为胶体粒子是分子的集合体,所以胶粒的数目小于原溶液中Fe3的数目。2熟记常考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精彩三年选考尖峰 化学2023 第三章 化学计量微专题四化学计算中的常用方法1. 方法一关系式法(1)应用原理关系式是表示两种或多种物质之间“物
17、质的量”关系的一种简化式子。在多步反应中,它可以把始态的反应物与终态的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表示出来,把多步计算简化成一步计算。 (2)解题步骤2方法二守恒法(1)应用原理所谓“守恒”就是物质在发生“变化”或两物质在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总量保持“不变”。在化学变化中有各种各样的守恒,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原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能量守恒等。(2)解题步骤3方法三热重分析法确定物质组成(1)测定固体物质组成的热重法只要物质受热时发生质量变化,都可以用热重法来研究物质的组成。热重法是在控制温度的条件下,测量物质的质量与温度关系的方法。通过分析热重曲线,我们可以知道样
18、品及其可能产生的中间产物的组成、热稳定性、热分解情况及生成产物等与质量相联系的信息。(2)热重曲线的分析方法 关于坐标曲线题解题时可以拆分为识图、析图、用图三个步骤。其中识图是基础,析图是关键,用图是目的。识图。识图的关键是三看:一看轴即横、纵坐标所表示的化学含义(自变量x轴和函数y轴表示的意义),寻找x、y轴之间的关系,因为这是理解题意和进行正确思维的前提;二看点即曲线中的特殊点(顶点、始点、终点、拐点、交叉点);三看线即曲线的走势(变化趋势是上升、下降、波动、正态、偏态等变化)。析图。分析图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特殊点,曲线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趋势和走向,分析曲线变化的因果关系,通过联想,把有关
19、化学概念、原理、规律等与图像曲线中的图形与相关点建立联系。用图。将相关的化学知识与图像曲线紧密结合,在头脑中构建新的曲线知识体系,然后运用新的曲线知识体系揭示问题的实质,解决实际问题。例1 水中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某课外小组用碘量法测定某江河中的溶解氧。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 .采集水样及氧的固定。 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记录大气压及水温。将水样与Mn(OH)2碱性悬浊液(含有KI)混合,反应生成MnO(OH)2,实现氧的固定。(1)氧的固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固氧后的水样用稀硫酸酸化,MnO(OH)2被I还原为Mn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3)标准Na2
20、S2O3溶液的配制。2Mn(OH)2O2=2MnO(OH)24HMnO(OH)22I=Mn2I23H2O配制480 mL a molL1该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若定容时俯视,会使配制的Na2S2O3溶液浓度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Na2S2O3溶液不稳定,配制过程中,所用蒸馏水须煮沸、冷却后才能使用,其目的是杀菌、除_及二氧化碳。(4)取100.00 mL水样经固氧、酸化后,用a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以淀粉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偏高O2当滴入_;若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b mL,则水样中溶解氧气的含量为
21、_mgL1。最后一滴Na2S2O3溶液时,待滴定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无变化80ab 【解析】(1)由题意可知,将水样与Mn(OH)2碱性悬浊液混合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Mn(OH)2被水样中的氧气氧化为MnO(OH)2,从而实现氧的固定,由此可得化学方程式:2Mn(OH)2O2=2MnO(OH)2。(2)将固氧后的水样酸化,MnO(OH)2被I还原为Mn2,I被氧化为I2,离子方程式为4HMnO(OH)22I=Mn2I23H2O。(3)配制480 mL a molL1该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5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若定容时俯视,V偏小,会使配制的Na2S2O3溶液
22、浓度偏高;由于Na2S2O3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易被氧气氧化,煮沸是为了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防止变质。(4)淀粉遇例2聚合氯化铁铝(简称PAFC),其化学通式为FexAly(OH)aClbzH2Om。某同学为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准确称取4.505 0 g样品,溶于水,加入足量的稀氨水,过滤,将滤渣灼烧至质量不再变化,得到2.330 0 g固体。另准确称取等质量样品溶于水,在溶液中加入适量Zn粉和稀硫酸,将Fe3完全还原为Fe2。用0.100 0 molL1标准KMnO4溶液滴定Fe2,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0.00 mL。另准确称取等质量样品,用硝酸溶解后,加入足量AgNO3溶液,得到
23、4.305 0 g白色沉淀。通过计算确定PAFC的化学式(m为聚合度,不必求出)。【答案】FeAl3(OH)9Cl33H2Om(计算过程见解析)【解析】第一步:分析实验过程中的物质变化。中得到的2.330 0 g固体为Fe2O3和Al2O3的混合物;中发生反应:Zn2Fe3=Zn22Fe2、5Fe2MnO48H=5Fe3Mn24H2O;中发生反应:AgCl=AgCl。第二步:根据原子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分别求n(Fe3)n(Al3)、n(OH)、n(Cl)和n(H2O)。根据原子守恒求n(Fe3): 第三步:计算所求物质的化学式。 n(Fe3)n(Al3)n(OH)n(Cl)n(H2O)1
24、3933,则PAFC的化学式为FeAl3(OH)9Cl33H2Om。例3 将1.800 g FeC2O42H2O固体样品放在热重分析仪中进行热重分析,测得其热重分析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草酸盐受热分解易放出碳的氧化物。 500 之前,该热重分析仪的样品池处于氩气气氛中,500 时起,样品池与大气相通。 回答下列问题: (1)300 时是样品脱水的过程,试确定350 时样品是否脱水完全,_(填“是”或“否”)。是(2)400 时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3)5001 400 时所得固体的化学式为_。Fe2O3规律方法热重分析的方法(1)设晶体为1 mol。(2)失
25、重一般是先失水,再失非金属氧化物。(4)晶体中金属质量不减少,仍在m余中。(5)失重最后一般为金属氧化物,由质量守恒得mO,由n金属nO即可求出失重后物质的化学式。 解答连续反应类型的计算题的捷径关系式法 关系式是物质间关系的一种简化式子,解决多步反应,计算最简捷。多步反应中建立关系式的方法如下: (1)叠加法(如利用木炭、水蒸气制取氨气)精彩三年选考尖峰 化学2023 第四章 化学实验微专题五物质组成探究综合实验1. 物质(离子)检验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物质检验的“三原则”:一看(颜色、状态)、二嗅(气味)、三实验(加试剂)。(2)物质检验的基本方法(3)物质检验的注意事项选取试剂要最佳:
26、选取的试剂对试剂组中的各物质的反应现象:溶液颜色的改变、沉淀的生成或溶解、气体的产生等要专一,使之一目了然。尽可能选择特效反应以减少干扰,如用品红溶液检验SO2,用KSCN溶液检验Fe3,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一定要注意避免离子间的相互干扰,如检验 会造成干扰;Fe2遇氧化剂转化对Fe3的检验造成干扰。 注意离子检验所要求的环境,如酸碱性、浓度、温度的选 择。2定量测定的常用方法(1)沉淀法先将某种成分转化为沉淀,然后称量纯净、干燥的沉淀的质量,再进行相关计算。(2)测气体体积法对于产生气体的反应,可以通过测定气体体积的方法测定样品纯度。量气装置的设计:下列装置中,A是常规的量气装置
27、,B、C、D是 改进后的量气装置。 (3)测气体质量法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吸收剂中,通过称量实验前后吸收 剂的质量,求得所吸收气体的质量,然后进行相关计算。(4)滴定法利用滴定操作原理,通过酸碱中和滴定、沉淀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等获得相应数据后再进行相关计算。(5)热重法见本书P34微专题四专题梳理3.(1)3物质组成计算的常用方法例1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相对分子质量为200300。在一定条件下A能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其中B的焰色试验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C是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请回答: (1)C的化学式是_,组成A的三种元素是 _。BaSO4K、S、O(2)A加热分解的化学方
28、程式是_。(3)E可以和SCl2反应生成一种常用于有机合成的物质SOCl2和另一种常见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某学习小组设计制取另一种常见气体并验证其部分性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省略)。SO3SCl2=SOCl2SO2请回答下列问题。简述检查装置 A 气密性的方法:_。写出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设计实验方案检验实验后装置D中的主要阴离子:_ 关闭弹簧夹a,打开弹簧夹b,B中长导管伸入液面以下,微热A,若长导管口产生连续气泡,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长导管处有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SO22Fe3Ba22H2O=BaSO42Fe24H 取少量D中溶液,加足量Ba(NO3
29、)2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_。【解析】固体A隔绝空气加热,得到固体B,B的焰色试验为紫色,说明其含有K元素;与足量的BaCl2反应得到白色不溶于酸的沉淀,则白色沉淀C为BaSO4,固体B为K2SO4;混合气体D冷却后得到固体E,E能与BaCl2溶液反应得到BaSO4沉淀,则E为SO3;由此可知,组成A的三种元素为K、S、O,则另一种气体单质F为O2。根据分析,固体A含有元素分别为K、S、O;固体B为K2SO4,固体B与BaCl2溶液反应后得例2含三种元素的化合物X是一种高效的消毒剂。为探究X的组成与性质,设计并完成以下实验: (1)化合物X所含的金属元素为_。 (2)写出化合物X溶于水
30、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Fe、K4K2FeO410H2O=4Fe(OH)33O28KOH (3)若向化合物X加水溶解后的烧杯中通入氯气,亦可生成少量 X,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例3某同学利用Cl2氧化K2MnO4制备KMnO4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a的作用是_;装置C中的试剂为_;装置A中制备Cl2的化学方程式为_。(2)上述装置存在一处缺陷,会导致KMnO4产率降低,改进的方法是_。平衡气压,使浓盐酸顺利滴下NaOH溶液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在装置A、B之间加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洗气瓶 (3)KMnO4常做氧化还原
31、滴定的氧化剂,滴定时应将KMnO4溶液加入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在规格为50.00 mL的滴定管中,若KMnO4溶液起始读数为15.00 mL,此时滴定管中KMnO4溶液的实际体积为_(填字母)。A15.00 mLB35.00 mLC大于35.00 mL D小于15.00 mL (4)某FeC2O42H2O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为Fe2(C2O4)3、H2C2O42H2O,采用KMnO4滴定法测定该样品的组成,实验步骤如下:酸式C .称取m g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溶解,水浴加热至75 。用c molL1的KMnO4溶液趁热滴定至溶液出现粉红色且30 s内不褪色,消耗KMnO4
32、溶液V1 mL。 .向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还原剂将Fe3完全还原为Fe2,加入稀硫酸酸化后,在75 继续用KMnO4溶液滴定至溶液出现粉红色且30 s内不褪色,又消耗KMnO4溶液V2 mL。 样品中所含H2C2O42H2O(M126 gmol1)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BD【解析】(1)装置A中恒压分液漏斗a的作用是平衡气压,使浓盐酸顺利滴下。Cl2有毒,装置C用于Cl2的尾气处理,盛装的试剂为NaOH溶液。装置A中利用浓盐酸与漂白粉反应制取Cl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2)浓盐酸易挥发,装置A中制得的
33、Cl2中混有挥发出的HCl,易与K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其产率降低,改进方法是在装置A、B之间加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洗气瓶。(3)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易腐蚀碱式滴定管下端的橡胶管,故应选择酸式滴定管。酸式滴定管下端有一段未标注刻度,规格为50.00 mL的滴定管,液面在“0”刻度时,溶液的体积大于50.00 mL,故KMnO4溶液起始读数为15.00 mL时,滴定管中KMnO4溶液的实际体积大于35.00 mL。 (4)设样品中FeC2O42H2O、Fe2(C2O4)3、H2C2O42H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z,它们分别和KMnO4反应的关系式如下:1. 重要物质的物理
34、性质(1)有色气体:NO2(红棕色)、Cl2(黄绿色);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NH3、HCl。(2)溶液中的有色物质:Cu2(蓝色)、Fe2(浅绿色)、Fe3(棕黄色)、 紫(红)色。Br2在水中显黄(橙)色,在有机溶剂中显橙(红)色;I2在水中显黄(褐)色,在有机溶剂中显紫(红)色。 (3)有色固体:(淡)黄(棕)色固体:Na2O2、S、FeS2、FeCl3; 黑色固体:MnO2、C、CuO、FeO、Fe3O4;紫(黑)色固体: KMnO4、I2;(紫)红色固体:Cu。(4)有色沉淀:白色沉淀:H2SiO3、AgCl、BaSO4(不溶于酸)、BaSO3、Mg(OH)2、Al(OH)
35、3、BaCO3、CaCO3、CaSO4、MgCO3等;红褐色沉淀:Fe(OH)3;蓝色沉淀:Cu(OH)2;黑(褐)色沉淀:CuS、FeS。2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的物质 (1)金属单质:Al。 (2)两性物质:两性氧化物,如Al2O3;两性氢氧化物,如Al(OH)3;氨基酸等。(3)弱酸弱碱盐:如(NH4)2CO3、CH3COONH4等。(4)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Ca(HCO3)2、NaHSO3等。精彩三年选考尖峰 化学2023 第四章 化学实验微专题六物质分离、提纯型工艺流程题1. 把握物质提纯的6种常用方法2. 正确选择物质分离的6种常用方法例1 活性氧化锌是一种
36、新型多功能无机材料,以粗氧化锌(含铁、铜的氧化物)为原料提纯获得纯净活性氧化锌的生产过程如下:入H2O2溶液的作用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用ZnO调节pH,以除去含铁杂质,调节pH的适宜范围是_。(3)步骤中加入Zn粉的作用:_;进一步调节溶液的pH。 (4)写出碱式碳酸锌Zn2(OH)2CO3煅烧的化学方程式: _。2Fe2H2O22H=2Fe32H2O4.14.7除去溶液中的Cu2方法技巧工艺流程中常考的文字叙述答题模板(1)滴定终点的判断: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溶液颜色由色变为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注:只写“变色”或“褪色”不得分)。(2)洗涤沉淀的方法:往漏斗中加入蒸馏水(
37、或特定试剂)至没过沉淀,待水(或特定试剂)自然流下后,重复以上操作23次。(3)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滴加试剂(可与某种杂质离子发生沉淀反应),如果没有沉淀生成,说明沉淀洗涤干净;否则说明沉淀未洗涤干净(注:这种情况因为离子浓度较低,应该选用反应灵敏的特征反应;此时一般不用焰色试验检验)。(4)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试剂,若没有沉淀生成,说明沉淀完全;若出现沉淀,则说明沉淀未完全。(5)萃取操作:在分液漏斗中加溶液和萃取剂,右手按住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左手握活塞,倒转用力振荡,放气,正立,放在铁圈上静置。例2 MnO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由软锰矿制备
38、MnO2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资料:软锰矿的主要成分为MnO2,主要杂质有Al2O3和SiO2。 金属离子沉淀的pH该工艺条件下,MnO2与H2SO4不反应。(1)溶出溶出前,软锰矿需研磨。目的是_。溶出时,Fe的氧化过程及得到Mn2的主要途径如下图所示.是从软锰矿中溶出Mn2的主要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增大反应速率,提高浸出率MnO24H2Fe2=Mn22Fe32H2O.若Fe2全部来自反应Fe2H=Fe2H2,完全溶出Mn2所需Fe与MnO2的物质的量比值为2,而实际比值(0.9)小于2,原因是_。(2)纯化已知MnO2的氧化性与溶液的pH有关。纯化时先加入MnO2,后加入NH3H2
39、O,调溶液pH5,说明试剂加入顺序及调节pH的原因:_。二氧化锰能够氧化单质铁为Fe2 MnO2的氧化性随酸性的减弱逐渐减弱;除去溶液中的Fe3、Al3(3)电解Mn2纯化液经电解得MnO2,生成MnO2的电极反应式是_。(4)产品纯度测定向a g产品中依次加入足量b g Na2C2O4和足量稀硫酸,加热至充分反应,再用c molL1KMnO4溶液滴定剩余Na2C2O4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为d L。(已知:MnO2及MnO4均被还原为Mn2,相对分子质量:MnO286.94;Mn22e2H2O=MnO24H Na2C2O4134.0)产品纯度为_ (用质量分数表示)。【解析】(1)
40、研磨软锰矿可增大固体与浓硫酸的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提高浸出率;.根据反应途径可知,二氧化锰与亚铁离子反应生成二价锰离子和铁离子,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Fe2=Mn22Fe32H2O;.根据离子方程式可知,Fe与MnO2的物质的量比值为2,实际反应时,二氧化锰能够氧化单质铁为Fe2,导致需要的铁减物质成分确定的3种类型(1)滤渣、滤液成分的确定要考虑样品中原料和杂质的成分在每一步骤中与每一种试剂反应的情况:反应过程中哪些物质(离子)消失了?所加试剂是否过量或离子间发生化学反应又产生了哪些新离子?这些离子间是否会发生反应? (2)循环物质的确定精彩三年选考尖峰 化学2023 第五章
41、 金属及其化合物微专题七物质制备型工艺流程题1. 制备过程中原料预处理的5种常用方法2. 制备过程中控制反应条件的6种方法名师点拨调节pH所需的物质一般应满足两点(1)能与H反应,使溶液的pH变大。(2)不引入新杂质。例如若要除去Cu2中混有的Fe3,可加入CuO、Cu(OH)2或Cu2(OH)2CO3等物质来调节溶液的pH,不可加入NaOH溶液、氨水等。3化工流程题中表述性词汇“八大答题方向”化工生产流程和综合实验题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表述性词语,这些表述性词语就是隐性信息,它可以暗示我们所应考虑的答题角度。常见的如下:(1)“控制较低温度”常考虑物质的挥发、物质的不稳定性和物质的转化等。(2)
42、“加过量试剂”常考虑反应完全或增大转化率、提高产率等。 (3)“能否加其他物质”常考虑会不会引入杂质或是否影响产品的纯度。(4)“在空气中或在其他气体中”主要考虑O2、H2O、CO2或其他气体是否参与反应或达到防氧化、防水解、防潮解等目的。(5)“判断沉淀是否洗净”常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某试剂,以检验其中的某种离子。(6)“检验某物质的设计方案”通常取少量某液体于试管中,加入另一试剂产生某现象,然后得出结论。(7)“控制pH”常考虑防水解、促进生成沉淀或除去杂质等 (8)“用某些有机试剂清洗”降低物质的溶解度,有利于 产品析出;洗涤沉淀,减少损耗和提高利用率等。例1某油脂厂
43、废弃的油脂加氢镍催化剂主要含金属Ni、Al、Fe及其氧化物,还有少量其他不溶性物质。采用以下工艺流程回收其中的镍制备硫酸镍晶体(NiSO47H2O)。 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碱浸”中NaOH溶液的两个作用分别是 _。为回收金属,用稀硫酸 将“滤液”调为中性,生成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除去油脂、溶解铝及其氧化物程式:_ _。(2)“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3)“转化”中可替代H2O2溶液的物质是_。若工艺流程改为先“调pH”后“转化”,即AlO2HH2O=Al(OH)3或Al(OH)4H=Al(OH)3H2ONi2、Fe2、Fe3O2
44、(或空气)“滤液”中可能含有的杂质离子为_。(4)利用上述表格数据,计算Ni(OH)2的Ksp_(列出计算式)。如果“转化”后的溶液中Ni2浓度为1.0 molL1,则“调pH”应控制的pH范围是_。(5)硫酸镍在强碱溶液中用NaClO氧化,可沉淀出能用作镍镉电池正极材料的NiOOH。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Fe30.01(107.214)2或105(108.714)2 3.26.22Ni2ClO4OH=2NiOOHClH2O (6)将分离出硫酸镍晶体后的母液收集、循环使用,其意义是 _。提高镍回收率Al(OH)4H=Al(OH)3H2O。(2)因Ni、Fe及其氧化物不与NaOH溶液反应,
45、Ni、Fe及其氧化物存在于“滤饼”中,向“滤饼”中加入稀硫酸,Ni、Fe及其氧化物与稀硫酸反应,故得到的“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Ni2、Fe2、Fe3。(3)“转化”过程是将亚铁离子全部转化为铁离子,选用的氧化剂是H2O2溶液,好处是不引入其他杂质,因此替代过氧化氢溶液的物质也不能引入其他杂质,可用O2或空气替代H2O2溶液;由题表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可知,Fe2开始沉淀时,Ni2已经沉淀一部分,Ni2沉淀完全流程图解规律方法拆分流程图 “三看、二挖、一联”例2 金属镓有“电子工业脊梁”的美誉,镓与铝的化学性质类似。从刚玉渣(含钛、镓的低硅铁合金,还含有少量氧化铝)中回收镓的流
46、程如下图所示。 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 pH 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过程中禁止明火加热,原因是_ _。 (2)“结晶”过程中得到FeSO47H2O的具体操作为 _。 金属与酸反应会生 成可燃性气体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3)“中和沉淀”过程中pH应调节的范围为_。(4)“碳酸化”过程中不能通入过量CO2的原因为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5)“电解”过程中需要保持溶液pH11以上的原因是_(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填字母)。A为提高浸出率,可将刚玉渣研磨 B“结晶”过程中得到的FeSO47H2O可作为净水剂5.57.5抑制
47、GaO2水解,并防止H在阴极放电降低电解效率CDC由流程图可知酸性:Al(OH)3Ga(OH)3D“碱浸”过程中可用氨水代替 NaOH 溶液(7)GaN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工业上常采用在1 100 条件下,利用Ga与NH3反应可制备GaN,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教材中重要物质制备的工艺流程精彩三年选考尖峰 化学2023 第六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微专题八气体的制备与性质探究1. 常见气体的制备反应原理2常见气体的制备发生装置 一般需从反应物的状态、溶解性和反应条件来确定制备气体 的发生装置类型,具体如下表所示:3. 常见气体的净化和干燥(1)常见气体的净化方法: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遵循的原则:
48、不损失主要气体,不引入新杂质。物理方法a液化法:利用沸点不同,从空气中分离出N2和O2。b水洗法:利用溶解度不同,从N2和NH3的混合气体中除去NH3。化学方法a氧化还原法:通过灼热的铜丝网除去混合气体中的O2;通过灼热的CuO除去H2、CO等。b酸碱法:将NH3和CO2的混合气体通过碱石灰除去CO2。c沉淀法:除去CO2中的H2S可利用CuSO4溶液,H2SCuSO4=CuSH2SO4。(2)常见气体的净化装置a装置为加热固态试剂以除去气体中杂质的装置,为防止固体“流动”,两端用石棉或玻璃棉堵住,但要使气流通畅。b装置一般盛液体试剂,用于洗气,长导管进气,短导管出气。c和U形干燥管装置一般盛
49、固体试剂,用于气体除杂和定量计算。 (3)常见气体干燥剂例1氯元素可形成多种含氧酸盐,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及化工领域。实验室中利用下图装置(部分装置省略)制备KClO3和NaClO,探究其氧化还原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盛放MnO2粉末的仪器名称是_,a中的试剂为_。(2)b中采用的加热方式是_。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采用冰水浴冷却的目的是_。(3)d的作用是_,可选用的试剂是_(填字母)。ANa2SBNaCl CCa(OH)2 DH2SO4圆底烧瓶饱和食盐水水浴加热Cl22OH=ClOClH2O避免生成NaClO3吸收尾气(Cl2)AC(4)反应结束后,取出b中试管,经冷却结晶,_,_
50、,干燥,得到KClO3晶体。(5)取少量KClO3和NaClO溶液分别置于1号和2号试管中,滴加中性KI溶液。1号试管溶液颜色不变。2号试管溶液变为棕色,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_色。可知该条件下KClO3的氧化能力_(填“大于”或“小于”)NaClO。【解析】(1)由装置图可知,盛放MnO2粉末的仪器是圆底烧瓶;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氯气,制取的氯气中会混有杂质氯化氢和水蒸气,a中的试剂是饱和食盐过滤少量(冷)水洗涤紫小于水,可以除去杂质氯化氢。(2)b中采用的加热方式是水浴加热。c中氯气与冷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
51、ClOH2O;因为氯气与热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生成氯酸钠,为防止生成氯酸钠,该反应需在冰水浴冷却的条件下进行。(3)氯气有毒,能污染空气,实验结束时剩余的氯气要进行尾气吸收,d的作用是吸收尾气(Cl2)因为Cl2可和Na2S发生反应Cl2Na2S=2NaClS,故可用Na2S溶液吸收Cl2,A项正确;氯气与氯化钠不反应,不能用氯化钠溶液吸收,B项错误;因Cl2可与Ca(OH)2发生反应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故可用Ca(OH)2溶液吸收Cl2,C项正确;氯气与H2SO4不反应,不能用H2SO4吸收,D项错误。(4)冷却结晶后要进行过滤,使晶体和液体分离,过
52、滤得到的晶体要用少量冷水洗涤,防止氯酸钾溶解损失,洗涤后干燥得到氯酸钾晶体。(5)2号试管溶液变棕色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碘离子被氧化成碘单质,碘单质易溶于四氯化碳,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色;同一还原剂(KI)和不同氧化剂作用,氯酸钾不与KI反应,次氯酸钠能与KI反应,说明氯酸钾的氧化能力小于次氯酸钠。方法技巧有关气体实验的思维模型例2某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的反应。其中A、B分别为氯气和氨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 (1)若Cl2从左向右流动,NH3从右向左流动,则上述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_B;为使NH3EFCD 与Cl2充分混合,Cl2应从
53、装置C的_(填“x”或“y”)口进入。 (2)简述装置A中使用分液漏斗向圆底烧瓶中滴加浓盐酸的操作:_。 (3)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4)装置B中圆底烧瓶内的试剂为_(填名称)。 (5)装置D的作用是_。x 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活塞,旋开分液漏斗的旋塞,缓慢滴加MnO24H2ClMn2Cl22H2O 氢氧化钠固体、碱石灰或生石灰等吸收水蒸气,干燥氨气(6)反应开始后,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解析】(1)Cl2从左向右流动,NH3从右向左流动,A是氯气的发生装置,产生氯气后,用饱和食盐水吸收氯气中混有的H
54、Cl气体,再用浓硫酸干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装置B是氨气的发生装置,产生氨气后,用碱石灰干燥;制得的氯气和氨气在装置C中发生反应,所以上述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EFCDB;由于Cl2的密度比空气的3Cl28NH3=N26NH4Cl名师点拨解答物质性质探究题的流程(1)明确实验干什么:审题干及设问,明确实验目的。(2)分析题干信息有什么:审题干明确物质的特性及其他有效信息。(3)思考实验原理是什么:根据目的、题干信息及已有知识,设想探究、验证物质性质的实验原理。(4)思考题干设问的目的是什么:细审试题设问,斟酌命题意图确定答题方向。(5)规范解答:结合(3)(4),用学科语言、化学
55、用语有针对性地回答。1. 实验操作先后流程(1)装配仪器时:先下后上,先左后右。(2)加入试剂时:先固后液。(3)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加药品,后点燃酒精灯。(4)净化气体时:一般先除去有毒、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再除去无毒、无味的气体,最后除水蒸气。(5)防倒吸实验:往往是最后停止加热或停止通气。(6)防氧化实验:往往是最后停止通气。2尾气的处理 (1)转化处理 对有毒、有害的气体必须用适当的方法处理成无毒、无害的 气体,再排放到空气中。实验室中常见气体的处理方法如下:(2)直接排放处理主要是针对无毒、无害气体的处理,如N2、O2、CO2等。(3)尾气处理装置 在水中溶解度较小的气体
56、,多数可通入烧杯中的溶液中, 用某些试剂吸收除去,如图甲。 对于溶解度很大、吸收速率很快的气体,吸收时应注意防 止倒吸,如图乙。某些可燃性气体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如CO、H2可点燃除去,如图丙。尾气也可以采用收集的方法处理,如CH4、C2H4、H2、CO等,如图丁。精彩三年选考尖峰 化学2023 第六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微专题九常见无机物的性质、转化及应用 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及应用例1单质Z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可由X通过如图所示的路线制备。其中X为Z的氧化物;Y为氢化物,分子结构与甲烷相似。回答下列问题。 (1)能与X发生化学反应的酸是_(填名称);由X制备Mg2Z的化学方程式为_。 (2)
57、由Mg2Z生成Y的化学方程式为_,Y分子的电子式为氢氟酸Mg2Si4HCl=2MgCl2SiH4 为_。 (3)Z、X中共价键的类型分别是_、_。【解析】根据题意,单质Z为半导体材料,则Z是Si;其氧化物为二氧化硅,SiO2可与氢氟酸反应;根据流程图可知,二氧化硅与Mg反应生成Mg2Si,Mg2Si与盐酸反应生成的Y为氢化物,分子结构与甲烷相似,则Y的分子式是SiH4,加热分解可得到Si单质。非极性键极性键方法归纳破题要领提取关键信息例2以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含少量杂质SiO2等)为原料,进行生物炼铜,同时得到副产品绿矾(FeSO47H2O)。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部分
58、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溶 液的pH如下表所示。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物中Fe元素被_(填“氧化”或“还原”),其目的是_。 4CuFeS22H2SO417O2=4CuSO42Fe2(SO4)32H2O氧化 将Fe元素氧化成Fe3易于利用其水解生成Fe(OH)3沉淀而分离 (2)试剂a是_具体操作为_,目的是_。 (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试剂c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_、_。CuO或Cu(OH)2、CuCO3、Cu2(OH)2CO3等加入试剂调节pH至3.74.7使Fe3形成Fe(OH)3沉淀,防止生成Cu(OH)2沉淀Cu2Fe=CuFe2Fe2H=Fe2H
59、2Fe(OH)33H=Fe33H2O方法归纳无论推断题属于哪种形式,均遵循以下推断思路:迅速浏览、整体扫描、产生印象、寻找“突破口”,突破口由点到面、随时检验注意联系、大胆假设、全面分析(正推或逆推),验证确认。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依据物质的特性或特征转化来确定“突破口”,顺藤摸瓜,进而完成全部未知物的推断。我们可以将推断题的解题方法及推理过程表示如下:1. 常见的不能一步实现的反应(1)H2S(或S)不能一步转化为SO3。(2)N2(或NH3)不能一步转化为NO2。(3)SiO2不能与水反应生成H2SiO3。(4)Fe2O3、Al2O3、CuO等不溶性金属氧化物都不能一步反应生成相应的氢氧
60、化物。2常见的“归中”转化关系 (1)非氧化还原反应 H2SSO2S。 NH3NOxN2。 Fe3FeFe2。精彩三年选考尖峰 化学2023第九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微专题十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图像及计算1. 图像类型 (1)浓度时间 如A(g)B(g)AB(g) (2)含量时间温度(压强) (C%指产物的质量分数,B%指某反应物的质量分数) (3)恒压(或恒温)线 (表示反应物的转化率,n表示反应物的平衡物质的量)图,若p1p2p3,则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HT2,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4)几种特殊图像对于化学反应mA(g)nB(g)pC(g)qD(g),M点前,表示从反应物开始,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买房子贷款合同样本
- 农村玉米地收购合同样本
- 修建项目厂房合同标准文本
- 农场林地出租合同标准文本
- 中介与卖房合同样本
- 个人工装合同样本
- 出售闲置书桌合同样本
- 个人退股协议合同标准文本
- 冷冻产品购销合同标准文本
- 冰箱设备转让合同标准文本
- 土地污染及其防治课件
- “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学习任务群的课程论分析
- 幼儿园《角色游戏》课件
- 先心病的护理课件
- 近视眼的防控课件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导论》完整版课件(全)
- 抖音直播运营团队薪酬绩效考核管理方案(直播带货团队薪酬绩效提成方案)
- 压电陶瓷精品课件
- 教学课件·植物组织培养
-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8-人之初市级优质课课件
- 基于仿真的轴承动力学分析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