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境中分布和相互关系_第1页
在环境中分布和相互关系_第2页
在环境中分布和相互关系_第3页
在环境中分布和相互关系_第4页
在环境中分布和相互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在环境中的分布和相互关系第一张,PPT共三十二页,创作于2022年6月 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的成分和非生物的成分(即:周围环境)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是生物圈的组成单元。生态系统: 任何一个相对完整的自然整体都可以被看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如一滴水,一截朽木,一个池塘,一片森林,等等。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从地球表面向上23km的高空、地球表面向下11km的海洋深处都属于生物圈的范围。第二张,PPT共三十二页,创作于2022年6月微生物生态系统: 微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开放系统。可大致分为以下7种类型:1、陆生

2、微生物生态系统 2、 水生微生物生态系统3、大气微生物生态系统 4、 根圈微生物生态系统5、活性污泥微生物生态系统 6、 生物膜微生物生态系统 7、极端环境微生物生态系统第三张,PPT共三十二页,创作于2022年6月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微生物是有机质的主要分解者; 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 微生物是物质和能量循环中的重要成员; 微生物是地球生物演化中的先锋种类。第四张,PPT共三十二页,创作于2022年6月5.1 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5.1.1 土壤中的微生物 土壤是固体无机物(岩石和矿物质)、有机物、水、空气和生物组成的复合物,从土壤中所具备的养分、水分、空气、pH和温度条件来看

3、,可以说明土壤是微生物的合适生活环境。第五张,PPT共三十二页,创作于2022年6月 土壤微生物种类多、数量多、代谢潜力巨大,是主要的微生物源,是微生物的大本营。1)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分布主要受到营养物、含水量、氧、温度、 pH等因子的影响,并随土壤类型的不同而有很大变化。2)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分布受季节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分布分布特点:第六张,PPT共三十二页,创作于2022年6月根圈:植物根系表面至其外围几毫米的土壤区域,是植物根系直接影响的土壤范围。根土比=根圈内微生物数量/根圈外微生物数量。4)另外,土壤中的微生物分布有“根圈效应”现象。3)微生物的数量也与于土层的深度有关,一般土壤表层

4、微生物最多,随着土层的加深,微生物的数量逐步减少。第七张,PPT共三十二页,创作于2022年6月1、细菌 土壤细菌占土壤微生物总数量的7090%。土壤中细菌按来源可分为3类:(1)、天然生活在土壤中的土著细菌。这类细菌只需要简单的无机化合物作为养料来维持生命,属于自养性细菌,如硝化细菌、硫细菌和铁细菌等;(2)、随着动物尸体进入土壤的腐生性和寄生性细菌。这类细菌需要复杂的有机化合物作为碳源,属于异养性细菌,如氨化细菌、纤维素分解细菌和固氮菌等;(3)、随着动植物尸体或其排泄物进入土壤的致病菌。土壤微生物的种类第八张,PPT共三十二页,创作于2022年6月2、放线菌 土壤中放线菌的数量仅次于细菌

5、,约占土壤中微生物总数的530%。在有机质含量高的偏碱性的土壤中占的比例高。3、真菌 真菌广泛分布在土壤耕作层中,在30厘米深度以下很难找到真菌。在偏酸性土壤中真菌活动较为旺盛。4、藻类 土壤中生长繁殖着许多真核藻类,大多数是硅藻或绿藻、裸藻。它们分布在土壤的表面或近表面,以利于充分接受光照。第九张,PPT共三十二页,创作于2022年6月5、原生动物 只存在于土壤的表层15厘米处,以有机质为食料,在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另外,细菌病毒在土壤中的分布也很广泛,但数量较少。如果有关的细菌数目增加,则相应的病毒数目也就增加。第十张,PPT共三十二页,创作于2022年6月 因空气缺乏

6、营养、水分,同时又有日光的照射,因而它不是微生物生存的良好场所。但由于土壤、人及动植物、水体不断地以微粒、尘埃、液滴等扩散到空气中而造成了空气中微生物的存活。这些尘埃、微粒及液滴均做为微生物的飞行器。在畜舍、公共场地、医院、城市街道等地空气中的微生物最多。而在海洋、高山、森林、极地的上空微生物很少。 5.1.2 空气中的微生物第十一张,PPT共三十二页,创作于2022年6月1)来源于土壤、水体及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2)种类主要为真菌和细菌,一般与其所在环境的微生物种类有关;3)数量取决于尘埃数量;4)停留时间和尘埃大小、空气流速、湿度、光照等因素有关;5)随气流可达到很高的高度,而随气流的横

7、向传布距离几乎是无限的。特点:第十二张,PPT共三十二页,创作于2022年6月5.1.3 水域中的微生物 水体中的微生物主要来自土壤、空气、动物尸体及分泌排泄物、生活污水等。许多土壤微生物都可在水中找到。 微生物在水中的分布与数量也受到水体类型与层次、污染情况、季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养分、pH值、温度、氧、光照等。第十三张,PPT共三十二页,创作于2022年6月水体中微生物的来源:1、土著微生物。如荧光杆菌、丝状硫细菌、球衣菌及铁细菌等。2、来自土壤。由于雨水对地表的冲刷会将土壤中的微生物带入水中,如枯草芽孢杆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霉菌等。3、来自生产和生活。各种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排泄物

8、夹带着微生物进入水体,如大肠杆菌、各种腐生性细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病毒等。4、来自空气。由于雨雪的降落将空气中的微生物带入水体,另外还有尘埃的沉降。第十四张,PPT共三十二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一)大气水(二)江河水1)数量和种类与接触的土壤有密切关系;2)分布上更多的是吸附在悬浮在水中的有机物上及水底;3)多能运动,有些具有很异常的形态(例如柄细菌)。 大气水包括雨和雪。初雨中微生物含量要高些,雪花由于表面积大些,因而与尘埃的接触面也就大些,所以其微生物含量比雨水多。第十五张,PPT共三十二页,创作于2022年6月4)水体自身存在自我净化作用:a)致病菌一般对营养要求苛刻,

9、因此在一般的水中只能 存活 2-3天;b)水表微生物会受辐射等作用而被杀灭;c)原生动物等的吞噬作用;d)由固形物吸附再沉积到水底;第十六张,PPT共三十二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三)湖泊和池塘水(四)地下水最大特点:水体相对静止,微生物常随颗粒物沉入水底。 一般来说,地下水基本上是无菌的。这是因为土壤对水分的渗入有过滤作用,不仅滤掉了细菌也滤掉了有机质颗粒物。第十七张,PPT共三十二页,创作于2022年6月(五)海水1)嗜盐,真正的海洋细菌在缺少氯化钠的情况下是不能生长的。2)低温生长,除了在热带海水表面外,在其它海水中发现的细 菌多为嗜冷菌。4)耐高压(特别是生活在深海的细菌)。3)大多

10、数海洋细菌为G-细菌,并具有运动能力。Micrococcus aquivivus(水活微球菌)最适生长条件: 600个大气压。第十八张,PPT共三十二页,创作于2022年6月5.1.4 食品中的微生物不利影响:由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腐烂、变质,不能再食用或使用;病原微生物进入人体的重要途径,引起传染性疾病;很多微生物在食品、农产品上生长后会产生对人有害的毒素;肉毒毒素、黄曲霉素等。第十九张,PPT共三十二页,创作于2022年6月有利影响: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制备风味食品,如酱制品、米酒、腌酸菜等第二十张,PPT共三十二页,创作于2022年6月 5.1.5 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 极端环境包括高温、低温

11、环境,高盐环境,高酸、高碱环境和高压环境。另外还有某些特殊环境,如:地下的厌氧环境,高辐射环境等。 微生物适应于非常异常的环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0世纪70年代以来,极端环境微生物已经成为微生物发展的新领域及新的资源宝库。第二十一张,PPT共三十二页,创作于2022年6月1、嗜热微生物(1)、生存环境:热泉、高强度辐射的土壤和岩石表面、堆肥、草堆或谷仓中。 大部分的嗜热微生物都从热泉中分离得来。(2)、应用:高温发酵可以避免杂菌污染和提高发酵效率;产生的酶在常温下具有活性低,稳定性高的特点;为PCR技术提供基础等。第二十二张,PPT共三十二页,创作于2022年6月2、嗜冷微生物(1)、生存环境

12、:高山、深海、南北两极、阴冷洞穴以及冰箱等。(2)、应用:提取低温蛋白酶用于洗涤剂。第二十三张,PPT共三十二页,创作于2022年6月3、嗜酸微生物(1)、生存环境:酸热泉、火山湖、高浓度的煤矿废水等。(2)、应用:微生物冶金、生物脱硫和肥料生产等方面;4、嗜碱微生物(1)、生存环境:盐碱地、碱性湖(如青海湖)等。(2)、应用:洗涤剂生产;处理如造纸工业、纺织工业排放的碱性废水。第二十四张,PPT共三十二页,创作于2022年6月5、嗜盐微生物(1)、生存环境:高浓度盐的盐湖(如青海湖,死海、里海等)、盐场、盐矿和盐腌制品(如泡菜、腊肉)等。(2)、应用:生产胞外多糖及色素用于食品着色;生产调味

13、剂、淡化海水、盐碱地开发等。(1)、生存环境:海洋深处、深油井、地下煤矿和工业加压设备中。(2)、应用:高压状态的油井开采以提高采油率。 6、嗜压微生物第二十五张,PPT共三十二页,创作于2022年6月 在自然界,各种不同类群的微生物能在多种不同生境中生长繁殖。它们互相之间,它们与其他生物之间彼此联系,相互影响,一般说来,这些关系可归纳为共生、互生、寄生和拮抗四类。5.2 微生物间的关系第二十六张,PPT共三十二页,创作于2022年6月5.2.1 互生 两种可单独生活的微生物在共同生活时,一方为另一方或相互为对方提供有利条件这种关系称为互生。 如厌氧菌和好氧菌、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和固氮菌等。第二十七张,PPT共三十二页,创作于2022年6月5.2.2 共生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相互依存,彼此得益,甚至不能分开独立生活,形态上形成特殊的共生体,生理上形成一定分工。 共生关系在自然界相当普遍,其中有许多不仅对参与者,而且对生态系中其他生物都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第二十八张,PPT共三十二页,创作于2022年6月5.2.3 寄生 一种微生物生活在另一种微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以另一种微生物为生活基质,在其中进行生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